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米粉的做法大全
女性養(yǎng)生湯的做法大全。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睆墓胖两?,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怎么才能作好飲食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米粉的做法大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說起米粉,有很多種做法,其中最出名的應(yīng)該是云南的過橋米線,桂林的米粉,還有就是福建米粉了,福建米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米粉的就是,原料和制作方法不一樣,所以味道也就很不一樣了,如何做出好吃的福建米粉呢,福建米粉都有哪些做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福建米粉的各種做法吧。
閩南炒米粉的做法
1.冷水將米粉放入,水一開就撈起過涼水
2.胡蘿卜切絲、臘腸切顆粒、香菇切細(xì)片、紅蔥頭去皮切碎、青蒜切寸斷
3.熱鍋熱油將打散的蛋液放入凝固后攪拌散開盛出
4.鍋內(nèi)重新入油爆香紅蔥頭
5.加入除青蒜外的所有輔料翻炒出香味
6.倒入瀝干的米粉、少許的鹽、海天醬油、胡椒粉,快速翻炒均勻,撒入青蒜,即可盛出享用
烹飪技巧
1、如果你不喜歡有顏色,也可以不要用醬油,直接加鹽即可;
2、米粉很容易熟,所以下鍋后要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福建炒米粉由米粉,豬瘦肉,鮮蝦,韭菜等制作而成的菜品。www.cndadi.net
將豬瘦肉切絲,匏瓜去皮切粗絲,韭菜、蔥切3厘米長段,鮮蝦剝殼洗凈。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清水1500毫升,將碎蝦殼下鍋煮5分鐘,濾去殼渣,保留蝦湯。
將鍋洗凈燒熱后,放入花生油、白糖、用鐵勺攪至糖溶化起泡,再加入醬油、蝦湯攪勻。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熱,將蔥煸炒幾下,再放入瘦肉、蝦肉、匏瓜,煸至匏瓜柔軟,倒入蝦湯。然后將米粉順鍋沿放入煮沸,并翻動米粉,待其熟透并均勻吸干湯汁時,加入味精、韭菜。出鍋時先將米粉撈起裝盤,然后將配料略炒,盛起蓋鋪在米粉上即可。
產(chǎn)品特點(diǎn):米粉松散柔韌,色澤鮮艷。
擴(kuò)展閱讀
米線在云南最為流行,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米線,只是大家的稱呼不一樣而已,除了云南之外,其他地區(qū)一般稱為米粉,這是一種長條狀的美食,吃起來口感非常好,制作過程中會加入一些肉類和蔬菜,不同地區(qū)的人,口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做出來的米線口味不一樣,下面來學(xué)習(xí)福建米線的做法。
福建米線的做法大全:
食譜配料:
鮮米線300克,瘦肉80克,卷心菜3片,胡蘿卜半根,木耳2片,芹菜2棵,蔥2根,料酒1/2大匙,淀粉1/2茶匙,醬油3.5大匙,鹽1/2茶匙,糖1茶匙,清水1/2杯。
制作方法:
1.瘦肉切絲,拌入料酒1/2大匙、醬油1/2大匙、淀粉1/2茶匙略腌,卷心菜洗凈、切絲,胡蘿卜去皮、切絲,木耳切絲,芹菜、蔥切小段;
2.用3大匙油將肉絲炒散,加入胡蘿卜絲、木耳絲和卷心菜絲、芹菜炒熟先盛出;
3.另用2大匙油炒香蔥段,放入醬油3大匙、鹽1/2茶匙、糖1茶匙、清水1/2杯燒開,改小火放入米線炒入味,放入炒好的配料,拌炒勻盛出,炒米線即成。[吃地帶]
炒米線的做法二
食譜配料:
優(yōu)質(zhì)米線400克,綠豆芽200克,韭菜切段、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米線放在開水中焯熟,過冷水后瀝干;
2.豆芽在不放油的鍋內(nèi)干炒至熟,盛起待用;
3.燒熱油鍋,放入米線及韭菜炒透,加入豆芽及鹽、味精炒勻盛盤,炒米線即成。
功效特點(diǎn):
養(yǎng)胃、抗癌、抗疲勞、清熱解毒。
什錦炒米線的做法
食譜配料:
米線,豬肉,青紅柿子椒,洋蔥,豆芽,鹽,雞精,白糖,醬油,香油。
制作方法:
1.將青紅柿子椒、洋蔥、豬肉分別切成絲,米線煮熟取出過涼水,加少許植物油攪拌均勻備用;
2.坐鍋點(diǎn)火倒入油,下肉絲煸炒,再放入柿子椒和洋蔥一起翻炒,加鹽、醬油、雞精、白糖調(diào)味,倒入適量水,再放入米線、豆芽翻炒至熟出鍋,什錦炒米線即成。
本膳特點(diǎn):
香軟滑爽,富有彈性。
烹調(diào)技巧:
米線下入鍋炒時,先不要翻動,防止粘鍋。
星洲炒米線的做法
食譜配料:
米線350克(一包400克),蝦半斤,青椒1個(大),洋蔥1個(?。?,義燒4安士,蛋2只,銀芽4安士,糖1/2茶匙,鹽1茶匙,咖哩粉10克。
制作方法:
1.先將米線煮熟,再過冷水備用,蝦洗凈去腸,銀芽洗凈,洋蔥、青椒、義燒切絲備用;
2.用1湯匙油將洋蔥絲炒至半透明,再加入蝦、青椒絲、義燒絲、銀芽、打散的蛋翻炒;
3.按順序加入咖哩粉、糖炒至均勻,然后放入米線炒勻,最后加鹽炒勻上碟,星洲炒米線即成。
福建泉州是位于福建省的一個城市,泉州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而且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泉州發(fā)展方面也是非常發(fā)達(dá),而且泉州的美食也是非常普遍,泉州小吃非常多,不僅風(fēng)味獨(dú)特,而且每一種食物都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老少皆宜,一般常見的有牛肉丸,或者是米線等食物,令人垂涎。
福建泉州的小吃大全
深滬水丸
深滬水丸,其形狀有圓狀的、塊狀的或魚形的。它具有色澤雪的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qiáng)、質(zhì)地堅韌、入口鮮美細(xì)膩等特點(diǎn)。它是選用鰻魚、“嘉臘”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制成的。來泉州旅游的游客,無不對之嘖嘖稱贊。
清真牛肉鍋點(diǎn)
清真牛肉鍋點(diǎn)是泉州回民喜吃的一種小點(diǎn)。用精面粉糅作面坯,牛肉加姜剁成肉末作餡,包作餃子放平鍋時色澤金黃、底酥香脆,肉餡鮮美、入口爽滑,為清真名點(diǎn)。
石獅甜果
石獅甜果為年糕中的上品。相傳明朝萬歷年間石獅已開始生產(chǎn)此種年糕。其主料有大冬糯米、白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能存十五天不發(fā)霉。冬天放在糖里,夏天放在食油中,可保持四、五個月不變質(zhì)。
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節(jié)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蔥頭及果味作餡,在糯米粉中團(tuán)皮,下滾水中煮熟。
咸飯
泉州的特色主食,為米飯的一種煮法,種類繁多,有南瓜咸飯、蘿卜咸飯、芥菜咸飯、芋頭咸飯、五花肉丁咸飯等。和炒飯相反,咸飯性涼,夏季火氣大適宜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咸飯是飯的一種而不是粥的一種,小小一碗米飯能做到清涼,實在令人稱奇,不愧是有著濃郁海濱風(fēng)情的地方。
面線糊
福建省泉州市乃至泛閩南地區(qū)的小吃。呈糊狀,是由細(xì)面線、番薯粉制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diào)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本地的另一種小吃——油條吃。面線糊一般可加入多種配料如大腸、小腸、蝦仁、豬肝、鹵蛋、煎蛋、炸肉片、香腸等等。
崇武魚卷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一帶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閩南舉行的比賽中多次獲獎,深受閩南百姓及來惠安旅游觀光的游客的贊賞。
四果湯
四果湯是福建泉州人們夏季消暑的重要飲品,每每到夏季街邊就會有很多賣四果湯的小販,也有些比較正規(guī)的會開個店面,夏天賣四果湯,冬天賣燒仙草之類的。到小店里點(diǎn)碗四果湯,吹吹空調(diào)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石獅牛肉羹
石獅牛肉羹是泉州小吃中受人喜愛的一種。近日,記者前往石獅一家有著近70年歷史的老牌牛肉羹店,探訪牛肉羹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與有些商家用機(jī)器代替人工攪拌牛肉的做法不同,數(shù)十年來,這家店一直保持著用人工抓打、攪拌牛肉,讓食客品嘗到牛肉羹最原始的鮮美口感。
魚仔粥
魚仔粥是福建泉州著名的傳統(tǒng)小吃,屬于閩菜系。相傳起源于唐朝。此粥米粒韌潤,味道鮮美,醇香可口,價廉物美,烹煮簡易,深受泉州百姓喜愛,素有“海上明爐”之稱。
福建家常菜屬于福建的當(dāng)?shù)靥厣?,家常菜遠(yuǎn)遠(yuǎn)要比飯店賣的菜好很多,因為家常菜做出來的味道更像是家的味道,而且家常菜一般都比較簡單,容易上手。雖然家常菜,不像飯店里的菜那樣好看,但是味道卻一點(diǎn)也不輸于外面的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福建家常菜的做法大全。
五彩雞心做法:
1.雞心洗凈,剪成小塊更能入味。
2起油鍋爆香姜片,下雞心煸炒。
3雞心表面基本變色后加料酒,老抽,糖。
4.燒一會后加鹽調(diào)味。
5.大火將汁略收干后加味精和胡椒粉(粉可以不加)。
6.炒勻后裝盤,撒上先前準(zhǔn)備的彩色蔬菜丁。
烹飪技巧
以前也試過雞心里加洋蔥炒,也不錯的。
田螺塞肉做法
1.先將田螺外殼洗凈,然后放入開水煮2分鐘撈起,挑出螺肉,去掉腸子,用少許鹽將螺肉搓洗掉粘物,再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2將豬瘦肉切小塊,清洗干凈,然后剁成肉糜,再將螺肉切碎剁成末。將剁好的豬肉和螺肉放在一起。
3加入全雞蛋1個,鹽、醬油、雞精、五香粉、蔥姜末和淀粉,攪拌在一起直道起勁。
4將田螺殼西干凈,用剪刀剪去螺尾,然后將拌好的肉回填到螺殼里。
4. 5.將做好的田螺放在大鍋里,加入料酒、茴香、香葉、桂皮、醬油、白糖和水,以文火慢煮,一小時后待味道滲透后再以急火稠干湯水,淋上香油出鍋便可。此菜色香味全,做法也是農(nóng)家手藝,充滿鄉(xiāng)間氣息,品嘗此菜可為趣味盎然。
魚腥草肉餛飩
1準(zhǔn)備好魚腥草,洗干凈,切碎備用
2放入瘦肉加入鹽,油,生抽拌勻,加點(diǎn)生粉可以讓餡滑嫩些
3包云吞
4水燒開關(guān)到最小,下云吞
5煮一分鐘撈起立刻放入冷開水過一下
6然后放入肉湯或骨頭湯在煮一兩分鐘就加入蔥花生菜就好啦
7可以開吃咯
福建是位于南方地區(qū),哪里風(fēng)景如畫,氣候怡人,而且特色的美食也非常多,不同的美食具有不同的獨(dú)特風(fēng)味,令人流連忘返,而福建莆田比較常見的美食小吃有雞肉卷,或者是赤餅等,不同的美食具有不同的味道,而且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隨著飲食的水平提高,這些小吃做法得到更好的改善,味道更加完美。
福建莆田小吃有哪些?
雞卷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蝦仁、尾梨、冬瓜條、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豬的網(wǎng)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圓粒狀,油炸成焦黃色,趁熱沾上醬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海蠣餅
用地瓜粉、豆腐為原料,拌蔥、芫荽、五香、胡椒、味精等,放入特制小瓢中,夾心生海蠣油炸。酥脆香甜,沾蒜泥醬醋,更爽口宜人。
麻丸
用瘦豬肉為料,錘打成漿,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括成小圓珠,放在熱水中燙熟。食用時加上清骨湯,是有名的湯肴。
楓亭糕
用純糯米粉為原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塊,香甜可口,老人小孩皆宜食用,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在省內(nèi)外及東南亞一帶頗受歡迎。
仁丹糕
用糯米粉為原料,拌以白糖、精鹽、酸汁,蒸熟后趁熱撒上白砂糖,甜、咸、酸味道齊全,病人和老幼食用尤為適宜。
蕪糕
把一些薄荷草(俗名溪蕪草)放在鋪糯米粉的蒸籠底部,蒸煮后,蒲荷味滲進(jìn)米糕,香氣襲人,是獨(dú)特之糕點(diǎn)。
赤餅
將面粉拌成團(tuán),再用平鍋燙成面皮,然后用數(shù)張面皮裹炒熟的花生粉、芝麻,中上白糖等即成。皮韌餡甜,香味滿口。
蓼花與麻筒
仙游縣生產(chǎn)“蓼花”與“麻筒”的歷史悠久?!稗せā保耘疵?、蔗糖、純堿、麥芽糖為原料,經(jīng)制作成冬瓜樣的白果條后,油炸為蓼花胚。如沾滿蓼花米即成“蓼花”,若沾滿炒芝麻,由成為“麻筒”?!稗せā迸c“麻筒”均具有營養(yǎng)豐富、酥脆可口的特點(diǎn)。
仙草冰
俗稱“仙凍”。用當(dāng)?shù)爻霎a(chǎn)之仙草,煮成仙草水,加上曲粉,冷卻后便凝成黑色的仙草冰,性清涼,能祛火,切成小塊,拌冷開水及白糖,是夏令消暑冷食佳品。
粘米粉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大米粉,是以大米為原料磨制而成,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粘米粉里各種各樣的形式被我們所食用,而且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因為老人和小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可能不夠好,而粘米粉制作的食物更利于消化,那么下面我們?nèi)チ私庖幌抡趁追鄣闹谱鳌?/p>
終于制作的紅豆糕可以說是在生活當(dāng)中經(jīng)常會吃到的一種,爽滑可口,而且紅豆含有非常高的營養(yǎng)價值,因此粘米粉制作的紅豆糕,受到男女老少的一致喜愛,現(xiàn)在我們?nèi)ピ敿?xì)看看它的做法。
碗仔糕,紅豆糕.
主 料: 粘米粉8兩(也就是大米粉),砂糖8兩(約320克),紅豆2兩(約80克),清水5杯,生油2湯匙。
做 法: 1、紅豆洗凈隔水蒸軟熟,粘米粉用清水2杯調(diào)開,加入生油候用。2、余下之清水與砂糖煲滾,加入粘米粉漿中攪勻。3、把小碗涂油后蒸熱,每只碗放適量紅豆,倒入粉漿至七分滿,排列于蒸蘢內(nèi),用猛火蒸約20分鐘,可用竹簽挑出食用。
備 注: 1、粉漿用小篩隔濾,可令成品更幼滑。2、粉漿中也可加入椰漿和淡奶,但需扣除水的分量。3、也可用眉豆代紅豆,黃糖代替白糖食用。
粘米紅豆糕雖然是作為最普通的一種糕點(diǎn)類食物,但是它容易消化,尤其是對于一些腸胃不好的人來講,紅豆糕更利于他們的消化,而且對于那些身體虛弱,剛剛生產(chǎn)之后的,同樣非常適合吃粘米紅豆糕。
米粉是一種比較流行的特色小吃,尤其是在南方,米粉是很受大家歡迎的,米粉其實主要是以大米為原料,經(jīng)過浸泡、蒸煮等各種工序制作而成的,米粉的制作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不同地區(qū),制作的方法也是有差異的,但是大多數(shù)人不會制作米粉,米粉的做法是什么呢?下面介紹米粉的做法。
米粉做法
材料
牛肉、肥腸、雞肉、碗豆、海帶、蔥花、香菜、酸菜
步驟
第一步:泡米粉,每次泡10斤米粉,水將米粉淹沒,泡制5-6小時即可。
第二步:用土雞骨火開大將水燒開熬制出高湯,把紅湯或清湯醬料包放至高湯用文火慢慢熬制出紅湯、清湯備有的湯料(需要熬一個小時)。
第三步:在另外煮一鍋水,把水熬開,水溫保持在60℃左右。
第四步:將泡好的米粉用手搓散,撈起一碗米粉的分量放在竹箕里,放至水溫在60℃左右的溫水鍋里抖幾下,不需要太久5-10秒鐘就好。
第五步:將燙好米粉放至餐具中,把熬好的醬料打一勺到米粉碗里,再將配料包中的牛肉、肥腸、雞肉、碗豆、海帶、蔥花、香菜、酸菜等配料加入碗中(不是每樣配料都加,根據(jù)個人口味添加)。
提示
1、米粉不要燙得太久,綿陽米粉不像其他米粉,只要燙5-10秒鐘就可以了。
2、泡米粉的時候要多用時間來泡,最好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泡,第二天燙。
各種桂林米粉的做法
1、鹵菜粉:把燙熱的米粉濾干,再配以鍋燒(炸酥的五花肉)、鹵牛肉片、香腸、叉燒等,加鹵水、花生油、酥黃豆,再根據(jù)個人喜好加入辣椒、蒜 蓉、蔥花、各類酸菜等,攪拌入味。這種米粉吃起來呼呼作響,聲色味俱全。
2、湯粉:也稱三鮮粉。把切好調(diào)味的豬牛雜,放入小鐵鍋中煮熟,倒進(jìn)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蔥花、味精、胡椒、麻油。這種米粉味道十分鮮美。
3、醋水米粉:這是一種無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經(jīng)濟(jì)爽口,婦女特別愛吃,夏天最受歡迎。
4、馬肉米粉:桂林米粉有許多種,最有名的是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紅燒馬肉作配料,馬肉鮮嫩味香,壯陽補(bǔ)腎。過去吃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來盛 ,米粉僅供一箸,上面有幾片薄薄的馬肉,再加以幾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醬,風(fēng)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F(xiàn)代已改用大碗, 滋味不變。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又益軒”米粉店的最為馳名,據(jù)說它開設(shè)于清代道光年間,原來設(shè)備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興隆,店主限定 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來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解放后則不同了,顧客日夜盈門。此外,桂林的街頭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攤,游人逛了秀麗山 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飽享眼嘴之福,實在是一大樂事。其實在桂林的大街小巷中都能吃到各式米粉,找一家當(dāng)?shù)厝碎_的店。
我們在生活中對米粉一定不會陌生,因為米粉也可以算作是日常的一種食材了,而米粉可以搭配很多不同的蔬菜和肉類,每一種都有獨(dú)特的風(fēng)味,所以米粉是家家戶戶都會備著的食材,米粉吃起來美味而且價格便宜,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詳細(xì)的介紹一下關(guān)于米粉絲的制作方法吧。
做法一
材料:茄子三根,粉絲一把兒,蒜八瓣,小香蔥四根,綠尖椒一個。
調(diào)料:鹽適量,生抽兩匙,老干媽豆豉辣醬一匙,蠔油一匙,糖半匙,孜然粒適量,熱油兩大匙。
做法:
1.茄子洗凈,切約0.8厘米厚的片;
2.粉絲用溫水泡軟,瀝干水;
3.取一深盤,將粉絲鋪入盤底,上面碼茄子片;
4.蒸鍋注水,將裝好粉絲茄子片的盤子放入,開水,水開后蒸8-10分鐘;
5.蒸茄子粉絲的時候,將蒜切末,小蔥切碎,尖椒切絲備用;
6.取出蒸盤,將蒜蓉,小蔥,尖椒放在茄子上,調(diào)入鹽,生抽,豆豉辣醬,蠔油,糖,孜然粒;
7.取一小鍋,倒入食用油,加熱到微微冒煙,關(guān)火,趁熱澆在調(diào)料上,吃時拌勻。
做法二
材料:卷心菜300克,粉絲一小把,豬油25克,精鹽1茶匙,醬油1茶匙,生姜一小塊,紅椒數(shù)個。
做法:
1、粉絲用清水浸泡至軟,撈出備用。
2、卷心菜洗凈,切成寬條。
3、炒鍋里挖入豬油,燒熱后放入生姜片,紅椒段爆香。放入卷心菜條,小火煸炒至色澤油亮。
4、調(diào)入醬油,把泡好的粉絲攤放在卷心菜條上,開小火翻炒至粉絲油亮透明后調(diào)入精鹽??蛇m量倒入清水,防止粉絲糊鍋。
上面的這些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米粉絲的做法的介紹了,肉類和米粉搭配,米粉會將肉中的香味吸收,而且也解決了肉中的油膩問題,吃起來口感很好,而米粉和蔬菜搭配,健康又營養(yǎng),不管是涼拌還是炒制,都有很好的滋味,大家趕緊收藏起來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特別的喜歡吃米粉皮,這種粉皮的原料一般都是用五谷雜糧,所以經(jīng)常吃一些粗糧食物對提高我們的抵抗力也是有很大效果的,而且吃一些粗糧還不容易造成人體發(fā)胖的情況,但是有很多人在涼拌粉皮的時候,不知該加入一些什么調(diào)料,那么米粉皮的做法大全是什么呢?
米粉皮制作
粉皮以大米為原料,一般用冬季稻黃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適當(dāng)比例的水,浸一小時以后才磨,必須磨兩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細(xì)磨,適當(dāng)加上千份之三的食用礬水.這樣,粉皮變得軟韌嫩滑,白中帶透.
蒸具選用竹子制成的,竹蒸具有方形的和圓形兩種.粉皮制作選用方形蒸具?!安駱尫邸钡闹谱鬟x用圓形蒸具,蒸鍋要密氣受熱均勻.
蒸粉皮時,首先要把蒸鍋中的水燒開,再在蒸具上鋪好一塊浸泡好的白蒸布,蒸布要鋪平緊貼蒸具,刷上食用油,以防粘布,落漿均勻且要薄,用火要猛火,并特別要掌握火候。
粉皮蒸好后,馬上拿出剝落,讓其散熱,散熱后折疊切成寬絲條狀,柴槍粉則是卷起來備用.
2米粉皮食用
1撈粉,配以花生油、蠔油、醬油、生蔥蒜頭涼拌。
2腸粉,用生蔥豆腐粒肉粒炒熟為餡料,卷裹再復(fù)蒸,
3煎粉,卷裹餡料,重油煎至金黃色.
4炒粉,用牛肉生蔥炒,稱炒牛河,炒齋粉為齋河.
5湯粉,用大開水浸泡后,加以上湯生菜或牛腩、肉片.
3粵西粉皮
在粵西的信宜市,林林總總的土特產(chǎn)食品中,“食慣嘴”粉皮和“柴槍粉”,頗負(fù)盛名,被稱作“粉中雙璧”。一些外地客人到信宜吃過這兩種“粉皮”的都齊口夸贊,堪稱上乘佳品。
“食慣嘴”本來叫“食龜嘴”,它是個地名,就在池垌大隊周村的對面河邊。”提起食慣嘴,根據(jù)村里的老人介紹:“做粉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都有人做,‘食慣嘴’則是在國民黨政府時代才叫開的。以前池垌一帶交通很不方便,去信宜、羅定、廣西等地趕集的挑夫,喜歡在食龜嘴這個地方歇息,吃碟粉。開始時人們叫‘食龜嘴’粉,后來覺得‘食龜嘴’有把食客暗示成龜?shù)囊馑?,不大好聽,于是有人將它改為‘食慣嘴’,含有‘食慣了再來’的意思,且又通俗順口,‘食慣嘴’粉的叫法就是這樣來的?!?/p>
“食慣嘴”實際上就是一種米粉,跟廣州的沙河粉、布拉腸異曲同工。鄧家的“食慣嘴”自認(rèn)正宗,有齋粉(撈粉)、腸粉、煎粉、炒粉4種。
正宗的食慣嘴講究“韌、軟、滑”3個字,它皮薄、吃起來爽口。做工也比較講究,米選用池垌一帶產(chǎn)量極低的黃谷米(有的說是紅谷米),一般畝產(chǎn)只有300市斤,但價錢卻貴,現(xiàn)在是1.8元/市斤。制作流程是:先浸米,然后磨米、打漿、調(diào)漿、吹粉、蒸粉、切粉,配以花生油、蠔油、醬油、生蔥蒜頭,如果做腸粉,還配以豬腸、豬肚、瘦肉等。蒸粉最講究火候,一般要兩分鐘左右,太熟了會粘成一團(tuán),未熟粉會太硬,一般判斷是當(dāng)面層起泡時就可以了。一市斤米,一般只能做4條粉。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福建米粉的做法大全》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女性養(yǎng)生湯的做法大全”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