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姜的制作方法
養(yǎng)生膏方制作方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茖W(xué)的四季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冬至姜的制作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冬至姜的制作方法
1、冬至姜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冬至前一兩天把肉姜洗干凈,去皮,晾干水份。然后切成一片片,放上3大勺食鹽,大概50克,可以自己嘗一下,比平常吃的時候再咸一些就好。再加入二曲酒,2勺,充分攪拌均勻,放至一晚上腌入味。繼續(xù)腌到半天,深深的入味了,就用東西把它曬起來。用針和線把它一片片穿起來,像穿辣椒曬一樣。穿好后放在通風的陽臺,等它自然的風干再保存。這個不用著急,等它慢慢晾干,這樣才好保存。
2、冬至的氣候特征
天文學(xué)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qū)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qū),即使在當?shù)刈罾涞?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3、冬至的歷史淵源
據(jù)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稘h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jié)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來一般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xiàn)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guān)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jié)日來過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jié)”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什么樣的人吃姜好
1、體質(zhì)偏寒者
體質(zhì)偏寒者通常會有平常怕冷、手足發(fā)涼、吃冷食后易腹瀉等癥狀,這些人很適合多吃姜,因為姜性溫,可以用來溫中驅(qū)寒。姜性偏溫熱,還可以調(diào)矯食物的寒性,比如人們吃螃蟹時,往往要搭配些姜末做佐料,這就是因為螃蟹性寒味腥,而姜即可中和寒性,又可消除腥膻,能夠防止寒傷脾胃,避免消化不良。同樣的道理,身有寒癥之人,應(yīng)該常常吃些姜來調(diào)矯體內(nèi)的寒涼。
2、胃寒者
胃寒者如有喜食熱飲、干嘔清水等癥狀的人食用生姜比較合適。尤其是夏天,人們好涼,經(jīng)常吃些冷飲和涼性的水果,造成寒涼侵胃,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將有助于驅(qū)逐體內(nèi)風寒。從五色上講,姜屬于黃色食物。黃色屬土,按照中醫(yī)五行的理論,它是入脾胃的,能夠健脾胃,助消化。如果胃不好,可以每天早上用生姜水沖個雞蛋空腹喝下,既能散掉胃中的的寒氣,還能夠提供給腸胃溫和的滋養(yǎng)。
冬至各地的傳統(tǒng)飲食有什么
1、江南: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 圓,然后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
2、浙江:蕎麥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3、臺灣:九層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 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祿壽 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
擴展閱讀
冬至吃冬至團的方法
1、冬至怎么吃冬至團
蘇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團”。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蘿卜絲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冬至團又稱為“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為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卜絲為餡,祭祀并互相贈送?,F(xiàn)在仍有吃冬至團子的習俗。
2、冬至團的做法是什么
糯米放在清水里浸泡五六個小時,而如果天冷,則需要浸泡一天一夜;機器出水磨粉的一口用布袋子兜著,上口通過一根自來水管緩慢放水,打開機器之后向上口慢慢倒入糯米,片刻后水磨粉就制成了??此坪唵?這其中也有門道,“水不能放得太快,不然磨出來的粉口感上會很粗?!笔Y兆達說,磨完之后需要將粉濾干,直到可以直接搓揉成團、成團的水磨粉一捏成小塊的程度。
3、冬至為什么吃冬至團
在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p>
冬至的其他習俗
1、祭祀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還可以吃什么
1、杭州人一天三頓吃年糕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每逢冬至,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
2、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由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而吳國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 在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yīng)道:混沌。后來,為了紀念西施創(chuàng)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jié)的食物。
3、北方冬至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發(fā)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1、冬季黃豆醬的制作方法
材料:干黃豆500克、面粉200克、鹽80克、水500克、十香粉、糖。香油適量。
做法:
1.1、黃豆洗凈用清水泡一夜,放入鍋中煮軟煮熟(保持棵粒完整)撈出瀝干水。
1.2、黃豆瀝干水后篩入面粉拌勻,使黃豆完全裹上面粉再放入有底盆的網(wǎng)籃里攤開,用布蓋上放室內(nèi)發(fā)酵3-4天黃豆表面長出一層白毛即發(fā)酵成功。(此時黃豆溫度較高。需降溫)。
1.3、將黃豆用電風扇吹涼然后放太陽下曬至完全干透,用500克水加鹽煮沸至鹽溶化再放涼,加入曬干的黃豆、適量的糖、十香粉攪拌均勻裝入容器,上面倒入香油蓋紗布放太陽下曬大約15天左右。時間長短可根據(jù)黃豆醬的顏色而定(顏色變深即可)在曬時每天早晚用筷子攪拌一下,曬好后裝入瓶里放冰箱冷藏保存。
2、黃豆醬的食用價值
大病初愈的人腸胃功能不佳、食欲也不好,吃點黃豆醬烹調(diào)的菜肴可以補脾胃、助消化,不妨做個醬炒雞蛋。先將攪打均勻的蛋液倒入油鍋里炒至八分熟,然后把蔥花倒入鍋中,隨后加入用水稀釋好的黃豆醬翻炒,等菜中水分燒干即可出鍋。
黃豆醬補中益氣、健脾利濕,適合那些胃口不太好、吃東西沒味的老年人食用。這類人往往是濕困脾胃,還伴有腹中脹滿、肢體困重、運動功能減弱、容易積食等癥狀;從西醫(yī)的角度來說,就是老年人味蕾退化、食不知味?,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豆醬含有豐富的磷脂、膽堿,有健腦作用,還能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用黃豆醬代替鹽與醬油用來燒魚、燉肉,既減少鹽的用量,又味美不油膩。
3、黃豆醬的外用價值
黃豆醬還能外用,炒菜、燒開水時的輕微燙傷,只要沒有皮膚破潰,就可以涂抹黃豆醬解決。比如手讓開水燙出泡了,局部用冷水充分降溫后,涂點黃豆醬能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可以加快皮膚新陳代謝,促進愈合。
黃豆的養(yǎng)生食療方
黃豆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它既可以直接當菜吃,也可以制成各種豆制品來吃,同時它還可以外敷消腫止痛,下面我們來看看黃豆都有哪些功效。
1、消除疲勞:把1000克排骨切成塊,與100克黃豆、姜片一道放入加足水的沙鍋中,先用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燉至黃豆熟爛、豬骨能嚼為至。此時放入葡萄酒、精鹽和味精再燒5分鐘,撒上蔥花,即可食肉喝湯。常服食黃豆排骨湯,對調(diào)節(jié)大腦神經(jīng)、增強智力及消除疲勞,特別適宜學(xué)生考試前后經(jīng)常服食。
2、防癌:將250克新鮮黃豆放入容器內(nèi),用醋浸胞15日。每天吃10~20粒即可。長久食用,能強身健體,預(yù)防癌癥,延年益壽,是防癌珍品。
3、強身:取黃豆250克、白芨30克、核桃肉適量。將三物搗研調(diào)勻,用溫開水沖粉少許,調(diào)成核桃糊,文火稍煮即成。做點心吃,每日一次。三者共用對容顏憔悴者、體瘦者頗有裨益。
黃豆食醋減肥的制作方法
1、醋泡黃豆:先將黃豆洗干凈,倒入準備好的鍋內(nèi),翻炒20-25分鐘,關(guān)火后等到?jīng)隽艘院?就將黃豆裝入玻璃瓶里面,裝到半瓶即可,然后倒入此外半瓶食醋,進行嚴密的密封,放在見不了陽光的地方,存放5-6天就能吃了。
好處:日早晚都吃5-6粒醋泡黃豆,有助于減肥。
2、腌熏醋泡黃豆:用清水洗干凈黃豆,放入濾網(wǎng)中,晾干水分后,就倒入一個瓶子里面,瓶子要干凈并無油無水,然后倒入米醋,徹底浸泡黃豆,經(jīng)過密封后,放置至少15天,然后開蓋食用。
3、風干醋泡黃豆:準備新鮮黃豆250克,炒熟后放入瓷瓶中,按照黃豆與食醋的比例為1:2,倒入食醋進行浸泡,進行密封,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經(jīng)過7天后食用,每日服用3次,每次15-20粒。在空腹的時后就能吃。
好處:可以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
1、2020冬季黃豆醬的制作方法
材料:干黃豆500克、面粉200克、鹽80克、水500克、十香粉、糖。香油適量。
做法:
1.1、黃豆洗凈用清水泡一夜,放入鍋中煮軟煮熟(保持棵粒完整)撈出瀝干水。
1.2、黃豆瀝干水后篩入面粉拌勻,使黃豆完全裹上面粉再放入有底盆的網(wǎng)籃里攤開,用布蓋上放室內(nèi)發(fā)酵3-4天黃豆表面長出一層白毛即發(fā)酵成功。(此時黃豆溫度較高。需降溫)。
1.3、將黃豆用電風扇吹涼然后放太陽下曬至完全干透,用500克水加鹽煮沸至鹽溶化再放涼,加入曬干的黃豆、適量的糖、十香粉攪拌均勻裝入容器,上面倒入香油蓋紗布放太陽下曬大約15天左右。時間長短可根據(jù)黃豆醬的顏色而定(顏色變深即可)在曬時每天早晚用筷子攪拌一下,曬好后裝入瓶里放冰箱冷藏保存。
2、黃豆醬的食用價值
大病初愈的人腸胃功能不佳、食欲也不好,吃點黃豆醬烹調(diào)的菜肴可以補脾胃、助消化,不妨做個醬炒雞蛋。先將攪打均勻的蛋液倒入油鍋里炒至八分熟,然后把蔥花倒入鍋中,隨后加入用水稀釋好的黃豆醬翻炒,等菜中水分燒干即可出鍋。
黃豆醬補中益氣、健脾利濕,適合那些胃口不太好、吃東西沒味的老年人食用。這類人往往是濕困脾胃,還伴有腹中脹滿、肢體困重、運動功能減弱、容易積食等癥狀;從西醫(yī)的角度來說,就是老年人味蕾退化、食不知味?,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豆醬含有豐富的磷脂、膽堿,有健腦作用,還能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用黃豆醬代替鹽與醬油用來燒魚、燉肉,既減少鹽的用量,又味美不油膩。
3、黃豆醬的外用價值
黃豆醬還能外用,炒菜、燒開水時的輕微燙傷,只要沒有皮膚破潰,就可以涂抹黃豆醬解決。比如手讓開水燙出泡了,局部用冷水充分降溫后,涂點黃豆醬能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可以加快皮膚新陳代謝,促進愈合。
黃豆的養(yǎng)生食療方
黃豆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它既可以直接當菜吃,也可以制成各種豆制品來吃,同時它還可以外敷消腫止痛,下面我們來看看黃豆都有哪些功效。
1、消除疲勞:把1000克排骨切成塊,與100克黃豆、姜片一道放入加足水的沙鍋中,先用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燉至黃豆熟爛、豬骨能嚼為至。此時放入葡萄酒、精鹽和味精再燒5分鐘,撒上蔥花,即可食肉喝湯。常服食黃豆排骨湯,對調(diào)節(jié)大腦神經(jīng)、增強智力及消除疲勞,特別適宜學(xué)生考試前后經(jīng)常服食。
2、防癌:將250克新鮮黃豆放入容器內(nèi),用醋浸胞15日。每天吃10~20粒即可。長久食用,能強身健體,預(yù)防癌癥,延年益壽,是防癌珍品。
3、強身:取黃豆250克、白芨30克、核桃肉適量。將三物搗研調(diào)勻,用溫開水沖粉少許,調(diào)成核桃糊,文火稍煮即成。做點心吃,每日一次。三者共用對容顏憔悴者、體瘦者頗有裨益。
黃豆食醋減肥的制作方法
1、醋泡黃豆:先將黃豆洗干凈,倒入準備好的鍋內(nèi),翻炒20-25分鐘,關(guān)火后等到?jīng)隽艘院?就將黃豆裝入玻璃瓶里面,裝到半瓶即可,然后倒入此外半瓶食醋,進行嚴密的密封,放在見不了陽光的地方,存放5-6天就能吃了。
好處:日早晚都吃5-6粒醋泡黃豆,有助于減肥。
2、腌熏醋泡黃豆:用清水洗干凈黃豆,放入濾網(wǎng)中,晾干水分后,就倒入一個瓶子里面,瓶子要干凈并無油無水,然后倒入米醋,徹底浸泡黃豆,經(jīng)過密封后,放置至少15天,然后開蓋食用。
3、風干醋泡黃豆:準備新鮮黃豆250克,炒熟后放入瓷瓶中,按照黃豆與食醋的比例為1:2,倒入食醋進行浸泡,進行密封,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經(jīng)過7天后食用,每日服用3次,每次15-20粒。在空腹的時后就能吃。
好處:可以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
:元宵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放花燈,很多人喜歡自制彩燈,那么元宵節(jié)彩燈的制作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您詳細介紹元宵節(jié)彩燈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看看吧。
相傳花燈起源于漢代,興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jù)隋書音樂志載:隋煬帝大業(yè)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門外大放炬火,光燭天地,綿亙八里,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于十里外,自是,每年以為常焉。
唐玄宗時,元霄放燈三夜。至宋代,燈放五夜,京華沉浸在狂歡之中。2000多年來,花燈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shù),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成為中國民間藝術(shù)的一朵絢麗奇葩。
花燈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它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經(jīng)彩扎、裱糊、編結(jié)、刺繡、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制作而成的綜合工藝品,是我國流傳很廣的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
元宵節(jié)彩燈的制作方法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nèi)(或加熱半小時),然后取出,置陰涼處晾干,但不得過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暴曬。
2、刨去粗糙的表皮。
3、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以燈籠大小而定。
4、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5、燈架中間,扎數(shù)圈竹圈于燈壁上亦可。
6、糊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粘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糨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這里需要注意,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須干凈,否則燈面將很臟。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7、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
8、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9、彩繪后,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待文字、圖案完全干后,燈籠就大功告成。
紙藝元宵節(jié)燈籠制作方法
1、任意尺寸的工藝裝飾環(huán),用其他東西代替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確定尺寸。
2、剪裁合適數(shù)量和寬度的紙條如圖所示的用白乳膠粘貼到環(huán)上。第一圈完成之后再續(xù)接更多的。同樣是用白乳膠將其固定好。最終完成了多圈的粘貼。
3、在其最下一圈要對其固定,所以采用一個廢舊的綢布從中穿過即可,可以看到這樣的制作也可以成為變廢為寶手工小制作。將綢布系好。
4、在上面再加上三向的繩子,這樣這個簡易的自制裝飾燈籠就制作完成咯。
制作彩燈的注意事項
1、鎢絲燈泡亮燈時展現(xiàn)效果比節(jié)能燈好,有星光形態(tài)。
2、鎢絲燈泡持續(xù)發(fā)熱,如果所處環(huán)境溫度較高,花燈不易散熱,布料就易燃燒。
3、節(jié)能燈泡省電、安全,不會引起布料燃燒。
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元宵節(jié)彩燈的制作方法,供參考。
母親節(jié)賀卡的制作方法
1、母親節(jié)賀卡的制作方法
1.1、選一張10*10彩色卡紙,從反面中間對折,分成四分成90度的對角;
1.2、分成兩半的同時在對折;
1.3、從反面打開,折上角;
1.4、折成三解形;
1.5、經(jīng)過幾次的對折,現(xiàn)在基本成形狀;
1.6、從對面打開,開始折下身;
1.7、完成后的作品。
2、什么是母親節(jié)
母親節(jié)(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最早出現(xiàn)在古希臘;而現(xiàn)代的母親節(jié)起源于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3、母親節(jié)的節(jié)日發(fā)展
母親節(jié)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qū)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征母愛的康乃馨,特制的愛心甜點,精致的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jié)逐漸被中國內(nèi)地的民眾所接受。
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jié)的慶?;顒?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nèi)容之一。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jié)這一節(jié)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jié)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感謝。母與子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jié)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
母親節(jié)的來歷
歷史學(xué)家聲稱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jié)日。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在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guī)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xù)達三天之久。
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jié)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jié)。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輕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不同國家母親節(jié)的時間
不同國家母親節(jié)的時間其實是不一樣的!
同中國母親節(jié)時間一樣的國家有日本、加拿大。
日本: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日本母親節(jié)。在日本,這個節(jié)日充滿思念的氣氛。為表示對母親的尊敬,一般以贈送康乃馨為主。
加拿大: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jié)”。在這天,家庭成員除向母親送禮物外,并要做各種讓母親歡喜事情,以表示敬愛之情。
挪威:母親節(jié)定于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阿根廷:則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慶祝母親節(jié)。
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慶祝母親節(jié)。
南非:母親節(jié)則定于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天。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稱母親節(jié)為Materice,于每年圣誕節(jié)的前兩個禮拜慶祝。慶祝的習俗是:小孩子們在母親節(jié)的清晨溜進母親房間,將母親綁在床上,母親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被五花大綁,便哀求孩子們放開她,并以她預(yù)先藏在枕頭下的小禮物作為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