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膽固醇高,可一些專家說高血脂患者可以吃,是真的嗎?
高血脂。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關于日常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蛋黃膽固醇高,可一些專家說高血脂患者可以吃,是真的嗎?”,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蛋黃中的膽固醇的確不敢小覷,比起很多內(nèi)臟食物都還要高,比如一個70g的雞蛋,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可高于240mg,如此高膽固醇的食物,對于高血脂(特別是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來說必然是看著就怕。不過,對于普通的高血脂患者來說,并非不能吃蛋黃,若是高膽固醇十分嚴重,醫(yī)生已經(jīng)明確限定了不能吃蛋黃的情況外,高血脂患者每日吃一個雞蛋黃其實對自己的膽固醇影響并不是最大的。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膽固醇
很多朋友視膽固醇為眼中釘,認為它就是引發(fā)高血脂的罪魁禍首之一,其實膽固醇還真是冤枉,它原本并非什么壞的東西,反倒是合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體內(nèi)重要的傳遞信息、營養(yǎng)、能源的物質(zhì),我們的身體是不可能缺乏膽固醇的。只是膽固醇如果代謝異常,血液中過多存在,它們可能會堆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或者讓血液粘稠度上升,代謝不利,所以,維持合適的膽固醇才是應當追求的,而并非“膽固醇越少越好”。
膽固醇還有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nèi)源性膽固醇是我們自身合成分泌的膽固醇,占總膽固醇的80%左右,外源性膽固醇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只有20%左右,而且如果我們從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越多,那么它們的吸收量會不斷減少,最終對總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極小的。因為這個原因,美國FDA在2015年就取消了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限制,特別是雞蛋中的膽固醇,當然這個對膽固醇不限量不代表可以敞開大門吃一些高油高脂同時又富含膽固醇的垃圾食品,只要從健康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我們其實不用過度在意它們的含量。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大體可分為最常見的兩種,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它們各司其職,低密度脂蛋白主要是讓膽固醇循環(huán)在血液中,不斷和細胞做信息和能源交換,高密度脂蛋白則是把已經(jīng)沒有用途的膽固醇運輸?shù)礁闻K代謝掉,平穩(wěn)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高低密度脂蛋白必須維持合理數(shù)量,我們的血液中膽固醇才能平衡。一般來說,出現(xiàn)高膽固醇血癥的原因或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或是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和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關聯(lián)并沒有那么密切(當然,長期的高油高脂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會造成血液粘稠度上升,也可能因為攝入反式脂肪酸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濃度)。
雞蛋中的膽固醇
雞蛋是一種健康食物,其實適當攝入雞蛋黃反倒能夠更好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它的攝入并非就是嗖嗖讓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上升,一個雞蛋膽固醇可能有200mg以上的膽固醇,但實際上最終被吸收的有其含量的1/4都算不錯了,只要每日保證一個雞蛋的攝入,對健康對血脂并沒有太大威脅。
雞蛋中富含卵磷脂,卵磷脂有助于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的堆積,輔助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數(shù)量,其實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還是好事一樁,為什么吃點雞蛋就那么“慫”。
與其擔心吃雞蛋,倒不如擔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加工類食品”的攝入,例如火腿、午餐肉、膨化零食、甜飲料、速溶飲品,這些食物看去膽固醇好像也不高,但它們中的添加成分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長期攝入便是誘發(f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
相關推薦
高血壓患者當然可以吃蒸雞蛋,煮雞蛋、煎雞蛋、炒雞蛋都沒問題。
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的確認為自己是不能吃雞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較高,特別是高血壓還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其實雞蛋中的膽固醇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怕,一般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每日適當攝入雞蛋是沒問題的,除非真的是十分嚴重的高血壓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那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吃雞蛋,或者合并腎病,由于蛋白質(zhì)會增加腎臟負擔,也需要控制蛋白質(zhì)豐富食物的攝入。
雞蛋中的膽固醇是不是會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成分?
其實真的不會,首先,膽固醇并不是一種有害的成分,我們?nèi)梭w的所有膜結構的組成都少不了膽固醇的參與,膽固醇還參與身體中一些成分的交換,我們是不可能缺乏膽固醇的;雖然過多的膽固醇會給我們帶來威脅,但人體中的膽固醇過量可能和攝入高膽固醇食物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這也是很多現(xiàn)代研究所證明的事情。膽固醇的吸收從食物中的來源是極少的,甚至外源性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隨著攝入量的增加,吸收率會不斷下降,對總膽固醇的影響較低,占總膽固醇的比例也僅有20%左右;相反,對總膽固醇影響較高的是內(nèi)源性-我們自身合成分泌的膽固醇,這部分膽固醇占80%左右,主要由肝臟合成分泌。
內(nèi)源性膽固醇難以主動控制,它和遺傳因素、長期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都有關系;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因素還和脂蛋白的濃度有關,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偏高或“高密度脂蛋白(HDL)”偏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工作是讓血液中的膽固醇不斷循環(huán)交替物質(zhì),高密度脂蛋白則是讓廢舊膽固醇快速運輸?shù)礁闻K代謝,因此如果兩者數(shù)量異常,則很可能造成高膽固醇血癥。而低密度脂蛋白的來源并不來源于雞蛋這些健康食品,而是加工類食物,如罐頭、火腿、薯片、糕點等食物中的氫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所以,其實和長期不健康飲食,愛吃零食有關。
雞蛋中的膽固醇雖高,但其實最終的吸收率是極低的,對總膽固醇影響很小,而且它們還更容易轉(zhuǎn)化為高密度脂蛋白,幫助維護血管健康。雞蛋中富含卵磷脂,卵磷脂能夠減少血管內(nèi)壁脂蛋白的堆積,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總之,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適當吃雞蛋是沒問題的,雞蛋營養(yǎng)還尤其豐富,能為我們補充不少有益物質(zhì)。
高血脂癥是現(xiàn)在生活中常見的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之一,高血脂分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兩者兼有也為高血脂,高甘油三酯血癥更好調(diào)理,一般都是由于長期飲食不節(jié),高油、高脂、高糖食物攝入過量,加上久疏鍛煉,久坐久躺引起,高膽固醇血癥則沒那么容易,一方面由于飲食、生活習慣不良,另一方面還和遺傳、自身內(nèi)分泌紊亂、血管病變相聯(lián)系,內(nèi)源性(自身合成分泌)膽固醇遠遠高于外源性(飲食中攝入)膽固醇,控制好內(nèi)平衡,才是改善高膽固醇血癥的關鍵。
那么高甘油三酯患者如何應對?
首先自然是調(diào)整好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例如長期在外酒宴的朋友若不是因為公事的話,就盡量回家吃飯,若是公事,控制好自己的攝入量,煙酒不要敞開來吃,多選擇蔬菜、清淡菜肴,少量食用,或避開那些油多味重的菜肴。一般來說,館子菜或者外賣菜,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都會增加更多油鹽醬醋,其中鹽多、油多、醬多,長期吃這些料理很可能會攝入更高熱量、更多鹽分,增加誘發(fā)慢性疾病的風險;當然即便是自家烹飪也最好清淡為主,油鹽醬醋適當添加,增加蔬菜、全谷物類食物的添加比例,烹飪方式可以蒸、煮、燉、清炒、涼拌為主,油炸、多油紅燒等方式偶爾為宜。
高甘油三酯的朋友都認為自己需要避免肥肉、五花肉、動物內(nèi)臟的食用,其實它們就是膽固醇、飽和脂肪高了些,這些成分對我們自己身體并非無用或有害,只是不宜過剩,不用刻意避免,只需要注意攝入量即可,如動物內(nèi)臟不要每日頻繁食用,一周1~2次,一次30g左右并無大礙。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更應當注意的是煙熏類食物、加工類食物、油炸食物,煙熏食物中鹽分含量多,并且由于高溫烘烤,蛋白質(zhì)、油脂燃燒的不完全還會生成不少致癌成分,是胃癌、腸癌的誘發(fā)因素之一,且通常高脂高熱,易造成能量攝入過量;油炸類食物亦可因高溫而生成有害成分,且熱量、油脂含量較高,加重高血脂癥;加工類食品不僅損失營養(yǎng)價值高,還有不少添加劑成分,對人體無益。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即使“高糖”食物的攝入,雖然糖聽起來和血脂無關,但實際上糖分過量的攝入同樣會生成甘油三酯,而長期高糖食物的攝入同樣是引起高甘油三酯的因素之一。很多朋友雖然避開肥肉、油炸食品,但它們愛吃糕點、愛吃巧克力、愛喝甜飲,愛吃冰激凌,這些食物看去和高血脂無關,但實際上它們或許是更容易造成高血脂的“兇器”。
高膽固醇血癥又當如何?
除了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朋友做到類似的事情之外,前文提到,內(nèi)源性膽固醇占比高,占總膽固醇80%以上,而外源性僅占20%左右還會因為攝入量的增加而不斷減少吸收量,其實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并非影響總膽固醇的關鍵。由于長期的飲食不節(jié),損傷血管,造成內(nèi)平衡失調(diào),很容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
常見引起高膽固醇的因素和體內(nèi)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有關,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將膽固醇循環(huán)血液,和細胞之間做交換,提供有益成分;高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是把已經(jīng)無用的膽固醇運輸?shù)礁闻K代謝,平衡血液中膽固醇的量,雖然兩者各司其職,本對健康無害,但剛才也提到了,低密度脂蛋白是讓膽固醇循環(huán)血液中,若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則膽固醇在血液中數(shù)量過多,則會造成高膽固醇血脂;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能調(diào)整血液中膽固醇數(shù)量,若高密度脂蛋白過低,則也會引起膽固醇滯留在血液中過久,引起高膽固醇。所以,平衡兩種膽固醇對調(diào)理血脂有益。
好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方式其實有不少,例如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的攝入占比,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通常在堅果食物、深海魚、植物油中能有ω3含量,日常應當多攝入深海魚,它們最典型且最豐富的ω3來源,推薦一周攝入魚類不少于225~500g。
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研究發(fā)現(xiàn),減肥1公斤就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不少含量,而肥胖、超重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普遍較低,久坐久躺,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高密度脂蛋白也會大幅下降。
不飽和脂肪酸同樣也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另外,果蔬中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植物多糖、植物皂苷等成分也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日常可增加蔬菜攝入比例,每日堅持至少攝入200g水果。
避免加工類食物的攝入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增殖,加工類食物如膨化零食、火腿、罐頭食物、冷飲、速溶飲品等等,這些食物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劑成分,如奶精、香精等,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有助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數(shù)量。
(1)調(diào)節(jié)飲食,控制血脂
冬天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所以運動量會比較少,再加上平時飲食不注意,就很容易導致體內(nèi)血脂水平過低。冬天的時候最好多吃一些谷類、豆類食物,另外還要多吃水果蔬菜,不要進食太多含有很高膽固醇水平的食物。
(2)選好時間,有氧鍛煉
雖然天氣比較寒冷,但是還是要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平時可以慢跑一下,或者打打太極拳??梢苑乐贵w內(nèi)脂肪堆積過多,膽固醇水平過高,從而大大降低患上高血脂的概率。
(3)調(diào)整情緒,切勿激動
平時還要保持好心情。不要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大驚小怪,在心里面堆積較多負面情緒。平時心胸要放開闊一點。如果心情實在不好,就要想辦法把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不要積聚在心中??梢院团笥褍A訴,或者找個無人安靜的地方大聲喊叫。
(1)山楂
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降脂食物。里面有很多山楂酸、檸檬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以擴張血管,防止體內(nèi)血壓水平過高,幫助控制體內(nèi)血脂水平。但是由于山楂是一種酸性食物,所以最好不要在空腹的進食,而且不要一口氣進食太多,最好在吃完飯后食用。
(2)綠豆
這種食物也可以幫助控制體內(nèi)的血脂水平。還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體內(nèi)膽固醇水平過高。
(1)少吃高膽固醇食物
這類食物會使得血管受到損傷,還會加大患上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概率,因此平時最好要少碰這類食物,注意不要攝入太多。這樣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魷魚等。特別是動物肝臟和蛋黃這類食物,里面含有非常多的膽固醇。平時最好不要碰。吃雞蛋的時候也最好只進食蛋白。
(2)少吃糖含量過多的食物
這類食物若是進食過多也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非常肥胖的人來說,這種食物最好不要碰。畢竟其體內(nèi)的血脂水平本來就已經(jīng)很高,如果還進食大量含有很多糖的食物,就會放大高脂血癥引發(fā)的相關問題,使身體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這樣的食物有蜂蜜,蛋糕等,平時最好要少吃,或者干脆不吃。
到底要不要吃藥,必須要根據(jù)當前病情的嚴重程度來定。
如果有輕微高血脂癥狀的朋友的確不用急著吃藥,多吃藥反而可能進一步造成肝臟、腎臟的損傷,比如大部分緩解高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其實對于肝臟功能有一定影響,對于一些還合并有肝病的高血脂人群急著吃藥沒準會損失更嚴重。一般來說,及早發(fā)現(xiàn)的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都不用著急吃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搭配合理的飲食加上運動來共同調(diào)理,可以對身體起到不錯改善效果,那么嚴重到什么程度需要服藥?
高血脂可以有多重情況,一種是“高甘油三酯血癥”,一種是“高膽固醇血癥”,兩者合并都有的情況也被稱為高血脂。如果血液中總甘油三酯>2.3mmol/L的話可以確定是甘油三酯不斷升高,這時候最好是搭配藥物來共同調(diào)理,正常的情況甘油三酯應當<1.7mmol/L,如果在1.7~2.3mmol/L屬于邊緣升高,這兩種情況都不必急著吃藥;總膽固醇如果>6.2mmol/L建議吃藥配合飲食、運動來調(diào)理,如果在5.2~6.2mmol/L處于不算嚴重的高膽固醇血脂,不用吃藥,多改善飲食也有助調(diào)理。
另外,總膽固醇中還有好壞膽固醇之分,比如低密度脂蛋白屬于壞膽固醇,它會把血液中的膽固醇持續(xù)循環(huán)在血液中與細胞做養(yǎng)分交換,但如果偏高的話則會影響血脂濃度,它的正常值應當<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膽固醇,它能夠把沒什么用處的膽固醇運輸?shù)礁闻K代謝掉,維持血液中膽固醇平衡狀態(tài),高低密度脂蛋白必須維持合理數(shù)量,血脂才有保障,但膽固醇分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外源性則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這部分僅占20%,內(nèi)源性膽固醇自身合成分泌,占80%,我們很難主動控制這部分膽固醇,所以一般來說,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且調(diào)理沒有好轉(zhuǎn),最好還是服藥配合。
高密度脂蛋白<40mmol/L等同有高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超過1.8mmol/L屬于嚴重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特別是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服藥且接受降血脂治療;如果是高血壓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2.6mmol,甘油三酯高于5.2mmol/L也需要服藥,并接受治療,具體還要看個人情況來定,最好即使尋醫(yī),根據(jù)醫(yī)生的囑咐來判斷要不要吃藥,要不要接受治療。
中低危人群,如果不服藥的話一定要注重日常飲食,加上鍛煉的搭配,日常飲食清淡為主,減少高油高脂、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量,多在家自己做飯吃,減少下館子、點外賣的頻率。特別要注意烹飪方式,多以蒸、煮、清炒、涼拌等方式來做菜,少吃油炸食物、燒烤、紅油火鍋、麻辣燙等形式的菜。
增加蔬菜、全谷物類食物的攝入量,它們能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延緩食物下滑速度,抑制部分脂肪、膽固醇、糖分的吸收。一周推薦吃魚類225~500g,特別是多吃深海魚,深海魚中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對調(diào)節(jié)血脂有幫助;一周推薦堅果攝入100g以內(nèi),每日推薦10g左右,堅果中富含ω6不飽和脂肪酸,適當食用有助降低血脂,保護血管。日常還應當多加強鍛煉,研究發(fā)現(xiàn):減肥和鍛煉能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所以保持體重,多檢測血常規(guī)有助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致
也無風雨也無晴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最近忙著年貨節(jié)的事情,也思考了很多自家品牌的事情,所以只是偶爾有時間去蹭蹭茶。好友每次喝茶時都有一個動作:用沸水將蓋碗清洗一遍,讓蓋碗留有溫度,然后放入白茶,蓋上蓋子晃兩下。很多茶友不解,其實這是一種醒茶的方式——干醒法,利用白瓷蓋碗的余溫把老白茶喚醒。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相對的,我們還可以用濕醒法:就是將沸水細水慢沖白茶,注滿后迅速出湯倒掉,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5秒左右即可,否則會導致茶葉中的內(nèi)質(zhì)析出較多,影響口感。
通過年貨節(jié)的備貨,也發(fā)現(xiàn)很多茶友開始追求老貢眉,貢眉作為小白茶,在福鼎當?shù)貋碚f是一個非常古老又珍惜的茶種,在這里我們叫貢眉老茶樹、土茶、小菜茶、群體種。是白茶初創(chuàng)時使用的繁殖樹種,為什么說它古老呢,主要是它已經(jīng)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很多對白茶樹種有研究的茶友都知道,之前松溪那塊是非常流行小菜茶的。
在福鼎老人心里,貢眉就是他們之前常見的土茶仔,后來小白茶逐漸被產(chǎn)量更高、外形美觀的大白茶替代,無論是閩東還是閩北的白茶種植產(chǎn)地,種植面積也很少,所以現(xiàn)在反過來說,物以稀為貴,大家對貢眉的熱情也上漲了不少。
今天在倉庫里翻出一餅2010的老貢眉,我趕緊撬開試喝一番,總的評價是:香氣足,相當耐泡,經(jīng)過九年的沉淀,內(nèi)質(zhì)的轉(zhuǎn)化已經(jīng)十分成熟,干倉自然陳化,內(nèi)外如一。
這款茶如果接下去好好收藏定是一款讓人眼前一亮的好物,它的越久越珍貴體現(xiàn)在香氣外顯高昂,隨著時間的陳化規(guī)律,存放了多年之后的老貢眉棗香濃郁(帶藥香),幾乎沒有澀感并且還能保持強勁的回甘。老白茶的湯色是透亮的琥珀色,韻味柔糯,茶湯柔和,順喉而下,茶香沉落,滿口余香,我有點后悔撬開了!!
為了有個體驗對比,我特意又拿了另一款時間較晚的貢眉餅,這款2013年的貢眉已經(jīng)是九年陳的老茶,轉(zhuǎn)化的也極為充分,沖泡出來的茶湯稠厚感明顯,入口滋味飽滿,藥香顯著,回甘特別好!隨著沖泡次數(shù)的增加,糯米感漸濃,每一泡都是不一樣的,層次感分明。
有個茶友問我:為什么我存的白茶不會出現(xiàn)棗香、藥香,你的卻可以?其實貢眉、壽眉轉(zhuǎn)化的相對要快一些,這是葉茶相較于芽茶的優(yōu)勢。另外,棗香、藥香的傲嬌之處不僅如此,并不是所有的白茶都有棗香、藥香出現(xiàn),通常在餅茶中容易出現(xiàn)棗香,這是因為餅茶的制作工藝中,會讓細胞壁破壁,從而讓果膠物質(zhì)溢出,停留在表面,參與后期的轉(zhuǎn)化,才會有棗香的出現(xiàn)。
冬日煮茶祛濕,你知道嗎?
另外,對于這些年份老的白茶餅來說,最好是通過煮茶的方式來品鑒,我這次就用煮茶的方式來蒸煮兩款年份不同的菜茶。而且冬天煮茶祛寒濕是非常有效的一個養(yǎng)生辦法。
煮出來的貢眉老茶為什么比泡出來的更好喝?
一是煮出來的老茶滋味軟糯,口感更佳甘醇;
二是煮出來的老茶香氣足,有濃郁的藥香,耐沖泡;
三是煮出來的老茶藥性被放大,喝起來養(yǎng)生效果加倍。
像貢眉、壽眉這類含有粗大茶梗的葉茶,內(nèi)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zhì)以及芳香物質(zhì),在經(jīng)過沸水煮茶后,這些多糖物質(zhì)和芳香物質(zhì)溶于水中,能讓茶湯變得更香,更甜。綜合來說,貢眉、壽眉也是煮茶的首選茶類。
另外,冬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jié),肝氣旺容易克脾,以致脾胃虛弱,水濕不化,濕邪內(nèi)生,這時候選擇陳年老白茶來喝,既具有除濕效果又滋養(yǎng)脾胃,常喝更具養(yǎng)生效果。
很多茶友會反駁我說:你認為煮茶更甜,但是我覺得老樹白茶才會越泡越甜!
老樹白茶為什么會更甜?
但你真的了解老樹白茶為什么更甜的原因嗎?
基本樹齡30年以上的茶樹,碳代謝明顯,鮮葉里有大量的單糖、寡糖、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物質(zhì),所以這類茶樹的茶湯喝起來粘稠甘甜,另外,很多茶友都覺得樹齡越大,那芽葉的陳化效果會更佳。
所以往往一些茶友在品鑒了同茶區(qū)、同品種、同茶季的兩款茶之后,會認為更甜的那款樹齡更高,但是樹齡真的能一口就喝出來嗎?
說實在話,憑經(jīng)驗一口喝出樹齡的可能性比較小,除非是非常專業(yè)的茶人專家,比如張?zhí)旄@舷壬?/p>
樹的內(nèi)含物給口腔呈現(xiàn)的鮮爽、醇厚、甘甜這些滋味,其實跟樹種、茶樹生長環(huán)境也有關系,我舉個例子:
白茶的樹種很多,福鼎大白、大毫毫香花香濃郁,口感偏甜,政和白茶因為高海拔而帶來的生長慢、發(fā)芽慢、采茶晚這個特點,整體的口感醇厚,也更加耐泡,福云六號比較香,沖泡時候有空谷幽蘭的香氣。
另外,跟生長環(huán)境也有關系:很多老樹生長在高山地區(qū),高山地區(qū)多以腐質(zhì)砂石土壤為主,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與礦物質(zhì)豐富,老茶樹能在深層的地下吸收更多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整體滋味呈現(xiàn)比較飽滿,所以苦澀感就被忽略掉了。
老樹的碳代謝明顯,糖類物質(zhì)豐富,多糖物質(zhì)雖然不可溶于水,但是可以被水解。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還原成葡萄糖,所以我們覺得甜。另外茶樹木質(zhì)纖維化程度越高,含糖度越高,所以陳年的貢眉、壽眉更甜。
老樹白茶真的好嗎?
但老樹白茶真的好嗎?我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根據(jù)檔案記載,閩東地區(qū)的老茶樹有的樹齡在百年以上了,目前已知的野生茶樹群有:福鼎太姥山的太姥山大茶樹、寧德霍童鎮(zhèn)小坑村的霍童大茶樹、壽寧平溪鄉(xiāng)路后坑村的路后坑大茶樹、屏南黛溪鄉(xiāng)往里村的往里苦茶樹、寧德虎貝鄉(xiāng)梅鶴村的虎貝梅鶴苦茶樹、寧德八都標頭村的野生茶樹群等。白茶只有福鼎太姥山的太姥山大茶樹。
茶樹上了年紀,會出現(xiàn)樹勢衰老、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所以老茶樹并沒有媒體宣傳的那么美好,反而是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
其實歷史上已經(jīng)有人指出“老茶樹不一定是寶”這個理論了,清代文獻《匡廬游錄》中,有“茶樹皆不過一尺,五六年后梗老無芽,則須伐去,俟其再孽”的記載就說明了:很多茶人已經(jīng)會懂得去挽救年齡過老的茶樹了。
現(xiàn)在福鼎當?shù)赜行┎柁r(nóng)在宣傳自己的茶園時,會指出自己的茶樹是當年知青下鄉(xiāng)時栽種的,距今已經(jīng)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但是說實在話,真正有好底蘊的老樹,并不是完全天生天養(yǎng)的,合理的管理和養(yǎng)護也非常有必要,否則土壤沒肥力,對于茶樹生長和內(nèi)質(zhì)的積累不是一件好事情。
再說個題外話,同理上去看白茶的陳放,其實15-20年是白茶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一些內(nèi)溶物質(zhì)轉(zhuǎn)化到最完整的年份,通常說壽眉2-3年,貢眉3-4年,牡丹5-6年,銀針7-8年是這個品級的白茶轉(zhuǎn)化到最佳的一個年份。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周瓊瓊關于白茶的相關研究就證實了這個結論:
他通過對比的方法來分析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內(nèi)含物質(zhì),如:茶多酚、咖啡堿、氨基酸、果糖等。
他的研究表明,白茶存儲在15年左右時,其內(nèi)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均呈現(xiàn)出降低的現(xiàn)象。
由此可以證明,這3-15歲的老白茶,是最佳的年齡段。
所以,并不是“越老越好”就是正確,老樹白茶也不一定最好。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chuàng)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chuàng)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zhuǎn)發(fā)分享,其他平臺轉(zhuǎn)發(fā)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苦瓜黃豆燉排骨這道菜倒是頭一次聽說,我們先來評價一下這道菜吧:
雖然說苦瓜對于三高的朋友來說是很好的一種蔬菜,苦瓜低脂低熱,對血脂、血糖的影響極小,膳食纖維也十分豐富,還有助控制餐后血糖,其中有多重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成分、活性物質(zhì),但它絕對不是適合用來“燉”的一種食材。
苦瓜雖苦,但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很容易揮發(fā)的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長時間加熱的話必然損失較大;苦瓜中的豐富膳食纖維也會在長時間高溫燉煮下被破壞,這苦瓜的營養(yǎng)價值最終會被大幅降低??喙系耐扑]吃法是清炒,炒至苦瓜翠綠色加重其實就可以出鍋了,很多朋友還喜歡“干煸”苦瓜,干煸炒制時間過長,同樣會破壞苦瓜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雖然這樣苦味是沒了多少,不過也失去了吃苦瓜的意義。
黃豆燉排骨我們經(jīng)??吹剑硗膺€有黃豆燒豬蹄,黃豆中富含的豐富氨基酸成分被激發(fā),肉味更加鮮美,如果不添加苦瓜的話,相信味道會更好。黃豆是一種大豆類食物,大豆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有豐富的脂肪、優(yōu)質(zhì)植物蛋白成分,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大豆類20g左右為宜,并不適合多吃,豆制品因為是大豆食物稀釋加工后的食物,如豆腐干、豆腐腦、豆腐皮、豆?jié){,20g大豆大概可以做一大塊豆腐、100g左右豆腐皮、豆腐干,500~700ml左右豆?jié){??傊殴侵械狞S豆不要過多食用,可適當多吃點排骨肉。另外大豆類中低聚糖成分較多,吃多了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大豆熱量和油脂含量也不低,吃多了同樣也不利高血糖患者。
那這排骨吃了會影響血糖嗎?
這還得看烹飪手法、排骨的肥瘦情況和攝入排骨的多少了。烹飪手法對菜肴的影響其實較大,如果是清燉的排骨是很好的選擇,一些排骨可能是紅燒、糖醋,這樣的排骨醬料多,甚至添加了“精制糖”,那多對糖友的血糖影響就較大。另外,排骨的部位多,一些部位肉多、脂肪多,一些部位肉少,肉質(zhì)比較干瘦,盡量選擇脂肪含量更少一些的排骨更適合糖友食用。雖然糖友主要需要避免高糖食物的攝入,不過同時也應當注意清淡飲食,不要過多攝入高熱高脂的食物,如果高熱高脂食物攝入過多則可能增加胰島素抵抗,最終還是會對血糖不利。
總之概括來說就是,苦瓜適合糖友食用,其他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朋友也適合食用,但苦瓜并不適合燉煮,最好清炒且時間不宜過久,避免損失苦瓜中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成分,如果想在黃豆燉排骨中添加苦瓜,最好是最后放入,苦瓜焯一下水,隨著排骨湯煮兩分鐘即可;黃豆燉排骨是很好的做法,能激發(fā)黃豆的營養(yǎng),但黃豆和排骨都不宜過多食用,適當食用有益健康,但過多食用可能同樣會影響血糖;注意食材的烹飪方式,最好是清炒、蒸、煮、燉,避免糖醋、紅燒、油炸等方式。
題主應該還是做了功課的,不少朋友認為粗糧雜糧那絕對是穩(wěn)定血糖的利器,吃了對控糖有利,但實際上粗雜糧吃多了可對血糖并沒有好處,它們畢竟都屬于淀粉較高的食物,淀粉最終會轉(zhuǎn)化為葡萄糖,照樣對血糖不利,所以粗雜糧可不是隨意吃的,它們要吃對地方,還應當要控量。另外,“粥”也不是適合糖友食用的食物,粥給人一種清淡刮油的印象,不過粥是用主食類食物長時間熬制,其中的淀粉因為長時間熬煮、微晶結構被破壞,糊化程度提高,淀粉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升糖速度較快,很容易影響血糖,一般不推薦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喝粥,建議吃干飯,而且最好“粗細搭配”。
但是雖然高血糖、高血脂和飲食密切相關,不過它們并不是誘發(fā)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唯一因素,我們?nèi)粘5纳盍晳T、運動習慣、遺傳因素等也決定了是否會患上高血糖、高血脂。或許有些人愛吃甜食,經(jīng)常吃也沒吃出個什么問題,但有些人還算在意自己的飲食,可偏偏就患上三高。所以,即便是長期早晨喝粗糧粥的話也不一定會誘發(fā)糖尿病或高血脂癥,只能說可能會提高高血糖、糖尿病的發(fā)病幾率。當然,這和每個人的情況也有聯(lián)系,例如一些體力勞動較大的人群,喝了粥直接開始搬磚,他們消耗糖分迅速,血糖平穩(wěn)速度也更快,他們也不是喝了粥就誘發(fā)高血糖的一類人。
吃粗雜糧我們應當選擇更合理的方式,例如把它們混合“細糧”一同食用,但不要長時間蒸煮。粗雜糧雖然富含碳水化合物,不過比起經(jīng)過精細加工的細糧來說,它們保留了更豐富的礦物質(zhì)、麥麩成分,膳食纖維含量更豐富。膳食纖維無法直接被消化吸收,它們能拖延食物的消化速度,延緩糖分的吸收速度,有助平穩(wěn)餐后血糖,雖然它們也不屬于升糖指數(shù)較低的食物,但比起細糧來要好不少,例如山藥的升糖指數(shù)在50~60,白米飯,白饅頭的升糖指數(shù)能高達80~90。粗糧雜糧的攝入量也應當控制,粗糧雜糧混合谷物每餐推薦1~2小捧,可增加一個拳頭大小的薯類食物搭配。
如果想要預防高血糖也并非選擇無糖或低糖食物就完事了,含糖食物可適當食用,不必刻意避免,但一定注意控量,每日精制糖(直接加入食物中的糖,如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攝入量推薦25g以內(nèi),上限不超過50g,另外還應當注意避免過多攝入高油高脂食物,它們?nèi)菀滓鸱逝郑逝滞瑯邮侨叩闹尾∫蛩刂?,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同樣可引起高血糖或糖尿病;最后還應當堅持適當鍛煉,久坐久躺、懶惰都是誘發(fā)三高疾病的因素,對于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來說更應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