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南瓜子能降血壓是真的嗎?說法有依據(jù)嗎?
養(yǎng)生真的能長壽嗎。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毕嘈抨P(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面對日常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南瓜、南瓜子能降血壓是真的嗎?說法有依據(jù)嗎?”,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有資料證明南瓜和南瓜子有降壓效果。
但南瓜屬于一種高鉀食物,鉀元素和鈉離子相互制約,被稱為“鉀鈉泵”,鉀元素控制細胞和血管內(nèi)滲透壓,鈉元素控制細胞、血管外滲透壓。若高血壓患者攝入過多重口味食物,鈉離子攝入過多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水鈉潴留,增加血容量,還會升高血管外滲透壓,擠壓血管,讓高血壓進一步嚴重,鉀離子則可結(jié)合鈉離子排出體外,穩(wěn)定血壓,所以高鉀食物是十分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的。而且南瓜熱量適宜,營養(yǎng)也比較豐富,除了含糖量高一些,高血壓患者如果愿意適當食用也并不是一個不好的選擇。
不過這也并非南瓜一種蔬菜有這樣的效果,諸多的果蔬其實鉀元素含量都不低,所以高血壓患者日常多攝入水果和蔬菜對調(diào)節(jié)血壓是十分有好處的。果蔬中同樣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抗氧化成分,膳食纖維有助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平穩(wěn)血糖,有助抑制脂肪、膽固醇攝入量,對于控糖控脂都有益,而高血壓患者普遍也存在血脂或血糖不好的情況,若血糖血脂控脂較差,血液中的葡萄糖、甘油三酯等成分也可能誘發(fā)粥樣硬化、血栓、阻塞血管流暢,加重高血壓??寡趸煞钟兄泳徰芩ダ?,保持血管彈性,對預(yù)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有益,膳食指南也提到,每日充足的果蔬攝入能更好地預(yù)防肥胖、三高問題,推薦每日蔬菜的攝入量不低于500g,水果含糖量偏高,所以不宜多吃,但也可保證每日200~350g的攝入量。
南瓜子呢?南瓜子其實也是高鉀食物,對降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另外,南瓜子屬于堅果類食物的一種,特點是富含豐富的油脂,大部分屬“不飽和脂肪酸”,南瓜子中含有一定量的ω3脂肪酸,豐富的ω6脂肪酸,這些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是視網(wǎng)膜、大腦皮層、皮脂腺、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還有助調(diào)節(jié)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加速膽固醇運輸,對預(yù)防高血脂有益,若能夠更好預(yù)防高血脂的發(fā)生保護血管,這對降低血液粘稠度有益,對于預(yù)防高血壓也是有幫助的。
雖然南瓜或南瓜子對降壓有輔助效果,但畢竟取決于食療,不可能立竿見影,它們可能只是很微弱的輔助功能,不能把它們作為主要降壓的食物來對待。南瓜和南瓜子中的營養(yǎng)成分都十分豐富,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成分,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族十分豐富。南瓜、南瓜子中的鉻元素、鋅元素等豐富,也有助胰島素正常分泌,總之它們對輔助調(diào)節(jié)三高有益。不過因為南瓜是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也不推薦多吃,最好作為主食,一次可攝入50g左右,南瓜子作為堅果類食物,每日最好控制在10g左右。
延伸閱讀
顯然是謠言,可能是一些螺螄粉店鋪的宣傳說法,吃螺螄粉無法降血糖,而且螺螄粉的主角是米粉,米粉主要是用大米做成的美食,其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沒準還是升高血糖的。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著名小吃,其中除了有特殊的螺絲坐鎮(zhèn),還有酸菜、辣椒油、腐竹、木耳等等配料,材料豐富,味道特殊,有酸、辣、甜、鮮的特點,有不少朋友喜歡吃螺螄粉,但也有不少人覺得味道難以接受。
粉面食物的營養(yǎng)不均衡問題
雖然螺螄粉風味獨特,但也不宜多吃,特別對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類似米粉、面條、炒飯等以“主食為主”的風味小吃,最好不要過多食用,畢竟其中的食材主要富含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最終會轉(zhuǎn)化為葡萄糖;米粉、面條等小吃建議粉面1~2兩左右就好,但肉菜需要占比至少50%的分量。很多粉面都是粉面為主,醬料為輔,而肉菜、蛋類、魚蝦,可真是屈指可數(shù),不僅對糖友,對其他人來說這樣的食物作為某一頓的正餐完全是不合格的,因為營養(yǎng)成分不均衡,若長期如此還會造成營養(yǎng)缺乏癥。
螺螄不宜過多食用
螺螄粉中的螺絲倒是一種還不錯的食物,螺螄是一種河鮮,愛吃河鮮的朋友一定很愛吃螺螄,螺螄本身肉味鮮美,嫩滑,其中也含有不少有益成分,如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成分,熱量不高,蛋白質(zhì)占比不低,適當食用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一定注意螺螄也不宜過多食用,其中的寄生蟲較多,最好是仔細清洗料理,但螺螄粉一般是店鋪店面售賣,其中的衛(wèi)生清潔咱們就難以保證了,為了食品安全,最好不要多吃;從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角度來看,螺螄是一種“寒重”的食物,如果胃腸虛寒,脾胃不佳的人食用后可能會引起腹瀉、腸胃不適。螺螄本身也并沒有降糖的效果,它頂多是低糖的動物性食物,對血糖影響較小,如果有宣傳螺螄能降糖,那一定是謠言。
螺螄粉調(diào)料較重,不宜多吃
螺螄粉中一般辣椒油多,味道重,油料多,不適合糖友過多食用。雖然高油高脂食物不會直接影響血糖,不過如果長期攝入高油高脂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肥胖,肥胖是三高之源,肥胖患者細胞大,細胞更多,而每個細胞都需要胰島素分泌,因此會大量增加胰島素負荷,長期下去會損傷胰島細胞,增加胰島素抵抗,如此一來血糖也更加難以控制。糖友日常的飲食首先是低糖,另外也最好是清淡飲食,不要頻繁高油、過辣等。
減肥的硬條件是:攝入熱量<消耗熱量,能量要達到負平衡,脂肪才能加速分解,我們可以以一天為限,每日攝入的熱量<每日消耗的熱量,堅持一段時間必然是可以減肥的。
若早餐只吃一個蘋果最多就是減少了早餐中攝入的熱量,那么午餐、晚餐呢?如果早餐飽腹感差,肚子餓得咕咕叫,午餐這一頓很可能食欲大開,吃得比平時更多,午餐和晚餐攝入熱量超標,那么早餐吃這么少也無濟于事。除非我們能嚴格控制三餐攝入熱量,但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一餐中,讓每一餐不過飽,也不過度饑餓,那豈不是更好。
不過如果說早餐“搭配”一個蘋果,其實還是個挺不錯的選擇。比如早餐搭配一根香蕉、一個蘋果、一根黃瓜之類的果蔬,對減肥有利。不過僅僅是搭配,不能說只吃這一個,早晨是我們工作學(xué)習巔峰時期,因為精力也最充沛,所需求的能量、營養(yǎng)都更豐富,我們最好補充充足碳水化合物(主食)、豐富優(yōu)質(zhì)蛋白(雞蛋、牛奶)、搭配一些果蔬,可以提高礦物質(zhì)、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它們膳食纖維豐富,有很好的飽腹感,可避免我們還沒到中午肚子就餓得咕咕直叫,而兩餐之間猶豫饑餓去選擇其他零食來吃;還推薦少量堅果的攝入,如花生、核桃、腰果等,它們能豐富礦物質(zhì),還能補充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高食物多樣化。
更多朋友的減肥方式相當極端,大家都認為蘋果是水果中營養(yǎng)最“全面”的食物,所以通過三餐只吃蘋果的方式來減肥,最多搭配一瓶酸奶,這樣的飲食方式會讓我們失去豐富的營養(yǎng)攝入種類,長期下去必然造成營養(yǎng)缺乏癥狀,即使蘋果中礦物質(zhì)種類多,但它們的含量都不算水果中最突出的,另外,植物性食物中缺乏優(yōu)質(zhì)蛋白,缺乏脂肪、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等同樣人體所必要的物質(zhì),部分重要的礦物質(zhì)植物性食物也無法補充,例如“血紅素鐵”,血紅素鐵能有效補充鐵元素,預(yù)防貧血,但它們屬于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低,含量也不高,長期如此很容易出現(xiàn)缺鐵癥。
長期只吃植物性食物更可怕的是可能造成蛋白質(zhì)大量缺乏,蛋白質(zhì)的缺乏對人體影響較大,蛋白質(zhì)擔負人體多項職責,例如器官的組分、合成酶、激素、淋巴組織的組分、合成載體蛋白、修復(fù)器官等等,缺乏蛋白質(zhì)可造成器官萎縮,如生殖器官萎縮后造成不孕不育,停經(jīng)等癥狀、免疫力下降(這是不可逆的!)、脫發(fā)(頭發(fā)是角蛋白組成)、肌肉大幅下降(肌纖維蛋白缺乏)、面黃肌瘦,臉色蒼白等等。所以,可千萬不要僅僅通過變相的節(jié)食方式來減肥,這樣會弄垮身體,得不償失。
沒有明確的資料或?qū)嶒灴梢宰C明蒲公英可以降尿酸。
蒲公英是一種中藥材,我們通常拿曬干的蒲公英泡水喝,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上它的的性味苦而寒,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便,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最常用的就是用于緩解熱咳,還有乳癰、堵奶的哺乳期女性用效果較好;同時也常用來緩解目赤、喉嚨腫痛、濕熱黃疸等癥狀。蒲公英除了泡水還常用于搗碎外敷,外敷同樣有清熱消腫止痛的效果,對于很多瘡腫有緩解功效。蒲公英經(jīng)常搭配冬藤、金銀花、魚腥草等材料,有除痰郁肺的效果,搭配板藍根,可治療咽喉炎,緩解腫痛等等。
一些山間居民還會把蒲公英作為一種野菜食用,不過一定確認這蒲公英不是在公路上的野菜,不然長期受到重金屬污染,食用后有害,且沒有打農(nóng)藥留農(nóng)殘。蒲公英味道很奇特,有苦澀味同時又帶有一絲清甜,作為野菜可能并不酸最好吃的,不過其中有清香氣息,對于解油解膩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蒲公英中含有一些活性物質(zhì),如植物甾醇、膽堿、菊糖和果膠等成分,這些成分有助改善血脂,如植物甾醇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能調(diào)節(jié)血清膽固醇,避免高膽固醇血癥,避免過多脂蛋白堆積在血管壁,威脅血管,從這點出發(fā)對改善高血脂有幫助,一般肥胖、三高患者更容易讓高尿酸患者爆發(fā)急性痛風,所以沾邊有點輔助功能;蒲公英中含有不少水溶性維生素成分,如100g含50~70mg維生素C,還含有較多胡蘿卜素,鈣質(zhì)成分不低,作為野菜,還能補充不少有益成分。
蒲公英提取成分對多種菌類有抑制效果,如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對眼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等等,所以會經(jīng)常有人提到,和蒲公英水能夠殺菌消炎,但一定注意的是,植物中的提取成分并不等同于我們“吃”或者喝這種植物泡的水,其中的劑量含量完全不等,單純的提取成分也可能和整個植物帶來的效果完全不同。更多的食物也是在動物上和體外實驗進行,臨床上還并沒有體現(xiàn)出明確的殺菌效果。不過臨床實驗上,蒲公英對慢性膽囊痙攣和結(jié)石癥有效果,因為蒲公英的利尿效果很好,其中的鉀元素含量也較高,對改善水腫很有利。
說到利尿,因為高尿酸患者部分尿酸從尿液排出,利尿這一點可能是最和緩解高尿酸沾邊的地方,不過有很多植物性食物也有利尿效果,高鉀低鈉的果蔬類食物同樣也能改善水腫、高血壓狀態(tài),總之,這一點也只是輔助功能,不可能有明確改善高尿酸的效果。總之,蒲公英并沒有降尿酸的效果,最多是微弱輔助降尿酸的功效,改善高尿酸我們最好還是從控制日常飲食做起,堅持良好生活習慣,適當鍛煉,如果內(nèi)源性尿酸較多的患者應(yīng)當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適當服用一些藥物來共同調(diào)理。
吃辣椒延長壽命,還能防癌?要是辣椒真有那么神奇,它的價格可能早就超過蟲草了,辣椒就是一種很普通的蔬菜,或調(diào)味品,它可沒有防癌的效果。目前還沒有哪一種食物真正意義上能夠抗癌,它們最多是對預(yù)防癌細胞的生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或是在動物實驗、體外細胞實驗中對動物有一些抗癌效果,但臨床上來說,我們生活中的食物還并沒有明確抗癌作用的。另外,辣椒到底是對人體好還是不好,一直也有爭議。
辣椒中含有特殊的成分“辣椒素”,我們吃辣椒覺得辣,就是因為這種揮發(fā)性刺激精油的效果,準確地來說,“辣味”不屬于味覺,它其實是一種灼傷的痛覺,我們提取辣椒中的汁液敷抹在皮膚上,皮膚不久之后會出現(xiàn)紅腫甚至刺痛的感覺,可見辣椒素其實是一種對人體有刺激效果的成分。如果我們長期頻繁大量地攝入辣椒,它可能會對我們的胃壁、消化道粘膜造成灼傷,對于一些本來就有胃腸粘膜破損的腸胃疾病人群來說,吃辣無非是加重它們的負擔。國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長期大量吃辣,特別是那種辣椒素較強的辣椒,如小米辣,對胃腸灼傷嚴重,不僅導(dǎo)致粘膜受損,胃腸疾病,甚至可能誘發(fā)胃癌,所以這吃辣椒可不能吃多了。
不過辣椒并不是那么可怕的食物,只要我們愿意適量食用,不要頻繁大量吃辣,它對我們是利大于弊的。辣椒的辣椒素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我們適當吃一些,它還能促進胃酸分泌,提高食欲,讓我們感到食物更美味。辣椒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食物,它低脂低熱還低糖,膳食纖維卻十分豐富,有助改善便秘,其中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如鉀元素較高,而鈉元素較少,100g辣椒能提供222mg鉀元素,僅2.6mg鈉元素,還是一種適合高血壓患者適當食用的食物,鉀離子促進鈉離子排出,能預(yù)防因重口味食物攝入過量而導(dǎo)致鈉離子過多升高血管外滲透壓,而擠壓血管造成高血壓的癥狀,不過辣椒素有輕微刺激腎上腺素分泌的效果,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否則可能會有升高血壓的效果。
辣椒中還富含鐵元素,100g能提供1.4mg鐵元素,和很多蔬菜相比都要突出不少。辣椒富含維生素C,100g辣椒能提供144mg維生素C,比很多深綠色蔬菜還要富集,辣椒中也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A成分,總體來看,辣椒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十分豐富的食物,雖說不能延年益壽,抗癌抗毒,但日常如果愿意適當吃點辣椒的話,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從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上來說,辣椒性溫、味辛,有助發(fā)汗解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常年濕潤,川渝地區(qū)地形所困,煙霧繚繞,也十分陰冷,這些地區(qū)的人們愛吃辣,幫助發(fā)汗解表,能去除體內(nèi)悶住的濕氣,讓他們身體更舒適一些。不過如果換做是干旱地區(qū),吃多了辣椒可能反而出現(xiàn)一些熱癥,如口角生瘡、面紅目赤、臉上長痘等情況。
目前還沒有一種食物能明確認定是臨床上能抗癌的,秋葵自然也不例外。大部分被證明有抗癌效果的食物一般是動物性食物或體外細胞實驗,所以但凡提到食物“能抗癌”最多只是潛在效果,不可輕信。美國FDA只確定了長期維持豐富種類蔬菜的攝入量有助預(yù)防腸癌、降低三高的發(fā)生,若是這樣的話,我們也能說每一種蔬菜都有潛在的抗癌功效。
雖然吃秋葵并沒有明確的抗癌效果,不過常吃秋葵也是不錯的選擇,秋葵有豐富功效,營養(yǎng)價值也不低。100g秋葵能為人體提供95mg鉀元素、65mg磷元素、45mg鈣元素,秋葵中的鈣磷比適宜,有助促進鈣質(zhì)吸收,鈣質(zhì)含量也較豐富,可作為輔助補鈣的不錯選擇。另還提供29mg鎂元素,0.28mg錳元素、0.23mg鋅元素,礦物質(zhì)的種類還是十分豐富的。
秋葵中的維生素A含量不低,另有豐富維生素E和維生素B族含量,維生素C含量稍微遜色。秋葵低脂低熱,含有少量粗蛋白,含糖量不高,對血常規(guī)影響很低,而且秋葵還是比較典型的“高鉀低鈉”蔬菜,適合高血壓患者適當食用,鉀元素有助促進鈉離子代謝,當我們攝入過多鈉離子(如重口味食物攝入過多,食鹽攝入過量),鉀元素有助結(jié)合鈉離子排出體外,有助穩(wěn)定血管外滲透壓,避免水鈉潴留引起高血壓。
秋葵中的膳食纖維尤其豐富,100g秋葵能提供將近4g膳食纖維,能提供很好的飽腹感,有助促進胃腸蠕動,提高便意,對預(yù)防便秘十分有利;秋葵中水溶性膳食纖維豐富,它們能吸收大量水分,有粘著性,能吸收胃腸死角雜物帶出體外,能潤腸清腸,這些膳食纖維還有助維持大便的濕軟,預(yù)防大便在大腸堆積時間過長變得硬結(jié)難排;水溶性膳食纖維還有助吸附攝入的膽固醇、脂肪、糖分等成分,能平穩(wěn)餐后血糖,控糖控脂。
我們切秋葵的時候一半會發(fā)現(xiàn)它有很多粘液,這些粘液質(zhì)是秋葵的精華所在,它們是植物多糖(如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等)、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成分,它們能附著在胃腸粘膜上,有助預(yù)防粘膜受到食物的劇烈刺激,在醫(yī)學(xué)領(lǐng)域,這些粘液還能作為血漿代替品,減少流體阻力。當然,秋葵雖然是不錯的蔬菜,但日常還應(yīng)當注重食物多樣性,蔬菜多搭配幾種,不要光盯著一種蔬菜來吃,
現(xiàn)在很多少有朋友愿意用豬油作為日常食用油了,已經(jīng)到了“談豬油色變”的時代,豬油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油脂,總被貼上“高膽固醇”、“高脂高熱”、“心腦血管疾病”的標簽,其實我們并不用過度地警惕豬油或其他動物脂肪,只要適當?shù)爻?,它們并不會對人們造成太大威脅,而且它們也有自身的優(yōu)勢。
現(xiàn)代人為什么反感動物油脂,更偏愛植物油?
其實這可能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食物的要求發(fā)生了變化,例如想要更快速烹飪、更美味、存放時間更久,更便利的食品,一切從簡生活,也正是這樣的苛求,誕生出了“加工類食品”,油炸食品、甜點、比如零食、薯片、罐頭肉,這些食物的確做到了美味便利,存放時間加長的特色,不過它們讓食物在加工中損失了更多營養(yǎng),且添加了更多油脂、飽和脂肪,還產(chǎn)生了反式脂肪酸,日常的食物熱量大大增加,威脅健康的成分頻頻出現(xiàn),加上生活越來越便利,人們的運動量大幅降低,消耗熱量越來越少,導(dǎo)致更多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fā)。
然后要解釋一下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動物油脂中普遍飽和脂肪酸占比更高,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占比更高,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無害的,不過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飽腹感,儲存能量,對于能量豐盈的現(xiàn)代飲食來說,好像需求量較低;而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利用率更大,比如其中的n3脂肪酸是合成視網(wǎng)膜、大腦皮層的組成部分,n6是合成皮脂腺的重要成分,n3或n6還有助提高好膽固醇的含量的效果,有助改善高血脂,預(yù)防心腦血管疾??;n3還能降低細胞炎癥,有抗癌效果??纯?,相對于飽和脂肪來說,不飽和脂肪酸是不是在你心里感覺地位更重了?這自然也成了植物油盛行的社會。
豬油真的那么孬嗎?
很多朋友認為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太高,而正如前文所說,飽和脂肪酸可能對人體的作用更小,而隨著現(xiàn)代生活攝入能量更高,這些飽和脂肪酸更可能成為我們難以利用的成分堆積為脂肪,誘發(fā)肥胖,從而引起更多心腦血管疾病,但也不要光看到豬油飽和脂肪酸高的一面,其實豬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加起來可是超過50%的占比,而飽和脂肪酸占總體的32%左右,其實想想好像還能接受。
豬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占比較高,這和橄欖油其實有相同的特質(zhì),單不飽和脂肪酸穩(wěn)定性較強,不宜受熱氧化或氫化,可保留更多有效成分,減少有害物質(zhì)的生成,其實料理時對健康是更有益的,而且它們的攝入同樣的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維護我們血管的健康。
(圖片來源:生酮實驗室)
另外,解釋一下膽固醇。豬油中的確有膽固醇,植物油里面膽固醇沒有,但是,一定要知道,膽固醇并不是一點不吃才是好,它不是個壞東西,而且對人體來說,膽固醇豐富(不算過量)是很必要的。2005年就有研究發(fā)現(xiàn),膽固醇正常的水平有助降低癡呆風險;總膽固醇過低,可能增加抑郁癥風險,甚至有研究發(fā)現(xiàn),膽固醇的正常水平可降低死亡風險。
而且健康食物中膽固醇的攝入,并不會對總膽固醇有太大影響,因為外源性攝入的膽固醇僅僅占總膽固醇20%左右,而我們自身合成分泌的占80%以上,除非是天天吃油炸食物,膨化零食,攝入更多反式脂肪酸,當然這些食物中也有膽固醇,長期不健康飲食,久坐久躺等綜合原因?qū)е铝烁吣懝檀佳Y。豬油是健康食物嗎?至少人家沒有有害成分含量,也沒找誰惹誰,為什么就是不健康食物了?
(圖片來源:瘦龍健康)
豬油還曾被評為10大最營養(yǎng)食物之一(BBC2018年2月報道)
豬油本身真的是被黑了好多年,其實我個人覺得它是一種不錯的油脂,人家又有飽和脂肪,能增加大腦滿足感,提高食物芳香,增加食欲,又含有不少不飽和脂肪酸,同樣有助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啊,只是飽和脂肪酸相對于植物油稍微高了一點而已。我們不過量攝入的話,對人體沒有任何威脅,哪怕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豬油中的維生素D還相當豐富,很少有食物能補充更多維生素D,而它和預(yù)防骨質(zhì)酥松有很大聯(lián)系。
蒲公英泡水本身是無法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的,很多朋友都拿著一個大型治療例來舉例說明蒲公英能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2003年3月~2006年6月,四川某醫(yī)院應(yīng)用蒲公英聯(lián)合奧美拉唑膠囊治療幽門螺桿菌(Hp)陽性的糜爛性胃炎(CSG)患者66例,并與西藥三聯(lián)療法治療的66例作對照。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蒲公英泡水是可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最多只能證明蒲同英泡水有輔助滅菌的效果,而這項實驗同時也結(jié)合了幽門螺旋桿菌的三聯(lián)療法,結(jié)合了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相當于是告訴你高血脂患者患者在吃降脂藥的同時,吃了豐富的蔬菜,最終達到了效果,但我們可不能說是蔬菜治療了高血脂。另外,這項實驗也缺乏對照組,同時不能排出有安慰劑的效果在其中。
雖然一些研究中,蒲同英的提取成分有殺菌效果,如有抑制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效果,但蒲公英只是提取成分有抗菌效果,這和本身用蒲同英泡水喝的效果可以說可能完全不同,從劑量上來說就趕不上,而蒲同英的抗菌效果多是體外實驗,這和臨床、對人體的效果我們也不得而知;另一點沒有說明的是,這蒲公英泡水到底是曬干后的蒲公英還是新鮮的蒲公英?經(jīng)過晾曬,蒲公英中的一些成分會有改變或損失,如一些抗氧化、水溶性成分流失,殺菌成分也可能會隨之減少,總之,不能輕易相信蒲公英水可殺菌消炎,甚至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若是蒲公英泡水真的能夠殺滅幽門螺旋桿菌,那咱們還真犯不著這么麻煩來治療它了,還要受這么多罪,當然,蒲公英有輔助治療胃病的潛在效果我們還是可以期待的,蒲公英泡水清新微苦,能解膩解油,有助幫助改善胃部積食,幫助胃腸減少負擔。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上,蒲公英味苦而甘,性寒,它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還有助通二便。一些有胃熱、濕熱、腸癰的朋友可適當飲用,有明顯熱癥,如目紅耳赤、心慌心悸、五心煩熱、口角生瘡的朋友很適合喝一些蒲公英水。蒲公英泡水還真有臨床效果,如哺乳女性如有乳癰,乳汁不通,喝一些蒲公英水能夠除乳癰,消腫止痛,有通乳效果。
蒲公英泡水搭配經(jīng)營黃有助消除痰熱郁肺,搭配一些清熱解毒食材能夠消除咽喉腫痛,總的來說,雖然蒲公英泡水不一定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效,但蒲公英泡水其實在其他某些方面有不錯的效果,我們也可搭配蒲公英泡水輔助緩解胃病,不過蒲公英因為性寒,對于一些胃寒腸弱易腹瀉的朋友來說不要過多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