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靈芝豬骨湯祛濕護肝
土茯苓的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土茯苓靈芝豬骨湯祛濕護肝》,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梅雨季節(jié),祛濕是養(yǎng)生第一要務。這樣的天氣最好不要游泳,不要去海邊,不要淋雨。如果去游泳了,最好在出水時用干毛巾把全身搓得紅紅的,讓濕氣從毛孔里跑出來。每年漫長的梅雨天氣對人體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春天體內(nèi)濕邪過重的話,一年也不會有好身體。
原料:土茯苓兩大片,靈芝3片,紅棗、桂圓、龍骨
煲法:
1、土茯苓和靈芝用清水洗凈;
2、龍骨放進砂鍋里,加清水燒開后轉(zhuǎn)小火,加入土茯苓、靈芝、紅棗和桂圓,煲一個半小時。
功效:
1、土茯苓能夠祛濕、排毒和通利關節(jié);
2、靈芝能全面提高免疫力,能潤肺、安眠、養(yǎng)心、護肝,能治療多種疾病,是養(yǎng)生的佳品;紅棗、桂圓能補氣血,對女性非常有益。這個湯不但能祛濕,而且平補,可以明顯增強體質(zhì),改善睡眠。
題外話:這個湯里面的靈芝也可以不用,只用土茯苓祛濕功效不變。靈芝常服可以改善體質(zhì),但口感略苦,可以用一個蜜棗來中和一下。本案里用的是紅棗和桂圓,雖然沒有那么甜,但營養(yǎng)更全面一點。
ys630.COm精選閱讀
靈芝是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食材,同時也是醫(yī)療價值極高的中藥材,日常生活中被用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研究發(fā)現(xiàn),靈芝有不錯的護肝功效,比如其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能防治肝炎,可以修復肝細胞,調(diào)節(jié)肝功能,消除病毒對肝細胞的損害,同時還能防止病毒素的入侵等。
1、靈芝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是防治肝炎的重要機制。
乙肝患者普遍存在:免疫細胞T淋巴細胞中T4細胞缺失,即免疫功能部分缺損,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感染乙肝病毒。所有的病毒性肝炎,都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有關。而靈芝能提高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與活性,調(diào)節(jié)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幫助預防并輔助治療各種病毒性肝炎。
臨床試驗表明,肝炎患者加服靈芝,能抑制肝炎病毒復制,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且能抑制轉(zhuǎn)氨酶升高。
2、靈芝能修復損傷的肝細胞,使肝細胞新生,恢復肝功能。
食物中過量氨基酸、糖類、脂肪酸等,以及酒精、化學藥物、病毒都會損傷肝細胞,使肝臟功能減弱,代謝異常,造成肝損傷,形成脂肪肝、酒精肝及病毒性肝炎等肝病。靈芝多糖、核苷類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使肝細胞新生,恢復肝臟功能。
3、靈芝能提高SOD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對肝細胞的損傷。
陽光輻射、空氣污染、吸煙、酗酒、農(nóng)藥、藥物、生氣、熬夜等都會使體內(nèi)產(chǎn)生氧自由基,其誘發(fā)的氧化物可產(chǎn)生幾十種毒性分子,加重肝細胞損傷。靈芝能提高體內(nèi)SOD酶的活性,消除氧自由基,阻斷其對肝細胞的損傷。
4、靈芝能提高肝細胞膜的封閉度,預防病毒入侵,保護肝細胞不受損傷。
此外,靈芝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肝昏迷藥、治療肝癌硬變和脂肪肝、肝炎等的常用藥物。適量補充氨基酸對肝病很有益。
靈芝,對各種病因引起的肝病及肝癌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且預防作用顯著。
土茯苓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到的中藥材之一,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土茯苓對人體所起到的藥理作用。例如土茯苓在治療梅毒筋骨疼痛等方面,都能夠發(fā)揮出明顯的治療作用??墒峭淋蜍弋吘故且环N藥材,如果服用過多的土茯苓反而會對人體造成不適效果。因此在服用土茯苓的時候一定要牢牢掌控土茯苓的用量。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解毒,除濕,利關節(jié)。
主治: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療疔瘡,癰腫,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土茯苓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5~50克。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土茯苓的禁忌注意
肝腎陰虧者慎服。據(jù)河南鶴壁市中醫(yī)院報道1例因皮膚病服含土茯苓的中藥后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并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發(fā)生過敏癥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癥狀又出現(xiàn)。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p>
2、《綱目》:“服時忌茶?!?/p>
3、《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p>
土茯苓的選方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shù)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nèi)搗為細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diào)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蛉胫鄡?nèi)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fā)物。(《積德堂經(jīng)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9.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10.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diào),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草醫(y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11.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金銀花各二錢,煎服。(《浙江民間中藥》)
茯苓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可以算是一種人參,治療一些疾病以及抗菌有著很好的功效,不僅僅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癥這種惡劣的疾病,還可以起到祛濕的作用,那么應該怎么吃呢,可以混合一些東西做湯、熬粥、泡茶等等,食用效果和營養(yǎng)價值特別豐富。
一般情況下,茯苓是可以祛濕的。茯苓的營養(yǎng)價值高,具有很好的功效與作用,可以有效去除體內(nèi)濕氣,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茯苓性平、味甘淡,其主要功效就是利水消腫、健脾除濕,常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癥狀。茯苓配伍白術,健脾除濕的藥效更佳。
如果身體內(nèi)的濕氣過重的話,會讓患者感覺到身體沉重、食欲下降、手腳冰冷,易患上皮膚病,有些朋友的腸胃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需要進行去濕氣的治療,而茯苓能夠起到健脾化濕的作用,但是濕氣也分為很多種,因此,如果只用茯苓治療效果緩慢,建議大家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治療。
常食用茯苓有較好的祛濕效果,茯苓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其營養(yǎng)價值較高,能增強免疫力、改善脾虛導致的失眠、緩解心悸、健忘的癥狀。茯苓不僅可以除濕,其寧心安神的功效,也經(jīng)常運用到生活。但是要注意不能過量食用茯苓,以免對身體造成危害。
茯苓可以煎服、熬粥、泡茶,一般用量在10~15克為宜,茯苓性平,大多數(shù)人可以食用。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者可以長期少量食用,正常成人食用茯苓調(diào)理身體,一周食用3~4次即可。
茯苓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的攝入量都應有控制,不宜攝入過多的淀粉,糖尿病患者食用茯苓可能會使血糖升高。
本文導讀:倒春寒是春季的一個特點,春季倒春寒養(yǎng)生要注重清熱祛濕,那么春季清熱祛濕吃什么呢?中醫(yī)頻道主編推薦:蘿卜蓮子豬舌湯。
春季是一個善變的季節(jié)。經(jīng)常是白天萬里晴空,溫暖舒適而早晚卻寒氣襲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 倒春寒 。而倒春寒發(fā)生的時節(jié)也是春季濕氣最重的時節(jié),那么春季如何祛濕呢?春季祛濕如何飲食呢?
對于春季如何清熱祛濕,99健康網(wǎng)主編推薦:蘿卜蓮子豬舌湯
功效:蘿卜性涼味辛甘,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蓮子性平味澀,能健脾胃、養(yǎng)心神;芡實性平味甘淡,能補脾止瀉;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作用;豬舌能補益氣血、滋補強壯;豬骨補血生髓、強筋壯骨。合而為湯,則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祛濕困。
蘿卜蓮子豬舌湯的做法:
材料:蘿卜750克、蓮子50克、芡實25克、蜜棗3枚、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做法:
2、豬舌反復刮洗干凈,切成大塊,連同豬骨用開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豬骨飛水后則用刀背敲裂;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煲內(nèi)煲2個半小時,放適量食鹽和少量油調(diào)味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靈芝在平時是比較名貴的中藥材,靈芝的藥用價值是非常高的,靈芝不僅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而且還具有保健的作用,經(jīng)常吃靈芝的話是可以增強人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人身體的抵抗力的,而且還可以有效的預防三高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很多人平時喜歡用靈芝來煲湯,尤其是將靈芝和豬腳一起燉湯喝,營養(yǎng)是非常豐富的。
靈芝煲湯有什么功效
一、抗腫瘤
靈芝煲湯食用可以有效的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以比較顯著的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提升人體的造血能力,并且其中含有的一些有效成分能夠?qū)Π┘毎幸欢ǖ囊种谱饔?,因此成為很多人抗癌抗腫瘤的優(yōu)選湯類。
二、保肝解毒
靈芝煲湯對于一些由于生物因素或理化引起的肝部損傷有一定的保護及修復作用,可以有效的保護肝臟、減輕肝臟損傷,能夠促進肝臟對于藥物及毒素的代謝,對于一些肝部有疾病如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礙等患者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三、抗衰老
靈芝本身是含有多糖和多肽的,煲湯后這些物質(zhì)有著比較明顯的延緩衰老的功效,能夠促進和調(diào)整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免疫功能的完善,調(diào)節(jié)代謝的平衡,另外靈芝還有著抗自由基的作用,這就保證了其能有效地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四、對支氣管及哮喘作用
靈芝有著比較好的鎮(zhèn)咳平喘的作用,對于一些長期受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哮喘、反復感冒、咳痰的患者來說,是有比較好的緩解治療作用的,一些長期受這些癥狀困擾的患者不妨選擇用靈芝煲湯食用,能更快的幫助疾病恢復。
五、治療高血壓
靈芝中的一些成分是有比較好的降壓作用的,具有一定緩和將它的效果,在治療老年高血壓疾病中經(jīng)常被聽到,除了降血壓之外,靈芝還能夠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能夠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對于高血壓、心肌梗死及腦栓塞疾病都有著比較好的預防緩解的效果。
六、美容養(yǎng)顏
靈芝素來被民間看作是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因為其有著非常強的養(yǎng)顏護膚的功效,能夠緩解人體的衰老,保持調(diào)節(jié)肌膚水分,使肌膚處在一個充滿彈性、濕潤細膩的狀態(tài),可以有效的抑制黑色素的沉淀,清除色斑、使頭發(fā)充滿光澤等等,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對人體而言有著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
很多人對地老鼠的了解并不多,甚至從名稱上而言也會讓人產(chǎn)生比較害怕的情緒,其實地老鼠也是一種植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紫茉莉根。地老鼠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和許多藥材的搭配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也產(chǎn)生了非常奇妙的效果。那地老鼠土茯苓湯的功效是什么?
1.入地老鼠
即紫茉莉根,性味甘、苦,平;入腎,膀胱經(jīng);具有利尿,瀉熱,活血散瘀的功效?!毒V目拾遺》載其“去風,活血”?!赌蠈幨兴幬镏尽费云洹敖鉄?,緩下,破瘀,調(diào)經(jīng)”?!端拇ㄖ兴幹尽份d其“治勞傷體瘦,頭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帶”。
2.做法
將入地老鼠和新鮮土茯苓洗凈、去皮;瘦肉洗凈,切塊后汆水。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鍋內(nèi),加水2000~2500毫升,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約1個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入地老鼠這種植物看似老鼠,其實是一種叫紫茉莉的植物的根部,它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的功效。
3.土茯苓
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茯苓為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又名茯靈、茯零、云苓、松苓?!侗静菥V目》曰:《史記龜策傳》作茯靈。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jié)而成,故謂之茯靈,茯神也。它的黑褐色外皮稱茯苓皮,長于利水消腫;內(nèi)部淡紅色者稱赤茯苓,用于清熱利濕;內(nèi)白色者稱白茯苓,長于健脾滲濕;抱附松根生者稱茯神,用于安神助眠。茯苓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妒姥a齋醫(yī)書》曰: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濕。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用量9~15克。
茯神塊噴淋清水,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晾干后就是朱茯神。朱茯神入心、脾兩經(jīng),有寧心、安神、利水作用,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和驚癇?!侗静菥V目》曰: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謂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茯苓可增加水腫患者的尿液排出,對腎炎水腫患者有利尿作用,還有降血糖的作用。改造茯苓聚糖的結(jié)構(gòu),可得到具抗腫瘤活性的茯苓次聚糖,可增強化療療效,提高抑瘤率。茯苓多糖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此外,茯苓對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使谷丙轉(zhuǎn)氨酶的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茯苓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結(jié)核桿菌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有中醫(yī)內(nèi)科專家門診
日常應用
痰 飲
如出現(xiàn)舌苔白膩納差、嗜睡和手足麻痹者,可用橘皮3克,茯苓6克,制半夏6克,枳殼3克,干姜3克和生甘草3克,以文火煎水15分鐘。每次1小碗,一日飲服2次。
美 容
臉上出現(xiàn)黃褐斑、黑斑者,可用白茯苓10克,白芷10克,碾成細粉,調(diào)入白醋50毫升中,三日后早晚涂斑處,可使色斑減淡。
注意: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藥是治療疾病最佳之選,但是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不同幫助,所以在對藥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不呢過隨意進行,要根據(jù)自身疾病情況進行選擇,這樣對疾病改善,才會有很好幫助,使得疾病得到控制,那土茯苓的功效都有什么呢,它在解毒上,都是有著很好幫助。
對土茯苓的功效具體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對它的一些功效,都是有著很好了解,在選擇它的時候,也是可以放心進行,同時對疾病治療,也是有著一些幫助。
土茯苓的功效:
除濕,解毒,通利關節(jié)。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皂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皂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疬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nèi)吃下。多吃為好。
通過以上介紹,對土茯苓的功效也是有著一些了解,在對這樣藥物使用上,也是可以根據(jù)以上疾病進行,但是對它的使用方法如果不了解的話,都是可以進行詳細咨詢,使得有更多認識,在使用的時候,也能夠放心選擇。
土茯苓是一味中藥,茯苓平時可以用來做糕點,用來煲湯,用來炒菜,土茯苓當中對于治療風濕關節(jié)痛,頭痛有著極好的作用,同時土茯苓又可以去除人體當中的濕氣濕毒,土茯苓當中的藥用價值很好,并且可以搭配上很多的中草藥來進行搭配,那么有關土茯苓藥性是怎么樣,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中藥土茯苓的作用與功效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作用功效的臨床報道】:1、治療頭痛:土茯苓30~60g,最大劑量120g.再根據(jù)不同證型加用相應藥物.治療頑固性頭痛45例,顯效17例,好轉(zhuǎn)27例,……
【土茯苓作用功效的附方介紹】: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shù)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nèi)搗為細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diào)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蛉胫鄡?nèi)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fā)物。(《積德堂經(jīng)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9.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10.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diào),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草醫(y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11.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金銀花各二錢,煎服。(《浙江民間中藥》)
【中藥土茯苓的作用與功效及食用方法】: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一、綠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藥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濕熱,解毒涼血。
做法:綠豆洗凈,土茯苓洗凈,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說明:綠豆有解毒清熱作用,加土茯苓祛濕利水,使癤瘡加速愈復。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二、三米土茯苓湯
材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雞。
做法:將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脈、降膽固醇、解毒消腫、祛濕通絡。適合家中老人家飲用一款溫和湯水。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三、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熱解毒、除濕通絡。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適用于痛風的防治。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四、土茯苓燉龜
龜?shù)墓πВ菏澈笊聿火嚒⒁鏆庠鲋恰㈤_胃、治勞倦內(nèi)傷、四肢無力、大補陰虛。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張筋骨、利關節(jié)、止泄瀉、除四身寒濕。
黃芪功效:生用固表,無汗能發(fā),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解肌熱。
枸杞子功效:滋腎、潤肺、明目。
以上的文章當中我們了解到了土茯苓藥性,能夠很好的幫助大家認識到土茯苓當中具體都有哪些作用,在幫助緩解關節(jié)疼痛,止血止痛,通便利尿同時,又可以調(diào)理身體得到很好的幫助恢復作用。
土茯苓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治療人體所產(chǎn)生的筋骨疼痛,所以土茯苓對于治療痛風這一疾病也有著明顯的功效。因為痛風是由于人體嘌呤過高導致的營養(yǎng)失衡引發(fā)的關節(jié)性疾病,所以這時候使用土茯苓治療痛風非常有效果的。被痛風所困擾不輕的老年人,就應該來看一看使用土茯苓治療痛風的相關配方。
土茯苓粳米粥
材料:土茯苓10~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粳米淘洗干凈,加水煮粥,將土茯苓碾成細粉,加入粥中,混勻煮沸后食用,每周吃3~4次。
土茯苓水魚湯
材料:土茯苓50克、茯苓20克、薏米50克(中藥店均有售)、水魚1只(約5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凈,稍浸泡;土茯苓、茯苓用煲湯袋包裹;水魚由售者宰洗凈。一起下燉盅,加冷開水1250毫升(約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進飲時下鹽,為3~4人量。
土茯苓豬脊湯
材料:土茯苓50克、豬嵴骨500克
做法:豬嵴骨加水煨湯,煎成1000毫升左右,取出豬骨,撇去湯上浮油。土茯苓切片,以紗布包好,放入豬骨湯內(nèi),煮至600毫升左右即可。每日飲1劑,可分2~3次飲完。
土茯苓蛋黃湯
材料:土茯苓20克、雞蛋1個
做法:土茯苓水泡后洗凈,雞蛋去蛋清留蛋黃,蛋黃攪散。茯苓加叁碗水煮,只剩下一碗水時,快速加入蛋黃,攪拌即可。
土茯苓當歸薏仁水
材料:鮮土茯苓120g,當歸9g,薏苡仁30g。
做法:10碗水,水滾后,鮮土茯苓文火先煲約5分鐘,再放入其他材料,再煲一小時即可,全日代水飲用。
土茯苓是中醫(yī)里十分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對于人們維持身體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尤其對于治療水腫有著很好的效果。土茯苓的產(chǎn)量不多,所以在中醫(yī)里都是用作配藥,土茯苓對于皮膚病的治療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土茯苓?使用土茯苓禁忌有哪些?
土茯苓的副作用
中醫(yī)認為,土茯苓性味平和,并無什么明顯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滲利,對陰虛津傷嚴重者可能要慎用。
下面介紹幾種土茯苓的吃法:
土茯苓赤小豆眉豆煲鯽魚
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能除濕、解毒、通利關節(jié);赤小豆食藥兼之,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膿,兩者均性平味甘、淡的。眉豆是廣東民間祛濕、消腳氣的補益豆類,醇香可口,合而煲鯽魚,清潤可口,能祛濕除困、利水且又滋補平和,是時下有益的湯飲,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鮮土茯苓50克,赤小豆、眉豆各40克,鯽魚1條,豬瘦肉50克,生姜3片。
烹制:鮮土茯苓切塊;兩豆浸泡;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1個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槐花土茯苓煲鯽魚
盛夏秋暑時的廣東常有臺風暴雨的襲擊,因而人們亦易患上皮膚的濕疹癥狀。中醫(yī)還認為濕疹會因飲食失節(jié),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腥發(fā)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nèi)蘊,又外感濕熱邪,內(nèi)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膚而發(fā)。中藥槐花和土茯苓煲鯽魚既為此癥的藥膳又是防治的湯飲?;被軟鲅寡⑶甯螢a火;土茯苓能除濕、解毒、通利關節(jié);鯽魚既利水又補益。合而為湯,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癢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鯽魚1條、生姜3片。
烹制:藥材稍浸泡,洗凈;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下鹽便可。鯽魚可撈起拌醬油佐餐用,為3~4人量。
以上就是有關土茯苓禁忌的介紹,其實土茯苓使用的禁忌很少,只對陰虛津傷嚴重者可能要慎用。所以在選用這種藥材的時候,就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來決定,如果不能使用,就用其他的藥材代替,選藥時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