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氣湯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用過或者聽說過寬氣湯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寬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縮砂香附湯(《世醫(yī)得效方》卷三)。
【處方】香附子180克(砂盆內(nèi)打令凈潔,焙干)烏藥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臺者)縮砂仁30克 甘草37.5克(炒)
【制法】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理氣調(diào)中。治肝脾氣滯,心腹刺痛,大便秘緒。
【用法用量】每服6克,濃煎橘皮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百一選方》卷六
【處方】柴胡 烏藥 秦艽 甘草 酒蒸大黃各3克 白芍30克 茯苓6克 當(dāng)歸9克 天麻 防風(fēng)各0.9克 天花粉6克
【功能主治】理氣疏肝,瀉火熄風(fēng)。治體強嗜酒,偶因發(fā)怒,致成口眼歪斜,其脈洪大有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二
【處方】白礬、蔥。
【功能主治】腸出2-3寸,經(jīng)日不收者。
【用法用量】上藥煎湯洗軟腸頭,打噴嚏2-3次;用白礬、五倍子末干涂,急打噴嚏;用白絹作兜兜定,再用蜣螂糞及艾燒熏。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
【別名】縮砂香附湯
【處方】香附子6兩(新砂盆內(nèi)打令凈,焙干稱),烏藥2兩(去心,取肉稱,用真天臺者),縮砂仁1兩,甘草1兩1分(炒)。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利三焦,順臟腑。調(diào)中快氣。主三焦氣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心腹刺痛;小兒噫宿腐氣,心膨(月真)滿,或時冷痛。
【用法用量】縮砂香附湯(《得效》卷三)?!兜眯А繁痉接梅?。為末,每服一錢,用紫蘇葉三片,鹽少許,沸湯調(diào)下。
【摘錄】《百一》卷六
寬氣湯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ys630.COm精選閱讀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寬快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寬快湯的知識吧!
【處方】香附(杵凈)60克 天臺烏藥(去心)枳殼(制)各45克 縮砂仁15克 蘇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 甘草(炙)23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理氣寬中。治氣不下降,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6克,陳皮煎湯調(diào)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五
【處方】香附(杵凈)2兩,天臺烏藥(去心)1兩半,枳殼(制)1兩半,縮砂仁7錢半,蘇子(炒)半兩,青木香3錢,甘草(炙)7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氣不下降,大腑澀滯。
【用法用量】每服2錢,陳皮煎湯調(diào)下;或吞青木香丸少許。
【摘錄】《直指》卷十五
以上就是對寬快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dāng)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guān)的醫(yī)生。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dāng)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寬中湯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枳殼、當(dāng)歸、赤茯苓、生地黃、甘草、赤芍。
【功能主治】痘瘡,誤服溫燥,陽盛陰虛,津竭便結(jié)。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處方】青皮1錢,厚樸1錢,陳皮1錢,香附1錢5分,白豆蔻7分,丁香7分,砂仁7分,木香5分。
【功能主治】七情氣郁,三焦痞塞,陰陽不和。
【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鹽,用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二
【處方】高良姜半兩,木香半兩,丁香1分,青橘皮(炒)1分,桔梗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溫酒調(diào)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張渙方
【處方】山楂、厚樸(炒)、陳皮、熟半夏、桔梗、麥芽、神曲、木通、木香。
【功能主治】小兒霍亂吐瀉,氣壯食重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為引,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蠶豆(炒)2錢,糖霜1錢,雞子黃1枚。
【功能主治】腹中攣急,大便燥結(jié)。
【用法用量】上藥以水1合,先煮蠶豆3沸,去滓,內(nèi)糖霜及雞子黃攪勻,臨臥、空心頓服。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寬中湯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寬中湯。
寬中下氣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枳實4錢,香附末3錢,延胡索3錢(酒炙),檳榔3錢,瓜蔞仁4錢,廣砂仁3錢,郁金4錢,甘草2錢,葶藶子3錢。
【功能主治】中宮積有逆氣,由臟腑而溢于經(jīng)絡(luò),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發(fā)作,則胸脅刺痛不已,甚則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配用鮮姜熨法。
【各家論述】方以枳實為君,能寬中下氣;佐以香附、元胡散滯氣,郁金、廣砂破郁氣,蔞仁、葶藶?zāi)芤鏆庀滦?,檳榔能逐逆氣下降,甘草和藥調(diào)中。其中宮之逆氣既散,則胸脅之痛自止矣。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五
上文介紹了寬中下氣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寬中下氣湯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寬中養(yǎng)胃湯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寬中養(yǎng)胃湯的功效有哪些嗎?吃寬中養(yǎng)胃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蒼術(shù)(炒)1.2克 香附2.1克 枳殼(麩炒)1.5克 厚樸(姜炒)1.5克 山楂0.9克 藿香1.5克 陳皮3克 砂仁0.9克(研細)神曲(炒)1.2克 檳榔0.9克 麥芽(炒)1.2克 青皮(去瓤)0.9克 枳實(麩炒)1.2克 半夏 茯苓各1.5克 甘草(炙)0.9克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理氣化濕,寬中和胃。治氣滯濕阻,胸膈脹滿,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三
【處方】蒼術(shù)(炒)4分,香附7分,枳殼(麩炒)5分,厚樸(姜炒)5分,藿香5分,山楂3分,陳皮1錢,砂仁3分(細研),神曲(炒)4分,檳榔3分,麥芽(炒)4分,枳實(麩炒)4分,半夏5分,茯苓5分,青皮(去瓤)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胸膈脹滿,飲食少用。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食遠服。
【摘錄】《回春》卷三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寬中養(yǎng)胃湯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寬中養(yǎng)胃湯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用過或者聽說過化氣湯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化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沉香、胡椒,各一兩;木香、縮砂(去殼)、桂心(去粗皮),各二兩;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麩炒)、陳皮(去瓤.麩炒)、甘草(炙),各四兩。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又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diào)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化氣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處方】沉香 胡椒各30克 木香 縮砂仁(去殼)桂心(去粗皮)各60克 丁香皮 干姜(炮)蓬莪術(shù)(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麩炒)陳皮(去瓤,麩炒)甘草(炙)各12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胸脯噎悶,腹部脹滿,及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紫蘇、鹽湯調(diào)下;婦人淡醋湯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處方】陳皮、青皮、三棱、蓬術(shù)、厚樸、蒼術(shù)、香附、神曲、麥芽各等分。
【功能主治】氣裹飲食,胃口刺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何氏濟生論》卷四
【處方】三棱、蓬術(shù)、青皮、陳皮、麥芽、神曲、香附、烏藥、生姜、枳殼、厚樸、甘草、(一方加牽牛、半夏、益智仁)。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兼能順氣消癖。主婦女胃氣不調(diào)而停經(jīng),貌本壯實、飲食減少者。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處方】砂仁、香附、廣皮、蘇梗、川芎、枳殼。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胎氣不安。
【摘錄】《女科切要》卷三
【別名】化氣散、木香化氣湯
【處方】沉香1兩,胡椒1兩,木香2兩,縮砂(去殼)2兩,桂心(去粗皮)2兩,丁香皮4兩,干姜(炮)4兩,蓬莪術(shù)(煨)4兩,茴香(炒)4兩,青皮(去白,麩炒)4兩,陳皮(去瓤,麩炒)4兩,甘草(炙)4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息積,癖于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飲食,諸藥不能取轉(zhuǎn)。
【用法用量】化氣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三)、木香化氣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摘錄】《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化氣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歸氣湯。
【處方】沉香1兩,木香1兩,丁香1兩,白姜(炮)1兩,川楝子肉(炒)1兩,肉桂1兩,凈陳皮1兩,當(dāng)歸1兩,甘草(炙)1兩,附子2個(6錢者,炮),砂仁1兩,益智仁(炒)1兩,胡蘆巴(炒)1兩,白術(shù)1兩,舶上茴香(炒)1兩,肉豆蔻(煨)1兩。
【功能主治】氣不升降,胸膈痞滿,心腹刺痛,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歸氣散”。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二引《簡易方》
【處方】麥冬3兩,北五味3錢,熟地3兩,白術(shù)2兩。
【功能主治】久嗽傷肺后,忽然大喘不止,痰出如泉,身汗如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四
上面介紹了歸氣湯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