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要輕易吃清熱藥物
老年人養(yǎng)生。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不同人群的養(yǎng)生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老年人不要輕易吃清熱藥物”,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老年人大多氣血虛虧,各種生理機能呈進行性衰退。中醫(yī)認為,老年人陽氣虛弱是最為常見的,而人體陽氣的充足與否,與其能否保持健康關系密切。所以,歷代醫(yī)學家提出老年人應護陽固氣。
老年人應慎用清熱中藥,這是中醫(yī)專家們的一再告誡。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有很多家庭都喜歡購買一些清熱中草藥或沖劑,全家老小時常服用。對身體強壯的成年人來說,適量服點清熱藥物,并無大礙。但對老年人來說,不適宜地服用清熱藥物,害處決不少。
老年人大多氣血虛虧,各種生理機能呈進行性衰退。中醫(yī)認為,老年人陽氣虛弱是最為常見的,而人體陽氣的充足與否,與其能否保持健康關系密切。所以,歷代醫(yī)學家提出老年人應護陽固氣。
老年人因體弱?;几忻翱人浴⒏文懠膊?、高血壓、前列腺增生等,而這些疾病往往會呈現(xiàn)出體內(nèi)有熱的某些癥狀。在一般情況下,服用一些清熱藥物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關鍵在于一些老年人不懂“過則有害”這一道理。一旦服藥見效,就長期服用清熱藥物?;蛘咴谙麓位枷嗨萍膊r,不論是否因熱引起,也沿用原來清熱的藥方。
過量服清熱藥物損陽耗氣之后,人就會出現(xiàn)畏寒發(fā)冷、頭昏體沉、面色青黃、動則出汗、氣短不續(xù)、張口出氣、嗜睡、精力不集中、思維能力下降、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還會發(fā)生四肢浮腫。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因不正確服用清熱藥所導致的癥狀,并不都呈現(xiàn)突發(fā)性或典型性,所以,又易被忽視而繼續(xù)服用清熱藥。這種情況的后果就更為嚴重了。
老年人一旦出現(xiàn)過量服清熱藥的癥狀,必須立即停藥,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一般說來,可選用補陽益氣、健脾固胃的方藥。下例處方可供參考:人參10克,白術、茯苓、桂枝各15克,黃芪20克,澤瀉、豬苓、并麻、柴胡、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周三劑。在矯治過程中,當過量服清熱藥所導致的癥狀基本消除時,應停藥調養(yǎng),避免矯枉過正。
ys630.COm精選閱讀
在美國的很多餐廳,超市,書店,藥店里或者公司以及政府部門隨處都可以看見五六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的工作人員,剛來時很吃驚,心底里還有對他們隱隱的同情,覺得他們這個歲數(shù)應該安享晚年了,不應再為生計而奔波;另一方面,也在心里責備他們的子女,美國人雖然不會像我們中國人一樣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換來兒女的幸福,但是他們對子女的照顧和愛也是不遜于咱們中國人的,這些子女為什么對父母的辛苦視而不見呢?每次看到他們,我總是會稍為用心觀察一下, 卻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似乎并沒有不快樂或者痛苦的表情,倒是非常的怡然自得.
問了先生,才知道美國的退休年齡一般為62歲,很多人都工作到67歲;有的單位50多歲也能退休,但是突然閑下來的人并不習慣過于清閑的生活,于是他們又重新走進職場.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的文化從小就教育每個人獨立,他們以不靠父母,不靠任何人為驕傲;兒女并沒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當然父母遇到困難兒女還是會給予幫助,父母從孩子生下來到長大成人的教育都是僅僅限于引導慢慢他們走向獨立,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良好的判斷能力,大多數(shù)的父母甚至都不會教育孩子要怎樣成功,他們最為看重的是做喜歡的事,生活幸福,兒女長大后就離開家--美國人是迫不及待的離開家的,因為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寶貴的獨立,父母不會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以后要贍養(yǎng)他們,父母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幸福押在兒女成功的基礎上.當然這并不是因為美國的父母高尚,而是他們的獨立文化已經(jīng)深深扎根于每個美國人的心里,他們遇到問題都是爭取自己解決;另外一個原因是美國的福利體系雖然沒有歐洲一些國家好,但是基本上,還是由國家為退休的人提供保障,美國人也會理直氣壯的覺得應該由國家對他們承擔責任.
美國老人的獨立還表現(xiàn)在很多地方.國內(nèi)常常有媒體用非常同情的口吻報道那些即使身體有殘疾的的老人獨自居住的問題,來美國前我也非常的不理解,也譴責他們的子女,可是來美國后才深深體會到美國人的獨立精神---獨立和自由是他們最為珍惜并為之奮斗的,其實很多兒女也非常愿意照顧他們的父母,但是大多數(shù)老人根本不愿意,他們不愿失去自立,他們認為失去了獨立就失去了尊嚴.有些國人以娶得好或者嫁得好(筆者在中行上班時候,很多女同事比的就是誰嫁得好),工作好,富裕為面子;美國人是真正以獨立自主為面子.另外一方面,政府最參加的老人有很多特殊的福利和照顧措施,比如退休金比普通人多幾百美元,免費領一些設備,比如輪椅,按摩設備等,或者福利醫(yī)療機構上門的免費服務等.
在中國有為老人讓座以及給予老人特殊關懷的傳統(tǒng),但是在美國,如果你乘公交看到身邊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時,完全沒有必要讓座—因為對他們而言,你的讓座意味著你認為他們已經(jīng)很老了,不能自立了!如果你是女性,老人是男性,讓座就更為不妥了,記住,在美國幾乎任何場合都是女性優(yōu)先,而不是老人優(yōu)先—筆者現(xiàn)在在美國充分享受著女性優(yōu)先的權利!在爬山或者其它活動中,遇見老人也不要很主動熱情的就上去攙扶,美國每個人都是想給別人留下獨立的有用的印象的,如果那個老人看上去實在需要幫忙,你也最好先禮貌的問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筆者就親自看見過一個好心的幫助者遭遇尷尬的場景,過馬路的老太太拄著拐杖一顛一顛的,一個中年男子就上去直接攙著老太太的胳膊幫她過馬路,可是老太太卻非常生氣的用拐杖打那個熱心人!
在美國,對待老人最得體的方法就是完全忽略他們的年紀,充分的尊重他們的獨立,不要提供任何專為老人而為的特殊對待,把他們當成和你年紀差不多的普通美國人.確實覺得對方需要幫助一定要先征求對方的意見,如果英語好的話,可以和他們解釋,尊敬和幫助老人是咱們中國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隨時記住,對任何美國人而言,獨立和自由是最為寶貴的精神和權利.
經(jīng)常有些老年人因為膝關節(jié)疼痛來醫(yī)院診治,并跟大夫訴苦:我每天都進行壓腿、搖晃膝關節(jié)、揉膝蓋骨等鍛煉,還經(jīng)常去爬山,可這膝關節(jié)怎么會越來越痛呢?
人體的所有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老化,膝關節(jié)最早出現(xiàn)老化的部位是髕骨和股骨滑車之間的關節(jié)軟骨,這個關節(jié)的作用是加強伸膝的力量,所以在下肢用力伸直的過程中,髕骨會向后緊緊地壓向股骨滑車井上下滑動。產(chǎn)生很大的磨擦,當磨損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有沒有外傷或者老化的原因,都會損傷軟骨。由于人體內(nèi)關節(jié)軟骨組織損傷后幾乎不能自然愈合修復,所以一旦出現(xiàn)輕微的裂痕,就會產(chǎn)生明顯的疼痛。有的老年人覺得上下樓梯膝關節(jié)疼痛、上廁所站起來很吃力、走平路會突然打軟腿,這是因為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病損的軟骨受到了擠壓和磨擦,產(chǎn)生了疼痛。所以,老年人有髕骨附近的疼痛時,盡量不要再去做增加髕骨軟骨磨損的動作,同時盡量節(jié)約使用膝關節(jié)。
在老年人中流傳的揉膝蓋,誤認為通過磨擦能把軟骨磨平,減少咯吱咯吱的磨擦感,就能減輕疼痛。實際上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這樣的動作只能加重軟骨的損傷、加重軟骨的磨損,把已經(jīng)病變的軟骨磨得更壞,直到磨掉軟骨,露出軟骨下面的骨質,疼痛會更加嚴重。反復練習騎馬蹲襠式、彎腿站樁、爬山、爬樓梯或下蹲站起等用力蹬腿的動作,都會明顯增加髕骨的磨損,使癥狀加重。
1、老年人失眠的治療藥物
失眠最先需要調理的是人的脾,因為很多人失眠是由于肝火郁結導致心神不寧,最后導致失眠。一般中醫(yī)會開一些靜心、養(yǎng)氣、凝神的中藥調理身體,具體的情況需要先去檢查后讓醫(yī)生診斷比較科學。
現(xiàn)今的市面上有賣一些花茶,有助于幫助人的睡眠,很多人喜歡在日常生活中泡一杯茶當飯后飲品,其實茶中富含的一些元素具有提神的效果,本來你睡眠就不好,喝了茶更別想睡了。
2、老年人失眠是因為什么原因
老年人失眠的發(fā)生與大家的精力心理因素有著很大的影響。步入老年期今后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退休今后的精力狀況和在崗時不可能相同,尤其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常常出現(xiàn)郁悶狀況。
夜間尿頻關于晚年的睡覺也是有所影響的,致使晚年人失眠的發(fā)生。關于白叟失眠的緣由,中醫(yī)以為,人進入晚年今后腎氣就虧虛了,腎氣缺乏,膀胱氣化無力,夜間小便次數(shù)增多,也會影響晚年人的睡覺。
3、老年人失眠的調理方法
要讓老人加強鍛煉,有很多老人,在上了年齡之后,就很少會去鍛煉身體了,再加上他們平常的日子也比較閑,所以說真的對自己來說,會起到不好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的情況,希望大家注意。
老年人失眠會造成什么疾病
1、導致老年癡呆
老年人失眠是造成多種疾病的來源,老年癡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屬于很普遍的疾病,患有是失眠的老年人更多容易導致老年癡呆的發(fā)病,這就要求大家對該病重視起來,盡量避免失眠的發(fā)生,以防止患者受到太大的傷害,導致老年癡呆。
2、記憶力下降
老年人失眠是造成多種疾病的來源,要是老年人患有失眠,記憶力也是會不斷的下降,總是丟東忘西的,慢慢的就會導致健忘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大家對這些老年人失眠的危害要重視起來,要在患者出現(xiàn)該病后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讓患者盡可能的少受傷害,盡量讓患者不會出現(xiàn)記憶力下降和健忘的癥狀。
3、破壞消化系統(tǒng)
老年人失眠是造成多種疾病的來源,患者出現(xiàn)失眠之后,其消化系統(tǒng)也會受到一定的傷害,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疾病,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體質比較特殊,本來由于消化系統(tǒng)退化就很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現(xiàn)在出現(xiàn)失眠,就會更加加重該癥狀。老年人失眠還會增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fā)生幾率。
防治失眠的飲食
菊花茶:具有適度的鎮(zhèn)靜效果,對無法放松的神經(jīng)或身體來說,它是完美的天然對抗手段。
蜂蜜:往你的溫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一些葡萄糖能促使你的大腦停止產(chǎn)生進食素,進食素是最近發(fā)現(xiàn)的一種與保持清醒有關的神經(jīng)傳遞素。
燕麥片:能誘使產(chǎn)生褪黑素,一小碗就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如果大量咀嚼燕麥片,效果會更佳。
亞麻籽:只要向你就寢前喝的燕麥粥中撒入2大湯匙這種有益健康的亞麻籽就能起到預想中的效果。它們富含歐米加-3脂肪酸。
土豆:它能清除掉對可誘發(fā)睡眠的色胺酸起干擾作用的酸。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你只要將烤馬鈴薯搗碎后摻入溫牛奶中食用即可。
杏仁:它既含有色胺酸,又含有適量的肌肉松弛劑--鎂。
香蕉:除了能平穩(wěn)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還含有可具有讓肌肉松弛效果的鎂元素。
火雞:它是最著名的色胺酸來源,在下午吃的全麥面包上放上一片或兩片火雞肉,你將會獲得由食物誘發(fā)的最好的一次睡眠。
新春佳節(jié),很多人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不愿到醫(yī)院就醫(yī),尤其是老人,以至于小病養(yǎng)大。
記者從四中心醫(yī)院了解到,除夕夜至今,老年慢性病患者突發(fā)心腦血管、肺感染等疾病的比例居高不下,約占急診就診人數(shù)的30%。
家住天津市河北區(qū)75歲的劉大爺既往有腦梗塞病史,長期臥床。節(jié)前,看到兒女們?yōu)檫^節(jié)奔波勞累,已經(jīng)出現(xiàn)咳嗽、咳痰的他再不忍心給孩子們平添麻煩,只是讓子女買了些止咳藥自服。哪知癥狀非但不見好轉,反而越發(fā)嚴重。除夕之夜,老人出現(xiàn)了嚴重的痰堵、胸悶、憋氣、口唇青紫的表現(xiàn),不得已家人將其緊急送往四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救治。確診為肺感染,經(jīng)吸痰、抗炎等治療后大爺?shù)陌Y狀明顯好轉。但念及“正月不能住院”的老令兒,剛見好轉的劉大爺又吵著要回家過年。
據(jù)接診的四中心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劉君玲介紹說,劉大爺這種情況連日來非常多見,突出表現(xiàn)為兩種:
一是有病“扛著”,可以在家服藥,但堅決不到醫(yī)院檢查治療。
二是到醫(yī)院治療后,稍見好轉即要求出院,“趕”回家過年。
劉主任說,其實很多疾病及時、規(guī)范治療能夠很快恢復,迷信老令兒往往會貽誤治療的最好時機,甚至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提醒老年人,破除迷信,莫把小病養(yǎng)大,尤其是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病史的患者,出現(xiàn)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yī);另外,要遵從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要注意起居、飲食、鍛煉與隨診,以降低發(fā)生危險的幾率。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么的。
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
相當一部分老人在吃蔬菜的方法上存在誤區(qū),這讓本來就食量有限的他們又喪失了很多獲得營養(yǎng)的機會。
首先是深色大葉菜吃得不夠。中國疾控中心近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老年人日常所吃的蔬菜中深色菜只占1/3,再加上脂肪,熱量和鹽攝入不平衡,就導致了中國老人體內(nèi)鉀,納比例嚴重失衡。
其實,提倡多吃深色大葉菜是有道理的。菠菜,油菜,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的維生素k,鈣和核黃素含量比淺色蔬菜高很多倍。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各種維生素的含量比淺色蔬菜和水果高。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么的。
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所以,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
此外,吃青菜盡量不要把外層的葉子扔掉,因為青菜外層葉子維生素c含量比內(nèi)層菜葉多;吃蔬菜的時候也不妨同菌菇類一起吃,,這樣營養(yǎng)更加豐富和均衡。
“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笔抢先俗鍪卟说?0字要訣。
簡要內(nèi)容:老人晨練是為了運動休閑,如果把工作的完美主義和較真用到晨練,晨練只是成為工作替代品,就沒有健身休閑的效果了。
每天早上在電梯中遇到鄰居張伯,他都一身運動裝打扮,這段他背著太極揉力球?!鞍⒉?,去哪呀?”“白云山呀?!币姲⒉荒橋湴?,我只是笑笑。做老師的我,每天在體院一大早有課,張阿伯和我的出門時間一樣。
這幾天,突然沒見了阿伯,今天上門問問,哎,阿伯膝痛,手麻,在家休了好幾天了。
的確,像張伯這種一早去公園健身的老年人還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練我練,卻沒有注意科學的方法去做晨練,像晨練要選擇什么環(huán)境,選什么時間,什么時候不宜晨運都有講究的。所以,特別提醒老人千萬不要把晨練當“上班”。
別把晨運當“上班”
喜愛晨練的老年人中,有一些高文化結構、健商較高的老年人,年輕時在工作上追求完美,現(xiàn)在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于是將晨練當成了“上班”,甚至成為心理上的一種替代,也就是———追求完美。這種心態(tài)導致的不良后果,例如為了短時間達到效果導致運動負荷過量,為了練成一個運動套路,反復重復一個動作導致肌肉拉傷。
晨練不是“上班”,不要有過強的競爭心理。如果老年人把晨練當成“上班”,就易像對待工作一樣一絲不茍,從而使一起晨練的老年伙伴間互相競爭,對運動技術的學習速度進行攀比,這都對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健身的目的追求健康,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共同組成的。
從運動醫(yī)學的角度,像上班一樣晨練,即運動的頻度也就是每周5-6次,此種運動頻度對于老年人來說是過多的。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鍛煉的運動頻度,推薦每周3-5次。當然,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但要注意一周中達到有效運動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夠了,其他的時間可以休閑化,小運動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
我國醫(yī)學界人士指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范圍很廣泛,為10%-30%,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占總住院數(shù)的3%-7%,其中致死的占0.596-0.9%。據(jù)報道,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病人多達250萬人,其中50萬人為嚴重反應,在我國各級醫(yī)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吃錯藥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藥源性死亡人數(shù)是主要傳染病死亡人數(shù)的10倍以上!由此造成的損失每年達40億元人民幣。國外有一項統(tǒng)計,在綜合醫(yī)院里,住院病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0.3%-5.0%;住院患者死于藥物不良反應的高達0.2%-2.9%。一般認為,醫(yī)院急診患者中的1%-4%是用藥不當引起的;藥源性死亡約占住院患者死亡總數(shù)的11%。全球非意外死亡人數(shù)中,1/7是死于不合理用藥,“不良反應包括用藥錯誤和不良相互作用,是死亡的第六大原因”。
有10%-20%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顯下降,因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據(jù)統(tǒng)計資料,老年人的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5.4%,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是年輕人的2—7倍。一項研究顯示,20-29歲年齡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3%,51-60歲年齡組為14.3%,61-70歲年齡組為15.7%,71-80歲年齡組為18.3%,81歲以上組為24%。同時,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不僅發(fā)生率較年輕人高,而且一旦出現(xiàn),其程度亦較年輕人嚴重,甚至導致死亡。一般認為,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的占1/3(或5%-30%),與藥物有關而死亡的1/2發(fā)生在年齡60歲的老年人,說明藥物不良反應對老年人的影響較一般成年人的更為嚴重。
國外統(tǒng)計資料也顯示,住院患者中,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約為3%,其中60歲者占40%,發(fā)生率高出青年組15倍,根據(jù)美國資料,每年有220萬人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死亡10.6萬人。年齡為20-29歲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0-49歲者發(fā)生率為7%;50-69歲者發(fā)生率為13%;70—79歲者發(fā)生率較20-29歲增加了7倍。Hunvifz統(tǒng)計資料也得出同樣結論,老年人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增高?!?0歲者為6.3%,60歲者為15.4%。
這可能與老年人的器官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衰退,肝、腎功能不良,體內(nèi)調節(jié)能力及免疫系統(tǒng)變差,患病多,服藥繁雜,思路不清等有關,因而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大。
易發(fā)生不良反應的藥品種類
我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涉及諸多的藥品種類,根據(jù)4 793次處方統(tǒng)計,排在前幾位的不良反應分別是;抗結核藥(8.2%),抗生素(5.8%),心血管藥物(5.3%),剩尿藥、脫水藥(4.3%),抗菌消炎藥(3.696),解熱鎮(zhèn)痛藥(1.3%)。另一統(tǒng)計資料排在前幾位的是:抗微生物藥(41.58%)、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17.22%)、神經(jīng)系統(tǒng)用藥(10.71%)、生物及生化制品(5.48%)、靜脈輸液藥(3.83%)、抗惡性腫瘤藥(3.19%)和解熱、消炎鎮(zhèn)痛藥等。
●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有:抗微生物藥物、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神經(jīng)系統(tǒng)用藥、生物及生化制品、利尿藥、靜脈輸液藥、消炎藥、抗惡性腫瘤藥物、解熱鎮(zhèn)痛藥等。
這些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除與藥物的化學結構或藥物制劑有關外,還與臨床使用廣泛有關。
老年人中最常發(fā)生不良反應的藥物主要是抗菌藥物,抗高血壓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鈣拮抗劑),非類固醇激素類鎮(zhèn)痛消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苯二氮革類藥物,其次為抗帕金森病藥、精神病藥、地高辛等。此外,老年人應用某些藥物,特別是長效苯二氮革類安眠藥、非類固醇鎮(zhèn)痛消炎藥、華法令、肝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異煙肼、大劑量噻嗪類利尿藥、抗腫瘤藥和大多數(shù)抗心律失常藥,可增加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根據(jù)美國1202例門診患者181不良反應事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最常見的藥物種類是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10%)、β受體阻滯劑(996)、血管緊張素抑制劑(8%)、非激素類鎮(zhèn)痛消炎藥(8%)。老年人中常發(fā)生不良反應的藥物還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鈣拮抗劑、苯二氮革類,其次為降壓藥、抗帕金森病藥、精神病藥、地高辛等。長期用藥、用藥的數(shù)日多和劑量偏大為老年人發(fā)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常見的不良反應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明顯,血管運動中樞調節(jié)機能減弱,不能靈活地調節(jié)血壓,當服用血管擴張藥、降壓藥、利尿藥等時,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甚至發(fā)生跌倒。
藥物性尿潴留 老年人使用抗帕金森病藥、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米帕明、多塞平等),均可引起尿潴留,特別是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更易誘發(fā)尿潴留。例如,阿米替林鎮(zhèn)靜作用和抗膽堿能作用均較強,服用后易引起嗜睡、口干、便秘、視物模糊、排尿困難,甚至引起尿潴留和麻痹性腸梗阻。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強效利尿藥,血需格外小心。
精神神經(jīng)癥狀 老年人腦細胞數(shù)量減少,腦血流量下降和腦活力減退,因此對中樞神經(jīng)抑制藥的反應敏感性增高。例如,青年人服用600mg利眠寧引起共濟失調(站立不穩(wěn)、左右搖擺、易跌倒),而老年人服60-70mg即能引起共濟失調以及尿潴留等,5-20mg就有嗜睡、便秘等不良反應。若長期服用,可導致藥物的依賴性,突然停藥會出現(xiàn)停藥反應癥狀。又如抗病毒藥鹽酸金剛烷胺,如果每天劑量0.2g即可引起失眠、不安、共濟失調、頭痛、口干、語言不清等精神神經(jīng)癥狀,并使腦動脈硬化、老年癡呆癥以及其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者病情加重。
永久性耳聾 老年人內(nèi)耳毛細胞數(shù)目減少,如果使用易在內(nèi)耳積聚的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紅霉素等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可導致永久性耳聾,而且這種耳聾常被誤認為是衰老所致。藥物致聾者多數(shù)為后天使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鏈霉素所致。
最常見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過敏性休克、腎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心律失常、重型藥疹、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等。過敏性休克發(fā)病兇猛,危害性嚴重,其中有相當部分病例是對青霉素過敏。有的患者一開始即表現(xiàn)嚴重休克或呼吸衰竭、持續(xù)性痙攣。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死亡。
不少老年朋友喜歡購買一些延年益壽或者改善性功能等的功能性保健品,但是眾所周知,藥物具有副作用,如果濫用很可能會損害老年人的身體,那么哪些藥物老年人要謹慎用呢?下面為您總結哪些藥物老年人要謹慎用,看看吧。
1、壯陽藥
當前的壯陽藥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以治療性功能障礙為目的的藥物。另一類是用于滋陰壯陽、強身健體、偏重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的性保健藥品。還有一類是用以加強興奮、刺激性活動、增加性反應的藥物。
老年人多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過量服用易致嚴重后果。另一方面,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藥物在體內(nèi)代謝減慢,儲存時間長,藥物作用強,過量服用使副作用大大增加。老年人一定要慎重服用壯陽藥,切記不能過量。
2、維生素C
大劑量服用后,可產(chǎn)生腹瀉,及導致泌尿道胱氨酸沉淀或形成草酸鹽石塊。
3、微量元素
適量補充,常被認為是延緩衰老的重要措施之-。但若體內(nèi)含量過高,卻可造成許多不良后果。如含鋅過多,可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過量的鈷,對心肌具有毒性,可引起心力衰竭而導致死亡。過量硒,可引起禿發(fā)、指甲異常、皮膚脫色等。
4、維生素E(生育酚)
大劑量(每日超過100毫克)和長期服用。可出現(xiàn)各種非特異性不適感。使用超過6個月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不良反應。每日用量超過400毫克,服藥超過1年,特別是與雌激素并用時,誘發(fā)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大為增加。
5、抗衰老中藥
人參被列為延緩衰老的上品,但大劑量(如每日服人參根3克以上)應用,可引起人參濫用綜合征。鹿茸精注射液,可產(chǎn)生皮疹、過敏性休克、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心慌、嘔吐、惡心、腹痛、剝脫性皮炎等。丹參注射液可產(chǎn)生月經(jīng)過多、周身乏力、嗜睡、頭痛、鼻粘膜出血、牙齦出血等。何首烏服食后也有發(fā)生陣發(fā)性痙攣、躁動不安,甚至呼吸麻痹。
6、強心藥
強心藥物主要從含強心甙的植物中提取,所以醫(yī)學上又把強心藥稱為強心甙。由于強心甙的治療劑量已接近中毒劑量的60%,因而用藥不當,或同時應用排鉀利尿劑時,很容易出現(xiàn)中毒反應,其毒性反應一般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胃腸道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表現(xiàn)為頭痛,眩暈,黃視癥(看東西時呈黃色),或綠視癥(看東西時呈綠色)。心臟反應:表現(xiàn)為各種心律失常。因此,凡遇到上述中毒先兆癥狀,如心跳過慢,心律不齊,色覺異常時,應隨時停藥。
強心藥具有排泄緩慢,容易蓄積、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的特點,以及體質差異等多種因素,在臨床上容易出現(xiàn)強心劑中毒,甚者還會導致生命危險。
7、柴胡
柴胡輕清氣薄,升散而燥,故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口舌糜爛者忌長期大量服用。柴胡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故低血壓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長期應用該制劑。柴胡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慎用。
8、阿托品
阿托品是一種老藥,但有老年人反應,使用阿托品后有時會引起急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病理性眼壓升高伴有腫脹、眼痛、頭疼、視野縮小、視力下降、視神經(jīng)損害的眼部病癥。之所以說治療青光眼禁用阿托品,是因為阿托品可以阻斷眼內(nèi)平滑肌的神經(jīng)興奮,而使這些平滑肌松弛,出現(xiàn)瞳孔散大。
阿托品為抗膽堿藥,不管局部點用還是全身使用均可使瞳孔散大和睫狀肌麻痹,且作用時間長而持久。老年人由于晶狀體改變,一旦不當使用阿托品,易致眼壓急劇升高,引起青光眼急性發(fā)作。
除阿托品外,還要禁用顛茄、普魯苯辛、東莨菪堿、654-2、胃復康等,它們叫做M受體阻滯劑,藥理作用相似。此外,異丙嗪、苯海拉明、撲爾敏、克敏嗪等H1受體阻滯劑兼有抗膽堿作用,可以使瞳孔散大,阻礙房水回流,使青光眼癥狀加重。
哪些藥物老年人要謹慎用,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內(nèi)容,供參考。
話說泡腳
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其實這話有些科學道理。
腳又被稱作人體的第二心臟,這是因為現(xiàn)代科研已經(jīng)證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qū),當用溫水泡腳時,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qū),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調理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時熱刺激會使足部微循環(huán)加快,使得水中的藥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使泡腳治病的效果更勝于口服給藥。
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
但是泡腳有益的前提是正確地泡,包括水溫、時長等等。此外泡腳也不是百無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況下不宜泡腳。
泡腳最佳時長:
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jié)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常見病、多發(fā)病的保健效果不錯,但要注意根據(jù)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一味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并沒有好處。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xù)泡一兩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
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還有中藥熱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過的藥液(可對水稀釋),然后按普通熱足浴的方法進行。
但是,特別提醒老年人,泡腳時間要再短一些,因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發(fā)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泡腳最佳水溫: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維持在38°~43°為宜。
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
但是,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膚者要注意,由于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溫度過高的水很容易導致燙傷。
晚上九點泡腳最養(yǎng)腎
專家建議晚九點泡腳最能養(yǎng)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jīng)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nèi)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jīng),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jié),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還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比绻萃昴_后,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jié)。泡腳后,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shù)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上班族早上泡腳精力充沛
之所以選擇早上泡腳,是因為夜間睡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huán)不暢,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腳掌上的神經(jīng)末梢與大腦相連,洗腳時用雙手在溫水中按摩腳心、腳趾間隙,能使大腦感到輕松、舒暢,使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給一天的工作“加滿油”。
早上泡腳方法
早上洗腳方法很簡單,水溫控制在40℃左右,以舒適不燙為宜,浸泡5分鐘左右。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按摩雙腳涌泉穴各1分鐘左右,再按摩兩腳腳趾間隙半分鐘左右。為保持水溫,可分次加入適量熱水,重復3—5次。如果時間不充裕,僅進行1次即可,或者僅做按摩,不用熱水浸泡。
泡腳的禁忌
太飽太餓時都不易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tài)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huán),容易出現(xiàn)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病人當心暈厥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亞健康科主任彭玉清表示,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jīng)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
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后,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于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fā)病的危險。
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jīng)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fā)非常嚴重的后果。
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癥、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fā)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內(nèi)科王澤民主任醫(yī)師并不提倡嬰幼兒用熱水泡腳。理由是,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fā)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fā)汗,會熱上加熱。
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jīng)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從這個角度說,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用溫水洗腳家長要掌握好時間,不能太長,小孩子喜歡玩水,用腳撲騰撲騰,水就涼了,等于是在用冷水泡腳,比較容易感冒。
腳底按摩三法
人老腳先老。從中醫(yī)角度講,人體穴位最密集的就是腳底,共有76個穴位。常做腳底按摩,能緩和人身體的疲勞緊張,延年益壽,增強精力,特別有助于改善睡眠狀況。日常在家里,洗完澡,泡完腳之后,可以自己按摩腳部。大致有三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推法: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厘米處,為腎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并攏,用力摁住該位置,往上推36次,至腳底發(fā)熱為止。
功效:此法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
壓揉法:腳底后跟內(nèi)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按住該位置,用力壓36次,壓到有酸痛感為宜;再揉3到5分鐘,至發(fā)熱為宜。
功效:此方法,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
刮法:腳踝骨以下內(nèi)外兩側。雙手食指關節(jié)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為宜。
功效: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泡腳小偏方
鹽泡:溫水中加入兩大匙鹽巴,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的效果。
姜泡: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濕的作用。
酒泡: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檸檬泡: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
醋泡:溫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體內(nèi)的酸,滋潤皮膚。
前不久,一位老年人因用藥不當導致生命危險,好在到醫(yī)院救治及時才脫離危險。常言說:春困秋乏。入秋換季季節(jié)老年人會比以往有不舒服的感覺要明顯,用藥也會比以往要多,所以筆者要特別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尤其對降壓、降脂類及心血管類藥物要特別慎重,要注意用藥安全。
現(xiàn)在,老年人使用藥物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用藥濫、雜、亂等不科學行為較普遍。老年人用藥多,進入老年期,對藥物的耐受性已減弱,加之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排泄變慢,較容易產(chǎn)生藥物的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在用藥時,一定要慎重。比如秋燥,易引起上火口腔潰瘍等,家中可以常備一些藥性溫和,療效顯著的常用藥,如口炎清、板藍根等等,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日常用藥應堅持“四不要”原則。
一、不要自行用藥。有的人以為“久病自成醫(yī)”,就憑感覺自行增減藥量或種類,頭痛發(fā)燒時就自行使用頭痛片、退燒藥等,這樣容易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影響治療。應先就醫(yī),遵醫(yī)囑用藥。
二、不要多頭用藥。老年人身體不適時,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他們四處求醫(yī),同時服用治療各種慢性疾病的藥物,加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老年人應在就醫(yī)時,告訴醫(yī)生正在治療的疾病和已在服用的藥物,減少重復用藥,降低藥物毒副反應。
三、不要長時間、大劑量用藥。老年人腎臟的排泄功能降低,肝臟對藥物代謝速度的減慢,長時間、大劑量用藥,容易引起蓄積中毒,和產(chǎn)生對藥物的依賴性、成癮性。用藥時間宜短、劑量應小。
四、不要劇烈用藥。有些子女為幫助老年人盡快擺脫疾病的困擾,從各種渠道、各地方求購特效藥來用。大家應該知道老年人氣虛體弱,對于劇烈的藥物常因抗不住會發(fā)生虛脫、休克等危險;并且,社會普遍認為中藥比西藥毒副反應要小。因此,老年人用藥,應以藥性溫和為主,適宜用中藥調養(yǎng),西藥急救。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養(yǎng)生人群頻道的《老年人不要輕易吃清熱藥物》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laonianrenyangsheng/">老年人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