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粉葛鯪魚湯,祛濕毒
養(yǎng)生赤小豆。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養(yǎng)生常識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赤小豆粉葛鯪魚湯,祛濕毒”,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yǎng)生知識!
時下天氣高溫多雨, 全國多地水災為患, 濕熱熏蒸, 最易濕毒盛行, 導致濕疹、瘡癤、關節(jié)酸痛等不適。此時來一碗赤小豆粉葛煲鯪魚湯, 有清熱利濕、解肌消腫的功效。
制作方法:準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姜3片, 先將赤小豆、陳皮洗凈, 粉葛洗凈削皮切塊;然后, 把鯪魚去鱗及內(nèi)臟, 洗凈, 慢火煎至微黃;最后, 把所有用料放進瓦煲內(nèi), 加清水2.5升, 武火煲沸后, 改為文火煲2小時, 放適量食鹽調(diào)味便可。
功效:赤小豆性平, 味甘、酸, 能利濕消腫、解毒排膿;鯪魚味甘性平, 味道鮮美, 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陳皮為辛香之物, 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可增加湯的香味, 也可以防止脘腹脹滿;放生姜主要是為了除腥膻味道, 增加湯的鮮美。故此湯具有清熱利濕、解肌消腫的功效, 尤其適用于外感濕熱之邪, 癥見熱毒癰瘡、關節(jié)屈伸不利、舌紅苔黃之人服用。
粉葛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煲湯食材, 其味甘、辛, 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熱、升陽止瀉等功效;主治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麻疹不透、口渴、泄瀉、高血壓等證。民間常把粉葛等同于葛根, 但2005年版的《中國藥典》中明確區(qū)分中藥葛根單指是野葛的根, 而粉葛則是甘葛藤, 兩種是不同的植物。
濕熱氣候環(huán)境下, 如出現(xiàn)胃腸有熱滯, 感冒頭痛, 項背肌肉酸痛等都可吃些粉葛。若食用過多煎炸肥膩食物, 出現(xiàn)目赤口臭、小便短黃癥狀, 可用粉葛煲冰糖水飲用, 清甜可口, 清熱解毒。此湯藥性平和、甘潤可口, 一般人群均可飲用。但此湯具有利水作用, 尿頻者不宜服用。
編輯推薦
赤小豆的屬性
1、科屬
豆科(Fabaceae),豇豆屬(Vigna)。
2、產(chǎn)地
我國南部野生或栽培。原產(chǎn)亞洲熱帶地區(qū),朝鮮、日本、菲律賓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亦有栽培?,F(xiàn)作為經(jīng)濟作物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主產(chǎn)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
3、別名
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
4、簡介
赤小豆:一年生草本。莖纖細,長達1米或過之,幼時被黃色長柔毛,老時無毛。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著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5毫米,兩端漸尖;小托葉鉆形,小葉紙質(zhì),卵形或披針形,長10-13厘米,寬(2-)5-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全緣或微3裂,沿兩面脈上薄被疏毛,有基出脈3條??偁罨ㄐ蛞干?短,有花2-3朵;苞片披針形;花梗短,著生處有腺體;花黃色,長約1.8厘米,寬約1.2厘米;龍骨瓣右側(cè)具長角狀附屬體。莢果線狀圓柱形,下垂,長6-10厘米,寬約5毫米,無毛,種子6-10顆,長橢圓形,通常暗紅色,有時為褐色、黑色或草黃色,直徑3-3.5毫米,種臍凹陷?;ㄆ?-8月。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可達1.8米,密被倒毛。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6厘米,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疏毛,紙質(zhì),脈3出。
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具毛;花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有角狀突起;雄蕊10,兩體,花藥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
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枚,干燥種子略呈圓柱形而稍扁,長5~7毫米,直徑約3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微有光澤,種臍線形,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一縱溝,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條不明顯的棱脊。質(zhì)堅硬,除去種皮,可見兩瓣乳白色于仁。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顆粒飽滿,色赤紅發(fā)暗者為佳?;ㄆ?~8月。果期8~9月。
5、圖片
赤小豆的營養(yǎng)價值、吃赤小豆的好處
赤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紅小豆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每100克赤小豆中含蛋白質(zhì)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鈣76 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16毫克、煙酸2.1毫克。
赤小豆蛋白質(zhì)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宜與谷類食品混合成豆飯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點原料。李時珍稱赤小豆為“心之谷”,其功用為“生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熱痛腫,排膿散血,還能通乳汁。
吃赤小豆的好處
1、利尿消腫
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清除體內(nèi)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赤豆還可用于治療心臟性和腎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和外用于瘡毒之癥,都有一定效果。赤豆煮湯飲服,可用于治療腎臟、心臟、肝臟、營養(yǎng)不良、炎癥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水腫。
2、祛壓降脂
赤小豆具有良好的降血壓、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糖、作用,使血壓更易控制,并使毛細管擴張,血黏度降低,微循環(huán)改善。
3、通乳生乳
赤小豆是含有豐富葉酸的食物,通常產(chǎn)婦多吃赤小豆具有催乳的功效。同時赤小豆還具有補氣血、生乳等作用。
4、解毒
清理身體內(nèi)長期淤積的毒素,增進身體健康。
5、抑癌抗瘤
延緩和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使癌細胞退化、萎縮。
6、預防便秘
紅豆中含有多量對于治療便秘的纖維,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7、健脾利胃
紅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濕的作用。凡脾虛不運、腹水脹滿、小便不利、黃疸、瀉痢者,皆可食之。
8、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紅豆含可觀的蛋白質(zhì)、微元素,有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9、預防骨質(zhì)疏松
日前,日本食品和農(nóng)業(yè)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赤小豆皮中所含成分,能夠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并改善其癥狀。骨質(zhì)疏松癥的發(fā)生是由于人體破骨細胞的功能超過了成骨細胞,以至骨質(zhì)變得疏松所致。赤小豆皮所含色素成分的多酚可以改善這一情況,研究人員認為,用赤小豆烹制的帶色紅豆糯米飯等,多酚能夠被順利攝取。
吃赤小豆的最佳時間
赤小豆作為紅色食物,正是夏季食用的佳品。
赤小豆的選購方法
1、真品赤小豆
干燥種子略呈圓柱形而稍扁,長5~7毫米,直徑約3毫米,種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略有光澤。種臍線形,白色,約為全長的2/3,中間凹陷成一縱溝,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條不明顯的棱脊;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除去種皮,可見兩瓣乳白色子仁;聞之氣微,口嚼之有豆腥味。
2、偽品木豆
外觀呈扁球形,一端略平截,直徑約4~6毫米,比正品稍大,表面棕色至暗棕色,種臍位于平截一端,白色,長圓形,顯著突起;雖亦質(zhì)地堅硬,不易破碎,但種皮較薄,內(nèi)含黃色肥厚的子葉;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淡。而偽品木豆雖與赤小豆為同科植物,但不具備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赤小豆使用。
赤小豆的副作用
雖然赤小豆有減肥的作用,但久食赤小豆則令人黑瘦結燥,嚴重時會影響消化系統(tǒng)的吸收。還有就是陰虛而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內(nèi)食用赤小豆的話,會引發(fā)非常嚴重的后遺癥。
赤小豆的簡介
1、簡介
赤小豆,別名: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拉丁文名:Vignaumbellata(Thunb.)OhwietOhashi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莖纖細,長達1米或過之,幼時被黃色長柔毛,老時無毛。外形與紅豆相似而稍微細長。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主要用于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全國各地普遍栽培。赤小豆可整粒食用,或用于煮飯、煮粥、做赤豆湯。常用來做成豆沙作為餡料,美味可口。
2、圖片
赤小豆的食用處理方法
用水洗凈后,浸泡一段時間。
赤小豆的吃法(做法)大全
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
材料:老黃瓜1條、紅蘿卜1條、蝴蝶腩(豬)1份、陳皮1角、蜜棗3~4粒、扁豆適量、赤小豆適量
做法:材料準備好,蝴蝶腩先飛水,備用;老黃瓜及紅蘿卜清洗干凈,老黃瓜去走瓜囊連皮切件﹐紅蘿卜切塊;陳皮先刮去皮囊(白色網(wǎng)狀物),連同赤小豆,扁豆,蜜棗清洗干凈,將所有材料下鍋放清水;大火煮滾后,轉(zhuǎn)中火煲大約2-3小時,完成。
赤小豆蓮藕豬骨老火湯
材料:80克赤小豆,500克蓮藕,1片陳皮,400克豬骨,1300毫升水,少許鹽
做法:赤小豆洗凈瀝干備用。蓮藕去皮洗凈,切塊。陳皮用水浸軟,刮瓤洗凈備用。豬骨洗凈,放進沸水中煮約5分鐘,去掉血水,瀝干備用。按下「湯」鍵后選擇「老火湯」程序,然后按指示將所有材料和水放入電飯煲中。烹調(diào)時間設定為2小時,然后按「烹調(diào)」開始煮。程序完成后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
蓮藕葛根赤小豆元貝煲排骨
材料:葛根(新鮮的1斤或干制2兩)、赤小豆2兩、蓮藕1斤、元貝或干瑤柱1兩、金華火腿一片、排骨1斤粗鹽些許
做法:新鮮葛根洗凈削皮切塊,干制的就浸泡清洗數(shù)次,瀝干備用;蓮藕用洗菜用菜瓜布刷洗干凈,用刀背拍裂備用;元貝或干瑤柱洗凈,用清水浸泡備用;排骨用滾水川燙5分鐘后,洗凈備用;金華火腿切一片,洗凈備用;鍋中注入八分滿水,放入所有材料后,猛火滾開再轉(zhuǎn)文火煲3小時即可。
赤小豆冬瓜糖水
材料:赤小豆3兩,冬瓜半斤,蔗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赤小豆洗凈,備用。冬瓜洗凈,刮去冬瓜瓤,連皮切厚件。先在銅中加水,將冬瓜,赤小豆放入煲內(nèi)。煲滾后,改用慢火煲90分鐘,再放入蔗糖。再煲5分鐘,糖溶即成。
雜豆飯
材料:黑豆適量、赤小豆適量、眉豆適量、大米適量
做法:準備材料:黑豆、赤小豆、眉豆、大米。大米占一半分量。所有材料先浸泡2小時。將浸泡好的材料下電飯鍋,加平時煮飯分量的水就行了。一碗香噴噴的豆飯就煮好了。
哪些人不能吃赤小豆、赤小豆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赤小豆
尿多之人不宜食用赤小豆。赤小豆煮汁久食赤小豆令人黑瘦結燥;陰虛而無濕熱者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內(nèi)忌赤小豆。
2、赤小豆的適用人群
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以及肥胖癥等病癥患者適宜食用,如能配合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食,消腫效果更好;同時產(chǎn)后缺奶和產(chǎn)后水腫的婦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湯喝或煮粥食用。
3、赤小豆的食用禁忌
暫不明確。
赤小豆的詳細功效
利水濕,消水腫:古代醫(yī)家多將赤小豆作為利尿劑來治療多種水腫病人,包括心源性水腫、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孕婦或產(chǎn)后浮腫。
明代李時珍就有一食療效方,用赤小豆“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并能利水消腫”。以現(xiàn)代醫(yī)學觀點來分析,無論是魚或是雞,與赤小豆同煮食,一方面是一種極富營養(yǎng)的高蛋白飲食,另一方面又有利尿作用,所以,這對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及低蛋白血癥引起的浮腫,或是腎病、心臟病、肝病的水腫,的確是標本兼治之法。
通乳汁:古代醫(yī)家及民間多用于產(chǎn)后缺奶,就是用赤小豆煮粥或煨湯服用。如古代《產(chǎn)書方》中介紹:“乳汁不通,煮赤小豆取汁飲。”宋代醫(yī)家陳自明《婦人良方》中也曾有記載:“予婦食素,產(chǎn)后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p>
作為婦科名醫(yī)的陳自明,在為妻缺奶用藥無效后,采用赤小豆粥而獲效,更可說明赤小豆通乳作用的可靠性。
消肥胖:曾有位日本長壽學家提倡的禪宗長壽飲食實踐中,發(fā)現(xiàn)赤小豆是一種很好的長壽食品。統(tǒng)計資料也表明,瘦者壽長,胖者壽短。在唐代陳士良《食性本草》中早有赤小豆“久食瘦人”的記載。
紅豆的詳細功效
養(yǎng)心補血: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強調(diào)了紅豆的養(yǎng)心功效。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zhì)豐富,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zhì),能行氣補血,非常適合心血。讓你冬天手腳不在寒冷。
健脾胃:脾胃消化能力相對較強,吸收較好。所以,身體較虛弱的人冬天應加緊進補,做好來年的營養(yǎng)儲備,來年才會精力好、力氣壯,而且不會生病。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健脾胃功效。
消除水腫:紅豆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鉀之外,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也有很強的利尿作用,能很好地改善因腳氣病和腎臟功能衰退而引起的臉部、腳部的浮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紅豆。
【導讀】8種食物排毒祛濕,在我國的南方濕氣較重,人體受到過多的濕氣就會影響到健康。因此,飲食祛濕是極為重要的。在這里,小編為大家?guī)?種食物排毒祛濕快來一起看看吧。
8種食物排毒祛濕
糙米: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shù)娘栕愀?,能整腸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jié){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8種食物排毒祛濕
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8種食物排毒祛濕
胡蘿卜: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8種食物排毒祛濕
地瓜:地瓜所含的纖維質(zhì)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8種食物排毒祛濕
山藥: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tǒng),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8種食物排毒祛濕
綠豆: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于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8種食物排毒祛濕
牛蒡: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并有調(diào)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勺鞒膳]虿桦S時飲用,長期服用。
8種食物排毒祛濕
蘆筍:蘆筍含多種營養(yǎng)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綠蘆荀的荀尖富含維生素A,料理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yǎng)素。
8種食物排毒祛濕
【導讀】排毒祛濕吃什么好?在我國的南方濕氣較重,人體受到過多的濕氣就會影響到健康。因此,飲食祛濕是極為重要的。下面小編就為您帶來這篇排毒祛濕吃這些食物就夠了,希望排毒祛濕吃這些食物就夠了能對您有所幫助。
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胡蘿卜: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地瓜:地瓜所含的纖維質(zhì)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山藥: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tǒng),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綠豆: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于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牛蒡: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并有調(diào)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勺鞒膳]虿桦S時飲用,長期服用。
蘆筍:蘆筍含多種營養(yǎng)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綠蘆荀的荀尖富含維生素A,料理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yǎng)素。
什么人不適合吃赤小豆
1、赤小豆又名飯赤豆,以粒緊、色紫、赤者為佳,赤小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強,消腫通乳作用甚效。
2、但久食赤小豆則令人黑瘦結燥;陰虛而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內(nèi)忌食赤小豆。另外,尿多之人和身體消瘦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赤小豆具有益水的功能。
3、赤小豆什么人不宜食用的情況,尤其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平常吃東西較少、食欲不佳、營養(yǎng)欠佳尤其是大便稀溏時的兒童,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即使體質(zhì)正常的兒童,也不宜吃太多赤小豆,因為兒童尤其是小兒消化功能較差,進食太多赤小豆會導致消化不良。
4、另外,正服用補益作用的中藥、體質(zhì)虛弱的成人,也不宜同時食用赤小豆。
赤小豆的詳細功效
1、利水濕,消水腫:古代醫(yī)家多將赤小豆作為利尿劑來治療多種水腫病人,包括心源性水腫、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孕婦或產(chǎn)后浮腫。明代李時珍就有一食療效方,用赤小豆“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并能利水消腫”。以現(xiàn)代醫(yī)學觀點來分析,無論是魚或是雞,與赤小豆同煮食,一方面是一種極富營養(yǎng)的高蛋白飲食,另一方面又有利尿作用,所以,這對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及低蛋白血癥引起的浮腫,或是腎病、心臟病、肝病的水腫,的確是標本兼治之法。
2、通乳汁:古代醫(yī)家及民間多用于產(chǎn)后缺奶,就是用赤小豆煮粥或煨湯服用。如古代《產(chǎn)書方》中介紹:“乳汁不通,煮赤小豆取汁飲?!彼未t(yī)家陳自明《婦人良方》中也曾有記載:“予婦食素,產(chǎn)后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弊鳛閶D科名醫(yī)的陳自明,在為妻缺奶用藥無效后,采用赤小豆粥而獲效,更可說明赤小豆通乳作用的可靠性。
3、消肥胖:曾有位日本長壽學家提倡的禪宗長壽飲食實踐中,發(fā)現(xiàn)赤小豆是一種很好的長壽食品。統(tǒng)計資料也表明,瘦者壽長,胖者壽短。在唐代陳士良《食性本草》中早有赤小豆“久食瘦人”的記載。
赤小豆的藥用偏方
1、治療腎炎水腫:
赤小豆30克,西瓜皮15克,玉米須15克,冬瓜皮15克。把所有配料搗爛,放入沙鍋,用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鐘,合并汁液,沖成300毫升。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
本方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于腎炎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
2、治療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赤小豆30克,紅豇豆30克,紅棗20枚。將配料放入水鍋中,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爛即可。每天早、晚食用。
本方健脾利濕。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貧血等。
3、治療早泄:
赤小豆20克,竹葉10克,烏梅10克。將赤小豆、竹葉洗凈,置鍋中,加烏梅、清水500毫升,急火煮3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濾渣取汁,分次飲用。
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早泄屬肝經(jīng)濕熱者,癥見口苦脅痛、小便黃赤、陰囊濕癢等。
4、治療大腸癌:
赤小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將赤小豆、薏苡仁洗凈,置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本方清熱除濕。適用于大腸癌屬濕熱下注者,癥見腹脹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發(fā)熱、小便赤等。
5、養(yǎng)顏解毒:
赤小豆30克,雞內(nèi)金10克。先將雞內(nèi)金研末,然后按照平常方法煮赤小豆,于赤小豆將熟時,放入雞內(nèi)金末調(diào)勻,可作早餐食用。
本方清熱利濕,消積化瘀。適用于顏面部青春痘、黃褐斑、身體肥胖女性。
6、治療小兒腎炎:
黑魚1條(約200克),洗凈去內(nèi)臟,赤小豆60克,冬瓜500克(連皮),蔥白5根,共煲湯。不加鹽,食肉喝湯。
本方宣肺利水消腫,適用于小兒腎炎初期見顏面四肢水腫。
6、治療丹毒:
赤小豆10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薏苡仁浸泡半天,加水500毫升,文火煮爛,分次服用,每日3次。
本方利水消腫,適用于丹毒下肢腫脹明顯,或伴水皰。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赤小豆粉葛鯪魚湯,祛濕毒》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養(yǎng)生赤小豆”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