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祛濕除悶美食 土茯苓煲龜湯
女性祛濕養(yǎng)生湯。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如何避免關(guān)于養(yǎng)生保健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春天祛濕除悶美食 土茯苓煲龜湯》,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春已過,預(yù)示著冬天的結(jié)束和春天的開始。廣州的天氣也很應(yīng)節(jié),潮濕雨水的天氣已持續(xù)有一兩周了,而且氣溫偏高,讓人覺得悶焗濕熱。此時的養(yǎng)生湯品應(yīng)以健脾利濕為主,但始終仍是冬末,寒氣未散,還是要驅(qū)寒補虛為輔。今天介紹土茯苓煲龜湯,這是一道很著名的湯譜,清熱解毒、滋陰補虛的功效十分顯著。
做法:
1.洗凈宰好的草龜,斬件,瘦肉洗凈,切塊,和龜一起汆水撈起;
2.土茯苓用水洗凈;紅棗洗凈去核;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煲兩個半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
健脾利濕,清熱解毒,滋陰補虛
●美食科學(xué)堂
龜
龜有很多種,生長在海里的叫海龜,一般陸地或水里的叫烏龜,其實也只是粗略的稱呼。若再仔細(xì)點,大約還能說出金錢龜、草龜、綠毛龜?shù)让Q。據(jù)說正宗的龜苓膏定要用金錢龜?shù)凝敯澹缃窬退闶丘B(yǎng)殖的金錢龜也是價格昂貴,因此一般的龜苓膏也只以草龜或泥龜?shù)凝敯宕妗?/p>
龜在東方歷來被認(rèn)為是營養(yǎng)滋補和防治疾病的極好食品,人們還相信它是吉祥的象征、長壽的代表,吃龜肉、喝龜湯也會帶來吉祥和長壽。中醫(yī)認(rèn)為龜肉和龜板具有滋陰壯陽、去濕解毒、防癌抗癌、益肝潤肺、益陰補血等功效,是很好的食品和藥品。像前面提到的龜苓膏,主料有龜板和土茯苓,是一味很好的滋陰潤燥、降火除煩、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的中藥。若是入饌,可煲湯,像清燉蛇龜雞、杞龜湯、當(dāng)歸龜湯等等;做菜則可紅燒、醬燜,香氣濃郁,口感嫩滑、不膩,是營養(yǎng)和美味兼具的佳肴。
●靚湯心水
市場里有新鮮土茯苓出售,若是用新鮮土茯苓煲湯,則份量可用1斤。
ys630.COm精選閱讀
在眾多中草藥,具有祛濕功效的自然不少,而其中頗受食客歡迎的,土茯苓當(dāng)仁不讓地成為了佼佼者。這種生長在灌木叢或山坡陰處,長得短小而笨拙的塊莖,在解毒、去濕方面卻有所長,除此之外,它還有助于人健脾胃,利關(guān)節(jié),治惡瘡等,用處可謂不可小視。
甘淡性平的土茯苓多半用于煲湯,不過其搭配則十分講究。在廣東,土茯苓成為最常見的湯料之一,不同季節(jié)選擇與不同食材搭配,春季則發(fā)揮其去濕的最佳功效。
土茯苓的吃法推薦:
祛濕湯 土茯苓水蛇湯
要做出這道湯的鮮甜味,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如何去除腥味。外加瘦肉、胡蘿卜、玉米、蜜棗等作為輔助食材。一方面提鮮,二則可以僻腥。另外,需要煲數(shù)小時,土茯苓的功效才能有所體現(xiàn)。
為豐富其口味,還可以將水蛇換成老母雞,或是放入蝎子一起煲,其去濕健脾排毒的效果更佳。
祛濕湯 土茯苓煲草龜
與土茯苓水蛇湯一樣,除了用生姜去腥,該湯還需要陳皮、瘦肉等調(diào)味。其做法亦不難,將草龜處理干凈,斬件,再與土茯苓、陳皮、生姜一起放入煲中,大約煲兩小時,再放入鹽調(diào)味即可。
為了強化其排毒功效,還可以選擇放入其他食材,如蝎子,除了增強活絡(luò)去濕、消腫解毒效果外,其味并不突出,并不會破壞湯色的整體效果。
到了雨季多的時候,全身皮膚的不適,癢起來無奈,這時就南非祛濕了,今天這道祛濕湯,營養(yǎng)高,味道好,非常適合在夏季祛濕滋補哦。
【夏季健脾祛濕茯苓豬骨湯】
主料:鮮土茯苓200g、豬扇骨600g、木棉花5個、胡蘿卜200g、
輔料:赤小豆50g、薏米50g、新會陳皮1/3個、姜3片、蜜棗2個、鹽8g、
步驟: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1.豬骨焯水過清水洗凈備用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2.土茯苓去皮切片,蜜棗洗凈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3.赤小豆,薏米,木棉花,陳皮洗凈并泡發(fā)下
夏季健脾祛濕茯苓豬骨湯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4.胡蘿卜去皮切塊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5.把備好所有食材入砂鍋,加約2L的水
木棉花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步驟6.大火煲開后轉(zhuǎn)小火煲約兩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夏季健脾祛濕茯苓豬骨湯
茯苓的營養(yǎng)價值
茯苓含有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和三萜類等物質(zhì),還含有鉀、鈣、鎂、磷、鐵、硫及二氧化硅等礦物質(zhì)。
茯苓的食用效果
1.利水消腫
茯苓有利水、消腫、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種功能。
2.降血壓
夏季健脾祛濕茯苓豬骨湯
茯苓可使平滑肌收縮振幅減少,張力下降。茯苓可影響體內(nèi)代謝,對電解質(zhì)的平衡有調(diào)解作用,并能降低血糖,抑制毛細(xì)血管的通透性。
3.提高人體免疫力
茯苓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現(xiàn)在進(jìn)入春季,人的皮膚也隨著季節(jié)在變化,容易敏感怎么辦?今天就跟小編我做道祛濕疹的美食吧,讓你保持美好的肌膚,青春美麗。
【薏米雞骨草茯苓煲老鴨】
【主料】
老鴨1/2只、綠豆50g、薏米50g、雞骨草20g、茯苓15g、冬瓜250g
【輔料】
清水適量、鹽適量
【做法】
1.薏米與綠豆清洗干凈后,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時
2.茯苓用清水洗去表面浮灰。
薏米雞骨草茯苓煲老鴨
3.鴨子洗凈斬件,去掉鴨尖部分,飛水后待用
4.雞骨草清洗后,用清水浸泡15分鐘。
5.用砂鍋將足量的清水煮開后,下除冬瓜外的所有材料。文火煲1小時40分鐘后下冬瓜。
6.冬瓜煲10分鐘,落鹽,繼續(xù)煲10分鐘,即可。
薏米雞骨草茯苓煲老鴨
小貼士
*鴨肉性甘,是夏季肉類首選。綠豆解毒,薏米、雞骨草、茯苓皆有祛濕的功效。
*煲冬瓜時,請勿去皮。冬瓜皮具有良好的清熱、利水、消腫功效。
*水要一次性加夠,勿中途加水。若添水必須為熱水。
*最后落鹽,有利于蛋白質(zhì)的溶解。
*濕疹一定要忌口,不可吃辛辣、海鮮,也不可飲酒。
*次湯女性生理期不可飲用。
有一味中藥叫薏苡,與一個叫薏苡明珠的成語有關(guān),這個成語是指無端受人誹謗而蒙冤的意思。它來自一段歷史故事:東漢名將馬援(伏波將軍)領(lǐng)兵到南疆打仗,軍中士卒病者甚多。當(dāng)?shù)孛耖g有種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果然療效顯著。馬援平定南疆凱旋時,帶回幾車薏苡藥種。誰知馬援死后,朝中有人誣告他帶回來的幾車薏苡,是搜刮來的大量明珠。這一事件,朝野都認(rèn)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說是薏苡之謗.白居易也曾寫有薏苡讒憂馬伏波之詩句。
1、主治久患風(fēng)攣痹痛,補正氣,利腸胃,消腫,除胸中邪氣,治筋急拘攣:將薏苡仁研末,同粳米煮粥食用。
2、治砂石熱淋,痛不可忍:用薏苡仁的子、葉或根,水煎后熱飲,夏月冷飲,以通為度。
薏米雞骨草茯苓煲老鴨
4、治天陰后風(fēng)濕身疼:麻黃100克,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50克,水四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
5、治肺腫喘急:用郁李仁100克研末,以水濾汁,煮薏苡仁飯,天天食用。
6、治肺膿腫咳膿血:薏苡仁十兩杵粉,加三升水,煎至一升,酒少許,送服。
7、肺痛咳唾,心胸甲錯者:用醇酒煮薏苡仁至濃,微溫時頓服,肺有血者,吐出后即愈。
8、治肺癰咳血:米仁三合搗爛,水二大盞,煎為一盞,入酒少許,分二次服。治癰疽不潰:薏苡仁一枚,吞后有效。治喉腫疼痛,吞米仁一、二枚。
總結(jié):這道食譜祛濕效果非常好,喝完之后,就能讓您看到效果,讓大家擺脫濕疹的困擾。
美食科學(xué)堂
若是經(jīng)常煲湯人士,或注意美容養(yǎng)生的達(dá)人,應(yīng)該都知道薏米是利水滲濕美白的好食材(藥材),但若細(xì)分,薏米還有生、熟兩種,功效也不盡相同,只是一般我們用的多是生薏米。薏米生用滲濕除痹的功效較強,也因此老人腎弱多夜尿者,不太適用。若將生薏米炒熟,則健脾止瀉,對脾虛泄瀉者尤其適宜補健,便秘人士,則可飲湯,少吃薏米。所以家有老少,不妨常以生、熟薏米混用,各半可互相制衡又有療效,以達(dá)健脾利濕之功,真是民間飲食智慧。
材料:生、熟薏米各25克,玉米須10克,糖冬瓜10克
做法:洗凈各物,將清水倒入煲內(nèi)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便可飲用。清熱利尿、消腫祛濕、降血壓、降膽固醇。
材料:冬瓜500克,生、熟薏米各50克,豬瘦肉250克,生姜3片。
做法:冬瓜洗凈,去籽留皮,切塊;生熟薏米洗凈;豬肉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將清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diào)味食用。祛瘀清熱、通絡(luò)止痛。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個,腐竹皮1張,豬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凈;腐竹皮浸開;豬肚洗凈、翻轉(zhuǎn),用鹽或生粉搓洗數(shù)遍,再沖凈;適量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食用。健脾止瀉、清熱利濕、醒胃。
老桑枝和熟薏米需到中藥房購買。
谷雨前后,一般天氣較暖,雨量也比以前增大,在南方更是如此。從這節(jié)氣開始?xì)鉁厣吆陀炅吭龆啵梭w在這段時間更易困乏。此時我們除了注意鍛煉身體外,還要在飲食上注意調(diào)理,以健脾除濕為主,特介紹一款養(yǎng)生湯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
新鮮的土茯苓配伍眉豆煲豬脊骨,氣味醇和清潤,具有健脾祛濕之功效,為春暖多雨時滋補佳品,男女老少皆宜。
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
材料:鮮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鮮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凈,切塊狀;眉豆稍浸泡,洗凈;豬脊骨洗凈,用刀背敲裂。將各料與生姜一起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5小時,調(diào)入適量的食鹽即可。此量可供3~4人用,眉豆、豬脊骨可撈出,加醬油等調(diào)料,佐餐食用。
土茯苓又名刺豬苓、過山龍、紅土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塊狀根莖,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jīng),具有解熱毒、利水濕的功效,可用于皮膚濕毒、下焦?jié)駸?,主治各種皮膚病及泄瀉、腎病?,F(xiàn)代藥理發(fā)現(xiàn),土茯苓可防治多種癌癥,主要對食管癌、胃癌、直腸癌有改善癥狀的作用。土茯苓多為干品入藥,而鮮品多用于食療湯品,有鮮美清潤之氣味。眉豆也稱米豆、飯豆、甘豆、白豆,眉豆是粵人所習(xí)稱,廣東民間常把它作為祛除腳氣水濕之用。豬脊骨有補髓增益之用,合而為湯,更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利水、消除疲倦、強壯身體之功效。谷雨飲碗祛濕湯 輕松迎接夏來臨
氣候潮濕,身體的毒素就不易排出,很容易出現(xiàn)濕氣重的情況哦,那么你知道應(yīng)該如何去除濕氣的嗎,有很多的食物可以幫助你去濕氣的哦,吃什么比較好呢,下面推薦兩款養(yǎng)生的食譜哦,可以有祛濕的效果,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呢。
黃芪赤小豆鯉魚湯
材料:黃芪、赤小豆各30克(中藥店有售),鯉魚1條,生姜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洗凈;鯉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熱水。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個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健脾益氣、祛濕和胃。中醫(yī)認(rèn)為鯉魚性平味甘,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和止咳下氣的功效。以補中益氣、利水排膿、健脾祛濕的黃芪、赤小豆煲之,有健脾益氣、祛濕和胃之功。黃芪和赤小豆一起吃的話可以有利尿祛濕的作用,對于止咳化痰有好處,還可以健脾胃,加上鯉魚的話可以補充蛋白質(zhì),還可以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五加皮燉豬瘦肉湯
材料:五加皮15克(中藥店有售)、豬瘦肉100克、生姜1片。
做法:五加皮浸泡、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小方塊狀。一起與生姜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jìn)飲時方下鹽。
功效:五加皮為祛風(fēng)濕類中藥,具有祛風(fēng)濕、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在春日時以它燉豬瘦肉有滋陰去濕、填精益陽的功效,為春季養(yǎng)生靚湯。這款湯品適合春季和夏季食用,可以有去濕氣的作用,對于補虛強身是有好處的。
如何祛濕體內(nèi)的濕氣呢,上面介紹的這些養(yǎng)生的祛濕湯品就是不錯的選擇了,可以有祛濕的功效,還可以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對于體內(nèi)濕氣重的情況有改善的作用,大家可以試試這樣的養(yǎng)生保健的食譜,對健康有好處。
雖然秋季到了,但身體中還是有濕氣存在,尤其是女性朋友,要注意身體的變化,今天做道----補血祛濕湯,黑米粥清香油亮,軟糯適口,滋補身體,接下來就跟小編來學(xué)習(xí)這道美食的做法吧。
【祛濕湯】
主料:黑米50g、薏米60g、紅豆40g、冰糖塊1塊、百合1個 、
輔料:水適量、
步驟:
1.材料大合集。薏米提前四小時泡好。紅豆,黑米提前泡一小時。
2.將薏米,黑米,紅豆倒入鍋里。
3.加入適量的水。高壓鍋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煲一小時。(為了拍照,所以我把泡黑米的水放一邊去了。泡黑米還有薏米的水要倒進(jìn)鍋里煮,減少浸泡流失的營養(yǎng)。)
女性補血祛濕湯
4.煲好后等高壓鍋跑完氣后開鍋,加入冰糖塊重新上小火煮至冰糖塊融化。
5.最后放入百合。百合煮至透明即可。
6.成品。
女性補血祛濕湯
小貼士
泡薏米還有黑米的水不要倒掉。泡的時候黑米稍微搓洗一下直接浸泡。
黑米的食用效果
1.抗氧化
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鐵性貧血、抗應(yīng)激反應(yīng)以及免疫調(diào)節(jié)等多種生理功能。
2.加強血管的韌性
黑米中的黃銅類化合物能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減輕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3.抑制癌細(xì)胞
女性補血祛濕湯
有抗菌,降低血壓、抑制癌細(xì)胞生長的功效。
4.改善心肌
還具有改善心肌營養(yǎng),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總結(jié):濕氣太大,對于肥胖的人群來說,這道美食就是福音,有了它還能美容瘦身呢。
【來源】民間方
【原料】羊肉、龜肉各100克,黨參、枸杞子、制附片各10克當(dāng)歸、姜片各6克、冰糖、料酒、蔥、味精、胡椒粉、熟豬油各適量。
【制作】
1.將龜肉用沸水燙一下,刮去表面黑膜,剔去腳爪,洗凈;羊肉刮洗干凈;再將龜肉、羊肉隨冷水下鍋,煮開2分鐘,去掉腥味,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后均切成方塊。
2.黨參、枸杞、制附片、當(dāng)歸用水洗凈。
3.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時,下龜肉、羊肉煸炒,烹入料酒,繼續(xù)煸炒,炒干水分,然后放入砂鍋,再放冰糖、黨參、制附片、當(dāng)歸、蔥節(jié)、姜片,加清水750克,先用旺火燒開,再移至小火上燉到九成爛時,再放入枸杞子,繼續(xù)燉10分鐘左右,離火,去掉姜、蔥、當(dāng)歸,放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功效】滋陰補血,補腎壯陽。適用于腰膝酸軟、面色無光、須發(fā)早白、畏寒、尿清長以及心煩口渴等陰陽俱虛者。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強身,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