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醬牛肉用哪個部位
春季養(yǎng)生哪個部位。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養(yǎng)生已經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飲食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做醬牛肉用哪個部位”,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如果是想要做出來正宗醬牛肉就是需要挑選更加新鮮的牛肉,大部分都是會使用牛腱肉,這個部位的肉質吃起來會更加的鮮嫩,不會覺得那么柴,而且還有很多人們會在做醬油的時候加入一些芹菜,這種配料的加入會讓整體的味道更加散發(fā)出來清香,也可以豐富了醬牛肉當中單調的味道。
原料:牛腱肉2500克,芹菜125克,醬油250克,鹽125克,白糖100克,大茴香30克,桂皮30克,大料10克,花椒15克,丁香2克,蔥、姜各50克。
制作: 1、將牛肉用鹽反復揉搓,放入缸(盆)中掩制(熱天需1天冷天需2天);
2、將腌制好的牛肉取出,用清水泡洗干凈,放入沸水鍋中浸燙5-6分鐘,洗凈血污,取出。切成大塊,再放冷水鍋中,加醬油、白糖、蔥段、姜塊以及扎成把的芹菜和布包調料袋(內有大茴香、桂皮、大料、花椒、丁香等);
3、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將湯汁調和成醬紅色,改小火,保持湯水溫度在95℃左右,慢煮約30分鐘;
4、取出芹菜,再煮2個小時(中間需將牛肉翻動1-2次),待牛肉酥爛時,收濃湯汁,涂沫牛肉表面,晾涼,切片裝盤食用。
原料:牛腱肉、蔥姜、八角、花椒、桂皮、香葉、老抽、糖、鹽、白酒等。
做法:
1、牛腱子肉放入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其中更換幾次水,直到水變得清澈,沒有血滲出為止。
2、找一塊紗布,將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香料放入,用線封口。
3、鍋中加入清水,水中加入半小杯白酒,將牛肉放入,開火煮,煮至牛肉顏色變白,體積縮小即可關火,然后將牛肉取出,用涼水沖洗干凈備用。
4、電鍋里放入牛肉,加入切片的蔥姜,倒入一大勺白酒,加入一大勺糖,放入老抽和適量鹽,最后將縫好的料包放入。
5、往鍋中加入適量開水,蓋上鍋壓上閥,定好時間(40分鐘)即可,等涼后即可撈出切片。
小貼士:
1、做醬牛肉首先要選好肉,牛腱子肉是首選,連著點筋的其實最好吃。
2、牛肉要事先用清水浸泡,將血絲泡出后,成品味道更好。
3、牛肉先飛水然后再過涼,這樣做出的牛肉爛而不散,口感極好,加入白酒去腥。
4、花椒、香葉、桂皮等香料放入自制紗布包里,比鐵制的調料盒更容易散發(fā)味道。
加入老抽上色、鹽調味,但一定記得加一勺糖,可以使醬牛肉的味道更鮮美。
擴展閱讀
煎牛肉其實是需要一定的手法,如果是方法不對就會讓自己煎牛肉煎的時間太久,讓牛肉的肉質吃起來不是那么的鮮嫩,甚至是會有一些發(fā)老,從而影響到整體的口感,其實在煎牛肉的時候最好是在鍋底涂抹上一層黃油,這樣就可以防止粘鍋的問題出現(xiàn),而且在煎的過程中還可以在上面加入一些黑胡椒。
牛肉切掉周圍的白色筋膜,切成 6毫米左右的大片
用黑胡椒粉醬油料酒拌勻入味,然后再切兩片元蔥蒜片拌進去,放冰箱里冷藏兩小時
平底鍋抹上黃油,沒有黃油用色拉油也行,大火把鍋燒熱,這樣能把牛肉里的水分很快鎖住
然后改小火煎,煎到你喜歡的程度就可以了
牛排可煎可烤,但想要內部嫩滑,并且肉香撲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制作溫度分為兩段。
以煎為例,牛排第一次下鍋煎炸一定要大火高溫,這時牛肉表面一層肉脫水變硬,發(fā)生美拉德反應,顏色變?yōu)樯詈稚?,并且散發(fā)出煎炸的香味,在牛肉變焦之前翻一面,將另一面也煎成深褐色。這一階段是為了制作出牛排的風味。
第二階段就是讓內部成熟,而盡量讓之前變硬外部的溫度不要過高,導致肉的表里溫差相差過大。此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用原鍋改成小火繼續(xù)煎炸,但是需要勤翻面,1分鐘左右1次,讓熱力緩慢的進入牛肉內部。二是用放入烤箱低溫烤制,這樣熱力從四面八方穩(wěn)定的加熱肉品(此法屬于餐廳做法)。這個階段可以讓肉品內部溫度變高,滲出肉汁。
牛排煎烤的時間根據(jù)牛肉的面積高度、烹飪器具、灶具火力大小的不同有相應的變化,其他人的標準不能直接照搬,最可靠的還是需要自己去試試。
至于軟嫩,如果肉質本身不行的話還需要腌制,用酸性液體(如酸奶,醋),鹽水,或者嫩肉粉都可以讓肉軟化。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并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醬牛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牛肉的做法,它吃起來口感醇厚,營養(yǎng)價值也比較高,醬牛肉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的,首先要選擇牛腱子肉,牛腱子肉的口感非常的好,另外要選擇一些醬料,這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生抽老抽黃醬等一些食材,醬牛肉一定要有黃醬,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醬牛肉的具體做法。
醬牛肉做法
主料:牛腱子1500克
調料:食鹽1茶匙,蔥1段,姜3片,蒜3瓣,八角2個,料酒2湯匙,生抽3湯匙,老抽2湯匙,黃醬2湯匙,十三香1茶匙
做法:
1.牛腱子洗凈、去除表面多余網(wǎng)膜,切成10厘米寬的大塊
2.在切好的牛肉表面用竹簽或金屬簽扎眼,再將姜絲、蔥段、蒜瓣、料酒、黃醬/甜面醬和少許老抽、生抽、十三香混和其中
3.帶上一次性手套將調料和牛肉抓勻,利用手的溫度使其入味,然后蓋上保鮮膜腌制7—8小時(夏季需冷藏)
4.壓力鍋中加入適量冷水(如需用湯可增量加水),把腌制好的牛肉連同腌料一起下鍋,加入蔥段、姜片、大料,大火煮開撇去浮沫
5.高壓鍋密封,開鍋后,中小火煮燉45分鐘左右(根據(jù)肉塊大小調整時間),煮好的牛肉湯中加入適量鹽調味,牛肉可在湯中浸泡一會
6.將牛肉盛入盆中,完全冷卻后即可切片
操作要點
(1) 原料選擇、修整。選用經獸醫(yī)衛(wèi)生檢驗合格的優(yōu)質牛肉,除去血污、淋巴等,再切成750克左右的肉塊,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血水待用。(2) 煮制。煮鍋內放少量清水,把黃醬加入調稀,再兌入足夠清水,用旺火燒開,撈凈醬沫后,將牛肉放人鍋內。肉質老的部位,如脖頭、前后腿、胸口、肋條等碼放在鍋底層,肉質嫩的部位,如里脊、外脊、上腦等放在鍋上層,用旺火把湯燒開至牛肉收身后,在開鍋頭上投入輔料,煮制1小時后進行壓鍋。(3) 壓鍋。先用壓鍋板壓住牛肉,再加入老湯和回鍋油?;劐佊褪侵干洗沃笸昱H馄渤龅呐8∮?,可起到鍋蓋作用,使牛肉不走味,調料能充分滲入。加好回鍋油后,改用文火燜煮。(4) 翻鍋。每隔1小時翻鍋一次。翻鍋時,將肉質老的牛肉放在開鍋頭上。(5) 出鍋。醬牛肉經6~7小時煮制后即可出鍋。出鍋時,一手拿盤,一手拿筷子或鉤子,把醬牛肉搭在盤上,再用小勺舀起鍋里的湯油,潑在搭出的醬牛肉上,如此反復幾次,以沖掉醬牛肉上的料渣,將醬牛肉放在屜上,最后再用湯油在放好的牛肉上燒淋一遍,然后控凈湯油,晾涼即為成品。
水煮牛肉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的一種美味,在做水煮牛肉的時候,一般會準備牛里脊肉,因為牛里脊肉這個部位肉質比較鮮嫩,肉絲不像其他的部位比較粗,這樣做出來以后,吃起來非常鮮嫩爽滑,另外在做之前也要充分的腌制一下,這樣能夠保證充分的入味,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水煮牛肉用什么部位
牛里脊肉。買的時候看看肉質,肉質不要過松,肉絲不要過粗。、
肉切薄片。用雞蛋淀粉抓護??吹饺馍嫌斜”〉囊粚泳涂梢?/p>
青菜用油麥菜,先把油麥菜煸炒后出鍋。放在湯碗里。在把豆瓣醬。樹椒。麻椒。蔥姜蒜。香菜。芹菜。木耳。炒鍋。精鹽少許。味精白糖。雞精。老抽。放上老湯。沒有就白開水。燒開。,后吧抓護的肉放到鍋里調好的湯里煮開就可以。后,撈出。放在油麥菜上,湯你自己看著加、最后,樹椒,蒜末。蔥絲。放在肉上面。熱油180度,澆在上邊就可以。這是家庭做法。
水煮牛肉片
原料:火鍋用牛肉片200克、娃娃菜1棵。
調料:干紅辣椒10克、郫縣豆瓣醬15克、花椒數(shù)粒、蔥、姜、蒜各少許。
做法:
1、牛肉片化凍,蔥、姜、蒜切片,郫縣豆瓣醬切碎一些。
2、娃娃菜洗凈后,焯燙一下?lián)瞥龇湃肴萜髦小?/p>
3、鍋燒熱倒入油,先下花椒慢炸約2分鐘,倒入干辣椒和豆瓣醬,炒出香味。
4、將蒜片和姜倒入鍋中,炒出香味,加入熱水。
5、水沸騰后,將牛肉片倒入,用筷子撥散。
6、煮至牛肉片徹底變色,再繼續(xù)加熱片刻,撈出表面的浮油倒掉。
7、根據(jù)口味調入少許鹽調勻出鍋,倒入裝娃娃菜的容器中即可。
搞營養(yǎng)的人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食物多樣,平衡膳食,均衡營養(yǎng)。
說白了就是什么都吃,但什么都別過量,盡可能多選擇食物種類。這樣的好處可多呢:
一群人聚在一起燒烤既是一件能夠拉近距離,增進友誼的的事,又是一件非常有意境的事情。燒烤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烤羊肉串,還有烤魷魚烤雞翅等等。有愛吃牛肉的人就會選擇在吃燒烤時烤牛肉吃,牛肉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口感和不同的作用。但是燒烤牛肉應該用什么部位呢?
好的牛肉部位都集中在牛的脊椎兩側,從胸部開始到腰部那一段。這些部位的牛肉纖維細肉質嫩,多汁,很多地方富含大理石紋理一般的油花,特別適合做牛排或整塊嫩烤等做法。
其他部位的牛肉——
最適合烤的部位就是里脊肉
簡單的腌制:料酒、白胡椒、海鮮醬油、啤酒、芝麻、姜汁、大蔥,把牛肉片浸泡在料里 冷藏腌制20分鐘即可。
牛肉的種類繁多,超市售賣的有腿肉、腩肉等近十種,而在西餐廳和肥牛火鍋店中,名堂就更多了——T骨牛排、肉眼肥牛、上腦等,讓人目不暇接。其實,不同部位的牛肉滋味和口感都有所不同,做法差異也很大。
外脊是牛前腰脊肉,肉質嫩滑,也是牛排的上選。通常外脊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一般可以用來煎、烤、涮、做茄汁扒牛條等。
上腦是牛胸部背脊肉,肉質略老,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可以用來燉、燒、做紅燒牛肉面等。
眼肉是上腦和外脊之間的一塊肉,切片后呈現(xiàn)酷似眼睛的花紋,眼內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汁多肉嫩,可以用來烤、涮、煎黑椒牛排等。
脖肉、肩肉是運動部位,肌肉發(fā)達,肉質較堅實,肥瘦兼有,適宜制餡或煨湯、做什蔬牛丸湯等。
肋條肉一般稍帶肉筋,肉味香濃,適宜燉湯、做咖喱牛肉、牛肉串燒等。
腹肉、胸肉的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于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等。腱子肉含膠質和韌帶多,口味香濃,咬感十足,適宜長時間燉煮,是做醬牛肉的極品。
臀肉的肌肉發(fā)達、纖維粗、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適宜切絲爆炒,做紅椒芹菜牛肉絲等。
涮羊肉的時候,關于使用羊的哪一個部位,是有很大講究的,因為不同的部位,肉質好壞幼稚,肥瘦以及口感都會有很大的區(qū)別,而涮羊肉的時候常見的幾個部位,包括黃瓜條,羊里脊,羊上腦,羊筋肉,這些部位的羊肉口感嫩滑,肉質細嫩,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1、黃瓜條
黃瓜條是羊后腿的大腿內側部分,一片肉兩種顏色。與磨襠肉相連,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肉色淡紅,肉質細嫩,肥瘦適中,口感嫩滑,是很多老北京的最愛。
2、羊里脊
羊脊椎的兩側,緊靠脊骨后側的小長條肉,纖維細長,這個部位肉質較瘦,久涮易柴。純瘦,口感嫩。
3、羊上腦
羊上腦因為接近羊頭,所以稱為“上腦”。這一部分的肉質中脂肪交雜均勻,分布似大理石花斑,質地較嫩。
4、羊筋肉
和豬蹄筋是一樣的,羊筋是羊蹄的韌帶。羊筋肉腰窩,五成肥、口感脆香。剔除了肋骨的腰窩肉,俗話說“頂香貼骨肉”,所以這個部位的肉最香。白色部分是由肉筋、筋膜、脂肪和肉共同組成,口感和味道都很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羊肉里僅有的兩塊脆口的肉,口感很特別。
5、羊磨襠
羊磨襠就是臀尖肉,質地松軟,因為靠羊尾的部分,所以最鮮也最易膻。二成肥,口感肥嫩。
6、羊三叉
羊三叉其實是后腿上部,整塊肉形成一個“Y”字形,所以稱為三叉。有些更細分的店里會有“大三叉”和“小三叉”,小三叉就是羊前腿的部位,大三叉則是羊后腿部分,比小三叉再肥一些。
7、一頭沉
一頭沉是指羊大腿外側的一塊肉,很多人會與“大三叉”混淆,相比大三叉,一頭沉瘦肉占比更高,肉質更嫩。大三叉后腿上部五成肥、口感肥嫩。
8、羊腱子
腱子肉是大腿上的肌肉,有肉膜包裹的,內藏筋,硬度適中,紋路規(guī)則。能用來涮鍋的羊腱子肉很少,一只羊身上不超過三兩,這個部位的肉口味最為脆嫩彈牙。純瘦,口感脆嫩。
牛肉是很多人對喜愛吃的食物,這類食物含有的脂肪量低,而且在制作方法上,也是比較多,因此對這樣食物選擇,都是可以放心進行,很多女性在減肥的時候,都是會選擇牛肉,一個利于減肥,另一個是它在增加人體能量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那怎樣做醬牛肉呢?
醬牛肉是牛肉制作的一種,這樣的制作方法,是很多人最愛,而且這樣的制作方式,在制作上,也是比較簡單,那怎樣做醬牛肉呢,都是有著一些不錯的方式方法。
怎樣做醬牛肉:
材料:牛肉2kg、豆瓣醬、料酒、糖、鹽、味精、醬油、蔥、姜、蒜、辣椒、大料、白芷、五香料。
做法:
1.準備:用竹簽子在牛肉上到處扎眼,沒有竹簽子的就把筷子削的尖一些,這樣好入味,將材料中提到的各種調料和牛肉拌到一起,然后給牛肉做按摩,直到豆瓣醬全部化開,腌牛肉大概7個小時。
2.烹飪: 將鍋中倒入冷水(一定要是冷水,這樣可以讓肉里的血沫更好的煮出來),放入牛肉和醬汁。水開后,撇出血沫,轉小火,加蓋,悶1個小時左右。這時候牛肉已經熟了
3.關火,但不揭蓋,讓牛肉在湯里再泡2個小時左右,就基本已經完全入味了。
通過以上介紹,對怎樣做醬牛肉呢,都是有著很好的了解,按照以上方法進行制作,能夠很輕松的制作出美味的醬牛肉來,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對這樣食物制作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掌握技巧,否則制作后的口感會改變。
牛肉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吃的一種肉類,其具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等,多吃牛肉還有助于人體肌肉組織的合成,對于身體健康有好處,提高機體抵抗力。在牛的身上不同部位的牛肉適合做的美食也自然不同,那么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比較好吃呢?接下來就為朋友們詳細介紹。
1、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著吃?
里脊炒著最嫩,后腿肉也適合炒來吃
如何將牛肉炒得鮮嫩:
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
將牛肉用醬油腌過,用淀粉或蛋清拌勻;
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腌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
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2、清燉用什么牛肉:
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后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后肉質松嫩;腱子肉現(xiàn)色,熟后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于燉、煮、扒、燜。
牛肉哪個部位好吃
3、做餡用什么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4、牛的哪個部位適合涮火鍋吃?
牛肉身上適合涮火鍋的部位還是很多的,比如說腹肉、胸肉的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于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等。
5、什么部位牛肉燉最好吃?
適合清燉的牛肉部位其實也是很多的,比如牛腱子肉、牛腰板肉、牛弓口肉、牛揣窩肉、牛尾根肉、牛胸口肉及牛外脊肉等等,這些部位的牛肉約占整條牛的百分之七十之多。
6、炒菜用什么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燉牛肉這種做法需要我們選擇一些慢燉不會變柴的食物,比如選擇的帶有油脂的牛肉,并且燉牛肉的時候要先進行焯水,進行才可以避免牛肉變柴。燉牛肉的時候要選擇哪個部位,我們要選擇牛腩或者牛腱子肉等,而且我們制作的時候要清洗干凈牛肉,至于燉牛肉的做法,大家可以來學習一下。
1.首先注意牛肉的選擇,一般用牛腩或牛腱子肉比較好;
2.先用開水漂一下,去掉臟東西;
3.燉之前,要用少量油將牛肉炒一下;
4.燉的時候要加一些姜,可以和土豆一起燉
燉牛肉訣竅
燉牛肉時,應該使用熱水,不可使用冷水,因為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流失,保持肉味鮮美。
旺火燒開后,揭開蓋子燉20分鐘以去除異味,然后加蓋,改用微火,使湯面上浮油保持一定溫度,以起到燜的作用。
在燒煮過程,鹽要放入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fā)現(xiàn)水太少,應加開水。
燉肉前一天,先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鮮嫩。
將少量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爐中與牛肉同燉煮,肉不僅熟得快,而且味道清香。
加些酒或醋(按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的比例)燉牛肉,可使肉更軟嫩。
在肉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即令牛肉熟得快,而且可以驅除異味。
2》巧燉牛肉
有人認為“燉牛肉,好吃不好做”。其實并不難,有人概括為:“選肉對路湯要寬,黃醬打底少放鹽;作料多少一齊放,火候恰當肉香爛”。 選肉一般人總愛買些有鮮紅肉絲的部位來做燉牛肉。其實這一類向較適于爆炒。如用做燉食,其肉質則發(fā)緊發(fā)柴。適于燉吃的牛肉部位很多,如腱子、腰板、弓口、胸口、外脊等,約占全牛肉的70%部位。這些部位有筋有皮,肥瘦相間,從表面看上去有些不美觀,不受顧客歡迎,但只要做法得當,成熟之后則肉質膨松,既暄且爛,鮮香適口。肉選好后,先整塊沖洗,去掉表面浮著臟物;擦凈后切成核桃塊,浸泡在清水中約半小時,去除向中的污血雜質,撈出備用,但切忌用熱水或開水緊肉,否則肉質變老,不易燉爛。
調湯:鍋內添足溫水(以沒過肉為準,鍋種不限),放適量黃醬,俗稱“打底”(500克肉、50克醬即可),用筷子攪開,此時醬渣沉底,醬沫上浮,用俄籬撈凈渣撤去沫,以保證肉湯有色而不混。調湯不能用醬油,因醬油內含有味苦的糖色,加入湯內煮后,會使肉湯也略帶苦味,燉出的肉味大為遜色。湯水量要一次加足,不可中途添水。若湯不夠,只能加熱水或開水,千萬不能中途加涼水,否則開鍋的肉遇到涼水,易使肉表面收縮變緊,熱量不易內傳,肉質會變得即硬又皮,不好嚼咽。湯調好后,再放適量鹽。
放料:把切好洗凈的牛肉放人鍋內,再放作料。一般作料有丁香、桂皮、甜甘草、花椒、大料、小茴香;或者花椒、大料、桂皮。無論采用什么作料,蔥、姜、蒜是必不可少的。還可以加些桔皮。若以2.5千克肉為準,其作料用量可用花椒20粒、大料4~5枚、桂皮 3~4塊、蔥寸長 3~4段、.姜 1塊切口(不要切斷)、蒜 4~5瓣。將這些作料一齊下鍋,可將花椒、大料、桂皮裝入紗布口袋,能連用2~3次。
火候:作料入鍋即蓋上鍋蓋,視其大開時掀去蓋敞鍋燉,借以將血腥味揮發(fā)掉。20分鐘后再蓋上蓋,改為文火小開,3個小時左右就可燉熟,牛肉質地暄爛,湯美色鮮,香氣撲鼻。使用高壓鍋燉牛肉,效果也很好,只要掌握好火候就行了.即大火開鍋后,放氣5分鐘,扣上安全閥,20分鐘后改為中火,再經20分鐘即可.
煮老牛肉:如果你買的牛肉比較多,可在下鍋頭一天,往牛肉上涂一層干芥末,煮時先將肉沖洗干凈再下鍋。這樣處理的牛肉,不但易熟,而且肉質變嫩。煮時再放些酒或醋會熟得更快。煮牛肉時,先縫一個紗布袋,放進少量菜葉,將袋扎好,放入鍋內同牛肉一起燉,這樣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煮牛(羊)肉時,放二三個帶殼核桃和或幾個山楂,不僅熟得快,而且去膻味。紅燒牛肉時,加少量雪里蕻,可使肉味鮮美。
醬牛肉是以牛肉作為主要的原料腌制而成的一種肉制品,其實它可以起到很好的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以及強健筋骨的功效和作用,所以當我們能夠了解它的制作步驟之后,就可以自己動手這種美味健康的食物。
做法一
材料準備:牛肉(牛腱子肉),料酒,醬油,香葉,醬肉調料,生姜。
制作方法:
1、將買回的整個新鮮牛鍵子切成十厘米左右的大塊,放在冷水里浸泡,反復換幾次水,把血水充分泡出;
2、之后用6—8兩料酒、6—8兩醬油(以個人口味而定,喜歡味道重的就多放些醬油)、幾片香葉,一包超市買的醬肉調料、幾片生姜,不需要放水,再泡一小時以上;
3、最后放大火上燒開,改用小火慢燉,不用高壓鍋,慢慢燉出來的味道更香;
4、燉好后自然放涼,之后放入冰箱冷藏。每次取出一塊切成片直接食用,那個味道別提多好了。
做法二
用料:牛腱子肉1塊(約1000g),黃醬100克,料酒3湯匙(45毫升),花椒1茶匙(5克),桂皮1小塊,醬油1湯匙(15毫升),鹽2茶匙(10克),白砂糖1湯匙(15克),老姜1小塊,八角2粒,大蔥白1根
做法:
1.用流水洗凈牛腱肉表面污物,整塊放入涼水鍋中大火煮,煮沸后將水面的血沫撇去,邊煮邊撇,約15分鐘左右,內中的血水就清除干凈了。撈出肉塊瀝干水分。
2.將牛腱肉放入湯鍋中,加入熱水至完全沒過肉面,放入醬油、黃醬、鹽、糖、料酒、蔥段、姜片和狀入紗布袋的花椒、大料、桂皮,蓋蓋大火煮半小時,然后調小火燉2小時以上,最后揭起鍋蓋再用大火燉15分鐘,使肉塊均勻入味。
3.撈出牛腱肉,在大碗上架一雙筷子,將肉放在上面瀝水晾涼。
4.牛肉徹底放涼后表面發(fā)緊,就可以切片了。切時應逆著肉絲纖維的方向,且承薄片裝盤即可。
燒烤類的食物,是人們普遍都愛吃的東西,因為燒烤類的東西味道比較香,很符合大眾口味。那么如果要問烤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這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這確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對牛肉的口感要求都不盡相同。個人認為牛里脊部位較為嫩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食用烤牛里脊。
牛里脊為牛肉的最嫩部分,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意大利人更喜歡生吃牛柳。適合人群老少皆宜。
下面從牛身上分割來看,每個種類的烹飪方法和口味大體都會不相同。一起來了解下:
牛脖肉
牛脖因為經常運動,所以牛脖肉較硬,爽滑而有嚼勁,肉質干實,肉紋較亂所以意大利人喜歡將牛脖肉風干來食用,適合做餡料。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牛頸肉
牛頸肉因為運動較多,是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干實,出餡率比其他部位多出15%,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上腦
上腦部位因為很少運動所以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煎制,清炒,涮制適用,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排骨
牛排骨是從牛腩上取下來的,肉質基本上比較細,無那么多油花,適合燉煮,熬湯。紅燒。肉質較嫩多汁。不適宜老人食用。
牛眼肉
牛眼肉在前腿部上面部位,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烤。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腩(胸肉)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做醬牛肉用哪個部位》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unjiyangshengneigebuwei/">春季養(yǎng)生哪個部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