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了怎么辦 教你治療好方法
夏季養(yǎng)生教你怎樣避免。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茖W的養(yǎng)生保健是怎么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脫肛了怎么辦 教你治療好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都會存在脫肛的情況產(chǎn)生,這是容易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的,大家在平時就需要合理方法改善脫肛問題,脫肛的問題對我們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那么具體如何治療脫肛的情況,一起看看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法。
藥物注射
脫肛的情況在平時很常見,這對我們健康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首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藥物注射,將藥物注射在直腸粘膜下層,使粘膜與肌層粘連,注射在直腸周圍間隙,使直腸壁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這種方法雖然非常有效但是有一定的風險,如果藥量過多,濃度過大時,會造成直腸粘連或旁邊的組織壞死,所以老年人跟幼兒時不建議使用的,這種方法可以用于急救,但是不建議長期使用,以免造成對身體的傷害,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脫肛的情況,是大家不能錯過的。
服用藥物
想要讓我們解決脫肛問題,實際上最健康安全的方法就是服用藥物,可以采用黃芪,當歸,黨參,白術(shù),柴胡,生麻,陳皮等多種藥材熬成濃湯服用,堅持每日服用一次,長期使用可以治療脫肛現(xiàn)象,這些湯藥除了可以服用外,還可以用作洗護作用,服用后使用剩余的湯藥清洗下體,長期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是目前治療脫肛最安全的方法,通過服用中藥材來解決脫肛問題,這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而且這也是比較健康的,不容易產(chǎn)生問題。
提肛運動
除了上面介紹的解決脫肛問題的方法,我們在平日里也需要做一些有效的運動,例如可以經(jīng)常的做一些提肛運動,提肛運動可以有效的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huán),還可以防止痔瘡等疾病,早起晚睡時躺床上提肛56次,大小便后提肛16次,出力是提肛16次等,堅持長期提肛運動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療脫肛,這樣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可以放心去也用的,大家可以放心。
脫肛的問題在平時很常見,很多人都會有脫肛的問題產(chǎn)生,這是容易對我們健康造成影響的,所以大家在平時就需要合理方法解決脫肛問題,上面推薦的這些治療方法非常不錯,不僅可以治療脫肛問題,還能很好的預防脫肛問題出現(xiàn)。
ys630.coM延伸閱讀
保持心情愉快、情緒穩(wěn)定,平時多做運動,保持身體血液循環(huán)正常,也能有效的預防脫發(fā)。預防脫發(fā)要少吃刺激性食物,盡量改掉抽煙、喝酒、喝咖啡的生活習慣,同時也避免攝取過多的糖、鹽、油等,以免阻礙機體正常循環(huán),頭皮產(chǎn)生過多油脂,導致脫發(fā)。
洗發(fā)時,使用具有舒緩作用的洗發(fā)水,既能保持頭發(fā)的清潔,減少多余油脂;又能促進頭皮健康,強韌發(fā)絲,還能起到預防脫發(fā)的目的,預防脫發(fā)要減少燙發(fā)、染發(fā)的次數(shù)。
每日在放松時進行頭部按摩可以預防脫發(fā),簡單預防脫發(fā)的方法就是雙手十指在頭皮上向前或向后梳理頭發(fā),按摩頭皮,以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huán),幫助毛囊吸收養(yǎng)分,避免脫發(fā)。
這些食療可以治療脫發(fā)
1、何首烏粥
加工過的何首烏30克、粳米100克、大棗3枚、冰糖少許,何首烏加水煎煮,取湯汁與粳米、大棗、冰糖同煮,可補腎和胃、烏發(fā)養(yǎng)發(fā)。
2、枸杞黑芝麻粥
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枸杞10克煮粥,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的功效,適用于頭發(fā)早白、脫發(fā)及陰虛燥熱便秘者。
3、黑豆核桃桑葚粥
黑豆30克,核桃仁、桑葚子各10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煮粥。此方具有補腎養(yǎng)血、生發(fā)養(yǎng)發(fā)的作用。
4、雜糧粥
小麥、燕麥、燕麥片、蕎麥、玉米、糙米、黑米、紅米、小米、高梁、蓮子、紅薏米、黃豆、紅豆、黑豆、眉豆、芝麻。所有食材加水煲為粥,若先用熱水泡4小時,煲半小時即可。雜糧粥對控油不但見效快,而且效果明顯,對脂溢性脫發(fā)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5、枸杞子大米粥
枸杞子與大米煮粥吃,長期食用枸杞子粥不僅能治療脫發(fā),還有明目、補腎、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
現(xiàn)在我們正處于冬季,在這時候也是我們?nèi)梭w最容易出現(xiàn)落枕的時候,這時候寒氣很容易就侵襲我們?nèi)梭w的健康,所以在時候就容易導致我們出現(xiàn)落枕的情況,所以在平時就要注意方法及時解決才行,那么具體應(yīng)該怎么做呢,一起看看吧。
換掉高枕頭:很多人在平時睡覺的時候都喜歡用比較高的鎮(zhèn)痛,但是實際上導致我們出現(xiàn)落枕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你所使用的枕頭過高,過高的枕頭不但使頸部的肌肉和關(guān)節(jié)不能得到放松,在這時候就會導致頸部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這時候就會因為頸部肌肉和關(guān)節(jié)的受壓而造成局部的緊張和疲勞,結(jié)果就容易造成頸部的損傷。因此,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使用的枕頭過高的話,最好是馬上換上一個高矮適宜的枕頭為好。
熱敷:出現(xiàn)落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寒氣侵襲所導致,因此如果是因為受了風寒而造成的脖子疼痛的話,那么,你可以用熱毛巾或熱敷袋熱敷你的脖子,這樣就能夠幫助我們在一定的程度上驅(qū)趕寒氣,同時可以幫助我們緩解脖子的僵硬和酸痛。
拔罐:而且如果落枕造成了你頸部肌肉嚴重的痙攣和疼痛的話,那我們在這時候就可以采取拔罐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緩解頸部的不適情況,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緩解落枕的疼痛問題。而且如果疼痛仍然不能緩解的話,你還可以到醫(yī)院進行局部的封閉,這樣治療下來,一般情況會在2-3天恢復過來的。
上面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了落枕的解決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落枕的情況,在這時候就要注意方法解決和治療落枕的問題才行,上面給大家推薦的幾個方法效果都很不錯,出現(xiàn)落枕的情況后就應(yīng)該用這樣的方法緩解不適才行。
落枕是常見的癥狀,早上起床后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了落枕的現(xiàn)象,落枕后帶來的痛苦、和工作上的不便就不用說了。由于它可以自愈,很少有人去醫(yī)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能有效治療落枕的辦法,火罐療法。落枕和頸椎病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頸部不適,不妨來試試火罐療法吧。
落枕走罐+艾灸
對于風寒阻絡(luò)型的落枕,使用火罐療法較好。這類患者一般是晨起出現(xiàn)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適,轉(zhuǎn)側(cè)受限,尤以旋轉(zhuǎn)后仰為甚,頭歪向健側(cè),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等癥狀。
對這種情況可采用在頸部及落枕周邊部位走罐、留罐和艾灸綜合療法來治療。先在疼痛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采用走罐的方法,直至皮膚紅暈為度;之后再在風門、風池、大椎穴等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上述穴位10分鐘,每日1次,直至癥狀緩解為止。
頸部的火罐療法
頸椎病
針刺放血+走罐+艾灸
頸部肌肉常暴露在外,極易受到秋風寒氣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肌肉痙攣,進而壓迫到頸部周圍神經(jīng)、血管,引發(fā)頸部疼痛不適。寒濕阻絡(luò)型頸椎病患者尤為適宜。
這類患者的主要癥狀有頭痛、后枕部疼痛、頸項強硬、轉(zhuǎn)側(cè)不利、一側(cè)或兩側(cè)肩背與手指麻木酸痛,或頭痛牽涉至上背痛、頸肩部畏寒喜熱,頸椎旁有時可以觸及腫脹結(jié)節(jié)。
在治療時可先用梅花針輕叩上述疼痛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后在這些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再用走罐的方法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1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日常按摩有效治療方法
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
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勺笥沂纸惶孢M行。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guān)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5、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cè)偏及旋轉(zhuǎn)等活動,此動作應(yīng)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了吧,特別容易會出現(xiàn)的情況就是怕冷了,這樣的情況就說明了我們是屬于虛寒的體質(zhì)了,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重視,選擇合適的祛寒方法很有必要,大家一起看看應(yīng)該怎么做吧。
生姜在中醫(y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這對于身體虛寒的朋友們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了,在生活中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幫助自己祛寒,好處是特別多的,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保暖哦。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姜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zhì),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fā)。半塊姜的用量是對于一般家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對于虛寒的朋友們來說,在生活中經(jīng)常的通過生姜泡腳來幫助自己祛寒,這是特別好的一個方法了。
上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了祛寒的方法了,可以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屬于身體虛寒的了,所以在這時候選擇合適的方法來祛寒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上面推薦的方法都是特別有效果的,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祛寒,是虛寒的朋友們不能錯過的。
在晨起時發(fā)現(xiàn)頸部酸痛,活動會受限,這是落枕的癥狀。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熱敷局部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下面小編就介紹關(guān)于治療落枕的有效方法大全。
提供按摩治療法
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勺笥沂纸惶孢M行。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guān)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5.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cè)偏及旋轉(zhuǎn)等活動,此動作應(yīng)緩慢進行,且不可用力過猛。
運動療法
低頭仰頭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朝天上看。停3秒鐘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左右擺頭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然后再向右擺,這樣反復20次。
搖擺下頜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搖擺下頜,連續(xù)20次。
伸縮頸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將頸部盡量向上伸長,再將頸部盡量向下收縮,連續(xù)伸縮20次。
旋轉(zhuǎn)頸部坐在椅子上,身體不動,先向左旋轉(zhuǎn)頸部90度,再向右旋轉(zhuǎn)頸部90度,連做20次。
按摩枕部用兩手掌在枕部用力按摩,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按摩法
本人由于睡姿不好或受冷風吹等,時有落枕發(fā)生,頸、肩部劇痛,工作不便,多次去醫(yī)院治療,后看按摩書,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jīng)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為落枕患者正確地按摩
正確地為落枕患者按摩,是為患者減輕痛苦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且省時、安全、便捷。為落枕按摩需要有正確的按摩方法,切不可胡亂端弄,重則會對患者造成不適,加重落枕情況。正確的按摩方法如下:
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術(shù)者站于其后或一側(cè)。
1.用拇指自上而下在頸部做推法數(shù)次,以理順筋肉。
2.用拇指揉按頸部的壓痛點數(shù)次,以消散筋結(jié)。
3.一手按住痛點,另一手扶于頭頂部,做頸部的屈伸、旋轉(zhuǎn)活動法。其活動范圍可逐漸加大,以改善頸部的活動功能。取穴:風池、頸中、肩井、肩外俞、絕骨、落枕穴。
4.做頸部的側(cè)扳法和旋轉(zhuǎn)扳動法,以矯正頸部軟組織及小關(guān)節(jié)的位置。具體操作如下:
①頸部側(cè)扳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術(shù)者站于其旁(以向左側(cè)扳法為例)。施術(shù)者右手虎口張開卡在頸部的左側(cè),左手扳于頭部右側(cè),向左用力,囑病人充分放松,兩手成相反方向。當側(cè)屈至最大角度時,稍用力扳動,可發(fā)出咔噠響聲。然后用同法施于對側(cè)。
②頸部旋轉(zhuǎn)扳動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術(shù)者站于其后。施術(shù)者一手扶于頭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領(lǐng)部,稍加活動后囑病人充分放松,當旋轉(zhuǎn)至最大角度時,兩手成相反方向扭轉(zhuǎn),并可發(fā)出咔噠響聲。然后用同法施于對側(cè)。
如上述手法為落枕患者正確按摩后,有緩解痙攣、順筋歸位的作用。
注意事項:在使用頸部扳動法時,應(yīng)注意角度和力量,切勿猛力扳扭。
牽引療法
對于落枕后是否用牽引療法,則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可以像頸椎病一樣采用頜枕托牽引,且重量可適當加重,常用重量為4公斤一7公斤,牽引時間為20一30分鐘。但也有人認為,落枕后牽引不僅無效,反而使疼痛加劇。在與頸椎病頸型作鑒別診斷時,若用兩手稍用力將患者頭頸部向上牽引時,頸型頸椎病癥狀可消失或緩解,而落枕者則疼痛加劇。一般認為,因為落枕后肌肉處于痙攣狀態(tài)。
落枕健康小貼士,所以牽引時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講究,過輕往住效果差,過重又易加重損傷。因此,可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當然,是否使用牽引療法,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探討、研究。有些醫(yī)院應(yīng)用牽引療法治療落枕已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根據(jù)實踐,也可使用牽引療法。
物理療法
落枕的物理療法主要為電興奮療法。將一電極置于痛點,另一極置于其周圍,電極間距2厘米一3厘米。治療后,患者作頭部運動數(shù)分鐘。每日12次,數(shù)日即可痊愈。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療法及局部冷療法或濕熱敷法治療。
中醫(yī)療法
1.一般落枕經(jīng)1~2次治療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實際上是在頸部長期病變的基礎(chǔ)上發(fā)病,如頸部肌肉長期勞損或頸椎有退行性病變等,在一定條件下誘發(fā)本病,即使通過治療使紊亂的關(guān)節(jié)復位,但頸部軟組織的充血、水腫、增厚等炎性變化也會繼續(xù)造成頸部不適,需要2周甚至1個月以上的治療、休息才能痊愈。
2.扳法是治療外傷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頸椎棘突有偏歪時使用。操作時用力要求穩(wěn)而有突發(fā)性,以聽到有彈響聲為佳,但切不可強求有彈響聲,要適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確診斷,排除骨折、脫位或腫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頭痛嚴重、頸部不能轉(zhuǎn)動者,可先按揉患側(cè)肩井穴2~3分鐘,并囑患者緩緩轉(zhuǎn)動頸項,當疼痛稍減后,再行治療。
4.頸項部保暖,避風寒,以免影響療效。
5.不宜睡高枕,枕頭要富有彈性,高度以側(cè)臥位時頭部與身體能平直為佳。
中醫(yī)療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cè)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星附膏、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diào)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另外,有一部分中成藥亦具有不錯的療效,是結(jié)合了針灸與藥物的原理,在臨床上具有不錯的療效。
推拿
兩手同時點揉承漿、風府穴約1分鐘,手法輕柔,然后雙手點揉患部對側(cè)之合谷、后溪穴,強刺激(以病人耐受為度),同時令患者輕緩左右扭頸,盡量扭轉(zhuǎn)至最大限度,約1分鐘,然后低頭,仰頭,活動頸部。若落枕癥狀較輕,此手法即可獲效。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風門、肩井。
阿是穴位置:頸部壓痛最顯處。
(二)治法
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快速點刺3~5下,或用皮膚針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積,可相當于罐具口徑。然后,選用適當口徑之罐具吸拔。配穴可取1~2個,針刺得氣后,留針,再于針上拔罐。吸拔時間均為10~15分鐘。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鐘。每日1次,不計療程。
醋敷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后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nèi)可治愈。
機械療法
按摩棒強而有勁的捶打按摩功能滲透肌肉組織,可有效減輕酸痛。按摩棒的重量全集中在按摩頭上,因大幅度加強了按摩力度。效果非常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