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傷五臟 動動舒筋骨
五臟養(yǎng)生全書。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鄙钪校煌挲g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您對養(yǎng)生常識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久坐傷五臟 動動舒筋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雖然久視、久臥、久坐、久立都是不運動,但久坐是不運動最重要的表現(xiàn)。坐著雖然舒服,但是久坐不動容易使周身氣血運行緩慢,肌肉松弛無力,從而引發(fā)一系列身體疾病,對全身各器官產(chǎn)生傷害:
傷肉。久坐傷肉中肉是指肌肉。運動可以使氣血運行通暢、溫養(yǎng)肌肉。所以經(jīng)常運動的人一般肌肉都比較發(fā)達。久坐則血外滯于四肢肌肉,即久坐的人血脈在四肢肌肉就停止了,從而導致氣血不運行、肌肉松弛無力。
傷脾胃。脾主管肌肉,久坐使氣機郁滯,不僅傷肉,還會影響脾的功能。中醫(yī)稱脾胃為水谷之海,脾胃健旺,臟腑功能才能強盛。而久坐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脾胃氣機呆滯,運化功能失調(diào),長期久坐還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痤瘡等病癥。
傷心。心為五臟之君主,其功能極為重要。心主血脈,即心臟能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維持心臟正常搏動。然而久坐則血脈不行,血脈不行則會導致血淤、血溢于脈外,從而導致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傷頸。頸部是氣血通往大腦的管道,頸部肌肉受血脈濡養(yǎng),血虛則筋骨無以支持。長時間久坐不動易導致氣血淤滯,氣血不暢則頸部骨骼不能被濡養(yǎng),從而導致頸椎病等病癥。
影響壽命。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運動可以產(chǎn)生陽氣,而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可見陽氣對于人的壽命有很大的影響。中醫(yī)認為動則不衰,運動使人通筋活絡、熱血暢流,還可以抵抗自然老化。衰老是死亡的前奏,久坐不動者陽氣很少,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低,火力不足,不能抵抗衰老,容易讓人短命。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和汽車的普及,久坐少動的人越來越多,建議大家在工作學習之余,適當多做些運動,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鐘的活動。
精選閱讀
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當你的身體五臟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不妨也考慮采用一下食物調(diào)養(yǎng)的方法,會取到不錯的效果哦!
1、養(yǎng)肝最好的食物:
生吃綠色食品,特別是綠豆湯(把綠豆放水里煮,當水開了以后再煮7~8分鐘,然后喝水,不是我們習慣的把綠豆煮爛,綠豆煮爛后會失去養(yǎng)肝的功效——切記)晚上吃為好。
2、養(yǎng)心最好的食物:
紅色食品,特別是紅豆,可以是紅豆豆沙包、紅豆粥、紅豆豆?jié){。早上吃好。
3、養(yǎng)脾最好的食物:
黃色食品,特別是黃豆,可以是豆?jié){、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養(yǎng)脾佳品,在西方的醫(yī)學界把黃豆列為劣等蛋白,認為黃豆的蛋白質(zhì)很難吸收,這個觀點只適合西方,對中國人來說,黃豆是非常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原因是西方很少吃大米,而中國人是以大米為主食的,當黃豆的蛋白質(zhì)和米飯一起,就是絕佳的蛋白質(zhì)。什么時候吃都好。
4、養(yǎng)肺最好的食物:
白色食品,特別是大白蘿卜,白蘿卜只有生吃才能養(yǎng)肺,切記。什么時候吃都好。
5、養(yǎng)腎最好的食物:
黑色食品,特別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為好。
味道和五臟的關系
1、酸養(yǎng)肝,但是過酸則傷肝。如醋酸,每天吃點酸作料就好,不要多吃。
2、苦養(yǎng)心,苦味的食物可以泄心火,特別是苦瓜。
3、甘養(yǎng)脾,甜味的食品養(yǎng)脾,比如各式各樣的水果。
4、辛傷肺,辛辣的食品少吃,如果離不開辣椒,則需要控制在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
5、咸養(yǎng)腎,鹽是養(yǎng)腎的,但是過咸則傷腎,每天吃鹽控制在6g以內(nèi)就好。
大家在注意針對護養(yǎng)五臟的時候,切忌不可過度進補哦,一定要保持身體機能的整體平衡!
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只要養(yǎng)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以下給大家分享五臟養(yǎng)生大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養(yǎng)心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將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后倒入盆中,雙腳洗凈擦干后踩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1小時做30分鐘左右,可強心安神。
2、按壓肚臍安撫心緒:肚臍有神闕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3、枸杞棗仁茶養(yǎng)心:棗仁、枸杞可養(yǎng)心血,五味子可斂心氣。將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質(zhì)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來當然活力無限;
4、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西紅柿汁能養(yǎng)心;
5、對于心血虧虛者,可多食用“龍眼粥”。龍眼肉(即桂圓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將糯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龍眼肉煮熟即成。
常服此粥可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膚、紅顏。龍眼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龍眼肉是極好的美容補品。
二、舒肝
1、“阿是穴”療法舒緩肝臟不適:“阿是穴”的意思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jié)奏地輕輕點動,即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2、“五味靈芝茶”讓你心明眼亮:將靈芝、女貞子、黃芪、甘草和刺五加做成茶包,常飲可保肝、抗衰老。
3、因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應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4、多吃青色、酸味食品:五色、五味中青入肝、酸補肝,所以肝虛要常吃青色、酸味食品。青梅子青色入肝,酸味補肝,所以用青梅煮酒可以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
5、用玫瑰花泡茶,一次1~3朵,可以助疏肝解郁;
6、養(yǎng)肝食療粥:可將銀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15克,糯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調(diào)入適量蜂蜜服食;
三、健脾
1、隔姜艾灸:用姜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施灸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等,可以調(diào)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2、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幫助蠕動亢進的腸胃恢復正常,讓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3、大紅棗10枚,白術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凈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4、紅棗500克,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白糖500克,拌勻即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開水沖服。常服本膏,能補虛療損,祛疾延年,養(yǎng)顏輕身。
5、調(diào)理脾胃需單舉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guī)律的人常常練習。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
四、潤肺
1、呼吸吐納:柏樹能凈肺安神,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做12次,長期堅持可補充肺氣不足。
2、羅漢果茶、秋梨膏最潤肺:秋梨和羅漢果具有極強的藥性,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迅速強壯。
3、白色食物能讓肺強健起來,并減輕皮膚敏感。百合擅長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最好,此外白蘿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效果。
4、肺陰不足者,需要補肺氣,養(yǎng)肺陰,可食用“百合粥”。準備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分食。
5、百合10克、銀耳10克、杏仁8個、冰糖適量、雪梨1個熬粥,適用于肺燥咳嗽。
6、四白飲:白菜10克、百合10克、白梨10克、白藕10克,蜂蜜適量,泡水飲用,適用于秋季燥咳。
五、藏腎
1、唾液滋養(yǎng):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cè),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后分三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
2、多吃黑色食品:因為黑色入腎,如黑桑、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等。
3、適當吃自然咸食品:因為咸入腎,如海帶、紫菜等。
4、多吃補腎的堅果類食品:如栗子、核桃、腰果等。
5、多吃補腎菜食:如山藥、豆類。醋泡黑豆補“水”療“虛”,黑豆含豐富蛋白質(zhì),幫助人體合成氨基酸和維生素B群,是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黃金方。
6、補腎養(yǎng)顏粥: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適量,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7、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于床上,5-10分鐘后,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xiàn)麻脹現(xiàn)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松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8、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如下:
1.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zhuǎn)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3.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小動作大養(yǎng)生,簡單又有效,每天都能做,而且不用花錢、無副作用。
通過前面幾天咱們對五臟養(yǎng)生的講解,對心、肺二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咱們和大家在分解一下脾臟在我們?nèi)粘I钪械淖⒁馐马棥?/p>
首先咱么要對脾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在今后怎么注意養(yǎng)護。
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與胃相鄰。脾,屬土,喜燥惡濕,為后天之本。脾在咱們?nèi)梭w中主要起運化和統(tǒng)血作用,也就是把咱們食物的水谷精微運化到身體各個部位,以滋養(yǎng)我們的身體。
脾在體合肌肉而主四肢。咱們大家都知道,全身肌肉的生長主要是靠脾胃對食物水谷精微的運化而來滋養(yǎng)的,才能壯實我們的肌肉,并發(fā)揮其功能。
一旦傷到脾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氣血虧虛,大便不成形,漲肚,肌肉松弛等等一些癥狀。脾胃不好,就不能運化我們食物的精華,就會導致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直接導致我們機體免疫力變差。
那我們在平時該怎么養(yǎng)護呢?
首先可以通過我們的飲食調(diào)整,平時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小米、南瓜、薏仁米、山藥等以達到滋養(yǎng)的作用。
其次可以按摩我們的脾經(jīng),以起到舒經(jīng)活絡的作用,保持我們的經(jīng)絡暢通。經(jīng)絡通暢、百病不生。
最后,去除體內(nèi)多余的濕氣。脾屬土,喜燥惡濕,一旦被體內(nèi)濕邪困阻,其運化功能往往也會受限。輕則,大腹便便、大便不成形,滿面油光;重者,氣血虧虛、機體免疫力下降等。
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只要養(yǎng)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以下給大家分享五臟養(yǎng)生大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養(yǎng)心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將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后倒入盆中,雙腳洗凈擦干后踩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1小時做30分鐘左右,可強心安神,(注意氣血虛弱者不能用此方法)。
2、按壓肚臍安撫心緒:肚臍有神闕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3、枸杞棗仁茶養(yǎng)心:棗仁、枸杞可養(yǎng)心血,五味子可斂心氣。將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質(zhì)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來當然活力無限;
4、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西紅柿汁能養(yǎng)心;
5、對于心血虧虛者,可多食用“龍眼粥”。龍眼肉(即桂圓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將糯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龍眼肉煮熟即成。
常服此粥可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膚、紅顏。龍眼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龍眼肉是極好的美容補品。
二、舒肝
1、“阿是穴”療法舒緩肝臟不適:“阿是穴”的意思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jié)奏地輕輕點動,即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2、“五味靈芝茶”讓你心明眼亮:將靈芝、女貞子、黃芪、甘草和刺五加做成茶包,常飲可保肝、抗衰老。
3、因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應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4、多吃青色、酸味食品:五色、五味中青入肝、酸補肝,所以肝虛要常吃青色、酸味食品。青梅子青色入肝,酸味補肝,所以用青梅煮酒可以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
5、用玫瑰花泡茶,一次1~3朵,可以助疏肝解郁;
6、養(yǎng)肝食療粥:可將銀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15克,糯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調(diào)入適量蜂蜜服食;
三、健脾
1、隔姜艾灸:用姜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施灸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等,可以調(diào)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2、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幫助蠕動亢進的腸胃恢復正常,讓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3、大紅棗10枚,白術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凈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4、紅棗500克,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白糖500克,拌勻即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開水沖服。常服本膏,能補虛療損,祛疾延年,養(yǎng)顏輕身。
5、調(diào)理脾胃需單舉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guī)律的人常常練習。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
四、潤肺
1、呼吸吐納:柏樹能凈肺安神,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做12次,長期堅持可補充肺氣不足。
2、羅漢果茶、秋梨膏最潤肺:秋梨和羅漢果具有極強的藥性,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迅速強壯。
3、白色食物能讓肺強健起來,并減輕皮膚敏感。百合擅長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最好,此外白蘿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效果。
4、肺陰不足者,需要補肺氣,養(yǎng)肺陰,可食用“百合粥”。準備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分食。
5、百合10克、銀耳10克、杏仁8個、冰糖適量、雪梨1個熬粥,適用于肺燥咳嗽。
6、四白飲:白菜10克、百合10克、白梨10克、白藕10克,蜂蜜適量,泡水飲用,適用于秋季燥咳。
五、藏腎
1、唾液滋養(yǎng):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cè),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后分三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
2、多吃黑色食品:因為黑色入腎,如黑桑、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等。
3、適當吃自然咸食品:因為咸入腎,如海帶、紫菜等。
4、多吃補腎的堅果類食品:如栗子、核桃、腰果等。
5、多吃補腎菜食:如山藥、豆類。醋泡黑豆補“水”療“虛”,黑豆含豐富蛋白質(zhì),幫助人體合成氨基酸和維生素B群,是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黃金方。
6、補腎養(yǎng)顏粥: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適量,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7、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于床上,5-10分鐘后,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xiàn)麻脹現(xiàn)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松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8、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如下:
1.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zhuǎn)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3.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小動作大養(yǎng)生,簡單又有效,每天都能做,而且不用花錢、無副作用。
素材來源:脈脈養(yǎng)生
編輯:ZHFDA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后臺,我們將24小時內(nèi)進行處理。
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只要養(yǎng)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以下給大家分享五臟養(yǎng)生大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養(yǎng)心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將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后倒入盆中,雙腳洗凈擦干后踩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1小時做30分鐘左右,可強心安神,(注意氣血虛弱者不能用此方法)。
2、按壓肚臍安撫心緒:肚臍有神闕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3、枸杞棗仁茶養(yǎng)心:棗仁、枸杞可養(yǎng)心血,五味子可斂心氣。將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質(zhì)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來當然活力無限;
4、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西紅柿汁能養(yǎng)心;
5、對于心血虧虛者,可多食用“龍眼粥”。龍眼肉(即桂圓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將糯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龍眼肉煮熟即成。
常服此粥可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膚、紅顏。龍眼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龍眼肉是極好的美容補品。
二、舒肝
1、“阿是穴”療法舒緩肝臟不適:“阿是穴”的意思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jié)奏地輕輕點動,即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2、“五味靈芝茶”讓你心明眼亮:將靈芝、女貞子、黃芪、甘草和刺五加做成茶包,常飲可保肝、抗衰老。
3、因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應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4、多吃青色、酸味食品:五色、五味中青入肝、酸補肝,所以肝虛要常吃青色、酸味食品。青梅子青色入肝,酸味補肝,所以用青梅煮酒可以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
5、用玫瑰花泡茶,一次1~3朵,可以助疏肝解郁;
6、養(yǎng)肝食療粥:可將銀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15克,糯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調(diào)入適量蜂蜜服食;
三、健脾
1、隔姜艾灸:用姜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施灸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等,可以調(diào)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2、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幫助蠕動亢進的腸胃恢復正常,讓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3、大紅棗10枚,白術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凈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4、紅棗500克,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白糖500克,拌勻即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開水沖服。常服本膏,能補虛療損,祛疾延年,養(yǎng)顏輕身。
5、調(diào)理脾胃需單舉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guī)律的人常常練習。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
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
四、潤肺
1、呼吸吐納:柏樹能凈肺安神,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做12次,長期堅持可補充肺氣不足。
2、羅漢果茶、秋梨膏最潤肺:秋梨和羅漢果具有極強的藥性,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迅速強壯。
3、白色食物能讓肺強健起來,并減輕皮膚敏感。百合擅長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最好,此外白蘿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效果。
4、肺陰不足者,需要補肺氣,養(yǎng)肺陰,可食用“百合粥”。準備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分食。
5、百合10克、銀耳10克、杏仁8個、冰糖適量、雪梨1個熬粥,適用于肺燥咳嗽。
6、四白飲:白菜10克、百合10克、白梨10克、白藕10克,蜂蜜適量,泡水飲用,適用于秋季燥咳。
五、藏腎
1、唾液滋養(yǎng):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cè),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后分三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
2、多吃黑色食品:因為黑色入腎,如黑桑、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等。
3、適當吃自然咸食品:因為咸入腎,如海帶、紫菜等。
4、多吃補腎的堅果類食品:如栗子、核桃、腰果等。
5、多吃補腎菜食:如山藥、豆類。醋泡黑豆補“水”療“虛”,黑豆含豐富蛋白質(zhì),幫助人體合成氨基酸和維生素B群,是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黃金方。
6、補腎養(yǎng)顏粥: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適量,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7、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于床上,5-10分鐘后,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xiàn)麻脹現(xiàn)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松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8、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如下:
1.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zhuǎn)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3.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小動作大養(yǎng)生,簡單又有效,每天都能做,而且不用花錢、無副作用。
我們?nèi)梭w內(nèi)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也就是五臟和六腑中的五臟,只要養(yǎng)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
一、養(yǎng)心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將綠豆500克用鐵鍋以文火炒熱后倒入盆中,雙腳洗凈擦干后踩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1小時做30分鐘左右,可強心安神,(注意氣血虛弱者不能用此方法)。
2、按壓肚臍安撫心緒:肚臍有神闕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壓肚臍5~7分鐘,可斂心靜氣,安然入睡。
3、枸杞棗仁茶養(yǎng)心:棗仁、枸杞可養(yǎng)心血,五味子可斂心氣。將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質(zhì)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來當然活力無限;
4、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西紅柿汁能養(yǎng)心;
5、對于心血虧虛者,可多食用“龍眼粥”。龍眼肉(即桂圓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將糯米洗凈,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龍眼肉煮熟即成。
常服此粥可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膚、紅顏。龍眼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龍眼肉是極好的美容補品。
二、舒肝
1、“阿是穴”療法舒緩肝臟不適:“阿是穴”的意思就是“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不用分析辨認。中醫(yī)認為“痛則不通”,通過手指對疼痛部位快速而有節(jié)奏地輕輕點動,即可緩解肝部痙攣、疼痛和不適。
2、“五味靈芝茶”讓你心明眼亮:將靈芝、女貞子、黃芪、甘草和刺五加做成茶包,常飲可保肝、抗衰老。
3、因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應每隔1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4、多吃青色、酸味食品:五色、五味中青入肝、酸補肝,所以肝虛要常吃青色、酸味食品。青梅子青色入肝,酸味補肝,所以用青梅煮酒可以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害。
5、用玫瑰花泡茶,一次1~3朵,可以助疏肝解郁;
6、養(yǎng)肝食療粥:可將銀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15克,糯米100克,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調(diào)入適量蜂蜜服食;
三、健脾
1、隔姜艾灸:用姜片將艾蒿炷和穴道隔開施灸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等,可以調(diào)順脾胃、溫胃止嘔、理氣止痛。
2、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幫助蠕動亢進的腸胃恢復正常,讓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3、大紅棗10枚,白術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凈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4、紅棗500克,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白糖500克,拌勻即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開水沖服。常服本膏,能補虛療損,祛疾延年,養(yǎng)顏輕身。
5、調(diào)理脾胃需單舉
這是《八段錦》的動作之一,功在強健脾胃,尤其適合焦慮、飲食不規(guī)律的人常常練習。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開,仰頭看右指尖片刻。動作復原后,兩手交替反復進行,反復多遍。
四、潤肺
1、呼吸吐納:柏樹能凈肺安神,每天上午8~10點或下午3~5點,在柏樹下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做12次,長期堅持可補充肺氣不足。
2、羅漢果茶、秋梨膏最潤肺:秋梨和羅漢果具有極強的藥性,可以使呼吸系統(tǒng)和肺功能迅速強壯。
3、白色食物能讓肺強健起來,并減輕皮膚敏感。百合擅長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最好,此外白蘿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潤肺的效果。
4、肺陰不足者,需要補肺氣,養(yǎng)肺陰,可食用“百合粥”。準備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分食。
5、百合10克、銀耳10克、杏仁8個、冰糖適量、雪梨1個熬粥,適用于肺燥咳嗽。
6、四白飲:白菜10克、百合10克、白梨10克、白藕10克,蜂蜜適量,泡水飲用,適用于秋季燥咳。
五、藏腎
1、唾液滋養(yǎng):將舌頭伸到上牙外側(cè),上下左右攪動,讓唾液漸盈滿口,然后分三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3次。
2、多吃黑色食品:因為黑色入腎,如黑桑、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等。
3、適當吃自然咸食品:因為咸入腎,如海帶、紫菜等。
4、多吃補腎的堅果類食品:如栗子、核桃、腰果等。
5、多吃補腎菜食:如山藥、豆類。醋泡黑豆補“水”療“虛”,黑豆含豐富蛋白質(zhì),幫助人體合成氨基酸和維生素B群,是中醫(yī)治療腎陰虛的黃金方。
6、補腎養(yǎng)顏粥: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適量,同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7、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于床上,5-10分鐘后,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
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xiàn)麻脹現(xiàn)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松靈活。
不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8、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穴:位于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zhuǎn)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久坐傷五臟 動動舒筋骨》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五臟養(yǎng)生全書”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