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果榨汁養(yǎng)肺潤燥
立秋女性養(yǎng)生潤燥。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養(yǎng)生保健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秋果榨汁養(yǎng)肺潤燥”,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秋季大量上市的新鮮果蔬,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對秋季養(yǎng)肺滋陰、潤燥生津很有療效,榨汁后與其他有益食物同服,更是秋季養(yǎng)生保健的上佳飲品:
梨汁梨肉香甜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汁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熱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癥,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蘿卜汁能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痰稠等癥,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
荸薺汁荸薺可作水果生吃,亦可做菜食用,具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咽干、肺熱咳嗽、痰濃黃稠等癥,與蓮藕榨汁共飲效果更佳。
葡萄汁葡萄營養(yǎng)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jīng)常食用,對神經(jīng)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
石榴汁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咽干、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yS630.Com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一定要適量,過食或暴食亦會影響身體健康。新鮮水果含糖量較高,老年人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慎食。
相關(guān)閱讀
在水果這個大家族中,梨稱得上是名門望族,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譽。梨性味甘寒微酸,不僅醇香宜人,汁多爽脆,而且營養(yǎng)豐富。它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尤其是糖類含量較高。它還含微量元素鈣、磷、鐵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胡蘿卜素,以及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和果酸,這些成分,對人體非常有益,特別是其所含的天門冬素,對人體健康具有特殊功效。
梨不僅是水果中的佳品,也是治病的良藥,幾千年來,中醫(yī)一直將其用于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梨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時逢秋季,燥氣主令,由于燥易傷肺,人被秋燥所襲,常會出現(xiàn)咳嗽少痰或干咳無痰,同時還可兼見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因而,此時適選進食,可謂正中其邪。去燥熱 常飲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秋梨具有較高的食療價值,如燥咳少痰,可選雪梨1只,北杏10克,白砂糖30~40克,加清水250毫升,放入碗中隔水蒸1小時,食梨飲湯;聲啞咳嗽,可用雪梨3只搗爛,加蜂蜜50克,水煮,每日分2次服用;慢性喉炎,可將大雪梨1只,去皮挖心,裝入川貝末2~3克,冰糖15克,同煮后食用。
春季的天氣也很差,還是需要吃些養(yǎng)肺食物,這時蘿卜就要發(fā)揮它的功效了,蘿卜配上海蝦一起燉,口感清甜,絕妙的搭配,營養(yǎng)又高,保證你的肺棒棒的。
【養(yǎng)肺潤燥食譜海蝦煮蘿卜】
主料:白蘿卜400g、海蝦干50g、香菜10g、姜5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米酒適量、糖適量、
步驟: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1.各材料,蘿卜去皮切條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2.熱鍋,下油爆香姜片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3.下洗過的海蝦干炒一下,下2碗的水
養(yǎng)肺潤燥食譜海蝦煮蘿卜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4.下蘿卜條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5.待蘿卜煮至軟熟后下調(diào)味料
海蝦煮蘿卜的做法步驟6.下香菜,關(guān)火即可食用
養(yǎng)肺潤燥食譜海蝦煮蘿卜
白蘿卜的食用效果
1.促進消化
蘿卜被稱為 自然消化劑 根莖部分含有淀粉酶及各種消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促進食物消化,解除胸悶,抑制胃酸過多。幫助胃蠕動,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解毒。
2.保護腸胃
促進胃腸液分泌的作用,能讓腸胃達到良好的狀況。
3.預(yù)防富貴病
養(yǎng)肺潤燥食譜海蝦煮蘿卜
吃蘿卜可降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預(yù)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jié)石等疾病。
4.增強機體免疫力
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預(y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
導(dǎo)讀:秋天是進補的好時機,但是秋補是有講究的,不可亂補、猛補、急補,否則事與愿違。養(yǎng)
秋天是進補的好時機,但是秋補是有講究的,不可亂補、猛補、急補,否則事與愿違。
進補前先調(diào)理脾胃
夏天脾胃功能多較弱,立秋后如果突然大量進食補品,會驟然加重脾胃負擔(dān),使長期處于疲弱的消化系統(tǒng)不能一下承受,即虛不受補,導(dǎo)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xiàn)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因此,進補前要先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特別是以下三類人:
脾虛患者,常表現(xiàn)為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些人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之品,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或健脾丸、香砂六君丸等。
胃火旺盛者,夏天平素嗜食辛辣火鍋、油膩燒烤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于腸胃,表現(xiàn)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些人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如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進補。
老人及兒童,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yīng)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癥狀嚴重者可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中藥調(diào)理。
嚴禁不分虛實亂補
中醫(yī)的原則是虛則補之,不是虛證不能補。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證進補才能有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氣虛常見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氣虛當益氣,進補可選用人參蜂王漿、補中益氣丸,以及黃芪、黨參、白術(shù)、山藥等。
血虛常見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心悸、健忘失眠、手足發(fā)麻、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等。血虛當補血,進補可選用十全大補丸、歸脾丸,以及當歸、阿膠、龍眼肉等。
陰虛常見潮熱盜汗、五心灼熱、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澀、舌紅少苔等。陰虛當滋陰,進補可選用大補陰丸、參杞蜂王漿、六味地黃丸、銀耳、鱉甲、麥冬、沙參、黑芝麻等藥物。
陽虛常見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溫、陽痿早泄、納少便溏、舌淡嫩、脈微細等。陽虛當壯陽,進補可選用金匱腎氣丸、鹿茸口服液、龜齡膏,以及鹿茸、紫河車、蛤蚧、冬蟲夏草、杜仲等藥物。
保健養(yǎng)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有嚴格的要求,但起碼應(yīng)分清寒熱虛實,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則容易導(dǎo)致火上加火、寒上加寒。
巧選補品代替品
物以稀為貴,那些昂貴的傳統(tǒng)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并不見得是最好的補品。而十分平常的紅薯、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yīng)癥,故應(yīng)根據(jù)需要來確定補品。缺什么,補什么,切勿以貴賤來分高低,選擇補品應(yīng)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原則。
研究證明,燕窩、魚翅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蛋白質(zhì),其中的膠原蛋白有美容養(yǎng)顏和安神作用,而豬蹄、蹄筋和銀耳也有相似的作用,如果喜歡吃肉,換成豬蹄、蹄筋就可以,如果喜歡吃素,換成銀耳就行了,效果也不錯;鮑魚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也是蛋白質(zhì),其中的球蛋白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我們平常所喝的牛奶中,每一百克就含有十多克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想補充球蛋白的話,牛奶就足夠了;海參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也是蛋白質(zhì),特別是含白蛋白比較高,如果想用海參補充白蛋白質(zhì),用雞蛋替換就可以;蟲草的主要功效是滋陰潤肺補腎,提高免疫力,而價格便宜的山藥、核桃也有類似效果,可適當替代蟲草。
秋補也要防肥胖
肥胖會導(dǎo)致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秋季是進補的季節(jié),也是容易發(fā)胖的季節(jié),肥胖者更應(yīng)注意減肥。到了秋天,天氣轉(zhuǎn)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欲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此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還會積極地儲存御寒的脂肪,身體攝取的熱量多于散發(fā)的熱量。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于本來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因此,肥胖者秋季更應(yīng)注意減肥。首先,應(yīng)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物,如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yīng)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潤燥比貼秋膘更重要
秋天,天氣漸漸轉(zhuǎn)涼,人們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干燥感,這就是秋燥,與秋天特有的天氣有關(guān)。故秋天應(yīng)吃些有生津養(yǎng)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zhì)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y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因此應(yīng)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除了少數(shù)陽虛體質(zhì)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zé)岬氖澄锘蛩幬?,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
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足見陶淵明的逍遙灑脫,也讓無數(shù)人對小小的菊花致意。每年的秋天,都是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當你信步游走在浙江一帶,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大街小巷上總是特產(chǎn)杭白菊的叫賣聲。菊花既可沏茶,也可烹煮、入藥。一朵小小的菊花,卻有著不可小視的價值,是為難得也。
《本草綱目》中對菊花茶的藥效有詳細的記載:性甘、味寒,具有散風(fēng)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為,白菊花茶能主諸風(fēng)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fēng)濕痹,久服利氣,輕身耐勞延年。
專家稱秋天是食用菊花的大好時節(jié)。多食用菊花能很好地幫人體補氣、補力、除燥、解毒?,F(xiàn)代醫(yī)學(xué)證明,菊花對現(xiàn)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壓、亞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
推薦食療方:菊花老鴨湯
適合人群:秋季無故感到疲乏、無精打采、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大病初愈、體質(zhì)虛弱的人飲用。
做法:先把10克菊花、12克枸杞用水浸泡,再把一只去皮的老鴨,以及5克冬蟲夏草和五六片西洋參放在砂鍋里燉。燉到六七分熟時,倒入泡發(fā)的菊花和枸杞。建議一周食用兩次,鴨肉和湯同食,最好是晚飯時吃,這樣一個月以后可以在提神補氣方面有明顯的改善。
Tips:此外,菊花還可以做成菊花粥、菊花糕、菊花炒菜,還可以沖泡我們最常見的菊花來明目解毒。專家指出,大棗菊花茶還能助癌癥病人恢復(fù)味覺。
桂花:溫中散寒
丹桂飄香可謂遠近聞名,即使在氣溫炎熱的中午時候,只要伴著陣陣微風(fēng),你也能嗅到這香甜的氣息。如果你有心,只要收集一種清香,也就是收集一種美味。早在戰(zhàn)國時期,屈原的《離騷》就有援北兮酌桂漿句,這是桂花制作食品的記載。
桂花與玫瑰花合共沖泡,有和胃理氣、溫胃散寒的功效;桂花與菊花合共沖泡,有芳香清胃的作用,適用于胃熱口臭;白酒浸泡桂花,能溫胃散寒、理氣止痛,適用于腹中寒痛。在吃白果、蓮子、栗子時,放上一小撮桂花,香味撲鼻,更能增加食欲。
中醫(yī)介紹,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腸風(fēng)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經(jīng)閉腹痛。更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功效。
推薦食療方:桂花椰汁糕
適合人群:秋季氣溫干燥,而椰汁香甜滑溜,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配合香氣撲鼻的桂花所做成的甜點,爽口宜人,實屬享受。
做法:把50g馬蹄粉、50g玉米淀粉混合,一分為二用兩個容器裝好。分別用50ml椰汁和清水把馬蹄粉、玉米淀粉開到無粒粉漿,清水開的那碗加入桂花。把150ml的水加入砂糖煮開。然后把煮開的糖水倒入椰汁粉漿和桂花粉漿那里攪成半生熟。水煮開了后,再把一層薄薄的粉漿倒在碟里蒸5分鐘。接著把另外一種粉漿倒下碟里再蒸5分鐘,兩種粉漿間開蒸。最后一層放上桂花。
Tips:桂花食用方法多多。桂花經(jīng)沸水稍燙后撈起晾干,用白糖漬起來,密封于瓶里,可作為食品香料。取上等小棗,加糖蒸熟,加入桂花,即成健脾開胃的桂花蜜棗。
玫瑰花:溫養(yǎng)心脈
玫瑰花除了嬌艷帶刺的誘惑,代表著浪漫愛情以外,它同時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商店里的玫瑰花多用作香料,以美化居室。而茶葉店里的玫瑰花,則具有滋潤身體,溫養(yǎng)心脈之效。
中醫(yī)認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溫,最明顯的功效就是理氣解郁、活血散淤和調(diào)經(jīng)止痛。玫瑰花被成為女人之花,不無道理。此外,玫瑰花的藥性非常溫和,能夠溫養(yǎng)人的心肝血脈,舒發(fā)體內(nèi)郁氣,起到鎮(zhèn)靜、安撫、抗抑郁的功效。還可美顏護膚、對肝及胃有調(diào)理作用,重要的是它還可消除疲勞。玫瑰花喝多了,有利于氣血運行,還可以讓自己的臉色同花瓣一樣變得紅潤起來。
推薦食療方:蜂蜜玫瑰花茶
適合人群:女性在月經(jīng)期間情緒不佳、臉色黯淡,甚至痛經(jīng),喝點玫瑰花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做法:取玫瑰花15克泡水喝,氣虛者可加入大棗3-5枚,或西洋參9克;腎虛者可加入枸杞子15克。根據(jù)個人的口味,調(diào)入冰糖或蜂蜜,以減少玫瑰花的澀味,加強功效。玫瑰花最好不要與茶葉泡在一起喝。因為茶葉中有大量鞣酸,會影響玫瑰花舒肝解郁的功效。
Tips:百搭的玫瑰花可與滿天星、薄荷、紫羅蘭、迷迭香、桂花等搭配。玫瑰花活血散淤的作用比較強,月經(jīng)量過多的人在經(jīng)期最好不要飲用,孕婦也應(yīng)避免服用。
茉莉:潤燥美顏
茉莉花以其清麗簡約而深受我們喜愛,而茉莉花全身為寶,茉莉花含有多種有機物和維生素,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體的營養(yǎng)元素,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
莉花采集后經(jīng)脫水處理制成干茉莉花,既可泡茶,又可熬粥煮羹。我國《本草綱目》記載,茉莉花蒸油取液,作面脂頭澤,長發(fā)潤燥香肌,亦入香茗.
茉莉花入膳,味甜清香,十分爽口,取茉莉花若干,每次三至五朵調(diào)入清粥食用,不僅能清心明目,還可令肌膚流溢生香。茉莉花的香氣可上透頭頂,下去小腹,解除胸中一切陳腐之氣,不但令人神清氣爽,還可調(diào)理干燥皮膚,具有美肌艷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推薦食療方:茉莉雪梨銀耳湯
材料:茉莉花5克,干銀耳10克,雪梨1個,黑棗8個。調(diào)料:冰糖適量。
做法:雪梨去皮,切塊。將銀耳用溫水泡發(fā),擇洗干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雪梨塊,放入黑棗,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至銀耳軟爛。撒上茉莉花煮開,即可關(guān)火。喝時依自己的口味調(diào)入冰糖。
Tips:茉莉花要最后放,不可久煮。也可調(diào)入蜂蜜。
霸王花:清心潤肺
霸王花又名劍花,中醫(yī)學(xué)認為,其性味甘、涼,入肺,具有清熱痰、除積熱、理痰火等功效。霸王花煲湯具有清心潤肺、清暑解熱、除痰止咳的作用,而且對輔助治療腦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腮腺炎等有明顯療效。霸王花制湯后,其味清香、湯甜滑。建議挑選沒有硫磺熏煙過的霸王花,味道會更鮮美。
推薦食療方:霸王花南北杏煲豬肺
材料:霸王花75g,南杏15g,北杏10g,蜜棗4個,豬肺1個,豬碎骨100g,生姜3片。
做法:霸王花、南杏、北杏分別浸泡、洗凈。豬肺從喉嚨灌入清水,反復(fù)揉搓干凈,切小塊,然后不下油、鹽,在鍋內(nèi)小炒片刻。豬碎骨洗凈。蜜棗去核,與生姜一同放入燉盅。加入清水2500ml(約10碗),武火滾沸改文火煲1.5個小時。飲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具有不同功效的各種花
薄荷:有助于開胃,促進消化,可緩和胃痛及頭痛,并促進新陳代謝。消除口臭,解酒醒酒。消胃脹氣都有效。不過要注意薄荷具有刺激性,不可給小孩使用。
素馨花:生津益氣,養(yǎng)肝明目,滋陰補腎,排毒養(yǎng)顏,健胃消積,安神補腦。
勿忘我:清熱解毒,清心明目,滋陰除煩,生津潤喉,健胃消積。對治療頭疼、牙痛都有明顯療效。
金蓮花:具有清熱解毒,養(yǎng)肝明目,提神健胃等功效。
按照中醫(yī)的五行與五臟的對應(yīng)理論:秋季干燥,五行屬金,人體所對應(yīng)的內(nèi)臟為肺,因此秋天潤燥關(guān)鍵就是要養(yǎng)肺、潤肺,同時再輔以其它方面的保健措施。
多喝水。秋季人體每日水的攝入量要比其他季節(jié)多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營養(yǎng)專家提醒,秋季水的攝入量要達到2000毫升。
在食物的選擇上要少辛多酸。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刺激腸胃。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但作為調(diào)味料少量攝入問題不大。應(yīng)該選擇多食用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蜂蜜和蓮藕應(yīng)為首選。蜂蜜性味甘、平,能補中潤燥、滋陰美容、降壓通便;蓮藕生性寒,有清熱涼血、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其余如杏仁、銀耳、豆腐等都是秋季潤燥通便的佳品。
多吃水果和蔬菜。它們生性寒涼,且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水分,有潤燥生津、清熱潤腸的作用。應(yīng)多食用梨、葡萄、蘋果、石榴等酸性水果。秋季肺易傷 養(yǎng)生四防護肺氣
此外,中醫(yī)講究秋冬養(yǎng)陰,因此秋季是很好的養(yǎng)陰生津、進補的時機。可以經(jīng)常吃些山藥、雞湯、羊肉、兔肉等來補腎強筋、滋陰補陽。
胖大海,又名大海、通大海,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種子。中醫(yī)認為,胖大海性味甘、寒,入肺、大腸經(jīng),有清宣肺氣、清腸通便之功,本品善于開宣肺氣、清泄降火,為喉科常用藥,適用于肺氣閉郁、痰熱咳嗽、肺熱聲嘶、咽喉腫痛、目赤牙痛、大便秘結(jié)等。故民間常用本品3~5枚沸水泡飲。
秋天氣候干燥,人們常易發(fā)生咽炎、咽癢不適等癥,慢性咽炎也常在這時候加重,常用胖大海泡茶飲服,可生津潤燥、化痰止咳、養(yǎng)陰潤肺,有效地防止咽喉干燥等不適。故胖大海有秋日保健佳品之稱。
胖大海雖有保健作用,但不宜長期飲服。胖大海性味甘寒,故中焦脾胃虛寒、脾腎陽虛者不宜選用。胖大海有瀉下作用,故慢性結(jié)腸炎、大便溏瀉者不宜選用。從中醫(yī)辨證角度來看,聲音嘶啞、肺燥咳嗽有風(fēng)寒、風(fēng)熱、肺腎陰虛等不同,而胖大海主要適用于風(fēng)熱、肺燥引起的咽痛音啞,故風(fēng)寒、肺腎陰虛引起的聲音嘶啞不宜選用。現(xiàn)介紹幾則胖大海茶飲方,供選用。菊花茶熏走眼睛疲勞
大海冰糖飲 胖大海2枚,冰糖適量。將胖大海置杯中,沖入沸水,加入冰糖,溶化后飲服,每日1劑。可清熱解毒、利咽止痛,適用于慢性咽炎、咽喉不利、秋燥咳嗽、肺燥干咳等。
大海桔梗茶 胖大海2枚,苦桔梗5克,蜂蜜適量。將胖大海、桔梗同置杯中,沖入沸水,加入蜂蜜浸泡飲服,每日1劑??汕鍩崂剩m用于慢性咽炎、咽喉不利、咽痛聲嘶、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黃等。
大海絞股決明茶 胖大海2枚,絞股藍5克,決明子5克,蜂蜜適量。將三者同置杯中,沖入沸水,加入蜂蜜浸泡飲服,每日1劑??汕鍩崾韪?、潤腸通便,適用于慢性咽炎、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習(xí)慣性便秘等。
大海羅布麻茶 胖大海2枚,羅布麻5克,蜂蜜適量。將胖大海、羅布麻同置杯中,沖入沸水,加入蜂蜜浸泡飲服,每日1劑??汕鍩崞礁危m用于慢性咽炎、高血壓、慢性腎炎等。
大海枳椇茶 胖大海2枚,枳椇子5克,茶葉適量。將三者同置杯中,沖入沸水適量,浸泡片刻飲服,每日1劑。可清熱生津,適用于慢性咽炎、糖尿病消渴等。
鴨肉有清熱、養(yǎng)肺、潤燥的作用,家庭做菜一般可以炒著吃,味道更香,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款潤燥家常菜蒜香鴨,聞著濃郁的蒜香味,沒有食欲的人都會胃口在開哦。
【養(yǎng)肺潤燥家常菜蒜香鴨】
主料:鴨腿3個、小米椒5個、尖椒5個、
輔料:植物油15茶勺、鹽1茶勺、老抽3茶勺、生抽3茶勺、料酒1茶勺、姜5g、花椒粒15 個、大蒜一個、
步驟:
1.主料:鴨腿、小米椒、尖椒
輔料:植物油、鹽、大蒜、姜、料酒、花椒粒、老抽、生抽
2. 把姜洗凈切片,小米椒、尖椒洗凈切丁,大蒜去皮拍松
3.鴨腿洗凈切塊,涼水下鍋、加料酒煮2分鐘撈起,瀝干水分
4. 熱鍋涼油,油熱7成下鴨塊翻炒出水分出香味,大約3分鐘左右
養(yǎng)肺潤燥家常菜蒜香鴨
5.加姜、花椒粒翻炒出香味
6.加老抽、生抽翻炒均勻
7. 加少許水翻炒均勻,悶15分鐘左右,直到鴨塊快熟
8.加小米椒、尖椒、大蒜,鹽翻炒均勻,
養(yǎng)肺潤燥家常菜蒜香鴨
9.再次翻炒到大蒜、辣椒出香味,加雞精
10.翻炒均勻即可
養(yǎng)肺潤燥家常菜蒜香鴨
小貼士
鴨塊涼水下鍋一定煮兩分鐘,去掉血沫
鴨子不好熟透,可以多悶一會
鴨的營養(yǎng)價值
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jīng)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gòu)成人體內(nèi)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養(yǎng)肺潤燥家常菜蒜香鴨
鴨的食用效果
補虛勞 滋五臟之陰 清虛勞之熱 補血行水 養(yǎng)胃生津 止咳自驚 消螺螄積 清熱健脾 虛弱浮腫
很容易上火的體質(zhì)要注意選擇一些降火的食物食用,這樣的話可以減少一些不適的問題出現(xiàn)哦。你知道吃什么養(yǎng)肺潤燥的嗎,出現(xiàn)了咳嗽啊或者是咳痰的情況一定要注意,下面的這些養(yǎng)生食譜就是不錯的選擇呢,來看看這些介紹吧。
羅漢果白菜干湯
功效:本湯能養(yǎng)陰清肺、潤燥化痰。
做法:每次選用羅漢果1/3-1/2個,白菜干50克,瘦豬肉100克。用清水將羅漢果、白菜干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粗件,三物同放進湯煲內(nèi),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湯,使菜干變軟爛即可。羅漢果甘、酸,性涼,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
沙參玉竹煲老鴨湯
功效:本湯能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
做法:本湯選用沙參50克,玉竹30克,老鴨(大者半只,小者一只)。先將老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切粗件;沙參、玉竹洗凈。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個半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南杏仁燉雪梨湯
功效:本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有止咳化痰的作用,還可以潤燥止咳,對于出現(xiàn)的上火情況有改善的效果。
做法:取南杏仁12克,雪梨一個,白砂糖30克。先將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燉盅內(nèi),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燉1小時后,飲湯食雪梨。
吃什么有養(yǎng)肺潤燥的作用呢,上面的這些食療的方法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清熱解毒潤燥的作用,對于提高體質(zhì)有好處,還可以有潤肺潤燥的效果,可以有預(yù)防上火的效果,大家可以試試這樣的養(yǎng)生食譜哦。
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xué)認為,“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
入秋后,天氣由熱轉(zhuǎn)涼,晝夜溫差加大,老年人呼吸道老化,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氣道分泌物清除功能降低,肺部容易發(fā)生感染。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秋季天氣干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
另外,不少老年人由于怕冷,秋冬季戶外活動明顯減少,在家時也常常門窗緊閉,室內(nèi)空氣隨著人數(shù)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而變得混濁,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因此,秋季要以潤燥、養(yǎng)陰、潤肺入手養(yǎng)生。
中醫(yī)認為,肺主皮毛,掌控著人體重要的排汗功能;肺開竅于鼻,調(diào)解著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平衡。肺健康,全身少得病。它不僅是人體內(nèi)存儲氧氣的器官,還能抑制病毒、細菌和其他通過空氣傳播的有害微粒。肺部越健康,患上嚴重疾病的可能性越低。
秋季養(yǎng)肺要點有五:
①一年中最佳養(yǎng)肺季節(jié)是秋天,一天中最佳養(yǎng)肺時間是早上7—9點;
②肺有六怕:怕煙氣、怕燥、怕寒、怕熱、怕悲憂、怕大便不通;
③秋季要每天保證喝水2000毫升,少吃辛辣,多吃梨、百合、蜂蜜、銀耳等;
④長期抽煙者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肺功能;
⑤對肺功能較弱,久咳,合并腎虛的人群,選用中醫(yī)中藥進行調(diào)補。
眾所周知,冬蟲夏草、靈芝、香菇、玉竹、麥冬都是養(yǎng)肺補肺的上品。而傳統(tǒng)的熬制法,耗時又麻煩,且熬制不當還會降低藥效。揚子江藥業(yè)集團生產(chǎn)的補腎潤肺口服液,由蟲草頭孢菌粉、靈芝、香菇、肉蓯蓉、山茱萸、麥冬、玉竹七味藥組成,君臣佐使藥的科學(xué)搭配,經(jīng)現(xiàn)代工藝提取,完整保存中藥療效。補腎潤肺口服液具有補腎培元,滋陰養(yǎng)肺的功效,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也適用于腎虛、高血脂等人群,經(jīng)現(xiàn)代工藝提純而成的中藥制劑,一天一次,服用便捷,是秋季補肺補腎的上品。
白露時節(jié),秋燥為患,人們常感覺到虛煩燥火、食欲不振、口干口渴、鼻腔干燥,而西洋參補氣養(yǎng)陰、清火除煩、養(yǎng)胃生津,為秋季潤肺除燥補益佳品。
西洋參,又名洋參、花旗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主產(chǎn)于美國、法國、加拿大,我國亦有栽培。中醫(y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jīng),有補肺降火、養(yǎng)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夺t(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藥理研究表明,洋參主要成分為人參甙類,含揮發(fā)油、樹脂及18種氨基酸,有鎮(zhèn)靜大腦作用,對生命中樞有中度的興奮作用。凡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干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皆可選用。白露飲食多潤燥養(yǎng)津護肝臟
西洋參常用食法
西洋參食法多種多樣,秋高氣爽,燉上一煲西洋參雞湯,慢慢品嘗,可謂藥食相宜,為人間一大快事?,F(xiàn)介紹幾種服食方法,供選用。
含化法:將無皮西洋參放在飯鍋內(nèi)蒸一下,使其軟化,然后用刀將其切為薄片備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量2~4克。
沖粉法:將本品研為細粉狀,每次5克,放入茶杯中,沖入沸水適量浸泡片刻后代茶飲服。
燉法:將原皮西洋參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內(nèi),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再加冰糖適量,將碗密封,放入鍋中蒸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蒸法:將本品研成細粉狀,每次用1個雞蛋加本品5克拌勻,蒸熟或煎熟后服食。
做菜法:將原皮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5克共煮,湯、藥同食,每日1次。
煮粥法:取大米50克,煮為稀粥,待熟后加入西洋參粉5克,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
泡酒法:取本品30克,加米酒500克,浸泡7日后飲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50毫升。酒盡再續(xù),至味盡后取參咀嚼服食。
西洋參飲食禁忌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jié)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后不宜吃蘿卜,因蘿卜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由于冬季氣候干燥,人們上呼吸道容易引起不適,鼻部、咽喉,支氣管等干燥難受。廣東人特別喜愛“老火靚湯”,冬季滋養(yǎng)靚湯食不可或缺的佳肴。專家指出,冬季湯料首選陳皮和雪梨,可有效緩解咳嗽痰多的現(xiàn)象。
雪梨潤肺止咳
中山大學(xué)附屬第三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楊宏志主任醫(yī)師指出,近日口鼻干燥、咽喉干痛為的病人漸漸多了,這是天氣的燥熱所造成的。冬季氣候本來就干燥,特別是吃了燥熱食物后,津液枯涸、口渴便秘等胃燥癥狀也加重了口、鼻、唇、咽的干燥不適。
俗話說“燥者潤之”,對此,佛山市中醫(yī)院耳鼻喉科馮惠玲副主任醫(yī)師指出,通過飲食調(diào)養(yǎng)解決身體“內(nèi)環(huán)境”干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雪梨瘦肉湯:
瘦肉500克,雪梨2-3個,蜜棗、胡蘿卜適量。
瘦肉切粒,胡蘿卜切塊。雪梨削皮去核,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瘦肉、雪梨、胡蘿卜煮開,改用小火燉1個半小時即可。
陳皮養(yǎng)胃止咳化痰
甘肅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消化科主任王道坤指出,冬季平日里在湯水中加入幾塊陳皮,不僅可以緩解胃部不適,而且能有效治療痰多咳嗽的現(xiàn)象。由于陳皮含橙皮苷成分對腸胃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具有溫胃散寒的功效,針對白領(lǐng)平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熬夜過多導(dǎo)致的咽喉不適癥狀,可以在煲湯時放入10克的陳皮可有效緩解以上不適癥狀。
陳皮燉豬心
陳皮3片、瘦肉100克、紅蘿卜150克、豬心1個、克黨參12克、生姜3片。
瘦肉、紅蘿卜洗凈切好,豬心剖開再洗一遍,克黨參、生姜洗凈備用,在瓦煲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材料煮開,改用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即可。
中醫(yī)認為,人的五臟跟四季是順應(yīng)的,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秋天正是肺氣最旺、功能最強之時,此時養(yǎng)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白色入肺,所以秋天應(yīng)多吃白色的食物來潤燥養(yǎng)肺,如應(yīng)季的梨、藕、百合、杏仁、蓮子、銀耳、山藥、白果等白色食物。不妨打造一日白色餐,巧吃白色食物潤秋燥。
早餐喝杯杏仁露
杏仁是我國應(yīng)用已久的一種藥食俱佳的食物,《本草綱目》說杏仁其用有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杏仁有兩種,一種味苦,名為苦杏或北杏,多用于治療;一種味甜,名為甜杏或者南杏,專供食用。用來日常飲用的杏仁露,不妨采用南杏仁。做法很簡單,杏仁磨漿隔渣后加水、糖、奶煮開,或者直接買現(xiàn)磨的杏仁粉沖煮,一杯可口的杏仁露就做好了。一杯杏仁露,配上全麥面包、雞蛋等,一頓豐盛的早餐便做成了。
午餐吃點蓮藕蘿卜湯或煲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干燥,蓮藕便是潤燥佳品之一。鮮藕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含量高。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diào)中開胃、益血補髓。而對于蘿卜,民間則有十月蘿卜賽人參的說法,《本草綱目》對蘿卜稱贊有加,稱其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卜能消食健脾順氣。蓮藕白蘿卜燉骨頭或者蓮藕白蘿卜煲牛腩,都不愧是午餐的一道好湯或者好菜。哪些當季水果最能防秋燥
晚餐喝點蓮子百合銀耳羹
中醫(yī)認為,鮮百合有養(yǎng)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鮮蓮子則性味甘平,可以祛余暑、補脾止瀉、益腎固精;而銀耳的保健功能則眾多周知了。晚餐在吃主食之余吃一碗鮮蓮子百合銀耳羹,清清淡淡,潤燥安神。
在中醫(yī)看來,人的健康和氣候、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有密切關(guān)系,秋天氣候干燥,應(yīng)該注意秋季潤燥,有四款秋季靚湯可以助你生津潤燥,遠離初秋天氣酷暑與秋季干燥的夾擊。
雪梨燉冰糖:鮮雪梨約100至150克,去皮洗凈放燉盅內(nèi),加適量冰糖和清水。燉1小時后,飲水吃梨。功能:滋陰潤肺。
鮮白菜蜜棗湯:俗話說:10月火為臟,不離白菜湯??捎悯r白菜適量,蜜棗23個,同放瓦煲內(nèi),老火煲湯,清潤而不燥,清甜可口。秋燥心煩喝燈芯花綠豆煲鷓鴣湯
雪梨銀耳湯:雪梨1只,水發(fā)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將水發(fā)銀耳去根、去雜洗凈,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皿內(nèi)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裝盤食。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湯: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fā)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于大便干燥者。
小編提醒:
在秋陽暴曬的天氣,剛經(jīng)受過夏天酷暑折磨的人的體質(zhì),很容易致病。人們常會出現(xiàn)陰虛火旺的癥狀,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膚干澀、咽干口渴、音啞、便秘、小便少等現(xiàn)象。還有的人會出現(xiàn)燥咳癥狀,如干咳少痰、痰中帶血等等。為了防止秋燥,平時不食或少食燥熱傷津之品,如煎魚、炸魚、炸雞、油條、辣椒、五香粉等。平時可多飲、多食生津潤燥的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