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的中藥及飲食偏方有哪些?
養(yǎng)生保健中藥材有哪些。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生津的中藥及飲食偏方有哪些?》,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活中很多老人喜歡中藥調(diào)理身體,雖然服用的時候長一些,卻能有效的治療身體疾病,最常見的就是吃生津的中藥,很多人就對生津不了解,當身體津液缺少時就需要生津,是身體出現(xiàn)的一種癥狀,就可以使用中藥調(diào)理,也可以通過飲食偏方調(diào)理,就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那么生津的中藥及飲食偏方有哪些?
生津指一種治法。系用滋養(yǎng)津液的藥物治療因高熱等原因而引起耗傷津液的方法,如用玄參、生地、麥冬、石斛、花粉、知母等治療發(fā)熱、口干渴飲、唇燥等癥。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順,另方面可以滋潤自己的生命。
常用的生津中藥有麥冬,生地,石斛,太子參,玉蝴蝶,胖大海,五味子等,首先健脾胃促消化生津液之源:多吃些山楂,山藥(可煮可做湯),麥芽等滋陰血一促津液生二防津枯血燥:枸杞子,大棗,阿膠棗,天冬,麥門冬。患者要治療疾病還可以使用飲食偏方進行醫(yī)治,比如:
1、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鴨梨一個洗凈,切塊,去核,兩者加水同煮,至梨熟時加入冰糖,取其頻食飲,可治肺熱咳嗽。
2、無花果30克,冰糖適量,共煮,每日1次,連服3-5天可治肺熱咳嗽。
3、香蕉1-2只,去皮切小段,加冰糖適量,蒸熟食用,每日1-2次,連服數(shù)日可治肺燥咳嗽。
4、將25克的百合用清水浸泡1夜,次日連同清水一同倒入砂鍋內(nèi);再加半碗清水煮一個半小時,待百合已爛,加入去皮切成塊的雪梨、冰糖,再煮30分鐘,服之可治肺虛咳嗽。
5、銀耳15克,百合10克,冰糖適量,加水小火久燉后服,可治干咳。
6、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與冰糖用開水沖飲,主治夜嗽不止,咳嗽無痰。
7、冰糖50克,黃精30-50克(冷水泡發(fā)),將其同用小火煮至黃精爛熟服用,可治干咳無痰,痰中帶血。
8、秋梨20個,紅棗1000克,鮮藕1500克,鮮姜300克,砸爛取汁,加熱熬膏,下冰糖400克溶化后,再以適量蜂蜜收之,早晚隨意服用,可治虛弱咳嗽。
生津的中藥及飲食偏方是很多的,本文為大家介紹其中一部份,對患者治療已經(jīng)有很大的幫助。當患者身體需要生津時,可以在家里自己做飲食偏方調(diào)理,效果也是一樣的。同時患者要注意日常的護理,患者需要多喝水,少吃造熱的食物,對于油膩、辛辣類的食物也要少吃一些,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口干舌燥,喝了很多水也沒有作用,總覺得心理很燥熱?;颊甙l(fā)生此癥狀從中醫(yī)來看就屬于肺熱,患者可食用生津止渴的藥物調(diào)理,生津止渴的中藥是很多的,患者可以直接煎藥服用,也可以通過食物來調(diào)理,對治療都有好處,但是患者治療前必須找到疾病的病因,才能有效的治療疾病,那么生津止渴的中藥及食物有哪些呢?
生津止渴的中藥主要有人參、麥冬、當歸、生地、黃耆、葛根、升麻、炙草、茯苓、五味子粒等。
生津止渴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講,津液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chǔ),也是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一種產(chǎn)物,它主要包括淚液、唾液、胃液還有腸液,它的形成輸布和代謝和肺、脾、腎三臟都有直接的關(guān)系。津液的來源主要是源于飲食水谷,然后通過胃腸的消化吸收,脾的運化,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腎的汽化蒸騰的作用,周而復始環(huán)流不息。
生津止渴食物:
橄欖入口雖苦,但經(jīng)咀嚼后,越發(fā)的甘甜,且滿口生津,是防燥潤喉的佳品。且橄欖在醫(yī)學上用為清肺利咽藥,像慢嚴舒檸含片就含這味藥,主治咽喉腫痛。
其食味甘甜,可與蘿卜煎服潤喉效果更佳。橄欖經(jīng)蒸餾后的液體稱橄欖露,可用于治療咽痛、咳嗽、煩躁等癥。
梨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且富含糖、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且醫(yī)用上有可助消化、潤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此外,梨皮和梨葉、花、根也均可入藥,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可直接食用,能清喉降火;若食用煮好的熟梨,可增加口中的津液,起到保養(yǎng)嗓子的作用。
慢性腸炎、胃寒病、糖尿病人群忌食生梨。
其味甘涼,具有補脾氣、養(yǎng)胃陰、生津解渴等功效,在保護心血管方面也有重大的作用,水分和營養(yǎng)素含量較高,多食用可改善呼吸系統(tǒng)及肺的功能。工作緊張之余聞聞蘋果的清香,還能提神醒腦、緩解緊張的情緒。
當我們知道了生津止渴的中藥及食物后,可根據(jù)自己的病情選擇藥物或是食物治療,患者平時應該多喝水,多吃水果與蔬菜,同時要調(diào)節(jié)好情緒,防止疾病引起患者的思想,導致疾病壓力。并且患者要健康飲食,多吃對身體好的食物,還要堅持身體鍛煉,才能有效的抵抗疾病,能避免疾病入侵身體。
廣大女性們,首先要從內(nèi)心深處知道滋陰生津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內(nèi)心引起重視了,才會去做一些事情,首先,要學會多吃一些滋陰生津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銀耳,平時用銀耳燉粥來吃,這樣可以排毒潤膚,對皮膚非常有好處,還可以多吃苦瓜和蜂蜜等等,另外下列這些中藥也有滋陰生津的作用。
滋陰生津的中藥:
1、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2、左歸丸:滋腎補陰。用于真陰不足,腰酸膝軟,盜汗,神??谠?。
3、六味地黃軟膠囊:滋陰補腎。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
4、知柏地黃丸:獨到之處是對肝腎陰虛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血淋等癥,能滋其陰降其火。因方中知母、黃柏性寒,脾虛便溏者慎服,避免挫傷脾胃之氣。
5、七味都氣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原方中加入了五味子,以求清補止?jié)?,適用于腎陰不足所致的虛咳、氣喘、遺精等癥。
6、麥味地黃丸:它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原方中加入了五味子和麥冬,增強了養(yǎng)陰生津、斂肺、澀精之效,此方妙在補陰而祛邪,專治肺腎陰虛引起的肺癆、喘咳、遺精等癥。
玄參,性寒味苦、甘、咸,歸肺、胃、腎經(jīng),功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除煩止渴。多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癥見身熱、煩渴、發(fā)斑等;又用于陰虛火旺、肺熱內(nèi)灼所致的咳嗽、咽燥、骨蒸潮熱、咯血、自汗盜汗等癥;還用于咽喉腫痛、瘡癰、瘰疬痰核。玄參為瀉無根浮游之火的圣藥,故無論熱毒實火或陰虛內(nèi)熱均可使用。
麥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三經(jīng),質(zhì)潤,具陰柔之性,滋陰之功,善于清養(yǎng)肺胃之陰而潤燥,又可清心經(jīng)之熱而除煩,是一味滋清兼?zhèn)涞难a益良藥,也是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涼血止血佳品。
桔梗,性味苦、辛、平,歸肺經(jīng),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等癥。
甘草,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之功,具有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有抗?jié)?、抗炎等作用?/p>
減肥是人們一直討論的話題,年年日日反反復復的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但是至今都沒有討論出很好的減肥方法。各種減肥藥,節(jié)食方法滿天在飛。哪些所謂的減肥方法總體上分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中藥減肥法當屬健康的,中藥還具有保健作用很受大家都青睞。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些中藥減肥的妙方。
胃熱濕阻型中藥減肥
利用中藥減肥并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減肥方法,這還要看藥性。假如是胃熱濕阻型體質(zhì)的胖人,建議選擇一些有清熱效果的中藥,例如決明子、綠茶都屬于寒性藥材,決明子還能降血壓和降血脂,同時還可以有通便功效,消脂消食和抗癌都有起到作用。
脾虛濕阻型中藥減肥
脾虛濕阻型胖者,在利用中藥減肥方法上,建議可實用薏仁、黃芪、茯苓,這些中藥都是性質(zhì)溫和不快的藥材。不但有利水退腫,還可以補中益氣,增強免疫功能。茯苓也可以幫助利尿和補脾補氣,降血糖也有很好幫助。
肝腎陰虛型中藥減肥
肝腎陰虛型胖者,在這面需要用到中藥藥材中,建議使用首烏、丹參,因為首烏能夠補血以及降血脂,同時丹參還可以幫助活血,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同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促進新陳代謝也有效果,治療冠心病和心絞痛也建議可以嘗試使用。
海藻輕身湯
材料:取海藻、薏仁各12克,夏枯草、山楂、澤瀉各15克,茵陳、柴胡各9克,白芥子6克,甘草5克。
方法:清水煎取200ml,每次口服100ml,1日2次。功效:化痰祛脂,健脾利濕,調(diào)理氣機,主治女性青年肥胖癥。
雖然中藥對身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大家不要多食。老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所以大家一定要謹記啦。減肥不一定就讓吃中藥,大家也可以多食用些瘦身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暴飲暴食,八九點后最好不要吃東西哦,因為這樣很容易變胖的。
腳氣這種疾病相信大家應該不是非常陌生,一般情況下人們出現(xiàn)輕微的腳氣也會選擇使用一些藥物來進行治療,應該能夠起到治愈的效果,但是如果出現(xiàn)嚴重腳氣的話,使用一些藥物來進行治療效果不是非常明顯,所以在平時的時候必須要借助專業(yè)的治療方法,才能夠改善自身的疾病狀況,那么,腳氣如何通過中藥來進行治療呢?
【韭菜湯水治癬病】
韭菜半斤,洗凈切細,放入盆中搗碎成糊狀,然后倒入開水沖泡(量夠浸泡手腳即可),待水溫降至溫熱,將手、腳放入浸泡,搓洗患處,約30分鐘,沒有什么痛苦。我只泡了兩次,患處漸漸不癢了,過了些日子,患處脫皮長出了光潔的皮膚。
【煮黃豆水可治腳氣】
用150克黃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約煮20分鐘,水約1公斤多,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皮膚滋潤。我已連用兩個夏天,很見效。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ApC治腳氣】
將ApC藥片碾碎與雪花膏調(diào)成糊狀,每晚洗完腳后抹在患處(腳趾縫中),一周后停藥,2天后會脫皮。本人用此方后立刻止癢,腳氣也好了。
【無花果葉治腳氣】
取無花果葉數(shù)片,加水煮10分鐘左右,待水溫合適時泡洗患足10分鐘,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愈。
【黃精、食醋治腳氣】
黃精250克、食醋2000克,都倒在搪瓷盆內(nèi),泡3天3夜(不加熱、不加水)后,把患腳伸進盆里泡。第一次泡3個小時,第二次泡2個小時,第三次泡一個小時。泡3個晚上可。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中藥治療腳的方法,平時治療腳氣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如果想要徹底根治腳氣的話,平時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飲食的調(diào)理,飲食上最好選擇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平時盡量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段時間最好穿一些寬松的鞋子。
現(xiàn)在有許多疾病是西醫(yī)無法治愈的需要只是見效快但是它不治本,這些知識隨著時間的流長人們也會對它有所了解,所以現(xiàn)在有許多疾病人們還是吃中藥治療的多,比如中藥治療肺炎的偏方,這個是有肺炎的朋友們所關(guān)注的問題,但大家都知道中藥材治病很好了以后所以出現(xiàn)疾病的話都要急切地尋求它的偏方,那么中藥治療肺炎的偏方是什么呢?
治療肺炎偏方1
組成:生姜5克、連須蔥白2根、糯米適量。
用法:將生姜搗爛,連須蔥白切碎,與糯米一起煮粥,熟時加入米醋,趁熱服之。
主治:風寒閉肺型肺炎喘嗽。證見發(fā)熱無汗,嗆咳氣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zhì)不紅,指絞青,多在風關(guān),脈象沉緊。
治療肺炎偏方2
組成:生姜5克、白米適量。
用法:煮粥食用。
主治:風寒閉肺型肺炎喘嗽。
治療肺炎偏方3
組成:蔥白6克、艾葉6克。
用法:共搗爛敷臍。
主治:小兒肺炎發(fā)熱。退熱作用較好。
治療肺炎偏方4
組成:大蒜
用法:搗泥貼足心。
主治:小兒急性喉炎之呼吸困難。
治療肺炎偏方5
組成:吊揚塵60克、蔥白7根、生姜7片、甜酒曲2粒。
用法:將上藥研搗和勻,加熱酒調(diào)敷胸部膻中、鳩尾穴處。
主治:小兒肺炎高熱喘促。
治療肺炎偏方6
組成:枇杷葉15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煎枇杷葉,去渣取汁,人粳米煮作粥,空腹食用。
主治:本偏方適用于小兒肺炎。
上面為大家講述了有關(guān)于中藥治療肺炎的偏方,其實,大家了解的話也知道關(guān)于中藥的偏方也是不好找到,但是不管如何大家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希望,這些偏方可以幫助更多的肺炎患者們恢復好自己的身體,平時也希望大家多多的了解中要深刻的去認識它中藥材治病不但能治病而且還能治本,大家也可以把這些偏方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患有帕金森是很多老人都會有的情況,并且患有帕金森帶有的癥狀也是較為明顯的,手部會有較持續(xù)的抖動。想要通過中藥來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朋友,最好還是經(jīng)過正規(guī)醫(yī)生的意見,因為目前對于治療帕金森的中藥方子,多數(shù)還是偏方為主,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還是保守為好。
中醫(yī)治療帕金森氏病的中藥偏方是什么:
1、處方:半夏、桑葉、膽南星、竹茹、川貝母、枳實、橘紅、黃芩各10克,水牛角、菊花、茯苓各15克,鉤藤1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劑。加減:若痰濕內(nèi)聚,癥見胸悶惡心,咯吐痰涎,苔厚膩,脈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濕豁痰,震顫較重,加珍珠母、生石決明、全蝎,這種帕金森病的治療偏方也較為常見。
2、用導痰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前方祛痰行氣,后方清熱平肝熄風,二方合用清熱化痰,平肝熄風,適用于痰熱內(nèi)蘊,擾動肝風之證。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清熱化痰,水牛角、桑葉、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止顫,這是一種帕金森病的治療偏方。
3、處方:當歸、火麻仁各12克,生地15克,桃仁、枳殼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加減:若面白,眩暈甚,加玄參、何首烏、枸杞子養(yǎng)血潤腸;若手足心熱,午后潮熱者,可加知母、胡黃連等清虛熱。功效主治:養(yǎng)血潤燥、熄風止痙。用于治療帕金森病,中醫(yī)辨證屬陰虛血燥型,這是一種帕金森病的治療偏方。
4、處方:天麻、玄參、生地、桑寄生、茯神各12克,石決明18克,鉤藤、代赭石、夜交藤、龜版各2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25克,白芍、天冬、懷牛膝、杜仲、黃芩、梔子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這也是帕金森病的治療偏方。
5、二豆粥白扁豆10克,蠶豆30克,將二豆炒香,研末備用;大米50克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二豆粉,煮沸后服食,每日2~3劑。可健脾疏肝寧絡,適宜震顫麻痹、食少、肢麻者。
6、天麻燉鵪鶉鵪鶉1只,去毛及內(nèi)臟,將天麻15克填入肚內(nèi),用線捆住,加水燉熟,加食鹽、味精,去天麻,吃肉喝湯,隔日1次。也可用鴿子代替鵪鶉。有養(yǎng)陰柔肝之功,適宜震顫麻痹、肢體麻木、雙手抖顫者。
7、 葛根鯽魚湯葛根、宣木瓜各20克,當歸、丹參、牛膝、黨參、白芍各10克,共裝入紗布袋內(nèi);鯽魚250克,洗凈去鱗、鰓、內(nèi)臟;將魚、藥包及姜、蔥、鹽適量調(diào)料入燉鍋內(nèi),加水600毫升,大火燒沸后用文火燉煮40分鐘即成。每日分2次,吃魚、飲湯。有養(yǎng)血祛風通絡之功,適宜震顫麻痹、頸僵項強者。
中藥的種類和來源都很廣。各種植物,動物皆可以被用來做藥。什么螞蟻,蟲卵啦,艾草,狗尾巴花啦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摻進中藥里。我們無不贊嘆古人的智慧,是他們率先試驗。不光研究長在泥土上面的植物,還會琢磨其根部具有哪些作用,下面小編就來說說根及根莖類的中藥有哪些?
根莖類藥材基本如下:
三 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商品規(guī)格:主根分60頭、80頭、120頭、無數(shù)頭。莖基稱:剪口;支根稱:筋條;更細的根稱:絨根。
枯蘿卜: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老根。處方別名:枯蘿卜、氣蘿卜、仙人骨、仙人頭、地骷髏、地枯蘿、空萊菔、老人頭
白附子: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處方別名:白附子、制白附、禹白附、鹽附子、獨角蓮、白波串、牛奶白附、雞心白附
天葵子:為毛茛科植物紫背天葵的塊根。處方別名:天葵、天葵子、天去子、天葵根、紫背天葵子、夏無蹤、兩頭尖、千年耗子屎
防己: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處方別名:粉防己、漢防己、防己、粉寸己、解離、石解、石蟾蜍
射干:為鳶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莖。處方別名:射干、寸干、扁竹、扁竹蘭、鬼扇、老君扇、開口箭、烏蒲、黃遠
穿山龍:為薯蕷科穿龍薯蕷的根莖。處方別名:穿山龍、穿地龍、川山龍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處方別名:何首烏、首烏、制首烏、地精、夜合、赤葛、赤斂、紅內(nèi)消、九貞藤、馬肝石、山奴、山哥、山翁
好了,小編在上面已經(jīng)較為全面的介紹了根及根莖類的中藥有哪些。不知道小編的解說有沒有真正的幫到你呢?有些植物的花朵,種子有藥用價值,有些植物的根莖及根有藥用價值。所以呢,不要忽視植物每一個部分的價值哦。充分了解這些能幫助我們防病治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