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氣飲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寬氣飲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眾所周知,寬氣飲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寬氣飲的相關描述。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寬氣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枳殼(水浸,去瓤,麩炒微黃)1兩,枳實(制同上)1兩,人參(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www.cndadi.net
【制法】上銼,焙為末。
【功能主治】通利關節(jié),消痰逐水,進美飲食。主胸膈痞結,氣逆不和,不思飲食,精神昏倦;及蓄氣成搐,傳變成急慢驚風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至1錢。凈湯調服,不拘時候;驚風發(fā)搐,姜汁、蔥湯調服;熱極者,入寬熱飲,薄荷蜜湯調下;或麥門湯亦可。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枳殼(去瓤)1兩,人參(去蘆)5錢,天麻3錢,僵蠶(炒,去絲嘴)3錢,羌活3錢,甘草(炙)3錢。
【制法】上銼碎。
【功能主治】小兒風痰壅滿,風傷于氣,不能言語。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水1盞,生姜3片,煎至5分,不拘時候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處方】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炒)、橘紅、蘇子(炒)、枳殼(麩炒)、枇杷葉(蜜炙)、麥冬(去心)、生甘草、苦葶藶。
【功能主治】小兒龜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五
在了解了寬氣飲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ys630.coM延伸閱讀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三氣飲。
【處方】當歸 枸杞 杜仲各6克 熟地9~15克 牛膝 茯苓 芍藥(酒炒)肉桂各3克 北細辛(或代以獨活)白芷 炙甘草各3克 附子3~6克
【功能主治】治血氣虧損,風寒濕三氣乘虛內侵,筋骨歷節(jié)痹痛,及痢后鶴膝風痛。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服;亦可浸酒,大約每藥500克可用燒酒1.2~1.4升,浸十余日,徐徐服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對于三氣飲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調氣飲的方劑。
【處方】廣木香2錢,檳榔2錢,枳實2錢,蘇梗2錢,青皮2錢,陳皮2錢,玄明粉4錢。
【功能主治】氣閉結滯,大便不通,肚腹急脹。
【用法用量】水煎,臨服加蜜1兩,熱服。
【摘錄】《玉案》卷五
【處方】香附、郁金、沉香、元胡、砂仁、荔核、廣香。
【功能主治】胃痛,游走無定,屬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三
【處方】黃蠟3錢,阿膠3錢。
【功能主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變者。
【用法用量】上同溶化,入黃連末5錢攪勻,分3次熱服。
【摘錄】《金匱玉函經·附遺》
【處方】當歸1錢5分,遠志肉1錢5分,川芎1錢,青皮1錢,烏藥1錢,香附1錢5分,紅花6分,大茴香8分,肉桂5分,延胡1錢,山楂2錢,艾葉(熟)1錢,砂仁、生姜、川斷。
【功能主治】行氣和血。主婦女經欲來而腹痛者。
【用法用量】方中砂仁、生姜、川斷用量原缺。
【各家論述】婦人當經期欲來而腹先痛,是氣滯而血亦隨滯,故未來而腹先痛也。青皮烏藥、香附之辛溫以行氣;紅花、延胡、肉桂之辛溫以行血;艾葉、茴香以暖命門,歸、芎遠志、川斷以補血和血;山楂兼行氣血之滯,腹痛自止。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由上文可知調氣飲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分氣飲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分氣飲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陳皮3錢,甘草3錢,赤茯苓3錢,蒼術5錢,木瓜5錢,白術5錢。
【功能主治】婦孕7-8月,腳腫。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仙傳濟陰方》
【處方】茯苓1錢,梔子1錢,紫蘇8分,白術5錢,枳殼1錢(炒),蔻仁(研)1錢,木通7分,大腹皮8分,青皮6分,木香4分。
【功能主治】中脘以上脹滿妨悶,漸漸而起。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食遠服。
【摘錄】《風勞臌膈》
【別名】分氣散
【處方】北梗2錢,赤茯苓2錢,陳皮2錢,桑白皮(炒)2錢,大腹皮2錢,枳殼(制)2錢,半夏曲2錢,真蘇子(微炒)2錢,紫蘇2錢,甘草(炙)2錢,草果仁1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小兒腫脹作喘,氣短而急、
【用法用量】分氣散(《幼科類萃》卷十三)。
【摘錄】《直指小兒》卷四
【處方】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炒)1錢,桔梗(炒)1錢,大腹皮1錢,紫蘇梗1錢,枳殼(麩炒)1錢,白術(炒)1錢,山梔(炒)1錢,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和,胸膈不利;或痰氣喘嗽,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三
【處方】藿香1錢,枇杷葉1錢,貝母(去心)1錢,陳皮1錢,當歸1錢5分,厚樸(姜汁炒)1錢5分,沉香1錢5分,香附(醋炒)1錢5分,蘇子(炒)1錢5分,白豆蔻1錢5分。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噎膈。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錄】《玉案》卷四
【處方】桔梗、茯苓、陳皮、桑皮、大腹皮、枳殼、草果、蘿卜子、蘇子、蒼術、厚樸、木通、半夏、木香。
【功能主治】肚腹膨脹,喘急煩悶。
【用法用量】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四四○引《幼幼近編》
【處方】桔梗、茯苓、陳皮、桑皮、大腹皮、枳殼、草果、半夏、蘇子、木瓜、木通、木香。
【功能主治】四肢浮腫,氣喘短急。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燈心,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分氣飲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對于寬中透毒飲這種方劑,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于寬中透毒飲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葛根、桔梗、前胡、青皮、厚樸(姜炒)、枳殼(麩炒)、山楂、麥芽(炒)、蟬蛻、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黃連、荊芥穗、甘草(生)。
【功能主治】痘欲出,發(fā)熱嘔吐煩渴,大便酸臭。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燈心為引,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六
【處方】山楂3錢,青皮6分,葛根4分,陳皮5分,前胡8分,萊菔子7分,麥芽1錢,桔梗3分,蟬蛻3分。
【功能主治】痘已發(fā)未發(fā),而飲食內傷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分,水煎服。
【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像寬中透毒飲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面對著醫(yī)學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茯苓分氣飲。
【處方】五味子2兩半,桔梗2兩半,茯苓2兩半,甘草(炙)2兩半,陳皮2兩半,桑白皮2兩半,草果2兩半,大腹皮2兩半,紫蘇葉。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心下脹滿,飲食不進,嘔吐不止,兼脾氣橫泄,四肢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生姜3片,鹽少許,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十四
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茯苓分氣飲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茯苓分氣飲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分氣紫蘇飲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炙)、陳皮(去白.凈洗)、桔梗、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茯苓,各三斤。
【炮制】上八味,俰咀為粗末,稱二十斤凈,入揀嫩枝、葉、干紫蘇十五斤,搗碎,同一處拌勻。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一大盞,姜錢三片,入鹽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枳殼、茯苓、大腹皮、陳皮、甘草、蘇子、草果、白術、當歸、紫蘇、半夏、桑皮、五味子。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心下脹悶。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別名】分氣紫蘇湯
【處方】五味子(去梗,洗)3斤,桑白皮(炙,銼)3斤,陳皮(去白,凈洗)3斤,桔梗(銼)3斤,草果仁3斤,大腹皮3斤,甘草(炙)3斤,茯苓3斤。
【制法】上為粗末,稱20斤,凈入,揀嫩枝葉干紫蘇15斤搗碎,同一處拌勻。
【功能主治】和胃進食。主男子、婦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脅疼痛,氣促喘急,心下脹悶,飲食不思,嘔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大盞,姜錢3片,入鹽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摘錄】《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分氣紫蘇飲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分氣紫蘇飲的認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補虛助氣飲是什么嗎?關于補虛助氣飲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耆(銼)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1兩,芎?1兩,獨活(去蘆頭)1兩,桂(去粗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1兩半,熟干地黃(焙)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諸癰疽疏轉后。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2枚(去核),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補虛助氣飲了吧。補虛助氣飲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寬快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寬快湯的知識吧!
【處方】香附(杵凈)60克 天臺烏藥(去心)枳殼(制)各45克 縮砂仁15克 蘇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 甘草(炙)23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理氣寬中。治氣不下降,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6克,陳皮煎湯調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五
【處方】香附(杵凈)2兩,天臺烏藥(去心)1兩半,枳殼(制)1兩半,縮砂仁7錢半,蘇子(炒)半兩,青木香3錢,甘草(炙)7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氣不下降,大腑澀滯。
【用法用量】每服2錢,陳皮煎湯調下;或吞青木香丸少許。
【摘錄】《直指》卷十五
以上就是對寬快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的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