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用什么養(yǎng)生方法
2020-12-19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的體內濕氣太重的話,是很容易導致人出現(xiàn)困倦的,而且還會影響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每一個人的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居住的環(huán)境也不同,大多數(shù)人的工作性質也是不同的,進而體內濕氣的嚴重程度也是不同的,那濕氣重用什么泡水喝呢?
濕氣重用什么泡水喝
花茶
無論是皮膚、頭發(fā)愛出油,還是手腳冰涼、排便粘稠等問題,所有這些都是體內濕氣作怪。玉米須和決明子泡茶,是祛濕去油的黃金搭配,每天飲兩杯,可以清腸毒、去濕氣,還能解決便秘問題,讓你告別面部、頭發(fā)油膩問題。此茶由陳皮、山楂、菊花、決明子、玉米須、烏梅組成,看得見的食材,看得見的配方,健康安全,飲用放心。
薏米祛濕茶
這個祛濕茶由赤小豆,薏米,芡實,玫瑰花,紅棗,蒲公英組成,每一種材料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再通過科學搭配,采用透氣濾紙茶包制作而成,沖泡簡單,飲用方便,赤小豆和薏米自古以來就是祛濕的黃金搭檔,無論是煮粥還是泡茶,祛濕
更多>>在治療濕氣重的過程中,治療方法很多,比如拔火罐,針灸等。但是最為重要的當然是在徹底治好之前不要讓其復發(fā),那么就有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就是在治療的過程中該注意些什么。
用藥注意
一般的時候不要選擇西藥,治療濕氣重,中藥為最佳,另外服用中藥時要注意此中藥忌哪些食物。
西瓜
雖然西瓜清涼可口,在正夏天的時候也是非常的便宜,是炎炎下熱最佳的水果。但是如果你體內的濕氣重,還是和西瓜揮揮手告別吧,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食而導致終生的后悔,畢竟西瓜是一種濕氣非常重的水果,吃過之后更容易將你體內的濕氣聚集起來,更難排出。
香瓜
與西瓜同理,香瓜也是夏天避暑必備的食物,但是由于香瓜濕氣也非常的重,并且也會將體內的濕氣聚集到一堆,所以千萬要注意少飲食香瓜或不飲食香瓜。
黃瓜
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蔬菜,清涼,沾大醬吃尤為可口,但若是你體內的濕氣過重,還是不要吃了,因為黃瓜是一種濕性蔬菜,吃多了會加重體內的濕氣的。如果
更多>>正式進入三伏天,此節(jié)氣不僅外界溫度高而且多雨,高溫多雨就會濕邪過盛。說起濕氣重傷人,很多人并不會加以重視,覺得自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其實這只是你不了解,但不代表你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對照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癥狀:1、精神不振、時感疲倦、困倦、胸悶;2、食欲不振、胃部常有脹氣;3、晨起眼皮腫脹,排便不盡、稀爛;4、臉色暗沉、舌苔厚膩、舌邊緣有明顯齒痕;5、短期內體重有很明顯的增加。如果你出現(xiàn)上述幾個狀況,就證明已經有濕邪侵入你的體內,重視護脾,才能有效對抗?jié)裥暗那忠u。那么就趕緊跟著我們一起健脾祛濕吧!
1、運動祛濕法
夏天運動不僅有強身健體、釋放壓力的功效,還能加快濕氣的排出,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huán),增強體內水分代謝。但要注意的是運動完的人不要立即吹空調、風扇等,這樣只會讓你的濕氣無法排出,易患關節(jié)炎。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
更多>>眼袋太重是讓很多女性發(fā)愁的事情了,女人是最怕衰老的,尤其是每次照鏡子的時候,害怕看到自己臉上一道一道的皺紋,害怕自己臉上因為年歲增大,導致的皮膚下垂等問題的出現(xiàn)。那么女性眼袋重怎么辦?女性眼袋大用什么方法能夠快速消除?其實,女性除了護膚品之外,還可以用一些小偏方或者小技巧來改善。
女人眼袋重用什么方法快速消除
眼袋重是女性常見的臉部肌膚問題,對于這種情況,需要合理的護理,不然的話,長期下去,眼袋會越來越重,非常顯老。眼睛是我們臉部最重要的一個部位,但也是最脆弱的部位,不管是年齡的增長還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眼部出現(xiàn)眼袋。眼袋問題如何解決?必須要用正確的辦法來消除。
女人如何消除眼袋
一、起床后按摩:眼袋重讓人非常心煩,那么在這時候,用什么方法調理呢?女性朋友可以在起床之后是去眼袋和黑眼圈的最佳時機,洗干凈面部以后,用雙手做順時針方向打圈,按摩眼部周圍的肌膚,大概按摩五分鐘即可???/p> 更多>>
疥瘡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如果不幸患上疥瘡一定要和家人隔離開來,否則容易傳染給其他人,得了疥瘡一定要積極治療,不然會瘙癢加重,嚴重的影響生活和工作,一般如果是初期的疥瘡,可用硫磺皂洗澡,如果比較嚴重的疥瘡就需要用藥治療,那疥瘡嚴重用什么藥最好?
疥瘡結節(jié)就是再得了疥瘡之后沒有馬上到醫(yī)院進行治療,疥瘡惡化嚴重后所產生的一種后果。相對于疥瘡而言疥瘡結節(jié)是個頭上要更大一些,而且質地更堅硬。當然治療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疥瘡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殺蟲就可以,只要用硫磺軟膏就能夠達到很好的療效,但是疥瘡結節(jié)如果在用治療疥瘡的藥物那么絲毫沒有作用。而且有些疥瘡結節(jié)非常頑固。一般的藥物對他都沒有作用。
所以治療疥瘡結節(jié)所使用的藥物必須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否則的話沒有效那現(xiàn)在比較常用的治療疥瘡結節(jié)的藥物有膚輕松,去炎松,復方康納樂優(yōu)卓爾等地。如果這些藥物都沒有作用的話,那只能用冷凍法和局封法。
注意事項:
得
更多>>肝火旺濕熱重用什么泡腳
1、肝火旺濕熱重用什么泡腳
肝火旺濕熱重的情況一般就用普通的熱水泡腳,再加入少許艾葉和姜片就可以了。濕濁之氣正常應該是走下焦排出去的,但是愛著急應酬多的人,濕邪它往上面去了,出現(xiàn)一些口臭口苦等現(xiàn)象,泡腳就是引導身體把濕濁之氣往下排,讓上去的邪火下來,泡腳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加速肝中血液流速。堅持泡腳一段時間,這個濕熱下來了,頭就會感覺清明,口氣也沒有了,嘴巴也不苦了。
除了去肝火,除濕熱,用熱水泡腳,降低局部肌張力,而且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中醫(y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
2、濕熱重的具體表現(xiàn)
如果是屬于濕熱重的患者,那么體型不是偏胖就是偏瘦。另外,也經常表現(xiàn)出蓬頭垢面、滿臉油光,身體中也更加容易出現(xiàn)痤瘡還有粉刺。平時也常感覺到口干以及口苦,眼睛也會出現(xiàn)赤紅的情
更多>>1、2020春季養(yǎng)生袪濕氣的方法:戒煙酒
吸煙喝酒是加重“濕毒”的重要因素。從中醫(yī)上來講,酒助濕邪,煙酒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2、2020春季養(yǎng)生袪濕氣的方法:睡足覺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睡不夠容易脾虛,進而引起水濕停滯。最好每天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保證6~8小時睡眠。
3、2020春季養(yǎng)生袪濕氣的方法:吃清淡
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并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癥反應和濕氣。最好堅持適量、均衡飲食。
4、2020春季養(yǎng)生袪濕氣的方法:食療法
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白菜干茶樹菇扁豆薏米湯
更多>>體內濕氣的運化,要依靠脾來進行,因此,健脾化濕的食物都在可選之列。比如,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此外,紅豆可以煮粥;綠豆可以熬湯;冬瓜適合略有水腫的人;荷葉能生脾胃陽氣,建議買些新鮮荷葉,在粥快煮開時放入,燜一會兒即可食用。喜歡喝茶的人,到中藥店買些藿香、佩蘭、蒼術泡茶,同樣有祛濕之效。
吃姜也是化解體內濕氣的一種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濕功效,可將其帶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滾開的水中,待幾分鐘后就可飲用了。如果覺得生姜水味道難以下咽,還可加入一些紅糖調味,對于畏寒痛經的人尤其有好處。值得提醒的是,僅在做菜中放入生姜調味,是無法起到化濕作用的;辣椒雖然也能開胃助消化,但在祛濕方面卻功效一般。
健脾化濕的同時,更需要減少內濕形成。因此,肥甘厚味的油膩食物,西瓜等涼性水果、冰品等生冷食物都應少吃。在烹飪生菜、大白菜、苦瓜等涼性蔬菜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其寒涼性質。
更多>>濕氣是中醫(yī)理論中的一種說法,在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濕氣重,當人體內濕氣重的時候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濕氣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尤其是當濕氣和寒氣同時侵入身體的時候對身體的危害會更加巨大,想要身體健康可以在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去除體內濕氣的食物,有一些小方法對去除體內濕氣也很有效果。
芹菜湯:
芹菜250g,煎湯,吃菜飲湯,連續(xù)服用。
蒼耳子防風紅糖煎:
蒼耳子60g,防風60g,紅糖25g。將蒼耳子、防風加水濃煎熬膏,加紅糖,每次二湯匙,開水沖服。
綠豆苡米海帶湯:
綠豆凹g,苡米30g,海帶20g,水煎,加紅糖適量服。每日1-2次。
白菜根湯:
白菜根200g,銀花20g,紫背浮萍20g,土茯20g,水煎,加適量紅糖調服,每日1-2次。
白菜蘿卜湯:
新鮮白菜100g,胡蘿卜100g,蜂蜜20毫升。將白菜、胡蘿卜洗凈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后加菜,煮5分鐘即可食用,飲湯時加
更多>>排掉體內濕氣究竟可以用什么方法,這是很多患者首要考慮的問題。首先,值得選擇的方法就是利用藥物趕走濕氣,只不過一些藥物的藥效不是很強力,需要一定的時間。其次,僅采用運動等輔助治療方法,效果勢必不會太理想。那么問題來了,排體內濕氣最好的方法都有哪些?
推薦大家食用:徽瓊散,這款祛濕食療方子大有來頭,是來源于宋代《和劑局方》的,徽瓊散的配方是:冬白術(炒),薏苡仁(煅),白茯苓,白扁豆、桑白皮組成。大家都知道吃徽瓊散可以祛濕,卻不知道原料要細火炒過,祛除原料中的寒濕成分效果才好,而且一定要搭配冬白術和桑白皮一起,后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薏米,山藥之類的熬粥喝,只是并不知道這個偏方來歷。
腸胃系統(tǒng)關系到營養(yǎng)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fā)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fā)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