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泡腳養(yǎng)生】
泡腳是非常好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泡腳十分容易做但是功效和作用又非常明顯,所以泡腳養(yǎng)生的方法非常受到老年朋友的歡迎,現(xiàn)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泡腳,但是泡腳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我們注意的,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泡腳的細節(jié),不但泡腳發(fā)揮不了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有很多朋友認為泡腳水溫是越燙越好,因為他們認為燙才能令我們產生更多的汗液起到養(yǎng)生的功效,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看看下文的介紹吧。
“冷水洗臉、熱水泡腳”是很多人遵循的一條養(yǎng)生經(jīng)驗,今天我們和大家討論的是泡腳的話題。泡腳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為了滿足人們的養(yǎng)生需求,很多商家也打出了養(yǎng)生泡腳的旗號。泡腳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足浴中要避免的幾大誤區(qū)。
足浴治療范圍廣
專家介紹,足浴療法屬于中醫(yī)外治法,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jīng)》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說,西周時期盛行于宮廷王室,用來潔身、治病、避邪。從唐朝起開始應用到臨床各科,至明清進入鼎盛階段?!督饏T要略》、《理瀹駢文》、《醫(yī)宗金鑒》等中醫(yī)經(jīng)典,對此都有詳細記載?!爸嗅t(yī)認為,足部是人體經(jīng)絡的集中處。臟腑的病變可通過經(jīng)絡互相影響,而通過疏通經(jīng)絡氣血,又可以達到治療臟腑病變的效果?!?/p>
專家說,足浴療法就是通過足底反射原理,將不同的中草藥經(jīng)過配伍,用水煎煮后使有效成分溶入水中,足部浸泡后,一方面通過水的溫熱刺激,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改善組織營養(yǎng),一方面藥物有效成分可滲透皮膚,通過經(jīng)絡將藥力送達機體內部而發(fā)揮不同的作用。
足浴療法由于從皮膚給藥,可避免藥物對口腔黏膜、消化道及胃腸的刺激,減輕肝腎臟負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毒副作用少?,F(xiàn)代研究表明,足浴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調節(jié)內分泌,控制體重和血壓;此外,還能緩解焦慮和緊張。
古人認為,“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暖和。”專家介紹,“沐足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秋冬季是最佳時機,對關節(jié)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咳喘等秋冬季常見病效果明顯。”
足浴應用范圍很廣,還可用于中風后遺癥的治療,對高血壓、糖尿病、感冒、神經(jīng)衰弱等內科疾病,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等婦科疾病,以及骨質增生、肌肉勞損等骨外科疾病的輔助治療效果都不錯。此外,還適用于日常保健。
1、水溫越燙越好 時間越久越好
沐足不是簡單的“熱水泡腳”,水溫要有所控制,一般維持在38℃至43℃為宜。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溫太高,導致雙腳血管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易引起心、腦、腎臟等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2、一邊足浴一邊吃東西
時下很多足浴城都提供零食、水果等餐點服務,讓客人邊沐足邊吃,其實此舉不利健康。飽食后,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yǎng)缺乏。因此,最好飯后1小時后再沐足。
3、沐足時不宜用力搓擦皮膚,應避風直吹。
皮膚病患者采用藥物熏蒸可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必須征求醫(yī)囑,且不可去公共場所沐足,最好在家自己單獨用一個桶泡。
4、足浴時間也不宜過久。
很多人喜歡從水很燙一直泡到水全涼了,這是錯誤的做法。足浴一般以20至30分鐘為宜,次數(shù)每天1至2次足矣,水量以淹沒腳踝為宜。
上文我們介紹了養(yǎng)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泡腳,我們強調了泡腳要講究科學的方法,不能隨便亂泡,我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認為泡腳用的水是越燙越好,其實泡腳的水溫不能太高,上文詳細介紹了原因。
延伸閱讀
在這個競爭力比較大的社會當中,很多人逐漸的對養(yǎng)生越來越講究,養(yǎng)生不僅僅有效的可以緩解身體疲勞,還可以治療各種疾病還可以防范,腎陽虛弱的發(fā)生,那么一般來說哪些人不宜泡腳,成為了很多人說不知道的一個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泡腳才能夠有效的緩解自己身體的白種疾病呢!
部分體質比較敏感的陰虛體質人群,泡腳可能會引起流汗、頭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不宜泡腳的五類人。
什么人不宜泡腳 哪些人不適合泡腳 哪些人不能泡腳
聲明: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俗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
秋冬將至,天氣轉涼。許多人晚上會用熱水泡泡腳,舒服睡覺。然而你是否知道陰虛體虛的人是不適合泡腳的,甚至會引起虛脫昏厥?而過于追求泡腳出汗反則更容易引發(fā)感冒?專家建議,秋冬季節(jié)用正確方式泡腳才可以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
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腳部有眾多穴位,每個穴位都關乎女性健康。手腳冰冷的女性,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穴位,調理身體各器官,有促進血氣循環(huán)、安眠養(yǎng)生的作用。雖然泡腳對日常保健舉足輕重,但泡腳也有很多相關的禁忌,下面幾個講究,你都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泡腳的8大禁忌
1、水溫太高
泡腳的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并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
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而且還會使皮膚角質層干燥、皸裂,甚至燙傷皮膚。
2、泡桶清潔不徹底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復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3、水量太少
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4、泡腳時三心兩意
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5、泡腳后立刻睡覺
泡腳后不能馬上睡覺。趁著雙腳發(fā)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6、泡腳時間太長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fā)生燙傷。
7、經(jīng)期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jīng)期出現(xiàn)的問題比較復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jīng)等癥狀。
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jīng)等經(jīng)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咨詢醫(yī)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對癥用藥。
8、飯泡腳
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yǎng)不良。
吃完飯后,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yǎng)缺乏。因此,最好飯后半小時再泡腳。
泡腳最佳時長:30分鐘左右
很多人喜歡從很燙泡到水全涼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熱水持續(xù)泡一二個小時,這是錯誤的做法,泡腳時間以30---桃輊庾殤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均可,但是特別提醒老年人,泡腳時間再短一些,因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發(fā)出汗、心謊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泡腳最佳水溫42度C
泡腳的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維治在38度----43度C為宜。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將腳放入38度C左右的水中,然后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度C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經(jīng)常搓動。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由于皮膚對外界刺激不敏感,溫度過高的水很容易導致燙傷。
最佳泡腳時間段:晚上九點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因為此時是腎經(jīng)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后,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回圈。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jīng),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腸,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jié),達到最好的養(yǎng)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服。泡腳要避免在過飽、過譏或進食狀態(tài)下進行,飯后半小時內也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哪些人不宜泡腳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有問題,但特殊人群應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經(jīng)常頭痛的人,都不易去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后,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泡腳水溫不宜過燙》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泡腳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