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夏季養(yǎng)生食譜七款清淡家常菜做法】
烏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蛋白質,是種價值很高的滋補品,非常適合身體虛弱或氣血不足的朋友食用,是養(yǎng)身體最佳食物,但想要達到好的滋補功效烏雞的吃法還是有講究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烏雞燉湯的做法與養(yǎng)生作用。
烏雞的做法
烏雞粥
材料:烏骨雞一只(我用了半只),大米100克
配料:黑木耳少許,紅棗3顆,枸杞少許(放了一勺),姜,鹽適量,料酒少許
做法:
1、烏骨雞一只(我用了半只)洗凈,切成大塊
2、電飯鍋中放一鍋水,放入雞塊開始煮
3、放入切好的姜
4、放入少許料酒
5、放入紅棗3顆,要少放些,做好后有點甜
6、燒開后,撇掉沫沫
7、加入洗凈的枸杞,煮了兩個小時
8、大米洗凈
9、放入一勺鹽腌制半小時
10、雞湯轉到砂鍋,放入腌制好的大米(以上都是在單位的小電飯鍋煮的,現(xiàn)在帶回家了)
11、又煮了一個多小時,放入少許洗凈好的黑木耳煮熟就好了
12、放入少許鹽即可
山藥烏雞湯
食材:烏雞,山藥,紅棗,小蔥,生姜
做法:
1、烏雞宰殺干凈,然后剁成小塊,用沸水燙去血污。
2、山藥削皮洗凈,切成滾刀塊;生姜切片;小蔥切成蔥花。
3、將烏雞、生姜、大棗放入鍋中,加入足夠的水,用大火煮沸。
4、然后再轉移到砂鍋,用小火煲1小時,加食鹽、味精調味。
5、出鍋后撒上蔥花即可。
小訣竅
1、烏雞事先焯一下是為了去除血沫,讓湯質更清澈,如果嫌麻煩,放入砂鍋里直接用冷水燉也行,等煮開了用勺子也能撇去血沫,但是水量要稍微多加一些。
2、雞湯一定要事先加好足量的水,中途加水口味會大打折扣。
3、處理過山藥的手會發(fā)癢,用醋倒在手里多揉搓一會兒再洗掉能大大解決這個問題。
紅棗烏雞湯
材料:烏雞一只,枸杞1湯匙,紅棗按個人喜好酌量,料酒1湯匙,姜片,鹽適量。
做法:
1、烏雞收拾干凈,去頭去爪去雞屁股,內臟掏空;紅棗枸杞洗凈,姜切片。
2、鍋里放入水,烏雞整只放入,放入少許料酒一同加熱,水開后再煮3分鐘撈出,焯燙的水倒掉不要。
3、將烏雞放入湯鍋中,加入足量的水,調入料酒和姜片煲1個半小時,然后放入紅棗和枸杞,再煮20分鐘,出鍋前撒入適量鹽。
TIpS:
1、煮好的雞湯,表面會有一層的油花,如不喜歡可以撇掉。
2、烏雞也可以斬成小塊熬湯,只是熬湯之前也要焯水,紅棗視大小,大的話四五個足夠,小的話,十多個。
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
烏雞又稱武山雞、烏骨雞(Silky fowl),是一種雜食家養(yǎng)鳥。它源自于中國的江西省的泰和縣武山。在那兒,它已被飼養(yǎng)超過2,000年的歷史。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從營養(yǎng)價值上看,烏雞的營養(yǎng)遠遠高于普通雞,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至于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被人們稱作名貴食療珍禽。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
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于普通雞。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滋補品,被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貝;
所以,烏雞是補虛勞、養(yǎng)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侗静菥V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chǎn)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
烏雞食用功效
1.延緩衰老
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2.養(yǎng)血益腎
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chǎn)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 損諸病的功用。著名的烏雞白鳳丸,是滋養(yǎng)肝腎、養(yǎng)血益精、健脾固沖的良藥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chǎn)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用法用量
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可將其骨頭砸碎,與肉、雜碎一起熬燉,最好不用高壓鍋,耐用砂鍋熬燉,燉煮時宜用文火慢燉。不宜用高壓鍋,吃起來更有別具一格的美味。
結語:產(chǎn)婦非常適合用烏雞來補身體,經(jīng)常食用烏雞不僅可以滋補身體還可以延緩衰老,今天小編教大家的幾款烏雞做法,大家可要學會哦,平時要多多食用,尤其是在冬天,滋補養(yǎng)生的功效會更好,腸胃吸收的也更全面。
精選閱讀
烏雞又名烏骨雞、藥雞,為雉科動物烏骨雞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本草綱目》稱“烏骨雞甘平,無毒。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惡,鬼擊心腹痛,益產(chǎn)婦, 治婦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烏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jīng)。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的功效。適用于虛勞羸瘦,骨蒸癆熱,消渴, 遺精,久瀉,久痢。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烏雞主要含有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還含有銅、鋅、錳等元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烏雞黑素等。實驗研究表明,烏雞具有滋補強壯、延緩衰老、抗誘變、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現(xiàn)介紹5款滋補強壯藥膳,可作為病后體虛、年老體弱、體質素虛者調補之用。
烏雞大棗粥
材料:烏雞肉150克,大棗10~15枚,大米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碎末;大棗、大米洗凈。將烏雞肉與大棗、大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上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熬成粥,調入少許精鹽即成。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本粥具有養(yǎng)血止血、健脾補中的功效。適用于氣血津液不足、營衛(wèi)不和、心悸怔忡、脾虛便溏、產(chǎn)后或久病血虛體弱等癥。
筍菇炒烏雞
材料:烏雞肉300克,冬筍、黃瓜各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雞蛋1個,植物油、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淀粉、味精、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薄片,與雞蛋清和水淀粉拌勻;將冬筍、香菇、黃瓜切成片。將炒鍋燒熱,放適量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烏雞肉片、香菇、黃瓜片、冬筍翻炒,加入清湯、料酒、醬油、精鹽、味精、花椒水,炒熟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養(yǎng)五臟,增強體質,防病延年的功效。適用于五臟虛衰。
凍豆腐西紅柿燉烏雞
材料:凍豆腐200克,凈白條烏雞1只,西紅柿100克,植物油、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姜絲、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凍豆腐解凍,洗凈,壓去水分,切薄片;凈烏雞切成塊,投入開水鍋中汆去血水撈出,控凈水;西紅柿切成塊。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至七八成熱,投 入蔥花、姜絲爆出香味,放入烏雞塊煸炒片刻,加入料酒、鮮湯,燒開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凍豆腐塊,繼續(xù)燉5分鐘,再放入西紅柿和味 精,燒開,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病后體虛、年老力衰、骨質疏松等癥。
當歸黨參燉烏雞
材料:烏雞1只,當歸、黨參各15克,蔥、姜、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當歸、黨參分別洗凈;將烏雞除內臟,把當歸、黨參、蔥、姜、料酒、精鹽放入烏雞腹內,將烏雞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改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熟爛。吃烏雞肉,喝湯。
功效:本品具有益氣養(yǎng)血,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血虛體弱、氣虛乏力、四肢困倦、脾虛食少等癥。
太子參燉烏雞
材料:太子參10克,全當歸10克,烏骨雞1只,制何首烏15克,蔥20克,生姜10克,料酒10毫升,鹽3克。
做法:將烏骨雞宰殺后,去毛、腸雜及爪,洗凈,待用;將太子參、全當歸、制何首烏洗凈,放入紗布袋,置沙鍋中,加水2000毫升,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去紗布袋,投入烏骨雞、蔥段、生姜片、料酒、鹽,加蓋燜煮至酥爛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適用于臟器下垂、貧血、慢性肝炎、病后虛弱的輔助治療。濕盛中滿,大便泄瀉者慎用。
烏雞是大家公認的一種滋補食物,尤其是女性朋友非常適合食用,那你知道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都有哪些?平日里烏雞的做法都有什么?烏雞燉湯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現(xiàn)在與小編一起來看看烏雞怎樣吃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滋補的功效。
烏雞的做法
烏雞大棗粥
材料:烏雞肉150克,大棗10~15枚,大米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碎末;大棗、大米洗凈。
將烏雞肉與大棗、大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上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熬成粥,調入少許精鹽即成。
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本粥具有養(yǎng)血止血、健脾補中的功效。
適用于氣血津液不足、營衛(wèi)不和、心悸怔忡、脾虛便溏、產(chǎn)后或久病血虛體弱等癥。
筍菇炒烏雞
材料:烏雞肉300克,冬筍、黃瓜各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雞蛋1個,植物油、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淀粉、味精、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薄片,與雞蛋清和水淀粉拌勻;將冬筍、香菇、黃瓜切成片。將炒鍋燒熱,放適量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烏雞肉片、香菇、黃瓜片、冬筍翻炒,加入清湯、料酒、醬油、精鹽、味精、花椒水,炒熟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養(yǎng)五臟,增強體質,防病延年的功效。適用于五臟虛衰。
凍豆腐西紅柿燉烏雞
材料:凍豆腐200克,凈白條烏雞1只,西紅柿100克,植物油、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姜絲、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凍豆腐解凍,洗凈,壓去水分,切薄片;凈烏雞切成塊,投入開水鍋中汆去血水撈出,控凈水;西紅柿切成塊。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至七八成熱,投入蔥花、姜絲爆出香味,放入烏雞塊煸炒片刻,加入料酒、鮮湯,燒開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凍豆腐塊,繼續(xù)燉5分鐘,再放入西紅柿和味精,燒開,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病后體虛、年老力衰、骨質疏松等癥。
當歸黨參燉烏雞
材料:烏雞1只,當歸、黨參各15克,蔥、姜、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當歸、黨參分別洗凈;將烏雞除內臟,把當歸、黨參、蔥、姜、料酒、精鹽放入烏雞腹內,將烏雞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改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熟爛。吃烏雞肉,喝湯。
功效:本品具有益氣養(yǎng)血,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血虛體弱、氣虛乏力、四肢困倦、脾虛食少等癥。
太子參燉烏雞
材料:太子參10克,全當歸10克,烏骨雞1只,制何首烏15克,蔥20克,生姜10克,料酒10毫升,鹽3克。
做法:將烏骨雞宰殺后,去毛、腸雜及爪,洗凈,待用;將太子參、全當歸、制何首烏洗凈,放入紗布袋,置沙鍋中,加水2000毫升,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去紗布袋,投入烏骨雞、蔥段、生姜片、料酒、鹽,加蓋燜煮至酥爛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適用于臟器下垂、貧血、慢性肝炎、病后虛弱的輔助治療。濕盛中滿,大便泄瀉者慎用。
烏雞燉湯
材料:烏雞、阿膠、黃精、桂圓、紅棗、枸杞。
做法:
1、烏雞洗凈,加姜飛水。
2、用明火煲煮30分鐘后,加入藥材,溫和熬煮3小時。
作用:
1、養(yǎng)肝美容,延年益壽?!吨嗅t(yī)飲食保健學》:“肝藏血,主筋,開竅于目。肝虛是導致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補養(yǎng)肝血,對于減輕肝臟虛衰,推遲衰老延年益壽具有重要作用。”
2、孕婦或手術后恢復身體。日本防癌聯(lián)合會會長臺灣莊淑旗博士大力推薦剖腹產(chǎn)的婦女產(chǎn)前應喝養(yǎng)肝湯,她認為“剖腹產(chǎn)的婦女,喝養(yǎng)肝湯可以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后的疼痛”。
3、預防感冒。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第113屆會議公布:“最佳湯食:雞湯最優(yōu),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尤其適于冬春季飲用。”
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
烏雞又名烏骨雞、藥雞,為雉科動物烏骨雞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侗静菥V目》稱“烏骨雞甘平,無毒。補虛羸弱,治消渴中惡,鬼擊心腹痛,益產(chǎn)婦,治婦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烏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jīng)。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的功效。適用于虛勞羸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烏骨雞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后能起到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烏雞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滋補上品。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烏雞主要含有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還含有銅、鋅、錳等元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烏雞黑素等。實驗研究表明,烏雞具有滋補強壯、延緩衰老、抗誘變、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適用人群】適合一切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
【適用量】每次150克。
【特別提示】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燉煮時最好不用高壓鍋,使用砂鍋文火慢燉最好。
食用功效:
烏骨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
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1、烏骨雞用于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2、將20克天麻溫水浸泡一天后與一只烏骨雞猛火燒開,文火慢燉,可治神經(jīng)衰弱癥。
3、烏骨雞燉天麻可治神經(jīng)衰弱;
4、用陳年老醋燉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結語:烏雞的食用人群很廣,你要知道烏雞也是一種“藥”它適合體虛、脾胃不好的人食用,還有補腎養(yǎng)肝的功效,尤其適合做月子的女性朋友食用,但在煮烏雞的工具上最好使用砂鍋不要用高壓鍋。
烏雞是大家公認的一種滋補食物,尤其是女性朋友非常適合食用,那你知道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都有哪些?平日里烏雞的做法都有什么?烏雞燉湯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現(xiàn)在與小編一起來看看烏雞怎樣吃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滋補的功效。
烏雞的做法
烏雞大棗粥
材料:烏雞肉150克,大棗10~15枚,大米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碎末;大棗、大米洗凈。
將烏雞肉與大棗、大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上大火燒開,改用小火熬成粥,調入少許精鹽即成。3款烏雞藥膳 女性滋補圣品
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本粥具有養(yǎng)血止血、健脾補中的功效。
適用于氣血津液不足、營衛(wèi)不和、心悸怔忡、脾虛便溏、產(chǎn)后或久病血虛體弱等癥。
筍菇炒烏雞
材料:烏雞肉300克,冬筍、黃瓜各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雞蛋1個,植物油、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淀粉、味精、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凈,切成薄片,與雞蛋清和水淀粉拌勻;將冬筍、香菇、黃瓜切成片。將炒鍋燒熱,放適量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烏雞肉片、香菇、黃瓜片、冬筍翻炒,加入清湯、料酒、醬油、精鹽、味精、花椒水,炒熟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養(yǎng)五臟,增強體質,防病延年的功效。適用于五臟虛衰。烏雞藥膳的多種做法
凍豆腐西紅柿燉烏雞
材料:凍豆腐200克,凈白條烏雞1只,西紅柿100克,植物油、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姜絲、鮮湯各適量。
做法:將凍豆腐解凍,洗凈,壓去水分,切薄片;凈烏雞切成塊,投入開水鍋中汆去血水撈出,控凈水;西紅柿切成塊。鍋上火,放入植物油,燒至七八成熱,投入蔥花、姜絲爆出香味,放入烏雞塊煸炒片刻,加入料酒、鮮湯,燒開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凍豆腐塊,繼續(xù)燉5分鐘,再放入西紅柿和味精,燒開,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病后體虛、年老力衰、骨質疏松等癥。
當歸黨參燉烏雞
材料:烏雞1只,當歸、黨參各15克,蔥、姜、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當歸、黨參分別洗凈;將烏雞除內臟,把當歸、黨參、蔥、姜、料酒、精鹽放入烏雞腹內,將烏雞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改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熟爛。吃烏雞肉,喝湯。
功效:本品具有益氣養(yǎng)血,補虛強身的功效。適用于血虛體弱、氣虛乏力、四肢困倦、脾虛食少等癥。烏雞滋補強壯五款藥膳
太子參燉烏雞
材料:太子參10克,全當歸10克,烏骨雞1只,制何首烏15克,蔥20克,生姜10克,料酒10毫升,鹽3克。
做法:將烏骨雞宰殺后,去毛、腸雜及爪,洗凈,待用;將太子參、全當歸、制何首烏洗凈,放入紗布袋,置沙鍋中,加水2000毫升,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去紗布袋,投入烏骨雞、蔥段、生姜片、料酒、鹽,加蓋燜煮至酥爛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適用于臟器下垂、貧血、慢性肝炎、病后虛弱的輔助治療。濕盛中滿,大便泄瀉者慎用。
烏雞燉湯
材料:烏雞、阿膠、黃精、桂圓、紅棗、枸杞。
做法:
1、烏雞洗凈,加姜飛水。
2、用明火煲煮30分鐘后,加入藥材,溫和熬煮3小時。烏雞是女性滋陰補腎首選美味
作用:
1、養(yǎng)肝美容,延年益壽。《中醫(yī)飲食保健學》:肝藏血,主筋,開竅于目。肝虛是導致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補養(yǎng)肝血,對于減輕肝臟虛衰,推遲衰老延年益壽具有重要作用。
2、孕婦或手術后恢復身體。日本防癌聯(lián)合會會長臺灣莊淑旗博士大力推薦剖腹產(chǎn)的婦女產(chǎn)前應喝養(yǎng)肝湯,她認為剖腹產(chǎn)的婦女,喝養(yǎng)肝湯可以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后的疼痛。
3、預防感冒。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第113屆會議公布:最佳湯食:雞湯最優(yōu),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尤其適于冬春季飲用。
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
烏雞又名烏骨雞、藥雞,為雉科動物烏骨雞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侗静菥V目》稱烏骨雞甘平,無毒。補虛羸弱,治消渴中惡,鬼擊心腹痛,益產(chǎn)婦,治婦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烏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jīng)。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的功效。適用于虛勞羸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烏骨雞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后能起到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烏雞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滋補上品。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烏雞主要含有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還含有銅、鋅、錳等元素、胡蘿卜素、維生素E、烏雞黑素等。實驗研究表明,烏雞具有滋補強壯、延緩衰老、抗誘變、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夜貓族養(yǎng)生 熬夜調補藥膳之西洋參煲烏骨雞
【適用人群】適合一切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
【適用量】每次150克。
【特別提示】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燉煮時最好不用高壓鍋,使用砂鍋文火慢燉最好。
食用功效:
烏骨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
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1、烏骨雞用于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教你如何煲些滋補養(yǎng)生湯
2、將20克天麻溫水浸泡一天后與一只烏骨雞猛火燒開,文火慢燉,可治神經(jīng)衰弱癥。
3、烏骨雞燉天麻可治神經(jīng)衰弱;
4、用陳年老醋燉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結語:烏雞的食用人群很廣,你要知道烏雞也是一種藥它適合體虛、脾胃不好的人食用,還有補腎養(yǎng)肝的功效,尤其適合做月子的女性朋友食用,但在煮烏雞的工具上最好使用砂鍋不要用高壓鍋。
體虛中風是比較常見的病癥。如果一個人體虛了,將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體虛中風的藥酒治療方以及體虛應吃的食物以及體虛中風的病因病機,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
《圣濟總錄》。
【配方】
烏鴜雞(去毛嘴腳)1只,江米酒4公斤。
【制法】
將雞破肚去腸,以酒煮取1公斤,去渣。分三服。
【主治】
體虛中風,背強口噤,舌硬不得語,目睛不轉,煩熱苦渴,或身重瘙癢。
【用法】
早、午、晚各1服,汗出即愈。
體虛應吃的食物
枸杞
枸杞子6克,紅茶3克,沸水沖泡飲用,具有補肝明目,滋腎潤肺的功效,適用于陰虛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等癥。
紅棗
紅棗10枚,白糖10克煮爛,加入5克茶葉沖泡的茶汁飲食,具有補精養(yǎng)血,健脾和胃等功效,適用久病體虛,貧血等癥。
黃芪
黃芪1525克,水煎后加入紅茶1克飲用,具有補虛弱的功效。
體虛中風的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較多,從臨床看,以內因引發(fā)者居多。中風的發(fā)生,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風而發(fā)卒中。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fā)。至于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
2.飲食不節(jié)
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fā),尤以酗酒誘發(fā)最烈。
3.勞累過度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即指人身陽氣,若擾動太過,則亢奮不斂。本病也可因操持過度,形神失養(yǎng),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再則縱欲傷精,也是水虧于下,火旺于上,發(fā)病之因。
4.氣候變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與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關。入冬驟然變冷,寒邪入侵,可影響血脈循行。正如《素問調經(jīng)論》說寒獨留,則血凝位,凝則脈不通。其次早春驟然轉暖之時,正值厥陰風木主令,內應于肝,風陽暗動,也可導致本病發(fā)生。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體虛中風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淋證的一種手段。感興趣的可以試試哦!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烏雞的做法 三款食譜方益氣補體虛》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xiajiyangshengshipuqikuanqingdanjiachangcaizuofa/">夏季養(yǎng)生食譜七款清淡家常菜做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