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要防口咽“上火” 六大因素導致復發(fā)
三伏天飲食養(yǎng)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如何進行四季養(yǎng)生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三伏天要防口咽“上火” 六大因素導致復發(fā)”,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編者按: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此時,人體的陽氣隨之達到一年的高峰期,越來越多的人被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困擾。本期,我們邀請中醫(yī)專家為應對口腔潰瘍支招。
心火上炎生口腔潰瘍
心開竅于舌,心火旺就會循經(jīng)上炎,表現(xiàn)為口舌生瘡。而導致心火旺的原因,一方面,憂愁思慮、激烈的情緒刺激會引發(fā)心火;另一方面,天氣炎熱和辛熱食物,如辣椒、芥末、花椒等吃得太多,容易上心火。還有不當進補鹿茸、人參等溫熱之品,都會導致心火上炎。判斷心火旺的主要標志是口舌生瘡,同時常伴有心煩、失眠、口渴、舌尖發(fā)紅、舌苔黃等。
六大因素導致復發(fā)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常見的口腔潰瘍就是指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中醫(yī)、黏膜科主任劉宏偉教授介紹,80%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屬于輕型口腔潰瘍。目前認為,它的發(fā)作和以下因素有關(guān):
1.消化功能紊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便秘、痔瘡等胃腸道疾病患者,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率會明顯增高。這是因為,人體全身黏膜結(jié)構(gòu)是相似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主要病損在消化道黏膜,與此同時,口腔黏膜也較為脆弱。
2.內(nèi)分泌變化。有些女性每逢經(jīng)期前后就會出現(xiàn)口腔潰瘍,這可能與月經(jīng)前的孕酮水平增高,雌激素的水平降低有關(guān)。
3.遺傳因素?;颊叩母改?、兄弟姐妹、兒女往往會有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但是發(fā)作頻率和程度卻不盡相同。
延伸閱讀
導讀: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三伏天是出現(xiàn)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那么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不要著急,下面小編一一為您介紹。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1、注意多喝涼開水
在環(huán)境氣溫達35℃以上時,人體余熱的2/3將通過汗液蒸發(fā)來散失。出汗多了,會使鉀、鈉丟失,要注意多喝涼開水。開水在自然涼到20-25℃時,溶于其中的氯氣等減少一半,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并不減少。茶水含鉀,淡鹽水含鈉,適當喝一些溫茶水或淡鹽水能補充微量元素。
2、外出避開高溫時段
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涂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且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3、頭暈即去陰涼處
上午10時后到下午4時前,是三伏天里最熱時段。特別是烈日當空期間,應盡量避免外出游玩,老弱病者、嬰幼兒及孕婦更應如此。若自己或親友出現(xiàn)頭昏眼花、胸悶、惡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離開高溫環(huán)境,去陰涼處。
4、忌受熱后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nèi)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使用空調(diào)室內(nèi)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diào)室內(nèi)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5、運動也可防中暑
夏季很多人喜歡游泳,此外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做瑜伽等緩和的運動形式。陽光是補足陽氣的重要來源,因此夏天運動時盡可能選擇在室外,可利用早晚陽光比較柔和的時間進行運動。
6、不宜佩戴金屬首飾
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xiàn)微紅或瘙癢等癥狀,容易引發(fā)接觸性皮炎。
7、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jīng)會加深抑制,腦內(nèi)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生活起居要規(guī)律,不經(jīng)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diào)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8、隔夜菜肴要燒開
大熱天人體免疫力相對較弱,各類腸胃道疾病進入了高發(fā)期。要注意洗清菜刀及砧板,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0℃-7℃,這樣的溫度對大多數(shù)細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但不會殺滅細菌。冰箱里隔夜菜肴食用前,要重新加熱燒開。若僅放進微波爐轉(zhuǎn)一會兒就吃,易引起肚子疼。
9、口渴后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nèi)鹽分丟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nèi)水、鹽比例嚴重失調(diào),導致代謝紊亂。
10、多吃瓜果蔬菜
為了防止中暑平時可多吃些瓜果蔬菜,如冬瓜、黃瓜、西瓜、綠豆等,這些食品不但能清熱解暑,更能補脾開胃以消暑熱。在炎熱夏天要盡量少吃牛羊肉、火鍋等高熱食品,這些食品會使人的中樞神經(jīng)處于緊張興奮狀態(tài),使內(nèi)分泌水平改變,進而導致消化不良。
11、飲食不宜過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yǎng)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12、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fā)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全部內(nèi)容了,供參考。
養(yǎng)生導讀: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那么你知道三伏天具體是什么時候嗎?三伏天是怎么計算的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fā)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天計算方法: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huán)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磥恚粘霈F(xiàn)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xiàn)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shù)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后,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
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21世紀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MOD 10(GR庚日、D偶數(shù)年1單數(shù)年6、Y年、[ ]內(nèi)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時減1小于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1 - [6/4])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貼心提示:知道了三伏天的計算方法,那么在三伏天期間,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調(diào)整好心情,積極應對酷暑天氣。
養(yǎng)生導讀: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那么你知道三伏天該吃什么?三伏天又該怎么鍛煉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三伏天,吃什么
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面條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麥之后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們,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jīng)常慰問自己一下,多吃點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
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不少蛋白質(zhì)氨基酸,更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zhì),吃面更有利于補充營養(yǎng)。具體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干凈、補水養(yǎng)生。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jié),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zhì)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yǎng)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zhì)。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jié){、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質(zhì)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zhì)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如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也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這樣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yǎng)互補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氣、養(yǎng)陰。
三伏天,練什么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前人在長期鍛煉過程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雖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卻也因人而異。對于老年人和體質(zhì)較弱的人而言,一味強調(diào)夏練三伏不太適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這樣的氣候條件,對人體健康有明顯的不利影響。
當最高氣溫在30到33攝氏度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nèi)為宜。三伏來臨時,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guī)的防暑藥品。
三伏天,天氣炎熱,除了要注意飲食和身體的鍛煉外,還要精心、安神、戒躁、息怒,內(nèi)外兼修哦。
導讀:三伏天吃什么最好?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時候,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最關(guān)心的是三伏天吃什么最好!那么你知道三伏天應該吃什么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三伏天吃什么最好?
三伏天出現(xiàn)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是中原地區(qū)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nóng)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那么三伏天吃什么最好呢?
此外,瓜類的蔬菜是最佳的選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高達96%,其次是黃瓜、金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還可以吃一些殺菌的蔬菜,2020夏季的溫度是很高的,并且細菌會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可以吃一些殺菌的蔬菜,這樣可以維持好自己的健康。能殺菌的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等。
三伏天孕婦如何防中暑
三伏天天氣悶熱,懷孕的準媽媽更容易感到煩熱,除了要在食欲不佳的季節(jié)里保證寶寶的營養(yǎng),還要預防高溫環(huán)境導致的中暑。那三伏天孕婦如何防中暑呢?
1、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天氣炎熱,孕婦心情會無名的煩躁起來,就會感到非常的熱,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是三伏天防暑的基本要求,心靜自然涼,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2、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伏天孕婦的消化功能很差,盡量選擇易于消化、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不能喝冷飲,應多吃新鮮果蔬,同時要養(yǎng)成主動飲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后才喝水。
3、不宜貪涼
孕媽媽在室內(nèi)的話,保證通風透氣。切不可貪涼,對著電風扇或者空調(diào)吹,以防感冒,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4、穿著盡量寬松
孕婦的衣著宜寬大涼爽,出汗多時,濕衣汗衫要勤換勤洗,以防暑濕并襲。
5、規(guī)律生活
孕婦平時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晨可以適當?shù)某鰜砩⒉絹碓鰪婓w質(zhì)。適當?shù)奈缢?對大腦和身體系統(tǒng)都能得到很好的放松。
6、出門注意防曬
孕媽媽三伏天外出時,最好戴草帽或打晴雨傘,以遮擋陽光的直接照射。出行時間最好選擇在早上太陽不烈的時候或者晚上,盡量避免在中午出門。
三伏天孕婦飲食注意事項
1、熱量攝入要控制好
在懷孕階段,孕婦們要保證一定的熱量攝入,更要控制好熱量的攝入。孕婦可以結(jié)合自己一天的活動以及能量消耗選擇飲食。三伏天容易流汗,熱量消耗較多,可以適當?shù)难a充一些高熱量食物。不過在選擇食用油的時候,為了胎兒健康,我們建議孕婦食用植物油。三伏天胃口不好,我們就可以選擇一些開胃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一些小米粥或者是五谷雜糧粥。食用面條也是非常適合的。
2、注意餐次分配
三伏天溫度高,孕婦在飲食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或者是偏食的情況。這都是不利于孕婦健康以及胎兒發(fā)育的。飲食上,我們建議孕婦要少吃多餐。由于女性懷孕后期還需要控制好自身的血糖值,因此一天的飲食安排次數(shù)可以多一些,有時候餅干或者是水果也可以作為點心。
3、水果飲食量要控制
當我們在食用水果的時候,水果選擇也需要注意一下,在懷孕初期,孕婦可以食用維生素C多的食物。不過,孕婦不要食用山楂,山楂容易引發(fā)孕婦流產(chǎn)。夏季食用水果也不能貪量。懷孕的后期,孕婦在食用水果的時候,要控制好糖分的攝入。同時要注意下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生。比如西瓜的糖分就比較多,三伏天西瓜還很多,孕婦食用需要控制下。
三伏天孕婦養(yǎng)生食譜
1、海米冬瓜湯
冬瓜含有充足的水分,具有清熱毒、利排尿、止渴除煩、祛濕解暑等功效,是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海米是鈣的較好來源。在孕晚期,準媽媽可多吃冬瓜和海米,既可去除孕期水腫,又可補充鈣質(zhì)。
2、西紅柿蛋湯
對于三伏天胃口不好的準媽媽來說,不妨將一些水果入菜來增強食欲,除了西紅柿,菠蘿、檸檬、柳橙都適合作為烹煮食物的原料。如果喜歡,也可以加醋以增添菜色美味。
3、酸奶奇異果汁
材料:奇異果2個、酸奶250克。
做法:奇異果削皮切塊,將奇異果、酸奶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勻漿即可。
4、芒果柳丁蘋果汁
材料:芒果半個、柳丁1個、蘋果半個、蜂蜜1匙。
做法:平放芒果沿中間稍上(順芒果核)切開,取上塊,用水果刀在果肉上劃若干交叉線,抓住兩端翻面,取出芒果果肉塊。將蘋果和橙肉瓣切塊,放入果汁機中。加入150毫升純凈水,攪拌30秒左右。攪拌完畢后,加入蜂蜜,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