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火按什么穴位
夏季養(yǎng)生按什么穴位好。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相信關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寶上火按什么穴位,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寶寶上火按什么穴位
1、寶寶上火按內(nèi)庭穴
內(nèi)庭穴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在第二腳趾頭和第三腳趾頭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2、寶寶上火按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第一腳趾頭和第二個腳趾頭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干經(jīng),所以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到非常痛,這種痛覺代表肝火旺盛,有此癥狀可多按摩這個穴位。在按摩太沖穴前,建議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以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3、寶寶上火按合谷穴
相較前兩個穴位,合谷穴是非常方便按摩的穴位,位于手部虎口的位置。倘若有便秘、口干、牙齦腫痛、頭痛,或臉上青春痘一顆接著一顆的長,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因位于手部容易操作,有空隨時按一按就可以了。
4、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上火
上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實火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煩躁,頭痛,高熱,目赤,腹脹痛,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鼻出血等;而虛火的癥狀多表現(xiàn)為躁動不安、畏寒怕風、形體消瘦、身倦無力、口燥咽干、舌紅無苔。寶寶上火多為實火,由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所致,虛火的原因為內(nèi)傷勞損所致,導致臟腑失調(diào)、虛弱而生內(nèi)熱、內(nèi)熱進而化虛火,多為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引起,家長可根據(jù)上火的原因和癥狀來初略判斷上火的類型。
經(jīng)常上火是什么原因
1、干燥的季節(jié)或氣候
秋季氣候干燥,尤其是北方,如果不注意補充水分很容易上火。
2、不良飲食習慣因素
嗜酒,或由于飲食不節(jié),過多進食辛辣、肥膩等食品,都會引起上火。另外如果是本身比較容易上火的人,就更要避免經(jīng)常食用熱性食物,如辣椒、榨菜、雞肉、狗肉、酒類、桂園、荔枝、橘子等。
3、生活習慣因素
如工作繁忙、精神緊張、應酬多、煙酒多、睡眠不佳等,年輕人經(jīng)常熬夜很容易引起上火。
4、長期食用滋補品
滋補品雖然對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也不能不注意它會產(chǎn)生的副作用,因為一般的補品都是熱性發(fā)物,如紅參、高麗參、保齡參、鹿角膠、阿膠等熱性補品,在“上火”時不要吃。
去火的食療方有哪些
1、喝蓮子湯去心火
表現(xiàn)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xiàn)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食療法: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吃豬肝可去肺火
表現(xiàn)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食療法: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3、喝綠豆粥去胃火
表現(xiàn)癥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療法: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4、喝梨水去肝火
表現(xiàn)癥狀: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食療法: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ys630.coM延伸閱讀
容易上火按什么穴位
1、容易上火按什么穴位之內(nèi)庭穴
中醫(y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當飲入的水進入胃后,精華部分會輸入到脾,進而輸布到全身各處,滋潤人體。脾有熱時,水液的輸布會受到影響,出現(xiàn)口臭、便秘、皮膚干燥、咽喉腫痛、牙痛以及腹脹等不適癥狀。
2、容易上火按什么穴位之合谷穴
中醫(yī)認為,“肺主通調(diào)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現(xiàn)為牙疼、鼻出血、咽喉腫痛、耳鳴、眼睛紅腫、便秘等。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中醫(y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里,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針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較明顯的療效。
3、容易上火按什么穴位之太沖穴
肝火旺,常表現(xiàn)為口干舌燥、頭暈、易怒、睡眠不穩(wěn)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于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jīng)上穴位。在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4、容易上火按什么穴位之魚際穴
位置:拇指(第一掌指關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shù)谝徽乒侵悬c橈側,赤白肉際處。
適用于:清熱利咽,調(diào)理肺氣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咳嗽,齒齦出血,扁桃體炎,鼻出血,發(fā)熱等。
做法: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魚際穴并做環(huán)狀運動,每次3分鐘,每日2次。
容易上火的原因
1、干燥的季節(jié)或氣候:氣候干燥,尤其是北方,如果不注意補充水分很容易上火。
2、不良飲食習慣因素:嗜酒,或由于飲食不節(jié),過多進食辛辣、肥膩等食品,都會引起上火。另外如果是本身比較容易上火的人,就更要避免經(jīng)常食用熱性食物,如辣椒、榨菜、雞肉、狗肉、酒類、桂園、荔枝、橘子等。
3、生活習慣因素:如工作繁忙、精神緊張、應酬多、煙酒多、睡眠不佳等,年輕人經(jīng)常熬夜很容易引起上火。
4、長期食用滋補品:滋補品雖然對身體有一定好處,但是也不能不注意它會產(chǎn)生的副作用,因為一般的補品都是熱性發(fā)物,如紅參、高麗參、保齡參、鹿角膠、阿膠等熱性補品,在上火時不要吃。
經(jīng)常上火吃什么好
1、喝蓮子湯可去心火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xiàn)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xiàn)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梢允秤蒙徸訙珌砣セ?。用蓮子30克和桅子15克一起熬湯,再加適量冰糖。
2、吃豬肝可去肺火
當人體出現(xiàn)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癥狀時,多半是肺火,可以吃一些豬肝來下火。將1付豬肝和30克菊花(用紗布包好)一起煮,煮到豬肝熟,吃肝喝湯即可。
3、喝綠豆粥可去胃火
虛火表現(xiàn)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而實火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梢韵扔盟逯?0克石膏粉,然后過濾去渣,保留其清液,再加入適量粳米、綠豆,煮粥食用。
4、喝梨水可去肝火
當人體出現(xiàn)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的現(xiàn)象,多半是犯了肝火。眾所周知,梨是一種很適合下火的水果??梢杂?個梨削皮切塊,加上10克川貝母搗碎成末,再加適量冰糖,用清水燉服。
喉嚨上火按什么穴位
1、喉嚨上火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中醫(y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fā)熱、口干,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這個穴位按摩起來比較方便,沒有固定的次數(shù),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2、喉嚨上火按摩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具體的做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3、喉嚨上火按摩少商穴
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感冒就會咽喉腫痛,或者也沒感冒,突然咽喉就痛的咽不下東西了,甚至連吞咽吐沫都非常痛苦。于是打針吃藥,甚至掛點滴,打抗生素,如果懂得了中醫(yī)的經(jīng)絡奧秘,哪些方法統(tǒng)統(tǒng)不需要,只要一個穴位就擺平。這個穴位就是少商穴,如果有中醫(yī)基礎可以用三棱針點刺少商穴出血,不懂得中醫(yī)就用指甲掐吧,同樣有效果。兩個手都有,如果覺得左邊喉嚨痛就著重掐左手,右邊亦然。兩邊痛就掐兩只手,如果你找到中醫(yī)治病的奧秘,治病就這么簡單。
喉嚨痛該怎么辦
1、雙冬甘草飲緩解喉嚨痛:喉嚨痛的患者可以用天冬12克、麥冬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加水煎服,代茶飲用即可,有滋陰清熱、解毒利咽的功效,對于治療咽喉腫痛、急性咽喉炎和扁桃體炎等很有療效。
2、羅漢果茶緩解喉嚨痛:羅漢果具有清熱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痰火咳嗽,咽喉腫痛,傷暑口渴等癥。所以,喉嚨疼痛患者不容錯過,直接將羅漢果放入水杯或水壺,取沸水沖入,數(shù)分鐘后即可飲用,使喉嚨變得舒服,對于咽炎也有療效。
3、濕敷喉嚨緩解喉嚨痛:喉嚨疼痛用洋甘菊水濕敷喉嚨不失為一個快速緩解疼痛的方法,患者可以將干洋甘菊花放入沸水中,浸泡5分鐘,過濾取汁后,再將小毛巾浸入菊水中,浸濕后拿出瀝干多余的溶液,直接敷于喉嚨痛處,直到毛巾冷卻即可,喉嚨痛嚴重的話可重復此做法。這樣做有鎮(zhèn)痛消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從而緩解喉嚨疼痛。
引起喉嚨痛的原因
腮腺炎。腮腺炎是病毒感染了唾液腺,病毒也可能同時感染其他腺體,從未患過本病的人尤應注意。建議此病患者臥床休息,并服用阿斯匹林或阿斯匹林代替品以緩解不適。如果睪丸疼痛或腫脹,則可能是睪丸也已發(fā)炎。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藥物。
咽炎或扁桃體炎。兩者都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煞冒⑺蛊チ只虬⑺蛊チ痔娲方獬Y狀,并避免吸咽和飲酒。如癥狀持續(xù)48小時以上,須去醫(yī)院就診,醫(yī)生可能開給抗生素。對一些患有自發(fā)性扁桃體炎和某些其他癥狀者,醫(yī)生可能建議切除扁桃體。感冒。感冒是鼻道受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喉嚨痛。
咽喉炎。咽喉炎可以引起喉嚨痛。最好不要吸煙和飲酒,盡可能飲用流質(zhì),避免刺激咽喉部,服用阿斯匹林或阿斯匹林替代品可以解除不適,如48小時內(nèi)不見好轉,請去醫(yī)院就診。
上火耳鳴按什么穴位
1、按揉耳周穴位
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聽宮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張開嘴此處呈凹陷狀。
此穴具有宣通氣血,開竅聰耳之功效,對耳病,尤其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翳風穴位于耳垂后顳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中點處,此穴具有通絡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對耳部疾患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可以用手掌堵住雙耳之后迅速離開,并反復多次,通過“按摩鼓膜”來達到緩解耳鳴的作用。
2、揉耳根
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貼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鐘,以耳根透熱為度。
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內(nèi)血液循環(huán),特別是針對內(nèi)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鳴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3、捻耳法
以拇指與食指指面同時捻揉兩耳輪及耳垂,從上向下共揉捻3分鐘,令兩耳發(fā)熱為度。
耳輪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經(jīng)反射點,輕柔地捻揉使這些穴位反射點得到良性的刺激,有助于耳內(nèi)環(huán)境的改善,促進中耳炎癥的消除和輔助內(nèi)耳神經(jīng)功能的保持。
4、鳴天鼓
兩手掌相搓,使互相產(chǎn)生熱,然后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貼于枕后,作緩慢的重按,緩慢放開(注意放松時要和緩以免內(nèi)耳痛)3次,如此為1遍,共5遍。
此手法也是通過改變耳道內(nèi)壓力給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對低音調(diào)耳鳴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5、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點旁邊的肌肉上,握拳肌肉突出的高點處),直到感覺發(fā)熱,可以起到不錯的緩解效果;第三,可以每隔兩小時點揉翳風穴一次(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處)。
耳鳴就是上火嗎
上火是中醫(yī)術語,意為人體陰陽失衡,內(nèi)火旺盛。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nèi)某些熱性的癥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xiàn)的內(nèi)熱癥。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而常見的上火癥狀則有“肝火”和“心火”。
導致耳鳴的原因有很多種,按中醫(yī)辨證來講,有肝火旺盛、氣血虧虛和肝腎不足等,而上火導致耳鳴最常見的原因多是肝火旺盛。肝火旺盛表現(xiàn)為眼睛干紅腫痛、口干、咽喉痛、兩耳不適和耳鳴等。所以說,上火只是引起耳鳴的一個因素,并不能認為有耳鳴就是上火,簡單吃點去火藥就可以了。
由肝火旺盛引起的耳鳴是可以通過降火,以及調(diào)節(jié)飲食和生活習慣來減輕癥狀的,比如合理地安排清淡的飲食、多喝一些水和充分地休息,飲食上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喝酒,大量飲酒可以加重耳鳴。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糧和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堅持一段時間,耳鳴就會大大地減輕。
當老年人出現(xiàn)耳鳴后,一定要經(jīng)醫(yī)生診斷分辨,是否為“上火”,方可決定是否僅需服用去火藥物等進行治療,以免延誤或掩蓋其他病情。
上火導致耳鳴怎么辦
上火可能引起耳鳴,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建議您去醫(yī)院做個檢查,確診治療。減輕的話,可以服用彌可保和金納多。還有一個就是吃卡馬西平,是抗焦慮的藥物,但是對耳鳴也有很好的效果。
對耳鳴的病因診斷則需要借助一系列檢查,包括耳鼻咽喉科的常規(guī)檢查、聽力學檢查、耳鳴測試等,有時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經(jīng)科、全身性疾病的檢查。因此,病人應該去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找專業(yè)醫(yī)生診斷,只有查明了耳嗚的性質(zhì)、特點、可能的病變部位,才能針對性地確定治療方案。
耳鳴的病因診斷則需要借助一系列檢查,包括耳鼻咽喉科的常規(guī)檢查、聽力學檢查、耳鳴測試等,有時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經(jīng)科、全身性疾病的檢查。因此,病人應該去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找專業(yè)醫(yī)生診斷,只有查明了耳嗚的性質(zhì)、特點、可能的病變部位,才能針對性地確定治療方案
據(jù)了解,能抑制耳鳴的聲音,以音樂最為理想。經(jīng)常聽聽悅耳的音樂,不僅能掩蔽耳鳴,還能轉移注意力,愉悅身心。音樂的選擇以輕音樂為宜,爵士樂或搖滾樂不適合,音量不宜過大。條件允許者,可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選配專門的耳鳴掩蔽儀。另外,找到一個新的“興奮點”,分散注意力,對治療耳鳴也很有幫助。建議耳鳴患者多參加體育鍛煉,盡量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多與朋友交往,也可與耳鳴病友多交流,切不可終日無所事事,獨處一室與外界隔離。
寶寶腹瀉按什么穴位
1、寶寶腹瀉的按摩方法
1.1、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1.2、運內(nèi)八卦:以小兒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nèi)八卦為一圓圈??捎米笫帜笞⌒菏种?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做圓圈運動。
1.3、捏脊:捏脊時,主要作用小兒后背的脊柱及兩側,脊柱屬中醫(yī)督脈,主一身之陽,捏脊調(diào)理陰陽,健脾補腎。操作時,醫(yī)者以雙手食指輕抵脊柱下方長強穴,向上推至脊柱頸部的大椎穴。同時雙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動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時,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結束后,用兩手拇指在小兒的腎俞穴輕抹三下即可。
1.4、補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橈側邊緣,可用左手食指、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1.5、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可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2、寶寶腹瀉按摩拇指
小兒腹瀉按摩補脾經(jīng)150次。
位置:拇指末節(jié)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將小兒拇指屈曲,沿著拇指的側面從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3、寶寶腹瀉按摩腹部
位置:腹部中間,肚臍周圍。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huán)指指肚附著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jié)連同前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huán)形移動摩擦。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寶寶腹瀉吃什么好
1、米湯稀釋后的牛奶:哺乳動物中的酪蛋白是寶寶獲取氨基酸、磷元素和鈣元素的主要來源,但酪蛋白遇胃酸而形成的沉淀物則不易被寶寶消化。用米湯對牛奶進行稀釋,則會使凝乳柔滑松軟,更利于寶寶吸收。而米湯本身則含有少許淀粉,水解后補充寶寶體內(nèi)的葡萄糖,同時呵護寶寶的脾胃。
2、焦米:眾所周知,碳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若將大米炒焦后讓寶寶服用,則其中的炭質(zhì)部分能吸收多余水分,有效改善大便稀薄的情況。
3、酸奶:酸奶通過發(fā)酵,將難以被胃腸消化利用的大分子降解,提高了其吸收利用率,減少腸道內(nèi)有害細菌的滋生,提高免疫力。
4、脫脂牛奶:脂肪含量小于0.5%的牛奶即為脫脂牛奶。脂肪含量大大減少無疑更利于寶寶消化,也降低了寶寶發(fā)胖的概率,還有防癌的功效,利于身體健康。
5、魚蛋白粉:一方面魚蛋白粉營養(yǎng)蛋白高,易于吸收養(yǎng)分;另一方面,其脂肪含量很少,沒有一般奶粉所含的乳糖,易于消化,既有效緩解了寶寶腹瀉又不會使寶寶缺乏營養(yǎng)。
寶寶腹瀉的預防方法
1、堅持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含有許多寶寶自身不能合成的營養(yǎng)成分,其中還包含有大量的益生菌。這些益生菌進入寶寶體內(nèi)后,能夠幫助胃腸道建立正常的菌群環(huán)境,使得胃腸道的蠕動、吸收、消化功能得以順利進行,減少便秘或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生。
2、調(diào)整飲食:調(diào)整飲食,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暫停輔食,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或喂稀釋牛奶,已斷奶寶寶拉肚子停止后,用米湯、豆?jié){稀釋牛奶喂養(yǎng),可較快恢復健康。
3、注意防寒保暖: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寶寶是否寒冷,及時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時,有的寶寶比較喜歡翻身亂動蹬被子,這樣一來小肚子就很容易受涼,刺激胃腸道功能紊亂,進而引起腹瀉。
正確做法:給寶寶穿長衣長褲的睡衣,并將衣服下擺塞進褲腰里,這么做能夠盡量避免小肚皮外露受風。
寶寶便秘按什么穴位
1、寶寶便秘按什么穴位
1.1、大腸俞
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2指處。按壓該穴位能緩解腸道不適等癥狀,便秘的時候要重點按壓左側的穴位。
1.2、天樞
位于肚臍左右2指寬處。按壓此穴位可促進排便。配合著呼吸節(jié)奏輕輕地按壓即可。
1.3、神門
位于小指外側的腕關節(jié)附近。雖然是手上的穴位,卻對頑固性便秘很有效。采用針灸的話,效果更明顯。
1.4、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輕輕地揉捏,能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
按壓穴位會影響消化,所以別在飯后進行。按壓腹部穴位時,應先放松一下腹肌,并且動作要輕柔。
2、寶寶便秘是什么原因
2.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后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
2.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zhì)和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zhì),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fā)改變,腸內(nèi)容發(fā)酵過程少,大便易呈堿性,干燥。
2.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guī)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寶寶便秘很常見。所以爸媽要對寶寶進行排便訓練,并且讓寶寶生活作息規(guī)律,按時飲食。
2.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寶寶有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可能引起便秘。爸媽日常如發(fā)現(xiàn)寶寶便秘,需注意檢查寶寶肛門有無異常。
2.5、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3、寶寶便秘怎么緩解
3.1、給寶寶多喝水,保證充分的水量。
新生寶寶也是需要充足的水量的,很多媽媽們除了喂奶以外,很少會給新生嬰兒喂水,怕補水過多導致拉肚子。一定要多給寶寶喝水,促進腸胃蠕動,只是能起到誘導寶寶排便的作用的。
3.2、腹部按摩要經(jīng)常做。
媽媽們要每天抽時間輕輕按摩新生嬰兒的腹部,特別是左下腹。且按摩的手法要由上而下輕輕按摩,在按摩前一定要把雙手搓熱,防止寶寶受寒。
3.3、人工通便。
在寶寶們經(jīng)常便秘且很難自行排便的時候,可采取用石蠟油、開塞露等肛門潤滑進行通便。
3.4、養(yǎng)成按摩肛門口的習慣。
各位媽媽們要養(yǎng)成給寶寶按摩肛門口的習慣。用溫水刺激肛門,用手指輕輕地按摩肛門以及周邊,這樣能夠引起條件發(fā)射,促進寶寶的排便。
寶寶便秘吃什么好
酥蜜粥: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將大米淘凈,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裳a益氣血,潤腸通便。適用于氣血虧虛、腸燥便秘、大便干結難解。
黃芪芝麻糊:黃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黑芝麻炒香研末備用。黃芪水煎取汁,調(diào)芝麻、蜂蜜飲服,每日1劑,連續(xù)3~5天??梢鏆怵B(yǎng)血,潤腸通便。適用于氣虛便秘、排便無力、便后疲乏、汗出氣短等。
蔗汁蜂蜜粥: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將大米煮粥,待熟調(diào)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可清熱生津,潤腸通便。適用于熱病后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干結等。
銀菊粥:金銀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適量。將金銀花、杭菊花擇凈,水煎取汁,納入淘凈的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5天??绅B(yǎng)血潤燥。適用于熱結便秘。
寶寶便秘不能吃什么
1、辛辣刺激、溫熱性食物是便秘患者在飲食上禁忌的常見的有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還有羊肉、狗肉、牛肉、公雞肉、海馬、荔枝等溫熱性食物,進食后會加重胃腸燥熱,傷津耗液,使大便更加干結,排便困難。
2、忌食那些易脹氣、不易消化的食物
常見的有甘薯、土豆、洋蔥等食物,這些食物在食入后就會產(chǎn)生胃腸脹氣,加重便秘患者腹脹、腹痛癥狀。
3、要忌食柿子、蓮子、高粱、石榴等收澀性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都比較收斂固澀,便秘患者食入后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難以排出。
4、不要過多的食過甜的、乳類食物
因為太多的糖能減弱胃腸道的蠕動,便秘患者食用過多,則大便更難以排出,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