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肚子著涼
春季養(yǎng)生可防止暑期的。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有沒有更好的四季養(yǎng)生方法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如何防止肚子著涼”,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1、從飲食上防止肚子著涼
喝溫水。中醫(yī)認為,溫水養(yǎng)腸胃。2020冬季天氣寒冷,女性身體內(nèi)部寒氣重。喝溫水,可以給腹部乃至身體一定的溫度保護。但千萬別喝過熱的水,會對胃腸道、食道等造成一定的傷害。此外,冬天在家泡上一個熱水澡或者晚上用熱水泡腳,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吃溫補食物。中醫(yī)認為,病從寒中來,所以驅(qū)寒要從根源上調(diào)養(yǎng)。溫補(性溫)的食物能生熱、暖胃、助陽、益氣、御寒、保溫。
2、從生活環(huán)境中防止肚子著涼
有的媽媽認為夜里開空調(diào)睡覺對幼兒不好,或是把空調(diào)溫度設置得太低,這兩種做法都欠妥當。
最適宜的做法是將空調(diào)溫度設定得稍高一些,如26~28℃左右,并定時2~3小時,給他薄薄地蓋層毯子。當寶寶進入深度睡眠后,采用微風循環(huán),就是把空調(diào)開成通風擋,并適當開窗透氣。另外,不管是空調(diào)還是電扇,一定不能將風向完全對著幼兒。
3、適時添衣防止肚子著涼
要注意保暖,適當時候增減衣物,夜間睡覺要蓋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一旦著涼很容易誘發(fā)胃病。 如果寶寶還很小的話,你可以給他穿短袖的連身衣,褲襠部位和小肚皮都會被保護得很好;如果寶寶月齡較大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寶寶的內(nèi)衣塞進褲子的腰圍里,用內(nèi)衣包住小肚皮,前前后后都塞牢,這樣兩層保護應該可以不讓寶寶著涼。
4、艾灸按摩防止肚子著涼
艾灸是中醫(yī)常見的保健身體方式,通過艾灸能夠溫經(jīng)活絡,具有較好的散寒除濕的作用,而對于腹部受涼來說,可以用艾灸進行保健。艾灸腹部能夠治療寒濕瘀血導致的肌肉酸脹,對于腹部的胃腸疾病有較好的緩解,還能夠治療脾胃疾病。
身材肥胖的人按摩腹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起到較好的減肥作用,把多余的脂肪、油分子排出體外。
另外,通過按摩還能夠起到排毒的作用,在按摩腹部時,能夠刺激腸道蠕動,對于調(diào)整身體陰陽氣血很有效,不斷的改善臟腑功能。
肚子著涼有什么危害
1、造成腹瀉
腹部受涼會導致脾胃運行失常,造成寒氣進入到身體中,影響到脾胃的功能,特別是腸道,因為受涼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極其容易造成腹瀉的發(fā)生。
2、造成腹痛
腹部受涼的時間過長,還會造成腹痛的發(fā)生。以急性腹痛來說,是常見的急診疾病,往往是臟腑器官,受到一定刺激造成的,腹部受涼就是其中的一種常見情況。
3、造成胃寒
貌美的女性離不開氣血的補充,女人靠血養(yǎng),以食物來說,在消化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脾胃磨合、調(diào)節(ji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產(chǎn)生氣血,進而保健身體。但是,腹部受涼時,會造成消化酶活性降低,使得腹腔溫度不斷下降,形成了胃寒。
4、造成宮寒
十女九寒是人們經(jīng)常說的話,腹部受涼,不僅僅會形成胃寒,而且會對子宮造成影響,會形成宮寒,宮寒是說腹部的溫度低于35度。
5、造成經(jīng)期紊亂
女人屬陰,腹部、盆腔保持恒定溫度才能夠讓身體氣血充盈。腹部受涼,則會造成血液流動減慢,非常容易造成婦科疾病的發(fā)生,例如,子宮卵巢囊腫、痛經(jīng)都是常見的疾病。
防治肚子著涼吃什么好
1、蓮藕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藕,也算是冬天的常見菜,有養(yǎng)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
2、白蘿卜
白蘿卜具有通氣行氣,健脾暖胃。熟吃的話,對于脾胃虛寒,結腸炎或者慢性腹瀉的朋友,可以加入一些排骨,肉類來配合白蘿卜食用,有止瀉的作用。
3、山藥
比喻它像是埋在土里的“金箍棒”,真的是有很多神奇的作用的,山藥味甘、性平,可健脾益胃。特別適用于脾虛久泄、食欲不振的朋友。
4、四神湯
“四神湯”是傳統(tǒng)醫(yī)學中著名的健脾止瀉的食方,老少咸宜。包括茯苓,山藥,蓮子和薏仁,可補脾、祛濕、利尿,止瀉,名“四神湯”。如果加入板栗和枸杞子兼可補腎,還可以益氣提高免疫力,有慢性腹瀉的朋友冬日不妨多做這個湯來食用。
相關推薦
導讀:冬季感冒多是由于洗澡時著涼引起的,那么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呢?家有小寶寶的更要注意了,下面小編教你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無論大人還是小寶寶洗澡最好還是要遵循這些冬季洗澡的原則!
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
1、選擇合適的洗澡時間
最好在中午12∶00~15∶00之間,這是一天中最溫暖的時段。冬季洗澡前,在室內(nèi)做做家務、走動走動,給身體各部分熱熱身,這時候再去洗澡,不會覺得冷。
2、準備好洗澡用品
把洗澡、揩干身體和穿衣服時的用品都準備好,放在手邊,并且用取暖設備如熱水袋將它們焐暖。
3、將電熱水器溫度設置到70℃左右
家庭中使用的電熱水器一般可以設定溫度,冬季可將溫度設置到70℃左右,這樣能保證洗澡時有充足的熱水。
4、大人先洗寶寶后洗
如果家長們害怕寶寶洗澡的時候感冒,可以你先洗完在給寶寶洗,這樣一來浴室間的溫度就會上升,這時的大人在打開浴霸的燈暖和風暖,接好水等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掉燈暖,把寶寶放入水中洗澡。
5、寶寶最好選擇盆浴
寶寶洗澡最好采取盆浴方式,盆底事先墊一塊毛巾,以免寶寶滑倒。盆里的水量不要太滿,保持在寶寶的腹部以上、肩部以下即可,還可以讓寶寶拿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
6、檢查窗戶是否漏風
有窗戶的浴室如果密封性不好,會有漏風的問題,降低室內(nèi)溫度??商崆坝媚z帶將窗戶封死。洗澡時把門關嚴實,可防止水蒸氣散發(fā)出去。但如果使用燃氣熱水器,一定不要這么做。
7、建議水溫控制在3740℃為宜
可以使用到溫度計進行測量,確保能夠感受到的最舒適的水溫。另外,冬天水冷得快,為了保證寶寶的洗澡水一直溫暖,別忘記在中間加兩次熱水喲!
8、在浴室加掛浴簾
在浴室加掛浴簾,將淋浴時的空間減少,也可防止熱氣散發(fā),保持溫度。
9、先從腳洗起
冬季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洗熱水澡,此時剛失去衣服保暖的肌膚溫度要比洗澡水的溫度低得多。如果熱水忽然沒淋到本來就有點寒顫顫的身體上,整個肌膚會因受激烈的熱刺激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如心跳劇增等,有的可能因此而引發(fā)意外。所以,冬天洗澡時,尤其是老年人,最好是先濕濕腳,讓腳部先適應水溫后,再慢慢沖洗全身。洗澡時,水溫以37-42℃為好。
10、洗頭洗澡要分開
冬季給寶寶洗澡時,洗頭和洗身上最好分開。洗頭時要注意寶寶身子的保暖,可先不脫內(nèi)衣,或用大毛巾包裹身體,洗完頭后給寶寶包上毛巾再洗身子,這樣就不容易受涼。洗完頭發(fā)后先用毛巾將頭發(fā)擦干,再給寶寶洗澡。
11、利用熱水的蒸汽給浴室升溫
洗澡前,打開浴霸,或先用花灑在浴室墻壁噴兩三分鐘熱水,讓浴室充滿水蒸氣,這樣浴室的溫度也會上升。將淋浴頭的高度調(diào)低,以便從熱水器混合出來的溫水能在最短的時間噴到身體上,減少熱量散失。洗澡時,可在腳下放一個腳盆,里面裝上熱水,將雙腳泡在里面,這樣洗澡時,腳下是熱的,身體不會感覺冷。
12、洗澡時唱歌
秋冬鼻腔容易干燥,保持其濕潤有助于防止病毒乘虛而入。蒸汽是自然解充血劑,可以使鼻黏液軟化,打通鼻腔。洗澡時,不妨唱唱歌,有助于增強深呼吸,使蒸汽更容易深入鼻腔。
13、給寶寶洗澡動作要快
冬季天冷,給寶寶洗澡時動作一定要快,最好在水冷之前洗好,也不能由著寶寶性子慢吞吞地賴在水里不起來。寶寶在水中浸泡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會加重皮膚干燥。媽媽還要盡量避免寶寶身體暴露時間過長而受凍著涼,洗的時候一定要保持麻利的手腳,努力做到井然有序,快而不亂。
14、洗完澡先別關水
讓水沖著后背,此時先擦干頭發(fā)及其他部位,最后關閉熱水,擦干后背,再穿上衣服就不冷了。
15、不要馬上離開浴室
洗完澡之后,不要急于立馬抱寶寶離開浴室,應該將寶寶的身體以及頭發(fā)等徹底擦干,用浴巾給他包裹嚴實后,然后將浴室門打開,略等幾分鐘,再將寶寶抱出來,這樣就為寶寶適應溫度變化而做好準備。
16、進入更衣室防感冒
洗浴間與更衣室溫差比較大,成人洗澡完畢直接進入更衣室后會感覺很冷,因此要給寶寶在洗浴間擦干身體,穿好內(nèi)衣,再將寶寶抱到更衣室穿外面的衣服。
17、浴后喂溫開水
如果媽媽還是不放心,怕洗澡過程中,不知哪里粗心了會讓寶寶著涼的話,可以在浴后喂給寶寶一些溫開水,讓寶寶通過溫水,起到持續(xù)保暖的作用。但是注意喝水量不能太多。
另外,在寒冷的冬天洗澡,不論是沐浴還是盆浴,最好別超過10分鐘。一來可以避免著涼,二來可以減少皮膚在溫度較低的空氣中暴露的時間,減少皮膚起皺的機會。
導讀:2020冬季感冒多是由于洗澡時著涼引起的,那么2020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呢?家有小寶寶的更要注意了,下面小編教你2020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無論大人還是小寶寶洗澡最好還是要遵循這些2020冬季洗澡的原則!
2020冬季如何洗澡不著涼?
1、選擇合適的洗澡時間
最好在中午12∶00~15∶00之間,這是一天中最溫暖的時段。2020冬季洗澡前,在室內(nèi)做做家務、走動走動,給身體各部分熱熱身,這時候再去洗澡,不會覺得冷。
2、準備好洗澡用品
把洗澡、揩干身體和穿衣服時的用品都準備好,放在手邊,并且用取暖設備如熱水袋將它們焐暖。
3、將電熱水器溫度設置到70℃左右
家庭中使用的電熱水器一般可以設定溫度,2020冬季可將溫度設置到70℃左右,這樣能保證洗澡時有充足的熱水。
4、大人先洗寶寶后洗
如果家長們害怕寶寶洗澡的時候感冒,可以你先洗完在給寶寶洗,這樣一來浴室間的溫度就會上升,這時的大人在打開浴霸的燈暖和風暖,接好水等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掉燈暖,把寶寶放入水中洗澡。
5、寶寶最好選擇盆浴
寶寶洗澡最好采取盆浴方式,盆底事先墊一塊毛巾,以免寶寶滑倒。盆里的水量不要太滿,保持在寶寶的腹部以上、肩部以下即可,還可以讓寶寶拿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
6、檢查窗戶是否漏風
有窗戶的浴室如果密封性不好,會有漏風的問題,降低室內(nèi)溫度。可提前用膠帶將窗戶封死。洗澡時把門關嚴實,可防止水蒸氣散發(fā)出去。但如果使用燃氣熱水器,一定不要這么做。
7、建議水溫控制在3740℃為宜
可以使用到溫度計進行測量,確保能夠感受到的最舒適的水溫。另外,冬天水冷得快,為了保證寶寶的洗澡水一直溫暖,別忘記在中間加兩次熱水喲!
8、在浴室加掛浴簾
在浴室加掛浴簾,將淋浴時的空間減少,也可防止熱氣散發(fā),保持溫度。
9、先從腳洗起
2020冬季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洗熱水澡,此時剛失去衣服保暖的肌膚溫度要比洗澡水的溫度低得多。如果熱水忽然沒淋到本來就有點寒顫顫的身體上,整個肌膚會因受激烈的熱刺激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工作,如心跳劇增等,有的可能因此而引發(fā)意外。所以,冬天洗澡時,尤其是老年人,最好是先濕濕腳,讓腳部先適應水溫后,再慢慢沖洗全身。洗澡時,水溫以37-42℃為好。
春季來臨,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各種不適。比如說乏力、容易疲憊、做什么事都覺得沒勁兒,老是打瞌睡,想睡覺等等。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春困”。春天,從冬天過渡而來,氣候變化導致我們的身體和情緒也會有所變化。春困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本篇,我們就來說一說,防止春困,有哪些按摩方法可以幫助到我們。
【按摩四神聰養(yǎng)生穴】
1、功效
經(jīng)常按摩四神聰穴,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大腦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除疲勞,強健精神的養(yǎng)生功效。
2、方法
定位:頭頂部,百會穴前后左右各l寸,共4穴。
操作:用手指有節(jié)奏地敲擊或逐一揉、按左右神聰穴,再逐一揉、按前后神聰穴,共3分鐘。
3、注意事項
按摩時不管站著還是坐著,一定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將手掌搓熱,稍稍用力,順時針轉(zhuǎn)揉10一20次,逆時針再揉相同的次數(shù)。人的中指最為有力,可用兩手中指螺紋面按壓穴位,如果手法得當,一般按20——30秒就有明顯效果。
【干洗臉】
閉上雙眼,用雙手從嘴角、鼻翼向上,然后由額頭向下,收向下巴,再由嘴角向上,如此為1周,每次做10——20周,防春困及養(yǎng)生效果較好。
【采用“梳頭”方法】
雙手十指分開由前額向后腦勺“梳頭”,最后揉按脖子之處;或者按虎口部位的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間,將一手拇指指間關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邊緣,拇指尖所指之處)、手掌心的勞宮穴(勞宮穴位于掌心橫紋中,當?shù)?掌骨的撓側(cè),屈指握拳時,指指尖所點處)一兩分鐘,出現(xiàn)酸麻感即可,可醒神開竅,效果頗佳。
冬天如何防止靜電
1、冬季如何防止靜電
1.1、改善人體濕度
經(jīng)常被“電”的人要多飲水、擦潤膚霜。喝水能夠增加皮膚表層濕度,靜電在潮濕狀態(tài)下是不會自行產(chǎn)生的。因此建議大家冬天應多用些潤膚霜,勤洗臉,保持皮膚滋潤,可防靜電聚集。
1.2、維生素和酸性食物抗靜電
由于體內(nèi)靜電的積蓄導致血液酸堿度(pH值)偏堿性,應該多增加含有維生素C、A、E的食物和酸性食物,以中和由于靜電導致的血液堿性增高。多喝水,多吃蔬果以及帶魚、甲魚等可以增加皮膚彈性和保濕性的食物,維持人體內(nèi)電解質(zhì)平衡、抗細胞氧化和保護細胞膜電位正常的功效。
1.3、進出門前先“放電”
在觸碰鐵門前,你可以把手掌放在墻壁、地面上去除靜電,或者用手先抓緊一串鑰匙,再用一個鑰匙的尖端去接觸鐵門,這樣,身上的電就會被放掉。
1.4、保持室內(nèi)濕度
室內(nèi)空氣濕度低于30%時,有利于磨擦產(chǎn)生靜電,若將溫度提高到45%,靜電就難產(chǎn)生了。因此,低濕天氣出現(xiàn)時,不妨在家里灑些水,不便弄濕地板的地方,放置一兩盆清水,或者啟用加濕器、種些盆栽花草,同樣可以達到增加室內(nèi)空氣濕度的目的。
2、什么是靜電
靜電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它附著于物體表面,在與其他物體相互作用時才會釋放能量。
當感覺到電擊時,人身上的靜電電壓已超過2000伏;當看到放電火花時,身上的靜電電壓已經(jīng)超過3000伏,這時手指會有針刺般的痛感;當聽到放電的“啪啪”聲音時,身上的靜電電壓已高達7000伏-8000伏。
與大多數(shù)人相比,一些老年人或體弱者遭遇靜電“襲擊”時,會產(chǎn)生一種難言的不適感,有的甚至會有酸麻、刺痛、震顫、心慌等感覺,瞬間傳遍全身。
3、為什么冬天靜電比較強
我們通常說的干燥與濕潤,在科學上與相對濕度有關??諝庵心苋菁{的最多水汽用飽和水汽密度表示,所謂相對濕度,指的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密度與飽和水汽密度的比值。當相對濕度越接近100%,我們會覺得空氣中濕漉漉的;當相對濕度接近0%時,我們會覺得空氣非常干燥。
相對濕度比空氣中實際水汽密度更能反映汗水離開皮膚的難易程度。 如下圖所示,相對濕度大于55%之后,物體不容易積累高電壓,就不容易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
冬天靜電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1、對孕婦的危害
持久性的靜電可引起人體血液的pH值升高,尿中鈣排泄量增加,血鈣減少,對孕產(chǎn)婦的健康危害最大,靜電可致孕產(chǎn)婦體內(nèi)孕激素水平下降,讓她們?nèi)菀赘械狡?、煩躁和頭痛等,因此有必要適當防范。
2、對寶寶的危害
它會使血液的堿性濃度升高,而鈣質(zhì)減少,這對于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的嬰幼兒來說實在是大忌諱。靜電吸附的大量塵埃中含有多種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zhì),它們會使寶寶的皮膚起斑發(fā)炎,抵抗力弱的寶寶甚至有可能引發(fā)氣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等!
3、對皮膚的危害
長期處于開著的電視、電腦和微波爐等環(huán)境下,就常??赡苡忻鬃兇?皮膚干燥、紅斑、皮膚瘙癢等癥狀。
4、對心臟的危害
若是人體所帶的靜電在數(shù)千伏甚至萬伏,它會嚴重干擾以至改變?nèi)梭w內(nèi)所固有的電位差,特別是影響到心臟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異常和心臟早搏。冬季有1/3的心血管疾病與靜電有關,查不出病因的心臟病人、神經(jīng)衰弱的人十之八九是因為長期受靜電干擾所至。
5、對大腦的危害
醫(yī)學專家解釋:干燥產(chǎn)生的靜電對大腦的確會有影響,它會引起神經(jīng)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影響人的中樞神經(jīng),使人感到疲勞、煩躁、失眠、頭痛。
哪些人容易產(chǎn)生靜電
1、皮膚干燥的人
皮膚干燥的人體表水分較少,導電率下降,靜電不容易被導走,積聚在身體體表,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被電到了。
2、穿化纖維衣服的人
化纖衣物與皮膚摩擦會產(chǎn)生靜電,纖維帶正電荷,皮膚帶負電荷(類似毛皮摩擦橡膠棒起電),在活動的過程中,電離子不斷的增加,積聚到一定負荷的時候,遇到金屬就會有觸電的感覺。
3、長時間在空調(diào)房的人
室內(nèi)開空調(diào)后,空氣會變得更干燥,空氣相對濕度低于40%的時候,體表的靜電不宜釋放出去,時間一久,就會越積越多而發(fā)生觸電。
冬季如何防止凍瘡
1、冬季如何防止凍瘡
1.1、多用冷水洗臉
在天氣轉(zhuǎn)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后要及時擦干并涂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1.2、生姜涂搽皮膚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shù)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3、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2、冬季長凍瘡的危害性
2.1、凍瘡剛開始發(fā)生時很難被發(fā)覺,等到覺得手腳等部位有瘙癢、腫脹感時,已經(jīng)形成輕微凍瘡。
2.2、若是忽視凍瘡的危害,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護理治療,會加重凍瘡程度,而且還很可能會延伸引發(fā)皮膚病,比如皮炎、濕疹等等,讓人防不慎防。倘若進行有效及時的護理,加強寶寶易受凍部位的保暖措施,就很容易使凍瘡部位轉(zhuǎn)好、愈合。等凍瘡的程度加重時,就不容易治療了。
3、冬季長凍瘡做哪些檢查
3.1、主要根據(jù)冬季好發(fā),常見于兒童、婦女及末梢血運較差者及皮損好發(fā)于手足背、足跟、指趾、耳廓及鼻尖等處。損害大小不一,初起為紅或紫紅色的淤血性紅斑,壓之退色,去壓后紅色雙緩慢恢復。嚴重者可有水郊,破后形成潰瘍。
3.2、自覺局部腫脹,冰涼,暖熱后有瘙癢、灼熱或疼痛感。愈后常遺留下萎縮性疤痕。本病應與多形紅斑進行進行鑒別,后者好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皮損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樣損害,常伴有粘膜損害,好發(fā)于手足部。
冬季長凍瘡的原因有哪些
1、年齡
據(jù)統(tǒng)計,在長凍瘡的人群中兒童少年居多,年長者較少。其實,之所以長凍瘡那是因為當皮膚遭遇到自身承受范圍之外的低溫襲擊時,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fā)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繼而導致皮膚氧和營養(yǎng)不足而發(fā)生的組織損傷。兒童和少年的皮膚在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縮反應比其他年齡段的人,特別是比老年人強得多。
2、衣著
相對于兒童和少年來說,青壯年的耐寒能力應該更強,而受寒冷導致的凍瘡機會也應該更少,但是事實上,不少年輕潮人一族女性還是“凍瘡”的高發(fā)人群。究其原因,無不與她們的衣著習慣有這莫大的關系。
3、職業(yè)
由于凍瘡產(chǎn)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人體皮膚血液的循環(huán)障礙導致組織損傷,那對于那些長時間處于濕冷環(huán)境,并且固定姿勢、缺乏肢體運動的人來說,則比較容易“中招”凍瘡。
冬季長凍瘡注意事項
1、凍瘡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可給凍瘡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huán)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瘡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jié),防止關節(jié)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4、重傷員應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防破傷風發(fā)生。
5、預防凍瘡,應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涂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