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根穴的正確找法
春季養(yǎng)生穴。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别B(yǎng)生已經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乳根穴的正確找法”,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二、保養(yǎng)女性乳腺的穴位有哪些1. 揉乳根穴2. 點天宗穴三、保養(yǎng)乳房的食物有哪些1. 牛奶及乳制品2. 谷類3. 各色水果4. 蔬菜5. 魚類及海產品6. 大豆7. 食用菌類乳根穴的正確找法
1、乳根穴的正確找法
該穴位于人體的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位于第五肋間隙,胸大肌下部,深層有肋間內、外肌;有肋間動脈,胸壁淺靜脈;有第五肋間神經外側皮支,深層為肋間神經干。
2、乳根穴按摩的豐胸原理
擁有豐滿的胸部是很多女人所向往的,但是往往會讓不少的女生放棄豐胸的念頭,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正確的豐胸技巧,很多豐胸產品都是用面粉制作而成,不僅沒效果反而還起副作用。中醫(yī)認為女性的胸部與胃氣有緊密關系,如果胃氣不足,氣血失調,便會使胸部肌肉松散,乳房因失去支撐就會下垂。乳根穴恰好處于胃經靜脈氣血下行的中樞,經常性刺激它對于豐胸以及緊實胸部肌肉很有效果。
3、乳根穴可以針灸嗎
針灸豐胸的原理是通過調理身體,身體的起血充和,使供應胸部的氣血更加豐盛,乳腺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自然就會長,實際上針灸豐胸,是促始乳腺發(fā)育,而且對于絕經的女士也有效果,這也說明針灸豐胸不能簡單的說是調節(jié)內分泌起的作用,還應該是技術的規(guī)范和豐富的針灸豐胸臨床經驗。
針灸豐胸一定要找準穴位。天宗穴:肩胛骨中央;屋翳穴:乳頭直上、第二條肋骨與第三條肋骨之間接縫處;中府穴:腋下往上一寸半、乳頭旁間二寸、鎖骨下第一條與第二條肋骨之間的接縫處;乳根穴:兩邊乳頭對下來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處,一邊一個;膻中穴:胸骨正中線上;乳中穴:乳頭的位置。所以乳根穴可以進行針灸豐胸的。
保養(yǎng)女性乳腺的穴位有哪些
1、揉乳根穴
1.1、乳根,正如穴名形容的那樣,在乳房的下面根部。如果乳房沒有過度下垂,乳頭應該位于第四脅間隙內,乳根穴應在乳頭直下,第五脅間隙內。
1.2、將拇、食指分開,用虎口處輕輕上托乳房,食指或中指稍用力下壓,緩慢點揉位于肋間隙內的乳根穴5~10分鐘,動作宜輕揉緩和,逐漸用力,使穴位出現酸脹感。為了增強效果,還可沿著肋間隙在乳房下緣其它部位點揉。
2、點天宗穴
2.1、位于肩胛崗崗下窩中央的天宗穴,正在背部乳房的投影區(qū)內。
2.2、點揉雙側天宗穴3~5分鐘,點時用力,揉時輕柔。也可以在背部乳房的投影區(qū)內進行按揉或刮痧治療,也有助于乳腺保養(yǎng)。
保養(yǎng)乳房的食物有哪些
1、牛奶及乳制品
牛奶及乳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質,有益于乳腺保健。
2、谷類
谷類如小麥(面粉)、玉米、大豆及一些雜糧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素和不可溶性纖維素均有利于健康。
3、各色水果
葡萄、獼猴桃、檸檬、草莓、柑橘、無花果等,在讓女性攝取多種維生素的同時,也獲得抗乳腺癌的物質。
4、蔬菜
蔬菜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多食番茄、胡蘿卜、菜花、洋蔥和一些綠葉蔬菜等,對維護乳房的健康很有幫助。
5、魚類及海產品
黃魚、泥鰍、帶魚以及海蒿子等,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有保護乳腺、抑制癌癥生長的作用。
6、大豆
增加大豆食品對乳房健康大有裨益。因為,大豆和由大豆加工而成的食品中含有異黃酮,這種物質能夠降低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減少乳房不適。
7、食用菌類
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較強的防癌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家都知道按摩穴位可以調理身體,避免一些常見的頭疼腦熱的小疾病。那么大家知道按摩乳根穴都有對身體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按摩乳根穴位的作用
位置:該穴位于人體的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位于第五肋間隙,胸大肌下部,深層有肋間內、外??;有肋間動脈,胸壁淺靜脈;有第五肋間神經外側皮支,深層為肋間神經干。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及氣化之氣。
運行規(guī)律: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內外,氣化之氣循胃經疏散。
功能作用:燥化脾濕。
主治:胸下滿悶,食不下咽,胸痛乳痛,霍亂轉筋,寒痛咳逆,臂腫痛。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配伍:配膻中,少澤,治乳汁少;配俞府,治咳嗽痰等。
注:庫房與乳根為調節(jié)乳肌的二個重要穴道,若單純?yōu)槲笟獠蛔闼碌娜榉勘馄郊毿』蛉榉肯聣?,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療有奇效?/p>
治療方法:患者端坐,全身放松,醫(yī)者用左手捏住患者右側(或者左側)乳頭,把乳房輕輕提起,取乳根穴。消毒后用2.5寸毫針,沿皮下徐徐向乳房中央進針1寸,用導氣手法行針1分鐘;使得針感向四周放射后,退針至皮下,再將針尖向乳房內側徐徐進針1寸,行針1分鐘;再進1寸,行針1分鐘,針感直達膻中穴,此時出現全乳房沉脹,滿溢感,即可退針。
99健康網推薦閱讀:
按摩中府穴位的作用
按摩天池穴位的作用
今天和大家總結了乳根穴這個穴位的各種知識,大家是否都了解了呢?不同的穴位對人體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據身體的情況自行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穴位進行養(yǎng)生。
足三里穴的簡單找法
足三里調和脾胃的功效很強大,如果遇到胃腹悶脹、吐酸、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只要經常按摩足三里,就能夠達到治療保健效果。我們常用的有效減肥穴位還有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里。怎么找呢?
1、小腿里面的骨頭叫脛骨,外面的骨頭叫腓骨。小腿前面能摸得到的有一點棱角的,像家里面菜刀刀背一樣的骨頭叫脛骨。摸到這個骨頭之后。我們用大拇指的指肚從下往上推,當感覺到推不動的時候,拇指所在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2、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定位足三里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手指并攏呈掌狀,以食指第二關節(jié)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足三里是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不但能減肥,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有句話叫做:每天揉一次足三里,相當于吃了半只老母雞。如果左右兩側的穴位都來按揉一下,不就是吃了一整只嗎?所以一天吃一只老母雞不花錢,只用動動手指就可以了,還是很值的。雖然它在人體的腿上,但是經常揉足三里不僅對脾胃有作用,對調理其他臟腑也是很有好處的,而且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因為足三里屬于胃,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此外,按揉足三里還可以治療精神緊張等等。
足三里穴的作用
1、補中益氣
告訴我們,足三里這個位置進行按摩或者是針灸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的效果,非常適合那些中氣不足的患者進行。我國的針灸名著中具有記載,對足三里穴進行針灸,能夠很好的強壯身體,同時還具有保健的效果。
2、止瀉功效
說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為明顯的就要數止瀉了,如果是一些由于脾胃虛弱或者是虛寒所導致的腹瀉情況,刺激足三里穴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另外,如果是由于積食所引起的腹瀉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不過如果是由于痢疾或者是濕熱所引起的拉肚子情況,直接按摩足三里穴并不能夠起到顯著的作用,這個時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穴位一起搭配治進行療。
3、止痛作用
如果出現了腹部疼痛的情況,無論是由于氣滯還是氣虛、血虛以及積食、胃虛或者是脾虛等等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況,按摩足三里穴都能夠很好的緩解,或者是在這個穴位上進行針灸,大約三四分鐘就能夠很快的止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火熱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況,那么最好不要按摩足三里穴,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其他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在清熱穴上進行按摩。
4、安神作用
在足三里穴上面進行按摩,具有很好的安神鎮(zhèn)靜的作用,對于失眠還有煩躁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如果身體出現失眠的原因是心脾兩虛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進行針灸是最好的選擇。
5、促進食欲
在足三里穴上進行按摩或者是針灸之后你會發(fā)現,飯量明顯的增加,所以如果小孩出現了食欲不振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對足三里穴進行按摩,能夠很好的令孩子恢復正常。
6、祛除風濕
風濕病是很多人在老年之后的一個痛苦折磨,想要令身體恢復健康,那么強健脾胃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清除體內多余的濕氣,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足三里穴屬于胃經合穴,所以對這個穴位進行刺激能夠起到利濕的作用,很好的促進風濕病人恢復健康。
足三里穴的配伍治療
1、足三里配沖陽、仆參、飛揚、復溜、完骨,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足三里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3、足三里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4、足三里配梁丘、期門、內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5、足三里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術。
6、足三里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濕濁、疏肝膽,清濕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7、足三里配中脘、內關,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8、足三里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導讀:安眠穴怎么找?按摩安眠穴可治失眠癥,那么安眠穴怎么找?安眠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安眠穴怎么找
安眠穴,經外穴名。在翳風與風池兩穴連線之中點。在胸鎖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頭夾肌及枕動、靜脈,有枕小神經及耳大神經分支。
安眠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本穴有鎮(zhèn)靜安神之功能,可治療失眠、煩躁不安等病,使人能安然入眠,故名安眠。
取穴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或側伏位,安眠穴位于項部,當翳風穴和風池穴邊線的中點。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和頭夾肌。皮膚由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雙重分布。頭夾肌由第二頸神經后支的外側支到配。
功用
鎮(zhèn)驚安神。
主治
失眠,頭痛,眩暈,高血壓等。精神病,癔病。
穴位配伍
1、內耳性眩暈:印堂、內關、安眠;配穴:聽宮、風池。
2、美尼爾氏綜合征:安眠、聽宮;肝火上犯加合谷、太沖、肝俞(瀉法);痰濁上擾加豐隆、內關(瀉法);腎陰虧虛加腎俞、內關(補法)。
3、小兒夜驚:安眠、內關、神門;夜游加大椎、百會、足三里、太沖。
4、小兒呼吸節(jié)律異常:安眠、膻中、合谷、天突。
5、神經衰弱:安眠、內關、神門、足三里、三陰交;頭暈加印堂、風池;心慌氣短加間使。
6、精神分裂癥:風府、啞門、大椎、風池、安眠;狂躁加定神、涌泉、神庭;失眠加百會、大陵(神門);拒食加足三里;頭痛加頭維或風池;手顫抖加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
艾療:直刺0.5~1寸。艾灸3-5壯,或直接灸5到10分鐘。
按摩: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鎮(zhèn)靜助眠的作用。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神經衰弱、癔病、精神病等。配神門、三陰交主治失眠;配四神聰、風池、太陽主治頭痛、眩暈。
穴位養(yǎng)生
時下,睡眠問題漸漸成為都市忙碌一族的通病,很多職場人或老年人都為睡眠不好、難以入睡而困擾,有些人常年靠安眠藥助眠,很是痛苦。想改善睡眠狀況的人,不妨試試按揉安眠穴。用食指輕輕按摩安眠穴,順便按摩脖子兩邊的大筋,最后再把食指輕按在這個穴位上,之后不知不覺地安然入睡。
以上就是安眠穴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經絡穴位,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讀:合谷穴怎么找?合谷穴,俗稱的虎口。那么合谷穴怎么找?合谷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合谷穴怎么找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蛞砸皇值哪粗钢腹顷P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別名
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合谷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合,合攏也,谷,山谷也。穴在第12-掌骨之間,言二骨相合形如山谷處是穴故名。
取穴方法
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
簡易取法
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是穴。
穴位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用
疏風解熱,通經活路。
主治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鼻衄,齒痛,耳聾,面腫,咽喉腫痛,失喑,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痄腮,半身不遂,指攣臂疼,發(fā)熱惡寒,無汗或多汗咳嗽,經閉,滯產,胃痛,便秘,痢疾,小兒驚風,癮疹,瘧疾。
穴位配伍
配頰車、迎香,主治牙痛,面痛,面癱,主治感冒,頭痛,發(fā)熱鼻塞;配列缺,為原絡配穴法;配太沖稱為四關穴,主治癲狂,頭痛,眩暈,高血壓;配風池、大椎,主治皮膚瘙癢,蕁麻疹,疔瘡,瘧疾;配三陰交,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滯產。
操作方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肩、面部;
2、透勞宮或后溪時,出現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3、針刺時針尖不宜偏向腕側,以免刺破手背靜脈網和掌深動脈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過大,以免傷及血管引起血腫。孕婦禁針。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實驗證明針刺使面部溫度升高,以口鼻部位的升溫幅度最大,針刺后并可能健、患側面部的溫度接近平衡。用胎兒監(jiān)護儀觀察針刺合谷、三陰交確有增強宮縮、加速正常產程進展的作用。此法可用于滯產及過期妊娠。
穴位養(yǎng)生
因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下牙齦,因此下牙疼痛時按合谷5分鐘,疼痛會減輕。如果患牙齦炎,并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反復發(fā)作,經常按壓合谷也有效果。
合谷還是一個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續(xù)2~3分鐘,暈厥一般可緩解。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腦回蘇的效果更好。
痔瘡發(fā)作、便血時,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筆芯刺激,以有酸脹感為佳。
此外,它還可以治療濕疹,在合谷周圍刮痧5分鐘。一般痧一出,濕疹就會減輕,再連續(xù)刮2次,不太嚴重的濕疹就會基本痊愈。
合谷為全身反應的最大刺激點,可以降低血壓、鎮(zhèn)靜神經,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對頭痛、耳聾、視力模糊、失眠、神經衰弱等癥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
醫(yī)書記載
1、《靈樞本輸》:在(手)大指歧骨之間。
2、《針灸甲乙經》:在于大指次指間。
3、《備急千金要方》:在手大指虎口兩骨間陷者中是。
4、《千金翼方》:在虎門后縱紋頭,立指取之宛宛中。
5、《太平圣惠方》:手大指兩骨罅間宛宛中。
6、《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在大指次指虎口歧骨間動脈中。
以上就是合谷穴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經絡穴位,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皇帝穴怎么找
1、皇帝穴怎么找
其實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有一個穴位被稱為“皇帝穴”,它是人體功效最強大的補穴之一,也被稱為“千年野山參”,它就是關元穴,也就是道家常說的丹田。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2、皇帝穴日常保健方法
2.1、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于關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操作不分時間地點,隨時可做。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
2.2、日常居家使用關元穴,可以按摩,每次3~5分鐘便可;艾灸的效果更好,每次灸15分鐘左右。艾灸需注意:除了炎癥或腫瘤患者不宜灸之外,腹部剛剛做完手術傷口未愈合者、正在發(fā)熱期,以及未成年的兒童,也不適合用艾灸。
2.3、每天晚上17:00—19:00,腎經里氣血運行最旺的時候,按揉關元穴30分鐘,可以補腎,改善腎虛的一系列癥狀。
3、皇帝穴有什么作用
關元穴為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是統攝元氣之所。用艾灸關元能使命門真火充盛,小腸吸收功能增加,既補氣又補血,主諸虛百損。腎間動氣稟受于先天,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而此原動力,在人出生后,需要由小腸不斷地吸收營養(yǎng)來充養(yǎng),才能繼續(xù)發(fā)揮作用,這就是灸關元以后天補先天的道理。只有持續(xù)灸關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壯元陽、補腎精、益骨髓的療效。對于腎虛,結腸炎,頑固便秘,失眠,虛胖,貧血,各種慢性婦科病,前列腺疾病胃炎,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哮喘、氣管炎、肺結核、中風、腦梗,腦血栓,心臟病、慢性腎病、類風濕、脊柱炎等對于西醫(yī)來說的不治之癥,甚至癌癥,通過重灸關元等,都可以治愈。
皇帝穴的治療功效
1、強壯穴:作為保健強身長壽穴,用灸法。
2、診生死:用指頭按穴,如果指下感到無力空空,離手時,穴凹無彈力,胸下堅硬如石頭,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宮虛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補腎虛:臍下腎間之氣藏于此穴。腎虛而腰酸或陽痿者,用灸法。
5、治痛經:冰品引發(fā)的痛經,熱敷或灸此穴。
6、治虛喘:喘哮發(fā)作面色蒼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腸病:因為小腸募穴,所以治小腸各種疾病。
8、治糖尿病:強腎可緩解糖尿病并發(fā)癥,需配合足三里、三陰交穴。
9、治排尿不順:灸后尿排順,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攏空拍,一次連續(xù)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種血癥:本穴為血液循環(huán)的強壯剌激點,又為先天氣海,元陰元陽在此交會,虛癥用灸,平時多揉按拍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皇帝穴按摩手法有哪些
1、大魚際揉法:將右手大魚際放在關元上,然后以它作為著力點,由肩關節(jié)發(fā)力,帶動肘關節(jié),肘關節(jié)帶動腕關節(jié)做上下擺動動作。按揉時,著力點可以適當滑動,但滑動速度要慢,幅度要小。
2、點法:把右手的中指指腹放在關元上,然后用手腕發(fā)力,緩緩地在穴位上進行垂直點按,力度要由小到大,以受力者能耐受為度。
3、擦法:5指并攏,用右手小魚際著力于關元皮膚上,然后在穴位皮膚上來回地做小幅度快速摩擦,直到穴位皮膚發(fā)熱發(fā)紅為止。
具體操作
先用大魚際揉法在關元上揉1-2分鐘,之后再用點法在穴位上點按30下左右,接著用擦法在穴位上快速擦1-2分鐘,最后再用大魚際揉法在穴位上放松半分鐘即可。
導讀:內庭穴怎么找?按摩內庭穴可以祛胃火,那么內庭穴怎么找?內庭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內庭穴怎么找
在足背,當2、3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內庭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內,指深處;庭,指居處;因為此處穴位對喜靜臥、惡聞聲等病癥具有療效,患了這樣的病癥之后,就好似要深居在內室之中,閉門獨處,不聞人聲,所以名叫內庭。
取穴方法
可采用正坐或仰臥,蹺足的姿勢,里內庭穴位于腳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腳趾彎曲時趾尖碰到處。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厘米處。一般不易發(fā)現,所以稱內庭。
快速取穴
正坐,在足背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約半橫指)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短伸肌、第二跖骨間隙。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外側支分布。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在趾長伸?。欤┖椭憾躺旒‰斓牡?、3趾腱之間,深進入骨間肌。以上諸肌的神經支配為腓深神經。
功用
清胃瀉火,理氣止痛。
主治
1、五官科系統疾病:牙痛,齒齦炎,扁桃體炎。
2、消化系統疾?。何腐d攣,急慢性腸炎。
3、其它:三叉神經痛。
操作方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脹。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刺激內庭穴可以抑制食欲、瀉胃火、去除口臭。
穴位養(yǎng)生
一般來說,口臭、胃酸、便秘多是胃火惹的禍。按摩內庭穴祛熱、祛胃火效果非常好。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最好拿一個小圓鈍頭的東西來按摩,這樣刺激得比較到位一些。
醫(yī)書記載
1、《靈樞本輸》:次指外間也。
2、《醫(yī)學入門》: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
3、《針方六集》:兩歧骨后三分。
4、《針灸集成》:腳丫紋盡處。
現代報道
1、小兒吐乳
取雙側內庭穴,徐徐捻轉進針0.2-0.5寸,得氣后加速左右捻轉,不留針,每日1次。
2、腹股溝急慢性疼痛
用30號1寸毫針,直刺,得氣后用捻轉瀉法,針刺左側,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針刺右側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頻頻捻針,當疼痛緩解時留針20-30分鐘。
以上就是內庭穴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經絡穴位,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讀:魚際穴怎么找?按摩魚際穴治療鼠標手,那么魚際穴怎么找?魚際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魚際穴怎么找
在手拇指本節(jié)(第1掌指關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蛉日疲⑽照?,腕關節(jié)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即是。
魚際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際,指邊際。凡兩合處皆稱為際。本穴在拇短展肌、姆指對掌肌的邊緣,其處肌肉豐隆,形如魚腹,又當赤白肉相接合處,故名魚際。
取穴方法
仰掌,在第1掌指關節(jié)后,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
穴位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對掌肌;血管當拇指靜脈回流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功用
清肺熱,利咽喉。
主治
咳嗽,咯血,失喑,身熱,乳癰等。
穴位配伍
配少商、肺俞、中府,可用于肺炎后期的治療;配液門,可治療咽喉痛;配人中、內關,可治療癔癥失語。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配合谷主治肺熱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失音;配孔最、天突等主治哮喘發(fā)作期;單針魚際穴對口干舌燥者有良好的作用;治小兒疳積可用割治法。
穴位養(yǎng)生
按摩魚際穴治療鼠標手:鼠標手多是腕關節(jié)勞損,這是因工作性質所引起的慢性勞損,或因直接、間接暴力引起腕關節(jié)外傷的后遺癥,為職業(yè)病的一種。鼠標手主要表現為腕關節(jié)經常疼痛,用腕稍多則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腫脹、活動受限、關節(jié)無力、關節(jié)彈響、局部壓痛等。按摩魚際穴,對因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職業(yè)病鼠標手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按摩時,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魚際穴附近上下推動,或雙手魚際穴互相敲擊,至掌側發(fā)熱即可。按摩的次數根據身體狀況決定,一般每天1至2次,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久病體虛及患慢性病的人,可適當增加按摩次數,按摩時力度要適中,不必急于求成。
醫(yī)書記載
1、《靈樞本輸》:魚際者,手魚也。
2、《針灸甲乙經》:在手大指本節(jié)后內側散脈中。
3、《針灸大成》:大指本節(jié)后內側白肉際陷中。
4、《類經》:手腕之前,大指本節(jié)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寸口之前,魚之后曰魚際穴。
以上就是魚際穴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經絡穴位,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遺址或廢墟。丘墟名意指在膽經的風氣作用下,地部的脾土為空虛之狀。本穴物質為懸鐘穴降行而至的水濕風氣,在風氣的吹刮下穴內脾土為空虛之狀,只有皮骨而無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操作要點】
直刺 0.5~0.8 寸
【定位】
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取穴方法】
坐位或側臥位。取足外踝前緣垂線與下緣水平線的交點,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此穴
【主治】
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瘧疾,疝氣,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
【養(yǎng)生保健】
先將肌肉放松,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穴位 6 秒鐘,如此重復 10 次,便能使頭腦清晰。
本穴為少陽膽經之穴,風氣為主,腎氣為客,此指穴內氣血為腎水之性的寒濕水氣。主人,指穴內氣血。該穴名意指穴內氣血為腎水之性的寒濕水氣。本穴物質為聽會穴傳來的弱小水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外部的寒濕水氣亦匯入其中,至本穴后氣血則變?yōu)槟I水特性的寒濕水氣,故名。
準確位置:
在耳前,下關直下,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
功能作用:
升清降濁。
取穴方法:
尋找此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取穴姿勢,位于頭部側面,在戴眼鏡臉側中央骨洼處叫客主人穴。
主治疾?。?/p>
客主人穴的主治疾病為:只要指壓此處視神經,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勞。經常按摩此穴對于矯正青少年的假性近視效果顯著,穴道指壓法治療假性近視。
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頭痛心煩點陽溪穴,那么陽溪穴怎么找?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陽溪穴怎么找
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問的凹陷中。
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在腕背橈側,拇指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功用
清熱散風,泄火疏邪。
主治
頭痛,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目翳,熱病煩,癲、狂,癮風,瘡痂,臂腕痛。
穴位配伍
1、耳聾鳴:陽溪、下關、關沖、掖門、陽谷(《針灸甲乙經》)。
2、咽喉腫痛:陽溪、少海、掖門(《神灸經綸》)。
3、齒痛:陽溪、曲池、少海、陽谷、二間、掖門、頰車、內庭、呂細(《神應經》)。
4、目痛赤:陽溪、陽谷(《針灸資生經》)。
5、心邪癲狂:陽溪、攢竹、尺澤、間使(《神應經》)。
6、熱病心煩渴:陽溪、太白、少沖、通里(《采艾編翼》)。
7、偏頭痛:陽溪、豐隆、解溪(《類經圖翼》)。
8、臂重痛肘攣:陽溪、前谷、后溪(《備急千金要方》)。
9、手腕無力:陽溪、陽池、肩髃、曲池、腕骨、合谷、魚際(《針灸十四經穴治療訣》)。
10、五指拘攣,伸縮疼痛:陽溪、臨泣、尺澤、中渚、五處(《針灸大成》)。
操作方法
刺灸法:俯掌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臨床用于腕關節(jié)炎,腱鞘炎,咽炎,扁桃體炎,鼻炎,耳聾,耳鳴,面神經麻痹,結膜炎,角膜炎,癲癇,精神病的治療。
穴位養(yǎng)生
陽溪是補陽氣、提精神的要穴。頭痛發(fā)作時,以拇指指腹按壓陽溪半分鐘以上,頭痛會迅速得到緩解。陽溪最善通經活絡。經常用拇指尖垂直掐按此穴,每次1-3分鐘,可以有效防治腦中風和高燒不退等癥。