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餅怎么做?這樣更好吃
五谷養(yǎng)生粥怎么做好吃。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飲食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茯苓餅怎么做?這樣更好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人們對于飲食在當下都是比較重視的,不僅要求味道比較美,而且更加注重養(yǎng)生的作用,茯苓餅是一款北京的傳統(tǒng)名吃,皮特別薄,而且顏色雪白,看起來特別像一款中藥茯苓片,也因此而得名,但是人們在進行之中的時候必須掌握正確方法,才能夠更加好吃。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tǒng)名點,此餅當推稻香春最佳。用高級淀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云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為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北京已有多處生產茯苓夾餅。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為餅皮很像國藥中的云茯苓片。故稱 “茯苓餅” 。
關于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辈贿^這種蠟煎的餅并不好吃。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于薄”的主張。于是,后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因為滋補性強加上慈禧愛吃,所以身價百倍。凡到北京的外地人,大都要到王府井買幾盒帶回去,以饋贈親友。
1.28g傳統(tǒng)型茯苓夾餅:由茯苓、核桃、芝麻、蜂蜜等制成,具有補腦、健腦的功效。
2.12g兒童型茯苓夾餅:由茯苓和桃、杏、可可、橘子、荔枝、菠蘿等水果制成。其突出特點是果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低糖且不蛀牙。
3.18g果仁型茯苓夾餅:在傳統(tǒng)型茯苓夾餅基礎上,加入杏仁、核桃、花生、松仁等各種果仁制成,保留了果仁特有的營養(yǎng)和風味。
4.10g營養(yǎng)型茯苓夾餅:在傳統(tǒng)型茯苓夾餅基礎上,加入在蔬菜營養(yǎng)成分排名前十位的胡蘿卜、南瓜、芋頭、山藥、西紅柿等制成,是繁忙工作中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首選產品。
yS630.Com相關推薦
胡椒餅在做的時候,首先需要準備的是一些低筋面粉和胡椒粉,直接把胡椒粉撒在面粉上面,不斷的揉,之后再經過反復的擠壓做成形狀以后放在鍋中,可以通過用鍋蒸或者用油煎的方式,把胡椒餅做好,如果在外面能夠加上一層酥皮口感是會更好的
菜譜簡介 口感介于中式的蔥油餅和西式的貝果之間,酥脆中包著松軟,烤到香脆的外皮,內部則是滿滿的火腿丁和蔥花,因為內餡中撒入胡椒粉調味,表面涂上香油,讓外皮更香脆可口。
材料
高筋面粉100公克低筋面粉100公克酒粕酵母元種100公克水100CC沙拉油15CC塩1小匙糖1小匙蔥花1碗火腿丁4到5片胡椒塩2小匙白芝蔴少許香油適量
做法
可直接用中筋面粉200公克。沒有天然酵母元種的話,則可以調整為250克的粉,水量為150CC左右(預留約20CC做調整水),然后改成速酵2公克。 將全部材料放入盆中用筷子攪拌成團。
酒粕酵母元種可以參考這里
用手揉到不沾手之后,蓋上溼布靜置10分鐘之后,再揉約30秒,成光滑表面。放回盆里,蓋上保鮮膜,放在約30度溫暖的地方,進行第一次20分鐘發(fā)酵。
將蔥花、火腿丁等材料都備好。取出面團后,作業(yè)臺上撒上手粉,開始桿成約30*30之面皮。厚度約0.6左右。
上面涂上薄薄一層香油(注意不要涂太多)上面平均撒上蔥花和火腿丁,最后從手掌里撒入胡椒塩。
開始從上到下卷起來,卷好之后,收口收緊,前后滾一滾,滾成約40公分長之條狀。
切成六等份,一份約是寬6到7公分。然后側面朝上,用手掌壓平。烤盤上涂油。
壓成圓餅狀,進行第二次發(fā)酵(30度40分鐘)??鞠漕A熱210度,上面涂香油和撒芝蔴粒,送入烤箱烤20分鐘。香氣逼人,外皮酥脆,內部則溼潤有彈力。滿滿的蔥花和火腿,加上胡椒和芝蔴香。
許多第一次學習制作飯菜的朋友們剛開始是開始學習做面食的,因為面食不會沾太多的油煙,也不容易傷害到身體,最重要的是做法非常簡單,比較受歡迎的是由電瓶稱作餅,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先把面餅經過發(fā)酵,然后再均勻的做成劑子,根據(jù)個人的口味來選擇,配上不同的調料進行制作。
食材
面粉 400克
開水 190克
涼水 50克
鹽 適量
植物油 適量
方法/步驟
把面粉放入盆中,先倒入開水攪拌均勻
稍晾,再加入涼水拌勻,和成光滑的面團
把面團放到案板上,攤開晾涼,再揉勻,搓條,分割成約50克的劑子
取面劑子,搟成1-2毫米厚的長方形面片
面片上撒少許鹽,稍搟,再刷層油,像折扇子一樣折疊起來
把折疊好的面條油面朝上立起來,用手捏住兩端稍稍拉長
由一端開始卷起來,末端壓在底面,蓋擰干的濕布醒5分鐘
用手按扁,翻面后稍搟,再反過來搟成厚度約3毫米的餅坯
鍋燒熱,放油鋪滿鍋底,餅坯正面向下放入,小火烙至兩面金黃
烙好的餅放在盤子里,用干毛巾覆蓋在烙好的餅上,兩手在餅的側面相向用力推出層次即可
END
注意事項
餅不要搟的太薄啦,太薄啦烙出來會有些硬的
不用太多的油,只要電餅檔里面有一層油即可
大餅是屬于粗娘類的食物,它的品種也是有各式各樣的,茯苓夾餅就是其中的一種。不同的就是每種餅都是擁有自己獨有的制作過程,但是如果想要自己做食物的話,首先就是要去了解食物的做法。這樣才會方便我們正確的做出食物來。只有做出不一樣的食物,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制作食物的不同品種,不單單靠技術技巧,其實選擇新鮮的主材料或是輔助材料是制作好食物的關鍵之處所以更重要的還是選擇材料方面。只有選擇不同的材料,才會做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品種供給人們選取,那么茯苓夾餅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tǒng)名點,此餅當推稻香春最佳。用高級.淀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云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為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目前,北京已有多處生產茯苓夾餅。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為餅皮很像國藥中的云茯苓片。故稱 “茯苓餅” 。
生產制作:原料(1 200只成品) 皮精白面粉1.25公斤淀粉5公斤 /其中餡料:綿白糖18.75公斤核桃18.75公斤蜂蜜9.25公斤桂花1.25公斤
專用工具 特制茯苓餅烘模一副,即兩塊圓形鐵片,一端有絞鏈相連,另一端裝有鉗柄,模直徑為13厘米,模內刻有凹形花紋。
制作方法 1.制餅皮:將面粉與淀粉調成糊,稠度比豆?jié){稍濃點。同時將烘模放在爐上燒熱,里面抹點油,用匙勺入面糊少許,馬上將模具合攏數(shù)秒鐘,將面糊壓成薄圓片,然后開啟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餅皮。
2.制餡:將蜂蜜與砂糖放在鍋里熬溶,并使其蒸發(fā)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后將切細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勻即成。
3.成型:取餡40克放在已攤平的餅皮上,在餡料上再覆蓋一張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紙,且以餡為主。
注意事項 烘餅皮要快,不能烘焦,要保持雪白色澤,餡不可鋪得太滿,需留出1厘米左右邊緣。
茯苓餅成分有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只有掌握了茯苓夾餅是怎么做出來的,才方便我們自己去嘗試。茯苓夾餅大部分的成分是用面粉制作出來的,所以它的營養(yǎng)價值都是體現(xiàn)在面粉當中。用面食做出來的食物一般的人都是可以正常的食用,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清洗胃腸道,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吸收其他是食物的營養(yǎng)。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tǒng)名點,此餅當推稻香春、御食園最佳。用高級茯苓餅淀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云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為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目前,北京已有多處生產茯苓夾餅。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為餅皮很像國藥中的云茯苓片,故稱 “茯苓餅” 。
中醫(yī)認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2.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3.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于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捎冒胂?、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生產制作
【原料】(1 200只成品) 皮精白面粉1.25公斤 淀粉5公斤 /其中餡料:綿白糖18.75公斤 核桃18.75公斤 蜂蜜9.25公斤 桂花1.25公斤
茯苓餅
專用工具 特制茯苓餅烘模一副,即兩塊圓形鐵片,一端有絞鏈相連,另一端裝有鉗柄,模直徑為13厘米,模內刻有凹形花紋。
制作方法 1.制餅皮:將面粉與淀粉調成糊,稠度比豆?jié){稍濃點。同時將烘模放在爐上燒熱,里面抹點油,用匙勺入面糊少許,馬上將模具合攏數(shù)秒鐘,將面糊壓成薄圓片,然后開啟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餅皮。
2.制餡:將蜂蜜與砂糖放在鍋里熬溶,并使其蒸發(fā)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后將切細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勻即成。
3.成型:取餡40克放在已攤平的餅皮上,在餡料上再覆蓋一張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紙,且以餡為主。
注意事項 烘餅皮要快,不能烘焦,要保持雪白色澤,餡不可鋪得太滿,需留出1厘米左右邊緣。
茯苓餅
茯苓夾餅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口味鮮美,具有滋養(yǎng)肝腎,補氣潤腸之功效,長期食用,可增強體力,養(yǎng)顏護膚。
據(jù)說慈禧太后活到74歲與她長期食用藥膳有直接的關系。在已公布的13個慈禧補益方中,茯苓餅的使用頻率最高。慈禧太后為了養(yǎng)生延年,采納了太醫(yī)的進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餅進食,并常以此賞賜大臣。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為清王朝宮廷里的名點。 小小圓餅竟如此神奇,到底餅中的茯苓有何好處?原來茯苓是山區(qū)產的多孔菌。人吃了有安神、益脾、利水、滲濕諸功能。治脾虛、失眠、心悸、水腫更佳,對婦女及老年人滋補最好。如此說來,老佛爺慈禧太后的喜食是不無道理的。
慈禧為什么晚年特別愛吃茯苓餅呢?傳說北京城外的香山有個法海寺。早年寺內的老方丈素有老壽星之稱。多少年來到此進香的人,就聽說老方丈已九十九歲了。若問他到底多大歲數(shù),他連自己也說不清了。但是老方丈精神特好,每天除了坐禪、練功,就是上山采藥。他除了吃松子,便是吃自己親手烙的不知名的小圓餅兒。
這一年,慈禧在香山行宮養(yǎng)病,眼看自己年紀大了,現(xiàn)在又得了時常犯的心疼病,使她日夜煩憂,生怕自己活不成了。御醫(yī)看她的病,并沒有多大起色。有人勸她向法海寺老方丈求醫(yī),也許有好辦法。慈禧哪肯放下老佛爺架子!還是叫人用轎子將老方丈抬進了香山行宮。慈禧還算客氣,先讓左右善待了客人,老方丈才向太后進獻自己親手制作的圓餅數(shù)枚,讓她服用。方丈走后,慈禧連吃三枚,便覺精神清爽許多。三天過后,心疼病一掃而光。這時候,她才覺得小圓餅必有奧妙。要不,老方丈為何如此高壽?自己又何以藥到病除呢?于是在心中盤算著:應該躬身下問,自己親訪老方丈才是。一來略表謝意,二來倘若探個長壽之方,豈不更好?次日清晨,慈禧只帶一二隨從來到了法海寺。一進廟門,但聞奇香沖鼻而來。她也不讓隨從聲張,徑自走向方丈禪房。這才發(fā)現(xiàn)老方丈正在烙制自己前日吃過的小圓餅呢。見太后駕臨,方丈急忙迎接。慈禧好生慰問一番,方才請教此物底細。老方丈說:人生在世不求仙,五谷百草保平安。此餅乃是老衲所采茯苓所制,名曰茯苓餅,有養(yǎng)生健身奇效。說著說著,他又取來自己采集之物給太后觀看。太后連聲稱贊,并熟記在心。慈禧回京之后,把御醫(yī)和御膳房名廚叫來,如此這般一說,限令他們試制茯苓餅。時隔不久,精美餅食即奉獻于太后面前了。御醫(yī)研討后的制作方法,被載入太醫(yī)院仙方冊中。御膳房制作茯苓餅的名廚也得到了重賞。據(jù)一些在慈禧太后身邊服侍多年的人回憶說,老佛爺自從經常進食茯苓餅后,還真的返老還童了。她不僅很少犯心疼病,而且頭發(fā)也由白變黑了。
平菇也是人們在生活中經??梢猿缘降模總€家庭吃平菇的方式不一樣,今天介紹的美食就離不開評平菇,那就是軟炸平菇,想要做好這道美食不容易,下面技巧需要充分掌握。
一、軟炸平菇的做法步驟
1、蘑菇摘凈,洗凈,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控干水分。
2、面粉、淀粉、鹽、子鹽料,均適量即可。
3、蘑菇放入活好的面糊中,攪拌至都粘滿面粉。
4、鍋里放油,油溫一定要高時才下蘑菇。炸到外表稍微上色后,撈出盛盤。
5、這是后放入鍋里的都炸的非常好飽滿。先放入鍋里的因為油溫不夠,都沒有炸到這么飽滿。大家注意了。
二、軟炸平菇
主料
200g平菇
適量玉米淀粉
配料
適量油
適量鹽
適量花椒粉
制作步驟
1、平菇洗凈,撕成條
2、放入適量的鹽和花椒粉拌勻,腌5分鐘
3、放入適量的玉米淀粉拌勻
4、鍋中倒入油,大火燒熱
5、一個一個的放入平菇條,炸至定形時用筷子攪動一下
6、炸至金黃即可撈出控油。
小貼士
用的是奶鍋炸的,奶鍋小而且深,這樣不用到太多的油去炸,很省油的。
三、軟炸平菇的做法步驟
1.蘑菇洗凈,用手撕成小塊!放到沸水里,燙三分鐘,熟了就可以了!
2.燙好之后用涼水沖一下,把多余的水分擠出去!不用擠的太干,然后放入鹽,雞精,胡椒粉,少許料酒,均勻攪拌,等待半個鐘頭
3.油溫七成熱就可以了!
4.想吃軟的炸一遍就可以了!要吃酥酥的,就炸兩遍!可以沾著椒鹽吃!
很多人都吃過炒餅,這是一種很傳統(tǒng)的面食,尤其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非常流行,人們在做炒餅的時候會加入白菜等很多食材,所以炒出來的餅味道非常好,吃炒餅可以潤臟腑,能夠強壯筋骨,能夠清熱止痛等等,下面介紹炒餅的最流行做法。
第一、家常炒餅
材料
雞蛋1只,蔥末適量,白菜絲適量,餅0.5-1個,醬油0.25小匙,鹽0.5小匙
做法
1.炒一個雞蛋碎
2.鍋入少量油,下多一些蔥碎煸香
3.下洋白菜絲,炒到變軟
4.下餅絲
5.加醬油
6.加鹽
7.喜歡干的,可以多煸一會,有一些薄的餅絲就會脆脆的了
第二、素炒餅
材料
餅絲,圓白菜,干辣椒,醬油,白醋,辣椒油
做法
1.圓白菜洗凈空掉多余的水,切成絲
2.鍋中倒入適量的油,小火放入干辣椒煸香
3.待鍋熱后改中火,放入圓白菜絲翻炒。此時鍋中沒有水的情況下并且鍋夠熱可以烹入一點白醋
4.放入餅絲一同翻炒,此時可以放入一點辣椒油提香,不放也行的
5.把蔬菜和餅絲炒均后淋上少許醬油,炒勻后即可出鍋
6.看~~不粘鍋炒完以后一點也不沾,要是非不粘鍋會沾的滿鍋底都是
第三、盤肉絲炒餅
材料
主料:一張餅(切好正好一盤),一小塊瘦肉,1/4顆洋白菜
輔料:蔥姜切末,花椒,雞精,料酒,鹽,蒜4瓣,醋
做法
1.肉,洋白菜和餅都切成絲
2.鍋中放油,燒熱花椒,爆出香味
3.加入蔥姜,煸炒
4.放入肉絲
5.待肉絲變色,放入料酒一勺,雞精一勺
6.放入洋白菜
7.待洋白菜稍軟,便可下餅
8.翻炒至餅和菜絲均勻混合,加入鹽調味
9.待餅稍軟即可出鍋,撒上拍好的蒜,加上醋。
第四、雜蔬炒餅
材料
剩春餅幾張,雞蛋一個,元蔥適量,胡蘿卜適量,白菜適量,花生油,醬油,蠔油,姜末,蒜末
做法
1.將餅切成條狀
2.雞蛋加點鹽打散,煎成蛋餅
3.將蛋餅、元蔥、胡蘿卜、白菜都切成絲
4.炒鍋注油燒熱,放姜蒜末爆香后,下菜絲翻炒
5.菜絲炒軟后,放入餅絲炒,期間放入適量醬油和蠔油調味
6.最后放入蛋餅絲炒勻后出鍋即可。
糯米是非常好的食物,吃糯米對健康有好處,比如那些患有肺結核,或者長期衰弱的人都可以多吃糯米,可以補養(yǎng)胃氣,對身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糯米。很多人喜歡把糯米做成糯米餅來吃,下面介紹三種做法。
第一、南瓜糯米餅
材料
南瓜,糯米,面粉,油
做法
1、南瓜洗凈去皮上鍋蒸;
2、蒸熟后用勺壓成南瓜泥,涼透;
3、加入糯米粉、少許面粉攪拌;
4、團成團后壓扁;
5、油煎熟即可。
第二、三色糯米餅
材料
南瓜泥145G,水磨糯米粉130G,紫薯泥140G,水磨糯米粉50G,抹茶粉20G,水磨糯米粉100G,糖15G,開水30G,糖10G,開水80G,糖15G
做法
1.準備材料
2.南瓜和紫薯隔水蒸熟,能輕易用筷子戳穿即表示熟了
3.把三份材料分別揉成均勻的團,南瓜和紫薯都要趁熱加入揉
4.把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5.把分好的劑子搓圓后按扁(做好的餅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太薄,成品就吃不出香糯的口感,太厚,外面焦了,里面可能還沒熟)
6.不粘鍋倒入薄薄一層油,燒熱后轉小火,下入糯米餅煎,煎至兩面微焦(火一定要很小不然很容易焦,外面焦了,里面卻還沒熟)
7.吃之前可以用廚房紙吸一下油,糯米餅不吃油,外面會很油
第三、南瓜糯米餅
材料
南瓜半只,白糖,糯米粉
做法
1.將南瓜去皮去籽后切小塊,直接放在蒸籠屜上,上鍋蒸熟.大概需要20分鐘,用筷子扎一扎,很軟了就可以了.
2.把蒸熟的南瓜放在大容器中,加入白糖,用大勺壓成泥狀.這個時候嘗試甜度,要比平??诟猩晕⑻鹨恍?,因為還要加入糯米粉.
3.往南瓜泥中加糯米粉,一直加到可以揉合成面團一樣的程度.雖然南瓜里沒有加任何液體的東西,但是,很讓人吃驚地,可以吸收相當多的糯米粉.
4.然后,把南瓜面團分成小劑子,搓圓了后壓扁,鍋里一點點素油,中火兩面煎透就可以了。
茭白屬于一類水生的蔬菜,尤其在我們國家的南方地區(qū)以及東南亞是非常流行的。而且茭白的制作方法非常的隨心所欲,比如有的人喜歡吃炒菜,就可以炒茭白,喜歡吃腌制的,就可以像腌制其他菜一樣進行腌制,味道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茭白也算是一種營養(yǎng)食物,那么,茭白怎么做更好吃?
1、清炒茭白
茭白清炒很好吃,平時制作時可以把三百克茭白洗好切成絲狀,再把青紅椒各一個,洗好去籽切成絲狀,大蒜適量切成蒜末,在鍋中放油加熱以后,把蔥花炒香,然后放入青紅椒絲和茭白絲一起炒勻,加入少量生抽,再加入食用鹽,最后放入蒜末,炒熟以后直接出鍋就可以。
2、油燜茭白
油燜茭白也很好吃,在制作時需要三百克新鮮茭白,生姜十克,冰糖十克,生抽三十克,玉米油和食用鹽適量,把茭白洗好切成片狀,入油鍋炸制,炸好以后取出,重新起鍋放冰糖炒化,再加入生抽,把茭白入鍋燜制一會加食用鹽調味,調勻以后就能取出食用。
3、茭白炒肉絲
茭白炒肉絲也很好吃,在制作時要把茭白切成細絲,把肉絲提前切好用料酒和蛋清與淀粉腌制一下,起鍋放油以后先把肉絲入鍋炒散,然后加入生抽,炒勻,接著放入蔥花炒香以后放入茭白絲,炒兩三分鐘,加入食用鹽調味,出鍋前加入雞精提鮮就可以。
炸紅薯丸子是日常飲食中常見的一道甜食,主要原料就是紅薯,將紅薯蒸熟之后經過加工調味用油炸熟,紅薯丸子口感非常好,外酥里嫩,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炸紅薯丸子還可以當做飯后甜點,可以加入一些果醬味道更佳。
食材;主料紅薯1000g
輔料;油適量白糖100g,面粉適量
1.材料:紅薯 面粉 油 白糖
2.紅薯洗凈,去掉頭尾,放在蒸籠里大火蒸熟
3.熟紅薯去皮
4.搗成紅薯泥,加白糖一起攪拌,
5.加面粉
6.一起拌均勻
7.鍋中倒入植物油,油燒至五成熱時,用小勺取適量紅薯泥在掌心,輕輕揉圓后,用雙手交替著來回搓圓,然后放入鍋中,開中小火炸
8.要翻動丸子
9.丸子炸至金黃時,就可以關火了,然后利用熱油的溫度再虛炸二至三分鐘后即可出鍋。
小貼士
將揉好的丸子在手中來回搓圓,丸子會比較有彈性且不易散開
面粉不可以多放,要不丸子發(fā)硬,影響口感
可多炸一些放進冰箱冷凍保存,吃火鍋和麻辣燙都可以吃的。
絲瓜具有清暑涼血以及解毒通便的效果,同時還能夠幫助我們美容養(yǎng)顏,祛風化痰,絲瓜可以直接用來做成絲瓜炒肉,或者是用絲瓜打湯,都是比較家常營養(yǎng)的吃法。
一、絲瓜炒肉
主料絲瓜三根五花肉250g
方法/步驟
1、準備食材:絲瓜三根,五花肉250g,蔥、姜、蒜適量,醬油、油、鹽、五香粉適量。
2、絲瓜用薄片的削皮刀刮去外面的一層薄皮,沖洗一下。
3、絲瓜不要去皮太厚,輕輕刮去外面的一層薄皮即可。
4、如果沒有削皮刀的話,可用鐵勺或筷子粗的那頭,也可刮去。
5、絲瓜切滾刀厚片。
6、五花肉切薄厚均勻的片,蔥、姜切碎,蒜拍一下切碎。
7、鍋中放油,油熱后倒入五花肉,小火煸出油。
8、五花肉煸至金黃色后,依次放入蔥、姜、五香粉、醬油翻炒均勻。
9、放入絲瓜翻炒,加一點點水防止粘底。
10、中火炒至絲瓜變軟放鹽,繼續(xù)炒一分鐘,關火撒上準備好的蒜碎,利用余熱翻炒均勻,出鍋盛盤。
二、注意事項
用薄片的削皮刀,很好給絲瓜去的。
不要去皮太厚,一是為了減少營養(yǎng)的流失,二是可以做出的菜碧綠養(yǎng)眼。
蒜一定要拍了再切才出味哦。
現(xiàn)在很多時候為了在吃飯上比較節(jié)省時間,選擇蓋飯是不錯的選擇?,F(xiàn)在蓋飯的種類有太多種,因為中國的菜品特別多。就算拋去中國口味的蓋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就是韓式蓋飯了,今天,在這里我都將做出一些實例課程,來教會大家怎樣用家里常用食材做出最可口的蓋飯。
紅燒牛肉蓋飯
做法:
1米飯分2份,置碗中;木耳洗凈,切小塊;西芹擇去根、葉,洗凈,切小丁;魚肉切片,放鹽、料酒、姜末攪拌均勻,腌約20分鐘。
2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腌過的魚片炒熟,盛出。
3原鍋留底油燒熱,放入木耳、西芹翻炒幾下,加番茄醬和少許水,燒開后放入魚片、味精,翻炒均勻,澆在米飯上即可。
木耳豬肝蓋澆飯
原料:米飯300克,黑木耳50克,冬筍50克,萵筍50克,豬肝100克
配料:姜、蔥、胡椒粉、味精、鹽、豬油適量
做法:
1、黑木耳用冷水發(fā)好,將冬筍,豬肝、萵筍切片。
2、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至150攝氏度左右,放入豬肝片,然后下姜片、黑木耳、冬筍片、萵筍片合炒。
3、再放入胡椒粉、味精、蔥花,略加點水,燴成白汁即成。
營養(yǎng)在這里:吃動物肝臟對眼睛有好處,如果你或者他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不妨一周吃兩次這樣的蓋澆飯吧,既養(yǎng)胃口,又養(yǎng)眼睛。
腰果鮮蝦蓋飯
材料:
鮮蝦、黃瓜 、腰果、 蒜蓉、 姜末 、 雞精 、 鹽 、 水淀粉 、米飯。
做法:
1鍋中放油,燒至7稱熟時放入蒜蓉和姜末,炒出香味。
2放入蝦和腰果翻炒至蝦仁變色。
3放入黃瓜翻炒,加入鹽、雞精。
4淋入水淀粉勾芡。
5將腰果蝦仁澆到米飯上即可。
不知道上面的幾種方法大家掌握了沒有,做蓋飯時,盡量選擇香米做米飯,這樣色香味就更完美,口感也是完美的。一個人在家,不想因為做飯折騰很久,也不想吃外賣的朋友們,幾分鐘準備一下,馬上就能吃可口的蓋飯了。
糖蒜吃吃大蒜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大多數(shù)人對糖蒜的做法,并不了解和認識,所以針對于這些疑惑,看看以下所介紹的兩種不同的糖蒜做法。
做法一:
材料:新鮮大蒜10斤(5000g),白醋4瓶(2000ml),黃晶冰糖500g,蜂蜜400ml
步驟:
1.新鮮大蒜逐個剝去外層的干皮,將根須部分切去,將莖部剪齊。
2.先用流動水清洗處理好的大蒜,再用較大的水池或水盆浸泡1小時,之后繼續(xù)用流動水再次徹底沖洗干凈。放置8-10小時瀝干水分。
3.在煮鍋中加入所有的白醋和黃晶冰糖,中火煮沸至冰糖融化,制成腌糖蒜的糖醋湯汁。關火后靜置,放涼至室溫。
4.取干凈干燥的泡菜壇子,先將瀝干水分的大蒜碼進壇子,再將放涼的糖醋湯汁徐徐淋入(水量以沒過所有大蒜為宜),最后把蜂蜜均勻地澆在表面。
5.將泡菜壇子蓋好、密封。腌制2個月后可以開始食用,最多可腌制12個月。
做法二:
材料:鮮蒜3000克,白糖1200克,鹽70克。
步驟:
1、將蒜去老皮,碼入干凈的小缸內,碼時一層蒜撒一層鹽,3000克撒(50克)鹽,最后在上面澆上(100克)清水,腌泡12個水里后,往蒜缸里浸清水,淹沒蒜面。要隕3天換一次水連續(xù)天,以除蒜辣味;
2、將蒜撈出放入干凈盆內,撒入白糖,用手將糖均勻地搓在蒜上,然后把蒜裝入壇中,每隔一屋蒜撒一層白糖將糖撒完;
3、用清水(300克),鹽上火熬開晾涼徐徐倒入壇中,然后用兩層紗布封住壇口,用細繩所緊,放置陽涼處約50天即可。
烤麩的制作需要了解一定的技巧,這樣才能夠更加的營養(yǎng)美味,下文所介紹的這兩種不同的制作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了解,烤麩搭配黑木耳,黃花菜,花生等就是比較常見的搭配制作法。
方法一、
材料
烤麩黑木耳黃花菜花生老抽白糖
做法
1:烤麩反復清洗 鍋里放水燒開放入烤麩煮5分鐘撈出 清水里浸泡片刻撈出切塊 泡在清水里用時撈出擠掉水份
2黑木耳泡發(fā)好后摘去根蒂 用鹽水反復抓洗 開水里燙一下?lián)瞥?清水里浸泡片刻瀝干水份
3:黃花菜泡發(fā)好后摘去根蒂 開水里煮熟撈出泡在清水里 用時撈出擠干水份
4:花生泡在清水里20分鐘 開水里煮10分鐘撈出
5:炒鍋燒熱倒油 放入烤麩翻炒 倒老抽翻炒 放水沒過烤麩 大火燒開放黑木耳上蓋中火燜到水快燒干了放黃花菜 花生 鹽 糖翻炒 大火收汁出鍋放涼即可
注:烤麩的豆腥味很重一定要開水燙過冷水反復清洗擠掉水份
老抽和糖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決定放多少 也可以放點紅辣椒進去微辣的味道也不錯
一次吃不掉的烤麩很容易變的又干又硬建議湯汁留多一點
方法二、
食材食譜熱量:519.95(大卡)
主料烤麩100g干香菇8朵
方法/步驟
所有干貨水發(fā)后洗凈控水,烤麩切粒,腐竹切段,香菇切片,木耳撕成小朵,金針菇洗凈擇開,胡蘿卜洗凈切片。
鍋中倒油,油熱后下入香菇,腐竹,烤麩,木耳,翻炒到所有鍋中食才都均勻裹上油了,下入胡蘿卜和金針菇。
碗中加入醬油,糖和清水調汁,把兌好的汁倒入鍋中,與食材拌勻,略煮3min。
大火收汁,在冰箱里冷藏一下,吃的時候淋上香油,點幾個蔥花做點綴。
美味的烤麩出鍋啦
注意事項
炒烤麩需要比一般炒菜稍多的油,因為烤麩吸油,油少了會比較干。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茯苓餅怎么做?這樣更好吃》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wuguyangshengzhouzenmezuohaochi/">五谷養(yǎng)生粥怎么做好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