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春季養(yǎng)生煲什么湯】
濕氣過重對健康影響比較大,在秋天的時候也是如此,秋天天氣逐漸轉(zhuǎn)涼,這時候可以煲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湯飲,有很好的調(diào)理身體和保健身體的作用,比如說黃豆肉排湯,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等等,有很好的祛濕效果,能夠促進身體的水循環(huán),達到去濕保健身體的作用。
1、黃豆肉排湯
黃豆(大豆)100克,肉排骨250克。黃豆略先浸15分鐘,肉排骨洗凈后用少許鹽腌搽半小時,然后斬開放入煲中,加入黃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時,拭豆稔即湯成。
2、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后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滾三分鐘。
3、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鯽魚1條,瘦肉4兩,姜1片,土茯苓1兩,赤小豆2兩,粉葛。瘦肉洗凈切片后飛水冷卻。土茯苓與赤小豆洗凈濾水,粉葛去皮洗凈。鯽魚去鱗,腮及內(nèi)臟,洗凈后用紙吸干水分。燒熱少許油,加入姜片,放入魚,將魚身煎至兩面略帶金黃,盛起瀝油。將其他材料加魚一起放入煲中,加適量清水,煲兩個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4、馬齒莧綠豆湯
鮮馬齒莧120克(干品30克),綠豆50克。馬齒莧、綠豆洗凈。一起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煮,豆爛后即可食用。
5、冬瓜土伏苓湯
冬瓜3斤,土伏苓袪濕湯料半包,赤小豆少許,扁豆少許,薏米少許。冬瓜去籽切塊。土伏苓湯料、赤小豆、扁豆及薏米洗凈。將所有原料放入電砂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2小時即可。
6、鯉魚紅豆湯
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姜3片。將各配料洗凈待用。鯉魚宰洗凈,去臟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
小編推薦
當身體濕氣過重的時候,就應把身體的多余的水分代謝出來,避免導致一些副作用反應,這時候可以吃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湯,能夠提高免疫力水平,能夠預防身體體質(zhì)下降,祛濕湯有很多,比如說淮山扁豆煲雞湯、陳皮豬肚湯、赤小豆粉葛煲鯪魚湯、芡實煲老鴨湯等等。
1、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zhuǎn)文火煲約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2、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3、白術(shù)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術(shù)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 1、先將豬肚洗凈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加水約2500ml,煲滾后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nèi),再煲30分鐘,調(diào)味即可。
4、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洗凈;粉葛削皮洗凈,切塊。 2、鯪魚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慢火煎至微黃。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diào)味便可。
5、芡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健脾祛濕。
材料:芡實100克,老鴨一只。
做法:老鴨宰凈,芡實放鴨腹內(nèi)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后,文火繼續(xù)煲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6、眉豆花生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強筋健骨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凈,冬菇去蒂;雞腳洗凈,切對開;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
7、沙葛豬骨湯
原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水10碗。
8、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作者把紅豆比作相思之物,因此人們都把紅豆當成了相思的產(chǎn)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紅豆在我們的身邊運用的越來愈多。紅豆又名海紅豆,能大量的食用,特別是對于女性而言,紅豆就是很好的補氣養(yǎng)血的食物,對于女性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有人說,紅豆去濕氣就能減少痘痘,這是真的嗎,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好好的說一說。
中醫(yī)認為紅豆清熱去濕、消腫解毒、清心除煩、補血安神,還能為身體補充鉀、鎂、磷、鋅、硒等營養(yǎng)元素。
紅豆可入湯入粥或做成消暑甜品,除了可增進食欲外,還可大量補充鉀離子,避免夏季低鉀癥。此外,夏末的時候,人們汗多尿少,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好的老年人, 更易發(fā)生雙下肢水腫。紅豆和鯪魚或鯉魚一起煲湯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也是治療腳氣、腹水、體虛困倦的食療良方。
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的功效主要就是去濕氣,能夠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nèi)濕氣較重的人食用。能當飯吃,是祛濕健脾的佳品。
材料:紅棗、薏米、紅豆、大米
做法:把薏米、紅豆、大米一起淘洗干凈。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加入紅棗。蓋上鍋蓋,按下煮粥鍵30分鐘左右粥就做好了。
紅豆去濕氣嗎,看著上面的介紹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紅豆具有非常好的去濕氣效果,特別是把紅豆和薏米放在一起煮成薏米紅豆粥就能更好的去除人體中的濕氣,能夠幫助人們美白,保養(yǎng)肌膚,特別是女性朋友,身體中含有比較多的濕氣,因此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可以食用哦。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秋天煲什么湯去濕氣》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春季養(yǎng)生煲什么湯”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