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過量高碳水食物會影響減肥嗎?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高碳水食物。
一般來說如今人們進食的米飯,食物等很少是直接摘下進食或者天然的。大部分都是經(jīng)過加工的或者人工養(yǎng)殖的食物。因為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食物質(zhì)量,口感也會比較好,能夠提高人的食物。
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如今100克稻米中大約含有77.2克碳水化合物,100克小麥粉中大約含有75.2克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說由這些食材制成的食物里面能量非常高,如果不注意控制攝入量,體內(nèi)的熱量就會過多,很容易使人變得肥胖,對減肥造成影響。所以如果想要防止減肥受到阻礙,更快達到減肥目標,平時就要少進食高碳水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
這種物質(zhì)的構(gòu)成元素主要是碳、氫、氧,其中的氫氧比例為2:1,這些都和水的構(gòu)成一樣,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一般來說這種物質(zhì)主要有單糖、雙糖、多糖這些物質(zhì),除了能夠提高人體能量以外,還可以幫助體內(nèi)的代謝,提供人體足夠的能量。所以如果感覺肚子十分饑餓,就可以適當食用一些這些食物。但是要注意不要攝入過多,否則很容易使人變得肥胖。
1、小米粥
小米這種谷類食物營養(yǎng)豐富,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而且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非常低,一般來說100克小米粥中大約只含有8.4克碳水化合物含量。此外如果不小心患上了糖尿病,也可以適當喝一些小米粥,這樣可以防止體內(nèi)血糖含量水平過高,幫助控制體內(nèi)的血糖水平。而且這是流質(zhì)食物,很容易被人體消化,不會對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
2、白薯紅薯
一般來說100克白薯中大約含有26.2克碳水化合物,100克紅薯中大約含有15.3克碳水化合物。所以平時若是在減肥,平時飲食時就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這些物質(zhì),可以幫助減肥,防止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且這種食物進食后會使人很容易飽,不會讓人很饑餓。
擴展閱讀
糖友是可以吃瓜子的,包括其他堅果類食物,都可以吃。但要注意堅果類食物都是高油高脂高熱的,一次性不推薦多吃。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的堅果攝入量在10g左右為宜,10g的分量并不算多,大概是一小捧,可折算成一小把瓜子,13顆花生、10顆腰果,8~9顆巴旦木,實在弄不清,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現(xiàn)在很流行的“每日堅果”中堅果的分量,每日堅果一包是25g,其中有果干蜜餞約10~13g,剩下的堅果差不多就是10g左右的分量了。
很多糖友會問,既然瓜子或者其他堅果油脂和熱量高,那吃了不會影響咱們的血糖嗎?其實油脂并不會直接對血糖造成威脅,而對血糖直接有威脅的是碳水化合物,糖類,堅果中其實也含有不低的碳水化合物,不過其膳食纖維尤其豐富,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較慢,如果攝入適宜的話,對血糖的影響并不會太大。當然,反過來,過多攝入堅果,不僅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大大增加,葡萄糖分解較多,對血糖影響較大,而且油脂攝入也會過多,熱量、油脂的過多很可能引起肥胖,還可能為高血脂等問題奠定基礎,肥胖、高血脂會增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的增加意味著胰島素的遲緩、不敏感,對血糖控制能力差,這就會加重糖尿病,尤其是二型糖尿?。ㄒ驗槲覀兊募毎夹枨笠葝u素分泌,肥胖人群細胞量多、體積大,胰島素的作用會有更大負荷,可損傷胰島細胞)。
那么既然瓜子、其他堅果類食物可能影響血糖,那少吃點難道就對糖尿病有好處了?
可能還真是這樣!堅果類食物雖然是出了名高脂高熱,但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真的不低,多種礦物質(zhì)、脂溶性維生素含量,都要比普通食物高出好幾倍,對于補充身體有益成分,它們絕對是第一線食物。我們重點來說它的油脂吧,其實堅果中大部分油脂都屬于“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重要意義,例如它們是視網(wǎng)膜、皮脂腺、細胞膜等組成部分,而且適當?shù)牟伙柡椭舅嵊兄档脱迥懝檀紳舛?,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shù)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數(shù)量,對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對抗高血脂有利;不飽和脂肪酸中的ω3系列還有助降低細胞炎癥,有潛在抗癌效果。
不飽和脂肪酸和我們平時心里所厭惡的“飽和脂肪”,例如從肥肉中攝入的脂肪,還有加工類食品中有害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大有不同,它對人體有著更重要的功效,能夠幫助糖友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作。有不少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不飽和脂肪酸還有抵抗抑郁的效果,對于對自己病情比較悲觀的糖友來說,適當吃點堅果或許能讓心情更平靜,有所好轉(zhuǎn)。總之,堅果適當食用對糖友是利大于弊的,選擇堅果多選擇加工程度較輕的堅果,不要選擇一看就加工過度的,比如蟹黃瓜子、蜂蜜核桃、魚皮花生等等類似的,這些堅果這可能會添加更多蔗糖、食鹽等成分,吃了反倒對血糖不利。
紅薯的確是一種不錯的食物,不過要想紅薯來“抗癌”,那還是別指望了,目前還沒有哪一種食物有明確的抗癌效果,大部分所謂的抗癌效果都是在動物實驗和體外細胞實驗的基礎上,而且都還是初步試驗,在臨床上沒有明確抗癌效果的食物,如果真有所謂的抗癌食物,那人類就不會死于這么多癌癥了。有研究發(fā)現(xiàn)紅薯中含有的糖脂、儲藏蛋白對部分動物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臨床實驗少,物明確依據(jù),另外,從食物中的提取成分和常規(guī)攝入食物并不等同,不能得出紅薯就能抗癌的結(jié)論。
不過,紅薯的營養(yǎng)價值還是不錯的,而且膳食纖維十分豐富,日常適當食用,對我們也有不錯的功效,100g紅薯能提供130mg鉀元素、23mg鈣元素、39mg磷元素,12mg鎂元素,紅薯中還含有不少鐵元素,另有一定量的錳、鋅、銅、硒等元素,礦物質(zhì)種類豐富。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族,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紅薯中含有一定的粗蛋白、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較低,一般來說,作為主食來吃是最好的選擇,紅薯可代替“細糧”(也就是日常加工程度較高的,我們常常吃的白米飯、白饅頭、白面條等食物),因為薯類食物基本從地里拔起來洗洗就能烹飪了,自然比那些經(jīng)過細加工的水稻、小麥粉,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和營養(yǎng)成分。
用紅薯代替主食有助提高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攝入,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的消化速度,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從而有助穩(wěn)定餐后血糖,雖然紅薯中含糖量也不低,升糖指數(shù)偏高,但總體來說比起細糧來,對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還是要友好不少的。
紅薯最好的吃法就是蒸、煮,干烤也行,這樣充分保留紅薯的營養(yǎng)成分,而且也十分清淡,但不推薦的是油炸紅薯(或其他薯類食物,比如薯條薯片),這樣不但破壞薯類食物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或其他營養(yǎng)成分,還讓薯類食物高含油,油炸過程中還可能生成有害成分,是最不推薦的吃法,還有拔絲紅薯、蜜餞紅薯干、或者普通的地瓜干,拔絲紅薯含糖量較高,本來就含糖量較高的紅薯不太適合這樣的吃法;紅薯干水分濃縮,體積減小,容易多吃,吃多了必然攝入更多糖分。
雖然紅薯的營養(yǎng)價值不錯,又有不錯的飽腹感,但也不推薦多吃,紅薯盡量作為主食食用,如果完全代替主食,推薦吃一個半紅薯,如果搭配其他主食,可以吃1~2碰粗谷物,加上一拳大小的紅薯,對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可適當減少主食攝入,推薦1~2捧粗谷物,加上半個拳頭的紅薯。
其實糖尿病、高血糖患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個問題:食物中是否含“精制碳水化合物”高,精致碳水化合物相當于精制糖,也可以理解為人工添加的蔗糖、葡萄糖、白砂糖等等,如果并沒有這些精制糖的添加,其實也并沒有糖友絕不能吃的食物。沒有對糖友最好的食物,糖友和普通人一樣,什么食物都應當吃,這樣才能保證全面的營養(yǎng),在食材的選擇上遵循食物多樣化即可。
可惜的就是現(xiàn)在太多“加工類食品”,基本上都含有添加成分,例如蛋糕、面包、膨化零食、冷飲、甜飲料、火腿、罐頭食物等等,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太多加工類食品,所以如果糖友在購買一些加工類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看食品標簽,若其中帶有“葡萄糖、白砂糖、麥芽糖漿、蔗糖”等字樣,最好不要購買,另外也應當注意營養(yǎng)成分表,碳水化合物最好不要占比過高(因為碳水化合物最終轉(zhuǎn)化的就是葡萄糖),超過食物能量的20%最好就謹慎選擇。如果是天然新鮮的食材,那可就省事多了,咱們自己烹飪,自己控制糖分的添加與否,所以作為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最好的飲食方式就是自家烹飪,自己選購食材,天然新鮮的,無加工的最好。
糖友可能會問,那除了加工類食物,咱啥都能正常吃?不太可能吧?
還真是這樣,自然界的食物很少有“精制糖”含有的食物,包括水果,水果中雖然含糖量高,但它們由于天然新鮮,富含膳食纖維、水分,這些條件都有助抑制糖分的吸收,只要不要過量食用,糖友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淀粉類瓜果、薯類食物,土豆啊、玉米啊、紅薯、山藥等等食物,這些食物同樣富含膳食纖維,而且它們中淀粉轉(zhuǎn)化為葡萄糖還需要時間,不像精制糖那樣,直接就是葡萄糖、蔗糖,而且還無阻攔地就能被我們吸收,總之,果蔬類、薯類等天然食物糖友是可控量食用的,只要不過多食用,對血糖影響還真不算大。
那咱們白饅頭、白米飯吃了不是血糖飆升?這些不是天然食物做的食物嗎?
白饅頭的原料是小麥粉,這小麥粉也是得小麥磨粉,還有各種除雜等工序,其中自然的麥麩成分早就消失殆盡,而且膳食纖維還被磨得過于細碎,失去了控糖能力,這白饅頭同樣可以算作是輕加工食品;米飯也一樣,水稻脫殼,其中還包含著不少雜塵,在工廠的加工過程中,雖然砂石雜塵基本被除掉了,但同樣被去除了較多麥麩成分,隨之流失大量膳食纖維。類似白饅頭、白面條、白米飯這類食物可以屬于輕加工類的食物,它們同樣損失了自然成分,屬于“細糧”、“精糧”,升糖速度也較快,不推薦直接食用??刹扇 按旨毥Y(jié)合”的方式,在細糧中添加更天然的粗糧類食物,如雜豆、雜糧、薯類食物混合,這樣能彌補損失的膳食纖維,有助平穩(wěn)餐后血糖。
※最重要的不要忘記,就是烹飪方式。
即便是在低脂低熱低糖的食材,如果采用不太好烹飪方式,照樣會毀了它們的特點,例如大白菜,低脂低熱的典范,但如果我們用大白菜涮紅油火鍋的話,油裹菜,菜裹油,瞬間就成了“油爆白菜”,例如基本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帶的肉類,我們給他裹上水淀粉油炸,再放點糖紅燒,這頓肉就成了高油高脂高糖肉了。
很多糖友還害怕吃肉,害怕吃五花肉、肥肉,其實肉類對血糖影響極小,它們基本不含糖,適當吃一些飽和脂肪對健康也無害,更不會影響血糖,但前提是我們多用蒸、煮、燉、燜、清炒或涼拌的方式來烹飪食材,讓它們避免高鹽、高糖、過多的油脂。當然,適當攝入脂肪不等于敞開大門吃油,過多油脂攝入可能引起肥胖,糖友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體重,不然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對控糖照樣是不利的。
一般來說月經(jīng)期排出來的分泌物量一般是與子宮內(nèi)膜的厚度和子宮內(nèi)膜的面積有關系。當年紀變大之后,卵巢功能會受到影響,無法正常運轉(zhuǎn),即便能夠繼續(xù)排卵,但是發(fā)育出現(xiàn)的雌激素含量會大大減少,子宮體積也會縮小一點,在這個時候分泌出來的月經(jīng)量自然就會減少了。所以年紀變大之后,女性分泌出來的月經(jīng)量是會減少的。但是這并不代表月經(jīng)量變少就是衰老了。當患上某些疾病或者進行人流手術(shù)過多時也會造成這種情況。
當然就算身體健康每個人的月經(jīng)分泌量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月經(jīng)會持續(xù)2到7天,流出來的血液大約有5到80毫升。如果每次月經(jīng)排出來的經(jīng)量比5毫升還要少,就表明月經(jīng)量過少。若是每次月經(jīng)排出來的經(jīng)量大于80毫升,就表明月經(jīng)量過多。
1、過度節(jié)食
女性通常會進行減肥措施,所以平時除了多加運動以外,平時也會做節(jié)食處理。但是如果節(jié)食過多就會對月經(jīng)造成負面影響,使得分泌出來的月經(jīng)量過少。
2、作息無度
如果平時不注意睡眠,體內(nèi)的內(nèi)分泌就會很容易出現(xiàn)異常,相關激素的分泌也會因此變得紊亂,使得子宮內(nèi)膜增生也出現(xiàn)問題,造成本文這種情況。
3、情緒不良
若是心里面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總是有很大的壓力,就會對月經(jīng)造成影響,使得分泌出來的月經(jīng)量過少。
4、人流手術(shù)
每次人流都會對女性造成一定傷害,使得子宮受損。所以若是人流次數(shù)過多,就會使得月經(jīng)也出現(xiàn)問題,分泌出來的月經(jīng)量過少。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導致女性無法懷孕。
在月經(jīng)即將到來時,女性最好飲食清淡一點,不要進食過多非常辛辣會對身體產(chǎn)生很強刺激的食物。平時還要注意多補充水,適當攝入一些纖維素,平時可以喝一些紅糖水。另外選擇的衣物也最好寬松一點,不要太緊,否則也會對月經(jīng)造成一定影響。
減肥的硬條件是:攝入熱量<消耗熱量,能量要達到負平衡,脂肪才能加速分解,我們可以以一天為限,每日攝入的熱量<每日消耗的熱量,堅持一段時間必然是可以減肥的。
若早餐只吃一個蘋果最多就是減少了早餐中攝入的熱量,那么午餐、晚餐呢?如果早餐飽腹感差,肚子餓得咕咕叫,午餐這一頓很可能食欲大開,吃得比平時更多,午餐和晚餐攝入熱量超標,那么早餐吃這么少也無濟于事。除非我們能嚴格控制三餐攝入熱量,但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一餐中,讓每一餐不過飽,也不過度饑餓,那豈不是更好。
不過如果說早餐“搭配”一個蘋果,其實還是個挺不錯的選擇。比如早餐搭配一根香蕉、一個蘋果、一根黃瓜之類的果蔬,對減肥有利。不過僅僅是搭配,不能說只吃這一個,早晨是我們工作學習巔峰時期,因為精力也最充沛,所需求的能量、營養(yǎng)都更豐富,我們最好補充充足碳水化合物(主食)、豐富優(yōu)質(zhì)蛋白(雞蛋、牛奶)、搭配一些果蔬,可以提高礦物質(zhì)、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入,而且它們膳食纖維豐富,有很好的飽腹感,可避免我們還沒到中午肚子就餓得咕咕直叫,而兩餐之間猶豫饑餓去選擇其他零食來吃;還推薦少量堅果的攝入,如花生、核桃、腰果等,它們能豐富礦物質(zhì),還能補充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高食物多樣化。
更多朋友的減肥方式相當極端,大家都認為蘋果是水果中營養(yǎng)最“全面”的食物,所以通過三餐只吃蘋果的方式來減肥,最多搭配一瓶酸奶,這樣的飲食方式會讓我們失去豐富的營養(yǎng)攝入種類,長期下去必然造成營養(yǎng)缺乏癥狀,即使蘋果中礦物質(zhì)種類多,但它們的含量都不算水果中最突出的,另外,植物性食物中缺乏優(yōu)質(zhì)蛋白,缺乏脂肪、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等同樣人體所必要的物質(zhì),部分重要的礦物質(zhì)植物性食物也無法補充,例如“血紅素鐵”,血紅素鐵能有效補充鐵元素,預防貧血,但它們屬于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低,含量也不高,長期如此很容易出現(xiàn)缺鐵癥。
長期只吃植物性食物更可怕的是可能造成蛋白質(zhì)大量缺乏,蛋白質(zhì)的缺乏對人體影響較大,蛋白質(zhì)擔負人體多項職責,例如器官的組分、合成酶、激素、淋巴組織的組分、合成載體蛋白、修復器官等等,缺乏蛋白質(zhì)可造成器官萎縮,如生殖器官萎縮后造成不孕不育,停經(jīng)等癥狀、免疫力下降(這是不可逆的?。⒚摪l(fā)(頭發(fā)是角蛋白組成)、肌肉大幅下降(肌纖維蛋白缺乏)、面黃肌瘦,臉色蒼白等等。所以,可千萬不要僅僅通過變相的節(jié)食方式來減肥,這樣會弄垮身體,得不償失。
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喝牛奶吃雞蛋,牛奶和雞蛋營養(yǎng)尤其豐富,兩者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對糖友血糖的影響較小,對于糖友來說是很合適的食物。
糖友對雞蛋和牛奶的疑惑或許在于牛奶中的“乳糖”和雞蛋中的“膽固醇”上,牛奶中的主要成分乳糖,畢竟是帶有一個“糖”字的,這個糖字會對血糖有什么影響嗎?其實它也就是帶一個“糖”字,但實際上和糖果、甜飲、糕點、巧克力中添加的精制糖完全不同,牛奶中的乳糖只是一種成分,它雖也能分解為葡萄糖,但分解速度極慢,還需要分解為半乳糖,隨后再次分解為葡萄糖,并不會快速就讓血糖大幅上升,相反,乳糖的升糖速度極慢,單獨算只有30左右,如果是在純牛奶中則還低于30,對血糖影響很小。
那么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還需要注意飲食清淡,低脂,牛奶屬于高脂肪的飲品嗎?牛奶也不屬于高脂飲品,100g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在3.2~3.8左右,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300g奶/奶制品,我們從奶/奶制品中攝入的脂肪約10g以內(nèi),其實這么些脂肪在一個早晨的時間就能消耗掉了,它們并不屬于高脂食物。來看看真正的“高脂”食物,比如五花肉,100g提供的脂肪37g,豬大腸,100g提供脂肪20g,奶油泡芙,100g提供脂肪24~30g,和牛奶比那可是要嚇人得多。所以即使糖友喝全脂牛奶其實也沒什么大礙,不會因此而增加胰島素抵抗。
牛奶作罷了,雞蛋的膽固醇又能吃嗎?
可能不僅僅糖尿病患者,更是高血脂患者想問的問題,雞蛋黃中的膽固醇是出了名的高,一個雞蛋黃提供的膽固醇就高于250mg。首先要和大家說清一個問題,高膽固醇血癥(高血脂的一種)并非絕對是因為膽固醇“吃”多了引起的,引發(fā)它的原因有遺傳因素、長期高油高脂食物的攝入(這些食物也附帶不少膽固醇)、加工類食物的過多攝入而導致血管病變、脂蛋白堆積,或影響肝臟健康,加上久坐久躺的不良生活習慣,共同誘發(fā)了血脂高、膽固醇高或甘油三酯高的結(jié)果。
我們的膽固醇還分“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膽固醇,外源性也就是外界食物攝取的部分,它們占總膽固醇分量僅有20%,而且吃得越多吸收得越少,最終對總膽固醇影響甚微,主要影響部分是內(nèi)源性自身分泌的膽固醇(占總膽固醇80%以上),這和我們自身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濃度、肝臟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把膽固醇循環(huán)血液,與細胞物質(zhì)交替,提供養(yǎng)分,高密度脂蛋白是把已經(jīng)無用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代謝掉,以保證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平衡,但如果低密度脂蛋白過多,而高密度脂蛋白過低,其結(jié)果就會造成血液中循環(huán)的膽固醇濃度太高,誘發(fā)高血脂;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偏低和久坐久躺,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相關,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偏高和高油高脂飲食、加工類食物過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缺乏相關。所以,引起高膽固醇這個“鍋”不要隨便就丟給雞蛋。相反,雞蛋富含卵磷脂,它們還有助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堆積在血管壁,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有助保護血管;雞蛋中的膽固醇也更容易轉(zhuǎn)化為高密度脂蛋白,沒準適當吃點雞蛋,它是在幫助三高患者。
總之,牛奶雞蛋是好東西,不過再好的東西也并不推薦敞開門大吃(推薦每日雞蛋1~2個,孕產(chǎn)婦,身體虛弱大病初愈的病人可吃2個,牛奶/奶制品300g),它們畢竟還是含有脂肪、膽固醇,且營養(yǎng)不均衡,還有待完善,我們需要補充更多豐富的食材來均衡營養(yǎng),這樣才能達到更健康的狀態(tài)。
胃的健康程度和我們?nèi)粘K缘氖澄锵⑾⑾嚓P,的確有一些食物對胃不友好,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多吃。那么胃到底害怕哪些食物?
煙熏、燒烤、腌制類食物
很多研究都表現(xiàn)長期吃煙熏、燒烤、腌制類食物是誘發(fā)胃癌的最大因素之一,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類食物在制作過程中會生成不少致癌成分。煙熏、燒烤類食物由于高溫烤炙,可能會燃燒油脂、蛋白質(zhì)等成分,若其中有不完全燃燒的蛋白質(zhì)、油脂,則很可能會產(chǎn)生致癌成分,如多環(huán)芳烴、雜環(huán)胺成分,在大量煙熏、廢棄中高溫燒烤的食物還會產(chǎn)生大家熟悉的苯并芘,若長期攝入這些食物過多的話,很容易誘發(fā)腫瘤細胞生長,如食道癌、胃癌、腸癌,都是有可能的。
腌制食物的弱點主要是含“高鹽”,其實還可能會添加一些“亞硝酸鹽”成分防腐,研究同樣發(fā)現(xiàn),如果長期攝入高濃度食物同樣可能會損傷胃黏膜,誘發(fā)多種胃病;亞硝酸鹽是一種防腐成分,它能夠延長食物保質(zhì)期限,還能增嫩,“嫩肉粉”中的成分之一,雖然它是一種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成分,不過不排除一些黑心商家為了讓肉吃起來更美味,添加更多亞硝酸鹽成分,但亞硝酸鹽是2A類致癌成分,若長期大量攝入也是可能致癌的!
油炸類食物
油炸食物同樣不易多吃,和熏烤類食物一樣,它們也會由于高溫緣故產(chǎn)生未完全燃燒的蛋白質(zhì)、油脂,其中也會產(chǎn)生致癌成分。另外,高油高脂食物會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油脂的消化需要經(jīng)過膽汁乳化,過程復雜,腸胃積食增多,會刺激胃黏膜,也會造成腸胃不適。
油炸食物中還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成分,它們會升高體內(nèi)“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低密度脂蛋白大幅上升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上升,從而升高血脂,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幾率。
腐敗過期、變質(zhì)、不衛(wèi)生食物
腐敗、過期、變質(zhì)和不衛(wèi)生的食物一定不吃,這些食物中有害菌含量較多,很可能會損傷胃腸粘膜,誘發(fā)腸胃疾病。一些食物中的有害菌成分甚至會致癌,如堅果類食物中的黃曲霉,可能誘發(fā)胃癌、肝癌、腸癌。
另外大家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避免較差感染,特別在外,我們不知道食物是否衛(wèi)生,是否安全,最好使用公筷,避免吃大鍋飯,一些人群可能會有“幽門螺旋桿菌”,若同吃一盤菜,是有幾率會相互傳染的。
除了這些食物之外,最好避免一些對腸胃黏膜刺激較大的食物攝入,例如過辣、過涼、過燙的食物,胃腸的粘膜是平滑肌,對溫度敏感度高,若長期攝入較多刺激性食物,對粘膜是一種損傷,降低胃腸抵抗力,增加誘發(fā)胃病的幾率。
另外,吃飯一定要“按時”,腸胃很害怕有一頓沒一頓的吃法,或者飯點變化太大,胃腸有自己的作息時間和休息時間,如果總是飯點紊亂,它們自己也把控不好工作或修整的時間,長時間待機工作,自己的健康也必然會每況愈下;另外,若它們在工作期間又未嘗進餐的話,胃很可能會研磨到自己的胃壁,損傷粘膜,長期下去會誘發(fā)胃潰瘍、胃穿孔。凡是還應當“七分飽”,不暴飲暴食,吃到胃腸覺得合適,沒有強烈的飽腹感,能繼續(xù)吃下一些食物,不過對食物沒有饑餓時候那么強烈的渴望,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