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就按這三個穴位,轉給胃不好人的看
胃不好的老人吃什么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胃寒就按這三個穴位,轉給胃不好人的看”,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個健康的胃可是養(yǎng)生之根本,好胃除了能讓你更充分的享受各種美味的美食,還能讓你不被各種胃部不適所折磨,所以說,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胃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可是,胃病由寒而起,不少人多多少少會被胃病所折磨,其中大多數(shù)的胃病產生都是由于畏寒所導致。所以說,調理好胃寒可是幫你減少痛苦的重要事項。
那么,到底有啥好方法能驅走胃部內寒氣呢?我認為,你不妨試一試這幾個穴位按摩療法。
1、腹部——天樞穴
對于天樞穴,很多人還不是很熟悉,從中醫(yī)角度出發(fā),天樞穴是人體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主穴,一切胃部的經(jīng)氣都在此處凝結,所以常按摩天樞穴自然可促進胃經(jīng)的氣血升發(fā),使得胃部不斷產生溫熱之感。
位置:在肚臍兩邊1.5寸的位置,一邊一個,大約兩個手指頭處。
注意:每次按摩天樞穴不宜在吃飽飯后,另外按摩以腹部有溫熱的感覺為宜。
2、足部——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經(jīng)上的重要穴位,如果你因為脾胃虛寒而經(jīng)常腹瀉、不消化,那么多按摩足三里穴便是極好的選擇。
位置:把褲腿提到膝蓋上方,就是外膝眼直沿向下,大約四個手指頭的位置。
注意:按摩足三里穴力度和時間很重要,并且兩個腿都得按。
3、手三里穴
胃部寒冷主要和胃部內氣血供應不足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只要讓胃部得到氣血的充足滋養(yǎng),寒氣自然能得到很好的祛除,所以調節(jié)腸胃氣血也是很關鍵的。
其中,在手部上就含有一個極好的調節(jié)氣血的穴位——手三里穴,這個穴位是大腸經(jīng)上的,而大腸經(jīng)可是多血之經(jīng),對其進行按摩的時候,能很好的促進大腸經(jīng)這條經(jīng)絡的血液循環(huán),使得氣血運行更加的順暢,于是腸胃也便能得到血液的不斷滋養(yǎng)而“暖和”起來。
位置:在人體前臂背面,肘部橫紋下方2個手指的位置。
注意:按摩手三里穴時手部要稍微用力,以有酸脹的感覺為準。
【調理胃寒從飲食入手】
1、多喝熱粥
粥的主要原料多為粳米、小米或糯米,它們不但含有豐富養(yǎng)分,且大米、小米、薏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的功效。
2、補充“好細菌”護腸胃
腸道中棲息著數(shù)以億計的細菌,比如益生菌和致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平衡各菌群,維持腸道健康。當有益菌的“總體實力”小于有害菌時,腸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 破,可能導致便秘、腹瀉等多種問題。
生活中常補充益生菌不僅能提升有益菌的戰(zhàn)斗力,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 增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細菌所在的腸道環(huán)境,抑制有害菌生長。
比如一些發(fā)酵食物泡菜、納豆、腐乳等。
3、放慢吃飯速度
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而且如果你吃得太快,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等無法得到充 分吸收,會造成營養(yǎng)大量流失。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失衡。
慢慢吃飯能夠讓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建議每頓飯至少吃25分鐘以上,老年人最好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
因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能夠與唾液結合生成唾液淀粉酶,而這種物質恰恰是促進消化的主要動力。最好和家人、朋友一起用餐,放慢速度,這有助于改變吃飯?zhí)斓牧晳T。
4、飯后休息片刻
飯后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盡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不過晚飯后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yǎng)”狀態(tài),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
因此,晚飯后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于“睡以等病”。
治療胃寒,一定要記住,盡量少食寒性食物,最好是不吃,不然的話會加重病情。
ys630.coM延伸閱讀
【導讀】這三個穴位可緩解眼睛疲勞!現(xiàn)代社會高科技的發(fā)展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像電腦、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頻繁使用,也加深了我們眼睛的疲勞。那么中醫(yī)中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眼睛疲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通過這三個穴位可緩解眼睛疲勞來看看緩解眼睛疲勞的三個穴道吧。
這三個穴位可緩解眼睛疲勞
緩解眼睛疲勞的三個穴位
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假如我們常常感到眼睛疲勞,但又不是睡眠的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明眼穴按摩法,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癥狀。
上了年紀, 容易老花眼,試試明眼穴的按摩,據(jù)說會耳聰目明。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
明眼、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眼睛的癥狀。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別對著三個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這是項簡單的按摩方法,當工作的休息時間,或是等車的空檔,任何時間均可自行操作。眼睛疲勞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來消除眼睛的疲勞,便可輕易入睡。以上的方法還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
這三個穴位可緩解眼睛疲勞
突然胃疼怎么辦?胃疼在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在疼痛來了,就馬上想到得吃幾粒止痛藥。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樣既不能緩解胃疼,還有可能會加重病情。那突然胃疼怎么辦?這里跟你分享一下快速緩解胃疼的經(jīng)驗。
1.揉內關:內關穴位于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深部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靜脈、正中動脈和骨間前動、靜脈分布;布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jīng),深層有正中神經(jīng)干及骨間前神經(jīng)分布。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fā)作時可增至200次。
2.
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jīng)。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
4.
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當你覺得胃疼不舒服時,可能想躺下來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狀態(tài),使胃酸較容易待在胃內。當你不得已要躺下來時,例如睡覺,最好將頭部勢高10—15厘米左右,但單純加高枕頭的效果不好,可用薄一點的被單同時墊一下上半身,如此使睡眠時略呈傾斜狀,以避免胃痛復發(fā)。
這些應急辦法或許會有作用,不過胃疼的話緩解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是在平常就多多注意保養(yǎng)胃,多注意胃的健康,切勿經(jīng)常吃一些辛辣的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吃飯也要有規(guī)律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健康的胃。親愛的切記!止痛藥的正規(guī)名稱叫做“解熱鎮(zhèn)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確可以緩解發(fā)燒性頭痛、運動后肌肉疼痛等,但對胃部疼痛是無效的,而是應該用“胃藥”所以,禁止濫用止痛藥。
胃寒艾灸什么穴位
1、胃寒艾灸什么穴位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jīng)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wèi)。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yǎng)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癥。
2、胃寒的病因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jié),嗜食生冷等。經(jīng)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脾胃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中醫(yī)認為本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3、胃寒的臨床表現(xiàn)
胃寒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許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氣溫下降,則會出現(xiàn)胃痛、腹瀉等。
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前者多因脾胃陽氣虛衰所致。胃實寒多因寒邪傷胃所致。
胃寒吃什么好
小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后虛損、食欲不振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養(yǎng)胃食品。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小米的營養(yǎng)如此豐富,被營養(yǎng)專家稱為“保健米”,不過,谷萬里指出,由于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
南瓜
南瓜性溫,味甘。南瓜之所以有很好的養(yǎng)胃功效,是因為南瓜含有維生素、果膠和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能促進胃體肌肉彈性,碳水化合物能保護胃部免受刺激,含有的膳食纖維細軟,容易吸收。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菠菜
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似胰島素的物質,能使血糖保持穩(wěn)定;菠菜富含各種維生素,能夠防治口角炎、夜盲癥;菠菜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防止大腦老化。另外,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里的熱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fā),被譽為腸胃熱毒的“清理工”,是養(yǎng)胃佳肴。
胃寒食療方
1、桂皮紅糖飲
需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紅糖10克,調勻熱飲。此飲具有溫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療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脹等。
2、白胡椒紅棗
需取大棗10枚(去核),每個棗內放白胡椒5粒,上蒸鍋蒸熟,然后搗爛制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溫胃補血之功效,可治療胃寒疼痛。
3、果蔻烏雞煲
需要一只烏骨雞(大約500克),將里面的毛跟內臟去除后洗干凈;再將蘋果、豆蔻各5克放入烏骨雞腹內,用牙簽封好切口,加水適量煲熟,調味服食。此膳具有溫胃驅寒、健胃止痛的功效,無論是胃病還是胃寒、胃痛都可以食用。
4、干姜棗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塊、黃芪6克、大棗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適量燉熟,調味食用。此粥具有溫陽、補氣、健胃之功效??芍委熖摵竿?、四肢畏寒等癥。
胃寒按摩什么穴位
1、胃寒按摩什么穴位
1.1、腹部——天樞穴
對于天樞穴,很多人還不是很熟悉,從中醫(yī)角度出發(fā),天樞穴是人體足陽明胃經(jīng)上的主穴,一切胃部的經(jīng)氣都在此處凝結,所以常按摩天樞穴自然可促進胃經(jīng)的氣血升發(fā),使得胃部不斷產生溫熱之感。
位置:在肚臍兩邊1.5寸的位置,一邊一個,大約兩個手指頭處。
注意:每次按摩天樞穴不宜在吃飽飯后,另外按摩以腹部有溫熱的感覺為宜。
1.2、足部——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經(jīng)上的重要穴位,如果你因為脾胃虛寒而經(jīng)常腹瀉、不消化,那么多按摩足三里穴便是極好的選擇。
位置:把褲腿提到膝蓋上方,就是外膝眼直沿向下,大約四個手指頭的位置。
注意:按摩足三里穴力度和時間很重要,并且兩個腿都得按。
2、胃寒患者的注意事項
2.1、胃寒要注意不吃生冷
胃寒最怕吃生冷食品和冰鎮(zhèn)飲料,包括寒性的水果,對胃的刺激極大,很容易引起胃部痙攣,給胃寒病人造成極大的痛苦。因此,得了胃寒以后,再也不要不要吃生冷食品和冰鎮(zhèn)飲料。
2.2、胃寒要注意不喝寒茶
最好喝溫性的紅茶:胃寒不能再喝性冷的茶,避免對胃部刺激,而是改為喝溫性的紅茶,長期喝紅茶,對胃的保養(yǎng)是十分有益的,特別是對胃寒朋友尤其有益。
2.3、胃寒要注意胃部保暖
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對胃部要加強保暖,外出時可以在腰部圍條腹帶,加強腹部的溫度,從而使胃部免受風寒的影響。
2.4、胃寒要注意辛辣
盡量不要飲酒和吃辛辣刺激食品。由于胃寒以后,胃部對外部的刺激很敏感,因此,要盡量不飲酒和吃辛辣刺激食品,減少因對胃部刺激導致胃部痙攣的機會。
3、胃寒喝什么茶好
3.1、胃寒喝普洱茶好
在適宜的濃度之下飲用普洱熟茶,非但不會對腸胃產生刺激作用。甘滑、粘稠、醇厚的茶水在進入人體腸胃之后,會形成一層膜,附于胃的表層,對胃產生保護的作用!因此長期飲用普洱茶可以起到養(yǎng)胃、護胃的作用。普洱茶還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能,因此長期飲用有助于通便,預防便秘。
3.2、胃寒喝紅茶好
喝紅茶也可以養(yǎng)胃,因為紅茶性溫,可以暖胃。在冬天喝也比較好,飲用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紅棗和桂圓一同飲用,養(yǎng)胃的效果會更好。老年人適合飲用紅茶喝普洱茶。不過值得大家特別注意的是,要想養(yǎng)胃,首先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暴飲暴食,飲食要有規(guī)律,這是養(yǎng)胃護胃的前提。
胃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飲食
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習慣
常常不按時吃飯,冷熱交替進食,飽一頓餓一頓,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也是促進胃寒癥狀加劇的重要原因。
4、天氣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氣變冷而經(jīng)常性的胃痛、腹痛、腹瀉等。
治療胃寒的食療方
1、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將高良姜末置粥鍋內,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凈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溫熱服食。
功效:本粥能溫胃行氣,散寒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或感受風寒引起的胃痛。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2、白胡椒釀紅棗
材料:紅棗5個,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將紅棗洗凈去核,白胡椒略打裂開。然后在每個已去核的紅棗內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飯時,放在飯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溫中補脾,暖胃止痛。適用于寒性胃痛。
胃寒灸什么穴位
1、胃寒艾灸哪些穴位
艾灸治療胃寒:主要針對上脘、中脘、下脘、神闕、關元、足三里、肝俞、膽俞、脾俞、胃俞。
2、治療胃寒關鍵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中脘則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可治療胃痛、惡心、腹脹等。內關則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腹部: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上腹部全覆蓋移動艾灸。肢體可以使用單眼艾灸盒或艾灸罐來艾灸。
背部俞穴:也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背俞穴全覆蓋移動艾灸,每天輕者一次,每次40分鐘;重癥,每天一到兩次,每次1個小時左右。時間不要拘泥,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施灸的時間。
寒癥無論是宮寒還是胃寒,都是遇寒則痛,遇熱則舒,所以由于寒凝導致的胃病,應該說最適合艾灸了。
3、治胃寒的小偏方
3.1、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個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xù)吃,直至好為止。
3.2、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腹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按摩治胃寒的方法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募穴,是胃經(jīng)經(jīng)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jīng)氣運行,調節(jié)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fā)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qū),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jié)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癥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復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兩脅
兩手掌在身體兩側由乳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使局部發(fā)熱,能夠疏通肝膽經(jīng),調暢氣機。
經(jīng)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jié)胃功能,達到養(yǎng)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胃寒的危害
1、胃疼
胃寒的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胃寒的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或天氣一變冷,氣溫下降,胃就痛。
2、嘔吐
因為寒氣入胃,胃動力不足,脾胃不能運化水谷,所以導致嘔吐,癥狀同樣是畏寒喜熱,再加上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
3、氣血不足,免疫力變弱
胃暖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胃寒導致吸收不好,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就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隨之滋生,若胃寒持續(xù)的時間較長,上部的心肺也會出現(xiàn)寒的癥狀,如容易感冒,面色蒼白,血壓偏低,氣血不足等。
4、代謝不足
胃寒導致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將體內的廢物排出體外,這些垃圾逐漸堆積,人就慢慢的胖起來。也就是說胃寒導致代謝水平過低,造成身體消耗的熱量小于攝入的熱量,代謝不了的熱量堆積在體內,身體就會漸漸發(fā)胖。
胃不好艾灸什么穴位
1、胃不好可以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2、胃不好可以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艾灸該穴位可促進消化吸收,健脾養(yǎng)胃,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對腸胃,心血管系統(tǒng)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煮至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急慢性腸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消化系統(tǒng)病癥。
3、胃不好可以艾灸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于肚臍中央,為任脈之要穴。艾灸該穴位有溫陽益氣,健運脾胃之功效。煮至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癥。
4、胃不好可以艾灸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肌腱之間。艾灸該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變化,上腹不適,脹痛或燒灼感,以及食欲缺乏,惡心,嘔吐,泛酸等癥。
胃不好的原因
1、飲食不規(guī)律
規(guī)律的生活是人們保持健康身體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人們保護腸胃的重要條件之一。飲食不規(guī)律,不按時吃飯,節(jié)食減肥或是暴飲暴食等都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腸胃的調節(jié)功能下降,造成腸胃不好。
2、飲食習慣不好
口味重,長期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導致人們出現(xiàn)腸胃不好的情況。而且,經(jīng)常吸煙酗酒也會造成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對腸胃的一些功能造成損害,造成腸胃不好。
3、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
飲食衛(wèi)生也關乎著人們的腸道健康。若是人們平時不注意飲食衛(wèi)生,會導致細菌滋生,影響腸胃的功能,引起腸胃疾病,造成人們腸胃不好。
4、精神壓力大
由于學習、工作當中的壓力過大,會引起人體內分泌的失調以及精神緊張。而長期處于壓力之下,會影響人們的食欲,不利于腸胃對食物的吸收,造成腸胃不好。
5、藥物作用
一些藥物的服用也會導致人們腸胃不好。是藥三分毒,很多藥物在服用的同時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一些副作用,而身體的其他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如長期服用一些會對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的藥物,就會對腸胃造成傷害,損害腸胃的調節(jié)功能,導致腸胃不好。
胃不好吃什么水果
1、木瓜
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質吸收,可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建議空腹食用。尤其是胃寒、體虛者不宜多吃,否則容易導致腹瀉。食用木瓜多是產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燉煮。
2、石榴
中醫(yī)認為味道甘甜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潤燥的功效,而味道酸澀的石榴可以治療腹痛腹瀉等疾病。另外,石榴中含有鞣酸、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等多種有助于消化和降血脂的物質,對于調理腸胃有一定的功效。石榴籽不太容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連籽嚼嚼,然后吐出來。
3、菠蘿
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每100克菠蘿果實中所含的維生素C高達30毫克,并含有豐富的水分,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樣含有一種能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軟肉質、消解血塊。每次吃菠蘿不可過多,過量食用對腸胃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