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的正確方法是什么
中醫(yī)運動養(yǎng)生的學習方法是什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人種,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您是否正在關注養(yǎng)生保健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心肺復蘇的正確方法是什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我們在日常生活里面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疾病,有一些疾病如果非常嚴重就有可能出現(xiàn)心跳暫停情況,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只有及時做好心肺復蘇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才能等到救護車救治,想要挽回生命是爭分奪秒的事情,所以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方法就很重要。
大家應該先判斷一下患者的意識,可以大聲的呼喊患者或者搖動患者,看看有沒有反應。湊近他的鼻子、嘴邊,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頸動脈,看是否有搏動,切忌不可同時觸摸兩側頸動脈,容易發(fā)生危險。
做心肺復蘇之前大家還應該開放氣道,應該把患者放平處于仰臥位,昏迷的人經常會因為舌后墜而影響到正常呼吸,導致氣道堵塞,應該跪在患者身體的一邊,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標準是下頜與耳垂的連線垂直于地平線,這樣就說明氣道已經被打開。
如果患者沒有呼吸,那么應該及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然后再摸頸動脈,如果感覺到搏動那么做人工呼吸就可以了,最好能夠找一個干凈的紗布或者手巾蓋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細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與此同時,施救者的眼睛需觀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氣體的灌入而擴張,氣吹完后,松開捏著鼻子的手,讓氣體呼出,這樣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過程。每分鐘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胸外心臟按壓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患者沒有脈搏或者人工呼吸進行了一分鐘后還是沒有摸到心臟跳動,那么就需要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壓的部位。沿著最下緣的兩側肋骨從下往身體中間摸到交接點,叫劍突,以劍突為點向上在胸骨上定出兩橫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線處,這里就是實施點。施救者以一手疊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將掌根部置于剛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胸骨的下陷距離約為4-5厘米,雙手臂必須伸直,不能彎曲,壓下后迅速抬起,頻率控制在每分鐘80-100次。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心肺復蘇的正確方法,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心臟驟停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在很短時間里面把患者搶救過來,那么患者就會失去生命,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一下正確的心肺復蘇方法,這樣就可以在有必要有需要的時候救治別人。
yS630.Com相關推薦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出現(xiàn),尤其是遇到身邊人出現(xiàn)了心臟驟停的情況,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救治,而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心臟復蘇術,一旦就是的進行救治可以為生命爭分奪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手法。那么,心肺復蘇手法是什么呢?
第一,心肺復蘇手法是什么呢?先要判斷患者意識。大聲地呼叫他,或者搖搖他,看是否有反應。湊近他的鼻子、嘴邊,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頸動脈,看是否有搏動,切忌不可同時觸摸兩側頸動脈,容易發(fā)生危險。開放氣道。將患者置于平躺的仰臥位,昏迷的人常常會因舌后墜而造成起到氣道堵塞,這時施救人員要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標準是下頜與耳垂的連線垂直于地平線,這樣就說明氣道已經被打開。
第二,人工呼吸。如患者無呼吸,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然后摸頸動脈,如果能感覺到搏動,那么僅作人工呼吸即可。方法:最好能找一塊干凈的紗布或手巾,該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細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與此同時,施救者的眼睛需觀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氣體的灌入而擴張,氣吹完后,松開捏著鼻子的手,讓氣體呼出,這樣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過程。每分鐘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心肺復蘇手法是什么呢?胸外心臟按壓。如果患者一開始就已經沒有脈搏,或者人工呼吸進行一分鐘后還是沒有觸及,則需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壓的部位。沿著最下緣的兩側肋骨從下往身體中間摸到交接點,叫劍突,以劍突為點向上在胸骨上定出兩橫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線處,這里就是實施點。施救者以一手疊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將掌根部置于剛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胸骨的下陷距離約為4-5厘米,雙手臂必須伸直,不能彎曲,壓下后迅速抬起,頻率控制在每分鐘80-100次。注意事項:必須控制力道,不可太過用勁,因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從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老人的骨質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緊急心跳驟然停止的時候,需要進行心肺復蘇術,通過操作心肺復蘇術可以使心臟恢復心跳和呼吸,可以救治到生命,而終止心肺復蘇也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一般情況下當人體的心跳和脈動都停止,或者是患者的皮膚以及面部的氣色開始慢慢變成灰白色,這樣的情況下需要終止心肺復蘇。
何時終止心肺復蘇
(1)頸動脈搏動:當按壓有效時,每按壓一次可觸摸到頸動脈一次搏動,若中止按壓搏動
亦消失,則應繼續(xù)進行胸外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后脈搏仍然存在,說明病人心搏已恢復。
(2)面色(口唇):復蘇有效時,面色由紫紺轉為紅潤,若變?yōu)榛野?,則說明復蘇無效。
(3)其他:復蘇有效時,可出現(xiàn)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變小并有對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動及四肢抽動。
心肺復蘇終止搶救標準介紹:
現(xiàn)場CpR應堅持不間斷地進行,不可輕易作出停止復蘇的決定,如符合下列條件者,現(xiàn)場搶救人員方可考慮終止復蘇:
(1)患者呼吸已有效恢復。
(2)無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溫下持續(xù)30min以上,EMS人員到場確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員接手承擔復蘇或其他人員接替搶救的指標。
大多數(shù)心跳停止的患者,其心臟會在某個時間點,出現(xiàn)心室纖維顫動。心室纖維顫動有一些進程,倘若去顫術能在患者倒下之五分鐘內實行,則整體急救將有最大的成功率。正因為大部份的突發(fā)狀況并不允許五分鐘內保證一定有醫(yī)護人員到達患者身邊,因此,要達到最大的生存率,只能仰賴一般大眾對心肺復蘇術的熟稔,社區(qū)內隨手可得的自動體外去顫器。
在機場、客機、賭場及醫(yī)院里,已經證明了結合上述二者可得到特別高的救活率。心肺復蘇術不管是在電擊前或電擊后,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心室纖維顫動造成的急性心跳停止發(fā)生,若心肺復蘇術能在第一時間施行,則患者的生存機會將提高二至三倍,在此情況下,心肺復蘇術必須一直持續(xù)到自動體外去顫器或手動去顫器的到來。
倘若患者歷經了五分鐘左右的心室纖維顫動而沒有接受任何處置,則先行短暫的心肺復蘇術(將血液推到大腦及心臟)再實行去顫的手段,已知可比直接施行去顫術,得到更好的成果。而電擊完后立即再行心肺復蘇術(不要浪費時間檢查患者),也是一樣重要的,因大部分的患者在電擊后都呈現(xiàn)心跳停止或無脈搏電流活動,而心肺復蘇可能將上述情形轉換成灌流性心律。
并非所有的死亡都是來自急性心搏停止及心室纖維顫動。有未知比例的患者,其猝倒的病因是窒息,比如溺水或藥物中毒。而在兒童,窒息則是占最大部份急性心跳停止的病因(在成人,最大的病因為心室纖維顫動),約5至15%才是來自心室纖維顫動。在動物的實驗上,證實了在窒息時,最好的急救成果,來自于壓胸及換氣,然而,即使沒有人工呼吸,光是胸部按壓,也比什么都不做,還來得成效高。
心搏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預計的情況和時間內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從而導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環(huán)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如不及時搶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驟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終末期的心臟停搏,若及時采取正確有效的復蘇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復。
心搏驟停一旦發(fā)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4~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必須在現(xiàn)場立即進行,為進一步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傷病員的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
心臟病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了,一旦病發(fā)了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么對于我們人體的生命也是有著極大的威脅的,而對于心臟病來說,心臟復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了,那么心肺復蘇以后食療的方法有哪些呢?
1、冠心三和泥
玉米500克,黃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玉米、黃豆、芝麻分別炒香(熟),研成細末,混入白糖拌勻,用沸水沖服,每次50~80克,1日1~2次。此方有養(yǎng)心神、降血脂、補肝腎、健脾胃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神經官能癥以及脾胃不和、肝腎不足之食欲減弱、腰膝酸軟、短氣乏力、倦怠疲勞、夜臥不安、心慌煩悶等癥。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有利于心臟疾病病人的恢復,并且經常服用一些冠心三和泥還可以促進心肌功能的復蘇哦,對于幫助我們緩解心慌的效果也很不錯哦。
2、蓮心神飲
蓮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術5克,生甘草3克。上藥切碎開水浸泡代茶飲用,每劑泡20分鐘后徐徐飲用,次數(shù)不拘。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壓利水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心胸煩悶、氣短乏力、胸脘痞滿、呼吸困難、形寒腹冷、小便短少、上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嘔吐、食欲不佳等癥。中老年人可作為養(yǎng)生保健茶飲用。這樣的飲品可以有緩解呼吸困難啊或者是氣短乏力等情況,還可以有保護心臟的效果。
3、洋參五味茶
西洋參3克,五味子5克,丹參5克,田七2克,郁金5克。上藥搗爛切細,用開水沖泡2分鐘后即可代茶飲服,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劑。此方有定心神、止心痛、益氣除煩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之心煩失眠、健忘多夢、夜間盜汗、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胸悶痛、心律不齊等癥。西洋參具有補氣的作用,可以緩解疲勞,并且而且洋參五味茶還有很不錯的預防心臟疾病的作用哦,尤其是我們在心臟復蘇以后食用一些洋參五味茶對于幫助我們身體的康復是非常的有好處的。
上面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心肺復蘇以后的食療方了,所以我們在生活如果身邊的朋友們出現(xiàn)了心臟病的癥狀,那么我們也是可以經常在生活中食用這些食療方的哦,對于幫助我們緩解心臟病的病情是非常的有效果的哦。
心肺復蘇是搶救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發(fā)現(xiàn)有人員無自主呼吸和生命體征的時候,應該當機立斷的及時為患者做心肺復蘇,不能耽擱時間,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而且心肺復蘇的手法要正確、規(guī)范,一直做到救護人員的到達。
心肺復蘇一般分為七個步驟,第一步首先要評估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待確保環(huán)境安全后在進行第二步。第二步要觀察患者的意識和呼吸狀態(tài),輕拍患者并大聲呼叫患者,如果患者沒有反應,可通過患者的胸廓起伏的情況來判斷患者有無呼吸。
第三部是撥打急救電話,如果在醫(yī)院里面就無需撥打,只需大聲呼救即可。第四部是采取急救措施,將患者采取仰臥位,跪在患者的一側。第五步是采取胸外按壓,雙手疊加,兩臂垂直的放在患者的兩乳頭連線中點的下方,然后按壓胸部,按壓的深度應該為胸壁的三分之一,按壓的頻率應該為每分鐘一百到一百二十次。
第五步是開放氣道,將患者的下頜部往上提,使耳垂、下頜角的連線和地面處于垂直狀態(tài)。第七部是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應該和胸部按壓同時進行,頻率為做三十次的胸外按壓,再做兩次的人工呼吸,這樣一組動作稱為一組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一定要快,尤其是之前的評估動作,因為搶救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而且心肺復蘇容易消耗體力,可以兩人同時操作,輪流進行。
那么,哪些病癥宜看中醫(yī)呢?中醫(yī)專家認為,中醫(yī)藥治療常見疾病的獨特優(yōu)勢。
功能性疾病 許多人自覺身體不適,出現(xiàn)頭暈目眩、乏力、心悸、盜汗、失眠、健忘、肢麻、便秘、腹瀉等癥狀,但經西醫(yī)化驗、透視、拍片等檢查后未發(fā)現(xiàn)器質性病變,這時宜看中醫(yī)。
病毒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療沒多大效果,而采用中醫(yī)扶正祛邪的方法效果明顯。
對西藥過敏的人所患的疾病 中藥的起源和發(fā)展與人類尋找食物的過程密切相關,所以有藥食同源一說。對西藥有過敏反應的人所患的疾病,用中醫(yī)藥治療有明顯優(yōu)勢。
大病初愈 大病一場后,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乏力、厭食、失眠、消化不良、盜汗、低熱等體虛癥狀。此時,采用中醫(yī)藥治療,能使患者較快地恢復健康。
此外,對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復、疑難雜癥、兒科疾病、婦科疾病、精神疾病、皮膚病等疾病的治療,中醫(yī)藥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貝茨視力訓練恢復法從字面上了解到它是一種視力的恢復訓練,具有提高和修復眼視力的作用,它的訓練步驟一般分為六個。首先是手法按摩,閉上眼睛,用雙手將眼睛覆蓋住,使眼睛充滿溫暖,大概需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手拿掉,可以感到眼睛非常的舒適。每天可以做四五次,也可以用溫熱的毛巾覆蓋在臉上,也起到相同的功效。
第二個步驟是用尺子訓練眼睛,近視患者先選用短的尺子,之后尺子的長度在慢慢提高,遠視而相反,先用長尺,再過渡到短尺。將尺子的邊緣部位放在兩只眼睛的中間,使刻度和眼睛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之后再眺望遠方,使視覺上產生兩條尺子影像,之后將視線收回,重復以上的動作三到五分鐘。
第三是訓練眨眼,十秒中內眨眼三四次,保持這個頻率,眨眼四五十次左右既可,一天可以做三四次。第四是呼吸訓練,當身體處于集中狀態(tài)的時候,人們可能會忘記呼吸,處于屏氣狀態(tài),注意及時恢復到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
第五是做眼睛的移位運動,選用兩個物體,一個眼睛看的清晰,一個看的不清晰,來回看這兩個事物,使眼睛的視線在看的清楚和不清楚之間來回的切換,這是眼睛移位運動的訓練。之后是視覺記憶恢復的訓練,它是一種心理暗示方法,促使視力的恢復。
心肺復蘇術主要需要用于需要緊急需要救治的人群,一般出現(xiàn)以外休克,或者是身體疾病所導致的心臟驟然停止,在這些情況出現(xiàn)后需要得到緊急救治,及時進行心肺復蘇術,而做心肺復蘇術后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心跳,在做完心肺復蘇后也需要注意一些護理措施,需要觀察呼吸,及時進行吸氧。
心肺復蘇后的護理措施是什么?
應進行全面的心血管系統(tǒng)及相關因素的評價,仔細尋找引起心臟驟停的原因,尤其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及電解質紊亂存在,并作及時處理。
如果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不穩(wěn)定,則需要評估全身循環(huán)血容量狀況和心室功能。 維持呼吸
自主循環(huán)恢復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統(tǒng)功能障礙,一些患者可能仍然需要機械通氣和吸氧治療。 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
亦稱腦復蘇。腦復蘇是心肺復蘇最后成功的關鍵。在缺氧狀態(tài)下,腦血流的自主調節(jié)功能喪失,腦血流的維持主要依賴腦灌注壓,任何導致顱內壓升高或體循環(huán)平均動脈壓降低的因素均可減低腦灌注壓,從而進一步減少腦血流。對昏迷患者應維持正常的或輕微增高的平均動脈壓,降低增高的顱內壓,以保證良好的腦灌注。 降溫
復蘇后的高代謝狀態(tài)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體溫增高可導致腦組織氧供需關系的明顯失衡,從而加重腦損傷。所以心跳驟停復蘇后,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積極采取降溫退熱措施。體溫以33~34℃為宜。
脫水
應用滲透性利尿劑配合降溫處理,以減輕腦組織水腫和降低顱壓,有助于大腦功能恢復。 在脫水治療時,應注意防止過度脫水,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難以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
防治抽搐
通過應用冬眠藥物控制缺氧性腦損害引起的四肢抽搐以及降溫過程的寒戰(zhàn)反應。但無需預防性應用抗驚厥藥物。 高壓氧治療:通過增加血氧含量及彌散,提高腦組織氧分壓,改善腦缺氧,降低顱內壓。有條件者應早期應用。
促進早期腦血流灌注
在做完心肺復蘇后還要予以抗凝治療以疏通微循環(huán),用鈣拮抗劑解除腦血管痙攣。 防治急性腎衰竭
如果心臟驟停時間較長或復蘇后持續(xù)低血壓,則易發(fā)生急性腎衰竭。原有腎臟病變的老年患者尤為多見。心肺復蘇早期出現(xiàn)的腎衰竭多為急性腎缺血所致,其恢復時間較腎毒性者長。
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劑量脫水劑和利尿劑,臨床可表現(xiàn)為尿量正常甚至增多 防治急性腎衰竭時應注意維持有效的心臟和循環(huán)功能,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若注射呋塞米后仍然無尿或少尿,則提示急性腎衰竭。此時應按急性腎衰竭處理。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需要靠它來控制。如果心臟發(fā)生病變,就很容易造成心臟復蘇胸骨下陷。心肺部位也會出現(xiàn)問題,心事顫動心是靜只都是經常出現(xiàn)的癥狀,而且胸骨下陷的距離是由心臟的健康與否來決定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要及時解決,否則會出現(xiàn)心肌梗塞等疾病。
1、心室顫動:心室肌發(fā)生快速而極不規(guī)則、不協(xié)調的連續(xù)顫動。心電圖表現(xiàn)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規(guī)則的連續(xù)的室顫波,頻率為200-500次/分,這種心搏驟停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80%。心室顫動如能立刻給予電除顫,則復蘇成功率較高。
2、心室靜止:心室肌完全喪失了收縮活動,呈靜止狀態(tài)。心電圖表現(xiàn)呈一直線或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驟停一段時間后(如3~5min)出現(xiàn)。
3、心電-機械分離:此種情況也就是緩慢而無效的心室自主節(jié)律。心室肌可斷續(xù)出現(xiàn)緩慢而極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縮。心電圖表現(xiàn)為間斷出現(xiàn)并逐步增寬的QRS波群,頻率多為20-30次/分以下。由于心臟無有效泵血功能,聽診無心音,周圍動脈也觸及不到搏動。此型多為嚴重心肌損傷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靜止告終,復蘇較困難。
心搏驟停的以上3種心電圖類型及其心臟活動情況雖各有特點,但心臟喪失有效泵血功能導致循環(huán)驟停是共同的結果。全身組織急性缺血、缺氧時,機體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活動增強,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及相關激素,使外周血管收縮,以保證腦心等重要器官供血;缺氧又導致無氧代謝和乳酸增多,引起代謝性酸中毒。急性缺氧對器官的損害,以大腦最為嚴重,隨著腦血流量的急驟下降,腦神經元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迅速降低,細胞不能保持膜內外離子梯度,加上乳酸鹽積聚,細胞水腫和酸中毒,進而細胞代謝停止,細胞變性及溶酶體酶釋放而導致腦等組織細胞的不可逆損害。缺氧對心臟的影響可由于兒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使希氏束及浦氏系統(tǒng)自律性增高,室顫閾降低;嚴重缺氧導致心肌超微結構受損而發(fā)生不可逆損傷。持久缺血缺氧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肝小葉中心性壞死等臟器損傷和功能障礙或衰竭等并發(fā)癥。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肺復蘇這種手術的治療對象以及治療的遠離吧,為了增加大家對這種治療方法的認識,建議大家可以來了解下面的內容。心肺復蘇主要是用于治療昏闕的癥狀,通過人工的方法將氧氣輸送到飛強,配合心外按摩的方法促進血液從肺部中交換氧氣,對于促進心臟的跳動是很好的治療療程。
心肺復蘇原理
空氣中含百分之八十的氮氣,百分之二十之氧氣其中包括微量之其他氣體而經由人體呼吸再呼出 之空氣成分經化驗分析氮氣仍占約百分之八十,氧氣卻降低為百分之十六,二氧化碳占了百分之四, 這項分析讓我們了解經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氣體中氧的份量仍足夠供應我們正常所需的要求。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氣進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從肺部交換氧氣再循環(huán)到腦部及全 身以維持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之存活。
心肺復蘇的重要性
人體是靠心臟的跳動、血管的節(jié)律運動和肺的呼吸,將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運送到人的各個部分,以供機體正?;顒?并通過血液流動和呼吸將二氧化碳和廢物排出體外。在一般情況下,心跳停止即腦組織缺氧4分鐘之內,可恢復其原有功能,心跳停止超出4分鐘,易造成腦組織永久性損害,甚至導致死亡。所以搶救此類傷員要及時、迅速,以竭力挽救傷員生命。
心肺復蘇適應癥和禁忌癥
1.適應癥
因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環(huán)驟停(包括心搏驟停、心室纖顫及心搏極弱)
2.禁忌癥
胸壁開放性損傷;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醫(yī)學教育罔;凡已明確心、肺、腦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無法逆轉者,可不必進行復蘇術,如晚期癌癥等。
心肺復蘇步驟
1.判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yī)務人員幫助搶救,并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蘇,并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胸外按壓
①準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臥,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②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手法:采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jié)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頻率:≥100次/分
5.開放氣道
①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②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其頭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并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人工呼吸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持續(xù)心肺復蘇
持續(xù)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蘇。
8.觀察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①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②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③觀察循環(huán):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④判斷復蘇成功:繼續(xù)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心肺復蘇術主要是用于緊急救治的情況下所操作的一種緊急救治的方法,一般身體患有重疾,或者是在發(fā)生以外后人體就會容易出現(xiàn)暫時昏迷,或者是暫時休克以及暫時失去心跳等,而心肺復蘇術可以緊急救治這些情況,而操作心肺復蘇術需要掌握好步驟,一般需要觀察病人的心跳以及呼吸狀態(tài),然后進行按壓。
簡述心肺復蘇的步驟
判斷意識
1、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yī)務人員幫助搶救,并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蘇,并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 胸外按壓(C)
(1) 準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臥,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2) 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手法:采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jié)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 頻率:≥100次/分
5、開放氣道(A)
(1) 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2) 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其頭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并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心肺復蘇的基本步驟
人工呼吸(B)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持續(xù)心肺復蘇
持續(xù)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蘇。
觀察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1) 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2) 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 觀察循環(huán):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 判斷復蘇成功:繼續(xù)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對于急救醫(yī)務人員來說,如果同時接到兩個相同的病人,尤其是心肺復蘇情況的,會特別的緊急,是一定要掌握好雙人心肺復蘇操作流程相關知識的。二人同時到達現(xiàn)場會增加很大的難度,這也是考察醫(yī)務人員醫(yī)術與業(yè)務熟練與否的關鍵時刻。具體的實施步驟,大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
操作要點
1.二人非同時達到現(xiàn)場
如果第一名搶救者先到現(xiàn)場,第二名搶救者在搶救過程中趕到現(xiàn)場,則開始雙人心肺復蘇的最佳時機,是在第一名搶救者完成15次閉胸心臟按壓和2次吹氣的周期后立刻接替:一名搶救者位于患者頭旁側,打開氣道,負責人工呼吸。另一名搶救者位于第一名搶救者的對側患者的胸旁,負責觸摸頸動脈5秒鐘,并確定胸外按壓的部位。如無呼吸,吹氣者連續(xù)吹氣兩口。如無脈搏,按壓者立即開始進行閉胸心臟按壓,按壓5次后停頓1~1.5秒,吹氣者在此期間吹氣一口。
2.二人同時達到現(xiàn)場
如在心肺復蘇尚未開始時兩名搶救者同時趕到現(xiàn)場,兩人應立即進行分工,一名搶救者立即打電話叫救護車,另一名搶救者立即開始單人心肺復蘇。在呼叫急救電話時注意應說明:①事情的發(fā)生地點(詳細地址,包括明顯的路標或其他醒目的標志);②當時所用的電話號碼,以備救護車找不到地址時通過電話聯(lián)系;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或事件;④需要救助的人數(shù);⑤對受難者采取了什么救助措施和正在做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指導。當對方聽明白后方可掛機。打完電話的搶救者回到患者身旁后,立即按照第一條的操作程序開始雙人心肺復蘇。
3.二人配合
雙人心肺復蘇時兩名搶救者必須配合默契,吹氣必須在心臟按壓的松弛時間內完成。按壓頻率為80~100次/分鐘,按壓與呼吸比例為5:1。負責人工呼吸者除進行吹氣外還要負責觸摸頸動脈,以判斷按壓是否有效以及患者是否恢復自主循環(huán)和呼吸。當心臟按壓者疲勞時兩者應互換位置。心臟按壓停止時間不得超過5秒鐘
心肺復蘇術是指在病人出現(xiàn)緊急情況暫時休克后的緊急救治,通過心肺復蘇術可以使病人恢復正常心跳,維持生命,而心肺復蘇也需要掌握好要點和操作手法才可以正確的救治,而心肺復蘇術注意的三個步驟為第一需要按壓病人的胸腔來恢復心跳,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做人工呼吸,將病人頭部抬起,注意按壓頻率。
心肺復蘇的三個步驟是什么?
心肺復蘇的三個基本步驟可歸納為CAB,
第一步為
C:胸外按壓,按壓30次,按壓點為胸骨下段,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后開放氣道
(A):一般為壓額抬頜法。最后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B)2次,每次吹氣超過1秒,吹氣前只需普通吸氣即可。如此以30次按壓后吹氣兩次反復操作直至簡直恢復自主生命體征或急救人員趕到。
其他步驟
1、判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yī)務人員幫助搶救,并攜帶除顫儀。
3、判斷心跳、呼吸
掀開棉被,解開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判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蘇,并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胸外按壓(C)
(1) 準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臥,胸部下墊按壓板,墊腳凳。
(2) 胸外按壓30次(17秒完成):
A、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手法:采用雙手疊扣法,腕肘關節(jié)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 頻率:≥100次/分
5、開放氣道(A)
(1) 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異物
(2) 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托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其頭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并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持續(xù)心肺復蘇
持續(xù)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蘇。
8.觀察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1) 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2) 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 觀察循環(huán):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 判斷復蘇成功:繼續(xù)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9、整理、記錄
(1) 撤按壓板,給病人整理衣服、頭部墊枕、蓋好棉被、安裝床頭擋。
(2) 洗手,記錄搶救過程。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心肺復蘇術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比較熟悉的緊急救治的方式,通過心肺復蘇術可以使病人在危及的時刻得到救治,而做心肺復蘇術也需要注意一些手法和操作的方法以及注意按壓頻率,一般情況下做心肺復蘇術也需要多注意一些事項,在做人工呼吸的時候要注意吹氣的力度,按壓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按壓的力度。
簡述心肺復蘇的注意事項
復蘇過程為3期:初期復蘇即現(xiàn)場搶救,最為緊迫,主要是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一支持基礎的生命活動.2期是藥物及器械的復蘇,3期是腦復蘇和復蘇后的處理.
A在判斷病人無呼吸和大動脈搏動及呼之無反映后,首要將病人平放在地上(保證身下是硬的板子或床,最好在地上)解開衣服檢查頸椎有無損傷后開放氣道,嘴里有異物,義齒者頭偏向一側用兩手指取出.
B摸靠近自己這一側的頸動脈,默數(shù)1001 1002 1003 1004 1005后無搏動者,(左手放在患者前額,右手食指中指拖住下顎, 大拇指放在下嘴唇邊同時左手向下壓,右手往上抬,開放氣道)這一動作是同時做的,然后捏住鼻子用大拇指搬開嘴,向嘴里連吹2口氣后放開鼻子合龍嘴,耳朵感受鼻子里出的氣,眼睛看胸闊的起伏,有起伏表示有效.
C人工循環(huán),兩乳頭連線中點為按壓點,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壓點上,另一手壓在前一手上,按壓時手始終是直的不得有一點彎曲,一上身重力垂直下壓.胸骨下限4~5厘米,不可用力過度造成胸骨短列(老年人例外,因為骨頭太脆了),然后放松,但掌不可離開按壓部位.開始按壓:在按壓點壓30次 壓1 壓2~~~~壓10 11 12 13~~~~30照人工呼吸連吹2口氣,循環(huán)5次,按壓頻率每分鐘100到120次再次檢查摸靠近自己這一側的頸動脈,默數(shù)1001 1002 1003 1004 1005無搏動繼續(xù)5個循環(huán),有搏動檢查散大瞳孔有無縮小,肢端皮膚是否恢復正常不在冷而蒼白,有無自主呼吸,脈搏在60次以上,意識恢復等.發(fā)現(xiàn)次類病人先打120后在進行徒手心肺復蘇,爭取時間.
注意:
1、身下保正是硬的,最好是在地上;
2、先解開衣服,必須先檢查頸椎有無損傷;
3、吹氣后只有胸闊有起伏才能保證吹氣有效;
4、手臂必須是直的,否則達不到力量;手不可離開按壓點;
5、按壓與吹氣比例是30:2
6、復蘇操作不可間斷,組織好人力,并積極準備2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