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冬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如何分辯關于養(yǎng)生保健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在忙碌的生活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平時做點山藥雞腿湯,美味又可口,是秋季最營養(yǎng)最滋補的湯汁了,下面就來學習一下這款山藥雞腿湯的做法吧。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主料:琵琶2只、鐵桿山藥200克、泡發(fā)木耳50克 、
輔料:鹽3小勺、料酒1大勺、雞精2小勺、枸杞20粒、姜4片、蔥花適量、水1000毫升、
步驟: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準備食材。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2.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3.琵琶腿剁成大塊用清水洗凈。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4.將琵琶腿冷水下鍋,加姜兩片煮至無水血滲出后撈出用溫水沖冼干凈備用。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5.在九陽IH智能炒菜機J9內(nèi)放入兩片姜,50克泡發(fā)后的木耳,200克山藥和焯過水的琵琶腿。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6.加入1000毫升的水。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7.加入一大勺(10毫升的)料酒。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8.加入2小勺(2克)的雞精,也可不加。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9.加入3小勺(3克)的鹽。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0.選擇禽類,山藥雞腿湯,按開始OK鈕后,機器自動啟動。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1.這時提前準備好蔥花和枸杞。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2.30分鐘后程序結(jié)束,一鍋香濃的雞腿湯即完成,加入枸杞,補炊2分鐘。(也可在程序剩一兩分鐘時快速打開鍋蓋加入)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3.最后開鍋加入蔥花。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4.美美的享用吧!
山藥雞腿湯的做法步驟15.清淡又不失香濃的滋補湯。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山藥的食用效果
1.滋腎益精
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皆可服之。
2.降低血糖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日常藥膳食譜山藥雞腿湯
3.延年益壽
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4.健脾益胃助消化
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Ys630.com相關知識
烏骨雞歸黃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10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內(nèi)用線縫合,放入砂鍋內(nèi)煮爛熟,去藥渣,加調(diào)味品,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1劑,連服3-5劑。
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月經(jīng)超前,經(jīng)量過多,精神疲倦,心悸氣短,失眠等。
四味薯蕷膏
組成:淮山藥250克,枸杞120克,鹿膠60克,胡桃肉240克,冰糖70克。
用法:鹿膠用蛤粉炒脆研末,余四味文火蒸熟至極爛,入鹿膠粉和拌共搗為膏,防腐備用。每日3次,每次30克。
作用:補腎壯陽調(diào)經(jīng)3適用于女子青春期由于腎虛所致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經(jīng)量少,色淡黯,質(zhì)清?;蜓邓嵬?,或頭暈耳鳴,舌淡苔少,脈細弱。
當歸香附泡酒
組成:當歸20克,香附30克,黃酒250克。
用法:將前二味洗凈,浸泡酒中3天,每服15-30克,日服2次
作用:疏肝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女子青春期肝氣郁結(jié)而致月經(jīng)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者。
參芪補膏
組成:黃芪l00克,人參60克,當歸50克,大棗20枚,紅糖100克。
用法:前三味藥加水煮2次,取汁濃縮至500毫升;將大棗用文火煮爛,取汁及棗泥,入藥汁中煮,加入蜜收膏。開水沖服,每次20毫升,日服3次。
作用:補脾益腎,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女子青春期由于腎虛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淡紅或黯紅,質(zhì)薄,腰背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
茴香青皮酒
組成:小茴香、青皮各20克,黃酒300克。
用法:將前二味藥洗凈,入酒內(nèi)浸泡3天后飲用。每次20克,一日2次。
作用:疏肝解郁,理氣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女子青春期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胸脅悶脹,心情急躁,舌苔淡薄,脈弦。
砂仁荷葉餅
組成:砂仁20克,發(fā)酵面3000克,白糖1100克,熟豬油1000克,蘇打20克。
用法:砂仁去灰、殼,洗凈烘干研末,與白糖、蘇打粉一同放入發(fā)面中反復揉勻后放幾分鐘再進行揉勻,搓成長圓條,切成80個面劑,立放于案板上依次排好,刷熟豬油做成荷葉形,入籠旺火開水鍋內(nèi)蒸10分鐘即成。每次可服2塊,日服2次。
作用:健脾開胃,化濕去痰;適用于女子痰濕所致之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淡紅,質(zhì)粘膩如痰,胸悶嘔惡,形體肥胖3或月經(jīng)來后又連續(xù)停數(shù)月,形胖體乏者。
小編結(jié)語:女人應該學會愛護自己,在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藥膳食療法能讓女人更健康更美麗。小編建議大家試試看上面的飲食療法,說不定會給你帶來驚喜哦!
隨著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米、面越來越講究精致。這使得患腳氣病的人越來越多。為引起大家的警惕,早作防治,現(xiàn)將腳氣病的病因、臨床癥狀、飲食調(diào)治做些介紹。
腳氣病古稱“疾”,現(xiàn)代稱維生素B1缺乏病。其發(fā)病原因是飲食失調(diào),脾胃二經(jīng)濕氣下注造成的。臨床表現(xiàn)為:初起時,頭暈乏力,疲倦?yún)捠?,足部出現(xiàn)針刺感或螞蟻爬行感,呈襪套型分布,繼而肌肉酸痛,肌力減退,皮膚感覺遲鈍,筋脈馳張,攣縮,足部浮腫。嚴重者出現(xiàn)心悸、氣短,心動過速,心臟擴大,下肢腫痛,當腫痛過膝至股部,神志不清,喘息嘔吐,呈病危狀,需急救。
腳氣初期,可用200克花生加水熬成濃湯喝,每日4次,連服5日,對單純性腳氣有較好療效?;蛴贸嘈《?00克,扁豆100克,黃豆200克,加水煮湯飲服,每日2次,連服5日,對腳氣初期,多能治愈。如系慢性腳氣病,可用花生米250克,大蒜100克,雞腳爪3對,加水煮爛服之,每日2劑,連服5日;也可用黑豆、麥片、胡蘿卜、薏米仁熬粥喝,治慢性腳氣病有特效。
足背浮腫,延至腳踝,連小腿部也有微腫時,可用花生米,赤小豆,去皮大蒜,紅糖各100克,加水煮爛服食,每日3次,連服5日;也可用慈菇200克,鯉魚肉2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5克,老姜30克,共入鍋加水煮熟吃。
腳氣病嚴重者,可用白茅根,玉當須燒水當茶飲;也可用羊脛骨250克,黑豆100克,赤小豆5O克,陳皮5克,桂圓5克,共入鍋加水煮熟服食。
現(xiàn)代人患腳氣病,多數(shù)人是因為赤米越來越精,吃面越來越白,飲食上缺乏B族維生素。因此,預防腳氣病的最好辦法就是赤的主食不要太精細,經(jīng)常吃含維生素B1豐富的糙米、粗雜糧、瘦肉、果仁、豆類食品;注意大便通暢;也可適當服些維生素B1片或干酵母片等。
專家推薦幾款營養(yǎng)藥膳給新媽媽:
山藥鯽魚豆腐湯:山藥味甘而性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而鯽魚營養(yǎng)價值也極高,所含蛋白質(zhì)質(zhì)優(yōu),并且含糖多、脂肪少,所以吃起來鮮嫩而不肥膩,有健脾、活血通絡之功,尤其適合產(chǎn)婦。此湯既可以補虛,又可起到通絡催乳的作用。
參芪母雞湯:太子參性平味甘,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效。黃芪味甘性溫,以補虛為主,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與參類補藥配伍則效果更好。選擇雞肉進補時需注意雌雄兩性作用有別:雄性雞肉,其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比較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雌性雞肉屬陰,比較適合產(chǎn)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通草排骨湯:通草甘、淡、微寒,有利尿消腫、通疏乳脈之效,常用于產(chǎn)后乳汁不下。排骨從營養(yǎng)角度看,有滋陰補肌、強健筋骨、補充鈣質(zhì)的功效。
糯米大棗粥:糯米是一種非常好的滋補谷物,是適于溫補的食品,具有補中益氣、暖脾胃的作用。大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其他的藥膳食譜還有:
1.四神豬肝粥
原料:豬肝(豬心)30g,蓮子3顆,薏苡仁20g,芡實15g,淮山藥30g,月乃湯200ml。
做法:先將蓮子和薏苡仁用月乃湯加蓋泡兩個小時;山藥和豬肝(豬心)洗凈、切丁;將以上食料加蓋用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5分鐘。
營養(yǎng)小秘密,這款粥可溫腎暖脾、促進新陳代謝、排泄順暢、幫助入睡、減少疲勞感。剖腹產(chǎn)或小產(chǎn)前3天食用,還能防止傷口發(fā)炎。
2、麻油豬肝
原料:豬肝150g,帶皮老姜4片,黑麻油30ml,月乃湯200ml。
做法:先將豬肝洗凈切成1公分厚度;帶皮老姜刷凈切薄片;黑麻油入鍋大火加熱,放入老姜,轉(zhuǎn)小火,爆香至姜片皺褐而不焦黑,再轉(zhuǎn)為大火,放入切好的豬肝炒至變色;最后放入月乃湯煮開。馬上關火,趁熱食用。
營養(yǎng)小秘密 具有化淤、促進惡露代謝之功效,而由慢火烘焙的黑麻油溫和不燥,更適合體虛的新媽媽。
3、歸芪魚湯
材料:魚300g、當歸3g、黃芪3g、老姜15g、黑麻油30ml、月乃湯600ml。
做法:魚洗凈備用;黑麻油加熱,然后放入麻油爆姜;加入魚、當歸、黃芪及月乃湯煮開,轉(zhuǎn)小火,加蓋煮5分鐘后熄火,即可食用。
營養(yǎng)小秘密 坐月子期間,各種魚類可以交替食用,建議以河魚為主。
夏季是吃糖水的季節(jié),而夏季煲糖水最常用的就是綠豆和赤小豆。今天小編推薦一些赤小豆做成的藥膳食譜給大家,讓大家在炎炎夏日,從飲食中收獲一份清涼。
赤小豆別名紅豆、紅小豆等,出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清熱利水、散血消腫的常用藥物。
古時人們認為赤小豆能防疫,于是在端午節(jié)將赤小豆裹粽佐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赤小豆可消水腫?!薄睹t(yī)別錄》說赤小豆:“治泄瀉,利小便。”《孟詵本草》說赤小豆:“治腳氣。”民間用赤小豆與薏苡仁一起煲糖水,以利暑濕。日本人認為,小豆是富含維生素B的食品,所以多數(shù)點心是用赤小豆泥做成的,頗受大眾歡迎。
赤小豆藥理研究
赤小豆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核黃素,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赤小豆藥膳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溫水浸泡2~3小時,加水先將赤小豆煮爛,再加入粳米50克,共煮為稀粥,加入適量紅糖調(diào)味。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此粥健脾胃、消水腫、利小便、止瀉痢、通乳,適宜于乳汁不通或產(chǎn)后浮腫尿少等癥,也可用于老年肥胖癥見手足浮腫、小便不利、大便稀薄等。
赤小豆冬瓜湯 赤小豆50克,冬瓜500克。將上兩味加水兩碗,煮沸20分鐘,少加鹽即可。每日服用2次,食瓜喝湯。
此湯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適宜于急性腎小球腎炎尿少者。
赤小豆鯉魚湯 赤小豆100克,鯉魚1條(約1000克),生姜5片。鯉魚去鱗,去內(nèi)臟;赤小豆、生姜洗凈。將全部用料放人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開后,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diào)味溫服。
此湯健脾補氣、利水消腫,用于妊娠水腫或脾虛水腫,現(xiàn)用于腎炎水腫或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養(yǎng)生經(jīng)驗方
腮腺炎方 赤小豆50~70克,研成細粉,醋調(diào)后敷于患處,治療腮腺炎、乳腺炎早期或小兒丹毒、痄腮、背爛、火丹等。
三豆湯 赤小豆、白扁豆、黑豆等量,三味共煮,食豆喝湯,主治腳氣病。
赤小豆消腫方 赤小豆30克,車前子15克(外包煎),通草5克,檳榔10克,每日煲湯3次,隨意飲之。此方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用于形體肥胖、四肢郁脹或下肢按之凹陷者。
現(xiàn)在藥膳很流行,那么對于結(jié)腸癌有沒有美味又養(yǎng)身的藥膳供我們選擇呢?下面馬上就給大家介紹幾種:
1.菱粥:帶殼菱角20個,蜂蜜1匙,糯米適量。①將菱角洗凈搗碎,放瓦罐內(nèi)加水先煮成半 糊狀。②再放入適量糯米煮粥,粥熟時加蜂蜜調(diào)味服食。經(jīng)常服食,具有益胃潤腸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雞蛋1只,藕汁適量。將郁李仁與藕汁調(diào)勻,裝入雞蛋內(nèi), 濕紙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劑,具有活血止血,涼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選用。
3.瞿麥根湯:鮮瞿麥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凈,加水適量煎成湯。每日1劑,具 有清熱利濕作用。
4.茯苓蛋殼散:茯苓30克,雞蛋殼9克。將茯苓和雞蛋殼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 劑,用開水送下,此藥膳具有蔬肝理氣,腹痛、腹脹明顯者可選用,另外還可選用萊服粥。
5.桑椹豬肉湯:桑椹50克,大棗10枚,豬瘦肉適量。桑椹加大棗,豬肉和鹽適量一起熬湯 至熟。經(jīng)常服食,具有補中益氣,下腹墜脹者可用此方。
6.荷蒂湯:鮮荷蒂5個,如無鮮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許。先將荷蒂洗凈,剪碎、加適 量水,煎者1小時后取湯,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熱,涼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魚腥草蓮子湯:魚腥草10克,蓮子肉30克,以上藥用水煎湯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燉大腸:木瓜10克,肥豬大腸30cm。將木瓜裝入洗凈的大腸內(nèi),兩頭扎緊,燉至熟 爛,即成。飲湯食腸,此膳具有清熱和胃、行氣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將水蛭和海藻干研細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 用黃酒沖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湯:菱角10個,薏苡米12克,鮮紫蘇12克。將紫蘇撕成片,再與菱角、薏苡仁用 水煎湯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熱解毒,健脾滲濕。
11.肉桂芝麻煲豬大腸: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豬大腸約30厘米。豬大腸洗凈后將肉桂和 芝麻裝入大腸內(nèi),兩頭扎緊,加清水適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調(diào)味后即成。飲湯吃腸,此膳外提中氣,下腹墜 脹,大便頻者可選用。
12.大黃槐花蜜飲
原料:生大黃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綠茶2克。
制法:先將生大黃揀雜,洗凈,晾干或曬干,切成片,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5分鐘,去渣,留汁,待用。鍋中加槐花、茶葉,加清水適量,煮沸,倒入生大黃煎汁,離火,稍涼,趁溫熱時,調(diào)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本食療方適用于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以及癌術后便血等癥。
13.馬齒莧槐花粥
原料:鮮馬齒莧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紅糖20克。
制法:先將鮮馬齒莧揀雜,洗凈,入沸水鍋中焯軟,撈出,碼齊,切成碎末,備用。將槐花揀雜,洗凈,晾干或曬干,研成極細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兌入槐花細末,并加入馬齒莧碎末及紅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涼味苦,有清熱涼血、清肝瀉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療方適用于大腸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