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臘肉的腌制方法是什么?
【www.cndadi.net - 禪式養(yǎng)生是什么】
一進秋冬季廣東人就喜歡吃各式臘味制品,廣式臘味種類較多,其中尤以臘腸最為有名。廣式臘肉的肉身干燥,肉質(zhì)鮮美可口,有臘制香味。這樣的傳統(tǒng)臘味適合在天冷時節(jié)制做和食用,要想吃到好吃的臘肉,它的腌制方法很關(guān)鍵,方法也是很有講究,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它的腌制做法。
選料:原料采用不帶奶脯的肋條肉,切成寬1.5厘米、長33至38厘米的條狀,腌制、烘培制作而成,味道鮮美,利于保存。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廣式臘肉
1.選料與切條:原料采用不帶奶脯的肋條肉,切成寬1.5厘米、長33至38厘米的條狀。要求條的寬容均勻,刀工整齊,厚薄一致,皮上無毛,無傷斑。切成條坯后,在頂端硬膘右邊,斜刀穿皮打成0.3至0.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繩便于懸掛。
2.腌制:條坯以25千克為單位,放在盛器內(nèi)分批洗滌。先用牛0至50℃的溫水將硬膘泡軟,然后將條坯上的浮油洗凈,放在濾盤上瀝干水分,再按規(guī)定西方拌料。拌料時應(yīng)先將臘肉坯放在盛器內(nèi),再將糖、鹽、醬油、硝酸鈉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勻,倒入缸內(nèi),用手拌勻,并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盡量使料液滲到條坯內(nèi)部。
腌制時必須分清等級和規(guī)格,確保質(zhì)量。腌制8至10小時即可扣繩。繩頭扣在洞眼中,長短要整齊,如發(fā)現(xiàn)腌制時間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
以上就是廣式臘腸的做法,腌制好以后就是曬后貯存了,要掛在痛風(fēng)干燥的通風(fēng)口,臘肉的存放時間長,味道更香濃。這樣自制的臘肉,肉質(zhì)材料放心安全,曬制好以后可以切片炒臘肉或者做煲仔飯,都會是不錯的美味。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廣式臘肉是廣東地區(qū)比較有名的特色風(fēng)味美食,廣式臘肉和其他地方的臘肉在制作方法上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在日常生活中,各個地方的臘肉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口味也是不同的,廣式臘肉的口味通常是偏甜的,其實廣式臘肉在制作起來也是很簡單的,很多人平時都喜歡吃臘肉,下面具體介紹廣式臘肉配方。
廣式臘肉配方
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5000克)
調(diào)料:白砂糖(200克) 鹽(125克) 醬油(150克) 白酒(100克) 八角(10克) 桂皮(10克) 花椒(10克)
做法
1.選料與切條:原料采用不帶奶脯的肋條肉,切成寬1.5厘米、長33至38厘米的條狀。要求條的寬容均勻,刀工整齊,厚薄一致,皮上無毛,無傷斑。切成條坯后,在頂端硬膘右邊,斜刀穿皮打成0.3至0.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繩便于懸掛。
2.腌制:條坯以25千克為單位,放在盛器內(nèi)分批洗滌。先用牛0至50℃的溫水將硬膘泡軟,然后將條坯上的浮油洗凈,放在濾盤上瀝干水分,再按規(guī)定西方拌料。拌料時應(yīng)先將臘肉坯放在盛器內(nèi),再將糖、鹽、醬油、硝酸鈉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勻,倒入缸內(nèi),用手拌勻,并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盡量使料液滲到條坯內(nèi)部。腌制時必須分清等級和規(guī)格,確保質(zhì)量。腌制8至10小時即可扣繩。繩頭扣在洞眼中,長短要整齊,如發(fā)現(xiàn)腌制時間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
3.烘焙:臘肉坯腌制出缸后,即可開竹。每根竹竿可掛5千克左右,送入烘房。竹竿要排列整齊,每竿距離相隔2至3厘米,進烘房后應(yīng)立刻將石棉布簾放下。烘房溫度保持在45至50℃,溫度開始高,而后逐步降低,正確掌握烘房溫度是決定成品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操作人員經(jīng)經(jīng)常檢查肉坯的干濕程度,如溫度過高,火力太旺,則滴油過多,影響成品率。如溫度過低,則容易發(fā)生酸味,而且色澤發(fā)暗,影響質(zhì)量。烘焙時應(yīng)分清級別,以防混淆。臘肉坯進烘房經(jīng)14小時左右,視條坯干燥情況即可升至第二層繼續(xù)烘焙。升層時里外竹竿相互調(diào)換位置,使條坯受溫均勻,再經(jīng)24小時左右即可出房。成品出房時須掌握先進后出,分清級別,分批出房。并檢查是否干透,如發(fā)現(xiàn)外表有雜質(zhì),白斑、焦斑和霉點等現(xiàn)象時,應(yīng)剔出另外處理。
4.貯存保管:
(1)臘肉貯藏時應(yīng)注意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同時要防鼠嚙蟲蛀。如吊掛干燥通風(fēng)陰涼處,可保存3個月;如用壇裝,則在壇底放一層厚3厘米的生石灰,上面鋪一層塑料布和兩層紙,放入臘肉條后,密封壇口,可保存5個月,如將臘肉條裝入塑料食品袋中,扎緊袋口埋藏于草木灰中,可保存半年。
(2)臘肉需要外運時最好裝馬鈴薯板箱,四周襯臘紙以防潮,但在裝箱時如發(fā)現(xiàn)臘肉回潮時,還必須重入烘房烘干,待冷卻后再行裝箱。否則在運輸途中容易變質(zhì)。
臘肉是一種很好吃的肉類,做法也很多,其中廣式臘肉是一種很有名的菜品,而且廣式臘肉多數(shù)是農(nóng)家自己生產(chǎn),不僅美味而且衛(wèi)生,制作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很適合大家在自己家里制作,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幾種廣式臘肉的做法吧。希望下面的內(nèi)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式臘肉的做法一:
1.買豬肉時可以讓賣家切成稍薄的長條,并開上穿繩的洞,然后洗凈,晾去水份
2.倒入高度白酒
3.加入白糖
4.充分拌勻后腌半天,中途要多次翻動
5.準備好生抽,老抽和鹽
6.加入步驟5的材料
7.充分拌勻腌制24小時至48小時,中途要多次翻動,讓肉均勻的入味
8.最后把腌好的豬肉穿繩子掛起,曬在陽光充足通風(fēng)處,至肉質(zhì)變干,透出油份即可
烹飪技巧
1、臘肉最好選用五花肉曬制,口感比較香,不過我們家人喜歡吃瘦點的,所以我選了上肉來曬;
2、豬肉一定不能切的太厚了,否則不容易曬干,還會產(chǎn)生異味;
3、在腌制臘肉時先用酒和糖腌制可以讓肉質(zhì)充足吸收,更能突顯廣式臘肉的特色,酒香味和甜味。
廣式臘肉的做法二:
1. 選料與切條:原料采用不帶奶脯的肋條肉,切成寬5厘米、長33至38厘米的條狀。要求條的寬容均勻,刀工整齊,厚薄一致,皮上無毛,無傷斑。切成條坯后,在頂端硬膘右邊,斜刀穿皮打成0.3至0.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繩便于懸掛。
2. 腌制:條坯以25千克為單位,放在盛器內(nèi)分批洗滌。先用牛0至50℃的溫水將硬膘泡軟,然后將條坯上的浮油洗凈,放在濾盤上瀝干水分,再按規(guī)定西方拌料。拌料時應(yīng)先將臘肉坯放在盛器內(nèi),再將糖、鹽、醬油、硝酸鈉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勻,倒入缸內(nèi),用手拌勻,并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盡量使料液滲到條坯內(nèi)部。腌制時必須分清等級和規(guī)格,確保質(zhì)量。腌制8至10小時即可扣繩。繩頭扣在洞眼中,長短要整齊,如發(fā)現(xiàn)腌制時間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
3. 烘焙:臘肉坯腌制出缸后,即可開竹。每根竹竿可掛5千克左右,送入烘房。竹竿要排列整齊,每竿距離相隔2至3厘米,進烘房后應(yīng)立刻將石棉布簾放下。烘房溫度保持在45至50℃,溫度開始高,而后逐步降低,正確掌握烘房溫度是決定成品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操作人員經(jīng)經(jīng)常檢查肉坯的干濕程度,如溫度過高,火力太旺,則滴油過多,影響成品率。如溫度過低,則容易發(fā)生酸味,而且色澤發(fā)暗,影響質(zhì)量。烘焙時應(yīng)分清級別,以防混淆。臘肉坯進烘房經(jīng)14小時左右,視條坯干燥情況即可升至第二層繼續(xù)烘焙。升層時里外竹竿相互調(diào)換位置,使條坯受溫均勻,再經(jīng)24小時左右即可出房。成品出房時須掌握先進后出,分清級別,分批出房。并檢查是否干透,如發(fā)現(xiàn)外表有雜質(zhì),白斑、焦斑和霉點等現(xiàn)象時,應(yīng)剔出另外處理。
4. 貯存保管:臘肉貯藏時應(yīng)注意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同時要防鼠嚙蟲蛀。如吊掛干燥通風(fēng)陰涼處,可保存3個月;如用壇裝,則在壇底放一層厚3厘米的生石灰,上面鋪一層塑料布和兩層紙,放入臘肉條后,密封壇口,可保存5個月,如將臘肉條裝入塑料食品袋中,扎緊袋口埋藏于草木灰中,可保存半年。臘肉需要外運時最好裝馬鈴薯板箱,四周襯臘紙以防潮,但在裝箱時如發(fā)現(xiàn)臘肉回潮時,還必須重入烘房烘干,待冷卻后再行裝箱。否則在運輸途中容易變質(zhì)。
上面介紹了兩種廣式臘肉的做法,可以看出其實廣式臘肉的做法是很簡單方便的,而且制作好之后的成品也可以存放比較長的時間,不過如果是家庭小規(guī)模的制作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第一種做法,反之如果想要制作比較多的廣式臘肉的話,用第二種做法比較好。
臘肉是一種腌制食物,是將肉類人為處理之后使之長期保存的一種肉類加工方法,煙熏的臘肉其味道中有一種天然的樹枝香味,經(jīng)過烹飪過后能夠使香味更加濃厚,特別是廣式臘肉的味道具有代表性,而廣式臘肉怎么吃最好呢?下面就來看看詳細的講解吧。
廣式臘肉是廣東一帶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屬于粵菜系。此菜色澤金黃,條頭均勻,刀工整齊,不帶碎骨,肥膘透明,肉身干燥,肉質(zhì)鮮美可口,有臘制香味。
1、臘肉的清洗比較麻煩,一定要仔仔細細地洗干凈,先將臘肉用熱水打濕,然后抹上適量食用堿面,仔細搓洗,洗干凈的臘肉泡進一大盆水里,泡半天,這樣有效去掉咸味。
。
2、臘肉放入冷水鍋中,以大火煮10分鐘,(也可以將臘肉煮熟,煮的時候多放水,這樣更進一步去掉咸味,要稍微多煮一會兒)撈出稍冷卻后,切片備用。豆腐切2cm大的小塊,放入煎鍋中,用中火雙面煎成金黃色。青蔥洗凈切成段。
3、煎鍋中倒入少許油,大火加熱至7成熱時,放入香蔥爆香,然后倒入臘肉(先將肥肉煸炒出多余的油分,然后加入要炒的素材,放入鹽炒好后,再加入臘肉瘦肉部分。),豆腐,調(diào)入蠔油,白糖,鹽和胡椒粉翻炒均勻后,倒入水(沒過食材一半即可)蓋上鍋蓋,用中火燉5分鐘,帶開蓋子,淋入水淀粉攪均即可。
技巧:
1、將臘肉提前在水中煮10分鐘,即可以去除咸味,炒制過后口感又可以保持軟嫩一些。
2、臘肉和蠔油都有一定的咸度,因此請記得酌量放鹽哦。
3、臘肉一般搭配蒜薹、蒜苗、洋蔥來炒,這樣炒出來都很好吃。
4、臘肉本身有鹽,炒臘肉的時候搭配的菜先放鹽,然后倒入臘肉后就不要加鹽了。
在四川,不僅有著非常多的美景,同時到這里旅游,也是可以品嘗到很多美食的,比如四川地區(qū)的火鍋,就比較具有代表性,因為四川重慶等地都是比較喜歡吃辣的,所以吃一次會感覺到非常爽快。此外,四川臘肉也是比較具有特色的美食,那么,四川臘肉的腌制方法是什么呢?
四川臘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肴,屬于川菜系。此菜外表顏色金黃。內(nèi)里紅白分明。顏色鮮亮。誘人食欲。在四川食品特產(chǎn)中的地位絕對不低于任何一樣其他小吃或肉類制品。
在四川地區(qū)有的將腌制好的肉直接高處風(fēng)干。不經(jīng)過煙熏。成品是風(fēng)肉。其吃法和臘肉相同。肉質(zhì)紅亮,咸鮮適度,并具煙香之味。酒飯均宜。
臘肉和臘腸是四川人民過年過節(jié)、婚姻慶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臘肉一般是由豬肉經(jīng)過鹽浸漬數(shù)日,而后經(jīng)過谷草或柏樹枝條樹葉熏烤和涼干的工序。其獨特的煙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難以忘卻。臘肉的制作、烹制還有吃法是不能馬虎的呢,那就讓大家來分享這過程吧。
四川臘肉,歷史悠久,中外馳名。顧名思義,臘肉即是臘月間煙熏過后的咸肉。臨冬豬肥,鄉(xiāng)民宰殺年豬,利用腌熏二法,保證在開春之前的肉食供應(yīng)。在沒有冷藏方法的時代,腌熏風(fēng)干,已是最佳的儲肉方法。冬季來臨,正是腌制臘肉的好季節(jié)。
四川人家家戶戶做臘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來年。臘肉制作在冬至節(jié)前后十天最好,四川臘肉制法有五種,其中青城山劉公子古法老臘肉最為著名。劉公子制作臘肉采用民間傳統(tǒng)手工古法,根據(jù)口味不同,將宰殺的鮮土豬肉加鹽、白酒、五香粉、辣椒等物進行腌制。以前四川各地鄉(xiāng)民山民家中均燒柴灶,灶上備有掛架,利用灶口余溫溫水,進入臘月以后,將腌制好的肉掛在灶口的掛架上,利用灶內(nèi)的青煙上升去熏制,這樣事半功倍。有的鄉(xiāng)民還往灶中加入柏丫,桔皮,柚子殼等物,以此熏入特殊香味口感。城市居民自制臘肉時,需要自備土陶闊口大缸一口,熏制時,還需自制熏籠一處,火烤腌熏,非常繁瑣。曾有誤以為火災(zāi)發(fā)生而報警者,往往一笑耳。
點心是人們休閑放松最喜歡吃的開胃小食品,這種食品對于人們的生活是非常的重要的,就像小孩子的零食一樣,而點心是一種傳統(tǒng)的美食,在我們國家存在了上千年,而且種類比較多,各個地方都不相同,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廣式點心,味道甜酥開胃,廣式點心也可以自己在家學(xué)習(xí)制作,下面就來看看廣式點心做法是什么的講解吧。
1、把面粉放在案板上開窩,放入雞蛋清水、堿水和勻搓揉滑,用濕布包起來餳15分鐘。將面團搓成細長條,再用刀切成約6毫米厚的小圓片,用小走槌把小圓片放在干玉米粉里搟成帶花邊樣的小餅皮待用。
2、把瘦肉切成幼粒放入盆內(nèi),然后加適量鹽、生油、味精攪一下。將大蝦去皮整理干凈,剁爛放入另一個盆里加入鹽、味精摔打、攪和起膠,再把剩余的肥肉、冬菇切成小粒,和肉、蝦三味合成一體,把所有的調(diào)料放入攪勻即成餡。
3、左手拿皮,右手用尺板撥15克餡放入皮內(nèi),用拇指和食指收口,再加上尺板按平,邊壓邊收,成圓形,從頂部可見一點餡心。包好后,放在刷過油的小籠屜上,每籠放4個,燒賣張嘴處可加點香腸末或蛋黃葺加以點綴。蒸時要用大氣,約7分鐘即可(時間過長易脫皮)。
以上就是廣式點心做法是什么的介紹了,希望有興趣在家自己制作的人士可以了解一下,廣式點心做法其實是比較簡單的,重點是要把握好點心的甜度和配料比例,否則做出來的點心就不正宗,不好吃,因此,人們有必要學(xué)習(xí)一下廣式點心的做法。
廣式香腸相信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的吧而且很多的地方都會在過年前做這種香腸準備過年的。廣式香腸非常的可口,做菜吃很下飯的。廣式香腸是十分受歡迎的。那么如何來做廣式香腸呢?具體的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guī)韽V式香腸的做法,大家可以好好的學(xué)一學(xué)。
廣式香腸
做法一:
材料:豬肉(前腿夾心肉,肥瘦比例3:7左右),鹽漬腸衣,廣味香腸調(diào)料
1.豬肉洗凈瀝干,切成絲。(這是個很浩大的工程,如果不想自己做,可以在菜場上加工好,但自己的弄的更干凈。做香腸肉絲比較好,做好的成品,肉香味十足,嚼起來也有勁。)
2.腸衣浸泡10分鐘左右
3.按照調(diào)料包上的用量比例
4.調(diào)好肉餡。(也可以自己調(diào)味,麻煩一些)
5.灌腸器的一頭套上腸衣,慢慢把肉搖進去,一邊灌一邊扎繩子,并用牙簽在扎好的香腸上扎些小孔,把里面的空氣放掉。(雖然是很簡易的灌腸器,但卻比手工灌快了很多,所有灌腸的工具和輔料都購于淘寶。)
6.如果沒有灌腸器,就把腸衣套在專門灌香腸的漏斗上,用筷子慢慢把肉塞進腸衣里
7.灌好的香腸放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風(fēng)干1個月左右即可食用。
做法二:
材料:腿肉加少量五花肉10斤,鹽 100g ( 約80ml ), 糖 300g ( 約375ml ),白酒 100g。
1、肉洗凈切小塊和所有配料充分攪拌均勻,灌到腸衣里分節(jié)扎好,用針在腸衣上扎眼放氣。
2、做好的香腸掛通風(fēng)處20天左右。
怎么樣,看了以上的介紹是不是覺得廣式香腸也不那么難做了呢?凡事只要嘗試過就會熟悉的,不去做永遠不知道,其實嘗試了才會做更多更好。在其他的事情上也是一樣的道理。過年的時候可以適當(dāng)?shù)膬湟恍?,平時在餐桌上偶爾見到這道菜是很有胃口的。
南方可以說是小吃的天堂,在這個天堂里面有各式各樣的小吃供人們選擇,而南方小吃最著名的還是要數(shù)春卷了,春卷的味道非常的鮮香,其中又以廣式春卷的味道最為著名,春卷也是一道可以在家里面自己制作的美食,那么,廣式春卷的做法是什么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絲;圓白菜洗凈瀝水,切成絲;面粉加水適量調(diào)成稀面糊。
2.將鍋內(nèi)倒入50克花生油,燒熱后放入豬肉絲煸炒,加入料酒出鍋裝盤。
3.將鍋內(nèi)重新倒入30克花生油燒熱,放入圓白菜絲煸炒,加入精鹽,糖,味精,五香粉,醬油和少許清水,待菜心炒至斷生,放入肉絲炒勻,加入淀粉勾芡,翻炒均勻,即成餡料。
4.將春卷皮平攤在案板上,放入餡料,將下邊的皮向上疊,將左右兩邊的皮抹上少許稀面糊向中間折攏粘住,最后把上面的皮邊抹上稀面糊往下疊,卷起粘住,即成扁圓條形的春卷生坯。
5.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春卷生坯,用中小火浸炸,炸至外皮發(fā)脆,呈金黃色時,即可食用。
以上就是對于廣式春卷的做法講解了,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
春卷是一種比較美味的食物,在我們的食譜中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因為這種美味的食物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味覺享受,還能夠讓人懷念小時候的味道,因此,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有特色的小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在北方吃饅頭是常事,饅頭是北方人家庭吃飯中的主食。我們都知道不僅北方人吃饅頭,南方人也吃饅頭。在廣東省里,他們也是會吃饅頭的,但是他們吃的饅頭和我們通常所說的那個饅頭又有所不同。為了讓大家認清區(qū)別,我們要了解一下廣式饅頭的做法。那么到底廣式饅頭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吧。
難度:切墩(初級)
時間:1小時以上
一、主料
低筋面粉/饅頭粉250g 玉米淀粉25g
白砂糖40g 鹽2g
干酵母3g 水/牛奶/(淡奶油+水/牛奶)135g
水/牛奶/(淡奶油+水)【備用】10~20g
二、廣式饅頭的做法步驟
1. 干性材料(低筋面粉、玉米淀粉、糖、鹽)稱好后用筷子混合均勻。1/3液體(溫?zé)?融酵母,筷子攪拌至無顆粒,靜置5分鐘。
2. 酵母水、剩下的2/3液體倒入干性材料中,邊倒邊用筷子攪拌,差不多了就下手揉,覺得干就把【備用】的10~20g水逐漸加進去,揉到基本成團就可以拿出來在臺面操作了。
3. 揉的時候采用疊被子的方法折疊面團比較快,折疊幾下再揉幾下,揉十來分鐘左右就可以加花生油了,先壓扁面團,在面團中倒入油,又采用疊被子的方法(這樣油更快被面粉吸收),再揉幾分鐘成光滑面團。
4. 面團放進一個大碗里,撒些水,碗口覆蓋一層保鮮膜,放至溫暖處發(fā)酵至2倍大(夏天30幾度時我是放在窗邊有陽光的地方,發(fā)得快些大概4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冬天就放烤箱(有發(fā)酵功能用發(fā)酵功能,沒有就燒一盆熱水放入烤箱)沒烤箱的話放微波爐放蒸鍋里也可以,同樣燒一盆熱水放進去,熱水是為酵母發(fā)酵營造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熱水涼了的話要馬上添進去。發(fā)酵完成:(檢查)手指粘些面粉,在面團中間插個洞,洞口不會縮不會塌表示發(fā)酵完成。
5. 拿出面團,用搟面杖搟開搟掉氣泡(搟4、5次就OK了),切開橫切面沒有大氣泡就完成。
6. 將面團分成8~9個小面團,可以搓長了直接切成刀切饅頭,或者揉成圓形。我這次做的比較粘切不了所以就粘了些面粉揉成圓形了。
廣式饅頭的做法圖解77. 冷水上鍋,蓋上蓋子醒發(fā)15至20分鐘,開火,上汽后蒸15分鐘關(guān)火,7~8分鐘后再揭蓋。
小貼士
1、這次的饅頭用了后油法(就是面團揉成團再加油),其實沒烤面包那種面團什么揉到擴展階段再加油的規(guī)矩,我做了幾次之后發(fā)現(xiàn)面團不易揉光滑(水是夠的),但是用了后油法后,只要揉幾下讓面團吸收了油后,它就很容易變得光滑了。
2、面團其實不用揉太久,我發(fā)現(xiàn)揉太久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松軟。而是要多水少揉多發(fā)酵才會松軟。多水是要感覺到面團沾手但是不是那種粘粘的,粘住了就松不開的那種,而是用手去碰時感到濕粘,但是松開手后手上不會粘到面團。要做到這一步可以預(yù)留10~20g左右的液體先不倒入面團中,而是一邊揉一邊感覺,覺得干就加點水。因為每種面粉的吸水量都不一樣很難定個準數(shù)所以這是比較保險的做法,當(dāng)然也可以在感覺太濕的時候加粉,但是個人感覺留10~20g水慢慢加還是最好的。
自制大饅頭做法大全是什么?通過以上的這些內(nèi)容,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于這一問題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了。我們除了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外,還可以學(xué)著做一些其他美味可口的菜肴,能讓我們的餐桌變得更加豐富!在了解了這一內(nèi)容以后,我們還要自己親身實踐一下這種面食該怎么做,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我們確實是學(xué)到了知識。
現(xiàn)在的天氣真的是越來越熱了,我們就會感覺到常常吃不下飯,這應(yīng)該怎么辦呢?其實我們可以多喝粥。在我們特別忙的時候,煮簡單的白粥就最好了,碰到我們?nèi)绻侵苣┑臅r候,這個時候足夠的時間有了,就可以煮點有料的粥啦,吃起來非常的過癮,就像廣式粥,包括咸味的生滾粥、老火粥,這些都是從廣東傳到我們這邊的食物。
首先,第一個方面是廣東粥的火候是很講究的,最好用瓦罐煲,武火煲滾,文火煲透,冬春稠,夏秋稀,用料更可各施各法??偠灾?,廣東粥是極其養(yǎng)人的,和廣東人的老火靚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第二個方面是廣東的粥有老火粥及生滾粥之分,但兩種粥各有特色,如果說要吃材料本身的最新鮮美味還是生滾,將預(yù)先煮好的粥底加如新鮮肉料逐碗滾熟,就是“生滾粥”。生滾粥是一種統(tǒng)稱,根據(jù)用料不同,有牛肉粥、肉片粥、魚片粥、滑雞粥、上什粥、田雞粥等。
第三個方面是,粥底是放江瑤柱、大地魚或豬骨煲出來的白粥。生滾粥即是廣州粥。生滾”一詞是粵語,“生”字好解,“滾”在粵語里詞義很多,一般是指一種與沸騰有關(guān)的狀態(tài)或動作。在這里是動詞,而且是及物的,不過省略了賓語,意思是一種烹調(diào)方法,把東西放在沸騰的流質(zhì)物里頭煮熟,剛熟就收火。
廣式粥的做法其實并不是太復(fù)雜的做法,不過它的粥底其實是比較重要的,有了粥底以后,感覺喝起來十分的綿軟順滑清爽,有一種和材料完全的融合為一個整體的良好口感,只有這樣有了粥底以后我們的廣式粥才能算得上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好粥了。
??
叉燒光聽這個名字就會讓人覺得好有食欲了,吃過廣式叉燒的朋友們都覺得它不僅非常好吃而且吃完了它的味道還是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其實廣式叉燒的做法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復(fù)雜,更不用擔(dān)心初學(xué)的自己會做不好,為了滿足我們的胃,下面我們就一起學(xué)習(xí)一下這道美味的廣式叉燒的做法吧。
廣式叉燒的做法:1.五花肉去皮,洗干凈。
2.先用糖按摩五花肉至糖融化,再加入鹽入味,鹽不要一下子加入太多,以防過咸,然后加入一小勺老抽上色。
3.加入生抽提鮮,然后加入一小勺米酒,腌制均勻,繼續(xù)按摩五花肉大約五分鐘。
4.蒜去皮,不需要壓扁,保留整顆,加入五花肉中,再加入蔥姜,還有切碎的1/3個洋蔥,腌制均勻,然后放入保鮮袋,放入冰箱,2-3天都可以,如果十分想吃的,最好也要有一天啦,時間不夠,叉燒出來的口味很不一樣的差很多的。
特別提示:1、做叉燒的肉最好選擇梅頭肉,因為梅頭肉鹽分嫩滑,并且不油膩,這樣做出的成品口感特別好。
2、最好能腌制一個晚上,如果實在趕時間,最少都要腌制2小時以上。
3、腌制前需要吸干水分,這樣豬肉更容易吸收腌料。
4、因為豬肉的厚薄不同,燒的時候要留意,要因豬肉的厚薄調(diào)整時間。
5、調(diào)料中的醬油已基本夠味,口味重的親,可以腌制時適當(dāng)加點鹽。
在做廣式叉燒的時候要隨時觀察叉燒的燒制情況,以免時間太久了會糊了而且口感也會大打折扣的。最后就是在叉燒出鍋后裝盤了,不要急著倒出湯汁,把鍋里的湯汁注收一下水分,然后在慢慢的淋到肉上去,這樣不僅味道更好吃而且色澤上更光鮮亮麗。
美味的臘肉總是讓人回味無窮,但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其實反而越來越少的人會去制作臘肉,一般都是鄉(xiāng)下人做的比較多,所以在城市里面的人反而難以吃到純正的臘肉,那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臘肉的腌制方法,不管你在哪里都可以去制作,這些有著濃郁中國特色的美食。
自制香味臘肉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 口味:咸鮮味 ? ? ?工藝:熏自制香味臘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豬肉(肥瘦)5000克 調(diào)料:鹽350克,白砂糖200克,醬油175克,八角8克,茴香粉8克,桂皮8克,花椒10克,胡椒8克自制香味臘肉的特色: 膘色黃亮,肌肉深紅,咸淡適口,營養(yǎng)豐富,冷、熱食均可。教您自制香味臘肉怎么做,如何做自制香味臘肉才好吃
1.拌料:將大小茴香、桂皮、花椒、胡椒焙干,碾細和其他調(diào)料拌和。再把肉拉成厚3至4厘米、寬6厘米,長35厘米的條手,放入調(diào)料中揉搓拌和。
2.腌制、拌好后入盆腌 ,溫度在100℃以下腌3天后,翻倒1次,再腌4天撈出(腌肉鹵另作他用)。把腌好的肉條放清潔冷水中漂洗,再用鐵鉤鉤住肉條吊掛在干燥、陰涼、通風(fēng)處待表面無水分時(一般要24小時)再進行熏制。
3.熏制:熏料要用極柏鋸末,或玉米心、花生殼、瓜子殼、棉花夾、芝麻夾也可。用舊油桶、舊鐵箱作為熏制器。熏料引燃后,鋸末分批加入,放于箱底。把肉條吊掛或平放距柜中熏料33厘米高處,將箱蓋蓋嚴。熏時火要小,煙要濃,每隔4小時把肉條翻動一次,熏器內(nèi)溫度控制在50至60℃。熏到肉面金黃時(一般需24小時)即可。熏后放置10天左右,讓它自然成熟即成為香味臘肉。
4.貯藏:在放置期應(yīng)注意保持清潔,防止污染,不讓鼠咬蟲蛀??傻鯍臁b或埋藏。把肉條吊于干燥、通風(fēng)、陰涼處可保存5個月,壇裝是把壇底放一層厚3.3厘米生石灰,上面鋪一層塑料布和兩層紙,放入臘肉條,密封壇口,可保存8個月,或?qū)⑴D肉條裝入塑料食品袋中,扎緊口,埋藏于糧食或草木灰中,可保存1年以上。
以上就是臘肉的腌制制作方法介紹,通過這些介紹,那么大家就應(yīng)該注重了,在生活當(dāng)中如果,你也想要制作腌制的臘肉的話,可以按照這些步驟去進行,這樣子不管身在哪里,都能夠享受家鄉(xiāng)的美味。
各地方都有特點鮮明的臘肉美食,廣式臘肉就是比較流行的,有很高的知名度,這道臘肉美食與其他的美食不同,制作的過程很講究火候,這也是制作美食的最大難度。
1.選料與切條:原料采用不帶奶脯的肋條肉,切成寬1.5厘米、長33至38厘米的條狀。要求條的寬容均勻,刀工整齊,厚薄一致,皮上無毛,無傷斑。切成條坯后,在頂端硬膘右邊,斜刀穿皮打成0.3至0.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繩便于懸掛。
2.腌制:條坯以25千克為單位,放在盛器內(nèi)分批洗滌。先用牛0至50℃的溫水將硬膘泡軟,然后將條坯上的浮油洗凈,放在濾盤上瀝干水分,再按規(guī)定西方拌料。拌料時應(yīng)先將臘肉坯放在盛器內(nèi),再將糖、鹽、醬油、硝酸鈉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勻,倒入缸內(nèi),用手拌勻,并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盡量使料液滲到條坯內(nèi)部。腌制時必須分清等級和規(guī)格,確保質(zhì)量。腌制8至10小時即可扣繩。繩頭扣在洞眼中,長短要整齊,如發(fā)現(xiàn)腌制時間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
3.烘焙:臘肉坯腌制出缸后,即可開竹。每根竹竿可掛5千克左右,送入烘房。竹竿要排列整齊,每竿距離相隔2至3厘米,進烘房后應(yīng)立刻將石棉布簾放下。烘房溫度保持在45至50℃,溫度開始高,而后逐步降低,正確掌握烘房溫度是決定成品品質(zhì)的關(guān)鍵。操作人員經(jīng)經(jīng)常檢查肉坯的干濕程度,如溫度過高,火力太旺,則滴油過多,影響成品率。如溫度過低,則容易發(fā)生酸味,而且色澤發(fā)暗,影響質(zhì)量。烘焙時應(yīng)分清級別,以防混淆。臘肉坯進烘房經(jīng)14小時左右,視條坯干燥情況即可升至第二層繼續(xù)烘焙。升層時里外竹竿相互調(diào)換位置,使條坯受溫均勻,再經(jīng)24小時左右即可出房。成品出房時須掌握先進后出,分清級別,分批出房。并檢查是否干透,如發(fā)現(xiàn)外表有雜質(zhì),白斑、焦斑和霉點等現(xiàn)象時,應(yīng)剔出另外處理。
4.貯存保管:(1)臘肉貯藏時應(yīng)注意保持清潔,防止污染,同時要防鼠嚙蟲蛀。如吊掛干燥通風(fēng)陰涼處,可保存3個月;如用壇裝,則在壇底放一層厚3厘米的生石灰,上面鋪一層塑料布和兩層紙,放入臘肉條后,密封壇口,可保存5個月,如將臘肉條裝入塑料食品袋中,扎緊袋口埋藏于草木灰中,可保存半年。(2)臘肉需要外運時最好裝馬鈴薯板箱,四周襯臘紙以防潮,但在裝箱時如發(fā)現(xiàn)臘肉回潮時,還必須重入烘房烘干,待冷卻后再行裝箱。否則在運輸途中容易變質(zhì)。
牛肉是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牛肉不僅可以用來炒著吃,也可以用來燉著吃,還有一些年輕人非常喜歡的烤牛肉以及牛排,都是很不錯的。關(guān)鍵是牛肉的確含有很豐富的營養(yǎng),可以給身體作為養(yǎng)生保健之用。相對來說,韓國式的牛肉也是非常有風(fēng)味的,那么,韓式煎牛肉的腌制方法是什么?
韓式煎牛肉是一種口感鮮嫩,味道誘人的特色美食,是很多吃貨的最愛,有時他們也想自己在家中煎牛肉,卻總也煎不好,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韓式煎牛肉應(yīng)該怎么腌,一會我就把韓式煎牛肉的腌制方法寫出來,喜歡吃的朋友可以認真學(xué)一學(xué)。
腌制韓式煎牛肉的材料
腌制韓式煎牛肉時需準備新鮮的牛肉和洋蔥、生姜和大蔥。再準備食用鹽和適理的韓式辣醬,另外食用油、蠔油以及蛋清也要適量準備一些。
腌制韓式煎牛肉的具體步驟
1、把準備好牛肉用清水洗凈以后切成薄片狀,把蔥姜也全部切成絲狀,把它們一起放入到盆中,加入料酒和少量食用鹽以及蠔油腌制二十分鐘。
2、腌制牛肉時可以加入一個雞蛋的蛋清,這樣會讓牛肉的口感更嫩一些,但是做好以后的煎牛肉樣子可能不太好看。
3、把洋蔥去皮以后切絲,也放到牛肉中一起腌制,腌制時間應(yīng)該在一個小時左右。等牛肉腌好以后就可以開始煎制。
4、煎牛肉時可以在鍋中放油,把牛肉一片片鋪進去,用大火把水分鎖住,然后再用中火慢慢的煎熟,牛肉熟透以后把洋蔥也放進去煎制一會,直接出鍋,撒上芝麻就能裝盤,食用時用新鮮的生菜葉包著吃就可以。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廣式臘肉的腌制方法是什么?》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anshiyangshengshishenme/">禪式養(yǎng)生是什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