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
女性養(yǎng)生三步走。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日常生活中關于不同人群的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路上網(wǎng)站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大家都聽過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俗語,于是很多人就極力模仿,吃完飯就出去走走,但是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這樣不好。那么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呢?下面為您分析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看看吧。
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
1、致消化不良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后胃正處于充盈狀態(tài),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后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如果餐后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再說,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進食物的條件反射而產(chǎn)生的,胃部飽滿,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動中快速蠕動,把沒有經(jīng)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地推入小腸,使食物的營養(yǎng)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
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yǎng)卻沒有吸收進體內(nèi),身體仍然處于饑餓狀態(tài)。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tǒng)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
2、加重胃下垂
患有胃下垂的病人飯后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后平臥10分鐘。因為飯后胃內(nèi)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
3、心腦血管病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后運動。因為飯后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從而加重病情。
4、易風寒頭痛
冬季氣溫低,就餐環(huán)境室內(nèi)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
6、其他副作用
餐后散步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癥、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進行過胃部手術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加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體位性低血壓、早搏、心動過速,以及陣發(fā)性房顫等。
哪些人不適合飯后散步?
1、患冠心病、心絞痛的人。進食后立刻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有可能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后1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注意步速不要過快。
2、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飯后最好靜坐閉目養(yǎng)神1030分鐘再散步,馬上散步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乏力,甚至昏厥。高血壓患者散步時最好上身挺直,否則可能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最好前腳掌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于不停振動中,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3、患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飯后立刻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chǎn)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復。
4、貧血、低血壓的人。飯后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了,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xiàn)頭昏、目眩,甚至昏厥。一般來說,這類人可選擇早起散步。
飯后百步走怎么走最健康?
1、飯后適當靜坐,閉目養(yǎng)神30分鐘然后再活動比較合適。
2、飯后百步走并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真正的百步走應該是擺步走,不是急行軍、鍛煉式的散步,而是擺動手臂,悠閑地慢慢溜達。
3、飯后百步走最適合那些長時間伏案工作、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
4、早飯后要去上班工作,午飯后也要參加必要的活動,所以飯后指的是一日三餐的晚飯后。
5、飯后休息30分鐘左右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如果想鍛煉,最好在飯后做一些輕微的運動,不然會造成腹脹、積氣、結腸綜合征。
6、如果百步之內(nèi)必須上下樓梯,或是小跑過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后一個半小時再進行。
7、天氣和節(jié)氣很重要。冬天不太適合戶外行走,這種情況下,在居住環(huán)境里走動走動,效果會更好。
8、根據(jù)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后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5~30分鐘之間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一般只要走上20分鐘,就能促進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9、感覺吃撐了,最好先別走動,暫時不要過度喝水,靠在床上等撐脹的感覺減輕后,再去散步。邊散步邊用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以促進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10、患有胃下垂的人飯后最好少走動,也不要長時間站立,可以坐下來或躺一會兒再活動。
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嗎,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內(nèi)容,供參考。
Ys630.com相關知識
第一步換枕頭
從源遠流長的警枕、藥枕、玉石枕、茶葉枕,到現(xiàn)代的磁枕、頸椎修復枕等,枕頭的革命每天都在進行,小小枕頭真如此重要?
是的,枕頭不僅關乎睡眠質(zhì)量,對于頸椎病患者或正遭受頸椎健康威脅的人群而言,好的枕頭更意味著緩解疼痛及持續(xù)的傷害甚至康復需要。
枕頭的選擇應遵循三個原則:柔軟舒適、支撐性好、符合頸椎生理曲度。
第二步改坐姿
每天用電腦的時間很長,下班還要坐車或是開車,一天坐的時間就會特別長,頸椎病就這樣坐出來了。
樹立正確的坐姿,能減少至少40%的頸椎病發(fā)病幾率。
樹立正確姿勢可總結為一句話,頭部微仰,挺胸,自然放松。
第三步緩解疼痛不適
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頸椎病癥狀的人來說,消除頸椎疼痛不適更是當務之急,因為這關系到正常、舒心的工作與生活。
通常來說,熱敷對于緩解頸椎疼痛不適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正確的按摩以及一些有針對性的藥物如頸復康等都能在頸肩疼痛加劇或活動受限時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步局部功能鍛煉很重要
頸椎問題之所以復雜,很大原因在于其癥狀反復發(fā)作。要想保證頸椎的持續(xù)健康,增強頸部的抗壓性和韌性才是關鍵點。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針對想較強的頸肩部局部功能鍛煉,如頸椎操、頸椎瑜伽等。
第五步少用電腦多運動
在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中,醫(yī)生往往強調(diào)物理治療,何為物理治療,通俗點說就是運動。頸椎的局部功能鍛煉也屬于物理治療法的范疇,但人體每 個部位本來就息息相關,沒有脫離整體的局部健康,因此,全身運動,對于康復與治療頸椎病將會更有效。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打羽毛球、游泳等,不僅運動了全 身,還非常具有針對性。
第六步學學大鵬展翅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學一學大鵬展翅的動作來保養(yǎng)頸椎:操作者取站立位,輕輕彎腰至90度,將手臂向兩側展開,模仿大鵬在展翅飛行,但不可將頭抬起來,堅持5分鐘。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
第七步主動調(diào)溫
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即使是為了美麗,也要在辦公室準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
偶然有受寒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就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做法如下:取紅糖2湯匙、生姜7片,將紅糖、生姜與適量的清水一同放入鍋中,煎煮10分鐘即成??擅咳诊?劑,分2次飲完。
為了強腎,男人對于各種各樣的健身秘方無一不是高度關注。這不,本來是時裝模特專利的“貓步”,也被認為是有著增強性功能作用的“健美步”。
模特在T型臺上的“貓步”,其特點是雙腳腳掌呈“1”字形走在一條線上。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高瞻介紹說,走“貓步”的時候,除了能增強體質(zhì),緩解心理壓力外,由于姿勢上形成了一定幅度的扭胯,這對人體會陰部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和按摩的作用。
人體會陰部有個會陰穴,中醫(yī)認為,會陰穴屬任脈,是任、督二脈的交匯之點。按壓此穴不僅有利于泌尿系統(tǒng)的保健,而且有利于整個機體的祛病強身。
提醒:男人惟恐自己與“腎虛”扯上半點關系。腎虛,真的有那么可怕嗎?其實,腎臟的功能大大超過了泌尿系統(tǒng)的范圍,它與人體的生長、衰老、智力、生育都有著密切關系。男人腎虛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
高主任建議,男性每天抽出一定時間走走“貓步”,能補腎填精,增強性功能。
而且,扭胯不但可以使陰部肌肉保持張力,還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對男性來說,能預防和減輕前列腺炎的癥狀,而女性則可以減輕盆腔的充血,緩解腹部下墜和疼痛感。
此外,每天做做收腹提肛也是提高性功能的好方法之一,對恥骨尾骨肌的鍛煉非常有效,同時還可以減少盆腔的充血。
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壯,與腎的強弱有關。當寒冬到來時,人體需要有足夠的能量和熱量以御守,倘若腎功能弱虛,就會因火力不足,出現(xiàn)頭暈、心慌、氣短、腰膝酸軟、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閉等癥狀,這是腎陽虛。還有的人由于體內(nèi)津液虧少,滋潤、濡養(yǎng)等作用減退,臨床表現(xiàn)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口燥咽干、潮熱顴紅、盜汗、小便短黃等,此為腎陰虛。
為了強腎,男人對于各種各樣的健身秘方無一不是高度關注。這不,本來是時裝模特專利的貓步,也被認為是有著增強性功能作用的健美步。
模特在T型臺上的貓步,其特點是雙腳腳掌呈1字形走在一條線上。醫(yī)生介紹說,走貓步的時候,除了能增強體質(zhì),緩解心理壓力外,由于姿勢上形成了一定幅度的扭胯,這對人體會陰部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和按摩的作用,強腎。
人體會陰部有個會陰穴,中醫(yī)認為,會陰穴屬任脈,是任、督二脈的交匯之點。按壓此穴不僅有利于泌尿系統(tǒng)的保健,而且有利于整個機體的祛病強身。
醫(yī)生建議:男性每天抽出一定時間走走貓步,能補腎填精,增強性功能。
而且,扭胯不但可以使陰部肌肉保持張力,還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對男性來說,能預防和減輕前列腺炎的癥狀,而女性則可以減輕盆腔的充血,緩解腹部下墜和疼痛感。
此外,每天做做收腹提肛也是提高性功能的好方法之一,對恥骨尾骨肌的鍛煉非常有效,同時還可以減少盆腔的充血。
“健身八步走”對降低人體總膽固醇、血糖、血壓顯示了明顯的作用,被運動醫(yī)學專家、心理學專家、營養(yǎng)學專家、醫(yī)學專家譽為“21世紀的健身法寶”。
第一個步法:大步走 通常走一小時,和用大步走、走20分鐘的效果沒法比!因為大步走,全身的肌肉參與運動量非常大,另外,在肌肉用力的情況下,血液循環(huán)的量也可以加大。所以真正要想練好走步,首先必須大步走。給大家的建議是:一個男同志,你回家走100米,用不超過100步走完,而一個女同志100米最好用不超過110步走完,這樣走的距離通常要比我們每一步大了10厘米到20厘米。
第二個步法:十點十分走 水平抬臂這個位置叫九點一刻,再向上斜舉臂,這個位置叫十點十分?!笆c十分走”,把胸挺起來,頭昂起來,每天堅持200步,我們很多人的頸椎會得到有效鍛煉。
第三個步法:行走中的呼吸鍛煉 有兩種方法:一是每走一步的自由呼吸;第二種方法,就是行走過程當中踩著一、二、三、四的節(jié)律,可以有效提高我們肺部功能。一、二、三慢吸、深吸,第四步快呼,循環(huán)往復,可使氧氣和我們肺泡之間的紅血球及二氧化碳交換的幾率增大,促使你全身充氧。
第四個步法:一定要扭一扭 老年人走路的時候沒事扭一扭,過去老話里叫“搖頭擺尾扭一扭”。老年人的腰頸關節(jié)的靈活度差,每天走一走、扭一扭,扭就是良性的內(nèi)臟按摩,對于防治大小便不暢等效果非常好。
第五個步法:高抬腿走 很多老年人從來不練抬腿,抬腿能力就越來越差。老年人骼腰肌的力量非常的重要,高抬腿走可以鍛煉它。大腿屈膝高抬,每天堅持高抬腿走100步,你會發(fā)現(xiàn)走臺階都不怕了,抬腿而過。
第六個步法:認真走 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時候都有問題,就是腳腕萎縮造成的難以直行。大家還沒有意識到老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下降是非??膳碌氖虑?,希望大家認真地走。每走一步,腦子一定要想著腳,要十個腳指頭走路。這樣,大腦會控制腳指頭每一個動作,這時候神經(jīng)反復鍛煉的收獲是什么呢?可以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控能力,有效弱化小腦萎縮的高發(fā)。
第七個步法:“彈著走” 兩腳朝前,每走一步十趾都用力,特別是大腳指頭用力,把人彈起來?!皬棥敝哂泻脦追N收獲,第一是腳指頭鍛煉,其次對于腳弓的鍛煉、腳腕的鍛煉,抑制拇外翻和減肥效果非常好。
第八個步法:倒著走 倒著走要有參照物,注意安全。上身挺直,腿自然下落,前腳掌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手臂自然擺動,保持整體平衡。小心地先用腳指頭著地,重心在前面,稍微踩空了,也不會摔跟頭。這樣走可以強化腰腿肌肉,增強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亞洲的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率大大升高,其中主要發(fā)生在中國。鈣攝入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其實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骨質(zhì)疏松癥是可以預防的。如果每天攝入推薦量的鈣和維生素D,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降低骨量丟失和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
在這里向大家介紹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5步走:
1.每天攝入推薦量的鈣和維生素D。
2.有規(guī)律地進行負重鍛煉。
3.戒煙、戒酒。
4.與醫(yī)生共同討論骨骼健康問題,如曬太陽、保持正常體重等。
5.適時進行骨密度檢測和服藥。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單獨的一步并不足以預防骨質(zhì)疏松,只有遵照所有的步驟才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的發(fā)生。
補鈣也要補維生素D
鈣攝入不足是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癥的主要原因。鈣也是心臟、肌肉、神經(jīng)保持正常功能以及血凝多必需營養(yǎng)素。據(jù)2002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每日鈣攝入量為388.8mg,城市為438.6mg,農(nóng)村為369.6mg。而營養(yǎng)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mg,這說明,我國居民的膳食鈣攝入普遍不足,尤其是許多婦女和年輕女性的鈣攝入量不到推薦量的一半。
鈣的重要的飲食來源包括乳制品、深色綠葉蔬菜、帶魚骨的魚、堅果和強化食品。如果通過食物難以獲得充足的鈣量,可以服用鈣補充劑。需要注意的是,補鈣的同時也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因為鈣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陽光照射和食物是維生素D的兩個主要來源。它主要在皮膚合成,平均每天接受20-30分鐘的光照,即可滿足人體維生素D的需要量。
規(guī)律運動有助壯骨
運動對保持骨骼健康也很重要,尤其是負重運動,可以增加骨峰值和減少及延緩骨量丟失。如果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規(guī)律運動,就可以在25-30歲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而且運動可使肌肉發(fā)達,增強肌力,同樣也可以幫助骨骼粗壯、骨密度高。對骨骼健康效果最佳的運動是負重運動如散步、遠足、跳舞、爬樓梯、慢跑等。
外,中老年人也注意預防跌倒,尤其要注意防止夜間上廁所跌倒。因為跌倒是老年人髖部骨折的常見原因,髖部骨折后的死亡危險在骨折后半年內(nèi)最高。新加坡一項最新研究顯示:280例60歲以上患者髖部骨折發(fā)生后1年內(nèi)死亡的占26%,而存活的74%人群中有9%臥床,24%要坐輪椅,39%需要他人幫助才能行走。
定期進行骨密度測試
骨密度測試是目前唯一的診斷骨質(zhì)疏松癥和評價骨折風險的方法。由于骨質(zhì)疏松癥通??梢詿o聲無息直到發(fā)生骨折才被發(fā)現(xiàn),因此早期診斷很重要。骨密度檢測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骨折患者不一定都是骨密度都低,而骨密度低也不一定都骨折。那么,誰需要做骨密度測定呢?徐苓認為,如果以下10種危險因素中,你有多于兩項就應該進行骨密度測定―――
1.年齡:女65歲以上;男70歲以上
2.低體重
3.50歲后骨折史或有骨質(zhì)疏松家族史
4.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
5.營養(yǎng)(鈣、維生素D)攝入不足
6.吸煙、過量飲酒
7.缺乏體力活動
8.患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
9.長期服用糖皮質(zhì)激素、利尿劑等
10.X線攝片已有骨質(zhì)疏松改變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養(yǎng)生人群頻道的《飯后百步走有什么壞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nyuxingyangshengsanbuzou/">女性養(yǎng)生三步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