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用途
艾草養(yǎng)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生活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艾草的用途”,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艾草這種植物人們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人們身邊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并且其還是中藥的一種對于人們的身體有許多的好處,比如可以清熱去火、活血化瘀、增強人體抵抗力治療一些比如牙齦腫痛、牙周炎等等。艾草的用途是有很多的,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艾草有哪些比較好的用途?
一、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艾葉在我國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nèi)服藥用來治療疾病,現(xiàn)代技術(shù)又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已開發(fā)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chǎn)品,還有正在開發(fā)的以艾葉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或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
1、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fā)現(xiàn)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外,還含有鞣質(zhì)、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diào)解人體內(nèi)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艾葉泡腳的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guān)的疾病。
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zhuǎn)或消失了。
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jīng)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于身體寒濕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但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就會牙痛、口腔潰瘍等,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可繼續(xù)食補,并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注意誤食寒涼食物,防止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zhì)會慢慢地增強。
三、艾葉的食用方法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yǎng)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并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
擴展閱讀
隨著醫(yī)學領(lǐng)域都不斷發(fā)展,艾草的用途越來越廣,因為艾草在治病和養(yǎng)生方面都很有效果,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會用艾草來治療各種炎癥,尤其是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時,運用艾草調(diào)節(jié)月經(jīng)非常有效。那么,艾草除了這些用途,還有哪些作用呢?下面來看看小編搜集的詳細作用介紹。
1.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和不孕不育
將點燃的艾條放到腹部靠近肚臍處,讓煙氣順著肚臍附近的穴位漸漸進入到體內(nèi)經(jīng)絡(luò),理暢經(jīng)絡(luò)和氣血,同時這對子宮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調(diào)理作用,長期堅持還可以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和不孕不育。
2.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
經(jīng)期延長:白術(shù)、當歸、茯神、炒棗仁、桂圓肉、烏賊骨各10g,遠志、甘草、木香、艾葉炭、棕櫚炭各6g,黃芪15g,人參3g,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服。對氣虛型經(jīng)期延長療效佳良。
不孕癥:用艾葉與其它藥物配合制成食療藥膳,治療因脾腎陽虛所致的不孕癥,有較好療效。用法:取鵪鶉2只,去毛和內(nèi)臟,阿膠、菟絲子、鹿角膠各15g,人參、川芎各10g,艾葉30g。先將菟絲子、艾葉、川芎、人參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將鵪鶉和藥汁放蒸碗內(nèi),隔水燉爛熟,趁熱兌入阿膠、鹿角膠吃肉喝湯。
3.治療各種炎癥
慢性支氣管炎:可用艾葉油膠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可連服2-4個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有很好療效。亦可用鮮艾葉1000g,洗凈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濃縮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對慢性支氣管炎咳痰、氣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緩解癥狀。
4.針灸
面癱:將干艾葉搓成花生米大的絨團,取2分硬幣大生姜8片,用針在姜片中心穿孔數(shù)個,上置艾柱,先灸下關(guān)學x,然后由下關(guān)至頰車學x反復移動。移動時姜片不能離開皮膚每片隔姜灸3壯為宜。灸之皮膚溫潤紅熱,患者能忍耐為宜。每日灸1次,7日為1個療程(口歪斜向左側(cè),則灸右側(cè);反之,灸左側(cè))。
減肥:操作方法,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分別靠近關(guān)元、豐隆兩學x位,熏學x10分鐘左右,至局部發(fā)紅為止。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3~5個療程能起到有效的減肥效果。
5.其他
艾葉?。喝⌒迈r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diào)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jīng)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程。
看來,艾草的作用還真是不容小覷呢,不僅能治療各種炎癥,還能用來減肥。
導讀:艾草的用法?艾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草藥,那么除了藥用艾草還有哪些用途呢?艾草的用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艾草的用法
1、藥用
艾草的莖和葉化學成分不同,養(yǎng)生保健主要使用艾葉,其化學成分主要是其中含有的揮發(fā)油,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鎮(zhèn)靜等作用。另外,由于艾葉中含有的揮發(fā)油滲透性好、滋潤性好,所以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特別適合敏感肌膚及受損肌膚。
將艾絨制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后借助藥物熏熨或溫灼體表穴位或患病部位,產(chǎn)生的藥力和溫熱刺激通過經(jīng)絡(luò)的傳導,可起到溫經(jīng)散寒、溫通氣血、祛風邪、補氣助陽、溫益脾腎、扶正祛邪等作用。
2、驅(qū)蚊
用艾草驅(qū)蚊蟲,采一束艾草曬干,在房中點上艾草,然后關(guān)上門,讓艾草的煙熏一熏,過斷時間再打開門,能有效的驅(qū)蚊蟲。
3、食用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tǒng)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qū)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
在廣東東江流域,當?shù)厝嗽诙竞痛杭静烧r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4、染料
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還具有功能性作用。
5、印泥
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鏢、艾絨、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調(diào)和而成。艾絨必須預先備制。取陳艾葉經(jīng)過反復曬杵,篩選干凈,除去雜質(zhì),令軟細如綿,既成為艾絨,方可使用。
如再精細加工,經(jīng)過數(shù)十日曬,篩揀數(shù)十次者,一斤只得二、三兩,變?yōu)橥咙S色者,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也是作印泥的原料,用于直接灸法,物美價廉,可以選購。
艾草在生活中被運用得很廣泛,在醫(yī)學領(lǐng)域更是非常普遍。艾草的藥用偏方,一起來看看。
艾草的藥用偏方
1、能防治皮膚過敏,取一束艾草,放在鍋中用水煎10分鐘后關(guān)火,等艾草水放涼,用來洗手或者洗澡,有防治皮膚過敏的作用。
2、用艾草汁止血,把艾草放入容器中搗碎,后把艾草汁涂到傷口上,有止血殺菌的作用。
3、艾草有溫中、逐冷、除濕的作用,對于經(jīng)常感覺身體發(fā)冷的人,可以用艾草泡腳,具體做法是取一些艾草,放入水中煮開后關(guān)火,倒入盆中加涼水,等溫度合適,用來泡腳,一般泡20-30分鐘,經(jīng)常泡腳能通經(jīng)活絡(luò),改善身體狀況。
4、用于感冒風寒止咳,做成艾草茶,做法取一些生姜切片和艾草一起放入鍋中,用水煮開后關(guān)火,這時候防治感冒用的艾草茶就做好了,感冒時喝上一些,感冒咳嗽很快就會離你而去。
艾草的作用非常廣,但是也要注意艾草都副作用,艾草對消化道及皮膚有一定都刺激性,而且,如果大量都服用艾草可引起中毒。因此,在服用艾草之前,一定要注意劑量,最好就是在醫(yī)生都指導下服用艾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以上就是一些魚艾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大家對于艾草,并不陌生吧?一提到它,想必大家都會想到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一到,大家常常會將艾草掛到門口,用來辟邪,這也算是一種習俗吧,想來國人認為艾草對于魔怪,就相當于西方人認為大蒜對于吸血鬼吧。當然,艾草的功效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啦。
艾草可真所謂是全身都是寶啊。艾草的藥用價值,可謂是數(shù)不勝數(shù)啊。古往今來,相信艾草都是醫(yī)生的完美中藥選擇吧。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接下來,我來為大家詳細介紹艾草的功效。
現(xiàn)代藥理發(fā)現(xiàn),艾葉揮發(fā)油含量多,1.8-桉葉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側(cè)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干葉含礦物質(zhì)10.13%,脂肪2.59%,蛋白質(zhì)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侗静菥V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y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diào),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關(guān)于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jīng)而除百病?!闭f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jīng)活絡(luò),祛除陰寒,消腫散結(jié),回陽救逆等作用。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xiàn)代醫(y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產(chǎn)生奇特的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中醫(yī)針灸里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對艾草已經(jīng)有了不少了解了吧。艾草不僅在醫(yī)學上又作用,我們還可以做成艾草青團,艾草清明果,艾葉炒飯,艾草煮雞蛋之類的,甚至還可以做成艾草餃子,簡單方便,又不失營養(yǎng)健康。艾草可真是個寶啊。
艾草主要是一種多年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亞洲和歐洲的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主要是針灸用藥,它主要的藥用價值那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它主要是可以對于一些細菌以及鏈球菌的有非常好的抑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的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有利膽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結(jié)的作用。
艾草對于胃腸道功能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它對于心臟的收縮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生活中的主要吃法是新鮮的艾草都可以包水餃,還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做的一些食藥,都是生活中的也可以進行艾葉泡腳治療腳部的一些疾病。
鮮嫩艾草包水餃、艾草葉煮面、艾草褒雞、艾草煮雞蛋(小時候常吃) 你想怎么吃都可以,艾草本生就是一種野菜! 下面為你介紹一款“艾糍粑”:
首先準備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黃片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后,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好,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后擠干水分備用。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后,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后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黃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shù)呢i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后,制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黃片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干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后,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后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后輕輕置于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鐘即可。還沒開鍋,就已經(jīng)滿屋的柚子葉香味了,打開鍋是一個個墨綠的艾糍粑,如果艾葉放得足夠多的話,做好的艾糍粑綠得發(fā)黑,輕輕咬一口,哇,艾葉的清香和著柚葉的香味,還有芝麻花生餡,又香又甜,一家做艾糍粑,整棟樓都知,味道太特別了.
以上就是吃艾草的方法,艾草不僅可以進行食用,對于身體一些身體的其他的疾病的也是很多功效的,生活中的它的主要吃法,主要是新鮮的艾草都可以包水餃,還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做的一些進行一些藥用,生活中的也可以進行艾葉泡腳治療腳部的一些疾病,所以艾草對于人體有很好的功效的。
艾草膏這是以艾草為主要原材料制作出來的一種藥膏,其對于人體有非常多的好處和功效,比如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清熱解毒、祛除虛火以及治療牙齦出血、咳嗽有痰等等病癥。面對艾草膏這種產(chǎn)品需要人們能夠格外注重一下作用,才能夠更好的利用,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艾草膏的作用是什么。
一、功效與作用
艾葉在我國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nèi)服藥用來治療疾病,現(xiàn)代技術(shù)又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已開發(fā)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chǎn)品,還有正在開發(fā)的以艾葉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或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
1、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fā)現(xiàn)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外,還含有鞣質(zhì)、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diào)解人體內(nèi)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艾葉泡腳的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guān)的疾病。
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zhuǎn)或消失了。
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jīng)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于身體寒濕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但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就會牙痛、口腔潰瘍等,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可繼續(xù)食補,并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注意誤食寒涼食物,防止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zhì)會慢慢地增強。
三、艾葉的食用方法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yǎng)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并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
現(xiàn)在人們的養(yǎng)生意識到非常強,在身體還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或者是有問題剛嶄露頭角的時候就會采取各種方法進行應對,艾草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方法,艾草除了針灸之外,熱敷也有很強的功能,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下。那么,艾草熱敷的功效有哪些?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盤點艾葉+粗鹽熱敷的好處
艾鹽包以包內(nèi)的艾鹽和中藥成份,通過粗鹽熱敷在人體皮膚表面上方的穴位實行熱灸。借其濕熱的作用,滲透肌膚層,通過經(jīng)絡(luò)的傳導、扶正祛邪、溫通經(jīng)絡(luò)、調(diào)暢臟腑氣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氣、 舒筋活絡(luò)、消腫止痛、祛風除濕、補腎助陽、養(yǎng)血益氣等,它是一種對機體毫無損傷且具有獨特保健功能的中醫(yī)外治法。
艾葉粗鹽對于其他身體部位的治療:
1、艾鹽腰包
溫灸腰包(暖宮包)適用于腰部及肩背大面積部位,可對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腎虛腎虧等病癥有舒緩作用。
2、艾鹽滾包
腰背滾敷袋主要應用與美容院,保健,SpA場所的理療按摩工具,家庭用也同樣簡單。
3、艾鹽關(guān)節(jié)包
艾葉粗鹽熱敷關(guān)節(jié)包,是膝蓋部位或其它關(guān)節(jié)穴位區(qū),主要用途,對于關(guān)節(jié)炎,風濕油良好的效果。
4、艾鹽臉包
適應于臉部溫灸,具有美艷潤膚,可防止面部肌膚松弛,撫平細小皺紋,淡化色斑和黑眼圈之功效。
5、艾鹽胸包
使用女性胸部,可治療乳腺炎,疏通乳腺經(jīng)絡(luò),乳腺增生等疾病。
6、艾鹽眼包
可對眼部進行溫灸,可去除眼皺紋,有效改善近視,遠視,緩解眼疲勞,老少皆宜。
7、艾鹽U型包
適用于頸部及肩背大面積部位,可對頸椎病,落枕,頸肩疲勞,大腦疲勞緊張等有明顯功效。
8、綁帶腰包
適用于要不急肩背大面積部位,可對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腎虛腎虧等病癥有舒緩作用。
艾草的功效非常的多,可是朋友們卻并不了解如何使用艾草制作,各種各樣的食品,要把接下來的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到了,關(guān)于艾草的做法都問一些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艾姜煮蛋
艾葉10克、干姜15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
將干姜切片,和洗凈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雞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雞蛋剝殼,再放進鍋里藥汁中煮10分鐘,加進紅糖。好了,一道熱氣騰騰、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就大功告成了,吃蛋喝汁,美味可口,但功效完全相當于苦口的中藥。
2)艾草青團
材料:糯米粉180g、粘米粉120g、澄粉75g、白糖90g、艾草粉15g、色拉油45ml、清水480ml.包的時候手上要抹一點油,這樣不容易粘手。放青團的容器上,也要稍稍刷一點油。乘新鮮,趕緊吃!青團好吃又營養(yǎng)
3)艾梗老雞湯
原料 鮮艾梗150克;(曬干的艾??梢詼p半)
老母雞1只;(大約1500克左右) 精鹽適量; 生姜10克; 清水適量;
做法:將老母雞放血宰殺,拔毛、去內(nèi)臟,然后洗凈、切成大塊。把生姜洗凈(不要去皮),再拍扁。瓦鍋洗凈,放進老母雞、艾梗、生姜;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燒開,煮約5分鐘后,轉(zhuǎn)換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滾沸為度,約煮1.5~2小時即可。調(diào)入適量的精鹽即可飲用。
4)香艾煎雞蛋
生活中利用艾草可以進行,飯團的整治,而且還可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美味食品,艾草不單單對于制作美食有一定的幫助,而且還可以進行,治療疾病,功效特別多。
艾草想必大家不怎么陌生這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并且其還是一種中藥對于人們的身體有非常多的好處,比如可以治療經(jīng)期腹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止咳祛痰以及緩解關(guān)節(jié)炎疼痛等等癥狀。女性在懷孕了之后有許多的東西都不能碰,那么孕婦能用艾草么?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孕婦可以吃艾草。
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艾草全草有調(diào)經(jīng)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痛腹痛﹑流產(chǎn)﹑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頭風﹑月內(nèi)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yī)家最常用之藥?,F(xiàn)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zhèn)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zhèn)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所以,孕婦可以吃艾草。孕婦吃艾草不僅不會影響肚子里的寶寶,還可以起到止血安胎的作用。因此,建議懷孕的準媽媽們適時吃些艾草。
艾草的吃法
艾葉糖水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jīng)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shù)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艾葉餅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如夢令喜歡姑姑做的艾餅,不放白糖,放了紅糖粉+炒芝麻或花生。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后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后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cè)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經(jīng)。
面粉蒸艾葉
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后按1千克艾葉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面粉。然后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后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再盛在碗里,調(diào)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diào)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diào)味成餡。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面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還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jié)前后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功效。
天麻煮雞蛋
功效:治療頭痛目眩
配方制作: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先將鮮天麻切片放鍋內(nèi)加水煮30分鐘后,打入雞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蒸雞蛋
功效:對痔脫肛、子宮脫垂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制作:天麻粉6克,雞蛋1個。將雞蛋一頭開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濕的白紙沾貼住雞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籠內(nèi)蒸熟,去殼食用雞蛋和天麻粉。
用法:早晚各食服一次,1 0天為1個療程。停服2天再服,連服3個療程。
天麻、枸杞煮豬腦
功效:對腦震蕩后遺癥所導致的頭昏頭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制作:鮮天麻1 00克,枸杞子15克,豬腦2副。將鮮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腦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山藥燉乳鴿
功效:具有補肝益腎、健胃、健脾、補氣益肺,滋腎固精等功效??芍委煵『筇撊?、陽痿早泄、消渴癥、婦女血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和閉經(jīng)、頭痛、眩暈等癥。
配方制作:鮮天麻、鮮山藥、蔥白段各1 00克,乳鴿4只,豬肉,豬熟肚片、豬腰子各250克,水發(fā)綠豆粉條、萵筍、藕各1 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1 O克,雞精5克,胡椒粉3克,雞湯3000克。將高壓鍋置于火上,鍋內(nèi)加入雞湯、天麻、山藥、乳鴿塊、生姜片、豬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鹽、蔥白段,燒沸后,打去浮沫,加閥壓1 0分鐘,停火降溫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雞精,再燒開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飲湯。
天麻鴨子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息風。適用于陰虛陽亢,妊娠先兆流產(chǎn),伴目眩頭暈,耳鳴頭痛,口苦咽干等癥。
配方制作:鮮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鴨1只(約500克)。將鴨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與洗凈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燉至鴨料熟,加食鹽、味精等調(diào)味。
用法:食肉飲湯。
天麻肉片湯
功效:滋補潛陽,平肝息風。適用于肝陽上亢或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等癥?,F(xiàn)多用于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
配方制作:天麻豬肉各適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湯,加入鮮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藥、湯俱食。
干艾草的用法是非常多樣化,通常都是被人們當做中藥材來使用,不過要想作為中藥材就是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曬制加工,才可以成為藥材,這算是婦科疾病最常見使用到的一種藥物,在使用以后是不會對自己的身體帶來非常的副作用,尤其是一些身患有虛寒疾病的女性朋友們就更能對癥下藥。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每至端午節(jié)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chǎn)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綱目》除記載有“白蒿”及“白艾’外,還記載有“蘄艾”(產(chǎn)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薪州鎮(zhèn)),可入藥。此系艾的栽培品種cv. qiai,與原種(野生種)的區(qū)別在于:栽培品種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氣濃烈;葉厚紙質(zhì),被毛密而厚,中部葉羽狀淺裂,上部葉通常不分裂,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最長可達7-8厘米,寬1.5厘米,葉揉之常成棉絮狀;入藥,性溫、苦、辛、微甘。[1]
全草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y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chǎn)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制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nóng)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y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關(guān)于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薄侗静輳男隆氛f:“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jīng)而除百病?!?/p>
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jīng)活絡(luò),祛除陰寒,消腫散結(jié),回陽救逆等作用?,F(xiàn)代藥理發(fā)現(xiàn),艾葉揮發(fā)油含量多,1.8-桉葉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側(cè)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干葉含礦物質(zhì)10.13%,脂肪2.59%,蛋白質(zhì)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大家對蓮子是比較了解的,新鮮的蓮子可以直接食用,曬干后的蓮子可以用來泡水煮粥。蓮子的用途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也是很多家庭里必備的食材之一,具有一定的中藥作用。其中,蓮子含有的蓮堿有很好的清熱瀉火的作用,同時具有強心作用。還有,因含有氧化黃心樹寧堿,所以還有預防癌癥的作用。
蓮子的功效與作用
蓮子的功效有很多,而且蓮子還是我們家居必備的主要食物之一,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一下蓮子的功效和作用:
1、蓮子的功效蓮子有利于通經(jīng)脈,使氣血暢順,蓮子里面含有氧化黃心樹寧堿,這有利于抑制鼻咽癌,所以蓮子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2、蓮子含有非結(jié)晶形生物堿N-9,非結(jié)晶形生物堿N-9對降壓具有顯著的作用。
3、蓮子含有蓮心堿,這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還有顯著的強心作用。
4.滋養(yǎng)補虛、止遺澀精
蓮子的藥用價值
蓮子是一種家居必備的食物之一,同時也是一味中藥材。作為一味中藥材,蓮子具有很多藥用價值?,F(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蓮子的藥用價值:
1、養(yǎng)身安心、醒肺補肺。
2、止瀉固精,益腎澀精止帶。
3、可以預防早產(chǎn)、流產(chǎn)以及孕婦腰酸。
蓮子的食用方法
蓮子的食用價值很高的食用價值,家常做法也有很多?,F(xiàn)在我們看一下常見的蓮子的食用方法:
1、蓮子粥是最簡單的做法:用蓮子5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入鍋同煮,40分鐘即好。
2、龍眼蓮子粥是蓮子最清涼的食用方法:蓮子、龍眼、龍眼肉、百合、冰糖各20克。將蓮子、百合洗凈,同龍眼肉(去核)、冰糖放于大碗中,加適量水,上籠蒸透后食用。
3、蓮子最養(yǎng)眼的食用方法是紅棗蓮子粥:大棗蓮子粥。蓮子30克,紅棗10枚去核,粳米或糯米60克,共入鍋中煮粥,食時加適量白糖,爽口又補鐵。
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香,每一種香的作用都是不同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習慣用香薰,因為可以給人們周圍的環(huán)境帶來很好的味道。如果房間里的味道不好,通常可以使用不同的香薰。麝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香,他的作用是比較復雜的。而且人們不會常見到麝香,麝香的用途是什么呢?
麝香又叫遺香、臍香、心結(jié)香、當門子等,是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藥。
麝香的功效和作用:
1用于閉證神昏。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最宜閉證神昏,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治療溫病熱陷心包,痰熱蒙蔽心竅,小兒驚風及中風痰厥等熱閉神昏,常配伍牛黃、冰片、朱砂等藥,組成涼開之劑;用治中風卒昏,中惡胸腹?jié)M痛等寒濁或痰濕阻閉氣機,蒙蔽神明之寒閉神昏,常配伍蘇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藥,組成溫開之劑。
2用于瘡瘍腫毒,咽喉腫痛,該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結(jié),消腫止痛作用,內(nèi)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瘡瘍腫毒,常與雄黃、乳香、沒藥同用,即醒消丸,或與牛黃、乳香、沒藥同用;用治咽喉腫痛,可與牛黃、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于難產(chǎn),死胎,胞衣不下。該品活血通經(jīng),有催生下胎之效。常與肉桂為散,如《張氏醫(yī)通》香桂散;亦有以麝香與豬牙皂、天花粉同用,蔥汁為丸。外用取效,如《河北醫(yī)藥集錦》墮胎丸。
4用于血瘀經(jīng)閉,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證。該品辛香,開通走竄,可行血中之瘀滯,開經(jīng)絡(luò)之壅遏,以通經(jīng)散結(jié)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療程,療效滿意;用治痹證疼痛,頑固不愈者,可與獨活、威靈仙、桑寄生等祛風濕藥同用。
5開竅醒神,活血通經(jīng),止痛,催產(chǎn)。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jié),止痛消腫,催生下胎的功效。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積聚,心腹暴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 ,蟲蛇咬傷,難產(chǎn),死胎,胞衣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