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
春季養(yǎng)生哪個部位。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如何避免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牛肉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吃的一種肉類,其具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多吃牛肉還有助于人體肌肉組織的合成,對于身體健康有好處,提高機體抵抗力。在牛的身上不同部位的牛肉適合做的美食也自然不同,那么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比較好吃呢?接下來就為朋友們詳細介紹。
1、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著吃?
里脊炒著最嫩,后腿肉也適合炒來吃
如何將牛肉炒得鮮嫩:
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
將牛肉用醬油腌過,用淀粉或蛋清拌勻;
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腌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
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2、清燉用什么牛肉:
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后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后肉質(zhì)松嫩;腱子肉現(xiàn)色,熟后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于燉、煮、扒、燜。
牛肉哪個部位好吃
3、做餡用什么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4、牛的哪個部位適合涮火鍋吃?
牛肉身上適合涮火鍋的部位還是很多的,比如說腹肉、胸肉的肉質(zhì)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于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等。
5、什么部位牛肉燉最好吃?
適合清燉的牛肉部位其實也是很多的,比如牛腱子肉、牛腰板肉、牛弓口肉、牛揣窩肉、牛尾根肉、牛胸口肉及牛外脊肉等等,這些部位的牛肉約占整條牛的百分之七十之多。
6、炒菜用什么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擴展閱讀
水煮牛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家常菜,做水煮牛肉的時候,最好選擇牛里脊肉,因為這的牛肉比較瘦,吃起來還比較嫩,非常適合做水煮牛肉,水煮牛肉的做法也是比較簡單的,搭配的青菜也比較多,比如說黃豆芽,或者其他的蔬菜都是可以的,水煮牛肉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比較高的,能夠讓人食欲大開。
水煮牛肉用哪個部位
牛肉一定要選真正的牛里脊,就是牛脊柱兩側(cè)的兩條瘦肉,只有這塊肉才是適合做這道菜的。
水煮牛肉做法
食材:牛里脊200g,黃豆芽60g,蒜5瓣,姜1塊,八角1個,干辣椒十幾個,花椒十幾粒,香菜5g調(diào)料:鹽適量,白胡椒少許,料酒2勺郫縣豆瓣醬15g,淀粉2g,花椒面少許,辣椒面少許,雞精少許,高湯適量制作方法1:提前把豆芽焯熟,牛肉切片,大蒜切片備用。2:牛里脊加入鹽,料酒,淀粉,白胡椒,抓拌均勻,腌制15分鐘左右。3:鍋燒熱,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加入郫縣豆瓣醬,蒜,干辣椒翻炒出香味。4:加入高湯,大火煮開。5:加入焯好的豆芽。6:加入牛肉,放完后,迅速劃散,變色后馬上關(guān)火,盛在碗里,撒上些辣椒面,花椒面,另起鍋,燒熱后,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加入些花椒,燒至九成熱,淋到肉片上,最后撒上些香菜即可食用。
做法二
材料主料:牛肉500克,
輔料:油菜100克,青蒜50克,
調(diào)料:植物油30克,料酒15克,老抽5克,玉米淀粉5克,豆瓣醬10克,辣椒(紅,尖,干)10克,花椒5克,大蔥5克,姜3克,白皮大蒜5克
做法1.將牛肉洗凈切片,加淀粉、精鹽、料酒、老抽拌勻;
2.油菜、青蒜均擇洗干凈切成段;
3.鍋燒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粒小火翻炒至酥,取出晾涼;
4.花椒碾碎,辣椒切段;
5.蔥切花,姜、蒜切片;
6.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花、姜蒜片、豆瓣醬炒香,添適量水,加入精鹽、味精,青蒜段、油菜段燒開;
7.撈出青蒜、油菜裝入湯碗內(nèi);
8.將牛肉片放入燒開的湯內(nèi),大火煮至牛肉熟透,倒入湯碗,撒上辣椒段、花椒末;
9.炒鍋注油燒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粒炸出香味,澆入湯碗內(nèi)即可。
燉牛肉這種做法需要我們選擇一些慢燉不會變柴的食物,比如選擇的帶有油脂的牛肉,并且燉牛肉的時候要先進行焯水,進行才可以避免牛肉變柴。燉牛肉的時候要選擇哪個部位,我們要選擇牛腩或者牛腱子肉等,而且我們制作的時候要清洗干凈牛肉,至于燉牛肉的做法,大家可以來學(xué)習(xí)一下。
1.首先注意牛肉的選擇,一般用牛腩或牛腱子肉比較好;
2.先用開水漂一下,去掉臟東西;
3.燉之前,要用少量油將牛肉炒一下;
4.燉的時候要加一些姜,可以和土豆一起燉
燉牛肉訣竅
燉牛肉時,應(yīng)該使用熱水,不可使用冷水,因為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流失,保持肉味鮮美。
旺火燒開后,揭開蓋子燉20分鐘以去除異味,然后加蓋,改用微火,使湯面上浮油保持一定溫度,以起到燜的作用。
在燒煮過程,鹽要放入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fā)現(xiàn)水太少,應(yīng)加開水。
燉肉前一天,先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zhì)鮮嫩。
將少量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爐中與牛肉同燉煮,肉不僅熟得快,而且味道清香。
加些酒或醋(按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的比例)燉牛肉,可使肉更軟嫩。
在肉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即令牛肉熟得快,而且可以驅(qū)除異味。
2》巧燉牛肉
有人認為“燉牛肉,好吃不好做”。其實并不難,有人概括為:“選肉對路湯要寬,黃醬打底少放鹽;作料多少一齊放,火候恰當肉香爛”。 選肉一般人總愛買些有鮮紅肉絲的部位來做燉牛肉。其實這一類向較適于爆炒。如用做燉食,其肉質(zhì)則發(fā)緊發(fā)柴。適于燉吃的牛肉部位很多,如腱子、腰板、弓口、胸口、外脊等,約占全牛肉的70%部位。這些部位有筋有皮,肥瘦相間,從表面看上去有些不美觀,不受顧客歡迎,但只要做法得當,成熟之后則肉質(zhì)膨松,既暄且爛,鮮香適口。肉選好后,先整塊沖洗,去掉表面浮著臟物;擦凈后切成核桃塊,浸泡在清水中約半小時,去除向中的污血雜質(zhì),撈出備用,但切忌用熱水或開水緊肉,否則肉質(zhì)變老,不易燉爛。
調(diào)湯:鍋內(nèi)添足溫水(以沒過肉為準,鍋種不限),放適量黃醬,俗稱“打底”(500克肉、50克醬即可),用筷子攪開,此時醬渣沉底,醬沫上浮,用俄籬撈凈渣撤去沫,以保證肉湯有色而不混。調(diào)湯不能用醬油,因醬油內(nèi)含有味苦的糖色,加入湯內(nèi)煮后,會使肉湯也略帶苦味,燉出的肉味大為遜色。湯水量要一次加足,不可中途添水。若湯不夠,只能加熱水或開水,千萬不能中途加涼水,否則開鍋的肉遇到?jīng)鏊资谷獗砻媸湛s變緊,熱量不易內(nèi)傳,肉質(zhì)會變得即硬又皮,不好嚼咽。湯調(diào)好后,再放適量鹽。
放料:把切好洗凈的牛肉放人鍋內(nèi),再放作料。一般作料有丁香、桂皮、甜甘草、花椒、大料、小茴香;或者花椒、大料、桂皮。無論采用什么作料,蔥、姜、蒜是必不可少的。還可以加些桔皮。若以2.5千克肉為準,其作料用量可用花椒20粒、大料4~5枚、桂皮 3~4塊、蔥寸長 3~4段、.姜 1塊切口(不要切斷)、蒜 4~5瓣。將這些作料一齊下鍋,可將花椒、大料、桂皮裝入紗布口袋,能連用2~3次。
火候:作料入鍋即蓋上鍋蓋,視其大開時掀去蓋敞鍋燉,借以將血腥味揮發(fā)掉。20分鐘后再蓋上蓋,改為文火小開,3個小時左右就可燉熟,牛肉質(zhì)地暄爛,湯美色鮮,香氣撲鼻。使用高壓鍋燉牛肉,效果也很好,只要掌握好火候就行了.即大火開鍋后,放氣5分鐘,扣上安全閥,20分鐘后改為中火,再經(jīng)20分鐘即可.
煮老牛肉:如果你買的牛肉比較多,可在下鍋頭一天,往牛肉上涂一層干芥末,煮時先將肉沖洗干凈再下鍋。這樣處理的牛肉,不但易熟,而且肉質(zhì)變嫩。煮時再放些酒或醋會熟得更快。煮牛肉時,先縫一個紗布袋,放進少量菜葉,將袋扎好,放入鍋內(nèi)同牛肉一起燉,這樣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煮牛(羊)肉時,放二三個帶殼核桃和或幾個山楂,不僅熟得快,而且去膻味。紅燒牛肉時,加少量雪里蕻,可使肉味鮮美。
煎牛肉其實是需要一定的手法,如果是方法不對就會讓自己煎牛肉煎的時間太久,讓牛肉的肉質(zhì)吃起來不是那么的鮮嫩,甚至是會有一些發(fā)老,從而影響到整體的口感,其實在煎牛肉的時候最好是在鍋底涂抹上一層黃油,這樣就可以防止粘鍋的問題出現(xiàn),而且在煎的過程中還可以在上面加入一些黑胡椒。
牛肉切掉周圍的白色筋膜,切成 6毫米左右的大片
用黑胡椒粉醬油料酒拌勻入味,然后再切兩片元蔥蒜片拌進去,放冰箱里冷藏兩小時
平底鍋抹上黃油,沒有黃油用色拉油也行,大火把鍋燒熱,這樣能把牛肉里的水分很快鎖住
然后改小火煎,煎到你喜歡的程度就可以了
牛排可煎可烤,但想要內(nèi)部嫩滑,并且肉香撲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制作溫度分為兩段。
以煎為例,牛排第一次下鍋煎炸一定要大火高溫,這時牛肉表面一層肉脫水變硬,發(fā)生美拉德反應(yīng),顏色變?yōu)樯詈稚⑶疑l(fā)出煎炸的香味,在牛肉變焦之前翻一面,將另一面也煎成深褐色。這一階段是為了制作出牛排的風(fēng)味。
第二階段就是讓內(nèi)部成熟,而盡量讓之前變硬外部的溫度不要過高,導(dǎo)致肉的表里溫差相差過大。此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用原鍋改成小火繼續(xù)煎炸,但是需要勤翻面,1分鐘左右1次,讓熱力緩慢的進入牛肉內(nèi)部。二是用放入烤箱低溫烤制,這樣熱力從四面八方穩(wěn)定的加熱肉品(此法屬于餐廳做法)。這個階段可以讓肉品內(nèi)部溫度變高,滲出肉汁。
牛排煎烤的時間根據(jù)牛肉的面積高度、烹飪器具、灶具火力大小的不同有相應(yīng)的變化,其他人的標準不能直接照搬,最可靠的還是需要自己去試試。
至于軟嫩,如果肉質(zhì)本身不行的話還需要腌制,用酸性液體(如酸奶,醋),鹽水,或者嫩肉粉都可以讓肉軟化。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diào)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diào),并在特殊場合中供應(yīng),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燒烤類的食物,是人們普遍都愛吃的東西,因為燒烤類的東西味道比較香,很符合大眾口味。那么如果要問烤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這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這確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對牛肉的口感要求都不盡相同。個人認為牛里脊部位較為嫩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食用烤牛里脊。
牛里脊為牛肉的最嫩部分,牛肉中肉質(zhì)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意大利人更喜歡生吃牛柳。適合人群老少皆宜。
下面從牛身上分割來看,每個種類的烹飪方法和口味大體都會不相同。一起來了解下:
牛脖肉
牛脖因為經(jīng)常運動,所以牛脖肉較硬,爽滑而有嚼勁,肉質(zhì)干實,肉紋較亂所以意大利人喜歡將牛脖肉風(fēng)干來食用,適合做餡料。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牛頸肉
牛頸肉因為運動較多,是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出餡率比其他部位多出15%,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上腦
上腦部位因為很少運動所以肉質(zhì)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煎制,清炒,涮制適用,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排骨
牛排骨是從牛腩上取下來的,肉質(zhì)基本上比較細,無那么多油花,適合燉煮,熬湯。紅燒。肉質(zhì)較嫩多汁。不適宜老人食用。
牛眼肉
牛眼肉在前腿部上面部位,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zhì)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烤。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腩(胸肉)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如果是想要做出來正宗醬牛肉就是需要挑選更加新鮮的牛肉,大部分都是會使用牛腱肉,這個部位的肉質(zhì)吃起來會更加的鮮嫩,不會覺得那么柴,而且還有很多人們會在做醬油的時候加入一些芹菜,這種配料的加入會讓整體的味道更加散發(fā)出來清香,也可以豐富了醬牛肉當中單調(diào)的味道。
原料:牛腱肉2500克,芹菜125克,醬油250克,鹽125克,白糖100克,大茴香30克,桂皮30克,大料10克,花椒15克,丁香2克,蔥、姜各50克。
制作: 1、將牛肉用鹽反復(fù)揉搓,放入缸(盆)中掩制(熱天需1天冷天需2天);
2、將腌制好的牛肉取出,用清水泡洗干凈,放入沸水鍋中浸燙5-6分鐘,洗凈血污,取出。切成大塊,再放冷水鍋中,加醬油、白糖、蔥段、姜塊以及扎成把的芹菜和布包調(diào)料袋(內(nèi)有大茴香、桂皮、大料、花椒、丁香等);
3、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將湯汁調(diào)和成醬紅色,改小火,保持湯水溫度在95℃左右,慢煮約30分鐘;
4、取出芹菜,再煮2個小時(中間需將牛肉翻動1-2次),待牛肉酥爛時,收濃湯汁,涂沫牛肉表面,晾涼,切片裝盤食用。
原料:牛腱肉、蔥姜、八角、花椒、桂皮、香葉、老抽、糖、鹽、白酒等。
做法:
1、牛腱子肉放入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其中更換幾次水,直到水變得清澈,沒有血滲出為止。
2、找一塊紗布,將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香料放入,用線封口。
3、鍋中加入清水,水中加入半小杯白酒,將牛肉放入,開火煮,煮至牛肉顏色變白,體積縮小即可關(guān)火,然后將牛肉取出,用涼水沖洗干凈備用。
4、電鍋里放入牛肉,加入切片的蔥姜,倒入一大勺白酒,加入一大勺糖,放入老抽和適量鹽,最后將縫好的料包放入。
5、往鍋中加入適量開水,蓋上鍋壓上閥,定好時間(40分鐘)即可,等涼后即可撈出切片。
小貼士:
1、做醬牛肉首先要選好肉,牛腱子肉是首選,連著點筋的其實最好吃。
2、牛肉要事先用清水浸泡,將血絲泡出后,成品味道更好。
3、牛肉先飛水然后再過涼,這樣做出的牛肉爛而不散,口感極好,加入白酒去腥。
4、花椒、香葉、桂皮等香料放入自制紗布包里,比鐵制的調(diào)料盒更容易散發(fā)味道。
加入老抽上色、鹽調(diào)味,但一定記得加一勺糖,可以使醬牛肉的味道更鮮美。
紅燒牛肉是比較常見的家常菜,在做紅燒牛肉的時候最好選擇牛腩的部位,因為這個部位吃起來口感非常的疏懶為難,比較適合用來做鹵味,即使涼了以后口感依然非常不錯,紅燒牛肉的做法不是特別的難,在做這道菜的時候也可以放入其它的食材,比如可以放入白蘿卜,紅蘿卜等等。
紅燒牛肉選哪個部位好
一般用牛腩的,牛腩的肉質(zhì)大都夾筋或者油脂,長時間的烹調(diào)后肉質(zhì)酥爛肥嫩,口感不錯,牛健適合用來做鹵味的,冷制后口感更好。
紅燒牛肉做法
簡介 一鍋牛肉可以做二餐吃!! 對忙碌的主婦是個很方便的選擇。雖然備料分工細,但所有食材分量都是大約抓出來的比例!
味道還是可以因各家自家的味道來調(diào)整!!
材料
牛腱肉300~500g,紅白蘿卜各1條半,牛蕃茄1顆,洋蔥1顆,蔥姜蒜 適量,淡色醬油適量,豆瓣醬(可辣可不辣) 2~3匙,沙茶醬(可省略) 2~3匙,萬用鹵包(亦可自行配制)1包,立體式鹵包袋(紗布袋亦可) 數(shù)個,高湯(也可以自已煮) 1罐
做法
1、煮一鍋水,將牛腱切塊,洗凈。
2、等水熱的同時可將蔥、姜、蒜 切段,切數(shù)片、拍散,置于一旁備用。
3、洋蔥對半切,一半留著、一半切約5公分的大塊撥散,備用。
4、水熱后,讓牛腱過水、去血水即可撈起備用。
5、紅白蘿卜切大塊備用。
6、將部份蔥綠置于燉(湯)鍋底,再將去血水的牛腱平鋪于蔥綠上,再把幾片姜放在牛腱上,倒入淡色醬油,略淹過牛腱即可。
7、接下來就靜置讓牛腱略為做腌的動作,去備料。
8、起一油鍋,將蔥白(有留一些蔥綠的也可以下) 姜、蒜爆香。
9、香味出來后,將切散塊的洋蔥也放下去拌炒。
10、炒至洋蔥略為變色時,將豆瓣醬及沙茶醬放入一起拌炒。
11、稍有香味即可關(guān)火。此時請注意,因為水入鍋中,會有油爆產(chǎn)生,請小心。
12、取數(shù)個立體鹵味包,小心仔細的將步驟11.中的東西盛入袋中??煞殖蓭装?,記得把袋口封好,免得燉煮時雜質(zhì)滾入湯里。
13、與萬用鹵包一起放入燉(湯)鍋中,然后加入半塊洋蔥、整顆蕃茄、紅白蘿卜及高湯,開火燉煮約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后即可。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牛肉,內(nèi)蒙的牛肉干也是最出名的食物,而且牛肉的吃法有很多種,牛肉可以用來做成餡兒做餃子,包子,牛肉還可以用來做成牛肉湯,還可以用來燉著吃,因為牛肉的營養(yǎng)價值是特別高的,所以市場上牛肉的價格也比豬肉要貴一些,那么對于寶寶來說吃牛肉哪個部位好呢?
最好的營養(yǎng)吸收是牛肉湯。:
(1)牛肉蘿卜湯
牛肉選上好的牛腩,切成小塊,用開水焯過。放入砂鍋里面,加入少許蔥姜,花椒,大料。先是大火,開鍋以后轉(zhuǎn)小火。2個小時以后,放入切好的蘿卜塊,打開鍋蓋煮15分鐘以后,加入香菜末和少許精鹽。
功效:牛肉可以壯力,提高身體素質(zhì);蘿卜則是對脾胃有好處;香菜是提味兒。
(2)牛肉西紅柿湯 做法同上,但是西紅柿要和牛肉一起下鍋。煮至西紅柿和牛肉混為一體最好。 功效:補充微量元素。
牛肉什么地方最好吃
牛肉什么地方最好吃?這個沒有一定的說法,這得看個人喜好,以及采取什么烹飪方式等。牛的部位和怎么吃有很大關(guān)系的,每個種類的烹飪方法和口味大體都會不相同。
牛肉常見部位特點及其烹飪法
1、牛脖肉
牛脖子肉由于運動的多,所以牛脖肉較硬,爽滑而有嚼勁,肉質(zhì)干實,肉紋較亂。意大利人喜歡將牛脖肉風(fēng)干來食用,適合做餡料。嚼勁大,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2、牛頸肉
牛頸肉由于運動較多,是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肉絲橫順不規(guī)則,韌性強,纖維較細,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其他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3、牛上腦
牛上腦是位于肩頸部靠后,脊骨兩側(cè)的牛肉。上腦部位因為很少運動,肉質(zhì)細嫩多汁,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煎制,清炒,涮牛肉火鍋。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4、牛肩肉
牛肩肉,位于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cè)頭肌構(gòu)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煮、鹵。
5、牛排骨
牛排骨是從牛腩上取下來的,肉質(zhì)基本上比較細,沒有那么多油花,適合燉煮、熬湯、紅燒。肉質(zhì)較嫩多汁。不適宜老年人食用。
6、牛眼肉
牛眼肉在前腿部上面部位,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zhì)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烤。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牛肉是我們常吃的一種肉類,經(jīng)常吃牛肉有助于人體肌肉組織的合成。牛肉的部位比較多,不同的牛肉的部位,適合做不同的菜品,比如說做餡兒的時候可以選擇筋頭巴腦的部位,選擇有肥有瘦的部位,如果是清燉的話,最好選擇肉質(zhì)細嫩的部位,這樣吃起來口感更好。
1、做餡用什么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2、清燉用什么牛肉:
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后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后肉質(zhì)松嫩;腱子肉現(xiàn)色,熟后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于燉、煮、扒、燜。
3、炒菜用什么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4、牛的哪個部位適合涮火鍋吃?
牛肉身上適合涮火鍋的部位還是很多的,比如說腹肉、胸肉的肉質(zhì)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于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等。
5、什么部位牛肉燉最好吃?
適合清燉的牛肉部位其實也是很多的,比如牛腱子肉、牛腰板肉、牛弓口肉、牛揣窩肉、牛尾根肉、牛胸口肉及牛外脊肉等等,這些部位的牛肉約占整條牛的百分之七十之多。
6、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著吃?
里脊炒著最嫩,后腿肉也適合炒來吃
養(yǎng)育寶寶最讓家長們感到煩惱事就是飲食,因為寶寶的飲食習(xí)慣比較單一,有大量的食材不能夠食用,因為寶寶的腸胃系統(tǒng)沒有發(fā)育成熟,無法消化大部分食物。而魚類由于其肉質(zhì)細嫩,適合消化,成為了不少寶寶的最佳飲食選擇之一,其中,三文魚就是比較不錯的選擇,而三文魚哪個部位適合寶寶吃?
三文魚是比較適合寶寶食用的魚類之一,肉質(zhì)鮮嫩,刺少,高DHA含量,很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食用。
其實,不同部位的三文魚,營養(yǎng)差異不是很大,不過,胸腹部魚肉一般比較好吃。媽咪可以為寶貝選擇魚胸(中段),也可以選擇給寶貝吃魚尾,沒必要太糾結(jié)。
雖然三文魚是一種健康的魚類,而且美味,但是,媽咪也不能毫無限制地給寶貝吃。事實上,營養(yǎng)健康的第一理念是食物多樣化,盡量做到均衡。不能因為三文魚是一種健康的食物。就只給寶貝吃三文魚或者每天都吃很多。給寶貝吃三文魚也要注意適量,因為,三文魚雖然健康,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風(fēng)險,如魚體內(nèi)殘留的重金屬汞或其他污染物,其中尤以重金屬汞污染最讓人擔憂,攝入汞可能引起腎臟損害,還可能影響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如果給寶貝吃太多三文魚,就可能增加重金屬攝入的風(fēng)險。
給寶貝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是在寶貝滿6個月以后。由于此時寶貝還很小,吞咽能力、咀嚼食物的能力都還很差,如果給寶貝吃大塊的三文魚,很容易發(fā)生噎食的風(fēng)險。所以,給寶貝吃的三文魚還是跟大人的不一樣。一般來說,6-8個月的時候,最好將三文魚搗碎成泥狀給寶貝吃,并注意是否有刺。
8個月以后,就可以給寶貝吃一些切得稍微碎一些的魚肉。而滿12個月后,大多數(shù)寶貝咀嚼能力都可以吃塊狀的三文魚了,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寶貝吃的三文魚塊兒還是稍微切小一點。隨著寶貝逐漸長大,就可以跟媽咪一起吃三文魚了。
肥腸是豬大腸,也是腸道中最肥的一個部位,肥腸雖然好吃,可是處理的不好,也會變得非常難吃,因為還沒有經(jīng)過處理的肥腸味道是特別重的,聞起來也是比較臭,這種會讓人們覺得并不好吃,其實我們吃的肥腸都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尤其是肥腸必須要配上麻辣,這樣才會讓口感變得更好,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關(guān)于肥腸的一些說法。
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
豬腸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jù)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有些人覺得肥腸是腌臜之物,一想到肥腸的器官功能幾乎都要捂嘴而逃,但是所長倒覺得不如說肥腸是檢驗吃貨的入門考驗,更是建立革命友誼的最佳見證。走,去吃肥腸啊!
重慶人:我們要為肥腸正名
肥腸,其實就是豬大腸。本身有彈性,吃起來會有嚼勁,而它腸衣又帶有點脂肪,這便使它即擁有了糯糯的口感,又不會像毛肚啊豬肚那樣嚼不爛。喜歡它的人絕不嫌棄它的來歷,并且愛它愛到欲罷不能,比如說,重慶人。
熱愛吃下水的重慶人,因為好辛辣這一口,對于肥腸的烹制也是多用花椒,辣椒,紅油等,這可正巧把肥腸的腥味去掉了,于是用重口味的調(diào)料把肥腸翻著花樣兒地做,就比如說麻辣肥腸,水煮肥腸,干煸肥腸,青椒溜肥腸,肥腸豆花等,烹飪好后入口麻辣鮮香,配上肥腸獨有的口感,道道都十足美味。
重慶肥腸的養(yǎng)成之路
重慶人做肥腸多是放入鹵水制熟,一鍋鹵水做好后,把洗干凈了的剪成小段爆香過的肥腸放進去燉耙(軟),被鹵水沉淀后的肥腸,成品肥美軟糯,入口香醇。因為肥腸靠鹵水入味,所以鹵水至關(guān)重要,用的調(diào)料有最基本的大料、蔥姜蒜等,最不可少的是郫縣豆瓣醬和漢源花椒。
郫縣的豆瓣醬曉得做面的名堂的都會用鵑城牌,它家是郫縣的老字號,醬香濃重,極具風(fēng)味,而漢源花椒在唐代的時候就是皇室專用的貢椒,色澤紅,味道濃郁,煮開后油重醇麻,畢竟皇帝老兒都認準的東西,你說能不好嘛?一鍋鹵水少了這兩樣調(diào)料,那可算完蛋了。
在重慶,跟肥腸有關(guān)的食物,被吃得最多的,還是肥腸面。不管你是在渝中區(qū)還是在渝北區(qū),就算你是在什么偏遠的郊縣,只要你去到一家面館兒,就能點到肥腸面??梢哉f,擺著重慶正宗面館兒招牌卻不賣肥腸面的都是騙那些瓜娃兒的。
腎在哪個部位
1、腎在哪個部位
右腎門針對第二腰椎橫突,左側(cè)針對第一腰椎橫突,右腎由于肝臟關(guān)系比左腎略低1-2厘米。正常腎臟上下移動均在1-2厘米范圍以內(nèi)。腎臟是在橫膈之下,體檢時,除右腎下極可以在肋骨下緣捫及外,左腎則不易摸到。
腎位于脊柱兩側(cè),緊貼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腎上端平第11胸椎下緣,下端平2腰椎下緣。右腎比左腎低半個椎體。左側(cè)第12肋斜過左腎后面的中部,右側(cè)第12肋斜過右腎后面的上部。
2、腎的體表投影
在后正中線兩側(cè)2.5cm和7.5~8.5cm處各作兩條垂線,通過第11胸椎和第3腰椎棘突各作一水平線,腎即位于此縱橫標志線所組 成的兩個四邊形范圍內(nèi)。此范圍內(nèi)如有疼痛等異常表現(xiàn)時,常提示腎有病變。腎的位置可有變異,位于盆腔或髂窩者為低位腎;若橫過中線移至對側(cè),則為交叉異位腎。腎的位置異常比較少見, 在腹部腫塊的診斷中,應(yīng)注意與腫瘤相鑒別。
3、腎臟疾病的征兆
3.1、水腫:晨起眼瞼或面部水腫,午后多消退,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嚴重水腫可出現(xiàn)在身體低垂部位,如雙腳踝內(nèi)側(cè)、雙下肢、腰骶部等。
3.2、高血壓: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它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xiàn)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但有些病人由于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癥狀已經(jīng)耐受,故可以沒有任何不適。
3.3、尿量過多或過少:正常尿量為1000~2000毫升/日,平均為1500毫升/日左右。尿量增多或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xiàn),特別是夜間多尿往往是腎臟病的信號。
3.4、尿化驗異常:尿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酮體、尿糖等,都應(yīng)做進一步檢查。
日常養(yǎng)腎的方法
1、吞津可養(yǎng)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yǎng)腎精,起到保腎作用??谇恢械耐僖悍譃閮刹糠?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
2、有尿不要憋: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yǎng)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jīng),產(chǎn)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
3、睡眠可養(yǎng)腎:充足的睡眠對于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fā)現(xiàn),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jīng)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xí)慣,早睡早起,有利于腎精的養(yǎng)護。
4、節(jié)房事可養(yǎng)腎護腎精:適當節(jié)制房事,有助于養(yǎng)腎護腎精。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jié)。
男性養(yǎng)腎要遠離的禁忌
1、無節(jié)制飲酒:如果你的腎臟已經(jīng)開始報警,則要嚴格戒酒,如果還是貪杯,甚至大量喝酒,會使尿酸沉積導(dǎo)致腎小管阻塞,嚴重的會造成腎衰竭。
解決方法:如果懷疑自己腎臟功能受損,則需定期進行尿檢,因為驗?zāi)蚴橇私饽I臟最為簡便快捷的方法,同時戒除煙酒。
2、飲料代替白開水:許多男人喜歡以可樂和其他飲料代替平淡無味的白開水,但是這些味覺飲料中所含的咖啡因,往往會導(dǎo)致血壓上升,而血壓過高,是傷腎的一個重要因素。
解決方法:盡量避免過多攝入飲料,多喝白開水,保持每天飲用8大杯白水以促進體內(nèi)毒素及時排出。
3、吃太多鹽: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鹽是讓腎負擔加重的重要元兇。
解決方法:每天攝鹽量應(yīng)該控制在6克以內(nèi),而其中有3克可以直接從日常食物中獲得,因此,食物調(diào)味時應(yīng)該保持在3至5克以內(nèi)。
牛肉在平時的吃法上有很多,不過不同的做法用到的牛肉部位是不一樣的,鹵牛肉的時候會用牛的后腿肉,這一塊的肉是最嫩最新鮮的,而且非常的筋道,炒牛肉的時候會用牛身上里脊的部分,這樣能保證最嫩滑,最有口感,保證牛肉吃起來不會偏硬或筋太多,咬不動的現(xiàn)象,所以炒牛肉的時候選擇的牛肉部位很重要。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
特級:里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做餡用什么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清燉用什么牛肉:
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后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后肉質(zhì)松嫩;腱子肉現(xiàn)色,熟后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于燉、煮、扒、燜。
炒菜用什么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鑒別牛肉的新鮮度:
鑒別牛肉的新鮮度可以用以下方法:
看色澤:新鮮肉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或淡黃色;變質(zhì)肉的肌肉色暗,無光澤,脂肪黃綠色。
摸粘度:新鮮肉外表微干或有風(fēng)干膜,不粘手,彈性好;變質(zhì)肉的外表粘手或極度干燥,新切面發(fā)粘,指壓后凹陷不能恢復(fù),留有明顯壓痕。
聞氣味:新鮮肉具有鮮肉味兒;變質(zhì)肉有異味甚至臭味。
區(qū)別老嫩牛肉:
老牛肉肉色深紅、肉質(zhì)較粗;嫩牛肉肉色淺紅,肉質(zhì)堅而細,富有彈性。
如何切牛肉: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jié)締組織又較多,應(yīng)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燉牛肉的訣竅
要使用熱水,不要加冷水。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
旺火燒開后,揭開鍋蓋燉20分鐘以去處異味,然后蓋蓋,改用微火小開,使湯面上浮油保持溫度,起到燜的作用;
燒煮過程中,鹽要放得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fā)現(xiàn)水少,應(yīng)加開水;
燉肉前一天,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zhì)鮮嫩;
將少許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nèi)與牛肉一起燉煮,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燉牛肉,也可使肉軟爛;
在肉鍋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既熟得快,也可除異味。
大家都吃過卷心菜吧,它是一種很普通的蔬菜,但是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比較高的,而且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它搭配各種的食材都是比較美味的,而且還有很多的營養(yǎng)價值哦,下面看看卷心菜炒牛肉的具體做法,如果你喜歡吃不妨來學(xué)習(xí)一下吧。
卷心菜炒牛肉
主料:卷心菜、牛肉。
輔料:鹽、蔥、姜、醬油、淀粉、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
卷心菜炒牛肉的作法:
1、卷心菜洗凈后切成粗絲;姜切絲;蔥切碎。
2、牛肉洗凈切片,用蔥碎、姜絲、鹽、醬油、料酒、淀粉抓勻。
3、鍋里放入油燒熱,然后放入牛肉翻炒,等油八成熱的時候加入少許的糖翻炒均勻盛出來備用。
4、然后鍋里再放入一些油加熱,然后加入卷心菜快速的翻炒,然后把牛肉放入鍋里一起翻炒,最后放入鹽味精和胡椒粉調(diào)味就可以了。
卷心菜炒牛肉味道好,而且營養(yǎng)價值是比較高的,是一種很健康的吃法,適合各類的人群??梢匝a脾益氣,解毒抗癌。包心菜含有粗纖維量多,且質(zhì)硬,故脾胃虛寒、泄瀉以及小兒脾弱者不宜多食;生卷心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6、葉酸和鉀,烹制后的卷心菜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和葉酸。這道菜適合健康的人群,減肥的人群,以及老年人都是適合食用的,牛肉可以補充蛋白質(zhì),同時還可以增加力氣。同時還補充葉酸,所以懷孕婦女、貧血患者及生長發(fā)育時期的兒童、青少年應(yīng)該多吃。
關(guān)于卷心菜炒牛肉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是不是覺得方法很簡單呢,方法簡單,而且營養(yǎng)價值是比較高的,各類的人群都適合食用,而且對于人體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而且還可以補充維生素對健康有幫助。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牛肉哪個部位適合炒》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unjiyangshengneigebuwei/">春季養(yǎng)生哪個部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