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氣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均氣湯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均氣湯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均氣湯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均氣湯如何吃最好。
【處方】白術(shù)(米泔浸,細(xì)銼,焙干,微炒)2兩,天臺烏藥(細(xì)銼,微炒)2兩,人參1兩,青橘皮(去白,炒)1兩,甘草(炙,銼)1兩,白芷1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表里未解,榮衛(wèi)氣逆,手足厥冷,上喘陰證;霍亂吐瀉,非時腹脹;年高榮衛(wèi)虛弱,臟腑不和,膀胱緊急,腰腿痹痛;婦人產(chǎn)后勞冷。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2枚,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一
在通過上文對均氣湯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方劑均氣散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均氣散營養(yǎng)豐富,含有很多醫(yī)藥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桑白皮2兩,陳皮(去白)1兩半,桔梗1兩,甘草(炙)1兩,赤茯苓1兩,藿香葉半兩,木通4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肺氣逆,喘嗽面浮,胸膈痞悶,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方大成》引作“勻氣散”。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一
【處方】木香半兩,桔梗(銼,炒)半兩,廣荗半兩,木通半兩,枳殼(麩炒,去瓤)1錢半,青皮(去白)1錢半,京三棱(炮,銼)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三焦?jié)瓬?,氣不通宣?/p>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均氣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均藥的作用是比較強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均藥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梔子21克(炒)薄荷葉30克 黃連30克 升麻9克 雞內(nèi)金(炙黃,11.5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治咽喉諸癥,手術(shù)后,患處堅硬,不消不潰者。
【用法用量】吹患處。
【摘錄】《喉科紫珍集》卷下
【處方】梔子(炒)7錢,薄荷葉1兩,連翹1兩,赤小豆1兩,升麻5錢,雞內(nèi)金(炙黃)1錢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咽喉諸癥,下刀針后,不消不潰堅硬者。
【用法用量】吹患處。
【摘錄】《喉科紫珍集》卷上
均藥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用過或者聽說過寬氣湯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寬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縮砂香附湯(《世醫(yī)得效方》卷三)。
【處方】香附子180克(砂盆內(nèi)打令凈潔,焙干)烏藥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臺者)縮砂仁30克 甘草37.5克(炒)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理氣調(diào)中。治肝脾氣滯,心腹刺痛,大便秘緒。
【用法用量】每服6克,濃煎橘皮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百一選方》卷六
【處方】柴胡 烏藥 秦艽 甘草 酒蒸大黃各3克 白芍30克 茯苓6克 當(dāng)歸9克 天麻 防風(fēng)各0.9克 天花粉6克
【功能主治】理氣疏肝,瀉火熄風(fēng)。治體強嗜酒,偶因發(fā)怒,致成口眼歪斜,其脈洪大有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二
【處方】白礬、蔥。
【功能主治】腸出2-3寸,經(jīng)日不收者。
【用法用量】上藥煎湯洗軟腸頭,打噴嚏2-3次;用白礬、五倍子末干涂,急打噴嚏;用白絹作兜兜定,再用蜣螂糞及艾燒熏。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惠眼觀證》
【別名】縮砂香附湯
【處方】香附子6兩(新砂盆內(nèi)打令凈,焙干稱),烏藥2兩(去心,取肉稱,用真天臺者),縮砂仁1兩,甘草1兩1分(炒)。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利三焦,順臟腑。調(diào)中快氣。主三焦氣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心腹刺痛;小兒噫宿腐氣,心膨(月真)滿,或時冷痛。
【用法用量】縮砂香附湯(《得效》卷三)?!兜眯А繁痉接梅ā槟?,每服一錢,用紫蘇葉三片,鹽少許,沸湯調(diào)下。
【摘錄】《百一》卷六
寬氣湯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用過或者聽說過化氣湯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化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沉香、胡椒,各一兩;木香、縮砂(去殼)、桂心(去粗皮),各二兩;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麩炒)、陳皮(去瓤.麩炒)、甘草(炙),各四兩。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又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diào)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化氣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處方】沉香 胡椒各30克 木香 縮砂仁(去殼)桂心(去粗皮)各60克 丁香皮 干姜(炮)蓬莪術(shù)(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麩炒)陳皮(去瓤,麩炒)甘草(炙)各12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胸脯噎悶,腹部脹滿,及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紫蘇、鹽湯調(diào)下;婦人淡醋湯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處方】陳皮、青皮、三棱、蓬術(shù)、厚樸、蒼術(shù)、香附、神曲、麥芽各等分。
【功能主治】氣裹飲食,胃口刺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何氏濟生論》卷四
【處方】三棱、蓬術(shù)、青皮、陳皮、麥芽、神曲、香附、烏藥、生姜、枳殼、厚樸、甘草、(一方加牽牛、半夏、益智仁)。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兼能順氣消癖。主婦女胃氣不調(diào)而停經(jīng),貌本壯實、飲食減少者。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處方】砂仁、香附、廣皮、蘇梗、川芎、枳殼。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胎氣不安。
【摘錄】《女科切要》卷三
【別名】化氣散、木香化氣湯
【處方】沉香1兩,胡椒1兩,木香2兩,縮砂(去殼)2兩,桂心(去粗皮)2兩,丁香皮4兩,干姜(炮)4兩,蓬莪術(shù)(煨)4兩,茴香(炒)4兩,青皮(去白,麩炒)4兩,陳皮(去瓤,麩炒)4兩,甘草(炙)4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息積,癖于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飲食,諸藥不能取轉(zhuǎn)。
【用法用量】化氣散(《張氏醫(yī)通》卷十三)、木香化氣湯(《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摘錄】《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化氣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歸氣湯。
【處方】沉香1兩,木香1兩,丁香1兩,白姜(炮)1兩,川楝子肉(炒)1兩,肉桂1兩,凈陳皮1兩,當(dāng)歸1兩,甘草(炙)1兩,附子2個(6錢者,炮),砂仁1兩,益智仁(炒)1兩,胡蘆巴(炒)1兩,白術(shù)1兩,舶上茴香(炒)1兩,肉豆蔻(煨)1兩。
【功能主治】氣不升降,胸膈痞滿,心腹刺痛,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歸氣散”。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二引《簡易方》
【處方】麥冬3兩,北五味3錢,熟地3兩,白術(shù)2兩。
【功能主治】久嗽傷肺后,忽然大喘不止,痰出如泉,身汗如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四
上面介紹了歸氣湯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對于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為導(dǎo)致疾病的直接與間接的因素有很多種,但醫(yī)學(xué)一般都認(rèn)為它與體內(nèi)各個機能系統(tǒng)的損毀和破壞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中藥方劑恰恰就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舉氣湯這種方劑。
【處方】當(dāng)歸 川芎 橘皮 人參 白術(shù)各3克 甘草1.5克 熟地黃 半夏各2.5克 白芍2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妊娠轉(zhuǎn)胞,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服后探吐,再服再吐。
【摘錄】《杏苑生春》卷八
【處方】當(dāng)歸1錢,川芎1錢,橘皮1錢,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甘草4分,熟地黃8分,半夏8分,白芍藥7分。
【功能主治】妊娠轉(zhuǎn)胞,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空心服。服后拍探喉中,吐出藥水,少頃再飲再吐。
【摘錄】《杏苑》卷八
舉氣湯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 5强恐絼┑墓π砭徑馐沁h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