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氣養(yǎng)生方法
2020-12-18人體之氣,因分布和作用的不同,就有各種名稱。如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分別叫作營氣和衛(wèi)氣;充養(yǎng)臟腑的氣叫作臟腑之氣,如胃氣、肺氣、腎氣等。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之氣是運行不息的,一定的運行方向,而且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反之,則為病態(tài)表現(xiàn)。
肺主呼吸,腎主納氣,保持呼吸通暢和水道通調(diào);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維持正常的消化吸收。
一、 補氣四法
1 培補中氣法
用于精神疲乏,面色萎黃,懶言音低,四肢無力,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癥。
藥物:黨參、黃芪、蓮米、扁豆、山楂、茯苓、白術、山藥、神曲、甘草。
2 補氣固表法
用于表虛多汗,汗出惡風,容易感冒等癥。
藥物:黃芪、白術、浮小麥、棗仁、麻黃根、防風、牡蠣、桔梗、甘草。
3 補養(yǎng)肺氣法
用于肺痿久嗽,音低,音怯,呼吸氣短等癥。 藥物:黃芪、山藥、冬蟲夏草、尖貝母、百合、北五味、麥冬、炙甘草、木蝴蝶。
4 溫補腎氣法
用于四肢不溫,畏冷,吸氣
更多>>腎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對于人體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如果腎臟出現(xiàn)問題,不僅身體上會出現(xiàn)異常的癥狀,同時還會誘發(fā)一些比較麻煩的疾病,對于男性來說,腎臟不好,還會影響到性能力,導致婚姻生活出現(xiàn)裂痕。那么,腎氣不固到底怎么調(diào)理呢?
1、腎氣不固癥怎么治療呢
1.1、內(nèi)服方藥
金瑣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實、蓮須各60克,酥炙龍骨、煅牡蠣各30克,蓮肉煮粉糊為丸,或按用量比例做湯劑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虛衰,精關不固者。
鞏堤丸加減:熟地黃60克、菟絲子(酒煮)60克、白術(炒)60克、北五味子、益智仁(酒炒)、破故紙(酒炒)、制附子、茯苓、炒家韭子各30克,以山藥糊為丸。每日3次,每次6克。或按原方用量比例減量水煎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不固,水泉不止者。
壽胎丸:桑寄生15克、續(xù)斷10克、菟絲子15克、阿膠10克,以水煎湯服用。本方適用于腎虛而胎動不固者。
1.2、外敷藥物
甘
更多>>腎氣不固會出現(xiàn)遺精,早泄,尿頻,特別是夜尿增多的現(xiàn)象是很明顯的,特別是男性朋友會很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很多的時候都是因為性生活不節(jié)儉,過度的性生活才會引起的腎氣不固的現(xiàn)象,女性出現(xiàn)腎氣不固的現(xiàn)象也會容易引起流產(chǎn)的現(xiàn)象,大家可以了解一些腎氣不固的偏方治療。
偏方(一)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1)金瑣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實、蓮須各60克,酥炙龍骨、煅牡蠣各30克,蓮肉煮粉糊為丸,或按用量比例做湯劑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虛衰,精關不固者。(2)鞏堤丸加減:熟地黃60克、菟絲子(酒煮)60克、白術(炒) 60克、北五味子、益智仁(酒炒)、破故紙(酒炒)、制附子、茯苓、炒家韭子各30克,以山藥糊為丸。每日3次,每次6克?;虬丛接昧勘壤郎p量水煎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不固,水泉不止者。(3)壽胎丸:桑寄生15克、續(xù)斷10克、菟絲子15克、阿膠10克,以水煎湯服用。本方適用于腎虛而胎動不固者。
2.加減
更多>>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固氣湯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人參1兩,白術5錢(土炒),大熟地5錢(9蒸),當歸3錢(酒洗),白茯苓2錢,甘草1錢,杜仲3錢(炒黑),山萸肉2錢(蒸),遠志1錢(去心),五味子10粒(炒)。
【功能主治】少婦甫娠三月,行房不慎,致傷元氣,血崩胎墮。
【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血止,10劑痊愈。
【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上
【處方】烏藥(銼)2兩半,沉香2兩半,赤茯苓(去黑皮)2兩半,麥蘗(炒)2兩半,枳殼(去瓤,麩炒)2兩半,黃耆(銼)2兩半,木香2兩半,甘草(炙)2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氣喘滿,痞脹氣促。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少許,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七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固氣湯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固氣湯是由哪幾種中
更多>>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固氣丸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天雄 菟絲子 五味子 龍骨各45克 桑螵蛸 山茱萸 干姜 巴戟各30克 韭子60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清精自下。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別名】乳香豆蔻丸
【處方】絕大肉豆蔻1枚,滴乳香1塊。
【制法】將肉豆蔻劈開,填入乳香,外用酵面裹,慢火煨,侯面熟為度,去面不用;將肉豆蔻、乳香同研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怯,泄瀉腹痛。
【用法用量】乳香豆蔻丸(《衛(wèi)生總微》卷十)。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九衛(wèi)生方》
上文所說的關于固氣丸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
更多>>導讀:在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防病理論中,歷來非常重視腰部的保健和鍛煉,素有腰為
在我國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防病理論中,歷來非常重視腰部的保健和鍛煉,素有腰為腎之府的說法。自古以來,鍛煉腰部的方法有很多,大多是通過松胯、轉腰、俯仰等運動,來疏通腰部的氣血運行,起到健腎強腰的作用。下面是幾種效果可靠又可隨時隨地鍛煉的方法。
前屈后伸兩腿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然后穩(wěn)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轉胯回旋兩腿開立,稍寬于肩,雙手叉腰,調(diào)勻呼吸。以腰為中軸,胯先按順時針方向,作水平旋轉運動,然后再按逆時針方向作同樣的轉動,速度由慢到快,旋轉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復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狀態(tài),腰隨胯的旋轉而動,身體不要過分地前仰后合。
交替叩擊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腿微彎曲,兩臂自然下垂,雙于半握拳。先向左轉腰,再向右轉腰。與此同時,兩臂隨腰部的左右轉動而
更多>>開元固氣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西黨參4兩,上綿耆(炙)4兩,焦白術4兩,川楝肉(鹽酒炒)4兩,蛀青皮4兩,當歸身(酒炒)4兩,小茴香(鹽水炒)3兩,上官桂3兩,赤芍3兩,白芍3兩,軟柴胡(醋炒)1兩5錢,肥升麻1兩5錢,大熟地5兩,炙甘草2兩,新會皮2兩,青木香2兩,橘核2兩。
【功能主治】各種疝氣。
【用法用量】上各為末,煉蜜為丸。每服4錢,淡酒送下。
【摘錄】《古方匯精》卷一
【處方】新鮮地骨皮(即枸杞子根)4兩,生姜4兩。
【制法】共搗如泥,以絹包于囊上。
【功能主治】各種疝氣初起,寒熱疼痛,如欲成囊癰者。
【用法用量】其癢異常,一夕即消,永不再發(fā)。
【摘錄】《集驗良方拔萃》卷二
上文就是對開元固氣丸的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
更多>>腎虛,腎氣不固,在中醫(yī)科是比較常見的病,腎氣不固產(chǎn)生的原因是和人們的體質(zhì)、受涼和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它的一些表現(xiàn)為腰膝酸軟、頭暈乏力多汗等不適。所以平常人們一定要注意作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那么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腎氣不固吃什么中成藥。
建議你注意休息,增加營養(yǎng),應用腎寶合劑進行調(diào)理,飲食上多食用羊肉、韭菜等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diào)理等。
手腎氣虧虛,會出現(xiàn)乏力,腰酸,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建議:1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認識,積極煅煉身體,提高體質(zhì)。2可口服六味地黃丸或腎氣丸,或在中醫(yī)師指導下湯藥調(diào)理。
腎精虧損造成的,說明您已經(jīng)過度的調(diào)腎氣,腎氣已經(jīng)虧損。應該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手淫。注意休息,適當運動,或者吃點補腎的中藥,這樣好的更快些,比如六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如果想效果快一點,那應該湯藥的勁更大,祝您早日康復。
腎虛,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的區(qū)別在于,如果是把腎
更多>>腎氣不固癥怎么治療
1、腎氣不固癥怎么治療呢
1.1、內(nèi)服方藥
金瑣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實、蓮須各60克,酥炙龍骨、煅牡蠣各30克,蓮肉煮粉糊為丸,或按用量比例做湯劑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虛衰,精關不固者。
鞏堤丸加減:熟地黃60克、菟絲子(酒煮)60克、白術(炒) 60克、北五味子、益智仁(酒炒)、破故紙(酒炒)、制附子、茯苓、炒家韭子各30克,以山藥糊為丸。每日3次,每次6克。或按原方用量比例減量水煎服用。本方適用于腎氣不固,水泉不止者。
壽胎丸:桑寄生15克、續(xù)斷10克、菟絲子15克、阿膠10克,以水煎湯服用。本方適用于腎虛而胎動不固者。
1.2、外敷藥物
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術20克水煎濃縮后,加白礬粉10克、硫磺粉50克,烘干研細末。每次用5克,以大蒜鹽水調(diào)糊敷臍,2~5天換藥一次。
蔥白7個、硫磺10克共搗成泥,每晚睡的敷臍
更多>>腎性水腫首先發(fā)生在組織疏松部位,如晨起時發(fā)現(xiàn)眼瞼和面部水腫,然后發(fā)展至足踝、下肢,嚴重時波及全身,甚至出現(xiàn)胸水、腹水等,是由慢性腎小球腎炎及慢性腎功能不全所導致的一類病證。
臨床案例
劉先生,男,47歲,保安員。
主訴:反復雙下肢及面部水腫3月余。
中醫(yī)診斷:腎氣虛衰(脾腎氣虛,濕熱瘀阻)
西醫(yī)診斷:慢性腎炎綜合征,腎性高血壓,高尿酸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
方藥:針對劉先生的情況,以補脾益腎,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治則,方選參芪地黃湯合水陸二仙丹加減:熟地20克,山茱萸20克,山藥20克,丹皮15克,茯苓20克,澤瀉20克,黃芪50克,黨參20克,芡實20克,金櫻子20克,丹參30克,薏苡仁30克,白茅根30克,車前草20克,七劑,水煎,分早晚兩次服。囑咐患者平時低鹽飲食,低嘌呤飲食,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及熬夜。
服用7劑后,患者水腫、腰酸乏力及大便黏膩減輕,食欲改善。治療6個月后,患者病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