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必看省錢秘訣:有些碎的福鼎白茶,該怎么沖泡?
養(yǎng)生的秘訣。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對于日常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茶友必看省錢秘訣:有些碎的福鼎白茶,該怎么沖泡?》,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兼然幽興處,院里滿茶煙。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碎茶對經(jīng)常接觸白茶的茶友來說并不稀罕,甚至有茶友會專門買碎茶來當口糧茶,碎茶因為其破碎的外表價格被壓低,從價格方面來說是碎茶作為口糧茶非常劃算的,前段時間就碰到一位茶友,專門來找我咨詢有沒有碎茶可以出售,他需要兩斤。
那時正好倉庫內(nèi)有之前存放的碎茶渣,便于極低的價格,半賣半送的給那位茶友寄了兩斤碎茶,畢竟很少有茶友欣賞碎茶。碎茶外表破碎,比不上完整茶葉的優(yōu)雅姿態(tài),算是不怎么上臺面,但碎茶的內(nèi)質(zhì)依然優(yōu)質(zhì),口感更是毫不遜色,保持著慣有的品質(zhì),使用恰當?shù)奶幚矸绞剑椴枰嗍羌哑房诩Z茶。
白茶茶葉碎的原因?
對于白茶的茶葉易碎的原因在前文“福鼎老白茶為什么容易碎?”一文中進行過詳細的敘述,這里可以回顧一下知識要點,主要和三個方面有關。首先葉片易碎與白茶“體質(zhì)”有關,白茶茶葉屬于革質(zhì)葉片,葉片表面的細胞壁厚,角質(zhì)層發(fā)達。
其次茶葉易碎與白茶的干度要求有關,眾所周知白茶的國標含水量要求在8.5%以下,而如果要讓白茶擁有更高的收藏價值,能得到更好的轉(zhuǎn)化,那么對于含水量的要求就更低,以5%左右為佳。而這樣嚴格的干度要求也就讓白茶的葉片更加的脆弱,易碎。
最后白茶葉片易碎與白茶干倉陳放、長途運輸有關。福鼎白茶有陳放轉(zhuǎn)化一說,新茶經(jīng)過多年轉(zhuǎn)化之后,會發(fā)生讓人驚喜的變化,茶湯轉(zhuǎn)為為的醇和稠滑,更符合大眾對于茶的口感要求,白茶的內(nèi)含物質(zhì)亦會增加,養(yǎng)生功效更為突出。
而干燥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白茶的長期儲存,本身就是極干的茶葉被放置于干燥的環(huán)境內(nèi),茶葉內(nèi)的水分隨著時間的增長一點點被抽離,葉片愈加干燥,也就愈加的易碎。
并且從地理方位而言,中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地區(qū)因其干燥的氣候條件更有利于白茶的儲存,所以也有茶友會在讓白茶在南方轉(zhuǎn)化幾年之后,運往北方進行長期儲存,以求存的品質(zhì)佳的老茶,但從南方到北方路途遙遠,長距離的運輸顛簸,就容易使得茶葉變碎。
碎白茶該怎么沖泡?
干度達標的白茶出現(xiàn)碎茶屬于正常現(xiàn)象,碎茶并不會影響茶葉的口感和價值,只不過會在茶葉沖泡和喝茶的時候增加些難度。但只要在沖泡的過程中,掌握沖泡碎茶的技巧,這些問題自是會迎刃而解。那么,在沖泡葉片較為破碎的白茶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01使用茶濾過濾碎茶
在飲用碎茶沖泡而來的茶湯時,最尷尬的情況莫過于被茶渣塞滿嘴,而想要避免這樣的尷尬,最好方法就是使用茶濾??梢栽诓杷鰷臅r候,將茶濾擱置于公道杯上,湯水自茶濾進入公道杯中,碎茶就自然而然的被截留在濾網(wǎng)上,從而保證茶湯澄清無雜質(zhì)。
02沖泡時運用“快出水”
因為碎茶的葉片破碎,在沖泡時失去了天然的緩沖屏障,所以碎茶在遇到沸水的刺激時,茶葉的內(nèi)含物質(zhì)就會被快速的釋放出來。故而,在沖泡碎茶時一定要使用“快出水”的沖泡方式,避免碎茶與沸水過長時間的接觸,而導致茶湯滋味過分濃郁,影響口感。用沸水沖泡碎茶時,前幾泡出湯的速度越快越好,時間盡量控制在5秒以內(nèi)為宜。且在湯水倒出蓋碗的時候,要控制蓋碗的開口大小,不能讓蓋碗的開口過大,過大的開口容易碎茶葉隨著茶湯這趟順風車,順勢落到茶湯之中,攪了茶湯的清凈,而過小的開口,則會不利于快出水,把握開口大小適中是關鍵。
03控制投茶量
破碎的茶葉在沖泡時,少了一層蠟質(zhì)層的保護,茶葉內(nèi)的咖啡堿、茶多酚等物質(zhì)會快速的被釋出,造成茶湯過濃,滋味苦澀。除了可以用“快出水”的沖泡方式,延緩茶葉內(nèi)質(zhì)釋出的速度和程度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控制茶葉的投放量來解決這一問題。
在沖泡碎茶時,可以將碎茶與正常完整的茶葉搭配著沖泡,這樣可以中和茶湯的濃度,讓茶湯的濃度被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一般情況下,110ml容量的蓋碗應該搭配5g的干茶,而在沖泡碎茶時,110ml的蓋碗只需投放4g-4.5g的茶葉量就足夠。
04自制茶包
對于較破碎的茶葉,茶友們也可自己動手,做個簡易茶包,方便攜帶也更容易沖泡,降低泡茶和喝茶的難度。茶友們可在網(wǎng)上或是超市購買一些茶泡袋,然后在每個茶泡袋里裝4-5g的碎茶葉,一個茶泡袋就算制作完成,而茶泡袋的儲存與普通白茶無異,通風、干燥、恒溫。
茶包對于上班一族非常友好,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沖泡起來也是非常的便利。只要有一個杯子與一壺熱水,就可以隨時隨地實現(xiàn)喝茶自由,而且因為茶葉破碎,內(nèi)質(zhì)物釋放快速,得到一杯美妙茶湯的時間也就大大的縮短,茶包沖泡的操作簡單,只要將茶包放在杯中,加入沸水,等待片刻即可。
05葉片破碎可以用于蒸茶
碎茶還可以使用蒸煮一體的茶壺進行蒸煮茶。之所以要選用蒸茶壺而不是單純的煮茶壺,是因為蒸茶壺有一個放置茶葉的茶漏,可以放置碎茶。如果將碎茶葉直接放在壺茶壺內(nèi)隨著沸水翻滾,容易使茶葉進一步變碎,在喝茶時,造成一定的麻煩。
蒸茶時要注意茶葉的投放量,因為碎茶有內(nèi)質(zhì)更易釋出這一特點,所以在投放茶葉時,用量要比完整的茶葉來的更少些,避免茶湯濃度超標,300-400ml的水只需投放2-2.5g的茶葉即可。
如何減少茶葉破碎?
破碎的茶葉雖然不會對白茶甘醇湯感造成影響,但畢竟外觀不如芽葉連枝的完整茶葉優(yōu)美,更適合當做口糧茶,平時自己飲用,用來招待親友時,就顯得不太鄭重。那么面對干度達標的干燥茶葉,我們平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來減少茶葉破碎?
01存茶過程,要小心
適合長期存放的白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含水量要夠低,而足夠低的含水量帶來的問題就是讓白茶干茶變成一件易碎品,所以在平時存放白茶或是挪動白茶時,一定要多加小心,輕拿輕放。
02取茶過程中,要留心
在取干燥脆弱的白茶的時候,要溫柔一些,注意不要大力的的翻動白茶,取拿適量,并且在拿完茶葉之后,要及時的將茶葉密封包裝,防止茶葉變質(zhì)。
03撬白茶餅,講究技巧
在撬白茶餅時,不能使用蠻力,而是要講究技巧,利用茶刀從茶餅的側(cè)面刺入,順著茶餅的脈絡輕巧的撬動,取下適量的茶餅。撬茶時,可耐心的進行多次的撬動。
碎白茶并非就是殘次品,白茶碎的原因有很多種,但白茶的品質(zhì)是一如既往的。面對碎茶,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處理方式,注意沖泡技巧,碎白茶亦能“變廢為寶”,讓你驚艷。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推薦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小寒于2020年1月6日凌晨5時蒞臨,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jié)氣,小寒蒞臨也就意味著一年已走到盡頭,朝朝歲歲,年復一年,到了小寒時節(jié)舊歲已暮,新年將至,年味也悄悄開始濃郁起來,街上的彩燈也開始被掛上枝頭,微信群里加速車票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家都開始籌劃起歸鄉(xiāng)事宜。
小寒時節(jié)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來,雖然在《月令七十二集解》中對小寒的意解為:“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焙€未大,所以稱為小寒。但事實上,俗語云:“小寒勝大寒?!痹谝荒曛凶詈涞慕裉欤蕦m的雪如約而至,落雪紛紛,城城盡成白。
但坐標于北緯27度的福鼎,今天卻是晴空萬里,云薄風輕,半點也無“最冷天”該有的樣子,甚至氣溫較前幾日還有所回升。迎著這樣的天氣,便越來幾位好友,開了今年的新曬的頭采銀針出來,想著可以嘗嘗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滋味。
白毫銀針以嬌嫩銀白的芽頭出名,也因為銀針是芽壯葉瘦,轉(zhuǎn)化的速度會較壽眉慢一些。今天新開的頭采銀針歷經(jīng)近一年的轉(zhuǎn)化,茶湯湯色輕盈透亮、白毫豐富、在茶湯中沉沉浮浮,茶香鮮活、馥郁高揚,飲一口,感受鮮爽湯感在口腔內(nèi)流轉(zhuǎn),留下滿口甜潤與回甘滋味。
這一杯的新白茶,從茶香、湯感、滋味三個方面,構(gòu)成了新白茶應該有的所有優(yōu)秀品格,是一杯極其出色的新白茶,而這樣的白茶并不比價格昂貴的老白茶來的差。
標準一:輕盈透亮的茶湯
福鼎白茶不論是新茶還是老茶,對于茶湯的最低標準是茶湯必須清、透,所謂清、透,即清澈透亮,也就是說茶湯必須是干凈的,與老茶稍有不同的是新白茶的茶湯更多一分輕盈感。優(yōu)質(zhì)新白茶的茶湯顏色更加的“清”,色澤較老白茶淡,沖泡而出的頭道茶湯如清泉一般。
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用玻璃公道杯觀察新白茶的茶湯,茶湯清淡可透亮光,又可見其中有毫絨沉浮,輕飄飄的白毫在輕盈的茶湯中懸浮,在吸足湯水之后,晃悠悠的下沉到杯底,茶湯又恢復原本清澈透亮的樣子,一杯優(yōu)質(zhì)新白茶的樣子。
而新白茶要做到如此干凈,至少需要達到以下三個標準,首先是一個干凈的生長環(huán)境,二是制茶過程保持干凈無塵,三是需要一個干凈整潔的倉儲環(huán)境,缺一不可。假若有一環(huán)節(jié)沒達到標準,茶葉就會惹上塵埃,變得渾濁,新茶的輕盈感也就會隨之消失。
清凈的生長環(huán)境
最符合清凈生長環(huán)境要求的地方,便是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茶園。高山之上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適合人類居住,倒是成全了白茶的生長,四周綠蔭環(huán)繞,樹木叢生,使得白茶無處可惹塵埃,此番采來的白茶茶青,為后期制作奠定了基礎。
干凈無塵的制作過程
要想滿足“干凈無塵”的制茶過程,曬制干茶的場地需要遠離馬路和地面。隨著白茶的市場越做越大,福鼎白茶已然成為福鼎的一張名片,政府對白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白茶的曬制,最低要求是必須遠離馬路且必須在竹匾上曬制白茶,保持白茶的澄清。
整潔的倉儲環(huán)境
最后便是要求有一個整潔的倉儲環(huán)境,倉儲地的衛(wèi)生條件要做到無蜘蛛網(wǎng)、無灰塵、無煙,讓新制成的白茶有個可安心轉(zhuǎn)化的地點,不會在存放過程中出現(xiàn)差錯,導致茶葉粘上灰塵與雜物,影響白茶的茶湯品質(zhì)。除此之外,還需要滿足恒溫、通風與干燥等條件。
標準二:鮮活高揚的茶香
新白茶的茶香雖然比不上老白茶的馥郁,但品質(zhì)佳的新白茶茶香也是鮮活多樣的,富有變化,每一泡的茶湯的香氣都會有所不同,從清清麗麗的青草香到清雅的花香,也就是幾沖沸水的事,在沸水的刺激作用下,白茶的茶香開始外放,這樣鮮活的茶香并不會較老白茶有多遜色。
鮮活高揚的茶香的前提,是這款白茶的品質(zhì)佳,是正宗的高山白茶茶青,擁有著深厚的內(nèi)質(zhì)物沉淀,且在它華麗變身為干茶的萎凋、干燥的過程得到了精心的對待,陽光是均勻的照在每一片茶葉,攤曬的厚度適中,不厚不??;干燥的時間是足夠的,不多不少。
新茶剛剛曬制成型的時候的茶香并不是它最頂峰的狀態(tài),剛制作成型的干茶,經(jīng)歷了萎凋與干燥,茶葉內(nèi)含的芬芳物質(zhì)有一部分隨著水分流失了,還沒有得到復原。不過這樣的復原也就是時間的關系,半個月到一個月的休整之后,芬芳物質(zhì)就會歸體,茶香也會重新聚攏,重新鮮活。
新白茶的茶香與一個“清”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清爽”、“清新”、“清鮮”皆是來形容新白茶的茶香,新白茶的鮮爽來源于茶氨酸的魔力,而這樣新、爽、鮮的茶香也能在乏味的隆冬,帶來一縷新意,振奮人們疲乏的精神。
標準三:鮮爽回甘的湯感
新白茶與老白茶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它們口感上的不同,新白茶的湯感有些鮮明的特點,新白茶還未經(jīng)過時間的轉(zhuǎn)化,茶葉內(nèi)含的物質(zhì)還比較活躍,不穩(wěn)定,其中的葉綠素和氨基酸尤為明顯,而在這二者的作用下,新茶便有了鮮爽的湯感,可以與老白茶快速區(qū)分開來。
鮮爽的湯感算是新白茶的特色,清甜的口感與回甘生津則是優(yōu)質(zhì)白茶的制勝法寶。新白茶的茶湯不及陳化多年的老白茶稠、滑、順,也不及老白茶甜潤,但新白茶的茶湯滋味亦是不能錯過的。清甜的新茶湯感有著春天的清新感在其中,啜一口茶湯,就像是咽了一口春水在喉中。
福鼎新白茶與其他茶類新茶不同之處在于,優(yōu)質(zhì)的高山新白茶在茶芽生長過程中有云霧遮掩著,不受陽光直射,茶芽新嫩。故而,新白茶的口感不會出現(xiàn)“澀感”,而是細膩的如荸薺那樣清脆的甜,且茶湯在口腔內(nèi)會布下密網(wǎng),產(chǎn)生回甘。
老白茶是如秋般的溫暖、陳香、甘醇,新白茶是如春般的新鮮、清爽、清甜,各有特色,新白茶并不比老白茶遜色。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乞得身歸鏡水濱,此生真作葛天民。
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暮春四月,春色爛漫萬物盛,
天地氤氳溫暖,綠葉茂盛,花滿枝頭~
幸而,春天在疫情之中如期而至,
給予了千千萬萬人希望、信心、力量!
轉(zhuǎn)眼間,春已至暮。
似水的流年,在淡然的歲月里緩緩地綻放,
對愛茶人而言:茶,是歲月最好的記錄者!
藏幾餅醞釀著歲月陳香的老白茶,享受貯藏著時間的厚度與韻味。煮沸一壺水,投茶落水,任憑茶味在水中浸染,茶湯色澤漸漸紅潤如琥珀色,氤氳著一股淡淡的幽香,幽而不冽。細細品酌一口,絲絲入扣的香甜帶著茶氣趟過口腔,落喉生津,滿頰生香,直透心肺。
每飲一口老白茶,都像是觸摸歲月的痕跡。時間給予的厚重,在茶湯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老白茶的香,豐富而濃郁,粽葉香、陳香、棗香、藥香......蓬勃而醇熟;老白茶的湯,溫潤而醇厚,入口即化,醇和順滑,入喉之后便有源源不斷的甘香,飲畢,通體酣暢。
時間于茶而言,確實珍貴,
它成全了老白茶的成長與蛻變!
福鼎白茶以年份做為分割線,可分為新白茶與老白茶兩種。新白茶是指陳放不足一年的當年茶,口感鮮爽、清甜,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而受大眾喜愛;老白茶則是指陳放三年及以上,歷經(jīng)歲月沉淀,口感醇厚溫潤,香氣沉穩(wěn),具有潤肺護肝,降三高等茶療功效而受到不少茶友的追捧。
2011年在上海舉辦的豫園國際茶文化藝術節(jié)的拍賣會上,一塊存放20年、凈重375克起拍價高達到13.8萬元的福鼎老白茶餅以18.8萬元成交?!?/p>
近年來,隨著大眾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及老白茶越陳越香的特質(zhì)吸引了不少的茶客為之買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探討,老白茶的價值優(yōu)勢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收藏老白茶到底有哪些好處?
老白茶品質(zhì)的轉(zhuǎn)化
福鼎白茶屬于可長期存放茶類。好的白茶,會在漫長歲月的陳化中歷練得愈加純粹至簡,內(nèi)質(zhì)豐富。白茶的儲存過程便是其陳化的過程,在陳化的過程中,白茶的香氣會由原來新白茶的鮮香逐漸轉(zhuǎn)化為沉香,滋味由清冽鮮爽轉(zhuǎn)為醇厚稠滑,茶氣飽滿強勁,茶性由寒涼轉(zhuǎn)為溫和。
到達一定年份的老白茶,具有一定的藥理性。不管是泡飲還是煮飲,皆可滿足全家人飲用,老少皆宜。
品質(zhì)好的新白茶在時間的沉淀下,芽葉中的活性酶會持續(xù)不斷的起作用,使得內(nèi)含物質(zhì)會不斷發(fā)生轉(zhuǎn)變、沉淀,從而產(chǎn)生大量更有益人體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突出表現(xiàn)為:新白茶內(nèi)部大量的酚類、堿類物質(zhì)在長時間的陳放中不斷氧化減少,而具有養(yǎng)生保健價值的黃酮類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得到累增。而且年份越長的老白茶,其黃酮含量增加的幅度越高,保健效果越顯著。
老白茶茶療價值的提升
為什么有些老茶客會說:收藏老白茶就相當于“房貸款”?這是因為,福鼎白茶受其儲存時間越長保健價值越高的特質(zhì)影響。老白茶的價值會隨著品級的不同、年份的增加而水漲船高。在正常情況下,一款白茶每多存放一年,價格便會上漲10%~30%不等,品級、品質(zhì)越高,價格漲幅越高。
年份越高的老白茶,保健價值也就越高。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作為極具收藏的茶類,老白茶內(nèi)部除了含有茶葉固有的營養(yǎng)成分之余,還含有大量的活性酶成分,這可顯著提高人體內(nèi)質(zhì)酶活性,具有促進脂肪分解,有效抑制胰島素分泌,分解體內(nèi)血液多余的糖分,從而促進血糖平衡的作用。
另外,陳年老白的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最高是鮮葉的17.2倍。黃酮類天然物質(zhì)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人體內(nèi)的自由基,抑制油脂性過氧化物的全階段溢出,這種抗氧化作用有減緩細胞退化,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這種阻止氧化的能力是維生素E的十倍以上)。黃酮類天然物質(zhì)中還含有一種PAF抗凝因子,這個物質(zhì)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降低膽固醇,尤其適合中年三高人群。
老白茶價格質(zhì)量的保證
存新茶,喝老茶,性價比更高。福鼎白茶價格會逐年增長,新白茶前期價格低,購買壓力小,存?zhèn)€幾年價格便可翻倍,不管是用于收藏送禮還是自飲都是不錯的選擇。再加上這些年,市場對白茶的熱情日益高漲,老白茶的需求量突飛猛進,目前正處于供不應求的趨勢。如果一昧想著在市場上購買老白茶,不僅價格昂貴,就連品質(zhì)也很難得到保證。
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會有“冒牌貨”,老白茶也不例外,隨著老白茶市場的火爆,市面上便開始出現(xiàn)層次不窮的“做舊”“做假”老白茶,這種茶通常是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的,一旦時間長了,便會露出馬腳。但,“做舊”“做假”的茶也是十分講究工藝的,白茶市場茶品良莠不齊,若是辨茶經(jīng)驗不夠豐富的茶客,亦是容易上當受騙,若是自己存茶,便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對于哪些喜歡老白茶的老茶客,我的建議是:以新茶價格收藏、存放成為老白茶,才可實現(xiàn)價值的最大化。每年的春茶季或是秋茶季,可為自己挑選幾款品質(zhì)優(yōu)良的好茶,再花點心思用心儲存,那么這批茶一定是會轉(zhuǎn)化的越來越好醇和溫順的。
選擇幾款自己喜歡的白茶,同歲月共老,既實惠又穩(wěn)妥!在收藏的過程中,既能享受存茶的樂趣,還可以品飲不同年份茶品所帶來的驚喜,何樂而不為?總之,老白茶的魅力,不僅在于它的香氣和口感,還在于它的豐富功效。堅持喝老白茶,會讓身體更健康~
存新茶,喝老茶,便年年都有老茶喝!
老白茶的價值,只有開始收藏你才會懂!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人謂百花好,我稱茶獨王。一杯清肺腑,入夢亦留香。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人懷清趣,保持樂觀,克制惰性,
于書畫中,觀山之光,賞月之色;
于杯茶中,怡情養(yǎng)性,享自得心境。
居家,焚香煮茶、揮墨繪畫.....
閑而不庸,是雅趣!
在“蝸居”的半個月時間里,著實是憋壞了不少的朋友。這些無法出門,百無聊賴的日子中,大家也是花樣百出的解悶,有的人在家“折騰”愛寵;有的人在家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有的人甚至在陽臺開啟了“小區(qū)演唱會”......
日復一日,漸漸失去對時間的感知,不理性的“閑”慢慢演變成身體上的倦怠及精神上的麻木,疏于自律,是對自我的放縱與消耗,長此以往,反而會陷入更深的焦慮!
張潮著《幽夢影》中曾對“閑”有過這樣的描述:“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于是!”
閑而不庸,善度時間,亦可陶冶情操者,才道閑。
以各自的喜好,各自為趣,閑得更有價值的!
我愛喝茶,尤愛福鼎白茶,一有時間便開始研究不同等級、年份甚至不同季節(jié)采摘的白茶,同時,得閑之余也會為茶友們答疑解惑,一起交流分享!因為對福鼎白茶有著強烈的愛好與興趣,故而找到了假期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對“閑”的正面消解!
這陣子,由于疫情的發(fā)展以及冬春季節(jié)交替導致的流感頻發(fā),茶友們對于福鼎白茶的選擇都偏向于老白茶。在如今的白茶市場上,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不論你茶齡多少,總會買到一次做舊老白茶,問及為何會買做舊茶時,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老白茶,就是長這個樣子吧!”
“價格便宜,我碰碰運氣!”
“這廣告打的挺好的,我看評論也不錯。”
買茶容易,處理難。買到做舊茶,你說喝吧,又怕傷害到身體,不喝吧,也是花了真金白銀,幾十塊錢買來的,心疼!
實際上,做舊白茶是極其好辨認的,總的來說就幾種常規(guī)套路,只要好好掌握便不會再被坑!今天除了要與大家分享幾種常規(guī)做舊套路以外,還要分享一種做舊新套路!
常規(guī)做舊白茶說辭套路
做舊茶謊稱為緩解庫存壓力,去年才壓餅
就在年前,有一個茶友分享了自己買到的一提2007年老白茶,說是性價比非常高,平均一餅兩百元不到,而正真的2007年老白茶,在如今的白茶市場上已是少之又少,價格更是它的十多倍有余,有些品質(zhì)優(yōu)異的更是有錢也難求一餅,更不要說兩三百元就能買到了!
另外,就白茶發(fā)展歷程來說,事實上福鼎白茶開始大量壓餅是從2008年開始的,2007年以前的白茶餅儲存量,少而珍,斷然不會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售賣。看茶的外觀色澤,也不像陳放十多年的老白茶,而茶友的解釋則是:“店家說這茶是散茶儲存了十多年,倉庫積壓大量茶,為緩解庫存壓力,去年才壓餅?!?/p>
果然說的是有鼻子有眼,滿滿的都是套路,對于福鼎白茶了解甚少的茶友,確實是很容易被迷惑。
海外回流,量少,就幾斤
眾所周知,福鼎白茶在過去主要是做出口生意,也正是這樣,白茶的存量才會如此之少。隨著福鼎白茶的知名度及口感滋味被越來越多人認識及喜愛,近年來,慢慢出現(xiàn)了不少曾經(jīng)出口海外的白茶回流的說法,這也讓某些“不良”商家抓住了機會。
高價售賣虛假年份老白茶,說得冠冕堂皇:“三十年老白茶,從國外回流,量非常少,就兩三斤。”某些一昧追求老白茶的茶友一聽,不管三七二十一便下單購買了。要知道,若是真有這個年份的老白茶,早就送去拍賣了,怎會私下售賣呢!
機緣巧合,遇上茶農(nóng)存的二三十年老白茶
這套說辭,可謂是屢試不爽。這也是因為大家往往抱有僥幸心理,茶農(nóng)家中存有二三十年的老白茶,這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有幸能夠買到茶農(nóng)儲存的老白茶也是件看運氣的事,故而不少茶友會因此上當受騙!
對于老茶農(nóng)來說,每一根茶葉都是自己的心血所制,會存一款老白茶,要么是有特殊的紀念價值,要么就是想為家人存著自用。在福鼎當?shù)?,常有小孩生病或是大人上火牙痛,便煮上一壺老白茶,可比天天吃藥來得健康?u>故而,有心存茶的茶農(nóng)也不會將自己辛苦封存的二三十年的老白茶隨隨便便就賣了!
做舊白茶說辭套路深且長,但要識破并不難!
做舊老白茶,是怎么來的?
新套路:“掃地茶”壓餅做舊
何為“掃地茶”?指的是白茶樹在生長的過程時,常有自然脫落的茶葉,落在茶樹下,這種茶葉更多的是任其自然腐爛,化為營養(yǎng)物質(zhì)被茶樹吸收,也是成全了“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美名。但是,有些不良商家,會在茶葉落得較多的時期,帶上掃把,將這些落葉盡數(shù)掃走,簡單清洗后,便壓餅售賣。
這些白茶樹落葉,由于已經(jīng)離開茶樹有一段時間了,葉片大部分都開始變?yōu)辄S色,甚至某些已經(jīng)泛褐發(fā)黑,葉面開始腐爛了,也正是有了這個條件,由這些劣質(zhì)茶葉壓出的茶餅,餅面成“老相”,色澤呈黃褐色;茶具有“陳氣”,實際上是由于茶葉經(jīng)過氧化與泥土長時間接觸后的“腐氣”。這種做舊新套路,成本極低,故而售賣的茶餅價格也低廉,若是沒有仔細辨別,真會有不少茶友為之掏腰包!
常規(guī)套路:改變工藝,將白茶做舊
福鼎白茶工藝簡而精,老白茶更是講究自然陳化。通過工藝做舊的白茶,是在白茶加工環(huán)節(jié)多了渥堆環(huán)節(jié),利用灑水、高溫“發(fā)酵”手段,在最短的時間,讓白茶快速轉(zhuǎn)化,以達到不管是外觀還是口味上的“老相”。
高溫渥堆出來的做舊白茶,對白茶內(nèi)質(zhì)來說是極大的破壞,這種茶往往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只要時間一長,其品相及口感便會露出馬腳。那如何避免購買到這種做舊茶呢?
經(jīng)自然轉(zhuǎn)化而來的老白茶,茶餅外觀色系過度自然,主要以暗綠、棕褐色為主,茶氣舒適,口感醇厚順滑,陳香明顯,有一定年份的老白茶,還會出現(xiàn)甜糯的棗香及沉穩(wěn)的藥香,其葉底肥潤,有脈絡感。
做舊白茶,茶葉色澤灰暗,茶餅顏色過渡不自然,餅面常出現(xiàn)這一塊暗黑,另一塊紅棕,茶餅內(nèi)外顏色差異大。茶氣略“沖”,茶湯偏渾濁,口感單一,雜味多,不夠醇厚,也品不出層次感豐富的茶香。
年份,暴露出老白茶的真實性
年份越是久遠的老茶,越是稀缺。
若是年份特別老,價值低廉,存量還特別多的白茶,稍微想想就可知這其中的水分有多少,那為何還有茶友頻頻中招呢?正是中了“價格低廉”的圈套,即使心中知道99%是做舊老白茶,也要拼上1%的僥幸心理,但是買做舊老白茶真的損失的只是錢嗎?還有我們的健康!
老白茶能怡情亦能養(yǎng)生,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避開那些做舊茶的套路,愿愛茶的你不會再買到、喝到做舊老白茶。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寒澗挹泉供試墨,墮巢篝火喚煎茶。
掩關本意君知否?兩耳衰年不耐嘩。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大寒小寒,凍成一團。小寒已至,全國各地區(qū)陸續(xù)迎來2020年的第一場雪。北方暮雪皚皚,天地間盡是純潔的白色;南方亦有寒風吹凍雨,冷蕊疏香,千山月淡,萬里塵清。
雪落千山樹,銀鋪十里灘,清雪漫漫,霜舞云旁。掬一捧無瑕的白雪,待暮色染夜,圍爐起火,靜聽茶水聲“咕嚕咕?!?,輕嗅裊裊茶香,小啜清談。一世情依茶水間,摒棄世間瑣碎,心無旁騖,溫杯熱茶下肚,涮一頓火鍋飽腹。任它天寒地凍,且拿一盞清茶,拿一壺老茶,拿一杯溫存入夢來。
在這個寒意透徹筋骨的冬日,來一盞茶香滿溢,冒著熱氣兒的老白茶再愜意不過了。茶與水接觸的瞬間,茶香便翻涌而出,棗香細幽,陳香純正且濃顯,入口清甜甘醇,溫喉潤肺,飲罷仍有回甜余韻,身心俱暖!
老白茶,歷經(jīng)歲月,報以芳華!如此好物,卻有不少茶客待之不以正道。昨日,看到一條留言:老白茶當然是要悶泡的,悶一悶才會有陳香、棗香,老白茶悶泡多久都不會苦澀的。這番言論,簡直無稽之談,會產(chǎn)生這樣認知,想必是沒喝過真正品質(zhì)好的老白茶,亦或是自己購買到的老白茶是假的,卻不自知!
在這些茶友日常泡茶習慣中,茶香不足、茶味不夠便都以悶泡來解決,而品質(zhì)好的老白茶,其內(nèi)質(zhì)豐厚,與沸水接觸的瞬間,內(nèi)質(zhì)便如波濤一般涌出,一旦悶泡,內(nèi)質(zhì)過度析出,得到的不過是一盞苦澀不堪的湯水。
那為何這位留言板上茶友的老白茶不怕悶泡呢?這是因為他的老茶并非正宗福鼎老白茶,要么是外地內(nèi)質(zhì)偏寡淡的茶,要么就是“做舊茶”,這種茶在制作過程中,其內(nèi)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早已流失得七七八八的,自然不怕悶泡,應該說,如果不用悶泡法,自然是沒有味道。
拋去品質(zhì)不好的老白茶來說,悶泡法在日常泡飲老白茶時能用嗎?老白茶的陳香、棗香是悶出來的嗎?當然不是!事實上,不論是從茶香、口感上,還是從健康層面出發(fā),悶泡法都不適合用于泡茶!
何為悶泡?那是一種怎樣的條件?
悶泡,簡單的來說,是茶與沸水在密閉、不透氣的容器中長時間接觸,使得茶葉中的內(nèi)質(zhì)如過江之鯽,傾注到水中。一則導致茶內(nèi)質(zhì)物提早、過度釋放,茶湯釅濃苦澀,難以下咽,不符合健康喝茶理念;二則導致茶內(nèi)質(zhì)過度消耗,影響到茶葉的耐泡性。
飲濃茶,危害多!濃茶往往含有過量的咖啡堿,它是一種會刺激大腦中樞神經(jīng),使人體產(chǎn)生興奮感的物質(zhì),特別是在晚上飲濃茶極易導致失眠。飲濃茶還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腸胃不適,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茶醉”現(xiàn)象,即在飲茶后,頭暈心悸,惡心反胃甚至站不穩(wěn)腳。
由此可見,悶泡實在不是常規(guī)老白茶沖泡法,那為何還有那么多茶客依然堅持?并無奈稱說:“不使用悶泡,我的老白茶就泡不出陳香、棗香!”隔著屏幕都能知道,這位茶友手上的老白茶品質(zhì)令人堪憂。
老白茶的陳香和棗香,不是悶出來的!
具有一定年份的老白茶具有純正、干爽、舒適的陳香、棗香甚至藥香,而老白毫銀針、老白牡丹、老壽眉的茶香又各有韻味,香氣變幻莫測。品質(zhì)好的老白茶入口滋潤順滑,立解干涸之感,資深的老茶友都極其重視老白茶潤喉這一特性,飲畢如沐春風,溫暖而舒,故而老白茶的年份越久越彌足珍貴。
品質(zhì)好的老白茶,陳香與棗香是很容易得到的,或者說在歲月的加持下,陳香與棗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且極為活躍、充足。在干茶與沸水相遇的瞬間,便會迸發(fā)出來,并不需要大費周章的去悶泡才可得到。
以2014年壽眉餅為例,純?nèi)諘穸?,散茶存放三年后壓制成餅,五年時間轉(zhuǎn)化,已經(jīng)擁有歲月感滿滿的陳香以及甜美的棗香。5克干茶搭配白瓷蓋碗沖泡,揭蓋,即可輕易捕捉到與年歲共存的陳香,接著分杯出湯,細嗅公道杯壁,便可感受到一股甜蜜而飽滿的氣味,那便是棗香,就像是紅棗在烈日下暴曬而散發(fā)出的干燥、溫暖而香甜的氣味。
這些香氣的感受,在老白茶第一沖快出水的情況下便可輕而易舉的得到。若是采用高溫悶泡的手法,茶葉中的芳香物質(zhì)反而會被破壞,陳香、棗香大打折扣。
老白茶陳香、棗香不突出,該怎么辦?
本身香氣不足的老白茶,糾其根本是品質(zhì)問題,因此若是遇上陳香、棗香不突出的老白茶該怎么辦呢?最正確的做法是,換一款品質(zhì)好的,這就要求茶友們在購買老白茶時擦亮眼睛!而老白茶中能否出現(xiàn)棗香、陳香,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
原料:白茶品質(zhì)的基礎
白茶茶香的呈現(xiàn),與其內(nèi)含的芳香烴、芳香醇等物質(zhì)有關。芳香物質(zhì)的含量決定了茶香的形成條件以及濃淡程度,只有芳香物質(zhì)越多,茶香才會越馥郁,在后期轉(zhuǎn)化的過程中,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香氣供給,形成蜜韻熟美的陳香、粽葉香、棗香、藥香等等。而芳香物質(zhì)的形成離不開一個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只有光線、溫度、土壤、水汽等條件都符合的環(huán)境才更適合白茶樹的生長,才能使白茶積累充足的物質(zhì)條件,例如高山白茶與平地白茶,兩者生長環(huán)境不同,高山白茶在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優(yōu)勢下,能夠輕而易舉便獲取了充足的芳香物質(zhì)。
工藝:白茶香氣的“鬼門關”。
福鼎白茶工藝至簡,總的來說分為:萎凋與干燥兩個步驟。經(jīng)傳統(tǒng)制茶工藝而成的白茶,在后期儲存恰當?shù)那闆r下便可輕易得到陳香、棗香豐盛的老白茶。若是工藝不佳,對白茶茶香的傷害是極大的,例如在萎凋時,沒有把控好攤晾厚度而導致茶青渥堆,被悶壞,茶香便會被破壞;在干燥環(huán)節(jié),若是溫度過高,也會導致香氣被破壞而消失,因此白茶的工藝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茶香的存在。
倉儲:白茶香氣的保護線。
倉儲不對,好茶白廢,若是倉儲環(huán)節(jié)出錯,也會使得白茶的香氣物質(zhì)蕩然無存,特別是白茶在存儲的過程中,沒有密封、避光儲存,而受到陽光直射或是吸收了水汽等問題,就會導致茶香損壞甚至白茶受潮變質(zhì)。
老白茶香氣不突,又不舍得丟,該如何處理?
面對已經(jīng)入手卻品質(zhì)不佳,茶香不足的老白茶,要怎么處理呢?選擇既破壞茶質(zhì)又會讓味蕾遭受無妄之災的悶泡法嗎?當然不是,這時候你可以選擇煮茶,以此來挽回香氣欠佳的老白茶!
煮茶與悶泡不同,煮茶是水溫不斷上升的狀態(tài),白茶中的芳香物質(zhì)及果膠類物質(zhì)會不斷釋放于茶湯之中,為其增添甘醇綿柔的風味;而悶泡,水溫是呈下降的狀態(tài),若是不快速出水,茶湯只會被泡的苦澀不堪,更別提能擁有陳香、棗香等香氣了。
故而,一款先天茶香不足的老白茶,并不能以悶泡法來拯救,泡好茶,需快出水,讓茶味循序漸進釋放,方得真滋味。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殘燈吹了閉禪關,風約孤螢落砌間。
本為飲茶妨睡早,強尋詩句擬寒山。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授時通考天時》載:大寒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為大寒。
明日大寒,真正的嚴冬臘月即將來臨!
大寒至,北方雪意高,南方霜威重,堅冰深處春水生,在這個寒氣時深的節(jié)氣,寒潮頻繁南下,早晚溫差大,寒氣砭骨,更要注意添衣防寒,飲茶保暖。
大寒節(jié)氣,是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最寒冷的時期,此時宜注重飲茶養(yǎng)生。以茶性溫潤、去脂解膩的茶為當令首選。如紅茶、熟普、黑茶、老白茶等,茶性溫和,在這個陽氣閉藏的寒冬中,泡上幾道,既可生熱暖胃,御寒抗感冒,又可調(diào)節(jié)腸胃因年關聚會多食油膩食物所帶來的不適感。
臨近春節(jié),不少在外工作的好友都踏上了回家路,今天,一位與我相識多年的好友來我家拜訪,我的這位茶友已是十多年的資深普洱茶愛好者,今天卻嚷嚷著要喝福鼎白茶,倒是稀罕事,遙記得幾年前他還大放厥詞說:“福鼎白茶有什么好,曬曬就能喝!”那時我還與其爭論了一番,如今也是“真香”了。
如今,隨著福鼎白茶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健康理念漸漸深入人心,故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福鼎白茶,嘗試福鼎白茶,甚至愛上福鼎白茶。其中就不乏那些平常喝慣了普洱茶、巖茶等口味濃重的茶的茶友。但福鼎白茶,一直是以新茶鮮爽甜柔,清郁靈動;老茶醇厚甜潤為主,要從喝普洱、巖茶轉(zhuǎn)到喝福鼎白茶,這跨度還是不小的。那么,喝慣普洱茶、巖茶的人,想嘗試福鼎白茶,要選什么樣的白茶好?
對于喝慣了濃茶口味的茶友,想要入門福鼎白茶,我建議先從老白茶開始適應,這是因為這些茶友在常年喝濃茶的情況下,他們的舌頭對茶味的觸覺已經(jīng)變得不再那么靈敏,一般清爽淡雅的茶在他們喝來,可能就是淡如水。而老白茶歷經(jīng)歲月雕琢,在時光的淬煉中,茶香趨于成熟,茶滋味也愈發(fā)的醇厚穩(wěn)定,在茶味上更接近于普洱、巖茶。等喝習慣了福鼎老白茶的口感滋味后,再慢慢去接觸新白茶,其接受度會更高些。
在選茶上,具體的茶品,我推薦兩款:
第一款:2019春壽眉散茶。
第二款:2015秋壽眉茶餅。
這兩款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接下來,我給大家伙仔細分析、推敲。
白茶年份:新白茶與老白茶
2019年春壽眉,是當年茶,即當年采摘,加工制作而成,存放不到一年的茶。新白茶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物質(zhì),內(nèi)含物質(zhì)活躍,故而其最大的特點在于鮮爽。新白茶,茶香清新,有毫香、花香、草木香等等,香氣層次多變。它的口感清甜鮮爽,細啜一口,就如同在夏日吃一口冰西瓜的爽感。
2015秋壽眉,近5年陳化,屬于老白茶,在歲月的加持下,陳化出愈發(fā)迷人的茶香,如粽葉香、棗香、藥香等等,溫暖而舒適,其滋味也在時間的流逝中,醞釀的越發(fā)醇厚、稠滑、溫潤。老白茶與新白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的,要想入門福鼎白茶,新白茶、老白茶都需了解。
采摘季節(jié):春壽眉與秋壽眉
為何兩款茶品都推薦壽眉呢?這是因為壽眉不管是在性價比還是口感上都更適合作為新茶友的入門茶。壽眉是福鼎白茶中的“高產(chǎn)明星”,價格也相對低廉些,即使在嘗試后始終愛不上白茶,也不會覺得心疼。另外,壽眉梗葉粗大,內(nèi)含豐厚的茶多糖、果膠類物質(zhì),口感更為醇厚,在沖泡的過程中也更便于茶內(nèi)質(zhì)的釋放,不管是在沖泡上還是在口感滋味上都更容易被接受。
這兩款茶,分別是春壽眉與秋壽眉,顯而易見,第一款是春天采摘的,第二款是在秋天采摘的。想必大家都有聽過“春水秋香”這一說法,春茶是在氣溫較低時采摘下來的,內(nèi)含茶氨酸等物質(zhì)較高,因此茶湯更為鮮爽。而秋茶,經(jīng)過一整天夏季的休憩,梗葉長的越發(fā)的粗礦,積蓄著大量的芳香類物質(zhì),果膠類物質(zhì),因此茶香高揚,湯感更綿稠。故而,春茶與秋茶,一個偏鮮爽,一個偏于甘醇,兩者皆試試,才能體會福鼎白茶的四季變化~
白茶形態(tài):散茶與餅茶
白茶散茶:是茶青從采摘到制作成品,都保持著原有的形態(tài)不變,是狀態(tài)松散、蓬松的干白茶。
白茶餅茶:是在散茶的形態(tài)的基礎上,通過壓餅工序壓制而成,其外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更為豐富的形態(tài),除了常規(guī)的圓餅形,還有磚塊狀,“龍珠”狀,“巧克力”塊狀等等。
由于餅茶相較于散茶多了一道工序,這也決定這二者有著不同的風味。餅茶在壓餅制作的過程,經(jīng)過包揉,白茶的梗葉細胞壁會破碎,汁液外露參與到后期陳化,故而餅茶相較于散茶來說,更容易在后期陳化中得到棗香、藥香等不可多得的香氣。
入門福鼎白茶,從老茶開始喝!
對于新茶友來說,細細品味2019春壽眉散茶與2015秋壽眉餅這兩款茶,便可對福鼎白茶有了初步的了解,當然對于喝慣了濃茶的茶友來說,一定要從老白茶開始適應。若是直接從新白茶開始喝,估計一時見是難以忍受的。
我讓我那位喝慣了普洱的朋友,試了盞2019春壽眉,一入口他便皺眉說到:這茶感覺有點“生”?。∷^“生”其實是因為,春壽眉的鮮爽感強烈,而朋友常年喝濃茶,在口感接受度上不夠敏銳,加上普洱茶的制作工藝經(jīng)過殺青、揉捻兩道程序,對茶內(nèi)含的茶多酚破壞嚴重,普洱成茶,滋味厚重,少有鮮爽口感。故而朋友在喝春壽眉時,才會覺得不適應。
再給他試試2015年秋壽眉老茶餅,雖也是第一次喝,他的口感體驗確是比喝新茶好很多,這是因為秋壽眉新茶經(jīng)過長時間陳化,不管是口感還是茶香上都趨于成熟、稠滑,在剛接觸時與普洱倒還是有那么二三分相似之處,故而不會覺得那么難以接受,倘若再多喝幾次老茶,適應之后,想必對白茶口感會大有改觀。
結(jié)合我朋友這個資深普洱迷的白茶入門體驗,給那些喝慣了濃茶,又想入門福鼎白茶的茶友一些建議。白茶與普洱茶,本是不同的茶類,不管是從茶品種類還是加工工藝上兩者區(qū)別都很大,想要從普洱跨越到白茶上,勢必要從兩者身上找到共同點。
因此,喝慣普洱茶、巖茶的人,想嘗試白茶,一定要從老白茶開始喝,老白茶茶性更為收斂,成熟,會比新白茶更容易接受些,另外,茶友們在選購老白茶時也不要盲目追求年份大的,可以先從陳化三年的壽眉茶餅開始喝。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桂凝秋露添靈液,
茗折香芽泛玉英。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時令進入冬季,此時正是小金桔成熟的季節(jié)!
冬,凝凍空氣中的顏色,守住了寒,卻為小金桔披上了金黃透亮的外衣,在陽光的照耀下,明晃鮮艷,煞是好看!恰逢周末,天朗氣清,便帶家中小孩去友人自家種的小金桔果園,體驗一把親自采果子的樂趣。
對小金桔的印象更多還是孩童時期,村口路旁有一顆不大也不小的金桔樹,這是村里小孩子唯一的零食。小金桔成熟之時,便會拉幫結(jié)派的去采摘。
電影《阿甘正傳》:“生活就像一顆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焙⑼瘯r期,每一顆入口前的金桔,對我來說也是永遠不知道是甜是酸!
丨冬景丨
蘇軾/北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一入果園,桔香如約而至!視覺上的色、嗅覺上的香,味覺上的酸甜,面面俱到。面對滿樹金黃,忍不住,從樹梢上摘了一顆小金桔往袖口蹭蹭便塞進嘴里吃,和童年印象不同的是,入口后便只有兩個字“香”,“甜”。
朋友見道便打趣:“是不是比你的白茶還要香、甜呀?”我笑笑:“這可沒可比性哦~”接連吃了兩三個小金桔后,便有齁甜感從喉嚨溢出,尤想喝點白茶潤潤喉!
確實,小金桔比白茶更要香甜,但白茶的甜更舒適,是會讓人“上癮的甜”。白茶甜得有層次,不同品類、不同年份甚至不同海拔產(chǎn)出的白茶,其“甜”感都是不一樣的。既然說到白茶“甜感”,今天就與大家一起探討探討,福鼎白茶的甜有何不同,在白茶當中,究竟哪一種茶口感最甜?
白毫銀針——鮮甜
白毫銀針,白茶中的佼佼者,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采于明前,茶樹在經(jīng)過冬天能量的儲備后,于寒氣料峭的早春冒出了新芽,芽頭肥壯飽滿,挺直如針,胖嘟嘟的甚是可愛,通體鋪滿又細又密的白毫,色白似銀,輕妙靈動、溫婉而含蓄,氨基酸等養(yǎng)分價值高。
茶基酸,是茶葉所含有的比較特殊的一種氨基酸,是基礎的茶味元素,能夠為茶湯增添甜、鮮的滋味,又能緩解茶的苦澀感。
白茶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中,茶氨酸含量遙遙領先的茶類,其白毫銀針的茶氨酸含量更甚于白牡丹、壽眉,這得益于白毫銀針芽頭上覆蓋的厚密的白毫,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是毫毛,是白毫銀針重要的氨基酸來源,同時還能帶來獨具風味的毫香。
熱水注之,當白毫銀針與水接觸的瞬間,似乎每個細胞都被激活,根根豎立如春筍,在水中浮沉浮載,細細觀之,清澈晶亮的茶湯內(nèi),浮動著無數(shù)的白毫,忽而打圈,忽而旋轉(zhuǎn)跳躍,像極了靈動的小精靈。
白毫銀針新茶,入口毫香顯露,滋味層次感鮮明,綿潤清鮮。過喉,嘴里留有微涼感,鮮甜中帶著些許薄荷感,持久生津;經(jīng)多年儲藏后的老銀針,入口醇滑綿勁悠長,鮮感不及新茶,但因歲月加持,陳化出更甘香綿柔、淳滑如漿的茶湯質(zhì)感,甜感依舊很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沖泡白毫銀針時,要避免洗茶及使用茶濾過濾茶湯。不然在洗茶及使用茶濾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豐富的毫毛流失,影響白毫銀針整體鮮甜風味的表現(xiàn)。
白牡丹——香甜
白牡丹采于白毫銀針之后,芽葉連枝,以一芽一、二葉的姿態(tài)示人,芽頭秀長飽滿,偶有纖細而瘦小者,葉色灰綠夾著銀白色毫心,如魚葉初展,素有“茶中仙子”之美譽。芽頭上帶細短濃密的白毫,似一層糖霜,摸之有柔軟的絨毛感。
新茶時期的白牡丹,上承白毫銀針之毫香,下啟春壽眉之醇甜!這也造就了其層次豐富的香型,芳香馥郁,香清味甜,與沸水相遇的瞬間便迸發(fā)出最為強勁熱烈的香氣,猶如在春季置身于百花園中。
白茶牡丹,有著傾國之色,亦有著傾城之香甜,各種花香紛紛而至,像洋槐花的甜美嬌俏,桂馥蘭香,柔美清新,又帶著煮熟的玉米須散發(fā)出的香氣,細聞之,毫香、花香、竹葉香、草藥香......香氣多元,一層接著一層飄蕩而來,卻絲毫未覺著甜膩。
白牡丹,兼具著白毫銀針的鮮,又具壽眉的醇,兩者風情兼具,變化出多端的香甜口感,以蓋碗搭配沖泡,花香落水,是清甜的月季花香,又好似雅致的蘭草香。入口順滑,圓潤的湯水,在舌面上拂過,甜香彌漫口腔,回甘迅速,依舊帶著花香的甜。而陳化多年的老牡丹,在口感上更醇順,陳放時間愈是久遠,其香氣愈加濃郁優(yōu)雅,毫香蘭韻,微伴花果香,品藏皆宜!
對于不知如何挑選福鼎白茶,并喜好清淡香甜口感的茶友來說,白牡丹可謂上上之選!
老壽眉——醇甜
白牡丹的采摘期一過,接下去便是壽眉了,壽眉外觀辨識度高,芽頭細小,葉片舒展,茶梗明顯,不修邊幅,貌不驚人卻滿是鮮活的生機。別看壽眉枝橫闊葉,模樣粗糙不討喜,正是有粗梗大葉的存在才成就了它醇甜的品質(zhì)。
壽眉茶梗,是讓茶葉和茶樹相連的重要載體,是重要的養(yǎng)分物質(zhì)運輸通道。另外相較于白毫銀針、白牡丹來說,壽眉生長期更長,在長時間的生長過程中,其梗葉也累積了更為豐富的芳香物質(zhì)、可溶性糖、膠質(zhì)物等養(yǎng)分,這使得壽眉的口感稠度佳、醇滑感強、香氣更為醇和。
取5克壽眉搭配110毫升容量的蓋碗沖泡,茶湯橙黃明亮,淡雅的草藥香影影綽綽的飄散出來,沁人心脾,呷一口茶湯,能明顯感受到很高的甜潤度,入口綿柔醇和,過喉下腹,瞬間便有甜醇滋味涌上來,持久生津。而老壽眉,經(jīng)歲月打磨,不管是在香氣與口感甜度上都更為沉穩(wěn),風味綿柔醇厚,稠滑如漿。
壽眉,作為大眾口糧茶,不管是在香氣還是口感上都極易被捕捉到,更適合剛?cè)腴T福鼎白茶的茶小白,隆冬季節(jié),備上一壺香醇甜甘香的老白茶,伴著氤氳的茶氣,美得很!
高山白茶——清甜
陸羽在《茶經(jīng)》里提:“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由此可見,一個好的產(chǎn)區(qū)條件對白茶的品質(zhì)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高山產(chǎn)區(qū),不管是在茶樹生長環(huán)境、需要的自然氣候條件(溫度、陽光、水汽等等)、土壤條件等方面都占上風。為茶樹生長過程當中的內(nèi)質(zhì)積累,提供了很好的先機。高山白茶,受其“基因優(yōu)勢”影響,體內(nèi)微量礦物質(zhì)含量更豐富,在香氣上更高揚馥郁,口感山上更為清冽、回甘足,層次豐富,入口便覺著舒適,爽口,有著屬于高山白茶獨有的高山茶韻!
福鼎白茶中,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三者單純比較甜度的話,氨基酸含量豐富的白毫銀針更勝一籌,但一千個人眼中有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銀針、牡丹、壽眉的甜也是各有其特性,該如何選擇?適口為珍即可!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小橋小店沽灑,初火新煙煮茶。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干,指失去水分的物體,它可以指結(jié)果亦可以指過程,不論動物植物?!案伞睂湃藖碚f意義非凡,生產(chǎn)力低下的時代,人類還未擁有改變自然的力量,草木繁茂、碩果累累的時候,人們可以采擷而食,也可在山野間獵殺牲畜果腹。但季節(jié)變化、時間推移,植物會應季而失,動物會應時而腐。
如何儲存食物便成為一個難題,而立足于天地間的祖輩們就想到了用“干”的方法來留住這些食物。而這些方法也流傳至今,讓食物干燥的方法有多種,如:風干、曬干、熏干等,有自然之力也有人為之力,干燥有效的阻止了微生物對食物的侵襲,阻止食物腐敗。
食物失去水分后,能保存的時間變長,但也會使得食物變得干脆,易破碎。沒了水的支撐,動植物便失去了鮮活能力,輕微的外力作用,也會使其四分五裂。而曬制而來的福鼎白茶亦是如此,而且越老的白茶越是易碎。那么福鼎老白茶的葉片為什么容易碎?下面會從三個角度出發(fā)為你詳細道來。
一、自然屬性
福鼎老白茶容易碎的第一點原因是其本身的自然屬性造成的。福鼎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氣候高溫多雨,因此福鼎的樹木大多屬于常綠闊葉林。茶樹也不例外,福鼎白茶的茶青一般來自“華茶1號”與“華茶2號”,它們?nèi)缢谐>G闊葉植物一樣,屬于革質(zhì)葉片,革質(zhì)葉片也稱為葉革質(zhì),葉片呈鋸齒狀,有較厚的角質(zhì)層。
而革質(zhì)葉片的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保護茶樹在亞熱帶季風高溫多雨的氣候中生存:
①起到保護水分的作用,厚厚的角質(zhì)層可以防止葉片在蒸騰作用下被帶走大量的水分;
②起到防曬的作用,亞熱帶地區(qū)日照時長較長,年均日照時常在1621.7小時左右,且夏日陽光猛烈,革質(zhì)葉片可以保護茶葉,避免茶葉被太陽灼傷;
③可起到防水的作用,福鼎位于夏季風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在1668.3毫米左右,降水量大,革質(zhì)葉片可以避免茶葉長期被雨水包圍,而造成茶葉缺氧;
④可以起到防凍的作用,雖然福鼎年均氣溫在18℃上下,但每年的冬季高山上還是會迎來降雪,氣溫更是會降低至0℃以下,而革質(zhì)葉片的角質(zhì)層便起了防止霜凍的作用。
角質(zhì)層的存在保護了白茶的茶青不受風霜雨雪的摧殘,保持茶葉的活性與活力,但也正因為這層角質(zhì)層的存在,練就了白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新嫩的白茶葉片在被外力揉搓時,很容易造成葉片破碎,而經(jīng)歷曬制工藝之后的干茶失去葉片內(nèi)水分就更加的“吹彈可破”了。
二、制茶工藝
白茶鮮嫩的茶青在經(jīng)過日曬的加工工藝后,葉片內(nèi)的水分不斷地被抽走,原本的青翠欲滴的模樣被改變,茶葉變得干燥酥脆。而與白茶易碎的另一個相關原因就于此有關——白茶的制作工藝與含水量要求。
白茶的制作工藝簡單,不殺青、不揉搓、不炒制,只有看似簡單的將茶葉攤于竹匾上曬制成干茶,而在曬制的過程中也是相對的歲月靜好,并沒有對茶青進行什么大動作,為什么會造成白茶的葉片破碎呢?在這里起到作用的是關于白茶的國標干度要求,福鼎白茶的含水量要求在8.5%以下。
上面的數(shù)據(jù)是福鼎白茶的最低含水量標準,但其實要想白茶的品質(zhì)更加的出眾,白茶的含水量越低越妙。福鼎白茶干茶越干,滋味愈加的醇厚,香氣也愈加的足,并且富有層次性,并且含水量越低的白茶越有利于儲存與后期轉(zhuǎn)化,雖然轉(zhuǎn)化速度會變緩,但轉(zhuǎn)化時積累的內(nèi)質(zhì)會更豐厚。
而要達到國家標準的8.5%以下的含水量并本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要想含水量更低,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福鼎白茶主要工藝是純?nèi)諘?,但絕對不是簡單的在太陽下暴曬就可,實際上暴曬對于白茶而言是場酷刑,它會使得白茶芽葉被太陽灼傷,從而影響白茶的品質(zhì)。
正確的制作干茶工藝,從茶青被采下的那一刻就開始了。采下茶青后,要及時的將茶青攤晾開來,將它們薄薄的攤晾在竹匾上進行萎凋,這一步最重要的是控制茶青堆積的厚度,過厚則會導致茶青被悶壞,導致芽葉發(fā)紅,降低茶青的品質(zhì)。
而萎凋走水結(jié)束之后,茶青的含水量就會降低至12%左右,這一數(shù)據(jù)看似接近國標水平,但其實還遠遠夠不上標準,差之毫厘便是失之千里。就如戲文里楚霸王所說的:“差一年,差一天,差一分一秒,都不是一輩子。”不論是差百分之一還是千分之一都不算達到標準。
萎凋之后的步驟是干燥,是為了再一次將含水量往下降。如果用純?nèi)諘竦姆绞礁稍?,成本會極大,且福鼎春季的雨水量也不少,陰雨天氣多,云霧大,陽光很難達到曬茶的標準。純?nèi)諘竦募夹g要求與難度就愈加的大,但這也體現(xiàn)出純?nèi)諘癫璧恼滟F。
而更多的茶廠會使用復式的方式,半純?nèi)諘癜霗C器烘干。至于烘干的方式大致為三種,一種是熱風烘干,一種是碳焙烘干,余下一種是使用烘干除濕機。而最后一種也是最常用的,它的效率高、烘干速度快,但同時也會損失一些白茶的口感。
我們更常聽說的應當屬碳焙烘干,碳焙烘干是先在碳焙籠內(nèi)放上完全燃燒的木炭,再在木炭上附著草木灰,將溫度控制在40℃左右,而后將萎凋完成的茶青放進籠內(nèi)烘干3~5小時左右,而且在碳焙的過程要進行翻動攪拌,碳焙烘干也屬于傳統(tǒng)制茶工藝的一種,很耗費心力,但碳焙過的白茶,茶香會更足。
而熱風烘焙就如其名一般,使用熱風來將茶葉烘干,熱風的產(chǎn)生方法多種,不一一說明。這些費時費力的制茶的工藝,歸咎最后只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白茶的含水量低,干度達標,保證白茶的滋味與品質(zhì)。而足夠的干度會帶來的問題就非常的顯而易見了,就是極易破碎的葉片。
當然也并非是需要白茶的含水量過低,過低的含水量,極有可能是做舊茶的風格。
三、儲存要求
老白茶葉片破碎的最后一個原因在于白茶的存儲要求。白茶最怕的便是異味與潮濕,因為一但白茶受潮,就容易發(fā)生霉變,所以干燥的環(huán)境就成為白茶儲存的重要條件之一,其他的條件還有如需要密封、避光、遠離異味等。而干燥的環(huán)境也就使得白茶茶葉愈發(fā)的干,故而老白茶的葉片會更加的易碎。
老白茶易破碎這一點雖然會在拿取時不如芽葉完整的白茶來的方便,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它的口感與香氣,甚至會更加的出眾。而且易碎的茶葉還能反應一款茶的品質(zhì),它說明著這款茶是達到國家標準,并且有被良好的儲存著,得到了好的轉(zhuǎn)化。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