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身體自養(yǎng)”
養(yǎng)腎就是養(yǎng)生。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養(yǎng)生常識呢?下面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yǎng)生,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身體自養(yǎng)””,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傷筋動骨一百天”。就是說人們的筋骨傷了,要想它恢復過來,一般人都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是人們左右不了,只能靜待時間來慢慢的修復。最多只是年輕時,能恢復得稍微快一些;年老則要慢一些。為什么需要這么久,那是因為做好正骨等之類的外力輔助后,剩下的就只能是身體自行慢慢的自我修復了。外力諸如做好營養(yǎng)等的調養(yǎng),也只能稍微快那么一點點,無法觸動那根本。
若是不給身體足夠的‘自養(yǎng)’時間,一來它的恢復時間會增加,二來還可能會令傷處恢復不徹底,留下諸多后遺癥。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大家應該都有見過。在筋骨受傷后,經過相應的處理,剩下的就是養(yǎng),先是靜養(yǎng),然后是動靜結合(適宜強度的鍛煉、運動),以期徹底恢復??山洺S腥耸悄菢拥拈e不住,當傷處感覺好些的時候,他們往往等不及的想運動起來,甚至還喜歡自作主張的做些接近傷處運動極限的動作。結果接下來幾天又會出現(xiàn)傷處傷情加重的現(xiàn)象,然后才肯再乖乖的靜養(yǎng)起來。如此反復幾次,傷處最后即或痊愈了,也都會因為這樣的超前運動行為(沒給身體足夠的自養(yǎng)時間與機會)而留下或多或少的一些不靈便,甚至留下后遺癥。
由此可見,充分的‘身體自養(yǎng)’對于身體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人是自然生命的一份子,在她生命存在的過程中,她就會有足夠的自生長能力。只要有條件,她就能自然而然的生存下去。這個身體生存下去的力量,應該就是身體的自然生命力了!
從純自然的角度來講,人的自然生命與一株花的生命是一樣的。一株花,只要陽光、空氣、水分等基本條件滿足了,它就能自然的生長下去,直至其自然壽命的終結。人也是一樣,只要生活的基本條件滿足了,人也能像花一樣自然的生存下去,直至最后的壽終正寢。這就像那些偏遠山區(qū)的人們一樣,他們擁有的只是生活的基本條件,沒有太多的外界干擾,身體的生命狀態(tài)基本上等同于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他們的一生也就是平淡而健康的,最終也是壽終正寢的過完自己的一生。而非現(xiàn)代都市人那般,諸多的保養(yǎng)等等,最后卻還是疾病纏身的進到醫(yī)院,最終還要遍身插滿管子等之類痛苦的離開人世。
因此,生命的延續(xù)、健康的維持,最關鍵的還是在于這個身體的自然生命力了,它才是身體的根。那么,現(xiàn)代人們的養(yǎng)生就必須以這個身體的自然生命力為前提,讓這個身體的自然生命力能在身體里能自然而充分的發(fā)揮她的作用(雖然,這自然生命力也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也會有生、長、壯、衰、竭,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減弱)。
由此,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養(yǎng)生首要的還是先保證身體的自養(yǎng),也就是養(yǎng)護身體的自然生命力。就好似人們養(yǎng)一株花,首要的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它活。比如,它要是喜光的,就要保證讓它充分的日照;要保證空氣的新鮮適宜,要保證水分的充足,要保證沒有額外的磚石等壓住植株……。在一株花的生命力得到基本滿足的前提下,然后再來考慮其他。人的健康養(yǎng)生也是一樣。
現(xiàn)代人的自然生命力最常受到的不利干擾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沒有足夠的靜養(yǎng)時間?,F(xiàn)代人一天中活動的時間太長,給予身體靜下來自養(yǎng)的時間太少。有很多事實可以反證這一點。比如,很多人把自己累的倒下了,然后就不得已的只能自己靜養(yǎng)幾天,就這樣躺上幾天后,身體居然就恢復了。這個累的倒下,就是平常沒有給身體足夠的靜復時間所導致的。而靜養(yǎng)幾天就又很快恢復了,那是身體得到足夠的靜養(yǎng)時間后,身體自養(yǎng)的力量充分發(fā)揮出來了。這也是為什么以往的老干部流行療養(yǎng)的原因所在,老干部的療養(yǎng),其實并沒有或者很少用藥,就是給一個好的環(huán)境,讓老干部放下身心,讓身體自養(yǎng)的力量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再一個就是身體修復還沒完成就又使用起身體來。這就好像那個傷筋動骨者的恢復一樣,稍微好一點了,就迫不及待的想運動起來,結果自然可想而知?,F(xiàn)代人往往就是這樣,在身體工作(活動)得很累了之后,才想著靜下來休養(yǎng)一會,精力稍有恢復就馬上又開始工作(活動)了,而身體的恢復根本就不充分。這樣就必定會因為‘過勞’的積累而形成對身體的傷害,傷害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就會超越身體自然生命力的修復范疇,成為不可挽回的傷害,而且之后還會暗耗身體的自然生命力來不停的對它進行修復(因為身體的自然生命力會自動對身體的受傷部位進行修復的。比如,很多的一些傷疤印記,經年后常常會有所減輕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養(yǎng)生要養(yǎng)護身體的自然生命力,讓身體的自養(yǎng)充分發(fā)揮作用。人們就必須把自己回歸到自然人的角色,從遵循自然規(guī)律入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不能真正做到如古人那般的完全遵循自然規(guī)律,但至少也要給予身體足夠的靜養(yǎng)時間。沒有充分的靜養(yǎng),身體的健康養(yǎng)生就很難得到保證。
養(yǎng)生,在實現(xiàn)‘身體自養(yǎng)’這個“主養(yǎng)”的前提下,人們再做一些“助養(yǎng)”的養(yǎng)生行為才能收到更好的養(yǎng)生效果。這就好比養(yǎng)一株花,在保證這株花已經養(yǎng)活的前提下,然后再進行松土、護根、施肥等養(yǎng)護,這株花才可能越長越好。對照著自然界的養(yǎng)花,關于人身的養(yǎng)生“助養(yǎng)”則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來進行。
一、溫經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體溫會慢慢的低一些。也就是陽氣有所下降,寒氣漸次增長。寒則凝,就容易出現(xiàn)人身經絡運行通暢度降低的現(xiàn)象。這樣,要讓身體的氣血運行更暢順,身體的自然生命力能更充分的發(fā)揮,能輔助性的疏通經絡就是很必要、很好的“助養(yǎng)”手段了。
這就好比養(yǎng)的那株花,適時的給它松松土,它的水分、養(yǎng)分就能吸收、運行得更充分了。
健康養(yǎng)生的溫經“助養(yǎng)”,最直接的方式可以是艾灸,祛寒溫陽、溫通經絡。也可以通過溫陽祛寒的飲食,如早晨的姜棗茶等等;或者是按摩式的經絡疏通,泡浴等等。對于作為長期而為之的溫經“助養(yǎng)”手段,前二者會更優(yōu)。
二、養(yǎng)脾胃
對于養(yǎng)生,若是脾胃不好,可能其他的一些養(yǎng)益作用就會效果甚微了,就如人們頗為苦惱的‘虛不受補’一樣。其實,人們還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一個人的衰老,應該最先開始的就是脾胃了??梢哉f,人在中年時期就開始發(fā)福、長啤酒肚就是一個明證了。
養(yǎng)益脾胃,就如養(yǎng)一株花,要培植養(yǎng)好它的根一樣。一株花的根都沒有養(yǎng)好,其他的很多努力可能也都會白費,這株花最多就只能是活著,不可能很是光鮮了。脾胃養(yǎng)好了,身體的自然生命力才可能維持一個相對旺盛的狀態(tài)。
對于脾胃的調養(yǎng),除了飲食七分飽等常見的方式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可以參考這種簡便的方法:艾灸+中成藥。艾灸常用的穴位可以是中脘,然后再配足三里、三陰交等。對于胃不好時間較久、較重的,可以用胃部梅花灸的方式(即以中脘為中心,然后上下左右一寸,用隔姜灸)。中成藥則可以選擇諸如附子理中丸、參苓白術丸等,或依個人脾胃狀況有的放矢的來選擇。
三、益腎
腎為人體的先天之本,若是腎更強健時,那么身體的自然生命力就可能會相對旺盛一些。因此,對于人身的養(yǎng)生“助養(yǎng)”,益腎應該是一個不可或缺的。
這就有如養(yǎng)一株花,必須要定期、適宜的給它施肥,這樣才能保證它生長的旺盛,保證花的正常開放,保證花期能相對長一些。人身養(yǎng)生“助養(yǎng)”的益腎,就是要維持人身的巔峰狀態(tài)與壽命更長一些。
益腎,除了人們熟知的黑色食品、養(yǎng)腎的補益成藥之外,最核心的可能還是與養(yǎng)護身體自然生命力一樣的靜養(yǎng)了。就如《黃帝內經》所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不過耗用自己的身體,在靜中養(yǎng)益自己的本元之氣(“歸根曰靜,靜曰復命”之謂)。
四、依需而養(yǎng)
身體是動態(tài)的,在生命的前行過程中,不免會出現(xiàn)相應的一些變故,缺乏或過剩某些營養(yǎng)等,這時也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理。如,當現(xiàn)代醫(yī)學講的鋅元素缺乏時,就有必要進行補充。當肝氣有所不舒時,就應當及時的進行疏肝解郁的調理。
這就有如養(yǎng)一株花,這株花染蟲了,就應當積極的除蟲。這株花缺鉀了,植株不夠硬朗,就要及時的補鉀等等。
因此,無論養(yǎng)生還是養(yǎng)植物,根據(jù)身體、植株的實際狀況,生命過程中的針對性調理也是必須的。
總之,從上不難看出,人們說的養(yǎng)生,一定要以身體的自然生命力為前提,它發(fā)揮了“身體自養(yǎng)”功能,其他的一些養(yǎng)生“助養(yǎng)”方式才能真正的起到應有的作用。直白一些講,因為這些養(yǎng)生“助養(yǎng)”方式都只是錦上添花的,根本還是在于人們的“身體自養(yǎng)”。因此,一言以蔽之,養(yǎng)生就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身體自養(yǎng)”!
精選閱讀
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很多老年人一時間都不能習慣退休在家的生活。這樣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是有影響的。那么如何讓才能讓老人的生活更加的有意思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讓退休生活多點“創(chuàng)造”
故事一:
林玉山曾是福建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他2003年退休,2005年用15萬元積蓄在家鄉(xiāng)福建省閩侯縣上街鎮(zhèn)新峰村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首家個人公益性圖書館“杏山書館”。這里藏有大型工具書、醫(yī)療、科技、教育等22種圖書共近4萬冊,免費給當?shù)刂行W生和村民借閱。
林玉山老人看到眾多鄉(xiāng)親來到自己的公益圖書室進行“充電”,感到很欣慰。
點評:老年人辦圖書館絕對是有利于社會的好事,不僅可以在經營的過程中享受讀書的樂趣,還可以享受為別人服務的快樂。
故事二:
何秉正今年74歲,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退休后,他迷上了種植草藥。
村子里有人感冒了,找到何秉正,他就會采摘一些薄荷和紫蘇送給村民煎湯喝,因為這些草藥可以緩解感冒癥狀。
點評:退休生活內容不在多,只要選擇一兩樣自己喜歡的,能堅持的事情干就很好了。退休后學會一門技術或研究一門學問也是“時尚養(yǎng)老”的好內容。何老師為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了健康。
故事三:
郭竹仁和傅小花夫婦退休前都是劇團的職工。1997年,他們自發(fā)組織了一支“群樂戲曲隊”,不計報酬、不圖名利,堅持為群眾演出,如今,他們已經為群眾義務表演了14年,從未間斷。
每次到廣場看戲的群眾,少則四五百人,多則上千人??吹竭@些觀眾,夫婦倆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點評:退休后自娛自樂是一種快樂,與大家同樂不僅快樂,還有成就感。郭氏夫婦從事戲曲工作多年,以他們豐富的表演為大家?guī)ゾ裣硎?,他們的生活也變得更有活力。郭氏夫婦為大家創(chuàng)造了娛樂。
故事四:
63歲的杜淑華現(xiàn)任一小區(qū)黨支部書記。2005年,街道社區(qū)成立之后,杜淑華為小區(qū)做宣傳工作。剛開始出黑板報時,杜淑華總是讓丈夫代勞,因為丈夫寫的字比她的好看。后來,她覺得老是“求”丈夫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嘗試自己練筆。漸漸地,她的字越寫越好,黑板報也辦得越來越像模像樣,受到了大家的表揚。
杜淑華還和小區(qū)干部一同負責清理小區(qū)的建筑垃圾,從小區(qū)里拉出來整整十幾車建筑垃圾。有些居民不配合,杜淑華就上門耐心做思想工作。小區(qū)的道寬了,路也平坦了,杜淑華的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
點評:退休之人要多關心身邊事,社區(qū)就是我們的家,自然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也許杜阿姨做的都是社區(qū)里的平凡事,但她給居民營造了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huán)境,自己也享受其中,何樂而不為呢?
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身體整個處于“散熱”狀態(tài),也就是說毛孔和穴位自然舒張,在向外排出毒素的同時,也更容易被外界的寒氣侵入,邪氣寒氣進入身體后,反而更容易讓人體染上病害。所以我們在夏季不僅要注意降火,更要注意“保暖”。
多運動多出汗
俗話說“春捂秋凍”,意思是春天到了,不能太早地脫掉棉衣,秋天來了,也不要過早地增加衣物。這都是為了讓身體適應自然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其實這都是一樣的道理,夏天到了我們也不能一個勁地往空調房鉆,這些外部影響會妨礙我們身體的自然調整,加上冷風的侵襲,不僅排不出體內的毒素,而且更容易生病感冒。
喝冷飲不如喝熱水
夏天大家都愛喝加冰塊的飲料,吃雪糕吃冰棍,喝冰啤酒冰奶茶,這些東西雖然喝到嘴里涼快,但實際上并不能起到“下火”的作用,反而會更容易使身體內分泌紊亂失調,從而感到不適,拉肚子、腸胃炎或者熱感冒。多喝熱水不僅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且還能讓身體自然排汗,是夏季的最佳選擇。
洗涼水澡不可取
在炎炎夏日里,一出門必淌汗的現(xiàn)象也讓大家感到十分難受,回到家就想好好洗個澡休息一下。有的人會不假思索就選擇開涼水沖澡,冰涼的水從頭到腳把汗臭味沖掉,簡直爽快!但是這也不是一個好習慣,夏天出汗是人體的一種循環(huán)形式,出汗是身體的一種排解毒素的主要方法,涼水沖洗會讓身體不正常地降溫,不僅堵塞了排汗,還容易讓涼氣從打開的毛孔入侵,進入身體里。這就是涼水澡即便不“冷”,也容易感冒的原因了。而熱水泡腳是無論春夏秋冬,四季皆宜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腳是人身體穴位最為集中的一個重要部位,用熱水水浴浸泡,促進了血液的循環(huán),讓人體從內部感到舒適,從而達到養(yǎng)生的目標。
要“風度”也要“溫度”
在炎熱的夏天里,男人女人都喜歡穿少一點,以達到“涼快”的目的。但一味地追求清涼其實也是夏日養(yǎng)生禁忌之一,像上面說的那樣,夏天穿得少了也會著涼,從而接連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所以還是不要太過貪涼比較好。
(陳寧)
人要活到多少歲才算盡其天年
為何現(xiàn)代人的平均壽命才七八十歲,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預期的天年壽命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呢?是誰偷走了這四五十年的寶貴生命呢?
在長期從醫(yī)經歷中,我面對的病人是各種各樣的,我經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想活到多大歲數(shù)?」令我驚訝的是,很多人都說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生命的長短與質量好壞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如果你對它關心不夠,那人生還有多少快樂可言呢?
我們的確應該為自己的健康長壽早作準備了,這個準備工作花不了您多少時間和金錢,但換來的卻是高質量的生命。
高質量的生命就是活到「天年」。那么多大歲數(shù)才能稱為「天年」呢?《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乃去,而盡終其天年」。早在幾千年前,充滿智慧的中國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運行規(guī)律來推演人的一生了。
根據(jù)細胞分裂次數(shù)來推算人的壽命,得出的結論是人的壽命應該為120歲。這些研究結果,與我們祖先對天年壽數(shù)的記載驚人地一致。但是,為何現(xiàn)代人的平均壽命才七八十歲,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預期的天年壽命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呢?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是什么導致我們生病,是誰偷走了我們四五十年的陽壽呢?
當然是陰氣!
陰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經常人為地傷害自己的陽氣,助長自己的陰氣,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終其天年。這一點,我們的先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幫我們指出來了。《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不善養(yǎng)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飲料那樣沒有節(jié)制。喝酒喝多了以后,既傷人的精神,又傷人的臟腑和血脈。還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當成正常的,深陷各種健康誤區(qū)而渾然不覺。比如,醉酒之后入房縱欲,傷于酒又勞于色,只貪圖一時的歡欣,而肆意地縱欲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氣。另外像熬夜、暴飲暴食、生活起居沒有規(guī)律等等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導致人們半百而早衰,疾病纏身而不能終其天年!
有人說:「現(xiàn)在人的平均壽命比過去長了,活到八九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但我想:這些長壽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生活與現(xiàn)在是不相同的。如今這些整天勞心勞身的人們,他們的身體真的是不容樂觀。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肩周炎、血管硬化等病,已過早地在這群三四十歲的人士身上出現(xiàn)了。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人人都有完美的成功和幸福,不希望有誰到了成功的時候忽然身體垮下去。但我不希望看到的這些事情,卻天天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在《黃帝內經》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起居有常,食飲有節(jié),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讓我們隨時隨地都不要人為地去傷害自己的陽氣,但我覺得這還說得不夠,依我看,任何時候我們都還要積極主動地以各種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陽氣,以增強人體的自愈能力。要記住,無論你現(xiàn)在多大年紀,只要陽氣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夢想。
養(yǎng)生就是養(yǎng)陽氣
當人體有不適的時候,體內就好比是陰冷潮濕的天氣,但只要太陽一出來,這種環(huán)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長、發(fā)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人體的太陽托起來,讓它光耀我們的五臟六腑,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
現(xiàn)在,有很多病比較難治,用常規(guī)的方法很難獲得好的療效,如何才能迅捷地解除這些疑難雜癥,這成了困擾我多年的一個難題。也正是這些難題,促使我常常在生活中結合著古人的智慧和經驗不停地思考,苦苦地追尋,直到有一天重新研讀《黃帝內經》,才發(fā)現(xiàn)其中暗藏著一個很重要的玄機。
這個玄機就是固護陽氣。《黃帝內經》中的《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陰陽應象大論》篇說:陰陽為「生殺之本始」。張景岳注曰:「生殺之道,陰陽而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正是這兩段話使我悟出了治病和養(yǎng)生保命的真諦,困擾多年的難題一下子豁然貫通了。
原來,人的生命全在「陽氣」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陽氣旺盛,人體的自我康復能力才能正常發(fā)揮,醫(yī)藥才有用武之地。正是陽氣的虛衰導致了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很多人的疾病久治不愈并非醫(yī)藥無用,而是因為他們自身的陽氣沒有激發(fā)出來。
這個思路一打開,我馬上發(fā)現(xiàn),原來,中國歷代名醫(yī)治病養(yǎng)生,無不是在調動人體的陽氣。
宋代的醫(yī)學家竇才是一位倡導陽氣養(yǎng)生的大家,他強調「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其中尤以艾灸關元為重點,他認為,人在每年夏秋之交的時候要灸關元穴一千壯,也就是大概灸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保持強健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便會使小腹丹田處時常像有一團太陽那樣溫暖,使人其樂融融。
《黃帝內經》中的這一玄機,古代許許多多大醫(yī)都發(fā)現(xiàn)了,并且成功地用在臨床上;自此,我在治病和給人做健康指導的時候,也把固護陽氣作為核心內容,以此為指導,很多疑難雜癥迎刃而解。
我讓人們用站樁的方法振奮全身的陽氣,教人們利用穴位激起人的陽氣,利用食療等方法去征服陽氣的最大殺手---濕氣。實踐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養(yǎng)生,就是養(yǎng)陽氣。
當人體有不適的時候,體內就好比是陰冷潮濕的天氣,但只要太陽一出來,這種環(huán)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長、發(fā)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人體的太陽托起來,讓它光耀我們的五臟六腑,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
現(xiàn)代人為什么會陰盛陽衰
我們應該調整呼吸和飲食,以養(yǎng)足身體的陽氣。在呼吸方面,應該多去呼吸那種帶著上天的靈氣和草木萬物的生機的新鮮空氣。在飲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陽氣的生發(fā)。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衰的人往往會出現(xiàn)下列癥狀:手足不溫,面色淡白無光澤,或面色黧黑,明顯怕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澆的感覺,喜喝熱茶、熱湯,疲乏無力,易出現(xiàn)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貧血或水腫等;其次是稍微運動則心慌、氣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瀉,勞累后浮腫,或夜間多尿,性欲減退,男性易陽萎、早泄,女性月經減少,不孕、不育……
這一切,都是陰盛陽衰的表現(xiàn)。人體籠罩在疾病氣勢洶洶的陰霾之下,陽氣虛衰,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至今日,上面那些癥狀似乎不再專屬于久病體衰的人,我們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分得了上述癥狀中的幾種?,F(xiàn)代人為什么會陰盛陽衰呢?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氣養(yǎng)人的陽,地以食物養(yǎng)人的陰。我們可以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污染太嚴重了,在這種質量的空氣中呼吸,我們的陽氣肯定受損。另外,我們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豐富,而且大多是雞鴨魚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最能滋陰。在這種生活中,很多人的體型都富態(tài)起來了,但精神頭卻不能跟著提起來。
精神屬陽,肉體屬陰,二者不平衡,陰盛陽虛,就出現(xiàn)了中醫(yī)所說的「形勝氣」的現(xiàn)象,《黃帝內經》講:「氣勝形者壽,形勝氣者夭。」也就是當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無法完全駕馭形體的時候,他就會生病,而且難以治愈。
這一點提示我們:我們應該調整呼吸和飲食,以養(yǎng)足身體的陽氣。在呼吸方面,應該多去呼吸那種帶著上天的靈氣和草木萬物的生機的新鮮空氣;在飲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陽氣的生發(fā),比如,體內有濕氣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濕為陰邪,能遏制陽氣,薏米紅豆湯可以祛除身體內的濕氣,濕氣除掉了,陽氣自然生出來。此外還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酒與葛花同飲,可免醉酒;寒涼的螃蟹,要配上溫性的生姜、蘇葉同吃,才能預防痛風。生活中的這些細小問題,我們只要稍加留意,健康就能前進一大步!
《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動屬陽,靜屬陰?,F(xiàn)代人的身體缺乏正確的鍛煉,使人體變得靜多動少,陰氣過剩,兩者相加會同時傷害人體的陽氣,導致我們的身體呈現(xiàn)出病理性的陽虛狀態(tài),使我們的陽氣比古人更虛。
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所化,但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生活給我們的陽氣實在太少了,因此我們今天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纏身。
來源|喜馬拉雅FM蔣文躍老師的精品課《北大蔣文躍的中醫(yī)養(yǎng)生課》
編輯|何嬙
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許多人如果今天少吃了一頓,會非常在意,一定要想方設法補回來,可是一個禮拜也沒有去好好活動一下身體,似乎從不在意。
活動自身的身體本來是與吃一樣,是一種動物本能,否則何以稱為動物?這世間除了人類,原來所有的動物都要依靠自己的運動來獲取食物,所以動物們不需要進健身館,就如同勞動人民不需要運動一樣。
然而人世間許多人僅憑智力就可獲得食物,這樣就使人類群體中的相當多的可以不用勞動,工業(yè)文明和現(xiàn)代智能以及社會保障制度,使越來越多的人不用通過體力勞作就可以養(yǎng)活自己,但是我們正在為從體力中解放出來付出慘重的代價。
有人會說,愛吃比愛運動要容易,是因為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官體驗,而運動似乎總是要讓人難受。我覺得這主要是許多人的認識誤區(qū),以為運動一定是操場上去跑三千米或者去游泳、去打球才叫運動。
我覺得每個人都要選擇一件讓自己感覺舒適的方式來健身,而不應讓運動變成一件痛苦的事,只有愉快的事才可以讓人長久堅持下去。
馬克吐溫在小說《湯姆索亞歷驗記》曾有一段非常幽默的諷刺話,工作是身體不愿做的事情,而娛樂是身體喜歡做的活動。推磨是工作,而打保齡球或者攀登勃朗峰僅僅是娛樂。那些富有的英國紳士們,他們寧愿在夏日的炎熱中趕著四匹馬拉的車每天奔馳二三十英里,那是因為這種活動需要付出相當?shù)腻X財。
我倒是以另一種方式解讀這句話,就是你要把生活中的每一次“推磨”,當作打保齡球一樣是一次健身的機會,而不是苦差。
常欲小勞
中醫(yī)的運動觀很簡單,就是四個字“常欲小勞”。首先說是常,運動不是一個禮拜不運動,突然周末去跑幾千米或者打一場劇烈的競技球賽。而是差不多每天都要運動或者一周至少四五天都在活動,雷打不動,常年累月如此。
另外這個常還指一天內,你一天集中一個小時60分鐘,不如一天有四次、每次15分鐘活動。
對于成天坐辦公室的人,每個小時那怕抽5-6分鐘爬一次樓梯比抽出整一小時運動要好,還有這種辦公室的簡易操,或者單位或學校有一小段距離的小跑或快步幾分鐘都是很好的運動,坐公共交通可以提前一站下車,我坐高鐵也會每小時起來在過道來回走幾分鐘關鍵是心中時刻有這樣的一種意識,習慣了就成自然了。
再說小勞。中醫(yī)主張的運動是小勞,首先是要勞,繁體的勞字,上面是火,下面是力,說明勞就要費體力,適度出汗的,不是閑庭信步,不是十分悠閑的散步。第二個是小勞,孫思邈說,“養(yǎng)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
這種運動觀,主張勞而不疲,就是勞作或運動的度是以人感到不十分疲勞為標準,許多家庭婦女或老人,一天到晚閑不住,動這動那,那就是小勞,不用特意去運動。這個小勞的標準很重要,就是你累了,吃不消了,就停下來,累了就是累了,不用再堅持一下。
當然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以自己的感覺為標準。累得不想動,躺下來或坐下來,就是疲了。你不用擔心自己的運動量小,運動時間久了,你的運動量自然而然地慢慢會提高,不要急于求成,你運動的目的不是比成績,不是去參加比賽,只是自己喜歡。
因人因時而異的運動觀
中醫(yī)的運動觀與飲食、服用補藥一樣,同樣強調根據(jù)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量、運動方式及種類。
比如一個壯實的熱積體質的人,一頓飯能吃幾斤羊肉,可能跑10公里非常輕松,不覺得有什么累,對他來說是“小勞”,而10公里的跑步對氣營虛體質來說簡直是要了命的虛脫,這樣的運動量對一些白嫩、食量很小的小女孩肯定不是健身,而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有的人說不定能誘發(fā)心肌炎,當然經過訓練這種人可以慢慢加到這個量。
總的來說,壯實體質的人、年輕人、男性,運動量可以適大一些,虛弱的人、老年人、女性可以適當?shù)鸵恍>唧w來說,熱積體質、表郁體質、痰濁體質、濕熱體質運動量可以大一些,一天一到二小時的運動量是可以接受的,而氣營虛體質、陰虛體質、郁滯體質等虛弱體質的人可以運動量要小一些,以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較合理。
另外,中醫(yī)認為,運動同樣要根據(jù)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稍有變化。春天萬物復蘇,陽氣宜散發(fā),人不要悶在屋里,運動宜在上午或早晨,應選擇發(fā)散、舒張性的運動,量不宜過大,如郊游踏青賞花、放風箏遠目、慢跑,老人宜散步,球類運動也選溫和的,特別是郁滯體質的人這個季節(jié)要多出去走走,不要關在家里,否則易誘發(fā)心理問題。
運動的好處,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是讓氣血流通,化痰利濕排毒,強筋健骨,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加強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調節(jié)血脂血壓血糖、有利排便、調節(jié)情緒和免疫功能,等等,好處多的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但是你不運動,一切毫無意義。
關于主播:
北京大學中醫(yī)教授蔣文躍為你開出健康良方:一套科學系統(tǒng)的中醫(yī)入門知識,從認知升級到自我預防到家庭調理;一家人常見病的健康技能包,營養(yǎng)不良、感冒發(fā)燒、糖尿病高血壓、失眠便秘,調養(yǎng)良方隨取隨用。由內而外,從生理病理到心理健康,全面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關于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點擊了解更多,立即搶購最低1分購的喜馬拉雅VIp月卡!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就養(yǎng)生常識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朋克養(yǎng)生,年輕就是要浪”,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最近的一些新聞,很是奇怪——
女子熬夜追《延禧攻略》,為了保養(yǎng),一晚上竟然敷了三張面膜來補水。
后來一查,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朋克養(yǎng)生。比如又有新聞報道說,重慶一22歲女大學生凌晨3點不睡覺,白天敷5張面膜救臉。
一邊熬夜一邊涂貴價護膚品;
用最貴的眼霜,熬最長的夜;
一邊熬夜一邊祈禱自己不要猝死;
啤酒里加幾顆枸杞,可樂里加黨參。
這是一種作死不忘養(yǎng)生、又嗨又喪的生活方式。
?
說起“朋克養(yǎng)生”,27歲的潼南女孩兒錢敏覺得,這更像是年輕人的一種“自嘲”?!拔覀冏霾坏阶月傻纳?,就只能盡量補救啦!”錢敏從小最熱愛的就是美食,身高160cm體重140斤,去年體檢查出了高血脂。
管不住嘴的小錢,只好給自己尋找了一條“朋克美食養(yǎng)生”的道路。小錢每天的必修課就是尋找所謂的“健康零食”。以前愛吃的薯片,小錢全部換成“山藥片”,雖然都是油炸食品,“但是山藥是養(yǎng)生的好東西!”為了既降低自己血脂又可以吃到喜愛的炸串,她規(guī)定自己每次吃炸串要多點素菜,“比如西蘭花這種抗癌的蔬菜?!?/p>
每天雷打不動兩杯奶茶,不管天氣多熱,小錢都會抽出午休時間,專門從單位步行15分鐘到一家奶茶店,購買“紅棗桃膠奶茶”,“桃膠是養(yǎng)顏的,紅棗是補血的,而且我來回走了半個小時,熱量也消減了!”......
等等,這不就是花樣作死嗎?!
當代年輕人續(xù)命法則——
總結起來就是,喝最烈的酒,去最好的醫(yī)院搶救。
還有一堆衍生的“朋克XX”。
不要再說自己是佛系青年了。
你越來越佛了?不,你是越來越喪了。生活讓你看清,什么叫連活著都很難。
畢竟,你生活在一個光天化日之下耍流氓的廣告牌世界里。
樂清順風車事件后,滴滴已經下線了順風車業(yè)務,你以為你坐滴滴快車、專車就安全了嗎?
你覺得滴滴忒危險了,趕緊卸載。
但你以為,你還能用什么App?
嘀嗒也出事了……
曹操專車也不省心……
整個網約車市場一片亂糟糟的……
你一想,還打什么車啊,開車吧!
你一想,還開什么車啊,騎車吧??!
你咬牙一想,還騎什么車啊,走路吧!!!
人生艱難。作為女性,尤其艱難。
央媒們年年都在提醒我們:女性不要獨自出遠門、女性深夜不要穿短裙出門、女性在外聚餐不要醉酒,等等。
都8012年了,還在提醒女性這不要、那也不要呢?
還是只提醒女性,卻不提醒那些傷害女性的人!
在這個社會,衣食住行,樣樣他們都不肯放過你。
點餓了么外賣有驚喜——
用馬蜂窩出行有驚喜——
用啥出行都有驚喜——
去看電影遇變態(tài)——
坐個火車遇變態(tài)——
唱個KTV遇變態(tài)——
租房遇甲醛超標——
開房被信息泄露——
行吧……
就算你啥也沒干,還防不住有些人在網上鍵盤一敲——
這就是一個大寫的喪的時代。
你熬夜貼不貼面膜,加班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路上遇不遇龍哥,事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
你的喪,源于對社會不安全感的憂慮,對掌控自己生命安全的無能為力。
你消費降級?新聞告訴你拼多多假貨泛濫。
你消費不降級?新聞告訴你專柜查出假冒奢侈品和化妝品。
你結婚了?交稅吧,二胎稅。
你不結婚了 ?交稅吧,單身稅。
……生活不是想要你的錢,生活是想要你的錢和命。
你想戀愛?艾滋等疾病不再禁止結婚,了解一下。
你想離婚?離婚一個月冷靜期,了解一下。
你想應聘?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說:國家應給女性3年養(yǎng)育期。
你想拼事業(yè)?華南師大教授說:在家?guī)Ш煤⒆右彩枪ぷ鳎ㄗh女性產假1年。
……天涼了,讓共和國的韭菜們黃了吧。
你這生活,喪到盡頭自然佛。
你看到了這樣的段子——最喪的人生莫過于:爾晴做你老婆,袁春望做你追求者,紫菱做你妹妹,樊勝美她媽做你媽,安嘉和做你老公。
這才是最完美的喪,置之死地而無法生還……
你除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還能怎么辦?
衣食住行樣樣都不安全,相對的,你個個都無能為力。
今天又看到曝光XX的新聞,你轉發(fā)到朋友圈:嗯,朕還活著。
我們這些喪系青年,光是活著已經用盡全力了。
我們只能晚上繼續(xù)熬夜打游戲,白天繼續(xù)看沙雕段子哈哈哈,吃著外賣,捧著保溫杯,喝著枸杞,敷著面膜,打著滴滴,租著房子,告訴自己:
今天又是開心充實的一天呢!
老祖宗們幾千來總結了很多實用的養(yǎng)生經驗,每一句都是精華。讀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養(yǎng)生其實就這么簡單!
01.千保健,萬保健,心態(tài)平衡是關鍵。
02.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
03.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shù)。
04.心胸寬大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學會自己找樂。
06.妻賢夫病少,好妻勝良藥。
07.禍從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惡人命短。
09.性格開朗,疾病躲藏。
10.房寬地寬,不如心寬。
11.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13.一日三笑,人生難老。
14.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淚盡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淚盡情彈,英雄流血也流淚
18.先睡心,后睡眼。
19.藥補食補,不如心補。
20.飯養(yǎng)人,歌養(yǎng)心。
21.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2.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23.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24.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26.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養(yǎng)肚。
29.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30.吃米帶點糠,營養(yǎng)又健康。
31.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32.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33.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34.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35.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38.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39.蘿卜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40.人說苦瓜苦,我話苦瓜甜。
41.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42.胡蘿卜,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43.西紅柿,營養(yǎng)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44.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5.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喊得應。
46.大蔥蘸醬,越吃越胖。
47.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48.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49.一日三棗,長生不老。
50.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1.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
52.鍛煉要趁小,別等老時惱。
53.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
54.日光不照臨,醫(yī)生便上門。
55.刀閑易生銹,人閑易生病。
56.懶惰催人老,勤勞能延年。
57.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58.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59.立如松,行如風。
60.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61.要得腿不廢,走路往后退。
62.出汗不迎風,跑步莫凹胸。
63.汗水沒干,冷水莫沾。
64.要得身體好,常把澡兒泡。
65.要健腦,把繩跳。
66.心靈手巧,動指健腦。
67.多練多乖,不練就呆。
68.常把舞來跳,癡呆不會到。
69.要得身體好,常把秧歌跳。
70.常打太極拳,益壽又延年。
71.養(yǎng)生在動,動過則損。
72.吃人參不如睡五更。
73.中午睡覺好,猶如撿個寶。
74.冬睡不蒙頭,夏睡不露肚。
75.睡多容易病,少睡亦傷身。
76.吃得巧,睡得好。
77.吃好睡好,長生不老。
78.經常失眠,少活十年。
79.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80.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覺要像彎月亮。
81.熱水洗腳,如吃補藥。
82.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83.食不語,睡不言。
84.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85.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86.冷水洗臉,美容保健。
87.刷牙用溫水,牙齒笑咧嘴。
88.飯前便后要洗手。
89.多喝涼白開,健康自然來。
90.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91.飲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92.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
93.盡量少喝酒,病魔繞道走。
94.戒煙限酒,健康長久。
95.飯后一支煙,害處大無邊。
96.多吃咸鹽,少活十年。
97.甜言奪志,甜食壞齒。
98.吃藥不忌嘴,跑斷醫(yī)生腿。
99.欲得長生,腸中常清。
100.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養(yǎng)生,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身體自養(yǎng)”》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養(yǎng)腎就是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