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酥餅做法配方是什么
養(yǎng)生粥的配方是什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正宗酥餅做法配方是什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酥餅是很休閑的小吃,但更多的情況下是被當(dāng)作一種零食的,有些人會選擇自己進行制作的,不過每次制作出來的酥餅就非常的不正宗,很失敗的,其實這還是和自己在制作的時候選擇的配方有一定的關(guān)系,一定要使用面粉和堿水的,要反復(fù)的和面,等到一定程度之后還需要加入適當(dāng)?shù)臏厮?,這個時候要繼續(xù)和面到看起來比較光滑才可以的。
做法步驟
1.制酥:用菜籽油250克下鍋燒熱,端離爐火,慢慢倒入上白面粉750克迅速攪拌均勻后,起鍋盛入盆內(nèi)待用。 2.和面:將余下的上白面粉全部倒在盆內(nèi);將堿面用2.15千克水化開(六成涼水,四成開水),先倒入60%的堿水反復(fù)和好面,再倒入25%的溫水,搓揉成表面發(fā)光的硬面團,再將剩余的堿水灑入,并用拳頭在面團上壓榨,使堿水滲入面內(nèi)。然后將面團移在面板上用力搓揉到有韌性時拉成長條,抹上清油,摘成重約65克的面劑100個,為防止粘連,每個面劑上可分別抹些油,再逐個搓成約12厘米的長條。 3.制餅:將搓成的長條壓扁,再用小搟面杖搟成約5厘米寬的面片,逐片抹上7.5克油酥、撒上0.5克椒鹽,右手拎起右邊的面頭,向外扯一扯,再按三折折起來,每折長約20厘米,然后由右向左卷,卷時要用右手指微微往長扯,左手兩指撐面片兩邊往寬拔,邊扯邊卷成10余層,再將剩余面間扯長扯薄,抹上油酥,扭成蝸牛狀(1個酥餅須扯約4米長)。 4.上鏊:將面團壓成中心稍薄,直徑約7厘米的小圓餅。在鏊內(nèi)倒50克油,將小圓餅逐個排放在鏊里,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勻。散在周圍。鏊上的火力集中在鏊的中心,這樣才能使酥餅的心子提起,使其漲發(fā)。約3分鐘后,拿開上鏊,給酥餅淋50克清油,逐個按火色情況調(diào)換位置,防止烤焦、再將上鏊蓋上,1分鐘后將酥餅翻身調(diào)換位置,達到火色均勻,兩面酥黃出鏊即成。
食材準(zhǔn)備
面粉、梅干菜、豬肥膘肉丁、芝麻、酵面、菜油、飴糖水、精鹽、堿面。
上白面粉5.75千克
堿面7.5克
菜籽油1.5千克
花椒油50克
2第二和面,把黃豆面小米面白面放在面盆里,比例隨意,放一點點堿面,加水。和好面放一邊醒。
3第三包,把和好的面用搟面杖搟成一張大的薄餅,把炒好的油酥用勺子均勻的抹在薄餅上,從下往上卷,卷成一個長條,把卷好的長條揪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會看見里面有一圈圈的油酥,把劑子搟成薄片放點糖包上再搟成薄片,鍋里放油,燒熱把搟好的餅皮放里小火烙,烙制兩面金黃即可。
相關(guān)閱讀
所謂的牛雜,又稱為牛雜碎,其實就是包括牛肚子里面的內(nèi)臟,很顯然,牛雜包括的成分很多,這其中就包括牛肚、牛腸以及牛肝等等,這部分的牛肉營養(yǎng)是很豐富的,比如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另外還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特別適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吃,下面教大家做正宗牛雜的方法。
正宗牛雜做法及配方:
準(zhǔn)備材料:牛雜一副,南方白白卜。
配料:砂姜、肉桂(桂皮)、草果、陳皮等
調(diào)味料:鹽,味精、雞精、白酒等。
1、牛雜清洗完畢,將牛雜切成條狀(這種方式像視頻的方式一樣,是賣的時候用剪刀剪的),或者塊狀(塊狀按一般人一口一塊的大小去切,賣的時候不用剪刀剪。注意生的牛雜,煲好后會變細(xì))。
2、用能夠淹沒牛雜的水把牛雜稍煮,然后把牛雜撈出洗凈。
3、把水燒開后,再放入牛雜。把包好的料包一起放入,過一段時間后,放入調(diào)味料及放入蘿卜。將蘿卜煲軟即可撈起備用。
4、取煲好牛雜及適量的牛雜湯,再放入適量蘿卜,小火慢熬,熬半小時(作用是使蘿卜和味)關(guān)火即可出售。出售時用剪刀把牛雜剪成若干小塊裝入一次性小碗里(在廣州的牛雜,是完全切好再煲的,就不用剪的),應(yīng)顧客要求加入少許牛雜湯,放入辣醬或甜醬,撒香蔥即可
5、在傳統(tǒng)的牛雜湯的基礎(chǔ)上,牛雜蘿卜將牛大腸、粉腸、牛肺、牛肚、牛筋、牛肝、牛心、牛腰、牛膀、牛百葉、白蘿卜、油豆腐等材料處理后,再加以串制,與傳統(tǒng)的串串香相結(jié)合,可以用手拿著吃,即文雅又好吃!將牛雜洗干凈后斬件,用鹽、老抽、蠔油、胡椒粉等味料腌制30-50分鐘后,放入油鍋爆炒,收水(肉變色時就基本收水了)后放進小砂鍋,放水至與肉平,加之花椒,八角,桂皮,陳皮,草果(一定要切開),姜,香蔥,蒜瓣等煲10分鐘,,放切好的蘿卜同熬2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食時佐以辣椒醬。
酥餅的種類是各種各樣的,數(shù)不勝數(shù),但遠(yuǎn)近聞名的肯定就是東北酥餅的,這種酥餅吃起來的時候很酥軟,而且并不會因為炸的時候放入太多的食用油而變得很油膩,外觀看上去也是相當(dāng)好的,是金黃色的外皮,所以說就會贏得很多人的喜愛,,不過自己做的話就要選擇好食用油的量,盡量的還是要把面和的更松軟一些,這樣才更好吃的。
酥餅(Crispy Cakes )是有特制的脂烙酥而得名,特點是金黃色,層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其中,尤其以金華酥餅最為盛名。
酥餅的主要產(chǎn)地是浙江金華府和吉林江城(烏拉古城)。
做法
主料:
黃豆面、小米面、白面
輔料:
食用油、白糖
步驟
1第一炒油酥,鍋里放油,燒熱放入白面炒制,炒制顏色發(fā)黃即可,油酥不可過稀也不可過干。
宋浦江吳×《中饋錄》記載:油酥四兩、蜜一兩、白面一斤,搜成劑【揉和成面劑】,入印【印餅的模子】作餅,上爐【上爐烘烤】。或用豬油亦可,用蜜二兩尤好。
原料
油皮:中筋面粉300克、水165克、植物油15克、酵母3克、鹽2克。 油酥:中筋面粉150克、植物油75克。 餡料:紅糖75克、芝麻30克、面粉20克、蜂蜜25克、油15克、水少許(如能和成團,可不加水)。 表面裝飾:蛋液、芝麻。 份量:10塊。
做法
1、油酥材料倒入容器中。
2、混合成團。
3、油皮材料倒入容器中。
4、混合成團。
5、然后再做餡料。讓油皮油酥有充分松弛的時間。餡料中的面粉炒熟。
6、倒入熟芝麻,紅糖。
7、再把紅糖捏碎,加入油和蜂蜜。
8、揉成團,如果量剛好就不用加水了。蜂蜜的量先看情況慢慢加。
9、再把油皮取出來,摔幾下。
10、看摔過后比左邊的要光滑許多吧。
11、然后分成10份。
12、油酥再分成10份。
13、油皮包入油酥。
14、搟長。
15、卷起。
16、再搟長。
17、再卷起。
18、餡料分成10份。
19、將皮料搟成圓形后包入餡料。
20、收口后搟成圓餅形,上面刷蛋液,再撒芝麻??鞠?10度預(yù)熱,中層烤20分鐘左右上色即可。
牛雜包括牛的很多內(nèi)臟,比如包括牛百葉、牛肚等等,這些牛內(nèi)臟的營養(yǎng)都很豐富,比如富含蛋白質(zhì),另外還有多種礦物質(zhì)元素,老年人特別適合吃牛雜,具有很好的補虛作用,尤其經(jīng)常吃牛雜對人的內(nèi)臟健康是很有好處的,如果不知道把牛雜做成美食的話,下面來學(xué)習(xí)正宗的做法。
正宗牛雜的做法及配方:
牛雜的配方新像是一道多選題,可以任意發(fā)揮,任意想象,而且想到做到才是一個饞嘴人的最高境界。吃牛雜比較喜歡濃湯濃味的那一種,而且不怕麻煩,只要是吃怎么繁瑣的準(zhǔn)備過程都不怕。
主料:牛雜500g白蘿卜1根大米1把。
輔料:花椒10顆八角1個丁香6個香葉4片甘草6片桂皮1個陳皮2片蔥1根姜3片大蒜3顆生抽1勺子蠔油1勺子鹽1小勺子糖1小勺子。
牛雜用白蘿卜燉應(yīng)該是最好吃的做法了,燉出來的牛雜又嫩又香,蘿卜也有牛雜的香氣,吃完牛雜再來一口白蘿卜又解油,又爽口,下面就為介紹一下這個制作方法,喜歡的話請給個關(guān)注點個贊哦,
1.把所有的香料用紗布包成一個香料包
2.準(zhǔn)備一個又大又深的鍋,倒入大量的水,有6分滿就可以了(自己家的鍋大概倒了1000ml),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小火慢煮50分鐘
3.牛雜要沖洗干凈,然后入鍋焯水,焯水之后切塊,切完塊之后再入鍋煮熟透,再取一個小一些的鍋,加清水,在鍋底放一把大米,再放蘿卜煮
4.將剛剛煮牛雜的湯加入到前面煮的香料湯中,再加入蠔油、生抽、糖和鹽調(diào)味,最后再加入牛雜和蘿卜,最小火慢煮20分鐘,因為牛雜前面煮熟了,這次煮20分鐘只是為了入味
6.煮夠20分鐘后,關(guān)火不要著急吃,再燜20分鐘,這樣牛雜蘿卜湯就好了,有多的湯還可以用來煮米粉,也很好吃。
鹵水是我國粵菜中經(jīng)常會使用的一種調(diào)味料,在一般的情況下,鹵水是用幾種香料經(jīng)過煮制而成的。鹵水可以用在很多的菜肴里面,比如肉類、雞蛋、豆制品等等,經(jīng)過添加鹵水之后制作出來的菜肴,獨有一種風(fēng)味。很多時候鹵水會被使用很多次,因為人們認(rèn)為鹵水煮的時間越長,味道會更加的鮮美。所以很多時候,鹵水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會注意鹵水的顏色、香味和咸度的變化,如果有一項不夠,就及時的補充,現(xiàn)在就說說正宗鹵水的幾種配方。
一、白鹵水
用料:清水5千克,桂皮50克,沙姜50克,陳皮20克,甘草50克,香葉50克,八角(大茴香)30克,川椒(花椒)30克,紹興花雕酒400克,玫瑰露酒500克,精鹽200克,味精100克。
制法:兩種配方的制法基本相同;首先將鹵水藥材用湯料袋包好;然后放入已煮滾的清水中,待再翻滾數(shù)分鐘后;調(diào)入調(diào)味料和酒類便可使用。
二、一般鹵水
用料:清水3千克,生抽3千克,紹興花雕酒200克,冰糖300克,姜塊100克,蔥條200克,生油200克,八角(大茴香)50克,桂皮100克,甘草100克,草果(草豆蔻)30克,丁香30克,沙姜30克,陳皮30克,羅漢果1個,紅谷米100克。
制法:兩種配方制法基本相同;猛鑊下油,爆透姜塊和蔥條;然后倒入煮滾已混合的清水、生抽、紹興花雕酒和冰糖的液體中,用慢火熬滾;鹵水藥材須用湯料袋包裹,而紅谷米則另外用湯料袋包裹,同樣在倒入姜蔥時放入;初次熬鹵水時,應(yīng)待鹵水慢火細(xì)熬約30分鐘后才使用,這樣鹵水藥材及豉油的香味才充分發(fā)出。
三、精鹵水
用料:生抽3千克,冰糖2千克,老抽300克,紹興花雕酒200克,甘草20克,桂皮20克,八角(大茴香)20克,丁香5克,花椒(川椒)10克,小茴香10克,香葉20克,草果(草豆蔻)10克,甘草15克,陳皮15 克,羅漢果1個,紅谷米50克,姜塊100克,蔥條150克,生油200克。
制法:先將生抽、冰糖、紹興花雕酒混和后用慢火煮滾;然后放入用湯料袋包裹好的鹵水藥材,而紅谷米則另用湯料袋包裹;同時放入爆透爆香的姜蔥;再 慢火滾約2小時;最后觀察鹵水的顏色,用老抽調(diào)好色澤便可使用。
四、潮洲專業(yè)鹵水
配料:八角15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8克 、丁香5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蛤蚧1只、南姜150克 、羅漢果2個 、香茅30克 、蒜頭30克 、干蔥頭15克、 芫荽頭30克
湯料:老母雞1只 ,棒子骨或排骨1500克、 桂圓帶殼150克 、豬肥膘肉250克、 蒜苔或蒜苗300克 調(diào)料:精鹽75克 、料酒50克 、魚露10克 、白糖50克、 味精15克 、紅豉油30克 、生抽300—500克 ,老抽250克。
家禽一只是我們用來滋補身體的一種食材,也是最能讓我們接受的一種滋補方式,省錢省力。然后,在烹飪雞的同時,如果在里面加如一些能夠食用且有利于身體健康的藥材,起到的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對于藥膳雞就是類似的一道菜色。也很受人群的歡迎,那藥膳雞的配方又有那些呢。
母烏雞一只,整下理干凈后過沸水,撈起放進燉鍋里、明參50克、當(dāng)歸20克、黃芪50克、黨參30克、蓮子20克、山藥50克、百合30克、苡仁5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全部洗凈。
1、烏雞肉100克,淮山50克,冬蟲夏草10克,同煮湯食用,可治虛勞。
2、烏骨雞一只,宰殺時從肛門開口取出內(nèi)臟,洗凈,將熟地、白芍、當(dāng)歸、知母、地骨皮各10克塞入雞腹內(nèi),縫合切口,加適量食鹽、水。蒸熟食用??芍螝庋撊跻鸬某睙?,盜汗,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3、烏骨雞一只,宰殺時從肛門開口取出內(nèi)臟,將蓮子肉、糯米各25克,胡椒粉3克塞入雞腹內(nèi),縫合切口,煮熟,空腹服食,適用于腎虛所致的赤白帶下,遺精、白濁。
4、烏骨雞一只,宰殺時從肛門處開口取出內(nèi)臟,將黨參30克,茯苓、白術(shù)各15克,蔻仁、生姜各10克,砂仁3克塞于雞腹內(nèi),縫合切口,煮熟后去藥食用。有健脾止瀉作用,適用于脾虛泄瀉,消化不良等癥。
5、烏雞肉150克,絲瓜100克,雞內(nèi)金10克,同煮湯,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食用。適用于血虛經(jīng)閉。
6、北芪蒸雞烏雞肉250-500克切塊,北芪30-50克,食鹽、水適量同蒸熟食用。有養(yǎng)陰益氣,補脾生血作用。適用于精神疲倦,血虛頭暈,氣虛脫肛,以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過多,子宮脫垂等癥。
藥膳雞的制作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fù)雜,其配方明參、當(dāng)歸、黃芪、黨參、蓮子、山藥、百合、苡仁、紅棗、枸杞也都是一些較為常見的藥材,而且價格并不貴。所以藥膳雞對于一些愛好滋補的人群來說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色。
牛軋?zhí)呛芏嗳硕汲赃^,生活中牛軋?zhí)堑念愋鸵约翱谖抖际欠浅6鄻拥模亲顬檎诘倪€是要數(shù)臺灣的牛軋?zhí)?。臺灣牛軋?zhí)遣粌H從口感還是從香濃程度上而言都是非常出名的,而牛軋?zhí)堑拿牢逗推渑浞揭灿兄芮械穆?lián)系,因此在制作牛扎糖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那正宗臺灣牛軋?zhí)桥浞绞鞘裁矗?/p>
1.做法一
牛軋?zhí)堑闹谱鞣椒ú牧希好藁ㄌ?300g、 奶粉 200g、 黃油 100g、 花生 250g (核桃、 杏仁、 葡萄干、蔓越莓干)
工具:搟面杖、保鮮膜、刀、方形托盤
制作方法:將花生、核桃、杏仁等干果敲碎,葡萄干、蔓越莓干洗凈 備用。黃油入鍋小火融化。黃油融化后放入棉花糖, 不停攪拌, 直至棉花糖全部融化。倒入奶粉繼續(xù)攪拌,至混合均勻后加入碎干果、葡萄干繼 續(xù)攪拌至混合均勻。將攪拌好的糖漿盛入方形托盤中,托盤上預(yù)先鋪一層保鮮 膜以防沾底,用搟面杖搟成規(guī)則的長方體形狀,置于冰箱中 冷藏 1-2h,取出切成大小一致的長方體小塊。包裝,食用。
2.做法二
材料:脫皮生花生800克、水1/2杯、細(xì)白砂糖400克、濃麥芽糖400克、鹽2/3小匙、蛋白2個、防粘烤盤紙1張、透明糖果紙1包
做法:先把花生用150℃烤到金黃香脆,要時時翻動,以免火候不均勻,約15分鐘。把糖漿的材料放在小鍋里,以中火熬煮,煮到143℃。若沒有溫度計 ,可把一滴糖漿滴入冷水中,能結(jié)成硬塊即是煮好了。同時把蛋白打到硬性發(fā)泡,再把煮好的糖倒入,繼續(xù)攪打。打到糖漿表面失去光澤才可停止,這樣成品才不容易潮濕軟化。(下面必須墊熱水,不然糖很快就凝固了) 加入花生,緩慢攪拌,直到用手摸糖塊時覺得干而不粘手即可。整個倒到烤盤紙上,包好,壓成約1.5公分厚的扁方塊。用菜刀切成長條形,用糖果紙包好。
3.注意
牛軋?zhí)堑淖罱K品質(zhì)特點有韌性、脆性和砂性三種類型。加工脆性和砂性糖料的制作方法與韌性牛軋?zhí)腔鞠嗤?;對于砂性牛軋?zhí)牵煽煞叟c糖粉應(yīng)與溶化的硬脂一起加入。砂性牛軋?zhí)?,采用新鮮、純正的牛奶提煉而成,甜而不膩。
說起麻辣燙,可謂是現(xiàn)代人的最愛,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麻辣燙的身影。麻辣燙起源于四川,主要以麻辣為主,但是經(jīng)過普及,每個地方的麻辣燙都會有很多不同,但是口感和味道都還是特別好吃。麻辣燙里會有各種菜品,有蔬菜,有肉,也有豆制品,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搭配。
食材食譜熱量:145(大卡)主料配好的香料1辣椒1香料
先給大家介紹下幾種香料,因為香料太多,我先給大家介紹幾種
白胡椒氣味芳香,是人們喜愛的調(diào)味品之一。胡椒大部分都生長于高溫和長期濕潤地區(qū),性味辛熱,因此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較強。生長地點越偏南方的胡椒,性越溫?zé)?,因為充分吸收了南方的陽熱之氣。胡椒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色,平滑,頂端與基部間有多數(shù)淺色線狀條紋。白胡椒的藥用價值稍高一些,調(diào)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對黑胡椒來說更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強
草果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氣,增進食欲,是烹調(diào)佐料中的佳品,被人們譽為食品調(diào)味中的“五香之一”。草果用來做麻辣燙,可去腥除膻,增進麻辣燙味道,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燙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
良姜我國云南、廣東、廣西及臺灣等地區(qū)均有栽種。味辛,性溫。具強烈辛辣氣味。 有溫脾胃、祛風(fēng)寒、行氣止痛、助消化、防止噫氣嘔吐的作用?!侗静輩R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在我們麻辣燙的湯底中加入良姜,可起到很好的提香作用。
把我們配好的香料打碎,但是不要太碎
炒料先把鍋里加入由,加熱,加熱油溫不能太高,高了容易吧底料炒糊
加入辣椒,豆瓣,蔥姜蒜在里面炒
下面加入花椒,香料冰糖等等炒好的底料
燙制這是我們上面炒好的底料加入我的高湯中,經(jīng)過調(diào)味的,這就是麻辣燙的湯底
成品
經(jīng)過燙制,加入一些調(diào)料,一碗香香的麻辣燙就出來了,大家看看有沒有食欲啊
注意事項在底料炒制時一定要注意火候大小跟時間長短很重要在麻辣燙燙好加入到碗里的調(diào)料要把握好量,那樣味道才會更好
牛肉板面很多人都吃過,這也是安徽的一種特色食物,正宗的牛肉板面不僅可以在外吃,在家也可以做的,當(dāng)然配方很重要。正宗牛肉板面的配方要很仔細(xì),從簡單的煮料到配菜的翻炒都很重要。
1.煮料,做安徽牛肉板面為什么要煮料是有原因的,煮料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防止炸料的時候把大料炸糊掉,第二:大料里面吸飽水,等炸料的時候可以把大料里面的香味帶出來,我店里面生意好就是因為料香,所以燙的味道比較濃。
2.煉油,我們把買來的豬油、雞油、牛油、還有色拉油在鍋里炸,直到鍋里油冒煙為止,用溫度計測油溫,這個時候油溫達到190度為好,如果想讓板面鹵子變紅的話,可以適當(dāng)?shù)募狱c紫草。
3.炸小料,小料煮好之后拌勻,然后等油鍋里面的油溫度冷卻到120度的時候開始放入小料,小料炸35分鐘就可以了,然后放入蔥姜蒜再炸25分鐘,一定要注意細(xì)節(jié),我們炸料把握的是時間、看料、還有油溫!
4.炸大料,小料還有蔥姜蒜炸好之后全部用濾網(wǎng)撈出來扔掉不要,這樣防止小料和大料一起炸被炸糊掉,大料等待油溫到120度的時候開火,持續(xù)炸一個小時10分鐘就夠了,一直炸到鍋里不冒泡為止。
5.炸辣椒,等到大料炸好之后,放入提前稱好的辣椒放入油鍋,其中再放入一包鹽,因為辣椒里面有水分,以便于放入的鹽能更好的融化。一直炸到辣椒微微發(fā)黑、發(fā)軟即可。
鐵鍋燉魚是東北的特色食物,很多人的東北都會去吃最正宗的鐵鍋燉魚,而這道食物之所以受人歡迎和它的醬料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鐵鍋燉魚中醬料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醬料的時候也要注意食材的選擇,避免影響到鐵鍋燉魚的口味。那么最正宗鐵鍋燉魚醬料配方是什么?
1.做法一
主料:草魚
輔料:豆腐,肥肉
調(diào)料:白糖,醬油,料酒,醋,辣椒
買回家的草,取出內(nèi)臟,清理干凈,用刀在魚身上劃幾刀,燉的是時候才容易入味。肥肉切成丁,蔥姜蒜也切成片,豆腐切成塊備用。鍋里放油,倒進肥肉翻炒,待肥肉炒出油時,依次放進豆瓣醬、八角和蔥姜蒜炒香,再加入料醬油和清水做湯。湯煮沸時,把準(zhǔn)備好的干辣椒,糖和魚一起放進鍋里燉。中火燉15分鐘后,放進切好的 豆腐燉十分鐘即可放鹽。
2.做法二
小茴香、蘇子籽、香菜籽各500克,分別放入燒熱的鐵鍋內(nèi),小火煸炒至出香味,取出后用搟面杖搟碎,混合均勻。梅林清蒸豬肉罐頭3罐(550克/罐)取肉粉碎,再加入香其醬、東北大醬各5千克,紫蘇辣醬5瓶,蠔油500克拌勻。鍋內(nèi)放入熟豬油、煉香雞油各250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各500克炒香,濾出料渣,放入調(diào)好的醬料,小火熬制15分鐘,放入混合后的香料碎,繼續(xù)用小火熬制15分鐘,離火放涼即可。
3.注意
鐵鍋燉魚在北方是不用起鍋的,魚煮好以后,他們像這樣在鐵鍋的旁邊烙上大餅,不斷的用夾子翻,吃魚的同時大餅也煎烤好了。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正宗酥餅做法配方是什么》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養(yǎng)生粥的配方是什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