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養(yǎng)生
2020-12-23導讀:天地萬物都有其自然規(guī)律,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點。天地萬物的變換都是圍繞著春生、夏長、秋生、冬藏的節(jié)奏運行。作為萬物的一類人也是一樣,遵循萬物之變化。與自然和諧是健康的前提
都市生活讓我們一年四季365天都是一個節(jié)奏,春天是生發(fā)的季節(jié)我們應該放松心情放飛自己。我們卻穿著嚴肅的職業(yè)裝,在電腦前一坐一天;夏天要熱烈奔放,我們卻在低溫的環(huán)境中喝著冰凍飲料平復煩躁的心情;秋天需要內斂從容,我們卻要因為一個計劃而通宵達旦;冬天講究閉藏,精神內守,我們下班后卻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美其名曰鍛煉身體。不按時吃飯、不按時睡覺、不按時工作……
也許您會說為了生存、為了事業(yè)不得不如此,可是生存到底為了什么?難道只有在失去健康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嗎?在忙碌之余,了解些養(yǎng)生知識,掌握點養(yǎng)生方法真的很必要。
時常有人私信我:該如何養(yǎng)生?我回答:“不害生,如何不養(yǎng)生,順應自然節(jié)奏生活。”
經常有朋友對我說:我信中醫(yī),
更多>>文/寧蔚夏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許多人在看病時,都覺得“中醫(yī)大夫越老越好”,因為“老”代表著數年的知識和經驗的累積。但中醫(yī)健康科普專家馬有度教授,卻自詡為“80后的小馬哥”,倡導大家“養(yǎng)生應該越活越年輕”。
小馬哥如今雖已入耄耋之年,但仍精力旺盛,才思敏捷,身輕體健。他說,保健有四大基石:心胸有量,動靜有度,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
笑口常開是味靈丹妙藥
養(yǎng)生首先要養(yǎng)心,心胸有量,精神調養(yǎng)最為重要。心胸有量,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要胸懷大志。小馬哥認為,應有遠大的抱負,對人生有所追求,對事業(yè)有所付出,對社會有所奉獻,只有這樣才能享受到人生快樂、延年益壽。
二是要胸懷寬廣。要想做到胸懷寬廣,首先要學會“笑口常開”。小馬哥說,笑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健康的源泉。一定要善于在生活和工作中發(fā)現有趣的事,給自己尋找樂趣,日久天長,就會養(yǎng)成笑對人生的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思維模式,心胸也
更多>>啤酒泡枸杞,蹦迪帶護膝......曾經風靡一時的“養(yǎng)生大法”,最近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
說起養(yǎng)生,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全民行為,網上各種的網紅“養(yǎng)生大法”也是層出不窮。但究其根本,我們不難發(fā)現,真正能實現養(yǎng)生功效的其實少之又少。
養(yǎng)生,須順其自然
“養(yǎng)生”最早見于《莊子》,即保養(yǎng)生命的意思。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順應季節(jié)氣候是養(yǎng)生學的重要內容。
莊子認為,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養(yǎng)生能懂得順其自然,應四時物候而動,才開始真正的接近天地。
正如《內經》中主張的“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p>
道家修養(yǎng)長壽的要訣是“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樂其俗”,講究順應自然,至虛至靜調身心。
養(yǎng)生,四時有道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jié)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fā)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
人體處在這樣一個變化的宇宙空間內,更應隨四時的變
更多>>老子強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也就是規(guī)律。一定時空下的規(guī)律不是永恒不變的。養(yǎng)生能懂得順其自然,才真正開始接近天地。離天地越近,越能獲得天地的滋養(yǎng)。人生于天地之間,順則生,逆則亡。
養(yǎng)生順其自然見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戰(zhàn)國時期,有位年輕人,自認為射箭是天下無雙,而師爺甘蠅淡笑說:“真正的射手不用弓箭?!苯又隽藗€射箭動作,小鳥應聲墜下,拿起鳥,吹了口氣,小鳥又飛向空中。年輕人跟著師爺學箭10年,變得平和恬靜,穩(wěn)重淡泊。之后,再沒有人見他射過箭,但他住的房子卻箭氣沖天,連兇猛的鷹也休想從房上飛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你真正成為自然的組成部分時,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屬于你,正如真正的拳師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書法家是用心在寫字。養(yǎng)生也是如此,當悟出天地大道理時,才能在天地間長存。天下事物沒有一定之規(guī),對待他人養(yǎng)生的經驗應悟其妙處,而非簡單模仿,對一個人有用的東西,未必適合于所有人。
養(yǎng)
更多>>中醫(yī)養(yǎng)生是歷代醫(yī)家研究的重點。筆者從醫(yī)30余年,根據自身體驗,就中醫(yī)養(yǎng)生的概念、養(yǎng)生與循道、養(yǎng)生與養(yǎng)德等,略述管見。
一、養(yǎng)生的概念
簡言之,養(yǎng)生就是順應自然,安排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中醫(yī)學的理論指導下,運用恰當的手段(包括藥物治療等),適應自然規(guī)律的維系人體生命活動的方式,就叫中醫(yī)養(yǎng)生。其目的是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其關鍵是強壯臟腑,扶正固本,保養(yǎng)真氣,起到保健強身、防病抗衰的作用。
二、中醫(yī)養(yǎng)生必須循道
中醫(yī)養(yǎng)生學說來源于中國古代道家的哲學思想——法于自然,返樸歸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兜赖陆洝吩疲骸耙簧?,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認為和?!薄痘茨献印ぴ馈吩疲骸暗郎?,一生二”,這里“一”指宇宙間氣的總稱。“二”即指陰陽?!秲冉洝吩啤耙魂幰魂栔^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者,天
更多>>遼寧中醫(yī)學院針灸系教授劉凡介紹說:我的健身方法是根據個人身體條件而安排的。我既喜歡運動,又喜歡寧靜。運動可以強身,寧靜可以健腦。當然,動與靜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利我鍛煉,家里有書架、寫字臺,有收音機、電視機,就心滿意足了。我的健身方法主要是動靜結合。
運動氣功求質量
我的運動方式有跑步、打拳、冷水浴、氣功等。我早晨5點起床,然后到室外跑步。60歲以前跑5000米,速度也較快;60歲以后跑2000米,速度較慢。跑步后,做俯臥撐10次。然后,做站樁功數息50次,接著打四十八式太極拳。之后,行自我拍打,體重自然牽引?;氐郊液?,用冷水擦身。這些健身方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我在20世紀60年代曾參加過遼寧省舉辦的氣功學習班。開始我按老師要求練習入靜,練丹田熱氣團。在練功過程中,我從心理學角度(我曾從事心理學研究)明白了這是一種意念,是一種語言條件反
更多>>目錄:
第一章:順其自然不多憂慮 季羨林長壽之道
第二章:老祖宗總結睡前6件事延年益壽
第三章:女性長壽養(yǎng)生的10大經典秘訣
人人都想長壽,但是這不是想想就可以的,必須付諸行動,如何長壽呢?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國學大師季羨林長壽之道,一起到下文看看吧。
順其自然不多憂慮 季羨林長壽之道
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年逾百歲,仍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筆耕不輟。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樸實和寬厚、深情重義的仁者風范,使我們領略到一代國學大師的風范。
已逾百歲高齡的季老,依然思維活躍,吐宇清楚。在談及養(yǎng)生秘訣時,他總是這樣回答: 養(yǎng)生無術是有術。季老的養(yǎng)生術是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大智慧,是他那平和、博愛的胸懷和毀譽不動,得喪若一的心態(tài)。他說: 待人要真誠,不虛假,且能容忍;凡事想開一些。人的一切要合乎科學規(guī)律、順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憂慮,最重要的是多做點有益的事。
季
更多>>春節(jié)過后,媽媽家賣蘋果,順便稱了一下體重:50公斤。萬歲,我終于胖了。媽媽笑著說,“終于見你長肉了!”身之發(fā)膚,受之父母,為了不讓媽媽為我擔心,我要增肥!
自己感覺我并不是太瘦,可是,所有的親戚、朋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怎么又瘦了?那個“又”字還拖特別長的音。甚至有朋友開玩笑:哪天有風,你千萬千萬別出門!看看,我都成萬民所憂了!
這些話,如果是那些整天忙于減肥的同胞,一定會高興的一跳三尺高,可是我卻時一臉的無奈。也許,我會招來一群人的攻擊,但是我還得說:我要增肥!
我吃,我吃,我可勁吃。吃飯,吃零食,吃家里一切可以吃到的。餓了,吃;不餓,我也吃——這一切,為了一個目標:增肥!
一段時間過去了,找個機會稱了下:蒼天哪,我傷了啊,怎么只有92斤了!
哎,白搭了我吃的那些食品!
我今天正式宣布:我不增肥了,對于瘦,我舉手投降!順其自然吧??!
更多>>張中行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之一,他活了97歲的高齡,有一套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下面和大家分享下他的長壽秘訣,快去看看學學吧!
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張中行,生于1919年,卒于2006年,享年97歲。他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20世紀80年代,中行老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為暢銷書,從而聞名于世,人稱文壇老旋風,短短幾年就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季羨林稱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中行老生前,曾有記者求問他的,他說:我的處世與人際都在文中顯現,讀了便可知我的心況。至于鍛煉,是只練腦、練手,身體則隨它而去。補品以前用過花粉,但不適應,每天七八粒鱘魚子,每天早上吸一會兒氧氣。歷代文人養(yǎng)生者當首推袁枚,他是深得美食養(yǎng)生奧秘的。而我則是隨心所欲,順其自然,人要心靜、少貪、順生。
每日5點左右起床,找僻靜處做楊氏128式太極。我以為,工夫在其外,真正能使人長壽的秘訣,主要是心境,心寬能容,心靜則安
更多>>導讀:夏至到,天氣炎熱,讓人煩躁不安,此時養(yǎng)生注重心靜自然涼。炎夏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yǎng)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yǎng)生法中的精神調養(yǎng)。
夏至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
起居調養(yǎng),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