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睡前最好別洗頭 易患感冒
【www.cndadi.net - 易疲勞女性養(yǎng)生茶】
晚上洗頭后,若有足夠的時間讓頭發(fā)干透了才睡,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實在太忙了,過了晚上10時才洗頭,洗完頭后又累得眼皮沉重到睜不開,于是,頭發(fā)未干就倒頭大睡。天天洗頭容易變成禿頂這樣做,年長的一輩都會說以后會頭痛的,其實,經過現代科學的研究,人們發(fā)現這也不無道理。
與體溫調節(jié)有關
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地產生熱量,以維持體溫,這些熱量也同時經過血液循環(huán)傳導到機體表層,通過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fā)等方式不斷地向外界放散。
身體抵抗力強的人,體溫調節(jié)機能正常,通過調節(jié),產熱和散熱兩個過程是平衡的,也就是當體溫傾向下降時,則產熱增加,散熱減少,使體溫仍維持在37℃左右。但對身體抵抗力弱的人來說,其自動調節(jié)體溫,使機體維持正常體溫的能力較差,所以當全身或某一局部受寒就易感冒。
而我們用熱水洗頭后,由于溫熱作用,使頭皮毛細血管擴張,機體向周圍輻射的熱量增多,同時由于洗頭后頭發(fā)是濕的,有大量水分蒸發(fā)出去,也要帶走很多熱量。一般一克水蒸發(fā)時要帶走500卡熱量。
由于散熱增加,使機體受凍,因而反射性地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局部的血流量減少,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就使局部早已存在的病毒或細菌乘虛而入,生長繁殖,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因而出現感冒癥狀,如流涕,鼻塞,頭痛甚至發(fā)燒等。睡前最好別洗頭而如果在頭發(fā)未干的情況下睡著,此時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節(jié)功能低下,就更易發(fā)生感冒。
因此,一般來說,臨睡前最好不要洗頭,如果要洗,就用干毛巾擦干,然后再把頭發(fā)吹干后才睡,這樣,就不會感冒了。頭發(fā)未干的情況下睡著,容易感冒。
相關閱讀
許多人喜歡吃一點夜宵,墊墊肚子,有些食物有助于 睡眠 ,而有的食物則會讓你整夜睡不好。美國福克斯網站撰文提醒,睡前最好別吃以下幾種食物。
1. 冰淇淋。冰淇淋含有大量脂肪,吃完就睡,會讓身體沒有時間去燃燒脂肪。所有的糖會給身體發(fā)出錯誤的能量信息,然后自動儲存并變成脂肪。另外,研究發(fā)現,睡前吃高糖食物容易做 噩夢 .
2. 芹菜。芹菜是一種天然利尿劑,會使尿量變多。 如果睡前攝入太多芹菜,身體會為了撒尿而喚醒你。雖然芹菜能給身體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但睡前盡量別吃。
3. 意大利面。意大利面全是碳水化合物,吃完馬上入睡,容易變成脂肪,改變你的血糖水平,進而推遲睡眠,或容易在夜里醒來。另外,加在意大利面上的奶酪、奶油或番茄醬還可能加重你的消化系統(tǒng)負擔。
4. 匹薩。匹薩中的番茄沙司酸度高,會刺激胃部 泛酸 .其中的肥肉和奶酪等還會使你 胃灼熱 .
5. 糖塊。最新一項研究顯示,10個人中有7個睡前會吃糖塊等垃圾食品,并導致整晚做噩夢。專家猜測因高糖水平造成更多腦電波,導致做噩夢。
6. 麥片。麥片中常含有大量精糖和碳水化合物,會讓人血糖飆升,因此不適合睡前食用。
7. 大蒜。晚上吃大蒜,除了會讓你整晚 口臭 外,還會造成胃灼熱。 如果你的胃功能較差或易泛酸,睡前一定不要吃大蒜等辛辣食物。
8. 巧克力。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能使人興奮。幾乎所有巧克力都含有一定水平的咖啡因。除此之外,其中的可可堿,會使人 心跳加快 .
9. 酒精。一般人認為,酒精會促進睡眠,這是不準確的。酒精確實可以幫助入睡,但它不會維持長時間、優(yōu)質的休息。 酒精實際上還會干擾睡眠的恢復功能,經常用酒精催眠的人會陷入必須依靠喝酒才能入睡的惡性循環(huán)。
10. 紅肉。雖然紅肉中高水平的鐵和色氨酸可以幫助睡眠,但紅肉含蛋白質和脂肪多,比其他食物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會讓身體整晚處于工作狀態(tài)。因此,要想擁有深度睡眠,晚餐最好避免吃紅肉。
食鹽過多的幾宗罪
罪名一:肝腎臟疾病
腎臟是人體的一大重要代謝器官,人體的代謝廢物很多是通過腎臟,最終以尿液排出體外。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是腎臟損傷、腎臟疾病的一個危險信號。
食鹽也是經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在動物實驗中,人們發(fā)現高食鹽攝入量會使得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升高。
罪名二:胃癌
1996年,歐洲癌癥預防中心對歐洲24個國家的5700多人進行了一項膳食食鹽攝入量與胃癌發(fā)生率關系的調查,接受調查的這些人的年齡都在20-49歲之間,結果發(fā)現,長期高食鹽膳食的人胃癌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
1999年開始,日本癌癥協(xié)會對40000多名40-59歲的中年人進行了長達11年的膳食調查,探討人群食鹽攝入與胃癌的關系,結果發(fā)現膳食食鹽攝入過多同樣伴隨著較高的胃癌發(fā)生率。
倫敦大學調查發(fā)現,2010年,英國大約有7000多名胃癌患者,其中大約有1/4(1694名患者)與食鹽攝入過多有相關性。長期吃過多食鹽的確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罪名三:肥胖
研究顯示,如果你每天食鹽攝入為10克,當你減少一半(到5克),喝水的量大約會減少350毫升。因此,鹽的攝入量會影響你要喝多少水,一般來說,鹽吃的多,喝水就會喝得更多。
鹽攝入量超標已經不健康了,更不健康的是,英國國家膳食與營養(yǎng)調查在研究了1600多名青少年的飲食習慣后卻發(fā)現,食鹽攝入量與甜飲料的攝入量有非常顯著的正相關,吃鹽越多,甜飲料喝得就越多。
罪名四:易患感冒
多吃鹽的人易患感冒。因為高濃度食鹽能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時還可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罪名五:皺紋多
法國有句俗語,叫做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邊。據法國美容師解釋,因為住在海邊的女性平時攝入的鹽量較多,所以皮膚很容易長出皺紋,自然影響美觀。而山區(qū)的女性較少吃鹽,皮膚往往光滑細膩。 鹽吃多了為什么容易長皺紋呢?法國國家醫(yī)學院網站上的專家解釋說,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保持人體滲透壓、酸堿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控鹽六妙招:
1、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鮮美。
2、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鹽。對于放了鹽的湯菜,避免喝菜湯。
3、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蔥、番茄、青椒、胡蘿卜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提升菜的口感。
4、做涼拌菜的時候,最后放鹽,少撒上一點兒鹽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5、用醬油等調味品時,用點、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倒進菜里面。每6毫升醬油所含鈉離子等價于1克鹽中鈉離子的量。
6、不需要在所有的菜里都放鹽,最后一道湯可以不放鹽。因為人口腔里的鹽味是可以累積的,人們在吃其他菜的時候,在口腔里已經留下。
忙碌了一天的我們,總是想要在網上的時候能好好的休息,所以大家會在睡前洗個頭發(fā),但是有人聽說晚上洗頭發(fā)是很不好的,這是因為晚上睡覺前洗頭發(fā)容易導致進入寒氣和細菌,所以晚上即便是洗頭發(fā),也必須要把頭發(fā)吹干。
晚上洗頭有害處
早上趕著要上班,中午更是沒時間,晚上洗澡時一并解決洗頭問題最相宜,于是,晚上成了大多數都市白領洗發(fā)的共同時間。其中部分人還因認為使用吹風機會傷發(fā),而總是草草吹一下就了事。
晚上洗頭后,若有足夠的時間讓頭發(fā)干透了才睡,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實在太忙了,過了晚上10時才洗頭,洗完頭后又累得眼皮沉重到睜不開,于是,頭發(fā)未干就倒頭大睡。
晚上洗頭帶著濕發(fā)入睡是禁忌,濕著頭發(fā)、開著空調睡覺。第二天醒來,往往感覺頭痛、乏力。這是因為在一天中,人的陽氣在午夜時分最弱,容易疲憊,抵御病痛的能力較低。睡前洗頭使水分滯留于頭皮,長期如此會導致氣滯血淤、經絡阻閉。而且洗完頭就在空調臥室內睡覺,頭部對著冷空氣吹,會寒濕交加導致疾病。很多人在睡到半夜會出現頭皮麻木感,并伴隨痛感。長此以往,還會引發(fā)一種頭皮下靜脈叢炎的疾病。
如果在頭發(fā)未干的情況下睡著,此時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節(jié)功能低下,就更易發(fā)生感冒。
因此,一般來說,臨睡前最好不要洗頭,如果要洗,就用干毛巾擦干,然后再用風筒把頭發(fā)吹干后才睡,這樣,就不會感冒了。
睡前洗頭具體危害
誘發(fā)面癱
很多女孩晚上洗頭沒擦干,清早起來嘴歪了。面癱,學名面神經麻痹,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洗個頭為何會洗出面癱?醫(yī)生分析認為,一般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果受到濕發(fā)的冷刺激,很容易影響耳后的面神經,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fā)面癱現象。夏天氣溫暖和時可能沒那么明顯,而冬天天氣寒冷,造成面癱的幾率就很大。
傷風感冒
人體的陽氣有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中醫(yī)認為人的陽氣在午夜最弱。女人經過一天的消耗,很容易身心疲憊,抵御風寒的能力也降低。所以,如果睡前用熱水洗頭后,已擴張的毛細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頭部的陽氣遇冷而凝時,就會使機體受凍。并且,洗頭后,頭部會有大量水分蒸發(fā)出去,會帶走體內很多熱量。如果免疫力低下,散熱會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局部的血流量減少。如果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細菌和病毒就可能趁虛而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現感冒癥狀,如流涕、鼻塞、頭痛甚至發(fā)燒等。因此頭發(fā)未干的情況下睡覺,更容易感冒。
有媒體報道,一位重慶的22歲姑娘在凌晨一點晚歸后堅持洗頭再睡覺,結果洗完后由于太困頭發(fā)沒吹干就睡著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刷牙時發(fā)現漱口水不自覺的從口中流出,嘴角是歪的,左半邊臉完全僵了。
專家提醒,長時間的濕發(fā)容易刺激耳后的面神經,會出現局部痙攣,導致面神經供血不足,容易誘發(fā)面癱。
晚上洗頭后,若有足夠的時間讓頭發(fā)干透了才睡,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實在太忙了,過了晚上10時才洗頭,洗完頭后又累得眼皮沉重到睜不開,于是,頭發(fā)未干就倒頭大睡。這樣做,年長的一輩都會說以后會頭痛的,容易的頭風病等等。的確,由于晚上的空氣濕度比較大,頭發(fā)不容易完全干燥,若入睡的時候,頭發(fā)還有殘余的水分,水分只能依靠人體體溫蒸發(fā),不斷侵蝕頭部皮膚,引起頭部皮膚不適,也容易讓你的頭部受寒,引起感冒,所以晚上洗頭一定要用電吹風吹干頭皮,切忌自然風干。
那么,晚上太晚了不能洗頭,早上起床洗頭好嗎?
人剛起床,血液循環(huán)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血液運行比較緩慢.當早上洗頭的時候,由于頭部皮膚比較敏感,水的刺激會突然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所以,血液的突然提速會另頭部感覺不舒服。另外,隨著細胞增殖,頭發(fā)會在早上3點到10點期間生長,此時毛孔呈現松弛狀態(tài),如果在此期間洗頭,洗發(fā)精成份很有可能會阻塞毛孔,而造成落發(fā)。因此,建議不要早上剛剛起床就洗頭。
既然過早或過晚都不太適宜洗頭,那么什么時候洗頭最好?
中午和下午是洗頭的好時機,這時候空氣溫度高,水分蒸發(fā)快,能夠快速的吹干頭發(fā),而且身體活力高,適宜洗頭。但是,很多人由于上班的緣故,中午和下午通常并沒有空閑時間洗頭,因此,晚上洗頭8-9點鐘洗頭是較好的選擇。
洗完頭,頭發(fā)濕答答的的確難受,如果遇上急事,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把頭發(fā)弄干而不傷害頭發(fā)呢?
毛巾
由于頭發(fā)濕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傷,因此最好不要使用毛巾使勁地擦。在使用毛巾時,可以把頭發(fā)夾在毛巾中間,讓它吸掉水分。頭發(fā)比較長的人可以在最后用毛巾夾住發(fā)梢部吸掉水分。
電吹風
用毛巾把頭發(fā)大部分的水份吸收,且擦上保濕劑后,再使用電吹風。一般來說保濕劑會在頭發(f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可避免毛鱗片受損。使用電吹風的時候,與頭發(fā)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離,使用時邊移動電吹風邊吹,讓頭發(fā)各處均充分吹干。一般的電吹風吹風面積比較小,只有正面吹到風的部位才會干,因此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分別對發(fā)根、頭發(fā)中部、發(fā)梢進行局部吹風。要注意的是,進行局部吹風時,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引起局部過度干燥。
1.針對最難干的后腦勺以下部分,電吹風不能停留在頭發(fā)表面,要從內側進行吹干,這樣才能有效吹干發(fā)根部。
2.吹干兩側頭發(fā)時方法同上。
3.最后吹干頭發(fā)表面。使用時從頭頂豎直向下吹,完成后會感覺頭發(fā)更有造型。
溫馨提醒:在使用電吹風的時候,可將發(fā)根至發(fā)梢同時吹干,防止過度干燥,溫柔呵護頭發(fā)。
懷孕以后會更容易患感冒嗎?
準媽媽因為本身免疫系統(tǒng)的調整改變,對外來的病毒抵抗力較差,因此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犯,各種不舒服的癥狀會持續(xù)較久的時間、甚至會較懷孕前來得嚴重許多!如果患上感冒,準媽媽們不要消極拖延,應積極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孕媽媽的的情況來指導給出解決辦法。
準媽媽患感冒了怎么辦?
孕婦因妊娠反應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稍不注意,就容易患感冒。由于擔心用藥和感冒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孕婦往往不知道該不該用藥物治療。
一般來說,懷孕前3個月禁用一切藥物,因為前3個月正是胚胎形成的關鍵時期??梢圆扇》撬幬锆煼ǎ缤颇谩⒗懑煹?。并要多飲開水,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孕中期要慎用藥,像慶大鏈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應慎用,最好盡量不用。而孕晚期用藥,一般來說對孕婦、胎兒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如果是輕型感冒,僅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及輕度咳嗽時,不需特殊治療,多喝水還可以喝一些果汁類飲料,增加維生素C的含量,以稀釋細菌、病毒的濃度;或在茶杯內倒入4260℃左右的熱水,將口、鼻部置入茶杯內口,不斷吸入熱蒸汽,一日數次,休息幾天就會好。如用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酌情服用。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銀翹解毒片、板蘭根沖劑、感冒沖劑等,效果較好。如果感冒較重,孕婦出現劇烈咳嗽、胸悶、發(fā)燒等癥時,應及時去醫(yī)院治療。
懷孕期間吃感冒藥安全嗎?
抗感冒藥大多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感冒藥主要是對癥藥物,治標不治本,對孕婦又不是安全用藥,所以建議孕婦最好不用抗感冒藥,若必須使用,則應在醫(yī)生指導下。
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祛痰、止咳藥。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制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高鹽膳食是誘發(fā)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早已成為共識。而現代醫(yī)學研究新發(fā)現,過多攝入高鹽飲食可導致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有利于各種細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同時由于食鹽中的鈉具有較高的滲透性,會影響口腔和咽部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當免疫力降低時,感冒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種種原因,導致日常飲食過咸的人更容易得感冒。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人們往往很注意飲食中糖的攝入量,而忽視鹽的攝入量。食鹽不僅能刺激食欲、增加飲食量,而且具有增強淀粉酶活性,促進淀粉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升高而加重病情,長期攝入過多的鹽,還會誘發(fā)高血壓,加速加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采取低鹽飲食,攝取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包括含鹽調味品)。長期攝入高鹽食物還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食鹽量不超過6克。日常生活中,攝入鹽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烹調或食用時的醬油或鹽;二是食品加工過程中為防腐、調味和著色而添加的鹽,廣泛存在于包裝食品及快餐食品中,如薯片、蝦片、餅干、方便面等都含鹽,一些熟食如醬肉、香腸、熏肉等含鹽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有些調味料如味精、番茄醬、蠔油、豆瓣醬、豆豉等含鹽量也都不低。三是食物自身含的鈉量,如紫菜、豆腐干、蝦米等含鈉量都較高。
因此,限鹽首先要把好入口關.烹調時盡量少放鹽和含鹽調味品,除使用限鹽勺外,還可采用餐時加鹽法。即在烹調或起鍋時,不加鹽或少加鹽,就餐時輕撒一點,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舌部味蕾受到強烈刺激,既能喚起食欲,又能減少攝鹽量。適當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盡量在家吃飯,少吃快餐、零食和包裝食品,應酬飯局多或者口味較重的人,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周保證兩次出汗運動,因為出汗可以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