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2021-03-27因為楊梅是短季節(jié)的水果,所以很多人對于楊梅的功效與作用都不太了解;只知道楊梅果實色澤鮮艷,汁液多,甜酸適口,營養(yǎng)價值高,但是楊梅的功效與作用絕對會讓您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小小的楊梅有哪些神奇的功效與作用吧。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1.助消化增食欲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鮮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
2.祛暑生津止渴
楊梅鮮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預(yù)防中暑,去痧,解除煩渴。
3.抑菌止瀉消炎
實驗研究表明,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xì)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楊梅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消炎作用,加之其能夠抑菌,故還可治各種泄瀉;而楊梅樹皮含鞣質(zhì)、楊梅樹皮甙等,也是主治痢疾、目翳、牙痛、惡瘡疥癩等病癥的良品。
4.防癌抗癌
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核仁中含有維生素
更多>>【導(dǎo)讀】楊梅的功效與作用,說起楊梅讓我們想起了楊梅酒、楊梅湯,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jié)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拉肚子的時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楊梅酒和楊梅湯實際上是楊梅的功效與作用的一個體現(xiàn),那我們不妨來更深入的了解楊梅的功效與作用吧。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第一點
楊梅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體內(nèi)的糖向脂肪轉(zhuǎn)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
第二點
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果仁中所含的氰氨類、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細(xì)胞的作用。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第三點
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xì)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
第四點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nèi)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xì)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xì)胞在體內(nèi)生成的功效。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第五點
楊梅葉子的有效成份
更多>>楊梅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水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都是喜歡吃楊梅的。而楊梅除了直接吃,還能夠用來做楊梅酵素,這主要是因為楊梅不易保存,用來做酵素,不僅可以完美的保留楊梅的營養(yǎng)價值,還能夠方便楊梅的存儲。那么,楊梅酵素的營養(yǎng)價值有哪些呢?
一、楊梅的營養(yǎng)價值
據(jù)測定:優(yōu)質(zhì)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富含纖維素、礦質(zhì)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實中鈣、磷、鐵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每100克楊梅可食部食品中的營養(yǎng)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熱量28千卡,蛋白質(zhì)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克,膳食纖維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黃素50微克,煙酸0.3毫克,視黃醇當(dāng)量92微克,胡蘿卜素0.3微克,維生素a7微克,維生素c9毫克,維生素e0.81毫克
更多>>導(dǎo)讀: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楊梅酒是由楊梅、白酒和冰糖制作而成的,那么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通常配制楊梅酒的制作方法簡單,食材收集方便,同時酒味獨特,果香醇正,爽口。而冰鎮(zhèn)楊梅酒是人們夏日必選的冷飲,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飲品。
據(jù)古代醫(yī)書記載,夏日飲用楊梅酒能夠幫助人們消除暑氣,遠(yuǎn)離夏日帶來的心浮氣躁,睡眠不穩(wěn),頭暈乏力,出汗除濕,利尿等癥狀。
喝一杯楊梅酒還能促進食欲,并且有效治療不良飲食引起的腹瀉,腹痛,從而幫助人們及時殺滅體內(nèi)的病菌。
楊梅酒中富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能夠幫助人們提高身體免疫力,有效抑制癌細(xì)胞生成以及擴長,從而達(dá)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楊梅酒的做法
材料:楊梅400克、食鹽1湯匙、冰糖150克、白酒500克。
做法:
1、新鮮楊梅摘去葉和梗,清水沖洗一遍。
2、將楊梅倒入涼開水中,水量要沒過楊梅。
3、加入一大勺
更多>>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楊梅根這味中藥。
【來源】為楊梅科植物 楊梅 的 樹根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楊梅"條。
【化學(xué)成份】含鞣質(zhì)。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理氣,止血,化瘀。治胃痛,膈食嘔吐,疝氣,吐血,血崩,痔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牙痛,湯火傷,惡瘡,疥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或研末。外用:煎水含漱、熏洗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胃氣痛:楊梅根(要白種的)一兩。洗凈切碎,和雞一只(去頭、腳、內(nèi)臟),水酌量,燉二小時服。(《閩南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楊梅根,我們知道楊梅根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
更多>>楊梅樹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楊梅樹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大樹楊梅、野楊梅(《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楊梅科植物 毛楊梅 的 樹皮 或 根皮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5~1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和芽密生氈毛,皮孔密而明顯。單葉互生,聚生于枝的上部,革質(zhì),楔狀倒卵形至倒披針狀倒卵形,長5~1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少數(shù)圓齒或鋸齒,葉下面有極稀疏金黃色腺體。穗狀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長6~8厘米,苞片密,覆瓦狀排列,每苞腋內(nèi)有一雄花,雄蕊3~7;雌花序因分枝極縮短,僅有1~4能孕苞片而似穗狀,長2~3.5厘米,每苞片腋內(nèi)生一雌花,子房有2細(xì)長鮮紅色花柱枝。核果橢圓形,略壓扁,熟時紅色,外面有乳頭狀凸起,外果皮肉質(zhì),多汁液及樹脂。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向陽的林中
更多>>矮楊梅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矮楊梅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楊梅(《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楊梅科植物 矮楊梅 的 根皮 、 莖皮 或 果實 。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果實:夏季采摘,鮮用。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2米。根呈不規(guī)則塊狀,上生少數(shù)細(xì)根。莖直立,具分枝,小枝較粗壯,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長橢圓狀倒卵形至短楔狀倒卵形,長2.5~8厘米,寬1~3.5厘米,上面有腺體脫落后的凹點,下面有腺體,通常無毛;葉柄長1~4毫米,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雌雄異株。穗狀花序單生葉腋,基部有不顯著分枝;雄花序直立或上傾,極縮短分枝有1~3雄花;雄花無小苞片,有1~3雄蕊;雌花序長1.5厘米,極縮短分杖有2~4不孕苞片和2雌花:雌花有2小苞片,子房無毛。核果球形,成熟后暗紅色,內(nèi)果皮堅硬,黃
更多>>楊梅干這種干果在市場上很多超市中都有銷售,由于它的的味道非常酸甜可口,同時還具有很豐富的營養(yǎng),所以食用價值就非常的高,一直受到很多人群的喜愛,楊梅干不僅可以直接的進行食用,還可以用來泡水,這樣對身體的好處非常大,可以幫助人體進行止瀉,那么楊梅干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第一,楊梅干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睏蠲饭麑?、核、根、皮均可入藥,性平、無毒。果核可治腳氣,根可止血理氣;樹皮泡酒可治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jié),食之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腹瀉時,取楊梅熬濃湯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楊梅具有消食、除濕、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等醫(yī)藥功能等多種功能,有“果中瑪瑙”之譽。
第二,楊梅干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食用可以促
更多>>很多人對地楊梅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地楊梅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為燈芯草科植物 地楊梅 的 全草 或 果實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塊根。葉叢生;細(xì)長而尖,邊緣有白色長毛;葉鞘閉合包于莖上?;ㄝS自葉叢抽出,高約20厘米,密生小花,排列成頭狀的穗狀花序;花赤褐色帶黑,花被6片,廣披針形,先端尖;雄蕊6枚;子房1室。蒴果開裂,具種子3粒?;ü诖?、夏。
【生境分布】生長于平地、山坡或草原。分布我國東北等地。
【化學(xué)成份】本屬多種植物含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灰分中含硅、鐵、錳較多。種子的脂肪油中含亞油酸28~48%,亞麻酸0~0.6%。
【性味】《本草拾遺》:"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備注】此外,尚有 多花地楊梅
更多>>楊梅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楊梅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楊梅的葉。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可達(dá)12m,樹冠球形。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或倒披針形,革質(zhì),長8-13cm,上部狹窄,先端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或先端有少數(shù)鈍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色稍淡,平滑無毛,有金黃色腺體?;ù菩郛愔?;雄花序常數(shù)條叢生于葉腋,圓柱形,長約3cm,黃紅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銳,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為卵狀長橢圓形,長約1.5cm,常單生于葉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極短。有2枚細(xì)長柱頭。核果球形,徑約1.8cm,外果皮暗紅色,由多數(shù)囊狀體密生而成,內(nèi)果皮堅硬,徑約9mm,內(nèi)含無胚乳的種子1枚?;ㄆ?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丘陵向陽山坡或山谷中。
【性味】味苦;微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