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快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寬快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寬快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寬快湯的知識吧!
【處方】香附(杵凈)60克 天臺烏藥(去心)枳殼(制)各45克 縮砂仁15克 蘇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 甘草(炙)23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理氣寬中。治氣不下降,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6克,陳皮煎湯調(diào)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五
【處方】香附(杵凈)2兩,天臺烏藥(去心)1兩半,枳殼(制)1兩半,縮砂仁7錢半,蘇子(炒)半兩,青木香3錢,甘草(炙)7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氣不下降,大腑澀滯。
【用法用量】每服2錢,陳皮煎湯調(diào)下;或吞青木香丸少許。
【摘錄】《直指》卷十五
以上就是對寬快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guān)的醫(yī)生。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寬中湯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枳殼、當歸、赤茯苓、生地黃、甘草、赤芍。
【功能主治】痘瘡,誤服溫燥,陽盛陰虛,津竭便結(jié)。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處方】青皮1錢,厚樸1錢,陳皮1錢,香附1錢5分,白豆蔻7分,丁香7分,砂仁7分,木香5分。
【功能主治】七情氣郁,三焦痞塞,陰陽不和。
【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鹽,用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二
【處方】高良姜半兩,木香半兩,丁香1分,青橘皮(炒)1分,桔梗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溫酒調(diào)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張渙方
【處方】山楂、厚樸(炒)、陳皮、熟半夏、桔梗、麥芽、神曲、木通、木香。
【功能主治】小兒霍亂吐瀉,氣壯食重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為引,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蠶豆(炒)2錢,糖霜1錢,雞子黃1枚。
【功能主治】腹中攣急,大便燥結(jié)。
【用法用量】上藥以水1合,先煮蠶豆3沸,去滓,內(nèi)糖霜及雞子黃攪勻,臨臥、空心頓服。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寬中湯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寬中湯。
寬中下氣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枳實4錢,香附末3錢,延胡索3錢(酒炙),檳榔3錢,瓜蔞仁4錢,廣砂仁3錢,郁金4錢,甘草2錢,葶藶子3錢。
【功能主治】中宮積有逆氣,由臟腑而溢于經(jīng)絡(luò),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發(fā)作,則胸脅刺痛不已,甚則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配用鮮姜熨法。
【各家論述】方以枳實為君,能寬中下氣;佐以香附、元胡散滯氣,郁金、廣砂破郁氣,蔞仁、葶藶?zāi)芤鏆庀滦?,檳榔能逐逆氣下降,甘草和藥調(diào)中。其中宮之逆氣既散,則胸脅之痛自止矣。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五
上文介紹了寬中下氣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寬中下氣湯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快湯,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快湯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甘草(炙)十八兩,干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兩,桔梗(炒)三斤。
【炮制】上炒鹽一百二十錢重,同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冷,酒食所傷,胸膈不快,嘔逆惡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澀,不思飲食,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沸湯點,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快氣湯
【處方】甘草(炙)18兩,干姜(炮)2斤半,粟米(炒)30兩,桔梗(炒)3斤。
【制法】上用炒鹽120錢,同為細末。
【功能主治】脾胃虛冷,酒食所傷,胸膈不快,嘔逆惡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澀,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快氣湯(《普濟方》卷二十三引《永類鈐方》)。
【摘錄】《局方》卷十(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快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寬中養(yǎng)胃湯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寬中養(yǎng)胃湯的功效有哪些嗎?吃寬中養(yǎng)胃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蒼術(shù)(炒)1.2克 香附2.1克 枳殼(麩炒)1.5克 厚樸(姜炒)1.5克 山楂0.9克 藿香1.5克 陳皮3克 砂仁0.9克(研細)神曲(炒)1.2克 檳榔0.9克 麥芽(炒)1.2克 青皮(去瓤)0.9克 枳實(麩炒)1.2克 半夏 茯苓各1.5克 甘草(炙)0.9克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理氣化濕,寬中和胃。治氣滯濕阻,胸膈脹滿,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三
【處方】蒼術(shù)(炒)4分,香附7分,枳殼(麩炒)5分,厚樸(姜炒)5分,藿香5分,山楂3分,陳皮1錢,砂仁3分(細研),神曲(炒)4分,檳榔3分,麥芽(炒)4分,枳實(麩炒)4分,半夏5分,茯苓5分,青皮(去瓤)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胸膈脹滿,飲食少用。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食遠服。
【摘錄】《回春》卷三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寬中養(yǎng)胃湯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寬中養(yǎng)胃湯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中醫(yī)學認為,快氣湯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快氣湯。
【處方】縮砂仁八兩,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甘草四兩。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
【備注】或為粗末,入生姜同煎,名小降氣湯。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生姜1斤(切作片子,以鹽2兩淹兩宿,焙干),神曲3兩,白術(shù)2兩,橘皮2兩(不去白,凈洗),京三棱半兩(炮),蓬莪術(shù)半兩,甘草2兩半(炒),大麥糵2兩(炒),草豆蔻1個(根去皮,不得用多)。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1錢,入鹽湯點服。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四
【處方】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快氣美食,溫養(yǎng)脾胃。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鹽湯點下。
【摘錄】《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處方】陳皮(去白)2錢,香附子(炒)2錢,砂仁1錢,桔梗1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喧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三十五
總得來說快氣湯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快膈湯。
【處方】青橘皮4兩,鹽1兩(分作4份,1份用鹽湯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鹽3份一處拌勻,候良久,銚子內(nèi)炒微焦,為末)。
【功能主治】膈下冷氣,及酒食飽滿。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茶末半錢,水1盞,煎至7分,放溫常服。不用茶煎,沸湯點亦妙。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經(jīng)驗后方》,名見《普濟方》卷一八四
【處方】白芍1兩,當歸1兩,熟地1兩,柴胡1錢,甘草1錢,生地2錢,麥冬2錢,枳殼3錢,半夏3錢。
【功能主治】舒肝解火,補腎濟水。主肝火郁結(jié)不伸,悶煩躁急,吐痰黃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六
【別名】紫姜湯
【處方】生姜2斤(切片,米泔浸3日,曬令半干),丁香皮3兩(銼),甘草6兩(切如大豆),鹽半斤。
【制法】上以凈銚一枚,先入鹽炒熟;次下姜,候姜稍干脆;次下甘草,炒色赤;次下丁香皮同炒,不得焦紫色為度。乘熱入新瓷瓶,密封不得透氣,三日后開,為細末。
【功能主治】飲酒過多,胸膈不快,嘔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佛湯點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
【處方】人參(去蘆)1兩,青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烏藥1兩,良姜(銼,用東壁土炒)1兩,香附子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順氣和中,消導(dǎo)宿滯。主胸膈不快,飲食少進。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溫鹽湯調(diào)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別名】快膈散
【處方】白術(shù)(炒)1兩,丁香2錢半,香附子(炒)2錢半,草果仁半兩,訶子(炮)半兩,半夏(湯泡2次)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胃脘停痰,膈中留飲,心頭不快,時復(fù)有聲,或飲食后、或早起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快膈散(《普濟方》卷一六六)。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經(jīng)驗良方》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快膈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yīng)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大補快斑湯。
【處方】人參、炙黃耆、全當歸、大川芎、赤芍藥、懷生地、牛蒡子、炙甘草、北防風、連翹殼、柳楊桂。
【功能主治】痘起發(fā),皮嫩易破。防癢塌。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五
【處方】人參、炙黃耆、漂白術(shù)、炙甘草、杭白芍、全當歸、正川芎、南木香、上薄桂、廣陳皮、藿香葉。
【功能主治】痘起發(fā),由吐瀉不能飲食而灰白。
【用法用量】大棗3枚為引。水煎,半饑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五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大補快斑湯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著作中,解毒快斑湯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處方】羌活、防風、升麻、葛根、柴胡、川芎、白芷、紫草、桔梗、甘草、麻黃(炒)。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解熱毒,令痘易出易靨。主瘡疹發(fā)熱,熱氣甚者,其毒必多,痘發(fā)自密,難發(fā)難靨,且多他變者。
【用法用量】生姜、蔥白作引,水煎服。取汗。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處方】連翹7分,牛蒡子(炒研)6分,荊芥7分,防風6分,蟬蛻5個,山楂肉2錢,歸尾6分,生地2錢,川芎5分,桔梗8分,黃芩(酒炒)8分,干葛8分,紫草8分。
【功能主治】痧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加觀音柳2-3分更妙,不可多用。
【摘錄】《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解毒快斑湯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