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心率為什么慢呢?
運動員養(yǎng)生。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您對養(yǎng)生保健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運動員心率為什么慢呢?”,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心率是心臟跳動的速率,它是衡量心臟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因此,大部分體檢項目當中都有心率檢測一項,正常的人的心率是比較恒定的,大約在每分鐘70次左右,而運動員的心跳要緩慢一些,明顯低于平常人的水平,那么,運動員心率為什么慢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部分運動員心率都會較常人慢。運動員心肌收縮力強,心率儲備大,心率都會較慢,但很少低于50次/分。運動員出現心動徐緩現象是多年的訓練過程中,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緊張性增強,交感神經緊張性減弱的結果,這種現象對于運動員的運動生活具有積極意義
運動員出現竇性心動徐緩現象是多年的訓練過程中,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緊張性增強,交感神經緊張性減弱的結果,這種現象對于運動員的運動生活具有積極意義。同時由于運動員長期從事體育鍛煉,心肌收縮蛋白和肌紅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細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結果心肌纖維變粗,心肌粗壯有力,心臟收縮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
一般人心臟每分鐘需跳動75次(平均值)才能將5250毫升的血液送往全身,而運動員只需跳40次左右就能將同樣的血量送往全身。由此可見,運動員的心率較慢與一般人的心動過緩是兩碼事。運動員的竇性心動徐緩是體育鍛煉的結果,這種心臟更能適應運動員的生活,在極度緊張的運動過程中,可發(fā)揮出最大的潛力,便于充分調動人體的儲備力量,在最大強度運動時,運動員的每搏輸出量可從安靜時的100毫升增加到179毫升,每分輸出量可高達35升。無鍛煉者每搏輸出量只能從安靜時的71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輸出量只能提高到22升。同時,運動開始后,運動員可迅速動員心血管系統(tǒng)進行活動,運動結束后,能很快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
因此,一般認為運動員的竇性心動徐緩是經過長期訓練,心臟功能改善的良好反應,故將竇性心動徐緩作為判斷訓練程度的參考指標。
yS630.Com相關推薦
運動員的營養(yǎng)狀況主要是通過合理膳食取得的。任何其他營養(yǎng)補品都不能取而代之。膳食的構成與調配必須建立在運動員對營養(yǎng)需要的基礎上,使運動員在生理極限奮力運動時,有相應的物質代謝保障。
運動員的膳食基本要求
運動員的膳食除充分注意色、香、味形外還必須滿足運動員對營養(yǎng)素的需要,必須考慮營養(yǎng)素的質、量,全面性及其相互間的比例。還應結合運動員的訓練、競賽以及氣溫等情況予以恰當的調整。
目前提出的運動員平衡膳,其三大營養(yǎng)素按熱能分配比為:蛋白質12?15%,脂肪22?33%,碳水化合物50?60%;按重量比依次為:1:0.7?1.3:3.7?4。
進行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營養(yǎng)需要不同,膳食應各有特殊性。力量型運動員要注意供給足量優(yōu)質高蛋白質食品;速度型運動員應注意營養(yǎng)素的全面與平衡;耐力型運動員應注意有充裕合理的能量營養(yǎng)素攝入和水與無鹽元素的平衡。
運動員膳食
除按運動項目安排膳食外,同類型運動項目也應因訓練或競賽的各個階段安排相應的膳食。
雖然高碳水化物膳可增加運動員肌糖元的量,但長時期采用高碳水化物膳對運動員是不合適的。一般在日常訓練階段以混合膳為主。如果運動量主要集中在上午,則早餐的膳食分配比應相應地提高。
賽前準備階段,除全面加強營養(yǎng)素的供給外,臨賽前2?3天可安排高碳水化物膳,以增加運動員的糖元貯備。期間適當的高碳水化物膳合適,因碳水化物還有易消化吸收、代謝產能快、特殊動力作用小、代謝產物簡單等多方面有利因素。賽后恢復期要盡快糾正與電解質平衡,補足熱能,注意種種營養(yǎng)的補充,促進體力恢復,逐步過渡到混合膳。
瓜果、蔬菜類食物的代謝物偏堿性,可中和一部分因劇烈運動而產生的大量酸性產物,有利于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以維護運動能力,應供給運動員適量的瓜果與蔬菜。
運動員雖然非常的受人們羨慕,但是運動員也是非常累的,運動員每天高強度的運動和鍛煉對于身體的負荷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經常需要快速補充能量了,那么運動員們如何快速補充能量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1、高爆發(fā),高能耗的運動要補充糖分,但是劇烈運動絕對不能吃不易笑話的東西,那只會讓你很痛苦。像NBA這樣的運動,有的運動員會選擇吃點巧克力。巧克力比較容易消化又高熱量是比較合適的食物。
2、運動過程中有人也喜歡喝點功能飲料。功能飲料是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營養(yǎng)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人體功能的飲料,當然了,這些功能飲料味道也是非常不錯的,并且可以幫助運動員快速補充能量,不至于出現身體虛弱的情況。
3、運動后喝鹽糖水。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做法,主要目的是補充運動過后水分鹽分已經能量的消耗,所以簡單但是有效。鹽分不高稍微添加,糖則選用易吸收的葡萄糖。
4、如果已經體乏喝葡萄糖水可以比較快地補充能量。但是葡萄糖水的缺點是不持久,所以運動前,一般選擇傳統(tǒng)的米面食,多為淀粉射入為佳,因為這個時候不是補充營養(yǎng)增加體重的時候,脂肪和大量蛋白質效果并不佳。
5、水果方面:香蕉是比較容易消化,糖分和其它含量比較高,水分含量不太高,不會因水分攝入過多想上廁所,也比較讓人胃有充實舒適感,所以我們在運動前后多吃一些香蕉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其實在生活中幫助我們運動員朋友們快速補充能量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在我們運動累了的時候,是可以吃兩塊兒巧克力的哦,當然了,喝一些鹽水或者糖水都是有著很不錯的快速補充能量的作用的,大家可以嘗試哦。
運動員都需要保持健康的身材以及比較健壯的身材才可以擁有更好的爆發(fā)力,這就意味著運動員在平時應該要多運動以及注意鍛煉的方式。運動想要快速將體重,首先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問題,并且要加強鍛煉等,在每天應該要避免食用太多高熱量的食物,可以采用一兩餐用水代替飯。
1、運動員怎么快速降體重
日常飲水,一整天都要喝水。整天喝水可以讓你產生飽腹感,這樣就無需去食用高卡路里的咖啡和零食。就像當你吃了一些零食之后,因為你有飽腹感,所以正餐就會吃的比較少。而每天攝入較少的卡路里有助于減肥。
飲水斷食,試著用水取代一頓飯。如果之前從未斷食過,你需要循序漸進地讓身體接受斷食。試著不吃午餐,只飲用清水或無味的不含糖的蘇打水。
巧用妙招,用水來代替含糖飲料。用水代替那些碳酸飲料、含酒精的飲料、果汁或者其他一切高熱量的飲品。喝冰水加速代謝。
2、運動后體重增加是什么原因
體內糖原增加。之前不運動,現在突然運動而出現的體重增加,一般不是增肪的增加而是身體內的糖原增加和水的滯留。運動后,在合理的飲食下,是可以很快的補充肝糖原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是會按照糖原1:水3的比例進行儲存大量水的,即如果身體要儲存100g糖原,還需要再儲存3倍的水,也就是總重量增加了400g的重量,這樣就導致了運動后的體重是增加了。
增重并非增脂。減重和減脂不是一回事,減重是指身體總重量的下降,包括肌肉、水分、脂肪、和其他物質。而妹紙們所謂的在運動后體重增加,并不意味著脂肪增加了。而且,因為脂肪的消耗是比較慢的,在前期脂肪還沒有消耗掉的時候,肌肉增加自然就出現體重增加的情況。
3、運動前后注意事項
運動前低升糖指數輕食。許多人喜歡空腹運動,其實挨餓運動反而會加速消耗肌肉里的蛋白質,因此建議在運動前三十分鐘至一小時,來份低升糖指數輕食,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又可以提供運動所需的能量!如可選用燕麥片、地瓜、南瓜等富含纖維質的低升糖指數的主食,搭配茶葉蛋、無糖豆?jié){等低脂又富含蛋白質的輕食,吃五到六分飽即可。
運動后適量蛋白質輕食。研究發(fā)現,運動后60分鐘內補充適量蛋白質輕食,反而不會讓你變胖,還可以幫助修補肌肉組織,加速恢復體力,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消耗熱量!
大家都知道運動員這一特殊職業(yè)每天要進行大量的運動,所以他們身體每天補充營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進行大量運動之后是十分消耗體力的,如果營養(yǎng)跟不上很容易導致人出現休克等癥狀。而且運動員都有專門的營養(yǎng)師,針對他們的身體進行營養(yǎng)搭配。那么運動員的三餐食譜有哪些呢?
在我們看起來十分神秘的體操、籃球、足球和舉重冠軍們,一日三餐和我們吃得差不多,但在搭配上,卻經過營養(yǎng)專家根據其運動特點進行了專門設計。
同時專家也提醒:普通人不可完全模仿運動員食譜,否則極易發(fā)胖,而有不同項目的運動員飲食各有不同,普通人可根據自身情況有所參考。
足球運動員:屬速度型動力,應多吃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維生素產品,維生素資訊)B1、維生素C(維生素C產品,維生素C資訊),還應補足蛋白(蛋白補充產品,蛋白補充資訊)質(蛋白質產品,蛋白質資訊)和磷。要多吃水果和堿性食物。
食譜:青菜多吃黃瓜、藕;主食多吃包子、花卷、雜糧粥、米飯;魚、肉類包括燉牛肉、魚丸、魚頭豆腐、肉松;水果多為香蕉、棗和鴨梨。
體操運動員:熱能消耗不大,但要求協(xié)調較高,神經較緊張,對體重要求控制,需較多的維生素B(維生素B產品,維生素B資訊)1、C和磷。熱量不宜過多。
食譜:青菜多吃黃瓜、藕;肉類多吃海鮮;主食為米飯雜糧;水果多吃香蕉哈密瓜;此外還有牛奶、豆?jié){和運動飲料。
舉重運動員:要求肌肉有較大的力量和爆發(fā)力,同時,熱量消耗較大。為發(fā)展肌肉,對蛋白質與維生素B2需要較多,另外,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1需要量也較大。
食譜:青菜多吃菜花、黃瓜、土豆;肉類多吃大蝦炒腰花、醬牛肉;多喝牛奶、豆?jié){和多吃香蕉。
籃球運動員:對熱量和各種營養(yǎng)消耗量大,由于其缺鐵(補鐵產品,補鐵資訊)性貧血發(fā)生率較高,應多補充含鐵食物,此外,由于出汗多,易脫水,還應補充足夠的水和電解質。
食譜:青菜多吃豆芽、酸黃瓜、菜花、油麥菜和胡蘿卜;主食多吃米面和玉米餅;肉類為魷魚、火腿;牛奶和香蕉、哈密瓜。
賽后幾天的飲食,仍應保證充足的熱能,要吃些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比賽豐富、易消化又含脂肪少的食物。據報道,在長時間耐久力比賽項目的終點及賽后,采用高糖流汁飲食,有助于保護肝臟和促進糖原的恢復。
國外有實驗證明,在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比賽后,服用100克?150克糖,對促進肝糖原及肌糖原的合成,預防肝臟的脂肪漫潤,以及對血糖的恢復和減少血乳酸,都有良好的作用。
另外,在糖原恢復階段,應當補充含鉀豐富的食物,因為糖原合成時需要鉀鹽。運動員平時每曰鉀的需要量為3克,在糖原消耗的情況下,應當增加到每曰4克。
含鉀豐富的食物,除綠葉蔬菜、水果和各種豆類外,還有蘑菇、香菇、冬菇、慈菇、豆腐皮、腐竹、銀耳、木耳、海帶、紫菜、醬牛肉、火腿肉、肉松、蝦米、蛤干、干貝、玉蘭片、各種筍、干辣椒、榨菜、腌蘿卜、咖喱粉、花生、西瓜籽、葵花好等。
如果自己心臟不好,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做強烈的運動,否則的話不僅會導致自己的心率加快,而且也會使自己產生高血壓,不論是高血壓,或者是心臟病,嚴重時都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威脅道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平時一定要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盡量的遠離這些疾病。
對于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首先在正常情況下,心率和血壓是兩種不同的生理指標,并沒有直接聯系,在特殊情況下兩者才會相互影響。
影響血壓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心臟每次收縮的輸出量,一個是血液的總容量,一個是血管對血流的阻力,與心率并沒有關系。正常情況下,人的心率處于60-100次/分鐘,在這個范圍內而心律正常,是不會對血壓產生影響的,更不會引起高血壓。
我們知道,平日里運動時心率會加快,以讓心臟泵出更多的血液來滿足身體的需要,但同時血流的速度也會加快,所以血壓變化并不大。但當患有某些疾病時,比如有動脈硬化時,心率加快便會引起血壓的升高,且以舒張壓升高更為明顯。
但是如果反過來,也就是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對心率的快慢就有要求了,因為高血壓患者心率的快慢是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有研究表明:
高血壓患者的心率在安靜狀態(tài)下大于84次/分鐘者,比心率小于65次/分鐘的患者,冠心病的發(fā)生風險增加1倍;高血壓患者的心率大于79次/分鐘者,比心率小于79次/分鐘的患者,死亡的發(fā)生風險增加89%。
所以高血壓患者應對自己的心率給予關注,特別是當合并有冠心病時:在安靜狀態(tài)下心率大于70次/分鐘時,就應當采取措施干預治療,治療目標是55-60次/分鐘。
這階段內是處于運動量較小的身體調整期,飲食的總熱量,應當隨著運動量的減少而相應減少,否則,體重會增加,于運動不利。賽前飲食應避免補充過多的蛋白質和肉類食物,并要注意膳食平衡,少量肉加上青菜就可達到目的。
此外,要多吃堿性食物,它除可以增加維生素和無機鹽外,還有助于增加體內的堿貯備。由于,在劇烈運動時,伴有氧債的情況下,乳酸大量產生,使血液的pH值下降,易產生疲勞。
據國外報道,游泳運動員在測驗前2天和當天服用堿性食物,結果使運動成績顯著提高。所以,運動員在賽前幾天,多吃些堿性食物,有助于消除疲勞,增加運動能力。
各類堿性飾有:乳類、蔬菜類、水果類、鮮豆類、干豆類、硬果類等,具體品種如:牛奶、干酪、卷心菜、白菜、菠菜、芹菜、蒿子菜、蘿卜、胡蘿卜、黃瓜、茄子、蔥頭、橘子、菠蘿、豆腐及豆制品、豆豉、杏仁、栗子、椰子、粗茶、海帶、蛤貝等。
何謂選手之最適宜體重?
1.到最好成績時之體重。
2.獲最大力量、速度及耐力時之體重。
3.到最佳能力時的最小脂肪百分比之體重稱之。
一、 為什么要減重?
時下流行減重,年青人為了美觀、流行,中老年人為了身體健康,而運動員則為了減輕身體的嶞擔,以增強運動表現以奪標。
(a) 在按體重分級的比賽項目,例如舉重、跆拳道、角力、柔道、拳擊、摔跤等的選手,為了參加較低一級體重級別的比賽,經常在賽前急速減輕體重。
(b) 而在體操、跳水及花式溜冰等項目選手,希望將自身的體重與脂肪百分比控制在最佳之范圍之內。為了讓選手達到力與美之藝術表現。
(c) 射箭及高爾夫項目選手因運動過程中所耗之熱量不多,故需保持熱量之平衡,這些項目之選手其減重目的以外觀及保持健康之目的為主。
(d) 耐力性質因選手例如:長跑、自由車、鐵人三項等選手為了減輕身體于運過程中之負擔,以獲取勝利。其脂肪量男生約3-9.9%,女生約8.4-18.6%。
(e) 選手常因非比賽期或受傷而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肥胖,若進入比賽期后,便需于訓練開始時連同減重飲食計劃一起進行。
(f) 特別是年青的男選手,他們離開穩(wěn)定的家中,遠赴訓練中心.外食使他們不懂如何均衡的選擇食物,造成熱量不足或脂肪比例含量過高之飲食。
(g) 選手村內之餐廳食物任君選擇,吃到飽的方式,以及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氣氛及美食,使初報到之選手毫無限制攝取食物,造成肥胖,影響運動成績,實際上適量均衡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營養(yǎng)師注重食物的質而不是量。
(h) 選手們經常需要世界性巡回比賽,因此沒有一種固定的攝食型態(tài),此類選手最好隨身攜帶自己的飲食計劃及菜單,以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飲食型態(tài)。
二、運動選手減重期之飲食原則
1.供給選手安全的能量攝取,每日熱量的供給量至少應為1,200大卡/天,具體可根據選手的體重和運動量來安排。
2.手適宜的減重速度是每周1公斤,或每二星期減少5-10mm之皮下脂肪,每周減重的速度不可超過1。5公斤,否則反而令選手表現下降。
3.性選手體脂肪的最低標準為3%,女性選手體脂肪最低標準為10%,當選手體脂肪低于此標準時,不宜再減輕體重。
4.止使用利尿劑或藥物來減輕體重,因利尿劑已被國際奧委會列為禁藥。
5.重期運動員應攝取低熱量但均衡營養(yǎng)的膳食。而且適當加強蛋白質的攝取,使其達到總熱量的16%,每天每公斤體重一公克以下。油炸食物、烹調用油減少及含高量油脂食物的避免攝取。食物中糖之攝取也要減少。要有充足的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應多吃蔬菜、水果等低熱量食物,必要時可采用一些為運動員研制的減重期強化食品。運動選手在補充強化食品后,快速減重期的脫水程度減輕,預防了低血糖和血酮癥的發(fā)生,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負擔減輕,營養(yǎng)狀況(利用氮平衡、礦物質平衡及尿液維生素之排泄量檢查)得到相當改善,此外,選手的體力改進,肌肉抽筋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6.研究指出,每減輕1公斤體重約需要熱量 7,700大卡,選手在快速減輕體重時,其所減輕的體重不可能只是氧化脂肪的結果,而絕大部分是體液和凈體重組織減少的結果,而且減重速度越快,脫水的程度也將越嚴重,脫水會損害選手的健康和減低運動能力。因此,合理減重中關鍵的問題是減重的速度和安全平衡的營養(yǎng)素攝取。
7.定可行性之體重及體脂肪目標,包括短程及長程的。以維持終生的體重及脂肪量在最適宜狀態(tài)。
記?。簻p重并不是一時之需,而是一個終生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運動員的營養(yǎng)狀況主要是通過合理膳食取得的。任何其他“營養(yǎng)補品”都不能取而代之。膳食的構成與調配必須建立在運動員對營養(yǎng)需要的基礎上,使運動員在生理極限奮力運動時,有相應的物質代謝保障。
運動員的膳食基本要求是運動員的膳食除充分注意色、香、味形外還必須滿足運動員對營養(yǎng)素的需要,必須考慮營養(yǎng)素的質、量,全面性及其相互間的比例。還應結合運動員的訓練、競賽以及氣溫等隱況予以恰當的調整。
目前提出的運動員平衡膳,其三大營養(yǎng)素按熱能分配比為:蛋白質12%?15%,脂肪22%?33%,碳水化合物50%?60%;按重量比依次為:1:0.7?1.3:3.7?4。
飲食中的熱量供給,應當與消耗量適應。根據平衡膳食的需要,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的熱量分配比為:蛋白質12%?15%,脂肪22%?33%,糖類50%?60%;按重量比依次為1:0.7?1.3:3.7?4。
運動員要供給產熱量高、體積小、重量輕和易消化吸收的濃縮食物。一般每日食物的總量,不要超過2.5公斤。
要加強多種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調加工,做到飯菜多樣化,色、香、味、形俱佳,既能促進食欲,又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其營養(yǎng)價值為目的。
運動員每日至少應進餐3次。食量的分配及飲食時間的安排,應考慮到消化功能的生理恃點,根據訓練和比賽情況合理安排。
雖然高碳水化物膳可增加運動員肌糖元的量,但長時期采用高碳水化物膳對運動員是不合適的。一般在曰常訓練階段以混合膳為主。如果運動量主要集中在上午,則早餐的膳食分配比應相應地提高。
賽前準備階段,除全面加強營養(yǎng)素的供給外,臨賽前2?3天可安排高碳水化物膳,以增加運動員的糖元貯備。期間適當的高碳水化物膳tkg合適,因碳水化物還有易消化吸收、代謝產能快、特殊動力作用小、代謝產物簡單等多方面有利因素。賽后恢復期要盡快糾正與電解質平衡,補足熱能,注意種種營養(yǎng)的補充,促進體力恢復,逐步過渡到混合膳。
①運動員的食物在數量上應滿足運動訓練或比賽的消耗,使運動員保持適宜的體重及體脂水平,在質量上應保證全面的營養(yǎng)需要和適宜的配比。和正常人的膳食要求相似,運動員的膳食應當是平衡和多樣化的;具有肉、魚、禽、蛋等高蛋白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與水果,及谷類(包括米、面、粗雜糧等)。
②運動員的食物要求濃縮、體積重量小、容易消化吸收。
③一曰三餐食物熱量的分配應根據訓練或任務安排,上午訓練時,早餐應有較高的發(fā)熱量,并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下午訓練時,午餐應適當加強,但要避免胃腸道負擔過重。晚餐的熱量不宜高,以免影響睡眠。
④運動員的進食時間應考慮消化機能和運動員的習慣。大運動量訓練或前的一餐應至少在2.5小時前完成。正常情況下胃的排空時間為3?4小時,精神緊張可使胃的排空延緩到5?6小時。提前進餐的目的在于使劇烈運動時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
劇烈運動前不宜吃的過飽,對于一些接觸性的運動項目,如運動中的沖撞、摔膠等尤應注意。運動后人體的血液相對集中于肌肉及皮膚等運動器官,為使心肺機能恢復至相對平靜及消化道有一定的準備,運動后的進食安排應安排在運動結束的30分鐘后,劇烈運動后切忌暴飲暴食。
⑤運動員的食物在烹調和保存時應避免營養(yǎng)素的損失,并做到色、香、味美,以利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