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的禁忌
冬至養(yǎng)生。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就四季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福州冬至的禁忌”,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福州冬至的禁忌
1、福州冬至的禁忌:搓米時
福州稱冬至為“冬節(jié)”、“團圓節(jié)”,在冬至前夜全家圍坐搓米時,寓意團圓。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黃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運。出嫁的女兒會在冬至當日送米時回娘家,以表孝心。
米時不是糍粑,區(qū)別在制作流程。“米時”是將生糯米用磨盤磨成米漿,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里搗成糊狀。搓“米時”時,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還要擺上一對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進寶”。搓“米時”時,需將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來回滾動,寓意“時來運轉(zhuǎn)”,祈福來年好運。
2、福州冬至的禁忌:捏土人
還有孩子們玩的捏土人,也是福州一個風俗,小土人一年會出現(xiàn)兩次,一次是中秋節(jié),另一次就是冬至,一對土捏的小泥人擺在案桌前,寓意“回進寶”。等到祭拜祖先的儀式結(jié)束,一對小土人就“功成身退”,大人就會把小土人分給孩子當玩具。
多年以前人們衣衫不夠,手里要拿個火籠,火籠是一個陶制的罐,里面放著燒紅的木炭,木炭上蓋著草木灰,剛加熱的陶罐很燙手,于是人們在陶罐的外面用竹子編上一個隔熱套。冬至日這天拿出來,寓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3、福州冬至的禁忌:分米時入祠祭祖忙
冬至還是祭祀的重要日子。福州鄉(xiāng)村一直有“冬至分時入祠堂”的習俗。鄉(xiāng)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稱“宗祠”;衍派一支的,稱“支祠”。凡是男性當年四十九歲的,冬至就上壽為五十,入支祠,讓晚輩敬重。凡是男性當年五十九歲,冬至便上壽為六十,入宗祠,讓各支祠的晚輩一齊敬重。
冬至簡介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xiàn)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冬至按陽歷還是陰歷
冬至是按陽歷計算的。
二十四節(jié)氣是結(jié)合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定的,根據(jù)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所以每個節(jié)氣的日期都以陽歷為準。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jīng)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fā),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jié)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270°時,即為冬至日。
節(jié)氣的日期在陽歷中相對固定,如冬至的日期就總是在每年公陽歷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但在農(nóng)歷中,節(jié)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nóng)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新一年的農(nóng)歷1月15日。
相關(guān)推薦
冬至的禁忌
1、冬至的禁忌之不要偷吃祭品
不要偷吃祭品,這些是屬于那個的食物,未經(jīng)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2、冬至的禁忌之不要倒插筷子
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3、冬至的禁忌之不要游泳嬉水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4、冬至的禁忌之不要貪財
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5、冬至的禁忌之不要回頭
不可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那個。
6、冬至的禁忌之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人陽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陰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氣入侵。
7、冬至的禁忌之不能同房
民間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禁忌房事,如冬至、夏至前后半月內(nèi)禁忌房事,據(jù)信,冬至陽氣尚微,夏至陰氣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傷伐,陰陽不能調(diào)和,雖說指的是自然界里的陰陽二氣,也怕感染了男女體內(nèi)的血氣精神,這時候行房事恐怕不能配合節(jié)氣而走泄了精血,導致神氣疲乏,引來禍災。
每日的晨昏,也是陰陽轉(zhuǎn)換交接的時刻,此時亦恐陰陽不調(diào)而禁忌房事。實則昏時人體勞累困乏不易行房,晨起精神未振,行房事也易影響一天的勞作,所以晨昏刻均不易行房。陰陽之說只不過是對此類民間經(jīng)驗的一種解釋。除此之外,本命生辰日正沖甲子、庚申晦朔之日行房事也是忌諱的。還有各地不盡相同的祭神持齋日也忌諱行房事,否則,以為是對神明的大不敬,會受到神鬼的懲罰或陰譴的。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
1、祭祀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過了冬至,開始進入“數(shù)九寒天”。“將真正進入冬季的主要時段,一直持續(xù)到’四九‘。雖然目前江南地區(qū)仍是雨水偏多,氣溫偏高,冷暖空氣仍處在僵持狀態(tài),不過接下來冷空氣將越來越活躍,漸漸占據(jù)上風,至于冬季的降溫情況會有多強,要取決于冷空氣的影響程度和強度。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qū)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shù)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shù)九“的第一天。
杭州冬至的禁忌
1、杭州冬至節(jié)氣禁忌房事
不管你信不信,在中國古代就有一套完整的優(yōu)生優(yōu)育守則:大體上說是在雙方身體狀況都比較旺盛的情況下,既不傷元氣又容易讓孩子健康。冬至這個火苗最弱的時候還是盡量避開為妙。
2、杭州冬至節(jié)氣避免出大汗
都說生命在于運動。但凡事有度,中醫(yī)講汗為心之液,在大量排汗的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精氣。特別是冬至這個讓身體安靜休養(yǎng)的日子,并不適合把身體的小能量浪費掉。所以像劇烈運動,蒸桑拿之類的大汗淋漓事情冬至就免了吧。
3、杭州冬至節(jié)氣要躲是非
哪里有人哪里就是江湖,特別是聚會聚餐。請在這時能避則避,預先管理好情緒。君不見,多少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便是一個激動情緒引發(fā)的命案。
4、杭州冬至節(jié)氣禁忌回娘家
在我國有些城市認為冬至不能回娘家。這是由于過于傳統(tǒng)的習俗中,“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對媳婦的約束。過去的媳婦會在秋收后回娘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時候回婆家的習俗。
雖然說現(xiàn)代社會如果還要再嚴格遵守很沒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別在意這些傳統(tǒng)習俗的,作為晚輩的我們最好和氣的與家人商量,冬至是團圓的節(jié)日,切不可因此與家人失了和氣。
5、杭州冬至節(jié)氣禁忌結(jié)婚
一般來說節(jié)氣前后都不宜結(jié)婚。古人認為結(jié)婚的日子,要避開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氣場處于混沌未開狀態(tài),傳統(tǒng)習俗中認為此為四絕日及四離日,在此時結(jié)婚為不吉。
通常我們選擇結(jié)婚的吉日都比較慎重,因此小編建議大家最好避開冬至日另擇他日,讓婚姻有一個大家都放心滿意的開端會更好。
杭州冬至吃什么過節(jié)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每逢冬至,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圖吉利,寓意年年長高。
老杭州人在冬至這天,家家都是要吃年糕的,而且要一日三餐地吃。他們早餐喜歡用年糕蘸著芝麻粉白糖吃;中午喜歡吃肉絲炒年糕;晚餐吃年糕時,往往配的是雪里蕻、肉絲、筍絲湯。杭州人冬至這天吃年糕,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吃這口兒,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圖吉利。
當然,隨著各個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美食也是相互融合、影響的。就拿杭州人吃年糕這件事來說吧,如今韓式辣炒年糕的做法就已經(jīng)流行開了。
冬至節(jié)氣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1、生活起居:冬至養(yǎng)生第一步就是體現(xiàn)在生活起居上。我們應該要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xiàn)后再出來活動為宜。同時,也要穿好貼身保暖衣物,以抵御寒氣侵襲。另,若是在冬至時節(jié)前后能睡好午覺,在養(yǎng)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保養(yǎng)神氣,也能勞逸結(jié)合,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
2、保持室內(nèi)通風順暢:冬至氣候寒冷,氣溫低下,不少人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時候習慣緊閉窗戶,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行為。若長時間待在不通風的室內(nèi),室內(nèi)的二氧化碳就會急劇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產(chǎn)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氣體等,將會導致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大大下降,從而會使人在這樣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頭暈、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不利于人體養(yǎng)生。因此,冬至應該盡量開窗換氣,保證室內(nèi)擁有一定量的新鮮氧氣。
成都冬至的禁忌
1、成都冬至的禁忌
蓉城舊俗,以此節(jié)為最大,幾乎家家都要買回牛、羊、狗肉烹食,相傳食后不易害病。尤其是老年人,還有以此燉補藥者。是日祭祖。人家多殺豬腌過年肉或裝香、辣腸。
2、冬至前后不宜搬家
冬至期間也不宜搬家,一方面是因為冬至的來臨標志著最寒冷的冬季來到。從搬家風水學的角度看,寒冷的氣氛會破壞家中的興旺之氣。另一方面和前面冬至不宜婚嫁的原因一樣,冬至前一天處于離日,古人總結(jié)認為不吉,并不適合進行像搬家、結(jié)婚這樣的大事。另外,在搬家風水學中,最忌諱遇到搬家的兇煞方,而冬至期間天坑在東北方,如果你對這個不夠了解,最好還是選擇另擇吉日搬家為好。
3、冬至前后不宜婚嫁
冬至前后三天不宜進行婚嫁活動,尤其是冬至的前一天和后一天。根據(jù)民間的說法,結(jié)婚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這個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結(jié)婚吉日,避開結(jié)婚的不利日子。而古人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古人稱為四絕日及四離日,這個時候的氣場正值混沌未開的狀態(tài),如果選擇在冬至期間結(jié)婚,則容易影響夫妻未來的運氣。
冬至養(yǎng)生的食物
1、餃子
冬至吃餃子幾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qū),指冬至節(jié)吃水餃或餛飩的習俗。
2、湯圓
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自古民間即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之后陽氣開始日漸回升,故言“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于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大團圓、凡事圓滿乃民間普遍的期望,吃湯圓祈求圓滿更是人們共同的心愿。
3、狗肉
狗肉能夠起到補氣和溫腎助陽的作用,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選擇之一。
4、八寶粥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y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5、堅果
中醫(y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jié)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shù)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yǎng)生的竅門。
女性冬至養(yǎng)生方法
中醫(yī)認為:女性的生理結(jié)構(gòu)決定了屬性,女屬陰,為涼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不適癥狀。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溫暖的呵護。那么,冬季女性該如何養(yǎng)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屬寒性體質(zhì),因此,日常中應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處于生理周期的時候,更要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頸、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觀而減少衣物,一旦受涼,容易導致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癥狀,損害健康。
2、堅持晚間泡腳
中醫(yī)認為,人體中的寒氣是由大地經(jīng)足部進入人體的,因此,多泡腳可有效幫助女性保暖。但泡腳一定要堅持,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保健養(yǎng)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注意養(yǎng)肝護肝
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先天。對于女性而言,肝臟這個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醫(y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藏血,在志為怒,開竅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傷肝,與眼睛有關(guān)的疾病、與筋有關(guān)的疾病、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婦科問題,往往與肝有關(guān)。
肝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怎樣養(yǎng)肝?主要從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養(yǎng)肝首先要滋陰,其次是養(yǎng)血。肝負責儲藏血液,調(diào)節(jié)血量,如果身體里血液供應出了問題,肝肯定難辭其咎,所以養(yǎng)肝必須養(yǎng)血。女性養(yǎng)肝可多吃蔥、蒜,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萵筍、茄子、馬蹄、黃瓜、蘑菇等。
廣州冬至的禁忌
1、廣州冬至的禁忌
現(xiàn)在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還做湯圓、劏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也有許多廣州人選擇在酒樓過節(jié),舉家團聚,讓大大小小的酒樓家家“墟撼”。廣州也有許多與冬至有關(guān)的民諺,“冬節(jié)夜最長,難得到天光”;“冬至蘿卜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
2、為什么廣東人說冬至大于年
如今對廣東人來說,冬至似乎比春節(jié)還重要。廣東在以前的時候,農(nóng)民過年的時候是耕種季節(jié),要下田耕種,但是冬至卻不是。所以就有了冬大過年。冬節(jié)的習俗在我國許多地方一直延續(xù)下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廣州,那里的居民就稱冬至為冬節(jié),即便是三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這天家家都要買肉來吃,其重視程度僅次于年節(jié)。
3、冬至的禁忌
中國有四大鬼節(jié):三月三、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不過冬至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燒紙的習俗,所以也是一個鬼節(jié)。
冬至天最短,氣溫驟降,因此鬼氣逼人。這一天,商家早早打烊,太陽落山便無人出門,小孩子也不敢出門玩耍。女人一定要出門,必得男人陪伴??傊?冬至極不吉利的。
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于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鬼節(jié)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呆著。
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冬至上墳有什么講究禁忌
1、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jù)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氣。
2、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tài)度為好。其他鄰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觸碰占據(jù)。
3、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掃除墓前的雜物,清洗下,墓碑。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4、選擇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象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倍脸詼珗A,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jīng)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柜床燈的后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北京冬至的禁忌
1、北京冬至的禁忌
冬至天最短,氣溫驟降,因此鬼氣逼人。這一天,商家早早打烊,太陽落山便無人出門,小孩子也不敢出門玩耍。女人一定要出門,必得男人陪伴??傊?冬至極不吉利的。
1.1、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于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鬼節(jié)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呆著。
1.2、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1.3、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1.4、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5、不可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那個。
1.6、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盡量避免出門。
民間的一些習俗禁忌是在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在社會前進發(fā)展過程中早已證明是不可信的,我們應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
2、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時,太陽黃經(jīng)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shù)九寒天。天文學上規(guī)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jié)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于黃經(jīng)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沒有10小時左右。
3、關(guān)于冬至的三侯
蚯蚓結(jié):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麇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北京冬至吃什么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我國許多地方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據(jù)《燕京歲時記》載:“冬至餛飩夏至面”。冬至這天,京師人家多食餛飩。南宋時,當時臨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這一天吃餛飩的風俗。宋朝人周密說,臨安人在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祭掃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國才開始盛行冬至食餛飩祭祖的風俗。
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shù)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香,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各地有不少特色的。
冬至養(yǎng)生吃什么食物好
1、八寶粥: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y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2、堅果:中醫(y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jié)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shù)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yǎng)生的竅門。
3、核桃:核桃有著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能夠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中醫(yī)認為核桃仁味性甘溫,有“黑發(fā),固精,治燥,調(diào)血之功”。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無論生食、炒食,還是配制糕點、糖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食用時不要去掉其表面的褐色薄皮。
4、蘿卜:民間有言:“冬至蘿卜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卜賽過小人參。”所以冬至吃蘿卜最滋補,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卜排骨湯,補充營養(yǎng),滋補身體,又能增強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