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太極導引養(yǎng)生十二法】
養(yǎng)生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遵從導引法的方式來完成這個養(yǎng)生的目的,在養(yǎng)生的時候有很多的導引法都是可以值得一試的,大家在養(yǎng)生做引導的時候姿勢要掌握好,還要注意氣息,氣息總的來說是很重要的,養(yǎng)生的導引法也是比較辛苦的,大家最好是從一開始就堅持下來,那么養(yǎng)生的導引法到底有哪些呢?
屬性:〔原文〕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氣,從頭至足止。愈疽、疝、大風、偏枯、諸風痹。
〔解說〕采用正立背靠墻姿勢,不息,行氣,(功法詳見本節(jié)討論)運用意識導氣,使內氣從頭至足而止。這種練功法可以治療疽病、疝氣、大風、半身不遂,以及各種風痹病。
〔原文〕二法∶仰兩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聞聲。常行,眼耳諸根,無有掛礙。
〔解說〕將兩腳趾仰起、行氣,五息而止,引氣至腰背。可以治療腰背痹痛和半身不遂,并能改善人的聽覺。經常用此法練功,還能使諸根(佛家稱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因眼、耳等對于聲、色等能產生感覺,故稱為根)清凈,不受病邪和外界不良原素的侵襲和干擾。
〔原文〕三法∶以背正倚,展兩足及指,瞑心(收心使之安靜),從頭上引氣,想以達足之十趾及足掌心??扇咭?,候掌心似受氣止。蓋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是也。
〔解說〕采用背部端正靠墻壁的坐式,伸展兩腳和足趾,排除雜念,使心神寧靜,從頭上引氣,使內氣隨意念向下行到雙腳十趾及足掌心的涌泉穴。如此反復以意引氣做二十一次,等到腳底似有受氣的感覺時為止。
這就是所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的功法。
〔原文〕四法∶正柱倚壁,不息,行氣,從口趣
(同促)令氣至頭始止。治疽、痹、大風、偏枯。
〔解說〕采用背部端正靠墻的坐式,不息,行氣,以意念引導內氣,從嘴內至頭頂為止。
可以治療疽病、痹癥、大風和半身不遂。
養(yǎng)生的導引法上面我們介紹得清清楚楚的,大家如果都了解認識了,那么何不試試用這些養(yǎng)生的導引法來改善自己虛弱的身體,養(yǎng)生導引法必須要遵守相關的原則,這樣養(yǎng)生效果更好,在養(yǎng)生的時候其實很多飲食也可以得到這方面的效果,比如說多吃點粗糧,多喝奶,多吃蛋白質含量食物等。
小編推薦
很多人在養(yǎng)生的時候會給自己選擇這種養(yǎng)生十八法來做一些相關的養(yǎng)生調理,養(yǎng)生十八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來養(yǎng)生的十八個方法,不管用哪一種,那么所得到的滋補和保養(yǎng)效果也是最好,最合理的,而在養(yǎng)生十八法的過程中很多人不嚴格的遵守,這樣就無法更好的鍛煉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了,那么養(yǎng)生十八法到底是有哪些?
第1式:發(fā)常梳:兩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從頭部前面向后方輕輕地梳發(fā),反復做36次。能防治高血壓、頭暈頭痛,提高智力。
第2式:目常運:兩眼睜開,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遠近各活動18次,再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視力。
第3式:面常?。簝裳圯p閉,先將兩手掌前后搓動24次,隨后將兩手掌面從鼻旁兩側向上按摩到前額,又向兩側分開按摩到太陽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頜,反復浴面18次,最后兩眼睜開。能防治面部瘡癤,消皺美容。
第4式:鼻常揉:用兩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輕輕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第5式:齒常叩:先叩上下門牙48次,后叩兩側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輕輕作響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第6式:舌常攪:口唇輕閉,先將舌頭放在牙齒外面,嘴唇里面,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慢慢地轉動,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語言能力,增加唾液。
第7式:津常咽:當口腔中唾液較多時,要分3次,用意念誘導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8式:耳常彈:口腔微閉,將兩手掌心捂住兩側外耳道,十個手指放在后腦部,用示指指面壓在中指指背上,輕輕地滑彈后腦部24次,可聽到咚咚響聲。有防治耳病,提高聽力。
第9式:頭常抬:頭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復做24次。能防治頸椎病、頭暈頭痛。
第10式:胸常擼:兩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復擼胸24次。能防治咳喘癥、心臟病、憂郁癥。
第11式:腹常摩: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中央,先在肚臍周圍按順時針方向小范圍摩腹12次,再大范圍摩腹12次。隨后按逆時針方向大范圍摩腹12次,再小范圍摩腹12次。能防治肝、膽、胃、腸、胰、盆腔諸病。注意:便秘宜順時針摩腹,腹瀉宜逆時針摩腹。
第12式:腰常轉:將兩手掌心輕輕地放在兩側腰部的腎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3次,隨后以脊柱為軸,再向左側和右側各轉腰3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勞損、腎臟病。
第13式:丹常養(yǎng):兩目輕閉,兩手掌心重疊放在肚臍下方小腹部,意念輕輕地集中在小腹部約5分鐘。能提高人體的精力、體力、智力、免疫力、活力。
第14式:肛常提:吸氣時慢慢地收腹提肛,呼氣時慢慢地鼓腹松肛,反復做20次。能防治痔瘡、尿頻尿急、小便失禁、大便失禁。
第15式:肩常搖:兩手臂由下,向后、向上、向前,再向下?lián)u動做20次。能防治肩周炎、上肢酸痛麻木。
第16式:膝常蹲:兩膝稍屈、伸直,上下蹲膝反復做20次。能防治膝關節(jié)炎,增強下肢肌力。
第17式:腿常蹺:一側下肢著地,另一側下肢伸直上蹺,固定在一定高度,約5分鐘,兩腿交替。能防治下肢肌肉萎縮,增強下肢活動力量。
第18式:跟常顛:兩腳跟慢慢踮起后用力下顛,反復做7~10次。能防治多種慢性病,提高體力、智力。
上面我們介紹了18種養(yǎng)生的方法,大家可以按照這18種方法中的魔一種來學學,讓自己的身段更好,發(fā)揮得更好,養(yǎng)生的十八法自己也要牢牢記住,這樣對于十八法的效果來說才是最好的,養(yǎng)生的十八法每種都要學好,缺一不可,這樣的保健養(yǎng)生效果也是會減弱的。
隨著現(xiàn)代社會各種疾病的高發(fā),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苦不堪言,同時壽命的縮短也警示著人們。但令人痛心的是還有很多朋友完全沒有引起重視,依然我行我素地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熬夜加班,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等等。因此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十二養(yǎng)生法,那么十二養(yǎng)生法有哪些呢?下面希望朋友們跟著我一起去學習。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里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
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xiàn)象,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后,8、9點鐘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習慣11點以后開始工作。還有的人到了夜里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里找點食,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fā)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yǎng)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系,所以睡覺就是在養(yǎng)陽氣。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fā)?!饵S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膽”。取決于膽的生發(fā),膽氣生發(fā)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yǎng)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yǎng)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fā)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么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fā)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yǎng)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
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yōu)閯拥拈_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朋友們看了上面的內容后,是不是對十二養(yǎng)生法不再陌生,并且還更有心得了。在此,我還是衷心希望朋友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多善待自己,減少一些不正確的生活方式,運用好上面交給大家的十二養(yǎng)生法,這樣才能延年益壽,并且健康地生活。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養(yǎng)生導引法有哪些》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太極導引養(yǎng)生十二法”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