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春季健脾祛濕養(yǎng)生湯】
濕氣重對健康危害是很大的,不但容易導(dǎo)致失眠,煩躁的情緒,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情況,導(dǎo)致腸胃不良,脾胃虛寒等等,這時候可以通過一定的飲食來調(diào)理,喝一些健脾祛濕粥,能夠有很好的調(diào)養(yǎng)和保健的作用,具有疏肝健脾,養(yǎng)胃和中的作用,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養(yǎng)生的效果。
南瓜胡蘿卜小米粥:南瓜和胡蘿卜都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小米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
做法:將南瓜去皮切小塊,胡蘿卜洗凈切小塊。小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轉(zhuǎn)小火。將南瓜塊和胡蘿卜塊放入鍋中和小米小火一起熬煮即可。
金橘山藥小米粥: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做法:將金橘洗凈,切片備用。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干凈的小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山藥紅棗糯米粥:山藥紅棗糯米粥可健脾補氣、養(yǎng)胃和中,常服可健脾養(yǎng)胃。
做法:山藥洗凈削皮切塊,將糯米、紅棗洗凈后與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開再轉(zhuǎn)文火慢煮,至粥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也可適當放入枸杞子。
薏苡仁黨參粥:益氣補血、祛濕健脾,養(yǎng)肝益腎。
做法:薏苡仁30克洗凈,放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參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凈。三者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鐘,放冰糖調(diào)味。
紅薯粳米粥:紅薯性味甘平,具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之功效。與粳米熬粥可健脾養(yǎng)胃、益氣通乳、潤肺通便的功效。
做法:粳米洗凈,加水入鍋熬煮,后放入塊狀紅薯熬熟即可。
山藥蓮子粥: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
取適量的山藥和蓮子,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一起吃下去。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diào)成糊糊來喂養(yǎng)。
編輯推薦
【導(dǎo)讀】春季養(yǎng)生最適宜喝湯了,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為家人和自己煲一鍋美味湯,不僅可以祛濕健脾,還可以益氣養(yǎng)肝,溫馨與健康共享哦。那么春季養(yǎng)生湯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您帶來這篇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希望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能對您有所幫助。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海帶排骨湯
功效:十分常見的一種湯,美味而實用。周末為父母煲上健骨御寒的海帶排骨湯,讓家人備感溫馨。
原料:豬排骨、海帶。
做法:將海帶浸泡后,蒸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fā)后,切成長方塊。將排骨洗凈,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用溫水泡洗干凈。在鍋中放入排骨、蔥段、姜片、黃酒,先用大火燒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帶塊一起煮。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復(fù)蘇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么這款祛濕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制法:將豬小肚洗凈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nèi),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湯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天麻補腦湯
功效:被頭疼困擾的上班族們,不如自己燉一鍋天麻補腦湯,補補超負荷運轉(zhuǎn)的頭腦吧,因為天麻可是具有祛頭痛、益氣養(yǎng)肝的效用哦!
材料:魚頭、天麻制法:用清水洗凈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后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后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于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于含天麻一類藥材的湯料。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材料:薏仁30g,干凈豬腳一只約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金針豆腐瘦肉湯
功效:對于已顯疲態(tài)的你來說,制作簡單的金針豆腐瘦肉湯正好能滿足需要。雖然材料簡單,卻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針菇1兩、瘦肉4兩、豆腐1塊。
制法:豆腐切塊,金針菇用水浸洗。將瘦肉出水,金針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時,再將豆腐放入煲內(nèi),加鹽半茶匙便可。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生魚煲西洋菜湯
功效:廣東的老牌例湯。生魚又稱黑魚,是生猛的食肉魚類,它富含的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能讓你也恢復(fù)生猛狀態(tài)。
材料:生魚1條、瘦肉8兩、西洋菜1斤、蜜棗6粒。
制法:生魚去鱗,清除內(nèi)臟,洗凈瀝干,撒少許鹽。鍋放油,將魚煎至微黃。
瘦肉洗凈,出水,用水沖凈。鍋內(nèi)放適量清水煮沸,再將全部材料放入,煲約三小時左右便可。
春季七款美味養(yǎng)生湯做法 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肝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海底椰南棗湯
功效:一看就知道是素湯,清甜不膩,可滋潤養(yǎng)顏。周末在外吃了太多口味油膩的飯菜后,可以用此湯加以調(diào)理。
材料:海底椰約150克,大蘋果兩個,南棗六粒。
方法:蘋果洗干凈后每個切成4片,去心,南棗洗凈。水沸后,將各材料放入滾十分鐘,然后改慢火再煲兩小時,下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春季祛濕健脾益氣養(yǎng)生湯
茶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國,茶被認為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樣必需品,并且我國的文人騷客為了表揚茶對我們的生活做出的貢獻,寫出了許多贊美茶的文章。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因此造就了茶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茶的種類有許多,有綠茶、紅茶、花茶等,并且不同的茶對于人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健脾祛濕喝什么茶比較好。
1.健脾祛濕茶
白術(shù)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貢菊50克,香櫞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藥)。
2.清熱去濕茶
銀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梔子15克,綿茵陳15克,扁豆30克,枳殼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適合用于腸胃濕熱證: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脹或痛,口臭,口腔潰瘍,牙肉腫痛,或有濕疹,皮膚瘙癢,大便硬或爛,小便黃,舌苔黃厚。
3.五花祛濕茶
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各10g。有清熱、健脾、利濕的作用。
4.薏仁茶
炒薏仁10克、鮮荷葉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濕、澀腸止瀉的作用。主治脾虛瀉,如大便時溏時瀉,稍進油膩之食加重,甚則完谷不化,伴有飲食不馨、脘腹脹悶、面色萎黃、神倦乏力、舌淡苔等。
5.香蘭涼茶
藿香9克、佩蘭9克、茶葉6克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蘭9克洗凈,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上蓋悶5分鐘,加入冰塊冷卻待飲。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6.荷葉涼茶
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藥滑石、白術(shù)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后飲用,可防暑降溫。
7.陳皮荷葉茶
干荷葉10克、干山楂20克、薏米10克、陳皮10克、冰糖少許。有理脾調(diào)胃,健脾利水的功效。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比較好,看著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茶的了解已經(jīng)又加深了一步,健脾祛濕對于我們的身體非常的重要,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多飲用以上的茶水外,還應(yīng)該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飲食的健康,不要淋雨,不要過度勞累,衣服多以透氣舒適的為好。
身體如果濕氣過重,往往會導(dǎo)致情緒不良,大便不成形,經(jīng)常會造成失眠健忘、肥胖浮腫、食欲不良等癥狀表現(xiàn),給生活工作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容易導(dǎo)致一些疾病的發(fā)生,所以應(yīng)該及時的進行健脾祛濕,比如說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改善,可以用艾葉來泡腳,可以通過運動來去濕等等。
食療法快速祛濕
快速祛濕,食療是關(guān)鍵。快速祛濕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飲食上調(diào)節(jié),食療不僅可以維持身體營養(yǎng)成分的均衡,還可以起到祛除體內(nèi)濕氣和毒素,保障人體健康等作用。人體內(nèi)的濕氣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長,因此我們祛濕也需慢慢來。在我們?nèi)粘I钪谐缘降暮芏嗍澄锒季哂徐顫竦淖饔?,比如薏米,紅豆,冬瓜,玉米,茯苓,山藥等具有健脾養(yǎng)胃,利水祛濕,清熱止瀉的功效。黨參是補身體的良藥,能夠補血益氣,養(yǎng)脾除濕。這些食物既能利濕,又能祛濕,經(jīng)常用這些食物煲湯熬粥食用,是健康養(yǎng)生,快速祛濕之選。
艾葉泡腳快速祛濕
艾葉在我們?nèi)粘I钪幸脖容^常見,目前艾葉已經(jīng)作為人們健康養(yǎng)生的優(yōu)選,作用很廣泛,經(jīng)常被用來泡腳,針灸,做點心等。艾葉味辛、苦,艾葉具有祛寒行氣、活血止血,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殺毒滅菌等作用,還能夠能夠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避免出現(xiàn)腎陰虛,腎陽虛等不良病癥。艾葉泡腳,溫水有助于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更加快速地把體內(nèi)的寒濕排出體外;而且艾葉泡腳還可以對腳部進行消毒滅菌,預(yù)防肝火旺盛等。快速祛濕,艾葉泡腳不可少。
運動出汗快速祛濕
適量的運動可以緩解人體壓力,排出體內(nèi)的代謝廢物,將體內(nèi)的濕氣等排出體外。較少運動的人,一般體內(nèi)的濕氣都比較重,而體內(nèi)濕氣越重就越不想運動,導(dǎo)致身體懶散,肥胖等。適當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舒緩肌肉壓力,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加速排出體內(nèi)的廢氣。
健脾祛濕其實就是對身體的一種調(diào)理,器官的狀態(tài)不佳,就會直接影響身體的精神和免疫機制。要想達到健脾祛濕的作用,可以用從飲食中下手,再結(jié)合適當?shù)倪\動,即可有很好的調(diào)理效果。濕氣重對身體的影響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1、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后要及時換上干衣服)。
2、少飲酒
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3、對付體濕,可以選擇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莧菜、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薏仁不僅含有高蛋白,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鈣、鐵、膳食纖維等,是一種營養(yǎng)平衡的谷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濕、增強腎功能。
如果身體濕氣過重,往往會導(dǎo)致身體出現(xiàn)不適感,比如說走路身體比較沉重,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疲勞,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大便容易不成形,這時候一定要注重飲食調(diào)理,可以通過一定的中藥來進行調(diào)理,另外平時要多注意休息,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注意適度的運動鍛煉,這都有助于健脾去濕。
健脾祛濕中藥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當作養(yǎng)生益壽的要藥,不但自己常食用,還將茯苓制成茯苓餅,賞賜給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jīng),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健脾祛濕中藥二:薺菜
薺菜帶根全草入藥,其幼嫩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薺菜記載。薺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補虛健脾、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等功效。宜于濕熱胃痛、血熱吐血、濕熱泄瀉、便血等癥。
健脾祛濕中藥三:木瓜
一說到木瓜,人們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雖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藥的還是皺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溫,歸肝、脾經(jīng),有較好的舒筋活絡(luò)作用,且能化濕,為治風濕痹痛所常用,筋脈拘攣者尤為要藥。木瓜還能使?jié)駶岬没薪沟靡哉{(diào)和。此外,木瓜還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癥。
健脾祛濕中藥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種健脾祛濕中藥,還是生活中運用廣泛的一種香料。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diào)胃的、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癥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該品善能溫中暖胃以達止嘔止瀉之功,但重在溫脾。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健脾祛濕粥的做法大全》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春季健脾祛濕養(yǎng)生湯”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