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腐的制作方法步驟是什么?
養(yǎng)生膏方制作方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關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毛豆腐的制作方法步驟是什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或許很多人沒有吃過毛豆腐,這道美食主要流行在安徽省黃山市地區(qū),毛豆腐在該地區(qū)是非常傳統(tǒng)的一道美食,是人們采用發(fā)酵的方法做成的一種豆制品,通過特殊的制作方法,豆腐里面的蛋白質就會轉化為氨基酸,而且這道美食吃起來味道非常鮮,下面是毛豆腐的制作流程。
毛豆腐的制作方法:
所需食材:
毛豆腐10塊(約500克),小蔥末5克,姜末5克,醬油25克,精鹽2克,白糖5克,味精0.5克,肉湯100克,菜籽油100克
制作方法:
將毛豆腐每塊切成3小塊。鍋放在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燒至七成熱時,將毛豆腐放入煎成兩面呈黃色,待表皮起皺時,加入蔥末、姜末、味精、白糖、精鹽、肉湯、醬油燒燴兩分種,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此菜外皮色黃,有虎皮條狀花紋,芳香馥郁,鮮味獨特。制作時油煎不可過火,否則發(fā)生焦糊現象,影響菜品的色澤和口味。
制作原始毛豆腐步驟:
a、制漿
精選優(yōu)質黃豆用水清洗,去除雜質,清洗浸泡6-10小時至豆瓣充分膨脹,中間無硬質上機磨碎;浸泡好的黃豆和水按兩份水一份黃豆的重量比同時注入磨機的料斗中,混合磨碎;豆?jié){和豆渣分別出料;加熱豆?jié){至沸騰為止,自然冷卻到75℃±5℃;
b、點漿
取常規(guī)豆腐生產過程中凝固時淅出的淋漿水自然放置3天后備用;按7份豆?jié){:0.8-1.5份淋漿水的重量比,向漿桶中注入備用的淋漿水,攪拌均勻凝固12-16分鐘;
c、裝模定型切塊
經過凝固的漿料注入放置有濾布的模箱內,加壓成型后出模;切成小塊;收集淅出的淋漿水以備下次點漿再用;
d、乳化
將切好的豆腐塊平整放在竹條上,每塊之間留有間隙,設置環(huán)境溫度為15℃-25℃;經過3-5天后,豆腐表面長出均勻細密的絨毛,即已乳化成熟;
e、按以下重量份制備烹調輔料
每份烹調輔料的構成為:黃精2份、西洋參1份、當歸0.5份、姜1份、蒜2份、辣椒2份,適量的鹽和糖;
f、按以下兩種方式之一進行包裝:
第一、經烹飪,包裝:乳化好的豆腐用食用植物油過油,使表面香脆金黃,撈出后與各味烹調輔料加水共同燒燴,豆腐與烹調輔料按重量比的構成為:豆腐10份、烹調輔料1份,水的加入量與豆腐和烹調輔料總量相同,水熬干后撒上蔥末,以熟素油封口,真空包裝即成;
第二、豆腐與烹調輔料分裝:乳化好的豆腐用食用植物油過油,使表面香脆金黃,撈出后直接真空包裝,再按重量份豆腐10份、烹調輔料1份的比例將豆腐與配制的烹調輔料分裝即成。
Ys630.com相關知識
油豆腐屬于一種比較有特色的豆制品。在北方也被叫做豆腐泡,是用豆腐經過油炸而成,顏色金黃,可以和各種食材搭配進行炒、燉。油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鐵和鈣,適合所有人群食用,但是油豆腐和其他豆制品相比較有些不易消化,胃腸較弱的人還是少吃就好,現在就來了解一下油豆腐制作方法。
材料:
豆腐、食用油
做法:
1.買新鮮的豆腐回家;洗凈后切成小塊待用。炒鍋洗凈后加植物油和適量的鹽,大火炒熱后,將豆腐塊放入油鍋內,用大火進行油炸。
2.炸的途中,用菜勺輕輕翻動豆腐塊,使其受熱均勻??吹蕉垢砻嫔晕⒆?yōu)樽厣珪r,就轉中小火慢慢炸。待豆腐塊全都變色后,撈出瀝油即可。
油豆腐燒五花肉
材料:
油豆腐、五花肉
做法:
燒鍋倒油燒熱,下入五花肉翻炒翻炒。隨后,合入適量的干辣椒,加適量的料酒。加適量的生抽。翻炒翻炒。接著,加入一些清水煮開,煮上5分鐘。然后,合入小油豆腐。加入冰糖。
加適量的鹽。加適量的雞精。調味煮開。最后,煮至湯汁濃稠,即可出鍋,裝盤。
水豆腐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含有水份比較多的豆腐。其實水豆腐是通過黃豆進行浸泡之后再打成豆?jié){,再加上適量的食品添加劑將豆?jié){凝固成固體,把這種含水量特別多的固體稱作水豆腐。通常我們說的豆腐的工序要比水豆腐再多一道去水的步驟,通常是通過擠壓的方法去水的。今天小編就有關關水豆腐制作方法給大家做一詳細的解說。對于水豆腐的制作,除要要注意每道工序之外,還需要注意水與豆子的比例,還有食品添加劑的用量,這個非常關鍵。下面詳細了解一下吧。
水豆腐是最常見的豆制品,通常所說的豆腐就是指水豆腐。水豆腐因其含水量高得名,又白又嫩。水豆腐的生產過程主要是先將大豆制成豆?jié){,再將豆?jié){在熱和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水豆腐。水豆腐就是沒放進容器壓榨擠去水分的豆腐。水豆腐因為含水分太多,成流動狀態(tài),不能成型?!∷垢胚M容器壓榨擠去部分水分后,就成為普通的豆腐,能做成各種形狀了,但容易碎。進一步擠去水分后,就成為硬豆腐,很結實,不容易碎。硬豆腐烘干之后就成了干豆腐,又叫豆腐干或者豆干或者又叫香干。
方法一原料主料:內脂豆腐1盒,青豆20克,素肉醬2大匙,草菇少許,姜絲5克。調料:鹽半匙,糖半匙,老抽少許,素雞粉1大匙麻油少許。
做法
1、將豆腐,青豆,草菇,素肉醬放入打磨機磨成粗狀末,放入盤中蒸20分 鐘定型。
2、放入姜絲點綴,滴香油于表皮即可。鮮嫩的水豆腐開湯,拌以蔥葉、生姜等佐料,色、香、味俱全,尤以鮮、香為著,入口生津,落肚口有余香。用凈化后的泥鰍拌鮮豆腐,鍋內溫度升高后,泥鰍鉆進豆腐里,吃起來又鮮又甜,別有風味。魚凍豆腐是白溪一帶人家過年必備的佳肴,它以新鮮鯉魚拌豆腐、白辣椒煮熟,冷凍后再吃,到口即化。
方法二
1.泡豆 選用豆臍(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20℃時,浸泡12~18小時;夏季水溫30℃時,浸泡6~8小時;冬季水溫5℃時,浸泡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線。浸泡時間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 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2~3次,以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決定內脂豆腐的老嫩。做老豆腐,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為6~10∶1。第1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2次調節(jié)磨漿機螺旋后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3次的加水量為40%,盡量把豆渣里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 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煮至60~70℃,放入適量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除。然后把漿煮沸騰后保持3~5分鐘。
4.冷卻 煮好的漿冷卻至35℃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 將β-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1公斤漿加24~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冷卻的豆?jié){中緩慢拌勻即可。
6.成型 將點脂后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溫20分鐘,靜置冷卻即為成品。
大家都是有吃過雞塊豆腐的,一般需要用到的是母雞,母雞的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適合孕婦哺乳期的女性使用中老年朋友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以喝湯為主,豆腐燉雞塊的制作方法比較清淡,只需要加上蔥姜味精和食鹽即可,不要加太多的調味料,顏色純白色。
菜系及功效:氣血雙補食譜 補虛養(yǎng)身食譜 術后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燉
制作材料
主料:母雞300克,豆腐(北)300克
輔料:火腿50克,油菜心25克
調料:大蔥10克,姜10克,鹽4克,味精1克,料酒10克,香油2克
制作方法
1. 將母雞洗凈剁成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撈出,用沸水沖去血水備用;
2. 將豆腐切成大片;
3. 蔥切段、姜切塊;
4. 熟火腿切成長方片;
5. 青菜心(油菜心)切成段;
6. 將鍋置于旺火上,加入清水1500克,凈母雞塊和豆腐片燒沸;
7. 用小火燉50分鐘,放入熟火腿片、青菜心段、蔥段、姜塊、精鹽、味精、料酒,燉至原料入味,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豆腐是一種十分美味且有著豐富營養(yǎng)的食物,而且豆腐還具有一定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在中醫(yī)當中,豆腐具有生津解毒的作用。要知道,豆腐這種食物是具有千年傳統(tǒng)的,如今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豆腐的種類已經變得非常多,彩色豆腐就是其中一種。那么,彩色豆腐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浸泡:
大豆表面上有很多微細皺紋,塵土和微生物附著其上,浸泡前應進行充分的清洗,經過清洗的大豆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大豆浸泡的目的是為了軟化組織結構,提高膠體分散程度,有利于蛋白質的提高,增加蛋白質的提高取率。水溫在不同溫度,浸泡大豆的時間不同,5度---24小時、10度---18小時、18度---12小時,27度---8小時。
制漿:
每斤黃豆吸水量為1—2.1斤,每斤黃豆磨出的豆?jié){約10-15斤,磨制時的加水量應為浸泡好的大豆重量的2—3倍,加水量必須穩(wěn)定均勻,豆糊應為白色,粗細均勻。豆糊的細度直接影響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出產率也有直接關系??刂扑髦陵P重要,其作用有三點:一是流水帶動大豆在磨內起潤滑作用。二是磨運轉時會發(fā)熱,加水可以起冷卻作用,防止大豆蛋白質熱變性。三是可以把被磨碎的大豆中的蛋白質溶離出來,形成良好的溶膠體。單從蛋白質的溶出角度來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
制作果蔬汁:
將選好的蔬菜或水果洗凈去皮,去蒂,切成塊狀或條狀,干果需浸泡好后,去皮打碎,加入浸泡好分別磨出帶顏色的果蔬汁。
煮漿:當進行最后一次重復碾磨時,煮漿的溫度應控制在100℃以上,保持煮沸5分鐘,使豆?jié){受熱均勻,蛋白質熱變性徹底,為點漿成形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煮漿能使抗營養(yǎng)成份因子失活,消除部分豆腥味,讓豆?jié){滅菌,煮好后可添加少量冷水降溫,使豆?jié){溫度降至75℃—85℃,即可點漿,為保障蒸煮豆?jié){過程順利進行,提高產量,在煮漿過程中需加入消泡劑,使豆?jié){能充分溶解,常用的消泡劑有硅油和脂肪酸甘油等。
濾漿、點漿:為使豆制品口感更好,通常使用100目左右的紗布進行過濾,經過過濾好的豆?jié){即可裝杯點綴制作成豆類飲品。煮好過濾后的漿,根據實際需求添加不同的果蔬口味,制作成具備各種口味各異的豆?jié){。
點漿前將煮好濾好的豆?jié){,放置10—15分鐘,降溫至75—85℃,點漿用新型凝固劑分為做老豆腐和嫩豆腐。老豆腐的制作:用凝固劑25克加入備好的豆?jié){10斤中攪拌,動作要快慢均衡。過快則漿容易點老,過慢則豆制品無法成型。嫩豆腐則直接加入凝固劑20克加入備好的豆?jié){10斤均勻攪拌即可,把點好的漿放置至凝固狀態(tài)后,即可準備壓制(凝固成型約需15分鐘左右)。壓制前的嫩豆腐制作方法,根據實際銷售添加不同的果蔬口味,制作成具備各種口味的豆腐腦。
壓制成型:
把點好的漿(即豆腐腦或豆花),用準備好的包布鋪在模具當中,不同的顏色先選出想做的色彩做鋪底,然后分層鋪好豆腐腦,鋪一層還需適當攪拌,然后包好包布放上壓板準備加壓,加壓要適當,做不同的豆制品,需要不同的壓力,根據不同的豆制品所需的力量來調整壓力,加壓時應先輕后重,切勿操之過急。壓好后(縮水約為鋪漿時體積的三分之一即壓好),打開包布放入托盤即成型。根據實際銷售,加入不同是果蔬種類,制作成風格各異,功效不同的各類果蔬豆腐。
眾所周知,雞身上的肉有很多分類,不同部位的肉吃起來口感不一樣,而且所含營養(yǎng)也不同,很多人不喜歡吃雞頭,實際上,雞頭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尤其推薦孕婦們要多吃雞頭,不僅具有補血的作用,還具有安胎的功效,雞頭吃法非常豐富,下面教大家做鹵雞頭。
第一、自制鹵雞頭的做法步驟
1
雞頭過水3min,然后放涼水里激一下。
2
鍋內放油炒香蔥段姜片。
3
放入雞頭翻炒,放調料鹽、醬油、糖(可以省的)料酒(白酒更好)炒5min。
4
倒入水沒過雞頭,大火燒開水調中火20min左右,燜著。
5
吃的時候可以放些香蔥香油,過程很簡單,夏天天熱外面的東西讓人吃的都不是很放心,喜歡吃雞頭的朋友不妨自己試試。
第二、鹵雞頭的做法
1.準備食材
2.雞頭倒入盆中解凍
3.將化凍的雞頭逐個拔去殘毛,嘴鼻都清理干凈!去掉喉管洗凈
4.鍋中加入清水燒熱,將清理好的雞頭下鍋焯水
5.撈出,用清水多沖洗幾次
6.鍋中熱油,加入冰糖炒化成糖汁
7.倒入雞頭翻炒,上色
8.加入干紅椒段
9.八角
10.姜片
11.蔥花
12.倒入清水,沒過雞頭即可
13.加入生抽
14.料酒
15.十三香
16.鹽!大火燒開轉為中小火慢燉15~20分鐘
17.大火收汁
18.加入雞精
19.再次撒入蔥花,炒勻
20.盛盤即可
第三、辣味鹵雞頭
1.把雞頭清洗干凈。
2.鍋內放油。
3.下去花椒,麻椒,干辣椒,八角,注意小火
4.放入清洗好的雞頭,煎一會,翻炒幾下。
5.加入醬油,料酒。
6.放入香葉,干辣椒提味
7.加入適量水,兩勺鹽,適量味精,燉制
8.剩少許湯時把辣椒花椒八角大概挑出。
9.收汁時不停翻炒,炒至無湯,雞頭表面微微發(fā)焦出油。
10.出鍋,裝盤。
現在在全國各地都可以吃到涼皮,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涼皮吃起來非常爽口,涼皮本質上是一種淀粉食品,是人們使用普通的小麥面粉制作而成的,雖然制作涼皮的材料很容易獲得,但是,想要做出好吃的涼皮絕對不容易,需要掌握正確的工具,更要知道相關技巧,下面介紹詳細制作方法。
涼皮做法,涼皮怎么做?
和面:涼皮制作的第一步就是和面。涼皮和面非常簡單,對面和水沒有嚴格的比例要求,不用秤面,也不用秤水,只要面能成團就行,也就是說不論面和的軟硬,對涼皮的后期品質是沒有任何要求的。一般建議和軟不和硬,因為和軟,人工的話省力氣,機器的話省機器。
醒面:面和好后是不能馬上就進行洗面的,而是要等待大概三十分鐘左右,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是常說的醒面。醒面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面團里面的面筋更具粘性,從而為下一步的分離打好基礎。醒面的時候直接捂上濕毛巾或者蓋上機器就即可。
洗面:洗面時直接加水,用手抓揉,對手法沒有什么要求。如果是機器洗面,則直接加水開動機器進行攪動,待面水有一定稠度時,進行過濾。因為洗面時會有部分面筋被攪成細碎的顆粒,這些顆粒混入涼皮中后會直接影響到涼皮的品質,比如透亮、色澤、手感、口感、彈性、筋道等,過濾的目的就是為了隔離出這些細碎的面筋顆粒,以保證涼皮品質的優(yōu)越。過濾時最好使用不銹鋼分離篩,直徑二十五公分,十八到二十目。一般洗三到五次,即可徹底分離面筋和淀粉。
沉淀:剛洗出來的面水是不能馬上用來制作涼皮的,主要是因為面水太稀,涼皮不能成型,需要進行沉淀。由于淀粉的比重比水大,所以經過幾個小時的沉淀后,淀粉下沉,和水明顯分層,這時只要把上層的清水輕輕的倒掉,就可以用下面相對粘稠的面漿制作涼皮。沉淀時只需把盛放面水的容器置于陰涼通風處即可,期間無需進行其它操作,比如換水或者給容器吹風扇等,更不用放在冰箱里,無論什么季節(jié),一律常溫下沉淀。由此可見,涼皮制作的前五步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分離面筋和淀粉。
兌漿:沉淀到位的面漿是不能直接用于涼皮制作的,而是要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置,這個處置的過程就是兌漿。兌漿在涼皮制作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卻往往被很多朋友所忽視。兌漿是距離涼皮制作最近的一道工序,所以它對涼皮品質的影響最重要,也最直接。涼皮諸多的內在品質和物理外觀,基本都是在兌漿這一步奠定的基礎比如手感、口感、色澤、透亮、柔軟、光滑、彈性、筋道等,兌漿在涼皮制作中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話進行概括,即如果沒有正確而合理的兌漿,就沒有涼皮品質的保障。
兌漿時主要操作的就是把握面漿的稀稠,因為沉淀的時間不同,面漿的稀稠就有差異,比如沉淀三個小時和沉淀五六個小時的面漿的稀稠肯定是不一樣的,而面漿的稀稠,直接決定了涼皮的柔軟度,面漿稀則涼皮軟,面漿稠則涼皮硬,就涼皮而言,其柔軟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標志,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所以面漿的稀稠必須合理而準確,一般面漿的稀稠也季節(jié)有關,總體說,夏天要求面漿稀,冬天要求面漿稠,但不論是夏天的稀,還是冬天的稠,最終體現在涼皮上,其柔軟度都是始終如一的。面漿的稀稠(也就是密度),最好用密度儀進行測量,夏天要求十四到十五,冬天要求十八到十九。如果沒有密度儀時,可以按重量比例進行調整,根據沉淀的時間,來確定每斤面漿的加水比例也能做到恰到好處。
制作:制作是涼皮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在涼皮的整個制作過程中起著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既是前期工作的最終體現,又為后期的品質及完美銷售創(chuàng)造著條件。如果前面的工作沒有做好,那么在制作這里不論怎么努力,也是做不出好的產品的,反之如果前面的工作做的很好,但制作這里沒有把握好的話就一定會前功盡棄,實際上只要前面的工作做好了,在制作這里做出好涼皮其實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具體方法:
取面漿適量,倒入模具(涼皮羅或者不銹鋼盆),搖勻(否則涼皮薄厚不均勻)后,置入開水鍋里,蓋上鍋蓋,繼續(xù)燒火,等涼皮表面鼓起打泡后(一般二分鐘左右),涼皮出鍋,刷油、揭皮、碼放即可。
要點:涼皮出鍋時,表面必須鼓起氣泡,氣泡是衡量涼皮是否做好的唯一一個判斷標準,如果沒有氣泡即出鍋,則涼皮制作宣告失敗。制作出來的涼皮最好裝入塑料袋保存銷售。
龍須糖又稱為龍須酥,這是一道非常傳統(tǒng)的小吃,這道小吃外觀看起來潔白綿密,而且有非常細的絲,就像龍須一樣,所以人們將其稱為龍須糖,制作龍須糖需要準備小麥面粉、麥芽糖等原料,制作出來的龍須糖營養(yǎng)豐富,層次非常清晰,吃起來回味甘甜,下面為大家介紹龍須糖的制作方法。
第一、龍須糖制作方法
原料:熬好的麥芽糖一塊,炒米粉適量。
餡料:花生酥、芝麻、椰蓉等各適量。
做法:
1、把麥芽糖放在干凈的小盆里,坐在熱水鍋中慢慢化開,讓麥芽糖變軟。
2、將變軟的麥芽糖取出,放在案子上反復揉搓,像和面一樣。然后搓成細條粘淀粉,折疊重復拉。
3、把麥芽糖先拉細,上下一拉,很像做拉面一樣的,一次又一次的拉,卷,拉。拉了n多次后,這麥芽糖顏色開始變淡了。
4、再把麥芽糖做成一個圓形,開始在炒米粉里拉呀拉,這里就是制作龍須糖的關鍵所在了,需要一定的技巧,要經過專業(yè)訓練以后才能把蜜糖拉得如同發(fā)絲般細,入口即化。
5、拉一會灑上點炒米粉,再拉。經過一番拉制,麥芽糖會慢慢的變成細絲般的糖龍須。
6、然后拿出一小把糖龍須,放上花生酥,芝麻,椰蓉等拌好的餡料。卷包起來就是一個個外面千層糖絲,里面香酥脆的龍須糖。
第二、歷史
據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傳民間二千余年了。正德皇帝游民間時,發(fā)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當時稱之為“銀絲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因而對此物產生好感,于是下旨帶回宮中,并取名為“龍須糖”、也被稱為“龍須卷”及后再傳入民間,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龍須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一直為皇帝御用點心,直至雍正年間,龍須酥才名聲大震。相傳,一日雍正皇帝設滿漢全席,宴請文武百官。當御廚現場制作該酥時,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嫻熟,似游龍舞鳳,手中糖絲雪白、纖細,如祥龍之須,遂龍顏大悅,賞賜眾嬪妃臣子,并特封此糖為“龍須酥”,自此,龍須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
第三、龍須糖教程做法制作方法
熬糖麥芽糖和白糖熬制,中火至顏色發(fā)黃,絲入水成型。后倒出!
龍須糖和龍須酥不一樣。
龍須糖麥芽糖熬制,口感軟綿,愛化些。
龍須酥麥芽糖加配料??诟兴执唷Y|期長。
承熱取一塊。放在面粉盆里。揉搓拉絲,反復倒8字!要快速!
反復拉。不斷埋粉!
待細如發(fā)絲,停止拉!
好剛做好的龍須酥就是酥的,一捏就碎,入口即化!口感很好!甜酥加上芝麻香花生脆。
手法很重要,不管手里拉還是盆里拉都要勻,熟練很重要。
山楂是大家熟知的一種果實,這種果實在國內的分布很廣,尤其在山東、浙江、內蒙古以及河南等地區(qū)產量都很高,平時吃一些山楂是有好處的,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特別適合吃山楂,另外吃山楂還可以健脾開胃等等,如果喜歡吃山楂罐頭的話,可以按照下列方法做來吃。
山楂罐頭的制作方法:
秋天了,是豐收的季節(jié)。山楂是大家喜愛的果實,它的酸酸甜甜讓每個人很難忘。就因為家有一顆山楂樹就查查了它的功效與用途很多哦,吃了對身體益處多多。山楂樹很能結果,山楂果太多了也很上愁。放時間長了怕壞了。就學了學山楂儲存的方法,也顯擺顯擺它的做法。味道也很嗨!
首先把山楂,洗凈。在用筷子在山楂尾部穿過,再用小勺把里面的山楂籽一個一個掏出。有點麻煩,要有點耐心。
先把冰糖白糖以自己的口味定,愛吃甜的多放些,不愛吃甜的少放些。水也適量,放入鍋里用中火煮開。
等水煮開了,再轉小火。糖水稍微粘稠些,就把洗好的山楂也放入鍋里。
山楂稍微煮一下,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山楂會煮列口,顏色也不好看,火大了。山楂煮兩三分鐘就好了關火。
等山楂和糖水都涼了,找個干凈的瓶子裝進去,封上口。就可以儲存了。什么時候想吃,就拿出來和家人·朋友·同事享受美食。簡單又方便!
原料:山楂做法:1一斤山楂,然后清洗干凈,把山楂核用筷子捅出2備冰糖一袋,導入煮過里面一些水,按想做多少湯來放,不可以放入過多的水,然后等3水燒開后把半袋冰糖倒入鍋中,等待融化。4冰糖融開,將山楂放入鍋中煮,煮致粘稠即可5程序全部做完,讓鍋冷卻,把做好的山楂裝進玻璃瓶里面,冷藏冰箱里面,第二天即可吃到美味的山楂罐頭了。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喝過櫻花酒,這并不是一種普通的酒,而是一種藥酒,這種藥酒有很多好處,比如具有解除疲勞的作用,現在的人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經常會感覺到身心疲勞,這時候可以適當喝一些櫻花酒,具有很好的療效,另外還可以治療蕁麻疹等等,下面是櫻花酒的制作方法。
櫻花酒的制作方法:
櫻花酒是一種藥酒,主要材料有櫻花、砂糖等。
材料:
櫻花100克,砂糖50克,白酒720毫升。
做法:
(1)、櫻花以芳香濃郁的重瓣櫻花最好,不要等到盛開,要在花開到七八成時采摘。
(2)、將連蒂采回的櫻花沖洗一下,瀝干水分。
(3)、將準備好的櫻花置于容器中,加入砂糖和白酒密封保存。
(4)、2個月后將櫻花取出,酒用布過濾后移裝到另一容器中。3個月后即可開始飲用。
櫻花花色幽香艷麗,枝葉繁茂,具有嫩膚、增亮膚色的作用,是護膚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櫻花入酒也是充分利用其藥用價值,櫻花酒有解除疲勞、增進食欲、強身健體的功效。櫻花酒怎么做?接下來小編為介紹櫻花酒的做法。
一、櫻花酒的做法一
材料:櫻花100g,砂糖50g,白酒720ml。
櫻花酒的做法步驟如下:
(1)櫻花以芳香濃郁的重瓣櫻花好,要在花開到七八成時采摘。
(2)將連蒂采回的櫻花沖洗一下,瀝干水分。
(3)將準備好的櫻花置于容器中,加入砂糖和白酒密封保存。
(4)2個月后將櫻花取出,酒用布過濾后移裝到另一容器中。3個月后即可開始飲用。
二、櫻花酒的做法二
材料:帶梗關山櫻200g、冰糖100g、白酒(清香型)1500ml
櫻花酒的做法步驟如下:
(1)帶梗關山櫻摘取七分開的花苞,流水沖洗凈雜質,用鹽水浸泡十分鐘后沖洗并晾干。
(2)大塊冰糖研碎,或直接用單晶冰糖。
(3)將晾干的櫻花一層糖一層花碼在無水無油干凈的容器中。
(4)倒入白酒,密封,放置兩個月后濾掉櫻花殘渣,三個月后就可飲用。
三、櫻花酒的做法三
材料:蘋果一個,櫻花,酒,冰糖適量櫻花酒的做法步驟如下:將蘋果切片,加入櫻花、冰糖適量,然后倒入白酒,淹沒材料,兩個月后過濾裝瓶。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毛豆腐的制作方法步驟是什么?》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angshenggaofangzhizuofangfa/">養(yǎng)生膏方制作方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