養(yǎng)生去濕的方法
2020-12-18健脾去濕的方法
1、健脾去濕的方法之食療健脾
我們都知道中醫(yī)講究吃飯要吃七分飽,七分飽,就算是老了不能吃到撐,如果自己感到撐的時候,說明自己的胃已經到達了很蠻很撐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在繼續(xù)活動的空間了,所以長期這樣吃得很飽,對脾胃的傷害很大。
2、健脾去濕的方法之按摩方法
揉帶脈,脾是負責身體運動的關鍵,如果脾胃虛弱了,則身體水濕停滯,多揉揉自己的帶脈,讓自己小腹里面積壓的水濕快速派出,脾自然變得健康起來,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3、健脾去濕的方法之運動方法
多爬山,很多人不明白爬山還可以健脾,像古書中就有說,谷氣通于脾,意思就是說,爬山能讓人出汗,汗就是身體里的水分,所以爬的越久,出的汗越多,就代表著健脾的效果越來越好。
4、健脾去濕的方法之食療食譜
4.1、絲瓜咸蛋麥片粥。原料:絲瓜100克,咸蛋1個,麥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適量,蔥末、酒、鹽、味精少許。
制法:絲瓜洗凈刨皮切丁:
更多>>相信大家肯定有體內有濕的現象吧。許多中老年人對體內有濕的現象很是頭疼。那么去濕的方法有哪些呢?去濕的方法在吃的方面有哪些注意的呢?吃哪些食物最好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藥療法
如果春季得了胃腸型感冒,感覺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爛、脘腹,舌苔厚膩,可服藿香正氣丸或者藿香正氣水。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者,出現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感覺困倦,可服健脾補血顆粒、參苓白術散調補脾胃。
材料
茵陳20g;蒺藜15g;防風 15g;柴胡10g;甘草5g;黃芪10g;白術15g;黨參15g;薄荷10g;薏仁15g;茯苓15g;益母草15g;豬苓10g
食療方法
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后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滾三分鐘。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濕,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中醫(yī)認為此方補脾胃甚好。
田艾煲鯽魚
材料作用
田艾30克,鯽魚2
更多>>大暑過后,天氣更加悶熱,暑濕天氣加重。這時如果人體濕氣過重,濕氣停滯在臟器,就會食欲減退,不思飲食;如果濕氣停滯在經絡,就容易造成關節(jié)疼痛;如果截滯在清竅,就會感到頭昏腦脹。甚至有些人會因此出現腹瀉、嘔吐的癥狀。
根據這種情況,周大夫特別為您推薦了以下幾種具有去濕功效的食材幫您調理身體狀態(tài):
白魚:具有補氣去濕的功效。
大麥:具有清暑熱的功效。用大麥釀制的啤酒能夠降壓利尿,正常人每天飲用量最好在300ml以內,病人每天的飲用量控制在100ml以內。
苦瓜:具有清熱生津、降心火、降血糖的功效。
推薦藥膳(一):啤酒鴨
制作方法:鴨子切塊、焯水,燉制時加入半瓶啤酒。
藥膳功效:清熱解毒、滋陰補中、瀝水消腫。
推薦藥膳(二):蜂蜜拌苦瓜
制作方法:苦瓜洗凈、切片后,用蜂蜜水腌制,然后放在冰箱里冷藏。
藥膳功效:降血壓、降血糖、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更多>>秋高氣爽,秋意無邊,告別炎熱的夏天,迎來涼爽的秋天。秋天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季節(jié),因為它不是太冷,也不是很熱??墒乔锛疽灿性S多小問題,比如又干又濕,天氣狀況變化很不確定。因為秋天太濕的緣故,容易造成水腫,很多人都想秋天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去濕,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秋天去濕的好方法。
1、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huán),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fā)濕熱病癥。
2、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tǒng)關系到營養(yǎng)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fā)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fā)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
更多>>食物的種類比較多,在對食物選擇上,都是要以健康為主,這樣對身體各方面才不會有任何的損害,尤其是對一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要減少選擇,這些食物不僅容易有肥胖現象,而且對身體內臟都是有著很大損害,所以在對他們都是要減少選擇,那去濕的食物都有什么呢?
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比較多,那對去濕的食物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所以在選擇之前,也是需要對這些食物進行很好的了解,使得在選擇的時候,都是可以放心進行。
去濕的食物:
洋蔥:
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于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癥。
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
扁豆:
具
更多>>涼茶是一種冬夏皆宜而且很解渴的茶,涼茶根據其成分的不同,有很多的分類,但大多以甜味為主,由于成分的不同,具有的功效當然也會很不一樣,對于需要清熱祛濕的人來說,如果能夠制作成一種清熱祛濕的涼茶,就是既能夠當做一種平時茶余飯后可以喝的飲料,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那么清熱祛濕涼茶有哪幾類,它們的配方又是怎樣的呢?
1清熱瀉火涼茶:
主要成份:竹葉,生地,蘆根,通草等
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適用于熱盛津傷或氣陰兩傷所引起的身熱多汗、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大便秘結等癥。
2 清熱祛濕涼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勞,雞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化濁。適用于濕熱引起的舌苔黃膩、腹脹納呆、腹痛腹瀉、肢重等癥。最適合經常在戶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熱之病的人群。
3 復方羅漢果涼茶:
主要成份:羅漢果,魚腥草等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口渴、口干,聲
更多>>夏季是一個空氣濕潤,炎熱的季節(jié),所以要注意一些保健的方法,夏季氣候潮濕,一些祛濕的食物是需要經常吃的哦,濕氣重,而且出現了肺部疾病,比如何說咳嗽咳痰的情況,應該如何去改善的呢,下面的這道祛濕化痰的茶品就是不錯的選擇呢。
營養(yǎng)價值:
手腳腫脹時、小便不利時、腸胃不適時
適宜人群:
痰濕體質患者
禁忌人群:
孕婦、體質虛弱者
去濕化痰茶
所需材料
金盞花3克、桂花1克、干檸檬1片、陳皮3克、茯苓5克
去濕化痰茶的泡法
用開水溫燙茶杯,瀝干水分,將冬瓜皮干、干姜用溫水清洗干凈。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蓋上杯蓋,悶泡約3分鐘后即可飲用。
去濕化痰茶的功效與作用
金盞花含礦物質磷和維生素c等,可利尿、清濕熱、緩解經痛、保護消化系統(tǒng)、增強肝臟功能,感冒時飲用還可以退燒。桂花不僅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散寒破結、化痰止咳,還可以暖胃止痛、通宿便。干檸檬富含維生素c和檸檬酸,可生津止渴、解暑開胃、清熱
更多>>【導讀】痰濕體質的養(yǎng)生方法!痰濕是體內黏滯重濁的非正常物質,是人體津液代謝障礙的病理產物。痰濕體質的人臟腑的水液代謝功能低減,因而水濕容易凝聚成痰。我們可以通過痰濕體質的養(yǎng)生方法來保衛(wèi)我們的健康!
痰濕體質的養(yǎng)生方法
調養(yǎng)法則
健脾利濕,化痰降濁。
痰濕的形成和脾的關系最為密切。脾可以把有用的津液運輸到全身各部,把沒有用的液體通過膀胱輸送到體外。脾的功能強健,營養(yǎng)物質利用率就高,沒用的物質就可以及時排出體外;脾的功能出現了障礙,營養(yǎng)物質得不到利用,一方面與廢物一起被排除,造成虛的體質,一方面廢物可能停留在體內,形成痰濕。痰濕是多種疾病的致病因素,許多怪病也是由于痰濕作祟。
精神調養(yǎng)
痰濕體質的人多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恭謙、和達,善于忍耐。應適當增加社會交往活動,多參加集體公益活動,多與人溝通,培養(yǎng)堅持自己的見解、主張和判斷,增加自己在群體當中的領導才能,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更多>>冬瓜你是如何食用的,比如說吵著吃,涼拌或者是做一些湯品都是不錯的選擇,還有的維生素水分比較多,可以經常吃,冬瓜皮也是可以吃的,可以作為藥用,來看看這道冬瓜去濕茶的制作,對于去濕氣消暑來說是不錯的選擇,而且也可以利尿消腫。
營養(yǎng)價值:
天氣炎熱、口干煩渴時、悶熱不思飲食時
適宜人群:
痰濕體質、口干舌燥等人群
禁忌人群:
陰虛內熱者、血熱者
冬瓜去濕茶所需材料
干冬瓜皮5克、干姜1片
冬瓜去濕茶的泡法
1、先用白開水溫燙茶杯,隨后將它的水分瀝干。
2、隨后將冬瓜皮干、干姜用溫水清洗,備用。
3、隨后將上述所有的材料,全部放入杯中,倒入適量的沸水,進行浸泡。
4、需要蓋上杯蓋,悶泡十分鐘左右,若是喜歡甜的,可以放些冰糖或者蜂蜜。
冬瓜去濕茶的功效與作用
冬瓜去濕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一年四季都喜歡喝茶,這款茶可以去濕解暑、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等的作用。冬瓜皮中的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等等含
更多>>健脾去濕的偏方
1、豬橫脷煲夏枯草健脾去濕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2、淮山扁豆煲雞腳健脾去濕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3、綠豆薏米粥健脾去濕
原料:將15克大米,15克綠豆,15克薏米。
做法:洗凈,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饑,清熱解渴,補肺、健脾胃、清熱、祛風濕、消水腫。也可以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