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為什么不能拜年
為什么夏季養(yǎng)生。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zé),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分辯關(guān)于四季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大年初三為什么不能拜年》,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導(dǎo)讀:大年初三為什么不能拜年?春節(jié)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很多過年風(fēng)俗都流傳至今,其中有大年初三不能出門拜年的說法。那么大年初三為什么不能拜年?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年初三為什么不能拜年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古人迷信的說法今人不必管,但經(jīng)過了前幾天的狂歡后,公眾應(yīng)注意休息。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這在《宋史》中有記載:大中祥符元年,詔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節(jié),休假五日,兩京諸路州、府、軍、監(jiān)前七日建道場設(shè)醮,斷屠宰后正月初三被稱為小年朝。據(jù)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記載:(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歲朝即大年初一,也就是說初三是小大年初一。按照古人的說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他們對初三很重視,稱為小年朝。
有些地方又把正月初三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據(jù)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所以在這天里最好是呆在家里,不要到任何親友家里拜年,以免遇上兇煞。不過,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破除了這些封建迷信,百無禁忌。
有一種說法稱年初三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因此,要早早熄燈睡覺,讓老鼠在沒燈的情況下,無法成婚,才不會生下一大堆的鼠子鼠孫偷吃米糧。
古人的一些說法明顯烙上了時代的印記,由于科學(xué)水平所限,其中有不少迷信思想。當(dāng)然,經(jīng)過了年三十到大年初二的歡慶之后,公眾應(yīng)該注意休息,無論出門與否,都要保證睡眠,以養(yǎng)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年開始。
大年初三的文化習(xí)俗
在中國南方漢族民間,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nèi)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dāng)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zāi)歸天大吉大利)。
將赤口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傊?,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fā)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zāi)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據(jù)說,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輩的新界原居民,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兇煞。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jié)時的松柏枝及節(jié)日期間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關(guān)于大年初三,從古至今民間有很多的習(xí)俗和傳說,有好也有壞,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好好看一看。
相關(guān)閱讀
大年初三是什么節(jié)日
1、大年初三的俗稱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這天,人們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這個習(xí)俗早已過時,因為現(xiàn)在人們難得春節(jié)團聚,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
2、大年初三的傳說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chuàng)造出了羊。漢族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漢族民間以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3、大年初三的習(xí)俗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jié)時的松柏枝及節(jié)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在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正月初三這一天為谷子的生日,新年的這一天人們不吃米飯來紀(jì)念。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yǎng)得很好,養(yǎng)羊的人家會有好收成。
小年朝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各地春節(jié)的不同習(xí)俗
在江南一帶,賣年糕,包裝紙上也常印有“水磨年糕”的字樣。
“南米北面”、“南糕北餅”、“南甜北咸”之類演繹,說南有年糕、北有餃子。
上海人的螃蟹炒年糕。用螃蟹作配料,年糕夠榮耀的。螃蟹的鮮香,通過滾燙的湯法,浸透了切成薄片的年糕。
像年糕、餃子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越多越好,已徹底變成中國人的傳家寶,不至于失傳的。春節(jié)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痹⒁馊f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饦、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年糕不僅聽起來順耳,吃起來味道也不賴。唇齒之間,能咀嚼出南方稻米天然的醇香。而且因其黏性大,口感獨特。江浙人家,大年三十晚上總要在八仙桌上擺一盤年糕,作為供品。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tǒng),但各地吃餃子的習(xí)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qū)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xí)俗。
過年期間的注意事項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這個習(xí)俗早已過時,因為現(xiàn)在人們難得春節(jié)團聚,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板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xué)窮、文窮、命窮、交窮”。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導(dǎo)讀:大年初三習(xí)俗,中國的春節(jié)習(xí)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lián)、放爆竹、發(fā)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xí)俗。那么大年初三有哪些習(xí)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xí)俗吧。
大年初三(農(nóng)歷),這一天的漢族傳統(tǒng)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谷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nóng)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xí)俗。
大年初三習(xí)俗
1、安睡遲起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伙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身體,養(yǎng)足精神,以備新年里精神抖擻。
2、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jié)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jīng)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老鼠娶親
根據(jù)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后,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4、谷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小年朝
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6、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yǎng)得很好,養(yǎng)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全國各地大年初三的風(fēng)俗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里掃,這表示聚財?shù)囊馑肌?/p>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娘家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shù)量一定要是雙數(shù)的,女方父母家里也會準(zhǔn)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nóng)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并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 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dāng)?shù)氐漠屪逋麜孟矐c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dāng)?shù)貜某跞_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畬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以上就是大年初三的一些習(xí)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年初三不能做什么
1、大年初三不能做什么
1.1、赤口日:又稱“赤狗日”忌拜年,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1.2、忌點燈: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后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1.3、不許摔壞東西: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yīng)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1.4、要說好話,忌罵孩子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qū)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1.5、禁忌摔破東西:若是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會說”打發(fā)打發(fā)“ (發(fā)財之意)。
1.6、忌打掃,忌將垃圾掃出門外
1.7、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1.8、忌跟還在睡夢中人拜年,須等到對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2、什么是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農(nóng)歷),這一天的漢族傳統(tǒng)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谷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1] ,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 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中國大陸的一些農(nóng)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xí)俗。而在河北邯鄲這一天,要早早的起來,去祖墳燒紙點炮,向離開人世間的長輩,叩頭,拜年。
3、大年初三赤口的習(xí)俗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格式:”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 甲戌正月初三日當(dāng)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zāi)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后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傊?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 出入平安,不與人發(fā)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zāi)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大年初三的習(xí)俗
1、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2、不外出拜年:因”赤口“,正月初三一般人們不會外出拜年,以此避免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
3、安睡遲起:經(jīng)歷了除夕和初一的熱鬧不免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早睡遲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好好調(diào)理身體,以備新年里精神抖擻。
4、燒門神紙: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jié)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jīng)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5、老鼠娶親: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過年需要準(zhǔn)備什么
1、零食干果類:瓜子(各種味道)、花生、糖(水果、奶油、棒棒糖)、餅干、巧克力、山楂糕、蠶豆、葡萄干、開心果、松子(一些干果)、果凍、鍋巴、栗子、紅瓜子、腰果、糖蓮藕、糖冬瓜等
2、水果類:蘋果、橘子、橙子、葡萄、香蕉、柿子、柚子、甘蔗、山竹、哈密瓜等。即使是冬季也要享受水果帶來的滋潤,可以有效的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
3、肉類雞肉(雞翅、整雞、雞腿)、魚肉、螃蟹、蝦、排骨、大骨頭、豬肉、豬肉餡、火腿腸、雞蛋、豆腐類(豆腐、腐竹)等。 每逢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會有這么豐盛的美食,這下可以好好的大補咯!
4、蔬菜類菠菜:土豆、藕、胡蘿卜、綠色蔬菜、芹菜、青椒、番茄、地瓜、大蔥等。大過年的天天走訪親戚,各地都是雞鴨魚肉,吃多了也膩了,還容易上火,這個時候就可以請上蔬菜君為你降降火啦
5、必備年貨:春聯(lián):春聯(lián)是中國人農(nóng)歷新年必不可少的年貨,大紅底、大黑字的傳統(tǒng)春聯(lián),仍是絕大多數(shù)國人的選擇。
大年初三有什么禁忌
1、大年初三忌食米飯
大年初三又為谷子生日,漢族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xí)俗,以為如有犯者,會導(dǎo)致谷物減產(chǎn)或一年內(nèi)有口舌之災(zāi)。
2、大年初三忌探親訪友
大年初三,舊習(xí)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xí)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jié)共聚過年,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但還是避免為好。
3、大年初三忌赤口日
又稱赤狗日忌拜年,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4、大年初三忌點燈
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后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并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過去過年要連續(xù)三天家里燈火通明,即從年三十開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聯(lián)系三天,將家里所有的燈全部打開,寓意人丁興旺。但是,到了5、大年初三不許摔壞東西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yīng)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6、大年初三忌拜年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這個習(xí)俗早已過時,因為現(xiàn)在人們難得春節(jié)團聚,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
大年初三吃什么食物
1、大年初三吃合子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zhuǎn)。很明顯,初三有吃合子的習(xí)俗,合子是中華面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qū)流行的一種面食。它是一種薄皮的小餡餅,屬于餡餅類,圓形,兩層薄皮內(nèi)只有一層餡,需用餅鐺烙制。面,要和得比較軟,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餡,單層,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模樣有的與包子、餃子、餡餅相近,其餡料與餃子、餡餅幾乎相同。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發(fā)酵的面,而是用燙面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2、大年初三吃菜包飯
菜包飯是定安特有的過年美食,每年的大年初三,家家戶戶都會備上一頓菜包飯。包的不是白米飯,是金銀財寶,預(yù)示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嘍!據(jù)介紹,菜包飯不是簡單地用菜把飯包起來就好了,大蒜、豆角、蝦米、韭菜、生菜都是菜包飯必備的,把白米飯倒進鍋里,和韭菜、大蒜、豆角等一起炒好。然后,鋪好生菜,放在手心,接著添上早已炒好的飯,雙手并攏,將生菜葉卷起來,讓熱飯將生菜燙熟,就可以吃了。
大年初三的習(xí)俗
1、大年初三的習(xí)俗有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jié)時的松柏枝及節(jié)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2、大年初三的習(xí)俗有谷子生日
漢族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3、大年初三的習(xí)俗有小年朝
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導(dǎo)讀:大年初三禁忌,人們往往將過年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在做事話說時也都特別講究吉利,所以過年期間的一些禁忌要特別注意。那么大年初三有哪些禁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年初三禁忌。
大年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欄,并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又路口。以示送窮。
是日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yīng)祀祖祭神。
中國是內(nèi)涵最深的一個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從前古人講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間流傳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傳下來,就連最熱鬧的新年節(jié)日,老人也常提醒后輩不要觸犯禁忌,以期來年好運,據(jù)說確實有其靈驗性。
大年初三禁忌
1、忌點燈
漢族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忌點燈。
2、忌外出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3、禁忌動刀子和剪子
說是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所以大年初一至初三都不宜動刀或剪刀。
4、忌食米飯
大年初三又為谷子生日,漢族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xí)俗,以為如有犯者,會導(dǎo)致谷物減產(chǎn)。
5、忌探親訪友
大年初三,舊習(xí)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xí)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jié)共聚過年,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
6、忌白天不可午睡
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7、忌倒污水、垃圾、掃地
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8、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9、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隨著時代的變遷發(fā)展,很多古時候傳下來的禁忌都逐漸被人們淡忘了。如果過年沒有這些禁忌,可能還真缺少了過年的氣氛。禁忌種種,叫人擔(dān)著點心,神經(jīng)有那么一點緊張,卻又能給人一絲希望,盼望著新的一年里有一個新變化,年味反而更濃。
所以,以上大年初三的禁忌,不管你信或者不信,都要要牢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