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秋季去燥去火
葡萄干養(yǎng)生。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四季養(yǎng)生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秋季去燥去火”,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蹄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而且還可以有滋補氣血的作用,馬蹄一般煮水或者是煲湯都是不錯的選擇,適合秋季食用,清熱去火潤燥,來看看這道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的做法,可以補氣養(yǎng)血。
甘蔗馬蹄燉葡萄干
甘蔗馬蹄燉葡萄干所需材料
主要食材甘蔗、馬蹄、葡萄干、白糖
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的做法
1、馬蹄去皮洗凈,切小塊;甘蔗去皮斬段。
2、鍋中注水,依次下甘蔗、馬蹄、葡萄干、攪勻。煮沸后小火煮約15分鐘。
3、加入適量白糖攪勻,煮至白糖完全溶化后盛入湯盅即可。
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的功效與作用
秋冬季節(jié)人容易口干舌燥和上火,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甜而不膩,具有生津止渴,甘涼滋潤的功效,可緩解干燥不適感。甘蔗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滋陰潤燥、下氣、解酒的功效。馬蹄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消食除脹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功效。這樣相互搭配的話可以有滋陰潤燥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滋補氣血,對于腸胃不好啊或者是容易上火,氣血不足的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還可以促進代謝,去燥消暑。
甘蔗馬蹄燉葡萄干的做法,大家是否學會了呢,其實利用上面的這些原料和方法就可以輕松的吃到美味的甘蔗馬蹄燉葡萄干了哦,大家不妨動起手來吧,可以有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清熱解毒秋季去燥去火補氣血,而且還可以起到保健養(yǎng)生的功效。
相關(guān)推薦
春天里來百花香,就是氣候惹人煩。春天氣候干燥,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外感六淫邪氣的風邪在春天是主氣的?!贝禾於囡L加上很多人飲食習慣的不健康就很容易使人體產(chǎn)生春燥的反應(yīng)。
春燥主要表現(xiàn)為口干、舌干、咽干、皮膚干等。而且春燥又分為溫燥與涼燥,溫燥是出現(xiàn)在初春時期,會有口干嗆咳、痰黏不易咳出或者痰中帶血等癥狀。涼燥則在初春之后,主要表現(xiàn)少痰或無痰、鼻炎干燥、咽喉癢等。兩者表現(xiàn)有所區(qū)別。
中醫(yī)還認為:“燥與火在程度上是有所區(qū)別的,燥為火之漸,火為燥之極?!币簿褪钦f如果春燥沒有壓制,就很容易上火。上火則主要表現(xiàn)為:長痘、口腔潰瘍、容易暴躁發(fā)脾氣等。
去燥妙招
蜂蜜水
解決溫燥涼燥皆可?!侗静菥V目》中記載:蜂蜜具有清熱解毒滋燥之功效。春天易生內(nèi)燥。蜂蜜潤腸通便,可將體內(nèi)燥氣及時排泄。
溫馨提示:蜂蜜水中含有大量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得采用此方法去除春燥。
五汁飲
材料:大鴨梨1個、甘蔗1節(jié)、荸薺10枚、白蘿卜100克、鮮蘆根20克。
制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陶罐內(nèi)煮開,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清熱、生津。適用于發(fā)熱口喝、咽干口燥。任何人群皆可食用。
去火妙招
桑菊茶
桑葉菊花泡茶飲。桑葉有疏風清熱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兩者組合是春日養(yǎng)肝去火之首選。
很多女性都喜歡吃葡萄干,其實普通干不僅只是一種零食,葡萄干也是有很多功效的,女性吃葡萄干有哪些好處呢?怎么吃葡萄干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1、幫助消化
葡萄干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葡萄干中含有酒石酸,可幫助胃腸道消化。
2、保健作用
葡萄干能降低膽固醇,防止血栓形成,預(yù)防心血管疾病。它還含有類黃酮成分,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抗衰老。
3、補血
葡萄干含鐵豐富。許多女性常有臉色蒼白、手腳冰涼的癥狀,這有可能是輕度貧血的表現(xiàn),每天一把葡萄干就可以輔助改善這一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葡萄干的含鐵量是新鮮葡萄的15倍,另外葡萄干還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和氨基酸,是體虛貧血者的佳品。
葡萄干的含鐵量是新鮮葡萄的15倍,另外葡萄干還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和氨基酸,是體虛貧血者的佳品。每天吃一把葡萄干,30~40克,堅持15天,對改善體虛貧血有一定作用。不過,葡萄干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1、2020秋季怎樣防燥去火
1.1、多喝水
上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天氣干燥造成,這個時候,補水尤為重要,要多喝水,每天正常的飲水量要維持在2升左右。除了多喝水,可以用加濕器增加所處的環(huán)境濕度,這樣也能保持自身皮膚的水潤。
1.2、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食用一些辛辣高熱量并且油膩的食物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出現(xiàn)上火的情況后,則更要忌嘴,這些不能再碰,飲食應(yīng)以清淡為主,如果嘴巴內(nèi)因上火而長泡了,可以喝粥或者喝湯來代替米飯。
2、2020秋季防燥去火吃什么好
2.1、芝麻
大家可能很奇怪!很疑惑!為什么芝麻可以去除燥邪,保護我們的身體呢?其實這和芝麻之中所包含的物質(zhì)不無關(guān)系,而且芝麻其實還是一味中藥,大家都沒有想到吧!
2.2、銀耳
銀耳的大名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的,銀耳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已經(jīng)屬于一種較為高端的食物了,大家都知道銀耳和血益氣的功效,但是銀耳一個主要的功效想必會被不多的朋友所忽視,其實銀耳的主要功效就是:益氣清腸、滋陰潤肺,對于2020秋季這個季節(jié)來說,天氣干燥,天地之間的燥邪上升,很容易的就會導(dǎo)致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
3、2020秋季防燥去火有哪些食譜
3.1、玉面湯
玉竹20克,西洋參6克,百合20克,白芷10克水煎服,不僅養(yǎng)陰清燥,而且還有潤膚增白之功效。
3.2、百參膏
百合100克,西洋參20克,均磨粉,蜂蜜500克,一并放入鍋內(nèi),煎沸即可,存入冰箱,服時取用,一日兩次、一次兩勺。具有滋陰生津,潤膚之功效。
3.3、參麥茶
西洋參2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濾汁,加蜂蜜適量代茶飲。具有滋陰生津,潤燥之功效。
3.4、沙參豬肺湯
沙參16克,玉竹16克、豬肺1副,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燉1.5一2小時,加食鹽、蔥調(diào)味即可。具有滋陰補肺,潤膚之功效。
2020秋季防燥去火的重要性
2020秋季防燥,要以養(yǎng)陰清燥、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在吃方面,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百合、杏仁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堅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應(yīng)適當向能養(yǎng)陰、生津、性味甘潤的食品傾斜。
具體說來,一是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類,如麥片、黃小米、玉米、綠豆、白蕓豆等;二是當季的蔬果類,如蘿卜、綠葉蔬菜、芋頭、南瓜、黃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棗、荸薺等;三是滋陰潤燥的葷食類,如鴨肉、河魚、河蝦等;四是可適當飲食進補,一來可補充2020夏季耗損,二來可為抵御寒冬奠定基礎(chǔ)。
但進食不可隨意,宜采取清補、單補之法,從緩、從少、從素,不宜過多過猛,切忌突然大補。在飲食上還應(yīng)注意暖腹,慎食生冷之品,故西瓜、香瓜、菜瓜等宜適量少食。
2020秋季防燥去火有哪些誤區(qū)
1、不分虛實
進補,中醫(yī)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癥又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對癥服藥才能補氣益血,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更不要說是補身體了。
2、進補過燥
2020秋季,氣候開始干燥,人容易出現(xiàn)口干咽燥,聲音嘶啞等一系列癥狀,俗稱“秋燥癥”。所以在2020秋季要特別注意養(yǎng)陰潤肺。這時候,應(yīng)少吃或者盡量一些比較燥熱的進補食品,如羊肉、蝦蟹、榴蓮等等。
3、多多益善
老是懷疑自己需要進補,其實身體夠好,不需要。這樣做,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fā)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
1、2020秋季吃什么去燥
1.1、甜杏仁
甜杏仁為滋養(yǎng)緩和性止咳藥,主治咽干、干咳。
1.2、花生
花生歷來有“長生果”的美稱,含有豐富的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等元素。經(jīng)常食用花生仁能起到滋補益壽的作用。
1.3、芝麻仁
芝麻仁能補肺助脾,潤腸通便,益肌膚。
1.4、瓜子仁
瓜子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使細胞再生,防止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2、去秋燥喝什么茶
2.1、菊花茶
將菊花10克放入杯中,加白糖適量,倒入沸水,加蓋泡3至5分鐘,當茶飲用,每天1杯。
2.2、桑菊枇杷茶
桑葉15g,菊花20g,枇杷葉20g。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每日1次。能治療及預(yù)防2020秋季感冒,疏散風熱、潤肺止咳。
2.3、三葉潤燥茶
人參葉15g,龍利葉15g,枇杷葉15g,天花粉10g,麥冬15g,甘草6g。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每日1次。清燥、潤肺、止咳,適用于干咳、鼻咽干痛、失聲。
3、秋燥的癥狀都有哪些
3.1、聲音沙啞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實,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干燥的地方。癥狀較輕的會出現(xiàn)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癥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特別容易于夜晚發(fā)作,進而無法安心入睡;還有些體質(zhì)差的人會將這種秋咳一路持續(xù)入冬,或轉(zhuǎn)變?yōu)槁灾夤苎椎葒乐匕Y狀。
3.2、鼻敏感
中醫(yī)認為,鼻子敏感多為肺虛所致。每逢秋天,十個人里會有九個患有鼻子敏感問題。鼻黏膜在秋天特別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為越為頻繁,最終會導(dǎo)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的表現(xiàn)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
如何有效預(yù)防秋燥
1、多喝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也只是治療口干舌燥最直接的辦法,所以在2020秋季可以多喝水,這子啊一定程度上緩解因為秋燥引起的口感舌燥的問題。并且要少喝碳酸飲料,這不僅不會起到潤燥的作用,還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2、多吃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一直都是美容養(yǎng)顏的佳品,并且還能為我們身體補充多種維生素以及其它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很好的緩解了秋燥引起的皮膚干燥、脫皮等問題。
3、多運動
云頂可以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和身體新陳代謝的能力,這樣身體的津液就會自然而然的增加,這樣從身體就能從體內(nèi)達到解渴的目的。并且運動還能改善我們的心情,讓不好的情緒可以通過運動發(fā)泄出去,這樣不僅能夠增強我們的身體抵抗力,還具有治療秋燥的作用。
秋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津氣耗損(45%)
人體值夏令炎熱過汗之后,津氣耗損或素體陰液虧損,復(fù)感燥熱病邪而發(fā)病,是秋燥變化發(fā)展的內(nèi)在根據(jù)。既指一事物內(nèi)部矛盾對立雙方的相互作用和斗爭。內(nèi)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chǔ),是一事物區(qū)別于他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guī)定著事物運動和發(fā)展的基本趨勢。
2、外感病邪(40%)
感受燥熱病邪。是秋燥變化、發(fā)展的外在原因,即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影響。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只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
1、2020秋季去燥適宜吃的水果
葡萄
葡萄營養(yǎng)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jīng)常食用,對神經(jīng)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
枇杷
有潤肺、止渴、下氣之功,可治療肺萎咳嗽、吐血和煩渴等。枇杷葉是常用的中藥材,經(jīng)蜜炙后有清肺和胃、降氣下疾作用,常用來制成枇杷膏、枇杷露、枇杷沖劑等,治療肺熱咳嗽。
2、2020秋季去燥適宜吃的蔬菜
冬瓜
冬瓜含蛋白質(zhì)、糖類、胡蘿卜素等。將生冬瓜打成汁,可以滋陰去燥、清熱解毒、消脂利尿。秋2020冬季皮膚干癢的時候,可以吃點冬瓜。不過,秋2020冬季節(jié)不宜常吃多吃,否則容易積寒,對脾胃不利。
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以補充2020夏季的消耗,并為越冬做準備。
南瓜
秋天到,南瓜俏。南瓜中含有諸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和營養(yǎng)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改善秋燥癥狀大有裨益。從特性上看,南瓜有平喘、消腫的作用。常吃能預(yù)防哮喘、支氣管炎等2020秋季多發(fā)病。
3、2020秋季去燥適宜吃的湯水
3.1、銀貝雪梨湯
作用:銀耳可以起到滋陰補肺,潤燥生津的作用:雪梨可以起到清熱生津,潤肺化痰的作用:川貝母功可以起到補肺清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三品一起食用清熱補肺、止咳化痰的效果很好。
原料:20克水發(fā)銀耳1個雪梨5克川貝母30克冰糖(或白糖)
做法:水發(fā)銀耳根蒂還有雜質(zhì)揀去,洗凈,將其撕成小片。洗凈雪梨,皮削去,核還有籽除去,切成小丁塊。洗凈川貝母。把以上處理好的原料一起放到燉盅里面,糖還有水1杯加入,上籠蒸大概1小時,取出就可以了。服法:每天服用1劑,早晚空腹吃。
3.2、南杏仁雪梨湯
作用:南北杏可以起到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的作用,雪梨性寒汁多,可以讓人體津液增加,由津入血,由血入肺進行循環(huán),所以對血熱津傷之肺燥的人效果是不錯的。經(jīng)常喝這樣的湯可以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
原料:各10克南北杏仁,1個雪梨,30克白糖
做法:用水稍浸南北杏仁,去皮;雪梨去皮還有核,切成4塊。燉盅里面注入清水200毫升,南北杏仁、雪梨還有白糖放入,加蓋隔水燉大概1小時,就可以吃了。
2020秋季去燥飲食注意事項
通過食療來預(yù)防和調(diào)治秋燥。初秋時2020夏季暑熱漸退,但余邪未盡,燥與熱結(jié)合稱為溫燥。深秋已近寒冬,天氣轉(zhuǎn)涼,燥與寒結(jié)合稱為涼燥。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秋燥癥狀。除了日常多喝溫水以外,可以通過食療來預(yù)防和調(diào)治秋燥。平時宜選擇如百合、沙參、玉竹、麥冬、天冬等滋陰潤燥的藥材,搭配瘦肉、豬骨、紅蘿卜、荸薺等食材制作藥膳。
秋天進補,宜采取平補與潤補的相結(jié)合。隨著氣候的轉(zhuǎn)涼,很多2020夏季不思飲食的老百姓,食欲會慢慢改善,說明身體開始進入了儲備能量的階段,這個時候可以適當?shù)倪M補了。2020秋季養(yǎng)生不能離開“收養(yǎng)”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yǎng)生一定要把保養(yǎng)體內(nèi)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wù),宜采取平補與潤補的相結(jié)合的方法,即以甘平和緩、滋潤的補益方藥以達到保健養(yǎng)生、治療體虛久病的目的。
2020秋季去燥應(yīng)調(diào)節(jié)心情
人們在2020夏季酷熱大汗之后,常損耗過多,會出現(xiàn)體內(nèi)營養(yǎng)及水分不足。而進入2020秋季之后,天氣漸涼,氣候干燥,因此極易出現(xiàn)秋燥。中醫(y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為2020秋季主氣,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見口干舌燥、鼻澀咽痛、皮膚干枯、大便干結(jié)、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癥狀,醫(y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征”。
要做到內(nèi)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yīng)主動予以排解。同時還應(yīng)收斂神氣,以適應(yīng)秋天容平之氣。如果人體違逆了2020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2020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2020冬季,就要發(fā)生病變,這是因為人在2020秋季養(yǎng)“收氣”不足,到2020冬季奉養(yǎng)“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