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羊肉(地方特色)的做法
冬季養(yǎng)生羊肉。
終生保健,終生康??;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相信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您對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燒羊肉(地方特色)的做法”,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慣了依賴的生活,你是否已經(jīng)喪失了很多能力。至少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喪失了做飯的能力。想要全能的你,肯定不希望自己這樣。所以,現(xiàn)在就請跟我來學一下如何做好燒羊肉(地方特色)。
2.1大蔥切一下,姜、蒜拍松。
3.2將羊肉冷水下鍋焯過洗凈。
4.1大火燒開,燒十五分鐘,水揮發(fā)的過程中會帶走膻氣。
5.2冷水下羊肉、蔥姜蒜。
6.1這時把羊油切塊,取些八大味。
7.2加蓋轉(zhuǎn)小火燒1小時左右,至羊肉酥爛。
8.1羊油煉好后下八大味炒香,關(guān)火待油稍涼。
9.2取炒鍋下羊油、姜片,加少許水,中火練制羊油。
10.1將羊油經(jīng)濾網(wǎng)倒入碗中。
11.2取一耐熱的碗,放入辣椒粉和適量紅干椒。
12.用筷子攪均勻,羊辣油就做好了。
13.把煮好的羊肉晾涼切成適口的塊。
14.取鍋下羊肉及原湯燒開,加適量鹽調(diào)味。
15.盛入碗中澆上羊辣油。
16.撒上香菜。流口水了吧?那你還等什么?!
燒羊肉(地方特色)對于還沒結(jié)婚的人兒最具誘惑力了。所以如果你能盡快學成,不當享受到了不一樣的美味,而且還解決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ys630.coM延伸閱讀
隨著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吃方面就越來越講究了,中國是美食文化極其豐富的國家,每個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的美食的味道會有很大區(qū)別,比如四川地區(qū)流行麻辣味,湖南地區(qū)流行香辣味等等,如果想要了解中國地方特色菜的話,下面這幾種特色菜值得學習做來吃。
第一、廣式紅燒肉
食材:無皮五花肉2斤,鹽、味精、糖、生抽、老抽、料酒
做法:
1.肉切成片,記得哦,不是平時切的肉塊哦。
2.熱鍋下油(少量就好了,五花會出油的),將肉倒入翻炒,加料酒2茶匙爆香至水分稍干怎么才能快速減肥,倒入老抽3茶匙、生抽5茶匙、鹽1茶匙、味精1/2茶匙、糖6茶匙加水至剛好蓋過肉,待煮開后換文火燉煮至起糖膠即可裝盤。
第二、金針豆腐
食材:金針菇半斤、肉絲4兩、豆腐5條、蒜瓣3個,鹽、味精、生抽
做法:
1.豆腐切成1.5CM厚的塊子,用熱鍋熱油煎炸至金黃色后撈起備用。
2.熱鍋熱油,猛火倒入蒜泥炒香,放入肉絲、金針菇翻炒(油要夠),加鹽、味精及少量生抽翻炒至熟時(金針菇會出水,不必放水)加入炸好的豆腐一同拌炒幾下,即可裝盤。
第三、清蒸鱸魚
食材:鱸魚一條、蔥、姜、鹽、味精、糖、生抽
做法:
1.魚宰殺好后沿魚背兩邊魚鰭部位各片一刀(術(shù)語,即用力的劃一刀),目的在于把魚蒸透
2.取食鹽少許均勻涂抹在魚身上,腌制15分鐘
3.取魚裝盤,盤底及魚身上鋪姜片少許
4.燒鍋放水待開后用支架隔水大火猛蒸10分鐘(視魚大小,不宜時間過長,否則魚肉會蒸老而失去原有的嫩滑)
5.熄火取出,將魚盤內(nèi)蒸出的汁液及姜片倒去(一定要倒干凈,不然會殘留魚腥味)
6.冷鍋倒入生抽適量、水2茶匙、味精少許、糖少許煮開后澆魚上,鋪上生姜絲、蔥絲
7.熱鍋燒沸油,澆在姜蔥絲上,完成。
第四、蒜蓉開邊蝦
食材:蝦,粉絲,高粱酒,青紅椒,蒜蓉,鹽
做法:
1.粉絲泡溫水泡軟,要完全軟哦。放高粱酒。
2.蝦的處理用剪刀剪去須、腳和頭尖尖的部分,再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蝦頭尾,讓它成C型,刀狠狠給它從背部片下去,剩尾巴連著,成人字型蝦。
3.蒜蓉下鍋與一小勺鹽炒香,起鍋,只要有香味就可以咯。
4.泡好的粉絲墊盤底,蝦排開,并把蒜蓉鋪蝦肉面。
5.這道菜是用蒸的,所以就下鍋蒸吧。
6.蒸好后,用一點油爆香青椒紅椒,然后馬上淋再蝦上,并加上一點點醬油,完成。
第五、麻辣豆腐
食材:豆腐,豬肉餡,油,淀粉,麻辣川味醬,白糖
做法:
1.準備食材,鍋內(nèi)放入水,加入一勺鹽燒開,放入豆腐焯燙片刻撈起。
2.熱鍋放入少許的油,將肉泥放入小火炒變色。
3.加入川味醬炒出香味,依然是小火哦。
4.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小刀將豆腐切小塊也一并放入燒開。
5.轉(zhuǎn)中小火燒至入味,淋少許的水淀粉收汁,加點糖提鮮就可以出鍋了。
中國地方特色小吃 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而且中國名族多元化,所以中國的飲食可謂是不可小覷。下面小編就先給大家介紹我們中國各地比較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
1、臺北:鴛鴦火鍋
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jù)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疱佔钪匾氖菧?,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跟吃川菜一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選擇。有別于其它火鍋的是,材料里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格豐儉由人,折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2、高雄:蚵仔煎
蚵仔高雄特產(chǎn),是殼類海產(chǎn)的一種。先用線粉攪拌蚵仔,然后把雞蛋打散放油煎,讓雞蛋包著蚵仔,像雞蛋餅一樣。
3、臺南:炒鱔魚
臺南特產(chǎn)。佐料有糖、鹽,以及九王,雖然用炒的做法,但魚依然可以保持鮮美,還帶著淡淡的甜味。
4、香港: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號”。廣東人逢年過節(jié)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視)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5、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qū)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里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老鄉(xiāng)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后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6、大連:咸魚餅子
咸魚餅子從當?shù)剞r(nóng)村流入城市,現(xiàn)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fā)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想吃?。康戎彀?!
7、梅州:客家釀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nèi)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chuàng)出如此美味。
8、齊齊哈爾:殺豬菜
過年了,村里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后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里煮了過油,然后和酸菜、血腸一起燉。農(nóng)村里灶膛火映著大娘的臉,鍋里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里飯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
9、湛江:本地雞
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粗料精制,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一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選自湛江信宜縣吃谷米和草長大的農(nóng)家土雞,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一窩蛋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zhì)纖維結(jié)實,易積聚養(yǎng)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10、延安:羊腥湯
延安好吃的東西很多: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長煎餅,最應該嘗一嘗的是羊腥湯。羊肉,羊雜加上作料熬的湯,原料做法簡單的很。圍著羊肚手巾的老鄉(xiāng)蹲在一起,手里捧著冒著熱氣的羊湯,在四季平均氣溫只有9攝氏度的延安,這個冬天不太冷。
11、西安:涼拌驢肉
驢肉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民諺。陜西關(guān)中盛產(chǎn)馳名全國的“關(guān)中驢”。自清代咸豐年間起就有鳳翔臘驢肉,古時驢肉只有生熟兩種吃法,現(xiàn)在又多了驢肉湯鍋和驢肉炒菜,加入了川菜和藥膳作法,肉美、味鮮。
小年美食之關(guān)東糖
關(guān)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名點,即是年節(jié)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
關(guān)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也有人說它是用白糖加淀粉加水加淀粉酶釀熬而成。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guān)東糖、糖餅。
關(guān)東糖在東北的農(nóng)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guān)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
制作流程
糖作坊是典型的老式傳統(tǒng)作坊,設(shè)備簡單,主要有鐵鍋、大缸和案板三大件。別看糖作坊設(shè)備簡陋,可制糖的生產(chǎn)過程卻挺復雜。
配料
制作大塊糖的工序首先是配料,這原料可以是小米、稗子米、大米、玉米、大麥芽等作物。最好的原料要數(shù)大黃米,學科名叫黍子,在東北俗稱為糜子。
熬糖
配好料之后要用清水淘洗數(shù)遍,直到將米糠、雜質(zhì)全部洗凈為止。接下來便是第二道工序熬糖。
熬糖這活,關(guān)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掌握不住,拔出的糖就要皮實,變成老糖,吃著不脆生;或根本就拔不出糖。經(jīng)過熬制出的糖叫糖膏,也叫糖稀。
這個時候的糖膏,溫度可達攝氏158至160度,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有經(jīng)驗的糖匠,用挑糖棍從糖鍋里將糖挑起,尺把長的糖絲不斷,又呈現(xiàn)白色透明,糖鍋里也不再起小白氣泡泡。這是證明糖里沒有水份了,老糖匠要喊聲撤火,馬上就忙著起鍋。
起鍋
起鍋,是制做大塊糖的第三道工序。其程序是將鍋里的糖膏舀出來,放在案子上或容器里,進行冷卻。待到糖膏熱度降到攝氏80度左右時,便可以揉糖了。
揉糖
揉糖是第四道工序,就是將熬好的糖膏放在案子上反復揣揉,這活也不僅是個力氣活,還要講究技巧。首先要掌握好糖膏的溫度。
糖鍋太熱了,下不得手;糖膏太涼了,就會變硬揉不動。一鍋糖膏一般都在50斤左右,每次只能揉5斤左右,所以呀,揉糖要抓緊機宜搶時間,一氣呵成。揉起糖來往往是餓了不能吃飯,渴了也顧不得喝口水。
拔楦
每當將糖揉好之后便要高聲喊道:開案!開案是糖匠們的行話,就是所說的拔楦,俗語叫拔糖。這是制大塊糖的最后一道工序。
拔楦的工藝操作是兩個人對頭,一個人抻著一個糖膏頭,將糖抻到一定的長度,一方將糖膏頭往上一合,喊聲接著,對方應聲來了,接著再抻拉。如此反復多次,糖膏越拔越白,越拔越細,最后要拔出蜂子窩,放到案子上,打餡,加香料,壓成一般大的塊型,然后冷凍,大塊糖就算制做了。
小年美食之火燒
火燒是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名吃。一般以肉火燒較為常見,品相似陜西肉夾饃,皮薄酥脆,肉質(zhì)鮮嫩主要特點是面與驢肉單獨烤制和燉制,最后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搭配青椒等蔬菜,有脆餅的酥脆口感又有驢肉的鮮香,青菜去腥,色香味俱全。
制作方法
椒鹽火燒
主料配料
面粉、發(fā)酵粉、花椒粉、油。
調(diào)料選用
鹽。
制作步驟
1. 把適量發(fā)酵粉溶在一碗40攝氏度的溫水中,用這水和面,面要盡量和得軟些(水多一些面就軟)。蓋上濕布或保鮮膜,再蓋上一個鍋蓋,放在溫暖處等待發(fā)酵。適宜發(fā)面的溫度在30度左右,過幾天天氣冷了就不適合發(fā)面了。
2. 大概兩小時以后,面團發(fā)至兩倍大,就可以開始做餅胚了。由于面和得比較軟,所以有些粘手,沒關(guān)系,面團滾上一層干面粉就行了。說到這里我想起來,總有南方的同學問做面食的時候太粘手怎么辦。其實常做面食的同學都知道,在做面食的時候我們都要另備一碗干面粉,叫做薄面(bo mian),隨時灑在案板上防粘,比如搟餃子皮的時候,面劑子兩面都要沾上薄面后再搟,以防粘在案板和搟面杖上,這個細節(jié)以前沒說過,我以為大家都知道。
3. 案板上灑一層薄面,把面團搟成一張大餅,餅上灑一層花椒粉和適量鹽,再用搟面杖搟一搟,使花椒粉和鹽牢牢地粘在面餅上。
4. 再抹上一層植物油,把面餅卷起來。抹油的目的是使餅能分層,否則面餅卷起來之后就粘一起了。
5. 把卷好的面皮切成小塊。
6. 把兩端捏嚴,隨意按成小餅,再搟薄一些。
7. 平底鍋燒熱,刷一層油,放入餅胚,蓋上鍋蓋,小火燜兩分鐘,如果您的鍋蓋是玻璃的,此時能看到面餅微微發(fā)起變厚,鍋蓋內(nèi)凝有一層細密的小水珠。翻一面,蓋上鍋蓋繼續(xù)燜三分鐘左右即可。
注意烙餅時一定要蓋上鍋蓋,這樣水汽不會跑掉,烙出的餅才會軟。烙好的餅如果不馬上吃,就要放在一個有蓋的鍋里保溫保濕,這樣等全部烙完的時候再吃還是熱乎的。
河南火燒
主料配料
面粉1000克,雞蛋20個,咸熟豬瘦肉100克,咸熟豬油100克,菜籽油125克,蔥油適量。
調(diào)料選用
食用鹽適量,醬油55克,蔥末100克。
制作步驟
1.延津火燒.將咸豬肉剁成綠豆大的丁,放入盆內(nèi)加醬油浸泡。另取盆加蔥末、咸熟豬油拌勻。
2.面粉500克放在案板上,用適量開水燙面,拌和均勻后,再摻入余下的面粉,加適量清水,拌勻揉透,搓成長條,摘成每個重55克的面劑,搟成柳葉形長面皮,用手蘸菜油抹在面皮上,同時抹上蔥油,將面皮對折卷起,再搟成直徑約15厘米的圓形餅,如此做完。
3.鏊子放在中火上燒熱,刷上一層菜籽油,放上餅,烙至兩面變色、面熟起層時,用竹筷將餅中間劃開一小口,筷子平插入餅中,向四周慢慢劃開挑起,使有空隙,再將雞蛋搕入碗內(nèi)(每個餅放雞蛋1個),加入醬油、肉丁5克攪勻,從開口處倒入餅內(nèi),蓋好,待雞蛋凝固后,翻身淋油,烙至兩面呈金黃色時即成。
制作要領(lǐng)
1.和好的面團要略餳。
2.下劑、搟餅要均勻。
3.烙時火不宜太旺,以免外焦煳內(nèi)不熟。
小年美食之水餃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喜愛的食品,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1] 每年春節(jié)必吃的年節(jié)食品,在許多省市也有冬至節(jié)吃餃子的習慣,南方地區(qū)也普遍有餃子這一食品。是中國東漢南陽醫(yī)圣張仲景發(fā)明的,餃子的歷史沿革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漸進過程,明朝末年張自烈作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
制作方法
餃子的烹調(diào)方法,主要是煮、蒸、烙、煎、炸,烤。
【和面】多用開水燙面。余同餃子皮的和面方法。
【做餡】水餃餡菜的水份不宜太大。不宜作水餃餡的菜:如西葫蘆。但可作為蒸餃餡。
【蒸】冒大氣后20分鐘可出鍋。
當因餃子包的太多而一次吃不完,留著下餐再吃的時候,可以改用煎的方式,其味亦甚佳。習慣上人們都會用食用油把餃子煎熱。不過飲食潮流崇尚健康,多油的食物不太受歡迎。其實單單隔水煎,或用上湯代替食用油來煎餃子,口味也很好。煎餃也稱作鍋貼。
包餃子的方法
一般餃1號
做法
1.餃子皮攤平放在桌上
2.將餡料放入
3.將兩邊的餃子皮從中間捏緊
4.兩邊再捏好即可。
一般餃2號
做法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對折,不要黏在一塊,用手托著
3.然后順著一邊捏出皺紋
4.一直到捏好為止。
波波餃
做法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將餃子兩邊對折,按好
3.用刮板將餃子壓出波紋(還有一種是手壓,但刮板更方便一些)
4.壓好的餃子。
蛤蜊餃
做法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將兩邊的皮對折,并向中間靠攏
3.再將兩邊捏緊了
4.再捏成波紋這個餃子花紋的捏法在這里。
馬蹄餃
做法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將兩邊捏好
3.將餃子兩邊彎曲后,向中間靠攏
錢包餃4.再捏緊即可。
其他疊法
【四喜蒸餃】:取餃子皮一張于掌心放入適量肉餡,將面皮捏成田字形方格(既四角空、中間粘合的四方角形),田字形可以用手指沾少許水以便粘合放上燙軟切碎的菠菜,熱炒切碎的蛋皮,泡軟剁碎的香菇末和燒肉末分別放入四個小口中,入鍋蒸約8分鐘取出即可食用。所謂四喜即指蒸餃上所放入的四種顏色各異的菜,可根據(jù)自己喜好有所改變!
【魚形餃】:左手握拳,大拇指和食指自然伸出,取餃子皮一張放上并放入餡料,把餃子皮對折,把其中一邊向里折起約1-2CM,捏緊再向里折1-2CM,再捏緊如此重復直至另一邊,最后收口時把尾巴稍微向上翹捏牢既可。
【元寶餃】:取餃子皮一張于掌心,放入適量餡對折成半圓形,捏牢中間將右半邊餃皮封口,同樣將左半邊餃子皮也封口,將餃子皮封牢,然后把餃子兩端向中間彎攏,將兩端餃邊相互捏牢,使半圓形的邊微微向上翹。
【月牙餃】:左手握拳,大拇指和食指自然伸出,取餃子皮一張放上并放入餡料,將右端邊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輕推內(nèi)側(cè)皮,食指將外側(cè)皮形成褶折,右手拇指將褶折捏緊,重復步驟至左端餃邊并將兩端封口處捏牢??纯聪癫幌褚惠啅潖澋脑卵滥?
【錢包餃】:取餃子皮一張于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子皮對折封口成半圓形,右手拇指安捏住右頂端角,將之捏薄,將變薄的頂端往下按,連續(xù)向下按捏形成絞邊紋直至左端就完成了!
【小鎖餃】:取餃子皮一張于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子皮對折立起,兩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從餃子皮左右兩端往中間捏,中間自然留一個口,把左右兩邊合攏,留口部分折起捏牢,兩邊各形成一條褶折。
注意防止?jié)B水
餃子大白菜做餡,由于含水量高,如擠掉水分不僅損失營養(yǎng),也影響鮮美味道,如不擠掉水汁,一加鹽水汁更多,沒法包。要避免這種情況,需注意四點,一是白菜洗后要晾去水分;二是宜切不宜剁,要一刀一刀切好,三是將切好的餡先澆上食油,輕輕攪拌,使菜的表面形成食油保護層,再遇到鹽即不易出水;四是鹽放晚些,待包時再放,這樣包出的餃子營養(yǎng)豐富,味道清香。
小提示:如餡中滲出白菜汁水,切莫倒掉,可加些面包渣即可吸去水汁。
皮的做法
1.和面
最常見的是小麥粉,有的地方用蕎麥粉。用涼水。在盆中揉成面團后,放置20分鐘,讓面團餳餳(水充分的滲入面粉顆粒)。如果水偏多,則和好的面偏軟容易包,但煮的時候易破;反之如果水偏少,面硬,搟皮費事,包亦費勁。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面要和得硬一些,有軟餅硬餃子之說。
2.制皮
【搟】:把餳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厘米的圓柱形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長約1.5厘米左右的小段餃子。把餃子用手壓扁。再用搟面杖搟成直徑適度(4-7厘米)的、厚約0.5-1毫米的、中心部分稍厚些的餃子皮。搟皮時,案板上要撒些干面(浮面),以防粘到板上。由于搟皮相當花時間,今日許多手工面店都有出售機器做好的餃子皮。使用機制餃子皮通常須用手蘸水方能捏合。
【捏】:用搟面杖搟餃子皮似乎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鄉(xiāng)村地區(qū),大多采用手工捏的方法。捏時,先將餃子揉成扁圓形,然后一邊用雙手手指捏壓,一邊旋轉(zhuǎn)。捏成后,皮呈碗狀(而搟的皮呈平面狀),且所帶干面較少,所以更易包。缺點是捏皮比搟皮耗時多。
餡的做法
餃子餡主要分肉餡、素餡、葷素餡,買回來的肉餡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后加入蔥花,姜末,花椒面或五香粉,味精,鹽,少量醬油,料酒之類的,不嫌膩的話還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餡夠肥,就可以省了,之后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后調(diào)節(jié)咸淡。喜歡的話還可以加香油,看個人口味了.攪好的肉餡稍放一會兒就可以包餃子了。還可以用這方法做牛肉餡羊肉餡等。
葷餡最好用排刀剁的方法,為什么絞肉機絞肉餡味道遜色于排刀剁。因為肉類呈味物質(zhì)存留在細胞內(nèi),手工剁肉,肉受到機械性擠壓不均勻,肌肉細胞破壞少,部分肉汁仍混合或流散于肉餡中,而機器絞肉餡,由于受到強力且發(fā)熱產(chǎn)生高溫使肉變性,細胞內(nèi)呈味物質(zhì)如氨基酸,肌苷酸隨血液大量流失。
素餡不能用排刀剁,改用刀切,刀剁將蔬菜葉綠素全剁到砧板上,刀切則減少許多,一般刀切下,維生素存留一半,而刀剁則存留不足25%,所以,刀切不宜太細小,如韭菜以0.5公分以上為宜。
水餃素餡一般用生肉,更營養(yǎng)衛(wèi)生,益于身心。生肉餡需加高湯(或水)俗稱:打水,目的使肉餡鮮嫩,包出的餃體豐滿。有些人打肉餡不加水,煮出的餃子口感干柴,有些肉頂破皮,加水量每斤3兩至半斤,肥餡略少,瘦肉餡略多。加水應在調(diào)味品加了以后,否則調(diào)料品不能滲透入味,水分也吸不進去。加水時逐步加,須一個方向攪,打好可放入冰箱凍一小時,使用時才加蔥花。[5-7]
豬肉餡:
原料:豬前夾肉500克 蓮花白1000克 姜末15克 蔥末30克 精鹽15克 胡椒粉5克 料酒25克 味精15克 香油25克 精煉油25克
制法:
1.豬肉去皮洗凈,切為細粒;蓮花白洗凈,切為細末,再用精煉油拌勻。
2.將豬肉粒用姜末、蔥末、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香油拌勻,再加入蓮花白和勻即成。
注意:
1.豬肉的肥瘦肉比例為4∶6。
2.蓮花白不能直接加入豬肉粒中,須先用油拌勻再加。
3.如果配料選用大白菜,須先將大白菜腌漬,擠出部分水分后再加入。
羊肉餡:
原料:凈羊肉500克 韭黃250克 姜末50克 蔥末50克 花椒5克 雞蛋2個 精鹽5克 胡椒粉3克 料酒15克 醬油20克 香油25克 花生油25克
制法:
1.羊肉洗凈剁成細粒;韭黃洗凈切細末;花椒用開水泡成花椒水。
2.羊肉末用姜末、蔥末、精鹽、胡椒粉、料酒、醬油、花椒水、雞蛋液拌勻,再加入香油、花生油拌勻,最后加入韭黃末和勻即成。
注意:
1.羊肉的膻味較重,故須加入花椒水以去膻,同時還應加大姜末的用量。
2.韭黃末應最后加入。如無韭黃,亦可用芹菜、香菜代替。
牛肉餡:
原料:牛肉500克 白蘿卜1000克 洋蔥50克 雞蛋1個 姜汁50克 嫩肉粉5克 精鹽10克 胡椒粉5克 料酒15克 醬油25克 味精15克 香油25克 精煉油30克 干淀粉50克
制法:
1.牛肉去凈筋膜,洗凈,絞成細茸,用嫩肉粉、料酒、精煉油拌勻后,靜置約40分鐘,再加姜汁及清水250克攪拌均勻;白蘿卜去皮洗凈,切成厚片,入沸水鍋中煮熟后撈出,放菜墩上用刀剁成細粒,再用紗布包住,擠出水分;洋蔥切細末。
2.牛肉茸加入蘿卜粒、洋蔥末和勻,再加入精鹽、胡椒粉、醬油、味精、香油、干淀粉、雞蛋液拌勻,即成。
注意:
1.牛肉中不能有筋膜,且牛肉要絞細,才能多吃水分,使之細嫩。
2.嫩肉粉也可用蘇打粉代替,但用量不可過多。
3.配料中白蘿卜也可用韭菜、芹菜等代替,如無洋蔥可用大蔥代替。
魚肉餡:
原料:大草魚或烏魚1條約1000克 豬肥膘肉100克 韭菜300克 雞蛋清2個 精鹽15克 胡椒粉5克 料酒25克 味精15克 雞精15克 香油25克 精煉油30克
制法:
1.草魚宰殺后治凈,去掉頭尾、骨刺及魚皮,取凈魚肉絞成茸;豬肥膘肉剁成泥;韭菜擇洗凈,切為細粒,加入香油、精煉油拌勻。
2.將魚頭、魚骨放入鍋中,摻入清水,加入胡椒粉、料酒、雞精,上火熬至湯色乳白時,濾去料渣,即成魚湯。
3.魚肉茸加入肥膘肉泥和勻,再加入精鹽、味精、雞蛋清攪拌,邊攪邊加入冷魚湯,直至攪拌上勁且魚湯加完,接下來與韭菜粒拌勻,即成。
注意:
1.魚肉必須去凈骨刺,才能保證食用時的安全。最好選用較大的魚或骨刺較少的魚。
2.魚茸和肥膘肉泥都要絞細,才能夠吃較多的水分,餡料才會細嫩。
3.韭菜只能最后加入。
三鮮餡:
原料:鮮蝦仁200克 水發(fā)海參100克 冬筍150克 豬前夾肉200克 姜片10克 蔥節(jié)20克 姜末20克 蔥末50克 雞蛋清1個 精鹽10克 胡椒粉3克 料酒30克 味精10克 雞精10克 白糖10克 香油25克 高湯350克
制法:
1.蝦仁洗凈剁成泥,加精鹽、雞蛋清攪勻;水發(fā)海參入鍋,加姜片、蔥節(jié)、料酒、雞精、高湯喂入味,撈起切成細粒;冬筍切成細粒后,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
2.豬前夾肉去皮洗凈,絞成茸,加精鹽、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及適量清水攪打均勻,再加入蝦仁泥、水發(fā)海參粒、冬筍粒、姜末、蔥末、香油和勻,即成。
類型
雞肉冬筍餡餃子
【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姜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
【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nèi)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姜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后,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
魚肉韭黃餡餃子
【原料】:去皮魚肉700克,肥膘肉50克,韭黃200克,蔥花50克,料酒、姜末、精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餃子餡兒【做法】:將魚肉放清水中漂清,去粗刺,放案板上敲剁成細泥。將肥膘肉切成細粒,韭黃切碎。取深鍋一只,放入魚泥加高湯,打開,加料酒、蔥、姜末、味精、精鹽,用手順時針攪打,最后加入肥膘肉、韭黃即成。
【提示】:如何調(diào)出嫩滑的肉餡:五花肉剁成泥,放入少許的醬油,料酒,鹽,香油,切得細細的蔥末和姜泥。如果肉餡比較瘦的話要加一些植物油進去。攪拌均勻。然后往肉餡里加少許水,繼續(xù)攪,攪至肉餡有彈性,再加水,再攪。如此大概3-4次,肉餡粘稠又有彈性就好了。記住每次加水都要少,要分幾次加。這樣做的肉餡無論做餡還是做肉丸都很嫩很好吃。
香菜餡餃子
【原料】:香菜250克,豬肉餡150克。
【輔料】:生抽、料酒、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1、香菜擇洗干凈,瀝干泥水分剁成碎末,拌入少許香油待用。2、豬肉餡放入盆中,加入全部調(diào)料,攪拌均勻。3、最后加入香菜末攪拌均勻即可。
【提示】:1、香菜剁好之后,如果水分非常多,可以用紗布擠出菜汁,菜汁可留為調(diào)餡用。2、豬肉餡要肥瘦適中,最好為肥三瘦七的比例,煮熟的餃子餡才會香。
西瓜皮餡餃子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西瓜皮去瓤及外皮,刨成細絲放鹽腌制30分鐘后擠掉水,拌入蔥姜鹽味精麻油等調(diào)料,最后加入蝦仁(不用太多),這樣的餃子餡就做好了。做成的餃子清脆爽口、甜咸適中。我這個西瓜皮不是切絲而是切碎,前面的做法大致也是用鹽腌制,拌入肉餡(與正常餃子餡做法無異),這樣做成的餃子特別爽口。
茴香餃子
【材料】:(1)冷水面團1份(約2杯面粉量)(2)茴香1把、豬肉餡375克調(diào)味料酒1大匙、醬油2大匙、鹽小半茶匙、清水2大匙、麻油4大匙
【做法】:1.面團分小塊,搟成餃子皮。2.茴香洗凈,摘下菜葉切碎,肉餡再剁細,先和所有調(diào)味料調(diào)勻,再拌入茴香調(diào)成餡料。3.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反復點水兩次后,即可撈出食用。
番茄雞蛋餡餃子
【主料】:熟雞蛋(炒)300克、西紅柿300克;
【調(diào)料】:蔥8克、姜5克、鹽6克、糖5克、香油10克。
【做法】:1、雞蛋入油鍋翻炒(要炒嫩些)2、西紅柿切丁去掉最稀的水,(留種子類的濃汁)3、加調(diào)料,順時針拌勻4、快速包水餃,以防出汁太多。
韭菜蝦仁餡餃子
【主料】:蝦仁150克、瘦豬肉150克、鮮韭菜150克
餃子餡兒【輔料】:姜末適量,調(diào)味品適量
【做法】:將瘦豬肉切0.4厘米左右的丁,加料酒、醬油適量淹制20分鐘以上,蝦仁取蝦線后切與肉同大的丁加少量醬油、料酒淹制20分鐘(肉用老抽、蝦仁用生抽哦)。將韭菜切末,加入姜末、鹽、味精、五香粉少量、花生油適量、香油少量、淹好的肉和蝦仁攪拌均勻。哈哈!這么簡單的水餃餡就好了,出來的水餃味道鮮美無比。
煉油紅糖蒸餃
【主料】:紅糖,肥豬肉,淀粉
【做法】:肥肉過油,榨去脂肪,留渣待用
【和面】:多用開水燙面。余同餃子皮的和面方法。將紅糖,油渣加淀粉混合燙面搟皮,包裹糖餡,捏成三棱狀上鍋蒸熟,乘熱食用。
【特點】:甜而不膩,滑而不粘,忌多食,難以消化。
每個人都是吃貨,如果不是,那也是因為你沒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要做自己喜歡吃的菜肴,你就得學。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做好燒羊肉。
2.1隨著水溫增高慢慢將血水侵出祛除膻味
3.2緊肉:把羊肉洗凈,用清水泡20至40分鐘,瀝凈水,放入涼水鍋中焯水
4.煮肉:鍋中放入醬湯2500克,加入蔥段、姜塊、冰糖和香料,用旺火燒開,放入羊肉。煮3O分鐘,檢查湯味是否合適。湯味太淡,可酌量加鹽。然后,繼續(xù)用旺火煮30分鐘,隨即改用微火
5.煨肉:用微火燒煨2小時后,倒入口蘑湯(提前用口蘑25O克涼水泡24小時即可,我連口蘑一塊倒入了反正都是吃哈哈),燒開后即可起鍋。羊肉出鍋后晾干表面水分待炸
6.炸肉:將炒鍋置于旺火上,倒入芝麻油,燒到剛要冒煙時,逐塊放入羊肉,兩面都要燒透,隨炸隨吃
今天這道燒羊肉,美味健康是不是很有誘惑力,既簡單又營養(yǎng)又豐富,那么親愛的主婦們?yōu)槟募胰粟s快嘗試去制作一下。
民以食為天。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吃的國家。中國地域廣泛,民族眾多,因此美食也是各種各樣,各有各的特色。中國人講究吃還體現(xiàn)在時令上。民間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時令季節(jié)的飲食選對還會有滋補的作用。冬季人們倦怠不愛動,這個時節(jié)我們便講究吃羊肉,尤其是特色羊肉火鍋。
羊肉火鍋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當歸等,可用于陽痿、腰酸膝軟、畏寒、夜尿多、產(chǎn)后血虛腹痛、四肢不溫等癥。
所需食材
原料:當歸30克,羊肉1500克。調(diào)料:精制油100克,姜5克,蒜5克,蔥5克,味精20克,雞精20克,料酒20克,胡椒粉5克,白湯3000克。[1]
制作方法
(1)姜蒜切片,蔥切成“馬耳朵”形,當歸切成4毫米厚的片。
(2)羊肉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入湯鍋氽水撈起。
(3)炒鍋置火上,下油加熱,放姜蒜片,蔥,炒香,摻白湯,放羊肉,味精,雞精,胡椒粉,料酒,當歸,燒沸,除盡浮沫,倒入高壓鍋,壓10分鐘后起鍋入盆,上臺即可。
大骨湯一般指豬骨湯,即用大骨、老母雞經(jīng)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具有濃郁鮮香味的一類高湯,具體制作方法有兩種:
1、傳統(tǒng)方式:該湯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豬肚等容易讓湯色泛白的原料,燉湯的時候,水要蓋過里面的物料。滾水先燙過,再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大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既可。
2、便捷方式:市面上有一種叫奶湯皇的濃縮骨湯賣,以前去餐廳吃火鍋的時候要了一點樣品回來自己做,效果還不錯,跟自己熬的骨湯差別不大,但操作就簡單便捷多了,按一定比例調(diào)兌即可,建議做餐飲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可以直接在網(wǎng)上搜索奶湯皇一類的公司。
食用須知
中醫(yī)認為,羊肉性溫,溫中暖腎,益氣補血。最明顯的功效是,冬季怕冷,吃上幾頓羊肉后就周身暖和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羊肉偏燥,感冒或者體質(zhì)偏熱者不適合多吃,經(jīng)常吃羊肉煲或者羊肉火鍋還易“上火”。因此,吃火鍋時,可以放幾片菊花瓣入火鍋,不但鍋里有菊之芳香,菊還可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疏散風熱。
如果怕上火,吃過羊肉煲或者羊肉火鍋之后,也可再吃些銀耳、百合、梨之類養(yǎng)陰生津潤燥的食物,或喝菊花、銀花等瀉火之藥。
食物的健康美味當然離不開精湛的廚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道蘿卜燒羊肉的做法,通過學習,我想大家一定可以提高廚藝,同時也能吃到營養(yǎng)的美味,趕快來看看吧!
2.121大火煮至沸騰出現(xiàn)大量浮沫,再轉(zhuǎn)小火焯三分鐘。
3.212鍋里放清水,放入羊肉開火焯水。
4.1準備好輔料,并分別改刀待用。
5.2撈出羊肉用流水清洗干凈,切成小塊。
6.準備好香料。
7.有茶包袋的話更好,可以減少渣滓。
8.熱鍋冷油,下姜蒜片和蔥白爆香。
9.再放羊肉入鍋。
10.羊肉炒出香味后,放入清水,水量稍多一些。有高湯更佳。
11.放入料酒、老抽以及香料包。然后大火煮開再轉(zhuǎn)小火加蓋燜燒。
12.蘿卜洗凈去皮切小塊。
13.羊肉煮約40分鐘后,下入蘿卜,繼續(xù)加蓋燜燒。
14.半小時后,加入冰糖,鹽,青紅尖椒和蒜苗,開始翻炒,并大火開始收汁。
15.調(diào)好味后,盛出,撒上蔥花即成。
現(xiàn)在很多人都不會做飯了,畢竟餐飲業(yè)的非常發(fā)達,基本上都滿足我們對食物的需求,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愛好,可以親自嘗試做一下蘿卜燒羊肉。
食物對于我們?nèi)梭w而言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guān)。好的飲食,能夠延年益壽。相反,不好的飲食卻會奪走我們寶貴的生命。那么,怎樣才算是好的飲食呢?我想至少得自己做。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下有關(guān)板栗燒羊肉這道菜的做法。
2.羊肉切塊,加蔥姜焯水。
3.大蔥切段姜切片,準備八角和香葉。
4.水性調(diào)料包括一勺老抽,兩勺生抽,一勺料酒,固體調(diào)料包括一勺糖和適量鹽。
5.焯好水的羊肉洗去沫沫。
6.將焯好水的羊肉同蔥姜香料及調(diào)料一同下鍋,拌均勻。根據(jù)鍋具的不同,添加適量水或者高湯
7.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燒上,
8.中間開蓋翻動,大約30分鐘或者更長時間至肉爛。
9.開鍋即可食用。
有了板栗燒羊肉的完整步驟方法,相信你很快就能完全掌握。到時候,你肯定會為自己的“業(yè)績”而喜不勝收的。
當你已結(jié)婚,或者有了另一半的時候,如果你提前下班,你會干嗎呢?這時候如果你能夠去廚房為心愛的人準備好一頓豐盛的晚餐,他肯定很感動,你們的感情肯定會得到升華。那么,現(xiàn)在小編就來傳授大家關(guān)于燒燜羊肉詳細做法。
2.胡蘿卜切滾刀塊,蔥切大段,留下部分切碎,姜拍松,羊肉冷水下鍋加料酒蔥姜塊焯水。
3.炒鍋倒油,下蔥碎炒香。
4.倒入焯過水的大塊羊肉翻炒。
5.、加鹽,加料酒,加生抽老抽,炒到出油。
6.放胡椒粉,孜然粉(少量)。
7.將蔥段姜塊,香料,胡蘿卜塊放進高壓鍋中。
8.、炒好的大塊羊肉換鍋到高壓鍋中。
9.、加一碗羊肉湯,沒有用清水也可以,喜歡的話可以用成品濃湯。
10.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二十分鐘。
11.開鍋后可以稍稍收下一汁,可以進行二次調(diào)味。
12.裝盤后放上切碎的蒜苗,即可上桌。
有很多朋友都覺得做菜很麻煩,不愿意去動手,也有很多菜是比較簡單的,今天為你介紹燒燜羊肉就比較適合懶人來做,大家不妨去試試。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燒羊肉(地方特色)的做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dongjiyangshengyangrou/">冬季養(yǎng)生羊肉”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